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静坐法

道德经静坐法

发布时间: 2022-03-26 01:05:15

❶ 道,法,术,器,势在《道德经》中有原句解释么

“道、法、术、器”也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从道家传承来讲,它强调四个版字,叫“道、法权、术、器”.“道”是天道,“法”是人定的,就是说你该怎么跟着“天道”去做.“法”也有善恶之分.顺应天道的“法”就是善法,相反,违背天道的“法”就是恶法.“术”是指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方法.“器”是指有型的物质或是有形的工具.有句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四者关系:做事做人要以“道”为根本,讲究方“法”和利用规律,通过采用最好的工具(器),采用最好的技“术”,来完成你要达到的目的!

❷ 道德经怎么学

道德经怎么学?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首先认识到,学习《道德经》也会因学习的方法不同而效果不同。
由于《道德经》本身就文涩意深,学习起来很不容易,再加之历来人们对《道德经》的看法不同,学习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如有人把《道德经》当作安邦治国的方略,他就会从这一角度去学习、理解《道德经》;如有人把《道德经》当作是讲辩证法的哲学,他就会从哲学的角度去学习、理解《道德经》;如有人把《道德经》当作修身养性的方法,他就会从气功的角度去学习、理解《道德经》;如有人把《道德经》当作道教的经典,他就会从宗教的角度去学习、理解《道德经》。
二、我认为在学习《道德经》时最好要先明确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从什么角度去学的问题,这个前提定下来,再去从这个角度去学习、理解、诵经、修炼、入道。 在学习目的明确后,边看书边思考也是很重要的,完全信书则被书拖着走,进入迷信的境地。在通读几遍某个版本的《道德经》后,可再找来另一个版本作比较的学习,看看其中那个讲的有道理。如只读《道德经》的原文,对时下的年轻人和古汉语欠缺的人来说是较困难的。在这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不时地对一些章句进行反思,这既可加深对章句的理解,也可找出一些人超乎老子本义的判断,这就是独立思考。但这个独立思考要思之有理,考之有据,要结合老子的身世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去思考,不能抛弃历史事实任凭自己随意的想象,尽情地发挥,甚至武断地结合眼下的社会去解读老子。如把老子的“不出户,知天下”说成是老子在2500多年前就知道有网络了,岂不笑话!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道德经》,可以有上千种解释,但老子只有一个,老子就是老子,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太上老君那个神。
三、对大多数学习《道德经》的人来说,不必拘泥原文的某个字,因为《道德经》版本成百上千,至今没有一个标准的原版。2000多年来历经历代多人的传抄、编辑,在文字上出现差异是很正常的。校正、厘定这些版本应是专家学者的事,历代不少专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不再出土新的《道德经》版本,再重复做这些考证,似无太大的现实意义。现在对多数学习《道德经》的人来说,读懂原文,理解其意是主要的,不然易陷入咬文嚼字的误区,而偏离了认识《道德经》的本意。

❸ 老子《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那么我们怎么法地呢老子给出过方法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回天答是以道的法则运行,道是以自然为法则运行。
人在陆地生存,要效仿大地承载万物的厚实和博大,适应地理环境而生存。但完整来看,道生天地,而道法自然,老子最终是要我们法自然,回归原来的状态,才是终极的目标。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❹ 道德经有没有讲述具体的修道方法

当然有 ------清静无为

(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的哲学理念,清醒冷静。谓之一人正而化天下正。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不做无效的工作。不该干的不能干,该干的必须干,不能反着来;不然就是违背了道啊。《说苑·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

❺ 静坐时可不可以默念道德经

我个人就喜欢静下心来回忆经文,事实上可以理解的非常深刻。所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我经常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把事物反复往前(往未来)或在往后(往本质)方面进行揣摩。我觉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而用之的方法,但不能限于默念,要配合你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你已经认知的事情再配合经文去理解肯定会有很多收获~!如果你可以看到事物发展的轨迹就可以推本溯源了。

❻ 《道德经》中说明的养神之法是怎样的

我国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养生先养神,神静身自正。”古人有“百病皆由心生”之说。这是非常深刻的观点。心病是一种更可怕的疾病,能杀人于无形。

老子说道:“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就是要保持素朴天然,减少私心欲望,这样掌握了绝顶的学问也不会有忧患。

轻微的七情六欲对人的心身是有益的,但往往容易过度。这正所谓欲壑难填。因此老子告诫人们: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知足者常乐,所以人真正的幸福就在少私寡欲中。“……味无味。”以恬淡的滋味为滋味。当能够品味恬淡的滋味的时候,便会发觉,恬淡的滋味最有味。

老子在养神之道中重点要求“虚无寂静,心无杂念”,说明了“静”对生命的意义。他说:“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是说当人的心灵达到了虚无的极致,坚守住清静的境界,回到它们的本原,这就是静坐的功效。

老子认为,人后天的七情六欲会干扰体内气血的运行,只有心静下来了,情定欲清,气血才会恢复自然的运行。后天的七情六欲,是人的本性,本无可厚非,如果在一定波动范围内,对人的影响是有的,不过不大。但忧虑、恐惧、愤怒、憎恨、嫉妒,这些不良的情绪对人的心身最为有害,要坚决去掉。

❼ 道德经的问题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道就是社会文化(人的生存、生活等文化)
地道就是地理文化(传统中的金内木水火土文化,五容行文化)
天道就是宇宙文化(生发万物,管理万物,运化万物的文化)
自然就是这些文化的总源头,总文化.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你如果能够静到致虚极,相当于禅宗的明心见性,道家的炼神还虚时,才能开始认识这些。

这种认识有三个层次,《道德经》:惚兮恍兮,其中有物,这时可以感受到道的真实存在,但是不能看到。

恍兮惚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时可以看到道的真实存在。
。。。。。。。。。。。。。。。。
道是虚无,但有生命的真实的存在,是自然的。

当然,只有圣人,或者说真人才能认识到,常人就是认识非常道的认识。这也是《道德经》:学不学复从人之所过。这个不是一般的知道或者说书本可以认识的,只有用正确的方法修炼才能达到,也就是学“不学”,就是修炼。

❽ 如何修炼道德经心法

道德经的心法其实很简单的,就是第一章里面写的有欲观其徼,无欲观其妙就这两种。你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那么你就要用另一种有欲观徼。这个叫徼的是边际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呼吸。现在能一般来讲都采用第一个方法也就是观呼吸法,你把这些专注力都放在呼吸上就可以了,这样子天天练24小时的练。不管外面什么事情没听到什么,你都不要离开这个地方。那么你慢慢的就能够达到一个定的状态。在静定的功夫就很强了,这就是心法的所在。你不要管外面的情况,你只要能够让自己的心定在一个地方就行了,这就是最开始要训练专注力。这样子你静坐就会很专注。其实所谓的心法都是在训练专注力。各种方法来锻炼你的专注力。这就是心法。

❾ 静坐详细的方法和心法

太多了,怕不下上万种?

佛道儒密耶回,都有各自的方法。

单说佛说,至少有上百种。

可以看看佛家天台宗的六妙法和止观法。

道家也有上千种方法。

可以看看黄元吉的《道德经讲义》

❿ 道德经·道法自然的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该,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热点内容
交大经济法第四次作业 发布:2024-11-17 21:12:11 浏览:748
实体法学派 发布:2024-11-17 20:45:53 浏览:462
安徽律师培训 发布:2024-11-17 18:53:19 浏览:779
鞍山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4-11-17 17:58:50 浏览:25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
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方式 发布:2024-11-17 17:29:13 浏览:726
数理法学 发布:2024-11-17 17:24:24 浏览: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发布:2024-11-17 17:05:49 浏览:874
靖边法官 发布:2024-11-17 16:34:25 浏览:76
民事诉讼法修改了多少处 发布:2024-11-17 16:26:29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