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关于法治申论

关于法治申论

发布时间: 2020-12-21 15:47:11

❶ 以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为话题写文章可以写依法治国么(包含这两个内容)

从以下九个来方面做好普法工作,自深化法制治建设: 1、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切实加强法治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3、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 4、推动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 5、推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 6、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及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 7、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8、健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制度。 9、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❷ 申论大作文提对策有几个方面,宣传教育,法治,监管,还有什么

第一审题。
主要审身份有没有明确问题以及审身份:要提出对策就首先要明确问题所在,看清楚题干中有没有说到什么问题,如果题干中没有明确指出问题,那么久去材料中找,如果明确给出,就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审身份就是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提出的对策要和自己的身份符合。如,2016年河北省的第三题:根据给定资料3-5,就如何提高众筹项目的成功率,向有意创业者提出建议;2015年河北省自主命题的第三题:创意提升农业,思路决定出路。请根据材料4和6,就如何发展创意农业提出建议,这都是直接的考察提出对策的能力。
第二找点。
有四种情况,首先是直接对策,材料中有直接对策那就直接抄下来;其次针对问题和原因题对策,这样是反过来说,比如某省人大代表、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赵某分析,现在的职称评定体制存在问题,只注重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那么此题中的我国现在的职称评定体制存在问题,只注重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那么反过来说提出的对策就是改变现有的科研职称评价体制,在注重数量的同时,也重视论文质量;再比如2001年,我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原来的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学校的经费减少,同时学校让有限的经费投入像撒胡椒面一样,有效投入降低,于是进行大撤并。撤并之后,留下了大量校舍,部分处于闲置状态。在这道题中造成大撤并的原因有两个就是没有资金和投入效率低,那么就可以反过来说提出对策:政府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社会和企业资金,提高资金有效投入,解决农村学校经费紧张问题;再次,成功经验就直接拿来用,别人这样做成功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拿来用呢;最后,失败的教训也是反过来说,别人这样做失败了,那么我们不这样做就可以了。
第三加工。
加工包括内容语言上的加工和逻辑上的加工,语言加工就是在对策书写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身份不同所用的语言也不同,逻辑就是要总分的的逻辑。

(一)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政府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常用手段,包括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立法是对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从而建立起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执法就是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已发生的问题,如提起诉讼等。

(二)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就是直接用下命令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政府管理的主要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性、强制性和时效性特点,但其往往只在短时间内奏效,这也恰是其局限性所在。

常用的行政手段包括制订机关政策、贯彻执行政策;实施职能管理,例如城市管理、规划管理、市场管理、人事管理、文化管理;改革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切实转变职能;推进行政民主化进程,实行透明管理;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督办、查办,强调落实,提高执行力;加强信息工作,加速推进电子政务等。
(三)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就是采取经济调节的方式解决问题。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自愿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经济手段一般包括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规制。在宏观上,政府要运用财政、金融、收入、产业政策等手段,采用参数调节的方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在微观上,解决问题往往要求采用经济手段,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人们配合行政措施。

(四)管理手段

常用的管理手段包括掌握管理规律,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探索先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做到照章办事;明确职责、权利,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管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强化社会管理、社区管理、属地管理、行业管理;树立“人本”意识,加强人性管理、柔性管理;加强协调沟通,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社会环境,人际环境、上下级环境、劳资环境;加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节约管理成本
(五)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包括实施普法教育,树立全民法治意识;推行社会主义全民道德教育,提高全民公德水准;加强党性教育,搞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扫盲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关心青少年教育,加强有关适应性、针对性短期培训;加强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努力培养选拔科技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和管理者队伍;深化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等。

(六)监督手段

监督手段包括党纪国法监督、司法监督、新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内部监督、审计监督等。

(七)协调手段

协调手段主要包括树立协调意识和利他观念;注意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兼顾,注重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注意利益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双赢多赢;注意协调方法与技巧;选择适当的协调方式;注意上下级协调、干群关系协调、矛盾各方协调等。

(八)自律手段

自律手段主要包括建立有关机关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有关方面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修正;领导干部要接受监督,加强自律;要加强公民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官德修养;自觉树立诚信观念等。

❸ 2021国考申论该如何备考有什么有效的备考方法

如果你要准备训练的话,那么平时就要多练练习一下,平时可以多多练习一下往年的真题,这是最有效的备考方法。

❹ 关注时事政治的重要性

1、关注时事政治有助于我们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帮助我们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2、关注时事政治还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3、在当代,我国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应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是我们青年学生的高尚情怀。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维护我国的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使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一部分。

4、了解时事政治,有助于人们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

5、有助于人们知道世界运行的规则,知道了世界的真实运行规则,人们才能知道国家为什么要发展这个战略,才知道国家一定会往什么方向加入投入,那么作为国家的公民也进入到国家投资的方向,即“顺势而为”,响应国家号召。

(4)关于法治申论扩展阅读:

了解关注时事政治是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离开世界而单独存在和发展,国际社会的竞争与合作对每个国家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属于时事政治的有:

1、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5个核武器国家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5个《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缔约国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签署仪式。

2、美国财政部发言人5日表示,根据2010年出台的《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简称《合规法案》),美国已经同新加坡政府就税务信息共享达成实质性协议,正式的政府间协议预计将在年底前签订。此前美国已经与包括瑞士在内的60余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类似的政府间协议。

3、世界银行国际比较计划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2014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这项成果一经发布,立刻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

❺ 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分为abc三类,abc三类试卷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中公教育专家指出,ABC三类试卷的划分,让山东申论命题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加贴近岗位的要求;A类可以总结为法律类,B类可以总结为财经类,C类可以总结为综合管理类(传统类,无严格专业要求)。

三、材料主题和热点选择上:
A类可能会更多的涉及法律、法制、制度层面的题材;
首先,深刻领会中央文件精神,将法治精神与公务员岗位特点有机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号角。对公务员的法治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了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作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就给各级政府建成法治政府提出了时间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针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粗暴执法等突出问题提出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对依法行政、行政执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把依法决策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并列作为决策的基本要求;除了政治建设,十八大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部分也对法治建设提出新要求,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
其次,备考中要密切关注与法制建设相关的社会热点。例如:食品安全、暴力拆迁、城管执法、网络反腐涉及到的一系列法律制度的问题;“摔倒老人该不该扶”、“小悦悦事件”折射出的法律短板和人性缺失;“长春偷车杀婴案”给人们特别是婴儿家长们带来的法律、法制、制度层面的警示;法律类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关注社会热点与法治精神、法制建设、法治宣传、政府责任等围绕“法律”主题展开的知法、护法、守法;也就是政府提倡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B类可能更多涉及经济技术、财务管理和审计等方面的题材;
首先,深刻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八大文件”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重要经济专家的论述,把握近来经济工作的新动向。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确定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并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稳”就是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这样才能为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稳定全局创造条件。“增强消费基础作用、高质量推进城镇化、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2013年经济动向指导关键词。
其次,将中央精神与社会热点结合,梳理出热点中的问题、意义、原因、对策等关键内容。例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为下一步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创新驱动”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动力之一;城镇化正成为中国进一步保持高速增长的内生动力;结构性减税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减轻居民和企业税负,以激发市场活力,本质上是政府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为应对通货膨胀,中央打出政策“组合拳”稳定消费价格,同时多部门联手采取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倍增≠平均翻番。创新强省、城乡一体化、旅游经济、对口援建、实体经济等一系列经济热词应当引起考生的重视。

❻ 以"让权力下降 让法治上升"为题的申论作文

让权力下降 让法治上升
现代法治社会本质上是“权利社会”而不是“权力社会”,法治社会要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
利,因为“权力”只是手段,“权利”才是目的。然而由于国人对权力的迷恋已经深入骨髓,所以只
要是存在权力的领域就必然发生权力寻租,正像有人说到的“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寻租的时代。”当
下,我国社会各个权力领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权力滥用问题,这不仅会滋生腐败,而且还会造成社
会不公,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将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让权
力下降,让法治上升。

“让权力下降,让法治上升”是法律至上原则的必然要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
邦的总章程,我国将12月4日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
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构建法律至上的认知与信仰。法律是最高的准绳
和最后的裁决。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政府机关都要遵守法律、按法律办事,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
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也没有人可以拥有不受宪法法律约束的特
权,任何人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徇私枉法。
“让权力下降,让法治上升”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偏私与不公的问题。国人对权力的崇拜,让人
治理念坚不可摧,人治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不可避免的偏私与不公,以权谋私、因私废公的情况就必
然会经常发生。相反,在法治社会,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最大强制性,可以对权力进行有效规范
和约束,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因个人的情感偏私而导致的不公,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概言之,法
治具有公正性的巨大优点,这也就是我们必须奉行“让权力下降,让法治上升”的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逐渐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纠葛交织、社会矛盾多
发,用精细化、集约化的法治来约束权力,是防止权力“越轨”滋生腐败问题、平衡展红利与风险
的必然选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握权力边界,如何用铁的
规矩处理好权与法、权与利、权与民等关系,则是影响深远的重大课题。用法律制度手段约束公权
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是对权力进行制约的最有效途径,也是依法治国、实现良政善治
的关键所在。

❼ 如何弘扬法治精神申论

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热点内容
法官和律师座谈 发布:2025-01-20 03:38:35 浏览:220
劳动法就是个 发布:2025-01-20 02:46:29 浏览:599
行政法姜明安百度云 发布:2025-01-20 02:37:57 浏览:364
快餐店的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 发布:2025-01-20 01:58:03 浏览:431
行政规章和行政法规 发布:2025-01-20 01:15:10 浏览:924
11月14日社会与法频道怎么回放 发布:2025-01-20 01:09:25 浏览:4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出境配偶 发布:2025-01-19 23:58:12 浏览:181
新工商法保留工商前置许可 发布:2025-01-19 23:13:26 浏览:280
行政立法扩张体现在 发布:2025-01-19 23:07:19 浏览:238
旅游法律责任名词 发布:2025-01-19 23:05:34 浏览: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