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两税立法

两税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3-27 14:23:49

㈠ 税收的立法原则是什么

税收立法原则是指在税收立法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我国的税收立法原则是根据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具体国情确定的,是立法机关根据社会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特别是税收征纳双方的特点确定的,并贯穿于税收立法上作始终的指导方针。税收立法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在税收立法实践中的运用和体现。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引出规律,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贯彻这个原则,首先要求税收立法必须根据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反映客观规律,也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充分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税收分配理论。其次,要客观反映一定时期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被某些条条框框所束缚,也不能盲目抄袭别国的立法模式,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税收立法理论,完善税法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公平原则
在税收立法中一定要体现公平原则。所谓公平,就是要体现合理负担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参加市场竞争的各个主体需要有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而税收的公平是实现平等竞争的重要条件。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税收负担能力上看,负担能力大的应多纳税,负担能力小的应少纳税,没有负担能力的不纳税。二是从纳税人所处的生产和经营环境看,由于客观环境优越而取得超额收入或级差收益者多纳税,反之少纳税。三是从税负平衡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及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实际税负必须尽可能公平。

三、民主决策的原则
民主决策的原则主要指税收立法过程中必须充分倾听群众的意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税收法律能体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这个原则,要求税收立法的主体应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对税收法案的审议,要进行充分的辩论,倾听各方面意见;税收立法过程要公开化,让广大公众及时了解税收立法的全过程,以及立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争论情况和如何达成共识的。

四、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制定税法时,要求明确、具体、严谨、周密。但是,为了保证税法制定后在全国范围内、在各个地区都能贯彻执行,不致与现实脱节,又要求在制定税法时,不能规定得过细过死,这就要求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讲,就是必须贯彻法制的统一性与因时、因地制宜相结合。法制的统一性,表现在税收立法上,就是税收立法权只能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来行使,各地区、各部门不能擅自制定违背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所谓“土政策”,“土规定”。但是,我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政治状况也不尽相同,因而对不同地区不能强求一样。因此,为了照顾不同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情况和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在某些情况下,允许地方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适合当地实施办法等。因此,只有贯彻这个原则,才能制定出既符合全国统一性要求,又能适应各地区实际情况的税法。

五、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而在发展过程中,又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税法,是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税法一旦制定,在一定阶段内就要保持其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变化不定。如果税法经常变动,不仅会破坏税法的权威和严肃性,而且会给国家经济生活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但是,这种稳定性不是绝对的,因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是不断变化的,税法也要进行相应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具体表现在:有的税法,已经过时,需要废除;有的税法,部分失去效力,需要修改、补充;根据新的情况,需要制定新的税法。此外,还必须注意保持税法的连续性,即税法不能中断,在新的税法未制定前,原有的税法不应随便中止生效;在修改、补充或制定新的税法时,应保持与原有税法的承续关系,应在原有税法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经验,修改、补充原有的税法和制定新的税法。只有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制定出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规律的税法。

综上所述,税收立法主要应遵循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公平原则;民主决策的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㈡ 中国税收的立法

税收立法是规范和完善税收法律体系的前提和核心。依法治国背景下,税收法律体系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初步形成了税收法律体系,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在此背景下,税收立法研究凸显出重要性和紧迫性。税收立法属于法学和经济学的交叉领域,学术界分别从法理视角和经济学视角展开了研究。

㈢ 税收立法关键年:2部新法基本确定,房地产税法暂缓

近些年税收立法快马加鞭,目前中国18个税种中已经有9个税种完成了立法,其他税种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今年时间已过半,要实现“力争2020年前完成税收立法工作”这一目标虽几无可能,但依然是立法工作中重中之重。

6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开了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8月份将再次审议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契税法。多位财税法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不出意外这两部法律将获得通过。

另外,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对列入2019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尚未提请审议的立法项目,立法条件成熟的,适时安排审议。专家分析,印花税、土地增值税两部法律最有可能上会初审,而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法、增值税法等今年不可能上会审议。

城建税和契税两部法律有望通过

中国曾有15个税种是以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暂行条例规定来征收税款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种的设立、税款的征收、收入的使用,直接关系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应由立法机关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范。

因此,2015年修改后的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即税收法定。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将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税收法定任务,将税收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或者废止。

经过5年多时间,目前环境保护税、烟叶税、船舶吨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资源税6个税种完成了立法工作。加上2015年以前就以法律形式存在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车船税,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9部税收法律。

不过,“今年疫情防控对立法工作带来影响,全国两会也因此推迟召开。综合考虑疫情影响、经济增长放缓和‘六稳’‘六保’工作实施等,为了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应该说原定的税收立法进程有所放缓。”上海交通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桦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不过税收立法工作依然在积极推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在8月份对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契税法进行二审。

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这两个税种小,且立法条件成熟,今年很可能获得通过。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也认为,这两部税法基本是平移此前的国务院暂行条例,8月审议获得通过应该没问题。

房地产税法、增值税法等或不会初审

上述立法工作计划还表示将适时初次审议条件成熟的立法税种。

除了上述两部税法极有可能完成立法进程外,目前还未完成税收法定的税种有8个,其中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已经对外公开征求意见,关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地产税尚未对外公开征求意见。专家普遍认为,房地产税将替代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因此实际上需要完成税收立法的税种有6个,即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和房地产税。

施正文表示,从目前完成税收立法的税种来看,一个基本特点是税种较小、收入不高,且基本都是将现行暂行条例平移上升至法律,改革难度小,容易完成立法。因此从税收立法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看,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消费税可能会优先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目录。

王桦宇分析,尚不完全成熟或者对经济社会影响有一定影响的税种会适时推进。比如房地产税法、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和关税法,涉及到税率调整、税制结构、对外开放和房地产市场等方面,部分影响也许没那么大,但会对市场预期造成一定波动,从求“稳”的角度,适度暂缓。

刘剑文表示,房地产税法、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是这轮税收立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立法难度大,影响面广,今年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时机不成熟,需要考虑周密后再推进。

“今年形势下房地产税法肯定不会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立法较为复杂,一个小条款变动影响面很广,因此官方还在征求各方意见,修改完善。今年可能力争在年底前把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和关税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但不是提交审议。这为推动下一步税收立法工作打好坚实基础。”施正文说。

高质量推进税收立法

刘剑文发现,近些年立法动向从关注数量向关注质量转变,强调立法可操作性,因为只有良法才能善治。

“目前的税收立法比较注重速度,在质量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税收立法不能只是简单将行政法规改个名字,需要我们在观念上做出改变,对税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刘剑文说。

王桦宇表示,由于疫情及其综合衍生的影响,税收法定的进程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应该是阶段性的,等到经济社会发展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程度,相关立法应该会继续推进。

“目前,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这些立法争议不是太大,应该会更快推进。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和房地产税法可能要稍微晚一点,等实体税种立法(修改)基本完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为平稳时适时推出的可能性更大。”王桦宇说。

施正文表示,即使一些税法今年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也应该做好法律草案设计、征求意见、调研论证等工作,为下一步税法审议打好基础,力争早日完成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改革任务。

多位财税法专家认为,新一轮税制改革之后我国的税制体系基本成熟定型,税收实体法法律层级的整体提升有望实现,制定一部统领税法体系、规定税法领域基本问题的《税法总则》的立法时机已经成熟。

“制定单行立法仅仅是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第一步,要将税收法定原则贯穿于财税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公正,还需要统筹我国税收领域的法律规范,尽快制定《税法总则》。《税法总则》的法律定位应当是税法领域的‘母法’或者‘准宪法’,对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意义重大。”刘剑文说。

㈣ 所得税立法了吗

(一)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 企业所得税是对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企业、单位课征的一种税。因此,世界各国制定的企业(公司)所得税法都统一适用于所有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既不存在所有制的差别,也不存在地区、行业和经营形式的差别。 (二)理顺和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经过两步“利改税”后,国家和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和企业的分配机制问题。因此,改革、统一、规范企业所得税制。必须解决上述矛盾,走“低税率、少优惠、严管理”的路子,以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活力,促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 (三)兼顾我国实际,向国际税收惯例靠拢 世界各国企业所得税通行的做法是,对纳入本国税收管辖的企业,不论是本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都按照统一的企业(公司)所得税法征税。原企业所得税在立法上。 (四)简化税制,提高征管效率 主要体现在:统一实行33%的比例税率,为了照顾中小型企业的负担能力,设计了27%和18%两档暂行照顾性税率;在所得税前列支问题上,参照国际惯例,对扣除范围、列支项目和标准作了简明而又具体的会计规定;此外,对各类企业的具体征税办法也更加规范了。 税收制度设计得合理与否,不仅影响企业负担和国家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还关系到企业的竞争条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关系到能否以法制形式规范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㈤ 直接税立法意味着什么

您好,属于直接税的这类纳税人,不仅在表面上有纳税义
务,而且实际上也是税收承担者,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目前,在世界各国税法理论中,多以各种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等税种为直接税。

直接税以归属于私人(为私人占有或所
有的所得和财产为课征对象,较之对流通中的商品或劳点:

(1)直接税的纳税人较难转嫁其税负;

(2)直接税税率可以采用累进结构,根据私人所得和财产的多少决定其负担水平;同时,累进税率的采用,是税收收入较有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动平抑国民经济的剧烈波动。

(3)直接税中的所得税,其征税标准的计算,可以根据纳税人本人及家庭等的生活状况设置各种扣除制度以及负所得税制度等,使私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得到保障。因此,直接税较符合现代税法税负公平和量能负担原则,对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满足具有特殊的调节职能作
用。
直接税也有不足:
(1)税收损失较大。纳税人直接负担重,征收阻力大,易发生逃税、漏税。(2)征税要求高。征税方法复杂,要有较高的核算和管理水平。

将税收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始于19世纪中期,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与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是当今西方各国税收中使用较多的两个基本税收术语,许多国家按照这种方法对税收进行分类。并且各种直接税特别是所得税不仅成为现在世界上各经济发达国家(除法国外)税制中的重要税种,构成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这些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

目前,对税收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区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的观点还有几
种不同看法。
(1)从管理角度上解释,认为直接对最终纳税人所征收的税就是直接税,而要通过第三者(如批发商)征收的税则是间接税。按这种解释,所得税是对收入取得者征收的税,没有经过第三者,称为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不是对消费者征收,而通过第三者,这些都是间接税。
(2)以立法者的意图为标准。凡立法预定税收负担不会由纳税人直接承受,而可以顺利转嫁给别人,这些税就是间接税;凡立法者的意图是使某种税的纳税人即是税负实际负担者,不能转嫁给别人的,为直接税。

(3)以税源为划分标准,对收入征税的就是直接税,而对支出征税的则为间接税。按这种分法,所得税为直接税,消费税为间接税。
法律依据:
《税法》

㈥ 税收立法的定义

税收立法是整个国家立法活动的一部分。与一般的立法的涵义相对应,税收立法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税收立法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各种不同规范等级和效力等级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狭义的税收立法则是指立法机关制定税收法律的活动。税收立法是由制定、修改和废止税收法律、法规的一系列活动构成的。税收立法管理是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通过制定法律,把税收征收关系纳入法律调整范围,才能作到依法治税。
税收立法主要包括税收立法体制和税收立法程序两大方面,其中,税收立法体制主要是指立法机关和立法权限的划分。

㈦ 人大立法有哪几个税种

中国现行的税种共18个种(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营改增”;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环保税 ),分别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环保税。

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车船税、环保税、烟叶税和船舶吨位税这6个税种通过全国人大立法,其他绝大多数税收事项都是依靠行政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来规定。

(7)两税立法扩展阅读:

15个国务院制定

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于1993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2008年11月5日经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消费税 《消费税暂行条例》于1993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第135号令发布,2008年11月5日经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营业税 《营业税暂行条例》于1993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第136号令发布,2008年11月5日经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资源税 《资源税暂行条例》于1993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第139号令发布。

城镇土地使用税 于1988年9月27日经国务院第17号令发布,2006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决定》修订条例内容。

土地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于1993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

房产税 于1986年9月15日经国务院文件国发〔1986〕90号发布。房产税条例规定,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但近年,为调控房价,上海、重庆等地开始试点对个人住房征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

车辆购置税 2000年10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印花税 1988年8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经国务院第11号令发布。

契税 1997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经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

耕地占用税 2007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经国务院第511号令通过并发布。

烟叶税 2006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暂行条例》经国务院第464号令通过并发布。

关税 1985年3月7日,由国务院发布。1987年9月12日,由国务院修订发布。1992年2月28日,经国务院第九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1992年3月18日,国务院第96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决定》修订。

船舶吨税 2011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暂行条例》经国务院第610号令通过并发布。

㈧ 税法的税收立法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目前有权制定税法或者税收政策的国家机关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
一、税收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或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二、有关税收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等。
三、有关税收的部门规章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部门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理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其中,有些重要规章要经过国务院批准以后发布,如《外国公司船舶运输收入征税办法》。
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某些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按照规定制定某些地方性的税收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某些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税收规章。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中央政府不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征税。

㈨ 税法立法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宪法为依据,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在征纳税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规范,是国家税务及关机一切纳税单位和个人依法征税的行为规则。
广义的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节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正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的税法:特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制定和颁布的税收法律

【税法的分类】
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两大类
税收实体法: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包括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都属于税收实体法。
税收程序法: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理法》。
税收征税法理:根据《宪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的规定,制定税收征收管理的相关法律。

【税法构成要素】
税法构成要素是税收课征制度构成的基本因素,具体体现在国家制定的各种基本法中。主要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违章处理等。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三项是一种税收课征制度或一种税收基本构成的基本要素。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是缴纳税款得主体,直接同国家的税务机关发生纳税关系。
课税对象:也称课税课体,指针对什么样的标的物进行课税。
税率:税法规定的每一单位课税对象育英纳税款之间的比例,是每种税收基本法构成最基本要素之一。纳税可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三种。

【税法的立法】
一、税收法律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或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二、有关税收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等。
三、有关税收的部门规章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国务院税税收关则委员会等部门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理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其中,有些重要规章要经过国务院批准以后发布,如《外国公司船舶运输收入征税办法》。

㈩ 税收立法权是怎么划分的

税收立复法权的划分及其制划分依据如下:
(一)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种类
第一,可以按照税种类型的不同来划分。
第二,可以根据任何税种的基本要素来划分。
第三,可以根据税收执法的级次来划分——我国的税收立法权的划分就是属于此种类型。
(二)我国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现状
第一,中央税、中央与地立共享税以及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以保证中央政令统一,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企业平等竞争。
第二,依法赋予地方适当的地方税收立法权。

热点内容
明朝司法程序 发布:2024-11-17 14:13:51 浏览:549
民事诉讼法百度云 发布:2024-11-17 12:40:18 浏览:449
劳动法对于公休和法定假日的规定 发布:2024-11-17 12:10:34 浏览:12
合同法最新修订日期 发布:2024-11-17 11:57:47 浏览:367
规章不须经国务院批准 发布:2024-11-17 11:21:17 浏览:765
江宁法律援助中心55 发布:2024-11-17 11:03:23 浏览:287
民法于飞老师 发布:2024-11-17 10:58:58 浏览:944
制定规章制度的讨论记录 发布:2024-11-17 10:43:56 浏览:998
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协议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2024-11-17 10:03:42 浏览:690
怒江州司法局 发布:2024-11-17 10:02:14 浏览: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