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的相关知识
Ⅰ 要求,结合所学道德与法律相关知识谈谈自己的感受。
有道德的人靠道德来约束,没有道德的人,靠法律来约束,就这么简单
Ⅱ 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法律分析:区别:两者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法律是具体的、规范的表现形式,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是成文的。道德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道德规范出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日积月累,一般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联系: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分属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彼此渗透,相互补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Ⅲ 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一)法律和道德的联系:
1、目的一致,道德和法律都是行为规范,都是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二者都是重要的社会调控是手段。两者在根本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2、内容转化,道德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维护社会秩序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另一类是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增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较高要求的道德,是应当遵守的道德。前者通常上升为法律,也是法律所调整的内容。
3、功能互补,道德在调整范围上对法律具有补充作用。有些行为不宜由法律调整或者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同时,法律在约束力上对道德具有补充作用。相比法律,道德的约束是软约束,因此,重要的道德转化为法律,就可以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4、相互促进。法律对传播道德具有促进作用。法律的实施,往往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观念的培养。
因为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虽有不同,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或相近的,而且更为明确,所以法律的实施对道德观念的培养可以起到强化促进作用。同时,道德对法律的实施也具有促进作用。遵纪守法通常是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增强道德观念有助于人们自觉守法。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生成方式:法在生成方式上往往与有组织的国家活动相关,由权威主体经程序主动制定认可,具有形式上的建构性。道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自然演进而成,不是自觉制定和程序选择的产物,自发而非建构是其本质属性。
2、行为标准:法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和渊源,有肯定明确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因而具体确切,可操作性强;同时,其被任意解释和滥用的余地小,容易排斥恣意擅断。道德对行为的要求笼统、原则,标准模糊,只具一般倾向性,理解和评价易生歧义。
3、调整方式:法律一般只规范和关注外在行为,一般不离开行为过问动机。道德首先关注和过问内在动机,不仅侧重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在行为,且评价和谴责主要针对动机。
4、运行机制:法是程序性的,程序是法的核心。法以权利义务为实质内容,所调整的关系往往具有交涉性,因而就特别需要程序提供交涉的方式和途径,提供制度性协商和对话的机制,以使选择和决定能被交涉中的各方认同和接受。
道德的中心在于义务和责任,在道德领域,义务不对应权利,也不以权利为前提,因而,不存在以交涉为本质的程序;再者,道德以主体内省和自觉的方式生成和实现,也使道德与程序无关。
5、强制方式:法与有组织的国家强制有关,通过程序进行,针对外在行为,表现为一定的物质结果。道德主要凭借内在的良知认同和责难,即内在约束。
(3)道德与法律的相关知识扩展阅读:
Pinto,福特70年代出产的一种小型车,一度非常流行。但是后来发现位于车后座的油箱存在问题。在少数碰撞情况下,油箱会爆炸,并导致有些人重伤或死亡。
其中一个受害人把 Ford 起诉,在案件审理中,人们发现原来福特很早以前就已经知道油箱存在缺陷,但是他们做了成本效益分析,来决定是否值得加装一个特殊的保护装置来保护油箱,防止它爆炸。
他们测算的结果显示:增加每部Pinto的安全性要花的费用是11美元,总共1250万部Pinto车改装的费用是1.37亿美元。
而收益的计算则是:180人死亡,每个死亡赔偿20万美元;180人受伤,每个受伤赔偿6.7万美元;2000辆撞坏的车需要修理,每辆花700美元,所以总共收益是0.5亿美元。
这样看来,收益远小于成本,所以他们没有安装保护装置。当Ford的这份成本效益分析计算表出现在审判中时,陪审团异常愤怒,给出了福特公司1.25亿美元的天价赔偿。
虽然该案最终的结果是加州桑塔-阿纳法庭在判决时没有采纳陪审团的决议,而是将惩罚性赔偿减至350万美元,但这依旧是一笔数目不小的惩罚。
陪审员被激怒,可能是他们认为一家公司给人类的生命定价是不对的,20万美元也实在太少了;也可能是他们无法接受一家公司竟然为了追求利益而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不知道福特公司在依据当时法庭判例给出20万美元一人的定价时,有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否愿意放弃生命,以换取20万美元?
理性人假说告诉我们,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是绝对理性的。而在一项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从福特呈现给陪审团的“成本效益分析计算表”我们可以看出,公司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应该做出的选择。
但是它却忽略了行为背后的伦理道德,无视消费者的生命,以单纯的计算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最后理直气壮的告诉全世界这是公司的最优选择,牺牲180人的生命,可以为公司节约1亿美元的改装成本。
Ⅳ 道德与法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分析: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道德与法律又是相互区别的:1.产生的条件不同。2.表现形式不同。3.调整范围不尽相同。4.作用机制不同。5.内容不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十六条 营利法人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商业道德,维护交易安全,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Ⅳ 与道德与法律有关的话题
法律与道德的名言名句
1.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2.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3.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4.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英)《政府论》
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6.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7.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8.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9.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10.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11.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12.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13.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4.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15.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我们只能力求为每种文明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柯勒(德)《法律概念》
Ⅵ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应该考哪些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常考的重点简答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9.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40.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41.简述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主观条件和根本途径。
42.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特征?理想信念有哪些基本类型?
4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结合实际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5.结合实际说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密切联系与区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当代青年如何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
42.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43.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为什么要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4.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论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42.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43.简述荣辱和荣辱观的含义。
44.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42.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43.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的公民和组织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主要义务。
45.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论述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如何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统一起来。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4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4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44.简述法律适用的概念与特征。
45.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阐述追求理想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47.试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和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42.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3.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44.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45.法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
47.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新时期爱国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42.简述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方法。
43.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
44.证据意识是法律思维的一项重要内容。简述证据的主要特征。
45.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47.论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
42.简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
43.什么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4.简述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培养和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7.联系实际论述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类型。
42.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43.简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4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论述大学生怎样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47.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42.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
43.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44.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47.联系实际论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Ⅶ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在法律的范畴内,来讲到底源是不合适的,在道德底线钱讲法律也是扯淡的,但是我觉得这两个东西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在我看来法律基本上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我记得在法律中有一个规定就是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公利益的同时要维护良好的道德风尚,这是法律的一条基本原则。
总结:
从这个案子可以看到,就算是法律有时候也不是万能的,更多意义上来讲,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限度,那个法律的规定,只是给法律的一个圆场说法而已。
Ⅷ 道德和法律
一、道德是关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规范、原则和标准的总和。二、法与道德的区别 1.生成方式上的建构性与非建构性。法在生成上往往与有组织的国家活动相关,由权威主体经程序主动制定认可,具有形式上的建构性。尽管从进化理性主义上说,法在根本上也是长成的,是累积方式进化来的,非人类智慧预先设计的产物,但在形式上却不能不承认法的建构性。道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自然演进生成,不是自觉制定和程序选择的产物,自发而非建构是其本质属性。 2.行为标准上的确定性与模糊性。法有特定的表现形式或渊源,有肯定明确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因而具体确切,可操作性强;同时,其被任意解释和滥用的余地小,易排斥恣意擅断。当然法的确定性也是相对的。道德无特定、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体现在一定的学说、舆论、传统和典型行为及后果中,其对行为的要求笼统、原则,标准模糊,只具一般倾向性,理解和评价易生歧义。当然道德的这种特征,也是一种优长,可使道德在发展中有相当大的弹性和空间。 3.存在形态上的一元性与多元性。法在特定国家的体系结构基本是一元的,法律上的决策一致是其本性和要求,而这种决策上的一致是通过程序上的正统性达致的。法的一元化存在形态,也使它具有统一性和普适性。由于信念和良心是道德的存在方式,因而道德在本质上是自由、多元、多层次的。 与此相关的是法律评价的共通性与道德评价的个体化。法的评价是以法的专门化、职业化为背景的,建立在法律概念、规则、原则的相对确定性之上,也建立在对法律概念、知识、职业伦理的共识之上,因而具有最基本的共通性、一致性和可预期性。而道德评价是一种个体化的、非法定性的、主观的、观念性的评价,建立在道德标准的模糊性和多元性之上。 4.调整方式上的外在侧重与内在关注。法一般只规范和关注外在行为,一般不离开行为过问动机,其所有缜密的设置都主要针对外在行为。道德首先和主要关注内在动机,不仅侧重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在行为,且评价和谴责主要针对动机,这是道德作为内省自律控制方式的理由,因此成为促进人类自身提升和进步的深刻力量。 5.运作机制上的程序性与非程序性。这种比较最富有意义。法是程序性的,程序是法的核心。法的实体内容通过程序选择和决定,其生成和实现也与程序相关。程序的本质是交涉性,法以权利、义务为实质内容,所调整的关系往往具有交涉性,因而就特别需要程序提供交涉方式和途径,提供制度性协商和对话机制,以使选择和决定能被交涉中的各方认同和接受。道德的重心在于义务或责任。在道德上,“权利不应成为履行道德义务的诱因”,[1]义务不对应权利,也不以权利为前提,因而,不存在以交涉为本质的程序;再者,道德以主体内省和自决的方式生成和实现,也使道德与程序无关。 6.强制方式上的外在强制与内在约束。法与有组织的国家强制相关,通过程序进行,针对外在行为,表现为一定的物质结果。专门机构、暴力后盾、程序设置、行为针对性和物质结果构成法的外在强制标志。道德在本质上是良心和信念的自由,因而强制是内在的,主要凭靠内在良知认同或责难,即便是舆论压力和谴责也只能在主体对谴责所依据的道德准则认同的前提下发挥作用。 7.解决方式上的可诉性与不可诉性。可诉性是法区别于一切行为规则的显著特征,这意味着对与法相关的行为的个别处理是可能和可操作的,且是有预设的实体标准和程序规则作为依据的,故可实现对相类行为和情形的非差别对待,保证处理和决定的一致性和平等性。此外,法的可诉性还意味着争端和纠纷解决的终局性和最高权威性。道德不具有可诉性,主要表现为无形的舆论压力和良心谴责,且舆论的评价或谴责往往是多元的。三、当法和道德发生冲突时,我感到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因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如果突破这个“道德”的底线,社会秩序将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