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道德品质
『壹』 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是:至少填3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贰』 孔子在道德品质上是一个怎样的人
做人方面是中国人的典范,也算是模范中国人的原形了;
政治方面有点奴隶制思想残余,反对法治。
『叁』 孔子闲居 子贡侍坐从这则短文中,你可以看出孔子具有怎样的思想品德
礼贤下士的思想品德
『肆』 孔子所说的水有五种品德出自哪啊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几于道”的“几”是“非常接近、达到、合符”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达到、符合自然法则”。而“几于道”又与前面的“上善”(最美好的品格)前后呼应。整句话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先说水是“上善”,由此而将水作为最受尊崇的美好品格的示范,倡导人们效仿呢?为此,孔夫子将水被崇尚为“上善”的原由,从功效、特征、性格、行为、操守等多方面做了深层次的解释:
孔子云:水有五德.五种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一切生物,就是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有义;浩大无尽,就是有道;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就是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就是守法度;量见多少,不用削刮(不会隐瞒正确的观点,违心地趋附别人),就是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归宿必处东),就是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就是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观察、体会、感悟、效仿)。
『伍』 孔子认为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应具有哪些优良品质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付给你一些孔子的其他资料,以便需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名字:Confucius。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学术贡献 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共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论语》就是孔子的语录,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追记。此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仁”是一切理论的中心,所有的关于“仁”、“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美服务的。《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日本〈大宝令〉还指定它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1594年,传教士利玛窦将它译为拉丁文后,它又被转译为意、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 说到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为人处世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如他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的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都不可否认的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的。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家世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据《史记》记载,孔子并非婚生子。他母亲生他时只有18岁,而父亲已经70岁了。孔父在孔子三岁时去世,从此他跟随妈妈过上了贫穷的生活。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的以及图书管理员。22岁时,孔子的母亲去世,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53岁时晋升为大司寇,在鲁国服侍两年后孔子辞去职务,因为他对诸侯的政治极为不满。 据《论语》记载,鲁国当时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荣。但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孔子没有在鲁国或别的国家担任过重大职务。传说鲁国的邻国齐国 担心鲁国太过强大会威胁到齐国,于是为了破坏鲁国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马和八十位美丽的舞女给鲁国诸侯。鲁国诸侯遂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对政务不闻不问,甚至有一次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孔子极为不满,踏上了长途之旅(周游列国),拜访中国中北部的一些小国,包括卫、宋、陈、蔡。他宣扬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并没有哪国去实施。孔子68岁回到家乡教书,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编纂了传承先哲智慧的结晶——《五经》。由于不能承受失去儿子和自己的心血的双重悲痛,孔子于72岁(或73岁)与世长辞。
『陆』 孔子的思想品德,急用!!
孔子是儒学的鼻祖,生活於春秋末期。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孟子是战国儒学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於孔子。孟子主张性本善,即人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苛政,反对残暴的阶级统治,他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保障农民的利益。
荀子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他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荀子还提出“学不可已”“青出於蓝而胜於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主张。
西汉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处於统治地位。他认为“天人感应”“君权神受”。自此,儒
总之,历史已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应当冷静地对待孔子
思想。 在这当儿,也不要忘了他思想中不适合现代生活需
要的保守、消极的东西,如因强调个人修养而缺乏竞争观
念;因崇尚先王之业,而又厚古薄今之嫌;因申明他是“述
而 不作,信而好古”,故而缺乏开创精神;因他有重义轻
利的倾向,从而缺乏商品意识; 因他的“孝”中有绝对服
从父亲的内容,故而也就有束缚人民独立思考的成分,等等
。孔子思想中的现实意义分成:
( 一 ) 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式和孔子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的道德思想。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何对待
这些矛盾,却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只强调妥协友好
的一面,自然是不对的,但是把人与人之间只看成是
斗争的关系,只看到对抗斗争、武力解决问题的一
面,也是不全面的。纵观和横观人类历史,战争的 时
间要少于和平的时间,战争地区要少于和平的地区。
战争手段并不是处理的唯一办 法,谦让、妥协、谅
解、友好是更常用的一种基本方式。
孔子道德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提倡人与人之间
要互相克制、谅解、妥协和互相关怀、亲善、友持、
照顾,以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
(二) 富裕之路和孔子的义利观。
不断要求占有更多的财富,以改善自己的物质和
精神生活条件,这是人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是客观存
在。如果用正当的途径和手段获得财富以满足欲望,
就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果用不正当的
途径来获得财富,就会破坏生产、妨碍社会的安定。
孔子承认人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可是他说:“虽
然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但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是“不以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对那种为个人私利而坑害别人的行为是藐视和反对的!
(三)尊老敬长的合理性和孔子的孝悌思想。
尊敬老人的品德和行为,在世界各个国家中是长期存在着,
是极为宝贵的。歧视和虐待老人,不仅使生产和社会工作受到损
失,而且会使道德沦丧,社会混乱,甚至能形成社会危机。所以
尊老敬长是一种值得各个时代重视的品德。孔子以其完整的道德
体系和其他思想,曾长期赢得了社会的信任。
『柒』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问他什么是修养
修养是人们在思想、政治、道德、学术方面的勤奋学习和自觉锻炼,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取得的能力、思想品质、学术见解,还包括一个人在待人处世过程中的风度、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的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所谓修养是指人们在在思想、精神、学术、技术等文化领域所付出的自觉努力和已达到的实际水平。换句话说,修养就是在自我认识、自我要求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充实、自我提高的活动及其结果。
简单地说,修养是对心灵的耕耘,性情的陶冶。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而修养一词在英语中的对应词正是culture。
英语中的“文化”一词culture来自拉丁语colore 耕耘,因为文化修养和种庄稼一样,必须经过辛勤的耕耘,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这种用法今天仍在"农业" agriculture和"园艺" horticulture两词中保存着。后来在这种物质性的栽培,种植的意义上逐步引申出神明拜祭、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英语中的culture是从人类的生产活动生发,继而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是指文治教化,专注于精神领域)。
CULTURE MENTIS(耕耘智慧),意思正与哲学同一。
录达尔文的一句格言:道德修养有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认识到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思想。The highest possible stage in moral culture is when we recognize that we ought to control thoughts. _----Charles Darwin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修身养性,言之修养。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
1,一个富有修养的人,不论是对什么样身份的人,始终都彬彬有礼。
2、动不动就生气的人修养不会很好。
3、善于接受他人赞美是一种做人的艺术。
4、幸灾乐祸显出你的修养较差。
5、微笑始终是对你自己或其他人通往快乐的最好的入场券。
6、关心体贴别人是一个人成熟和有魅力的第一个条件?
7、那些经常大谈他自己的人很少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8、良好的风度和礼貌,是一个做人所必需而且应该有的自然的反应。
可以把修养理解成修剪、养育。对人而言就是受到过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以及所达到的程度。现在更多指人的性格、秉性或气度。
9、是尊重别人的意见才能使别人尊重你
修养是一个人对人生态度的完美诠释。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毫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她“先忧后乐,普济众生”;修养是一种成熟和坚强;一种气质和风度;一种理解和尊重;一种热情和友善;一种宽容和接纳;一种谅解和豁达;一种轻松和乐观。修养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修养是人格魅力的体现,具有一种强烈的亲和力。与有修养的人零距离接触,如品香茗,如浴阳光,如沐春风。
修养是一杯清香温馨的茶,需要细细的品尝,那高贵典雅、清新透明、苦而微甜的品质在那袅袅的氤氲中尽显她的光辉,她的美丽;令人遐思,给人憧憬。
修养是一束温煦和暖的阳光,使你胸心开怀,激情洋溢。笑看花开叶落,风卷云舒。广袤宇宙,任我遨游;丝丝心弦,随我拨动。
修养是一缕清新、自然、淡雅的风,让你陶醉,让你飘逸,让你歌唱。如水的心境,如歌的生命;水木年华,风情万种。
『捌』 孔子是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
孔子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孔子是按照学生的不同的品行与才性施以教育,培养出参政与从教的不同人才,如德行以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修养最高;政事以冉有、季路最出色;言语有宰我、子贡;文学有子游、子夏。其中像冉求、子路、宰我、子游等,曾为列国大夫或邑宰,子贡常相鲁、卫,在施政上很有政绩。
『玖』 孔子提倡的最高品德标准是什么
德智、仁、勇是孔子提倡的三种最高的品德标准。《中庸》称:“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达德,就是最高的道德,道德的总纲。《论语》中记录孔子通讲智、仁、勇三字有两次:
子曰: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二十九章)(孔子说:智者不迷惑,仁者不忧愁,勇敢者不畏惧。)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第二十八章)(孔子说:“君子三项品德,我还做不到,仁者不忧愁,智者不迷惑,勇敢者不畏惧。”子贡说:“这是老师说他自己啊。”)两处对智、仁、勇的解释,次序有些不同,内容是相同的。孔子自谦说还没有达到这样高的品格,他的学生则认为智、仁、勇正是孔子自己的写照。
『拾』 孔子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是什么
究竟什么是“善”?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善是不能定义的。我们不必勉强下定义,但是可以由大家使用“善”这个字时所指为何,来描述其功能性定义。自古以来,一谈到善,大家都会想到“孝、悌、忠、信”。那么,这四种善有何特殊之处?有的,就是:都在于“一人与他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无父母,如何孝?无兄弟姐妹,如何悌?无长官老板,如何忠?无朋友,如何信?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描述“善”为“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孔子所谓的“仁”,在字形上是“从人,从二”,亦即“二人为仁”。若是孤独一人,则没有行善的机会。因此,儒家没有关起门的圣人。儒家的社会关怀,亦由此得以肯定。
不过,如此一来,人与动物或与神明之间的任何作为,都不能称为“善”吗?答案是“不能”。一个人爱护动物,如果可以像“孝忠信”一样地称为善,那么显然不是孔子的想法。《论语》有一段话说:“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篇》)我在解释时指出:马棚烧了,可能受伤的是车夫、马夫、工人等身份较卑微者,而孔子并无阶级意识,只是以平等态度来关怀所有的人。至于马,在古代属于财物,再怎么贵重,也不能与人相提并论。至于后来孟子所批评的“率兽食人”,更是掷地有声的见解。因此,善不可用于人与动物之间。
至于人与神明之间的关系,由于古人相信“人死为鬼”,所以对神明自有一份像对待祖先的情感,但是具体的做法则是“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篇》)。这句话的意思是“专心做好为百姓服务所该做的事,敬奉鬼神但是保持适当的距离”,由此可知,忽略眼前老百姓的需求而过度供奉鬼神,显然并非孔子之意。孔子主张对鬼神要孝敬,但是说到“善”,仍以“人与人之间”为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