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中的认识论

道德经中的认识论

发布时间: 2022-03-28 00:44:22

❶ 老子从他的认识论出发,如何在《老子》一书中提出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

老子从他的认识论出发,在《老子》一书中提出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描绘了他所认为的理想世界的图景。

老子反对任何进步的东西,他把历史前进的产物看作是“有为”。不仅在理论上反对“有为”’,并且认为“有为”在实践上必然失败,即《老子》中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走以取天下”。

为了反对“有为”,老子主张“无为”。他认为“有为”是从“无为”堕落而来。《老子》中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他就认为应该用这种无为而治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他认为理想的统治者治理国家,是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要去干涉他们。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

❷ 《道德经》是不是哲学

骆亦柳 :你好。
《道德经》作为一部哲学著作,这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没有太大的专争论。当然也有学属者认为学者认为此书是《兵书》。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写道:“《道德经》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又是一部兵书。”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所著《宋论 神宗》中所写的文字来来看,我们也不能确认《道德经》就是一部兵书。王夫之的原文是这样写的:“老氏之言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道德经》是哲学著作、是兵书。对于我们读者来说:阅读经典,是为了明道。古人曰:欲明道者,先通经。欲通经者,先识字。所以我们先把《道德经》通读几遍。是粮,就能养命,是水,就能解渴。

❸ 《道德经》的主要哲学思想和意义

,《道德经》首先应是抄一部哲学著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老子的思想产生于春秋末期,此时社会正处于奴隶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变革过渡阶段。政治上周天子已经失去统治天下的权势,出现了不贵而富的新兴阶级;经济上赋税制度改变,刑书、刑鼎等一类反映阶级利益的法律随之出现;生活上的尊卑有序的观念、准则和伦常等也发生变化并开始走向破裂;特别是由于阶级斗争、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大的变动和变革,迫使一些先哲贤达,开始了先注意“身外之物”,然后再认识自己的有利本阶级利益的哲学思考。古今中外,哲学的产生发展,大都是从“天道观”开始,而后“天人合一”,各抒己见,导致各种学派林立,争斗也十分尖锐。从老子的“天道观”来看,也客观说明了万物起源产生、运动争斗、变化更新以及万物相互转化等一系列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说是沉重打击了“天道有知”的神鬼迷信思想的,这也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本原、基石即“道”。我以为,老子的“道”和“德”同属于哲学范畴,

❹ 道德经前十章中认识论的思想,指出其属于哪个认识论派别求解答急急急

哥们,把这一章跳过去吧!这一章是无为的核心。也即是不受任何思想认知的限制版。从任何学术角度出发都权是错的,而是以无角度的全视角理解一切。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任何认知学术都会形成自我认知的障碍。
要突破这个障碍,就会形成新的认知,认知又会形成障碍。也即是一环套一环的无穷理解障碍。
我们会在这个迷宫中不停的转永远转不出去。
换一个角度说,是放下一切的认知,拿起一切的可能。
而任何认知都是有方向性的,选择了东就失去了西。
放弃了一个方向本身又是领一个放下。
真正的无为是不受任何方向干扰。
而理解这一章,可不是说过就过的,大多数人会在这一章走几回甚至几十会才能发现本质的苗条。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参悟者要抛弃数十甚至数十次的世界观会价值观,同时又要从组。

因此精神崩溃的不是没有,钻牛角尖的也很多,甚至还有精神分裂的。

除非你能放下一切,但又是拿起一切!
而看你着急的样子,还是跳过去吧!

❺ 老子的认识论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

当然是可知论,老子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下子全知全能的,是逐步渐知的,可以认识的范围逐渐扩展变化,现在未知的将来可能就知了,知识道理不是一成不变的

❻ 道德经前十章中的认识论

人类从事这一活动的正确方法,必须在根本上不依赖于感觉经验的认知,而是逻辑实证。因为事物都是由形状、广延、运动等构成的,而我们又如此清晰明了地认识到形状、广延、运动等不能再由心灵分析,成为其他更明确知道的东西。逻辑论证在这种情形中,除了广延性、柔韧性和流动性外,没有什么特性仍然保持不变,是一种可靠知性,而不是靠感觉或想象来察觉的事实。既然柔韧性不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因此就只剩下广延性和流动性(运动性)作为一切物体的不变性质;一旦物体仍然存在,就不能取消这两个性质。鉴于如此分析,完全可以用以回答老子,道德经》第十章提出关于认识论的问题。
很显然老子探求哲学认识论已然深入到了人如何理性获得知识的程度。并认识到人的感官对外界物质对象的判断往往是某种模糊、混乱的东西。它依赖的是记忆和想象,只能在某些特殊的、有限的方面被用作知性的助手,不能符合万物幽深微妙之处的真理。所以获得真理明白是非,能不仅仅依靠感官认知。
老子这个关于认识论提出来的问题是:“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意思是:人的感官对外界物质对象的判断能够符合万物幽深微妙之处的真理吗?获得真理明白是非,能不仅仅依靠感官认知吗?)老子关于认识论的题目,在这一章里似乎没有直接回答,但在其他章节里老子似乎并没有搁置这个问题,而是通过自己的观点已然回答了这个问题。
因为关于人的知识获得的理性认识,老子从来强调用思维去推理物质世界其中精神之质;因为他认为宇宙自然万事万物这精神之质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是可以验证的信实。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弃,依据它的信迹,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起源的认识呢?是从这方面认识的。(老子原话译文: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很显然,老子对事物的认识不止停留在像儒家那种肤浅的知道层面,因为“知道”是人的感性的认识,是表面经验获得对社会生活的许多片段,是事物成熟后的外露形式,它的幽深处包涵的真理呢,它还没有成熟时候的客观存在形式呢,它发展到'大而无形'时期的形式呢,很显然这些都是不可感觉的。就说个通常的例子:社会中如果不通过理性的逻辑思维推理,人对于人的信念、意见、看法、猜测、传闻、谎言很难区分。
其实,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心为基点带有人性的“欲”去看待宇宙世界自然万物。把这一条由人心带有欲为中心开凿出来的路径当做从起点也当做终点,。人类要想用自己内心世界对外部的世界有所了解,必须借助某个阶梯搭桥。这里康德的理性主义、其他的哲学家的经验主义都一样不可或缺。想要到达理性知性认识的阶梯就必须也只能够通过经验主义搭建这个阶梯上升到理性平台。到达这个理性平台,人才可能“不出户,知天下”。这就是为什么在老子看来,人类知识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后天感觉经验,而这些经验又是混乱零散的关于世界的残片;另一个是人类头脑中先天固有的带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认识能力。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对感官提供的后天经验进行整理,才能形成具有认识世界的理性的逻辑思维,这就是获得关于宇宙世界自然的真正的知识。
这个用先天的认识能力整理世界的残片,用康德说法其实就是人类“体验到的外部世界就是一连串处于“时间”和“空间”形式中的过程,人们运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对这一过程混乱零散的感觉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人们才能形成科学知识。所以只有从人类的立场,才能谈到空间与时间,它们不可能离开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属于人类的条件,是人类感知的先天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人们通过时间与空间形式获得的感性认识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感性只能认识直观材料,不能算科学,还必须经过更高一级被称为知性的人类思维活动。而知性则是运用范畴、是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往往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忽视这种全局认知,所以总是缺乏知性。没有知性,这个世界这么大,仅凭小小个人的,眼见为实的,零星残片还怎么认识若大世界?没有知性,人们怎么去了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种人们感官不可以知道的事物存在形式?。因此,老子说,有知性的人“足不出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眼不望窗外,就可以认知宇宙空间日月星辰自然运行的规律,没有知性的人,越是出外得越远,其所知道的东西就越少。而恰恰是有知性的,懂得逻辑推理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知道得多,不眼见为实也能明了天下的事情,不妄为也可以有所作为”。(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里实际上老子是要人们的知识积累(老子称为“德性积累”)必须多,精神世界达到饱满程度,说白了就是人已经积累了许多知性的真理性知识。有了掌握这些真理性知识的,他的知识(德性)完美思维就深邃如幽深的峡谷。所以老子通过认识论的研究发现认

❼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

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其意常超出生回死有无之上。及其答末流,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而有与世同波、安时处顺一说。

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异常短促,在短促的生命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社会事物的束缚和伤害。特别是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庄子·在宥》)。他思考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这短促的人生,寻觅着一条通向精神解脱之路。为此,他提出了下列主张:
第一是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
第二是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
第三是采取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
第四是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❽ 简要阐述老子的认识论思想。著:不是老子对整个哲学体系的认识。。是单指老子的认识论。

单指来老子的认识论,简单源阐述老子思想四个字完全可以概括:无中生有。对其的解释即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再对这句话详细解释即人生犹如宇宙的存在一样,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人生的意义,所以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而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老子只说“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所以“无”中生“有”两者的相互转化,存在着不同的条件,而在不同条件的前提下“无”和“有”又有着不同的解释。从生命的由无到有,再由有到无,以及我们内心中的目标,从没有目标到有目标,然后目标被实现又到了没有目标,然后又出现新的目标。通俗解释即:服从万物的规律,万物的规律也会适合你。做自己该做的事,走自己该走的路永远不会错。

❾ “静观”、“玄览”的认识论是什么

作为道家的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争之德”,设想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他从“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出发,认为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的最高境界。他认为社会之所以“乱”而“难治”,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有“智”。在老子看来,上古时的人民诚实,不识不知,根本没有虚伪;中古时民情日凿,于是治理天下的人就用他的智慧创造了制度法令来治理人民,于是虚伪诡诈也随之而产生了,如有人就用智慧来逃税等,因而他的认识论是“弃智”的。不过,老子的弃智并非让人民愚昧无知,并非是愚民政策。而是说,善为道的,不要教人民明于智巧伪诈,而要教人民纯真朴实。由于老子生于乱世的春秋,242年当中列国混战了483次,争城夺地,互相砍杀,人们相互攻心斗智、竞相伪诈。所以,老子认为智巧心机多,不能以智治国,不能让人们争斗,以智害人。他说:“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五章)甚至主张“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第一九章)因为老子认为学问知识是忧愁烦恼的根源,弃绝一切学问知识,就不会有忧愁烦恼。所以他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第三章),亦即不推重有才干的人,免得人们竞争。

在老子看来,只有“无为之治”和“不言不教”,封建统治者才能使民不乱,自然无为,安居乐业。他认为对百姓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无知无欲”,方能达到“无为而治”。他还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如果说要善于认识世界,那就是要认识“道”。认识具体的事物,这只是“为学”;只有认识产生具体事物的“道”,才是“为道”。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因为“为学”,当时是指对政教、礼乐的追求。这种追求只能使用机智巧变,只能增添欲望,因此必然虚伪百出、忧烦丛生;“为道”,就是通过“玄览”“静观”的方法,体验和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时的“道”,即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才能损知去欲,内心既清既虚,外在自然无为无事了。所以老子不要人们学习具体知识,把“为学”与“为道”割裂开来,也就是把具体知识的获得与对一般规律的认识割裂开来。那么,不要“为学”,他又怎么得道呢?

他提出“静观”和“玄览”作为修仙学道的妙法。所谓“静观”,就是排斥感觉经验和实践,他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远,其知弥,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第四七章)这就是说,不出大门,不看窗外,就可以知天道。总之,地上的草木虫鱼,天上的风雨雷电,都可以闭门而知。反之,多出门,多实践,越远之,见的世面越多,则得道越少。因为万事万物的原理,并不远在不可及的地方,它就在我们心中。若能内观反省,除去私欲,不出门外就能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明了自然的法则。所以圣人不外出远求,天下的事理就可明白,不用去看就能作判断,不用去做就能成功。这是靠神秘的直观来获得规律性的认识,排斥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首要作用,以为把心灵这面镜子洗涤干净,就可观察一切了。他说:“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第二五章)其意是说,用心灵固有的光,恢复它原来的智慧,不给自己带来祸害,就叫做因袭常道。

所谓玄览,就是用深远的思维去考察静观。这里强调用思维去静览,而不是首先用感官去考察,用感官去调查,用感官去判断,这岂不“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了吗?所以老子以“静观”与“玄览”的结合,作为“为道之妙法”,是忽视实践在科学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百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实践。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老子的认识论。老子也重视经验的作用,他曾对孔子说过:经验大似学问,你去周游列国吧,世事千万,你会学到很多东西,其中就有礼。

老子强调以静观认识外物,治理国家,也有其合理的因素。因为通过静观反省,净化欲念,无为、无事、无私、无欲、无我,使心灵深处透明,像一面镜子,清除心灵的蔽障,对了解、认识外物是有用的,对治理国家也是有效的。老子认为,为政之要在安静无扰,若能“清静无为”则人人可各遂其生,相安无事。所以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上轨道;我不搅扰,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这就是以清静之道治国。反之,统治者如果权谋过多,常出兵进攻邻国,常对人民颁布禁令、法令,人民就贫困,盗贼就增多,邪恶就不断,国家就治理不好。就像煎小鱼时常翻动小鱼,小鱼就破碎了一样,这实际上是老子简政主张的生动比喻。老子警告统治者,对人民不可实行繁苛的政刑法令,逼得人民无法生活下去。他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四章)人民不怕死,用死来吓唬人民是没有用的。老子还警告统治者不可贪欲,不可野心勃勃,征战不休,这是无道的行为,是喜欢杀人的表现。喜欢杀人者,不可能得天下。因为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人的事是不可以强作妄为的,谁要强作妄为、巧智伪诈,就必然引起人民的反抗。应该说,老子这种无欲、无为的清静、内省的认识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利于人类的和平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的。所以,对老子的认识论不能简单地否定,而应看到他的合理内核。

从理论上说,可有三条值得借鉴的:

其一,他强调了观察事物的客观性。他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第五四章)这种把眼光放在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上,实事求是地认识个人、家庭、乡村、国家和天下的观点,是反映论的观点。

其二,他强调了认识事物要抓住要点和主要依据。他说:“言有宗;事有君。”(第七。章)这是说,言论有宗旨,行事有根据,认识就要抓住宗旨和根据,这是合理的。

其三,他还强调人要认识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他说:“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第三三章)又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第七一章)这就是说,一个人做到了知人知己才是明智的;自己有了知识,反而不自以为有知识,才是一种美德;反之,一个人以不知为知,就是他的毛病了。这些启人的哲理,对古今中外的求知者还是很有教益的。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百度云 发布:2024-11-17 12:40:18 浏览:449
劳动法对于公休和法定假日的规定 发布:2024-11-17 12:10:34 浏览:12
合同法最新修订日期 发布:2024-11-17 11:57:47 浏览:367
规章不须经国务院批准 发布:2024-11-17 11:21:17 浏览:765
江宁法律援助中心55 发布:2024-11-17 11:03:23 浏览:287
民法于飞老师 发布:2024-11-17 10:58:58 浏览:944
制定规章制度的讨论记录 发布:2024-11-17 10:43:56 浏览:998
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协议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2024-11-17 10:03:42 浏览:690
怒江州司法局 发布:2024-11-17 10:02:14 浏览:696
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用工环境的 发布:2024-11-17 09:07:22 浏览: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