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不正确的认识是
『壹』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充分认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去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殷切希望。他特别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师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伟大使命。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质量。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师德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当前,全国教育战线正在深入学习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新的时期,学习贯彻《规范》,对于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灾区广大教师忠于职守,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全力以赴抢救学生,在大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用鲜血和生命彰显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用爱与责任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谱写了人民教师的英雄赞歌,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可贵的精神面貌。在生死关头,老师们挺身而出,不畏艰险、奋不顾身,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几乎每一个遇难老师的手都指向门口,几乎每一个遇难老师的身下都呵护着学生;在危难时刻,老师们不顾个人和家庭的安危,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义无反顾奋力抢救危难中的学生;在困境之中,老师们竭尽全力,顽强拼搏,历尽艰险组织受困学生转移,并强忍悲痛,坚守岗位,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投身学校的复课和灾后重建工作,让地震的废墟上响起琅琅的读书声。灾难面前,老师们以大爱和责任为学生筑起了生命长城,在全社会产生极大反响,赢得了高度赞誉。灾区教师在抗震救灾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感天动地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示了当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高尚师德和伟大师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前学习贯彻《规范》,就是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要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以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为榜样,模范地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新《规范》基本内容有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倡导“爱国守法”,就是要求教师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人民教师要牢记人民的嘱托,要遵循法律的规范。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倡导“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任务。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倡导“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做终身学习的表率。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学习和业务学习,潜心钻研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贰』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中国社会紧接着会暴露 这一中国人文传统的行道了。他现在教育出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这样的学生会加倍向社会社索取以前的投资,辈复一辈要不了半个世纪。中国人文、人心。。…可想而知。(附言:现社会的;教师、医师、律师………不可与后代接触。。不然中国未来‘50年吧’是什么样?……)
『叁』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一、充分认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去年8月31日,胡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殷切希望。他特别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师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伟大使命。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质量。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师德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肆』 教师的职业道德提
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而教育振兴的希望又在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火热的爱心,没有崇高的责任感,很难想象,他能在教师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有所作为。世人曾给教师以“红烛”、“渡船”、“春蚕”之美誉,也以“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来赞扬教师的事业,这既是鼓励,但更多的是鞭策。作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性因素,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由于教师劳动的对象是能动的、千差万别的人,从而决定了这种劳动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复杂性。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如何,也是其它因素能否发挥作用和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中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指教师以传授多方面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形式所进行的教育工作,即韩愈所谓“授业、解惑”;育人,是指教师通过教书这种形式来开发青少年一代的智能,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他们健康的个性品质和体魄,即韩愈所谓“传道”。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以及教育理论、思想素质,这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然而,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又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进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继续提高。否则,如果教师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就会逐渐被社会淘汰。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感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主体的教师,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如传播人类文化科学、塑造年轻一代、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等。教师在履行这些社会职责过程中,必须遵循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这些道德要求便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当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内化为教师个体品质后便成为一种内在力量,促使教师自觉地以满腔热忱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用辛勤的劳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全面履行自己职责。与此同时,他们还会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准则,正确处理个体需要与社会要求、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坚定不移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和承担应尽的义务。因此,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名教师是否能爱岗敬业,取决于他是否能尽职尽责的教书育人,是否能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是否能刻苦钻研,科学施教……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教育过程中,当教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产生良好效果时,他们就赢得社会赞誉、人民的爱戴和学生的尊敬。这种来自舆论褒奖所产生的激励作用,会极大地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反之,如果教师的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背离了社会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那么,他们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批评。这种舆论的否定评价,会对教师形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促使他们改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方式,使自己的职业行为步入正确的、符合道德要求的轨道。从而按社会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而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不是先天就有的,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不是当上了教师就自然而然就存在的,它是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下,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不断启迪和帮助教师明确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样做。教师也只有不断深入理解、明确这些行为规范,才能体会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伟大和所承担责任的重要,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事业,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各级政府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在社会文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教育高看一等,厚爱一层,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也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教育、重视教育,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更严的要求,这无疑有利于教育的蓬勃发展。
但是,在教育受到尊重的同时,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也逐渐渗入到了学校生活当中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改革的进行以及教育行业的形象。如“应试教育的强劲东风吹得学生晕头转向”,“教育乱收费现象使得群众怨声载道”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尽管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主观方面的原因同样不能小视。因此,我们必须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宏伟的教育目标。
我们说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主要理由有三:
其一,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由于受旧的传统思想影响,许多家长把教育片面看作是子成龙、女成凤的途径和手段,因而极力追求子女升学。这种思想作为一种价值观,影响并渗透到学校教育,使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出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这一畸形教育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学校教育中的五育在这种情况下,实质上变成一育——智育。要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必须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使广大教师真正确立忠诚并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信念,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实践中,按社会需要培养各行各业全面发展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其二,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廉洁从教的前提
有的教师经不住商品经济的挑战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形成了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由此滋生了学校的乱收费、高收费现象。使得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人际交往中染上“铜臭”的气味,进而导致许多社会矛盾的出现,败坏了教育的形象,降低了教师的威信。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教师的内心世界也日益失衡。由于职业形象的定位与教师的现行行为反差太大,必然受到社会的否定,这会使他们常常陷入心里上的苦闷、彷徨和空虚,感受不到高尚的职业所带来的自豪,享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要克服这种为教不廉的不正之风,必须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帮助教师冷静的、客观的分析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确立崇高的道德责任感,纠正一切有悖道德的行为,真正做到廉洁从教。
再次,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学校是精神文明的窗口,而教师则以他强烈的形象性和示范性影响着他们的劳动对象——学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从学校和教师那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获取许多精神上、文化上、道德上、行为习惯上的营养,给学生人格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当学生走向社会,把他们的人格融入社会生产、生活中,就会对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使教师把遵循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威信,树立光辉的形象,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学习的楷模和效仿的榜样,这不仅可使学校教育的行业风气得以净化,而且将通过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培育教师的“爱心”
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有赖于适合于他们身心规律的教育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合理的与情感相互作用,特别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对人的个性与创造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育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的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处于和谐状态的教育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营造这样一种和谐的氛围,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真诚“爱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教师以美好的情感投入教育活动,调节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愉快、自由、没有压力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心智、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则与教师的职业道德密切相关,教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其本身的道德品质水平和做人的方式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因为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学习的模范和行为的榜样,教师的道德品质、行为举止、为人处事,虽然没有写进书本,但在教育过程中,实际是作为教育内容而客观存在的。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会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如何消除社会因素中不健康的、消极的因素,关键在于教师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并在长期反复教育中使学生持之以恒。而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自身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特别是要有“爱心”。
另外,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也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关注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关心每一个学生每一方面的发展,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当然,这样会加大教师工作的强度,消耗教师更大的精力,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正因为如此,才要求教师从“爱”出发,尽心竭力的对待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以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则作为精神支柱,树立起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
总之,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不但可提高教师对学生教育的责任心,更能培养教师的“爱心”;不但有利于教师立志从事教育事业,而且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不但可以使不良的教育行业风气得以改变,而且可以使不正确的办学方向得以纠正,从而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伍』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在今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震区广大教师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表现了崇高的师德精神。
在新形势下修订并重新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内容:
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思想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职业正义感、职业责任感、职业义务感、职业良心感、职业荣誉感、职业幸福感)
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5、确定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5)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不正确的认识是扩展阅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师职业道德
『陆』 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与看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年青一代的培育者,作为传递和转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教师不仅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近年来,在各类教师招聘考试中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查越来越多,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以客观题为主,但是在个别地区也出现了主观题的考查形式,分值比重也在逐年上升,所以,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需要引起考生的特别注意。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并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中小学教师的爱国守法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教师要做到将爱国守法统一于整个教育活动中,除了自己模范地爱国守法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这方面能够分辨是非。
教师也要做到依法执教,首先必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遵守社会秩序,恪守社会公德;其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有关教育、教师和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把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联系起来,完整地理解依法执教的全部内涵。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教师爱岗敬业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终身职业,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献给学生和教育事业,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具体要求是:第一,教师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第二,教师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第三,教师对待工作要勤勤恳恳,高度负责。第四,教师不能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所谓关爱学生,简而言之,就是关心爱护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身为人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关爱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关爱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仁爱心,关爱学生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感召力。在关爱学生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平等公正地爱学生;第二,关爱的同时要严慈相济;第三,关爱的体现是为学生着想。关爱学生就要处处替学生着想,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这样的关爱才算是落到了实处;第四,关爱的大忌是体罚心罚。
(四)“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育人指的是学校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以教育内容为载体,强健学生的体质,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向上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倡导“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做终身学习的表率。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离你那,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用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柒』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什么意义
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而教育振兴的希望又在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火热的爱心,没有崇高的责任感,很难想象,他能在教师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有所作为。世人曾给教师以“红烛”、“渡船”、“春蚕”之美誉,也以“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来赞扬教师的事业,这既是鼓励,但更多的是鞭策。作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性因素,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由于教师劳动的对象是能动的、千差万别的人,从而决定了这种劳动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复杂性。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如何,也是其它因素能否发挥作用和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中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指教师以传授多方面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形式所进行的教育工作,即韩愈所谓“授业、解惑”;育人,是指教师通过教书这种形式来开发青少年一代的智能,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他们健康的个性品质和体魄,即韩愈所谓“传道”。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以及教育理论、思想素质,这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然而,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又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进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继续提高。否则,如果教师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就会逐渐被社会淘汰。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感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主体的教师,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如传播人类文化科学、塑造年轻一代、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等。教师在履行这些社会职责过程中,必须遵循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这些道德要求便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当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则内化为教师个体品质后便成为一种内在力量,促使教师自觉地以满腔热忱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用辛勤的劳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全面履行自己职责。与此同时,他们还会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准则,正确处理个体需要与社会要求、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坚定不移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和承担应尽的义务。因此,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名教师是否能爱岗敬业,取决于他是否能尽职尽责的教书育人,是否能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是否能刻苦钻研,科学施教……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教育过程中,当教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产生良好效果时,他们就赢得社会赞誉、人民的爱戴和学生的尊敬。这种来自舆论褒奖所产生的激励作用,会极大地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反之,如果教师的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背离了社会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那么,他们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批评。这种舆论的否定评价,会对教师形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促使他们改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方式,使自己的职业行为步入正确的、符合道德要求的轨道。从而按社会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而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不是先天就有的,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不是当上了教师就自然而然就存在的,它是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下,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不断启迪和帮助教师明确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样做。教师也只有不断深入理解、明确这些行为规范,才能体会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伟大和所承担责任的重要,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事业,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各级政府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在社会文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教育高看一等,厚爱一层,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也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教育、重视教育,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更严的要求,这无疑有利于教育的蓬勃发展。
但是,在教育受到尊重的同时,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也逐渐渗入到了学校生活当中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改革的进行以及教育行业的形象。如“应试教育的强劲东风吹得学生晕头转向”,“教育乱收费现象使得群众怨声载道”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尽管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主观方面的原因同样不能小视。因此,我们必须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宏伟的教育目标。
参考资料:http://wenku..com/link?url=_w-
『捌』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1.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
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2
、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
、有利于净化教育
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
、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玖』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必须献身教育,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师德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终生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职业道德,怎样才能做到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呢?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要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思想,让他们先学后教。作为一名教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拘一格育人才,要因材施教。当一名好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诲人不倦,还要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不能急于求成,
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正人先正己。每一位教师只有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才可能取得教育教学活动预期的满意效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要做到“以身立教”,首先要胸怀宽广,做出表率;其次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身教重于言教”。 要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如果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发现他们身上闪烁着很多优点,多一点的鼓励,多一点的赏识,多一点的机会,要在欣赏的目光中,让学生添加自信。一个人只有得到信任,才能充分发挥潜在能量。
是要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懂得宽容,以宽广的眼界对事,以宽阔的胸怀对人,每个学生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优秀的教师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可能用心来交流的朋友,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学生个性的发展,引导和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
『拾』 联系实际,谈谈敬爱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3)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爱岗敬业,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中;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关心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为人师表,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将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钻研,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