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反人性

道德反人性

发布时间: 2022-03-28 11:30:34

1. 越反人性越容易成功

我倒不是这样认为的,并不是越反的人性越容易成功,有的时候并不是相反的。

2. 自律是不是反人性的

自律肯定不是反人性的,在现实生活中自律真的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于一个人的性格脾气来说也是非常好的。

3. 什么是反人类人格

没有反人类人格这个定义,你说的应该是反社会人格吧。

对反社会人格的诊断标准。国外学者克莱克里在他的《正常的银面具》中作过描述,揭示了反社会人格的16种人格特点:

  1. 相貌智力均在中等以上,给人的第一印象,常使人产生好感。

2. 不带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思维并不紊乱,也没有幻觉与妄想现象。

3. 不带有焦虑症与情感障碍的症状,情绪既少焦虑,也少激动。

4. 对人对事既无责任心,亦无义务感;因此,在言行上无法取信于人。

5. 缺乏坦诚气概,予人以虚伪印象。

6. 知过而不思悔改,且无羞耻之心。

7. 所表现之侵犯别人的行为,事先并无明确动机或计划,多系起于隐蔽性的冲动。

8. 缺乏是非善恶判断能力,不能从失败经验中获取教训。

9. 极端自我中心;在损害别人利益以满足其私欲之后,不肯对人回报,甚至不愿付出应有的亲情与爱意。

10. 情感冷漠而缺少变化,不似常人般受外因感动而有喜怒哀乐的表情。

11. 缺乏领悟能力,不能见贤思齐,不能从别人的榜样行为中学习改变自己。

12. 虽不关心别人,却强烈需要别人的关注与信赖。

13. 常在幻想状态下对人表现恶作剧行为;以粗鄙丑陋的言行惹人厌恶。尤以酒后为然。

14. 不显示有自杀倾向。

15. 在两性关系上,纯以自我满足为出发点,与异性交往从不认真,从不向对方付出真心与爱情。

16. 生活无目标,无计划,也无方向;在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对其自身幸福而言,都是一些自毁行为。

拓展资料:

(据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在做出反社会人格时,最为关键的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尤以无道德之心、无羞耻之心、冷酷无情最为严重,一旦有这种倾向,往往会表现为偷窃、流浪和对抗等行为,如果任由其发展还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上述这些反社会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

在做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最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资料来源:网络 反社会人格 网页链接

4. 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反人性的还是符合人性的

双重性
好比说“因材施教”,这是一种于人有益的教育方法,很符合人性
但是,又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存在,这个与现在的社会不符,有些反人性

5. 反道德,反人性,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有何居心然官方何不封杀,又为何意

世界需要平衡,国家也如此,你再愤怒也无奈,阴阳之道

6. 我好像经常有这些反人类反社会的想法怎么办

1。我时常觉得人老了之后的生活会变得没质量。我觉得自己活到六十岁趁着还能生活自理还没有老年痴呆就可以去死了,不然活到八十几岁却由于身体的衰老而什么都不能作是生不如死。我觉得现代医学虽然能延长人的寿命,但是如果不能延缓衰老那么活多久都没有意义。有时也会觉得如果奶奶就此去世了好像我也不会觉得特别难过。2。我也时常觉得如果有那么一个全人类认同的“优秀人种”的标准,在不屠杀活着的人的前提下,进行生育控制来优化人种,是对的。

7. 什么是反人类性格

学术上称之为反社会人格。

对反社会人格的诊断标准。国外学者克莱克里在他的《正常的银面具》中作过描述,揭示了反社会人格的16种人格特点:

1. 相貌智力均在中等以上,给人的第一印象,常使人产生好感。

2. 不带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思维并不紊乱,也没有幻觉与妄想现象。

3. 不带有焦虑症与情感障碍的症状,情绪既少焦虑,也少激动。

4. 对人对事既无责任心,亦无义务感;因此,在言行上无法取信于人。

5. 缺乏坦诚气概,予人以虚伪印象。

6. 知过而不思悔改,且无羞耻之心。

7. 所表现之侵犯别人的行为,事先并无明确动机或计划,多系起于隐蔽性的冲动。

8. 缺乏是非善恶判断能力,不能从失败经验中获取教训。

9. 极端自我中心;在损害别人利益以满足其私欲之后,不肯对人回报,甚至不愿付出应有的亲情与爱意。

10. 情感冷漠而缺少变化,不似常人般受外因感动而有喜怒哀乐的表情。

11. 缺乏领悟能力,不能见贤思齐,不能从别人的榜样行为中学习改变自己。

12. 虽不关心别人,却强烈需要别人的关注与信赖。

13. 常在幻想状态下对人表现恶作剧行为;以粗鄙丑陋的言行惹人厌恶。尤以酒后为然。

14. 不显示有自杀倾向。

15. 在两性关系上,纯以自我满足为出发点,与异性交往从不认真,从不向对方付出真心与爱情。

16. 生活无目标,无计划,也无方向;在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对其自身幸福而言,都是一些自毁行为。①(据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在做出反社会人格时,最为关键的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尤以无道德之心、无羞耻之心、冷酷无情最为严重,一旦有这种倾向,往往会表现为偷窃、流浪和对抗等行为,如果任由其发展还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上述这些反社会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

在做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最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8. 反人性的道德关联

这种问题真的很难回答,一不小心就屏蔽了,下面是我的见解,不正确,只作为参考。
其实道德从来没有绑架过人性。比如一个熊孩子把你衣服打湿了,你准备骂他,他奶奶说“这么大个人,还和小孩子计较,有没有道德有没有修养?”
上面的例子,你在意的是什么?打了熊孩子你会觉得你没有道德?不是!你是怕周围的人说你,你没有在意过道德(大部分人都是)。你的人性就是想要掌掴那小孩,但是没有出手。你觉得是道德在绑架你的人性?错误,你只是不希望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重复了,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
道德是“大家”定下的,你违反道德就像是违反法律,你打了小孩会不会打嘲笑你的路人?他们害怕啊!你也怕这样所以你没出手。
看上去是云里雾里的,但是懂了就懂了。不是道德绑架了你的人性,而是整个人类的人性绑架了你。

9. 反社会、反人类是什么意思

反人类
危害人类罪(英语:Crimes Against Humanity),旧译为“违反人道罪”,又译为“反人类罪”,于2002年7月1日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Rome Statute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将该罪名中文译名确定为“危害人类罪”。规约中的定义为“是指那些针对人性尊严极其严重的侵犯与凌辱的众多行为构成的事实。这些一般不是孤立或偶发的事件,或是出于政府的政策,或是实施了一系列被政府允许的暴行。如针对民众实施的谋杀,种族灭绝,酷刑,强奸,政治性的、种族性的或宗教性的迫害,以及其他非人道的行为”。

10. 自私是人的天性,所谓的道德、无私奉献是反人性的,顺从人性的才是最佳选择 能够解决道德做不到的事

的确自私是人的天性,但同样无私也是人的天性,人性本恶,人性也本善!道德也可以解决不顺从人性的事情。任何人都人都有至少两面,乃矛盾的统一体!

热点内容
劳动法对于公休和法定假日的规定 发布:2024-11-17 12:10:34 浏览:12
合同法最新修订日期 发布:2024-11-17 11:57:47 浏览:367
规章不须经国务院批准 发布:2024-11-17 11:21:17 浏览:765
江宁法律援助中心55 发布:2024-11-17 11:03:23 浏览:287
民法于飞老师 发布:2024-11-17 10:58:58 浏览:944
制定规章制度的讨论记录 发布:2024-11-17 10:43:56 浏览:998
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协议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2024-11-17 10:03:42 浏览:690
怒江州司法局 发布:2024-11-17 10:02:14 浏览:696
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用工环境的 发布:2024-11-17 09:07:22 浏览:152
邓州市法律咨询 发布:2024-11-17 09:02:40 浏览: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