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论语中关于道德

论语中关于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3-28 16:10:03

Ⅰ 论语中有关”道德修养”的句子

1、《论语·学而》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论语·子张》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5、《论语·子罕》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论语·述而》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论语·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论语·里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论语·述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Ⅱ 论语中关于品德的名句

1.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但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政权是立不住的。
2.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众人的愤怒是不可以触犯的,专权的欲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此话反映了子产鲜明的民本思想。子产认为,如果触犯了众人的愤怒,政权就无法维持稳定,若想专权独裁,实在是难以实现。
3.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
讲述的是只有以民为本才是最为根本的治国方略。“制国”即治理国家的意思,“常”则是不变的原则。这句话的大意是,治理国家有着一定的原则,即以有利于人民为根本。
4.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_宋·苏轼《荔支叹》。
登,丰收。瑞,祥瑞、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不饥不寒,这就是最大的祥瑞。此言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就是最大的成就,也是上天垂示给统治者最大的祥瑞。这句话表现了强烈的民本主义思想。
5.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其中,“常”是固定不变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便是圣人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想法,他们总是以百姓的意志为转移。这是老子规劝君王的话,意在告诫统治者一切决议,均应从民意出发。
6.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旷也。——《孟子·离娄上》
说明了百姓对仁政的迫切向往之情。所谓“走旷”即在旷野上奔跑的意思。百姓对仁政的向往,就像是水总是往下流、野兽喜欢在旷野上奔跑一样。
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即民贵君轻,并阐明了国家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应当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社稷”指的就是国家,而“君”指的就是国君。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接着是国家的利益,最后才是君王的利益。
8. 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吕氏春秋·顺民》
能够在失去民众拥护的情况下而建立功名的人,这在以前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此语讲述的是民心向背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任何人要想建功立业,没有大众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

Ⅲ 十篇关于道德的论语

整部《论语》就是在谈道德品质问题,只不过有的是直接论述,有的则是间接反映,有的是正面的,有的则是反面的,这里列举一些。

  1.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4.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7.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9.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0.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11.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2.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Ⅳ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有什么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论语》中关于道德的有:

1、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出自:《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自:《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子曰:“士志于,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出自:《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埋,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4、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出自:《论语·阳货》。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5、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出自:《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中怀有的是道德仁义,小人心中怀有的是诗书礼仪;君子心中怀着对刑罚的畏惧,小人心中怀着对小恩小惠的喜爱。”

6、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出自:《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Ⅳ 论语中关于道德比温饱更重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也就是说,有温饱导致有道德。温饱决定了道德。《论语·子路》记载: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人真多啊!”冉有问:“人已经很多了,该怎么办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这里所说的教化,主要是指道德教育。

显然,孔子认为物质利益、物质生活和道德规范、道德教育在次序上有先后关系。“先富后教”包含着后者受到前者制约的意思。

Ⅵ 论语中有关道德的句子,配上译文(越快越好,急啊!!!!)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Ⅶ 《论语》十二章 哪些话关于道德修养

《论语十二章》中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主要有这样一些,“人不知而不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其中人不知而不愠,一日三省吾,是较高的道德修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的其实是道德底线,咱们应当做到.

Ⅷ 《论语》中的道德(句子)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Ⅸ 论语中的道德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是国际上最认可的一句了

Ⅹ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话

可以说,论语通篇讲的就是一个人的道德。
为师者的道德,为人父母的道德,君王的道德,学生的道德。

热点内容
根据劳动法诉讼时效期是多少年 发布:2025-01-21 17:53:36 浏览:762
政府违法强征承包地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1 17:04:20 浏览:769
合肥市县处级法律知识考试 发布:2025-01-21 16:55:03 浏览:167
民法典至合同法的看法 发布:2025-01-21 16:55:03 浏览:789
李惠娟法官 发布:2025-01-21 16:54:59 浏览:491
未成年把人打伤了付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1 15:45:46 浏览:614
浙江兴茂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21 14:50:32 浏览:543
新行政诉讼法法条 发布:2025-01-21 14:10:08 浏览:162
刑事诉讼法驳回回避申请 发布:2025-01-21 13:49:11 浏览:929
先学刑事诉讼法还是刑法 发布:2025-01-21 13:42:47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