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中的辩证思想

道德经中的辩证思想

发布时间: 2022-03-30 17:37:41

⑴ 《道德经》蕴含的辩证法思想的分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长短相形,音声相合;柔弱胜刚强;为大内于其细;外其身身存容,后其身身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将于息之必故张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无为而无不为;重 为 轻 根 , 静 为 躁 君 ;大成若缺,大辩若讷;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故 贵 以 贱 为 本 , 高 以 下 为 基 ; 多 藏 必 厚 亡 ;出 生 入 死;夫 唯 病 病 , 是 以 不 病 ;信 言 不 美 , 美 言 不 信 ,善 者 不 辩 , 辩 者 不 善 ,知 者 不 博 , 博 者 不 知 。
这些老子的言论,都充满了辩证的智慧。

⑵ 老子的《道德经》蕴涵的辩证法思想是从哪里来、怎么得到这些哲学原理

一切建立在对立而统一,冲突调和的条件下讲的。非常棒!

⑶ 关于老子辩证思想的句子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老子

老子的牙齿和舌头

相传孔子曾带领一班学生找老子请教,老子很老了,正在闭目养神,大概听到了响动,抬起眼皮看了看,孔子于是非常恭敬的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过了很长时间,老子才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我的牙齿怎么样?”孔子说:“已经掉了,又问:“那我的舌头呢?”孔子说:“还好。”老子又合上眼皮,静养去了。孔子率领学生告辞出来,吩咐学生套车回家,学生们很奇怪:“你不是来求教吗?怎么还没有问什么,就要回家呢?”孔子说:“问了”,弟子们问孔子:“老子说了什么?”孔子答道:“老子告诉我,牙齿是刚强的,却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这不是教给我了吗?”

不管怎么说老子都是个伟大的智者。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其中的辨证法思想,更是《道德经》中的精髓,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提出了一系列颇为独特的观点,诸如对立转化、柔弱胜刚强、大成若缺等。这些观点都包含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是运动的,道的运动就是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的转化。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在这种运动中,道是通过“弱”来发挥作用的,它具体体现为“弱”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弱者道之用”。

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出发,老子阐述了他的具有崇无贵弱特色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思是,正因为有丑,才知道什么是美,如果没有丑,就不知道美,美丑是相对的。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老子通过日常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阐述世间万物的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对立中来确定自己的性质的,都是在相比较中间才能确定自己的性质。

从美找丑,从善找恶、从有找无、从难找易、从长找短、从高找下、从音找声、从前找后,从一极找到对应的另一极,这就是老子的思想。

老子认为事物的运动是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事物内部对立着的矛盾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物极必反,盈了就要亏,锐了就要钝。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善于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观察事物,对事物正反两个方面的把握中认识世界的本质。老子认为曲转化为全、枉转化为直、洼转化为盈、敝转化为新,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列举开合、强弱、弃兴、取予事物矛盾对立面转化的现象,阐明他所观察摸索到的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物极必反、势强必弱,事物都响相反的方面转化。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指出祸福、正奇、善恶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告诉世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对立面都包含在事物内部,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关系中产生,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先从量变开始最后达到质变,没有事物的量变就不会有事物的质变,所以老子要人们重视事物的量变。这方面老子也是不厌其烦的讲了很多。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粗的树,是从细小的幼芽长成的,很高的台子是用土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你要走一千米,要一步一步的走。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须从容易的开始,天下大事必须在做好细小事情的基础上完成。任何伟大的事业,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总是有积累的过程。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这个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老子的辩证思想,不是简单地猜测,而是理性的说明:老子在《道德经》中肯定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上,老子是第一个揭示矛盾的普遍性的哲学家;老子进一步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运动变化的。起原因就是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面,对立面的转化促进了事物的运动,正如老子所说“反者道之动”;老子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渗透、同一,提出“相反相成”的思想,肯定了事物的内在矛盾;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子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哲学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老子的辨证法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缺陷和局限。老子从相互排斥、对立的事物中,看到了他们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关系,但是,却没有看到这种对立面的同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正可变为奇,善可变为妖。但是并非所有的正都可变为奇,也不是所有的善都可变为妖。福与祸可以相互转化,但是这种转化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这使老子无视福祸的界限乃至抹杀她们的区别,使老子的思想蕴藏者走向相对主义的可能。

老子片面地强调矛盾对立双方的同一,这就使老子忽视了对立双方的矛盾斗争,没有能够看到随礼双方的转化是通过矛盾双方斗争来实现的。

由于老子既没有认识到对立面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又没有认识到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所以老子对立面的转化是必然要发生的,是自发的,无须借助人力。那就没有必要为任何目标而争。用不着思索奋斗,安于现状,听天由命,从而使老子的思想带有消极保守的色彩。这是一种消极朴素辨证法思想。

⑷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老子已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学说的精髓.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了天地万版物的发展变化,初权步认识到社会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发现了事物无不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基本原则。但他过分强调矛盾对立面的统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缺乏积极斗争的思想,含有走向相对主义的可能性,脱离条件而讲变化,无异于宣扬循环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显然还不完整和不系统,但其著作中的这种思想火花却不时闪耀光彩。

⑸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两段话包含的辩证法思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合抱回之木”是从“毫答末”逐渐生长起来的,但是在它成为“合抱之木”的时候,它跟“毫末”就有质的不同了。“九层之台”,是一点一点的土积累起来的,但在它成为“九层之台”的时候,它跟一点一点的土就有质的不同了。
简单的说就是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与“无”,“长”与“短”,等等,都是以其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旧日常说的“相反相成”。 简单的说是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⑹ 怎样看待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挺好的。很深刻。

⑺ 道德经的 核心思想是什么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7)道德经中的辩证思想扩展阅读

综述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经

⑻ 老子道德经辩证思想对你的影响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必然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互相影响所催生的产物,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不例外。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和个人三个角度来剖析其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由于铁制品的大量使用,耕作技术的升级等因素,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在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经济的社会中,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此外,人们逐步摆脱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开始尝试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方式,种种迹象都表明社会的繁荣,都意味着传统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动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思想也由此而日趋活跃,这也为老子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从政治上看,老子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动荡的时代,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矛盾和失范的状态,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动。由于经济的繁荣,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大地削弱,诸侯开始自立为王,割据争霸的局面已渐趋明显。

老子本来是周王朝的史官,负责管理周王朝及各个诸侯国的典籍,老子在为官期间,就已经广泛地阅读各家经典,脑海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政治的混乱无序恰好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合适的时机。老子见周王朝日益衰微,便辞官而去意在退隐。在退隐之后,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真实的社会,体察社会民情,了解民间疾苦,也正因如此,辩证法才有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总而言之,老子的辩证法是当时社会政治变革的思想产物,同时,这种先进的辩证思想又与经济的繁荣和老子个人的勤苦积累密切联系。

二、《道德经》中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寥寥5000言的《道德经》,却蕴含老子毕生对辩证法的思考。在读完《道德经》后,我认为全书中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分类也许略显粗糙,但这却是个人最直观深刻的感悟。

首先,在全书开篇,老子就提出了辩证法思想的理论基础,并将其概括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我们知道,在老子的心中,“道”是万物的本源,也是哲学的最高境界,时间万事万物的产生都离不开道的作用,“道”可以生出“一”,“一”产生之后也绝不是固守停止,而是继续生出“二”、“三”、“万物”。此外,这句话也充分揭示了辩证法思想的核心,也即任何完整统一的事物都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并用矛盾对立的观点去看待这两个部分,比如万物都是“阴”和“阳”调和的产物。正是在“道”的理论指导下,老子进而演化出一系列关于辩证法的观点。

其次,辩证法还体现在对于矛盾普遍性的认识。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是相反相成的。因此,在《道德经》一书中,我们随处可见对立状态词组的出现,比如,在第二章中,老子写道:“……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口气用了六组对立词,这不仅在语句上营造出一种强烈的、不容置疑的态势,更是深刻地表现出老子对矛盾普遍性的洞见。类似的对立词数不胜数,如,正反、静躁、强弱、刚柔、荣辱、祸福、得失、智愚、巧拙、察察闷闷等等。此外,老子对这一系列的矛盾概念的并非只是简单列举,而是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上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对立关系。联系到当时的社会环境,老子能对矛盾的普遍性有如此深刻精辟的论述,实在是很不简单。

第三,老子不仅认为矛盾是普遍的,更进一步认为,矛盾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并且这种转化就如矛盾本身一样普遍,而这也是辩证法思想的进一步深入。在《道德经》中有论述称:“为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所谓的是非、善恶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具有天差地别,而正相反,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和分隔。又比如,“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福祸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关系,谁能保证这一秒所谓的“福”下一秒不会变成弥天之“祸”呢?社会的一切都包含着它的对立面,丑中有美,虚中存实,事物此时呈现的状态只是矛盾双方互相制约均衡后的产物,并不绝对。

第四,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还分析了矛盾双方互相具体转换的过程。《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辩证法的思想中,事物的变化不仅是单纯的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在量的积累中逐步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某些角度看,质变就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过程。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看待老子的辩证法的时候,我们就会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完全不一样的认识,事物就不再是静止的物本身,它还在时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和转换,甚至物的本身和内部,也在不断地进行矛盾对立面的转换。

最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还体现在他对军事、论战的诸多观点之中,而这也是辩证法思想在《道德经》一书中实际运用的体现。在老子看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虽然看似柔弱,但是滴水也能穿石,滔滔不绝的洪水可以冲破阻挡它的一切障碍。类比我们可以知道,传统意义上的胜者并不一定是力量强大者,木强则折,人也一样。此外,类似的带有强烈军事色彩的辩证法观点还有:“以退为进”、“善谋不硬拼”、“以无事取天下”等等。

⑼ 《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

文章简介:

《老子》,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老子》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9)道德经中的辩证思想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

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

“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⑽ 列举老子主要的辩证法思想(至少5个)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见诸《道德经》即《老子》一书里。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老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第一性的,天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道是什么?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就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恍惚”,也就是“无”。所以他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把这种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这是他的天道无为思想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反映。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道经常是无为的,但没有哪一件事不是它干出来的。他主张统治者要“无为”,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同时也使“民无知、无欲、无为”, 这样才能使天下安定,政权巩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他反对儒家的“仁义”,同时也反对采用严刑峻法统治人民,认为“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警告统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大家都过着简单的原始生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一种违背历史发展、企图把历史拉回倒退的想法。

热点内容
婚姻法一妻二夫 发布:2025-01-21 08:23:50 浏览:25
技术秘密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1 07:56:14 浏览:388
婚姻法离婚债权 发布:2025-01-21 07:45:43 浏览:618
转包后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1 07:05:28 浏览:901
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培训包括哪些 发布:2025-01-21 06:39:48 浏览:434
工地处罚条例 发布:2025-01-21 06:39:44 浏览:93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6 发布:2025-01-21 06:30:36 浏览:326
有关法治的歌 发布:2025-01-21 06:30:36 浏览:346
法治网是法治日报 发布:2025-01-21 06:29:18 浏览:293
山杠爷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1 06:29:11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