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法治文化
❶ 如何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制文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5年10月出版了由杨一凡主编的中国法史学科新教材——《新编中国法制史》。作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用教材,《新编中国法制史》在吸收以往教材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新尝试,采用法制通史和部门法史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地认识中国法制史”、“中国古代法制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国传统法律的形式”、“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司法制度”以及“中国近代的法制变革”等诸多方面,分为九章敷陈论列,以崭新的视角和开阔的眼界描绘出中国法制发展的全貌。该教材从法律体系的整体性高度进行把握,无论在体例上,还是内容上,均有许多创新之处。
(一)体例革新,重点突出
《新编中国法制史》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于编写体例的变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法史教材的体例大多是以朝代或政权的更替来分章布局,叙述法律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过程。这种“断代式”的体例,能够使每个朝代或每个时期的法制状况保持相对完整,使人一目了然。在中国法史学发展的初期阶段,它使内容庞杂的中国法制史从局部到整体迅速积累并成熟起来,曾经为本学科的发展发挥过应有的作用。
但是,“断代式”的体例同样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第一,因为各章篇幅有限,许多法制史教材采取以刑为主线的写法,从而使中国法制史变成了刑法发展史,无法全面展现各个朝代的法制特色。第二,有些教材则力求全面展现中国古代的法制全貌,在每个朝代之下,分别按照部门法体系,面面俱到地进行论述。但是这种“断代式”+“部门法”的体例使得每一章开始,都会把一些共有的东西追根溯源地重复一次,对于每一章节,即每个朝代或每段时期来说相对比较完整,但是从中国法制史的整体来看,则显得零乱分散,不成体系。而且,这种“断代式”+“部门法”的体例将各部门法的发展变化分裂开来,使各部门法的发展线索和逻辑顺序断裂破碎,不能够清晰地描述其历史联系和继承情况,从而不易使学生掌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第三,虽然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中国法制的发展演变历时久远,但其自身真正发生质变却只有两次(分别在春秋战国之交和清末民初之际),而大多数时间内则一直呈现出缓慢发展的状态,许多重要的法律制度、法律思想,都处在一种渐变之中,代代相因。“分裂割据”似的呈现,反而打乱了中国法制史的内在连续性、统一性,影响了其内部秩序的和谐。事实证明,传统法史教材的编写体例不但无法引起部门法专业学生的兴趣,而且不利于有志于法史研究的学生真正地掌握中国古代法制的全貌,已经不适应高等法学院校的教学要求。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实施、作用、特色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它是法学和历史学相交叉一门学科,具有二者的双重特性。历史学重在描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旨在展现社会整体的发展演变,因此,采用以断代设章构篇,再将各个历史片断组合起来反映整个历史内容的体例是科学的。但是中国法制史“其主要内容、研究目的和基本方法是法学的,法学属性在这门学科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中国法律史学主要是属于法学领域的基础学科。” 受制于法学专业的特殊性,中国法制史教材的编写应该以法律的内在构成为出发点。《新编中国法制史》采用法制通史和部门法史相结合的编排体例,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特点。第一章主要介绍方法论和重大前沿问题,其中第二节“中国传统法制的基本特征”和第三节“科学地认识中国法制史”从总体上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法制的基本轮廓。第二章“中国古代法制发展的基本进程”以及第九章“中国近代的法制变革”将中国法制发展的总体进程跃然纸面。而行政、刑事、经济、民事法律制度及司法制度各自单独成篇,每章集中笔墨,重点论述法律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注意使用前后朝代比较的方法,重“变”不重“全”,突出了法律的发展过程,力求轻简,突出重点。这样就达到了宏观描述和微观表达有机结合的双重效果,既避免了部门法史的支离破碎,明晰了部门法和重要法律制度的发展进程、演变规律,又得以鸟瞰中国法制史的全貌,使学生对中华法系的总体形象了然于胸。更为重要的是,法制通史与部门法史相结合的编写方法,大大扩展了该教材的使用范围,为学习法学各分支学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法制史知识,更加具有实用性。该教材出版以后,许多学习部门法专业的学生也对此表现出较大兴趣,说明了部门法专业对法史知识的需要,也证明了中国法制史正从过去的“死人学”、“无用学”真正变成为法学的基础学科。正如该教材的编者所言:“对于善于反思、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营养的人来说,中国法制史其实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
(二)实事求是,内容全面
从现存的大量史料来看,中国古代法制体系是一个多种法律形式并存,刑事、民事、军事、行政、经济、文化教育等部门法律并存,朝廷立法与地方立法(包括少数民族立法)并存,成文法与判例法并存的综合体。只有实事求是地进行阐述,才能全面展现中国古代法制的全貌。
《新编中国法制史》力求比较全面、准确、客观地阐述中国法制史的全貌、发展进程及演变规律,实事求是地评析传统法律文化。首先,该教材归纳总结了中国传统法制的基本特征。除了公认的“礼法结合”、“家族主义”之外,一反“君主专制”、“义务本位”以及“一任刑罚”等传统观点,,提出了“以民为本,抑强扶弱”、“天下本位,义务互负”、“追求和谐,注重调解”等较为科学的看法。“中国传统法制的基本特征”一节统领该教材,为以后各个章节的写作定下了基调。其次,该教材独创性地增加了“中国传统法律的形式”一章,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不但阐明了律典、令典的发展变化,而且对君主敕令和朝廷颁行的其他法规、法律解释、司法判例、典章及法规汇编,以及地方和少数民族立法均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用事实说明了中国法制史并非刑法史、并非中央立法史、并非大汉民族法制史;古代法制也不仅仅是解决阶级矛盾、镇压劳动人民反抗的政治工具,那些在法律体系中占绝大多数的行政、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管理以及处理民族矛盾和对外关系方面的法律,更是进行社会调节的有效手段。第三,结合时代条件,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进行了客观阐述与合理评价。一方面,纠正了中国古代“司法和行政合一”的错误观点,同时分析了古代地方司法与行政合一机制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利用现存的历代判例判牍,反驳了一些著作中将古代司法审判描述为“一任刑罚”的说法,客观展现了中国古代严格的司法程序。此外,还提出了将立法与司法结合研究、司法制度与判例判牍结合研究、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结合研究的新方法。第四,运用大量史料,从行政、经济、地方、民族立法,宋明理学、明刑弼教、明清律学,甚至刑事立法的内容和法典编纂体例以及现存大量判例判牍、题本奏本中所包含的丰富司法思想等方面,以发展变化的眼光证实了宋元明清是中国古代法制走向更加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华法系进一步完善的时期,反驳了那种认为唐代以后,中华法系进入了僵化期或衰退期的观点。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法制并非一团漆黑,开始提倡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法制和法律文化,以便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具体到中国传统法制和法律文化究竟有哪些优良传统,往往语焉不详,而说到其消极方面,却是生动具体,常常给人造成一种“糟粕大于精华”的错误印象,似乎中国传统法制中,除了君主专制、刑罚残酷、控制和镇压人民,司法和行政不分以外,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新编中国法制史》按照实事求是的认识论,比较全面、客观、动态地阐述了了中国传统法制,对于学生消除诸多误解,客观了解中国古代法律的状况,从而正确地认识中华法系,实为大有裨益。
(三)关注学术前沿,拓展知识容量
一本好的教材,应该做到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同时应该能够汇聚该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向读者提供更多的科研新信息,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该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规律性。
《新编中国法制史》比较关注学术前沿的最新进展,力求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甚或仅仅通过阅读,即能够基本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紧跟学术发展的进程,而非埋头于故纸堆,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一些甚至已经过时的知识。例如:该教材认为,唐代以后,中国法制并未停滞、衰败,明清时期法制不断变革、律学进一步繁荣、法律思想取得重大发展,这种观点即是对长期以来,认为《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律学的最高成就,古代法律到唐代已经基本定型,自唐代以后,传统法制处于停滞、衰败时期这种错误观点的反驳与纠正。又如:该教材比较注重对律学的介绍,这也是近年来学术前沿发展在教材中的反映。再如:地方立法和民族立法首次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中国法制史教材当中,这既是对近年来学术前沿新发展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学术发展领域的一种预见和指导。除此之外,该教材对《钦定宪法大纲》以及清末立宪较为客观的评价等很多方面,无不是对学术前沿领域新理论、新成果的吸收。学习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停滞不前不但不会取得进步,更会丧失宝贵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因此,教材的推陈出新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新编中国法制史》以丰富的资料,大量的引证充实了自身的内容,不仅提升了学术价值,更为学生和各类阅读者提供了有用的资料。此前的中国法制史研究及教材的编撰,在史料准备上是不够充分的。近年来发现的数百万字的少数民族习惯法、地方性法规和乡规民约,数千万字的判例判牍资料,浩如烟海的律学著述以及散见于各种史籍、地方志中的法制史料,大多尚未进入前此法制史著作和法史教材的视野。而该教材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对资料的运用。例如:第三章“中国传统法律的形式”在阐述明清的私家注律时,开列了许多律学著述;在介绍地方立法的状况时,列举了自秦至清的大量地方性法规;在论述少数民族立法状况时,引用了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法规和习惯法。第七章“民事法律制度”则运用习惯和历代官方的民事判决书,并大量参考和吸收了外国学者的观点。这样一来,不但通过翔实的史料对所持观点进行了坚实严密的论证,更为该教材的使用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为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而且,《新编中国法制史》设立了“阅读书目”一项,意在为学生开出一个精选书单,使学生能够在教材的基础上研习更深更广的知识。“阅读书目”是对教材内容十分有益的补充,更是学生自学的阶梯,它有效地将课堂有限的时间延展开来,为有志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同学打开了一扇宽阔的知识大门。
(四)注重论证过程,培养自主思维
《新编中国法制史》比较注重论证的过程,不轻下、不妄下结论。在进行论证的过程中,重视对各种资料辨别真伪,阐明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不以下结论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例如:该教材在对“成文法的公布”进行论述时,全面敷陈了包括根据《左传》的记载得出的一般看法、对传统看法的质疑、中外诸多学者的不同观点以及对各种观点的评论,而非简单地下定论。又如:关于李悝造《法经》和商鞅“改法为律”的问题,通过对所存争议的阐释,列举各位学者的不同观点,并佐以考古发现,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诸如对《周礼》一书的定性等很多问题,都鲜明地体现出本书编撰者注重论证过程的这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良好意愿。
“问题与思考”则是《新编中国法制史》特别设立的一个部分,其实,在每章之后给出复习题,并非该教材的首创,而是传统教材相沿已久的做法,但是对学生或读者如何解答复习题目给予提示却是该教材的特色所在。首先,“问题”的提出就是相当科学的,是经过编撰者的认真、全面考察的结果,比如如何认识中华法系和传统法律文化,封建社会中后期法律是否处于停滞、衰败的状态,如何描述和评价司法判例在中国古代的作用,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君相权力的消长与中枢机构变化之间的关系,古代法律制度和少数民族习惯法与法制现代化的关系,“民间法”问题,中国古代司法中的“情理”概念以及如何认识和评价清末预备立宪等等,无一例外是中国法律史研究领域内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均是对认识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全貌构成重大影响的问题。其次,“提示”部分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问题的答案,更是广泛地延展开来,精辟、深入地进行分析和讲解,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新编中国法制史》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该教材各个部分的撰写是由不同的人完成的,因而存在着材料取舍标准不一、研究深度参差不齐、写作风格不够统一的问题。其次,该教材的整体结构不尽完整。本书结束于中华民国时期,但是却未对革命根据地法制史进行阐述,而且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五十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作为中国法制史的重要组成部门,也应对其进行梳理,以便及时地总结经验,为中国的法制现代化
❷ 军事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军事文化整合了体现军事文化精神实质和内涵的标志性理论、人物、事件、活动、传统、载体等,从不同的侧面形成或加深人们对军队、军人的了解。在8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军军事文化符号日渐丰富,涵盖军事理论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形态、行为文化形态、科技文化形态和艺术文化形态等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军事文化不仅仅是抽象、概括和提炼,也是一种有力的导向,能催生引导我军军事文化的实践发展。目前,军事文化符号作为了解、掌握、引导官兵情趣爱好志向的有效途径和展示军事文化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正日益凸显其战略地位。促进我军军事文化符号创新发展,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文化符号体系,是繁荣发展我军特色军事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先进典型历来是军事文化符号的基本元素。在先进典型身上,集中体现了革命军人的意志品质、道德觉悟和我军的优良传统。不断把先进典型升华为文化符号,要求我们在宣传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上主动作为,增强典型宣传的时代感、真实性和代表性。我们要在宣传的角度、力度、深度上着力开拓,使其适应社会全面了解军事文化的强烈需求,发挥好典型应有的启迪、教育、感召和激励功能。
❸ 中国为什么必须建设开放性军事法治
中国的开设,嗯,军事性的法治社会的,是因为国际上跟中国接轨了。
❹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还有什麽呢谁能全面回答一下
政治包括:民族问题,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当前时代背景。领导
集体,政府的政策措施,宗教信仰,人口,国土面积等等。
经济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国际经济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
生产总值GDP,CPI指数。资源数量,资源利用率。
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统,传统节日,民族,民族历史,宗教信仰,地理
文化
军事包括:国防能力。
❺ 什么是军事文化
军事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军队军营的文化,表明它服务的主要对象是部队官兵,服务阵地,是军营和练兵场,直接或间接地同军事战斗联系一起。
军事文化指从军队的任务和特点出发,军营形成的要求军人共同遵循的政治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奋斗目标,以及为反映这些文化物质所制定的纪律和规章等。
军事文化是军队精神的体现与物化形态,军营文化是部队进行政治教育载体。是官兵陶冶情操,成长进步的阶梯,是铸造军魂,凝聚军心,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针对当代职业军人和广大军事爱好者的特点和兴趣,特别是针对这个群体中广大基层官兵、莘莘学子和社会青年的特点和兴趣,从中外军事历史、军事理论、军事科技、军事文化和战争实践或军事实践等等所汇聚的军事知识海洋中,萃取其精要和“管用”的知识,精心打造了一套军事知识与军事精神的文化大餐,倾力钜献,是以飨之。目的就是要为我军年轻的士兵和基层军官,同时也为社会上那些有志青年和广大军事爱好者,提供一套可资学习、了解和借鉴的军事学识方面的书籍。
❻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还有吗
社会有三大基本领域,军事从属于政治。
经济是以货币为媒介,以获利为目的的活动;
政治是以权力为核心,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文化是真善美为主流,以心灵为内涵的事物。
❼ 从孙子兵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有什么特点
西方学者称,一个以兵法著称的中国古代人物,怎么会作为中国软实力的象征在全世界传播中华文明.从2003年开始,中国提出和平崛起、和平发展,而伴随着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旷日持久的战争,还有比说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的孙子,更具有和平思想号召.
就
连“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日本防卫大学校教授村井友秀都承认,《孙子兵法》认为战争是政治的一部分,其核心思想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与其他
军事书籍相比,《孙子兵法》视野更广,论述更深,实用性更强.这就是它在2500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
❽ 军事法学有哪些特点
一般认为,军事法的特征有八个:强烈的阶级性、内容的综合性、特殊的强制性、高度的统一性、相对的保密性、体系的多重性、目的的特定性和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军事法的特征,是指军事法本质的外在表现,也是军事法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区别。军事法的特征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分析军事法的特征。相对于其他部门法来说,军事法具有以下两大基本特征:
1、军事性 军事法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首要特征是其具有军事性。这是由于军事法的调整对象——军事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相对于军事社会关系而言,军事法以外的其他部门法所调整的对象主要是非军事社会关系,因而不直接具有军事性。但是,军事法所调整的军事社会关系却直接具有军事性。军事的基本性质是暴力性,“军事的暴力性是军事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内在根据”,“暴力的核心是武力对抗与较量,是武力的发挥和强制的运用”。军事法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军事的暴力性提供法治规则保障。 首先,军事法所调整的军事社会关系构成要素具有军事性。无论是主体、内容还是客体,都直接包含着军事性。从主体来看,必然要有军事法律关系主体参加;从内容来看,必然表现为军事权利和义务;从客体来看,必然是有关军事方面的物、行为或非物质财富。 其次,军事法所调整的军事社会关系的目的指向具有军事性。“军事法是维护国家军事利益的法律形态。”“国家军事利益是军事法的内在生命,它决定了所有军事法的‘军事性质’。换言之,国家军事利益是军事法与其他法律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如果某一法律不是主要涉及国家军事利益,或者不是维护国家军事利益,那么,它就不可能成为军事法,最多只能属于一般法。”因此,军事法所调整的军事社会关系是以维护国家军事利益为目的的,军事社会关系直接作用于并服务于国家军事利益。
2、综合性 军事法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第二个特征是其具有综合性。与法学中的经济法学等相类似,军事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法律部门。 首先,军事法所调整的军事社会关系是综合性的。军事法既调整军内关系,也调整一定范围内的军外社会关系;既调整国内军事社会关系,也调整一定范围内的国际军事社会关系;既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军事社会关系,也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军事社会关系。 其次,军事法的调整方法是综合性的。军事法的内容体系,涉及经济、行政、刑事等各个领域,这就决定了其调整方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既有强制、强迫和命令方法,也有平等、说服教育的方法,还有某 |||些特别的方法。有时候,它要以军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对等为前提,采用经济的手段来调整某些社会关系,如某些军事经济关系;有时候,它要以军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不对等为前提,采用行政的手段来调整某些社会关系,如军事行政关系;有时候,它还要以特殊的防暴手段,调整某些特定的军事社会关系,如军队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防暴条令》的规定,执行慑止和平息暴乱的任务。 第三,军事法的法源是综合性的。军事法是由许多军事法律规范所组成的。如果从军事立法的角度来看,它是由许多军事法群所组成,每个军事法群又是由若干军事法律规范所组成,每个军事法群又有相应的该军事法群的基本法起带头作用。“军事法与民法、刑法等法律部门不同,没有一部独立、完整、系统的法典,而是由专门的军事法律规范和其他法律规范中的军事法条款、军事法律规范解释、军事法律规范性文件、国际军事约章等有机结合、相对独立的综合体。”
❾ 法治文化指的是什么
法治文化是一种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法律类型的文化。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
法治文化是以追求民主、自由和权利保障为目标,在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与此相适应的制度模式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具体而言,法治文化就是在建立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其核心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的确立,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相应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运行。
❿ 军事文化有哪些主要功能
军事文化主要功能如下:
一、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引领功能,自觉高扬党的思想精神旗帜。党的旗帜就是我军的旗帜,我军前进道路历来由党的旗帜指引。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
因此,文化发展越是多样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越严峻,我军就越要唱响主旋律,越要坚持党的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主流意识形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武装官兵,构筑坚固思想防线,铸牢军魂意识,从而使我军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发展道路的正确性。
二、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育人功能,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基本涵义是“人化”与“化人”,最基本的功能是对人的教化。军人在军队特殊环境中经过教育训练和实践,军事文化便内化于军人头脑中,影响、贯穿、渗透和制约着军人的思维和行为,因此,可以说军事文化是造就军人品格的伟大力量。
军事文化对军人和军队的培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军人的心理性格、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的教化,对军事领域活动的规范导向作用。我军文化的先进性,是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的。由此可见,我军开展政治教育活动,就是在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中建立先进的价值体系,用先进的价值体系培育广大官兵先进的价值观念。
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也是价值观念变革时期,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新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不可避免。我军开展政治教育活动,应着力引导官兵从旧的价值观念过渡到新的先进的价值观念,并对新的先进的价值观普遍认同、敬守和自觉践行。
三、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整合功能,加速军队建设现代化转型。社会历史发展证明,文化贯穿社会经纬,没有文化形态的转型就没有社会的转型。新的军事变革带来新军事形态的建立,必然要求对原有的军事文化形态进行革新和改造,并构建与其相适应的军事文化形态。
军事文化变革更具有结构性、根本性意义。面临社会新的转型和新的军事变革时期,胡主席提出了“主题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要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全面推动我军科学发展。
因此,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又是现代化建设的先导,用先进军事文化的力量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尽快构建新的军事文化形态,让充满新生机的军事文化要素体现和渗透在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实现我军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催生适应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战斗力快速生成。
四、充分发挥军事先进文化的激励功能,培育战斗精神。军事文化对军队战斗精神培育功能,体现在军事文化营造的军事职业独具的威武、壮烈、慷慨的美感,极大地激发军人职业的自豪感,建立功名的成就感,精忠报国的崇高感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愉悦感。
“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因此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特别是信息化战争,敌我斗争更为残酷,对军人牺牲奉献的战斗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
用先进军事文化培育战斗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传统武德中的爱国尚武精神和我军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贯穿到政治思想教育和实践锤炼中,引导官兵树立先进的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利益观和职业观。
在和平环境中始终保持军人的血性本色,在多元价值观并存和利益追求多样化的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注重气节、舍生取义、敢于战斗、勇于牺牲、无私奉献、严守纪律等精气神,在爱武习武、学习攻关、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始终保持昂扬战斗精神。
五、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规范功能,提升部队科学化管理水平。先进军事文化的规范功能,是指把先进军事文化外化为先进的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等显性的行为规范,内化为官兵的个人言行、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及个性品格等隐性的内在品质,使官兵按照先进文化理念规范、评价、调适自己的行为。
军事文化的规范功能,表现在它对军人道德观念的教化。我军之所以始终以“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就是由于我军官兵从开始接受无产阶级军事文化教化的同时,也就接受了革命军人的道德教育,经过系统了解、掌握革命军人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品质,并自觉用以规范个人的行为,评价他人的行为,逐渐把自己锻炼成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革命军人。
外部环境对军队管理冲击力增大,官兵追求自由的思想强烈,我们要加快军事文化制度创新,为从严治军做好制度保障。官兵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的增强,对公开公正公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用军事文化营造公平正义的内部环境,扩大官兵参与民主决策、管理、监督的权利,充分调动官兵军队建设中展示才智、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10)军事法治文化扩展阅读
军事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形式、思想都反映军事需求和社会期盼。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军事文化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军事题材的文学、影视、戏剧、音乐、美术等成为文化思想领域的“领头雁”“常青树”。
《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突出重围》《长征》等数百部军事题材影视和文学作品受到观众和读者热捧,像《士兵突击》里的台词“不抛弃不放弃”,像《亮剑》里的台词“狭路相逢勇者胜”,像《战狼2》里的台词“脱下军装,职责犹在”等,不仅让部队官兵热血沸腾,而且对社会青年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些令人血脉偾张的军事题材文艺作品,恰恰反映了社会大众对军人血性和担当的期盼。人民群众通过军事文化的方式得以感知军队发展的脉动和当代军人的风采。
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征程中,军事文化要展现人民军队具有新时代特质的精神和备战打仗的风貌,为实现强军伟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