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玄机
⑴ 道德经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耿阁(鸣天士君)著
哲学鼎端
LV.3 3 分钟前
何谓道,道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的问题之答案
耿阁(鸣天士君)著
道的定义——可昭示一切的规律(道理)就是道。
道的标准定义——就是“无”就是“有”就是“常无”就是“常有”就是万物有无之母其之众妙之门;就是“无”——“无之无极之宇宙”或之“无之宇宙之无极”。
另:“附文以示”
在百家号酒醉天下先生:《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话点破天地玄机》一文下的留言评论
耿阁(鸣天士君)著
百家号酒醉天下先生:瞻阅了您的题为:《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话点破天地玄机》一文后觉得您解释的所谓“点破天地玄机”的话的那一段话“道本身没有标准定义,他是万物的根源,宇宙的法则,无形无名,但为了说明这个虚无的根源,起名为“道”。”其实您说的按老子先生论道的本意而言的话则是连边都不沾的,是一错再错一误再误既谬既悖的;1.你说:“道本身没有标准定义”的说法是你对道的理解不沾边;【道的定义——可昭示一切的规律(道理)就是道。】【道的标准定义——就是“无”就是“有”就是“常无”就是“常有”就是万物有无之母其之众妙之门;就是“无”——“无之无极之宇宙”或之“无之宇宙之无极”】;2、你说的“他是万物的根源,3.、宇宙的法则,4、无形无名,5、但为了说明这个虚无的根源,起名为“道”。这些都是有些有悖之音的;字限所制,只能概言无法多说。”“道与万物同根源;道与宇宙共法则;道与形名通理寓;道与虚无统本然。”噫吁尽也哉!噫吁全也哉!(此处一字不能多说)——耿阁(鸣天士君)著 2018年8月26日早上7点35分
《《再复网络网友7a23710先生:并《说个一句话的小问题》》
耿阁(鸣天士君)著
统观通观总观论道的诸神诸仙诸圣诸凡诸人的论道者们都在神采飞扬争先恐后般地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自己知“道”懂“道”悟“道”得“道”了的姿态不约而同的拥挤在“众妙之门”的“道门”之门前;既都想进入到“道门”里面看个究竟;也都想打开“道门”以祥端倪;且都想搞出个水落石出来;并都想在道的话语权上能占个一席之地解出个子丑寅卯来;更有想知天高地厚的圣哲们不遗余力的用尽一生的心血欲在“道”的问题上解决出个是其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什么结论的结果来;此乃确有疑然也!之其其之的那个“道门”能不能进去;之其其之的那个“道门”能不能被彻底的打开的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假以时日之期而待之了。”孔圣人五十才幸而得道;我辈须将更加努力;可以断言:“随着《道德经》在全世界的普遍青睐和家喻户晓”的格局已经形成之际并之整个世界整个人类都能尊道贵德之时;那将则是“众妙之门的大道大德的神秘殿堂”的大门之道门大开大彩的之机之时之际的美善之境了。”——耿阁:著於2018.08.28.07.01分 // @网络网友7a23710: 还是没有说明
敬复132******76(赞、还是没有说明)先生:“非常感谢您的阅访。”然学生耿阁不才不聪却很难知晓先生所说的“还是没有说明”的这句话的之其示意到底是指“道”的哪个或那个问题没有说明还是到底是指“天地玄机”的问题没有说明?恭望期欲先生给予提示点教!”——耿阁 // @网络网友7a23710: 还是没有说明
郑重声明:我耿阁所发表发布的几近成万的诗首文篇都是在《人民网》《中国诗歌网》《东方旅游文化网》等多家著名网媒显示的。无论任何人任何机构不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引用;倘或引用既不得随意改动也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窃为己有;必须保持字词(或段落)样式原有的本然面貌。”
到底何谓道?
耿阁(鸣天士君)著
到底何谓道?——【耿阁语】”“道与万物同根源;道与宇宙共法则;道与形名通理寓;道与虚无统本然。”噫吁尽也哉!噫吁全也哉!(此处一字不能多说)——耿阁(鸣天士君)著 2018年8月26日早上7点35分 。特注:“本文字是摘录於我耿阁自己所著写的《何谓道,道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的问题之答案》这篇文章中的一句话”。
《耿阁论道日月冠,四话律理无复添。》
耿阁(鸣天士君)著
余窃论道无极撰,
一语惊破九重天。
吾斯评道无极断,
二言道德百影连。
愚我讲道草木鲜,
三说宇宙万物脸。
耿阁鸣道日月贯,
四话律理无复添。
耿阁:著於 2018年12月20日。
特注:本诗文是为:“到底何为
道”一文专门著写的一首或说明
或解释或补充或彻悟的附加诗”。
《道德经》里的“道”究竟到底是什么?答:《道德经》里的“道” 就是:“无之无极之宇宙;” 就是:“无之宇宙之无极。” 耿阁(鸣天士君)著
⑵ 老子 道德经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
⑶ 《道德经》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内容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3)道德经玄机扩展阅读: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⑷ 关于道德经的理解和感悟,谁解释的最透彻
清之前,《道德经来》版本有源103种。迄今,校订本共三千多种。历史上流传最广的版本是东汉末期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1969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两个抄本(帛书甲本、乙本)。帛书道德经,早王弼本400余年,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现代,萧天石先生的《道德经圣解》偏重于道教修炼,被誉为近代第一注家;冯海涛先生的《道德经智慧日用贯通》一书,则着眼于人们的寻常日用,经文前后文印证,以老解老。
⑸ 道德经讲解
“道可道,非常道。”真理是无法用具体的言辞来表达的,它超乎言辞。人们费尽心思描写“道”,其实挂一漏万,只要一落言荃,损失的远远比说出的多。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不居的,而只有“道”是永恒的,这是相反相因、对立相成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无所私党,不偏不倚,公正无私,而非天地忍心不悯。圣人不仁,是说圣人无所偏私,取法于天地,纯任自然。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是虚空的,唯其虚空,所以能包含万物,蕴藏着创造一切的因子,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它的作用是没有穷尽的。它视而不见其行,听而不闻其声,他虚空幽深,生生不息,连绵无穷。它“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它“绵绵若存”,体现出道的创造性。
事物之间是相形存在的,有无相生。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所带给人们的是便利,只有当它和“无”相配合时,才能显示出来。
人的正常生活应该是精神与物质合一并重的,所谓“营魄抱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偏重物质生活的享乐,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漠不关心,从而导致了道德沦丧。所以老子告诫众人:“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一切要适可而止,不要走向自己的对立面。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原始,这就把握了“道”的规律。
“道”恍兮惚兮,不可捉摸,得“道”之士也是幽微精密,沉静而不可测。他们能够在浑浊动荡中以静制动,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返回到澄静安定的状态。在长久的安定状态中,得“道”之士又能以动自强,生发生命的活力。能由动而生静,又能由静而生动,就在这动、静的互生过程中,去旧生新就完成了。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变化不已,但其中有“常”。这个“常”就是“反复”,也就是辩证法上所说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不断发展,达到一定极限,就无法前进,这时候就会一变而到自己的反面。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好的时代,人民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人民亲近统治者而赞美他;再其次,人民畏惧他;最后,人民侮辱他。最好的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达到“贵言”的境界,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但却能天下大治。
“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忠臣”。人们的行为自然合乎仁义的要求,这才是真正的仁义,如果这种仁义出于人们不自愿的效仿,等级就降了一级。等到统治者出来提倡某种道德观念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中这种道德已经很缺乏了。
老子认为,大道废弃的根本原因,在与所谓的圣人误导,他们倡导的种种治国学说,如仁义、礼法,无一不是以“私”字为核心。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人们一般只看到了事物相反、相对的关系,但很少有人能理解,事物的性质往往就在这种相反、对立的关系中,才得以更清晰的显现,人应该善于从负面来观察正面。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在老子看来,圣人无弃人、无弃物,这就是因袭了常道。不管是对待善良的人,或不善良的人,圣人都一视同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要首先了解事物刚劲的一面,才能执守柔弱的一面。只有对事物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决定去取。
“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幽微深远,难以名状,总是处于质朴的状态。它是至大的,因为它先天地而生,为万物之母;它又是至小的,因为它幽微乃至无法觉察。“道”存在于天下,就好像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省视,找到自然本来的自我面貌,从而努力保持与自然发展规律的和谐一致。在老子看来,人应知人,更应该自知,应该不断战胜自我,同时应该在物质生活上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比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总是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当事物不断变化发展超过一定极限的时候,就会转向对立面,所谓物极必反。这就是辩证法所谓的对立统一规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上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为;下德的人无所作为而有心去做;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膊使人强从。“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人们预设的种种道德礼仪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化,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轻薄;存心笃实,而不居于虚华。但人们因为拘泥于世间的仁义礼仪,而不能把认识上升到“道、德”的境界,这些规定成为禁锢人心的枷锁,是人们认识大道的障碍。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矛盾性,在他们内部各有其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这就形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恐怕是最为人们熟悉的老子名言之一了,它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也是“反者道之动”的具体说明。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闻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不大笑,不足以为道”。“道”是玄妙的,人的资质不同,对道的认识也不同。所以下士听说“道”如此玄妙,竟会大笑,他们哪能领略“道”的玄机呢!上士闻“道”,努力实践;中士闻“道”,半信半疑。说以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在真理面前,人们总是习惯于裹足不前,老子所描述的这种现象,在今天同样如此。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相互激荡而形成新的和谐体。老子把“道”看成是宇宙的本源,是万事万物化生的母体。它化生出太极,又化生出阴阳两极,阴阳相和,化生万事万物。既然人是自然化生的产物,那么人类的行为应该效法自然的运动。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情况,实际上它可能恰恰属于反面。事物在很多时候是相反相成。遇到事物要能注意到对立面,善于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则往往可以转圜。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老子在这里之所以贬低直观感觉观察的作用,是为了突出对理性认识的重视。较之经验,它更注重内省。他认为,如果一任心智活动向外驰骋,则会使人思虑纷纭,精神涣散。反而不如抑制浮躁,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遵循天道的运行规律,去玄览外物。这样,才能洞察幽微,烛照深远,了解事物的本相。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学”就是探索外物知识的求索活动,人们获取只是要靠积累,当然是越多越好,所以“为学日益”。“为道”是对于“道”的体会,是不可说不可名的,所以对于“道”的认识不能通过简单的知识积累而获得,相反的,要少私寡欲,所以“为道日损”。对天道的体会和对知识的追求,其方法是截然相反的。我们常常看到,即使一个知识很丰富的人,他的精神境界却未必很高。老子所说的圣人,要具备非常丰富的知识,同时又具备对天道的精微体认。在这基础上,他又能超越知识,好像无知无识,像婴儿一样纯朴天真。真理性的认识往往不被大众接受,这并不是因为真理深奥难明,而是因为大众被一己私欲迷惑,即使真理距离自己一步之遥,世人也往往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万物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阶段。万物都由“道”化生,“道”是万物之母,这就是“道生之”;万物化生之后,都依靠自己的本性得以维持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得畜之”;有了自己的本性,寄托在一定的形体里,才能成为物体,这就是“物形之”;事物的变化发展还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限制,这就是“势成之”。在这四个阶段中,“道”和“德”是基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江海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汇集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地下的位置。“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这是老子“弱者道之用”的哲学在战争领域的运用,对后来的兵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⑹ 道德经打坐口诀
张三丰《打坐歌》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
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
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
闭目观心守本命,清净无为是根源。
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
黄婆其间为媒灼,婴儿姹女两团圆。
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气冲天。
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做梦不能言。
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
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大中元。
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
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
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现红莲。
冬至一阳来复始,霹雳一声震动天。
龙又叫,虎又欢,仙乐齐鸣非等闲。
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其间。
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
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露似蜜甜。
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
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
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
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
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汉夜走入深山。
玄机妙,非等闲,漏泄天机罪如山。
四正理,着意参,打破玄关妙通玄。
子午卯酉不断夜,早拜明师结成丹。
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仙。
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眼下观。
三年九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
要问此歌何人作,清虚道人三丰仙。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
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
初打坐:道教内丹修炼,主要以盘腿正坐为形体,盘腿分自然盘,单盘即地盘,双盘即天a盘,女子盘坐有跨鹤坐,还可以采取站、卧等式。
参禅:参,悟也,禅,定也。
消息:阳气顺督脉上升为息,阴气由任脉下降为消,练功要把握阴阳消长之规律,明白身体结丹的地方。
玄关:又名生杀舍、玄牝门、龟蛇窍、戊己门、生死关、阴阳户、众妙门、性命窍等。紫阳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道德经》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安炉立鼎在此,采药烹练在此,结丹在此,有为在此,无为在此。张三丰《打坐浅训》说:“玄关者,气穴也。”《大道歌》曰:“切莫糊涂为隐秘,黄庭便是真玄关。”
呼吸:一呼一吸为一息,一呼,口鼻之气自内而出,身中真气由胸前下降于脐中。一吸,口鼻之气自行而入,身中真气由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上行于顶。要注意身中,不着意于口鼻,以心寄于息,以耳听其声。司马真人曰:“吐惟细细,纳为绵绵。”使气细、匀、缓、深,心静自然息调,息调自然神凝,所谓心息相依、息调心静也。
一阴一阳:阴阳指阴阳二气,分先天阴阳与后天阴阳,后天阴阳乃父母交媾之精血所化,有气有质,心为离,为阳,肾为坎为阴,先天阴阳从法身而出,乃虚无一气所生,与天地而长久,先天阴阳藏于后天之中。
鼎:炉鼎,本为外丹名词,鼎炉用于内丹,下乘以身为玉炉,以心为金鼎,中乘以乾为鼎,以坤为炉,上乘以太极为炉,太虚为鼎,此外,有大小鼎炉之说,以泥丸宫为鼎,下丹田为炉,在河车运转中,将外药运升于泥丸,下降凝固于土釜,此为“大鼎炉”。在炼气化神阶段以黄庭为鼎,以丹田为炉,元气氤氲二穴之间,以神静守,不用循环周天运转,此为“小鼎炉”。
煎:烹炼。
释义:初学打坐修炼内丹,须要掌握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卦爻变化之理。要明白结丹的地方,就是在自身体内的丹田之中。呼吸的时候要注意身中,不要着意于口鼻,以心寄于息,以耳听其声,达到细、匀、深、缓。使意和气同归于丹田。
⑺ 为什么古代科学那么不发达,而有人居然能创造《易经》和《道德经》易经和道德经的玄机就连今天的科学家
因为他们无忧无虑。现在名利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