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巧拙

道德经巧拙

发布时间: 2022-04-02 08:34:17

❶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原文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白话翻译为: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1)道德经巧拙扩展阅读:

《道德经》的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❷ 《道德经》到底是讲什么的,为何被那么多人推崇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道家、道教的最高经典。从古到今,注解它的书层出不穷:有以儒解老的,有以佛解老的,有从修行实操来解老的,有从权谋运用来解老的。各行各业,各类人群,好像都能从中得到启示,包括历代帝王也不例外。正如尼采所说:“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那么《道德经》都讲了些什么内容,揭示了些什么道理,能历经两千多年都流行不衰,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推崇呢?(据说:曾经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因为译文太多和偏向领域的重叠,《道德经》几年前就超过圣经了。)

一、宇宙观

在人们还流行听天由命,普遍崇拜神灵的时代,老子已经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了。他指出,天地万物都是由一个叫做“道”的东西造生而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掌握了“道”的秘密,那么“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执道而行走天下,根本用不着求助于鬼神。

道生万物是这样一个过程:道→无→有→万物,老子概括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是有形有象有名,因为有形有象,故而有上有下,有内有外,可以分割为“二”;“无”,因为无形无象,故而无上无下,无内无外而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至于“三”,它源出于“有”(二),但又不同于那个母体的“有”,所以被称为“三”。就好像一颗石头,它具有坚硬、白色的性质,但如果把这颗石头碾成分子原子,也就不再具备这些性质了。而“物”,如果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特性,也就不成其物了。就像一个人,把他分拆成细胞,也就不能再称之为人了。天下万物,都具备自身独有的性质,都来源于这个“三”。

“无”,之所以能造生“有”,因为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只是拥有没有形状的形状,具备没有形体的形象(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就像我们的意识一样,没有形状,没有形象,但并非空无,可以有意识空间,可以造生梦境。

所以无中生有的过程,是非常玄妙的,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只要我们能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那个“无欲”的情状下,“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能体会到无中生有的妙处。

比如我们在放松身体,放空心灵的时候,常常就能灵机一动,激发出灵感来。灵感即出,心念已动,身体已行,此时为“有”。处于“有”的状态时,就能在同为“有”的万事万物中运用和检验它。

这两种状态的区别在于,“无”是不用意识主导的,是空虚宁静的感悟状态,也就是“常无欲”;而“有”是用意识主导的,是主动有为的有意状态,也就是“常有欲”。

这“无”和“有”,在于道,同样源出于道;在于人,同样源出于人。它们就像形体和影子一样不可分离,就像声和音一样同生共存。它们是道生万物并让万物得以持续演化发展的玄妙法门,也是人得以认知和运用道之玄妙的总法门。

生之,又生之,任何事物推及到它最终的根源,指向的一个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道”。所以把握住了道,也就把握住了天地万物。

二、处世之道

这里的处世之道,包括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人与人的相处方式,人与事、物的相处方式。与之相对应,老子提出了“啬”、“柔”、“小”、“朴”四个概念。

啬: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治人”,是指治理人事,在人间世闯荡;“事天”,是指服侍上天,在天地中生存。

不论是生存在人间世,还是应对于天地自然,都没有比收敛自己的欲望而不妄作,珍惜自己的精力而不妄为更加重要的了。

老子又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生之徒,是指没有遭受意外夭折的人;死之徒,是指遭受意外夭折的人。但还有一些人,想要让自己得到更多,活得更好,活得更长久,结果反而遭到横死。为何?

因为他们被主观欲求控制了头脑,结果失去本心清明;抛弃根本而追逐外物,以致看不清形势,妄动入死地而不自知,这正是导致他们横死的原因。

柔: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又说“曲则全”。这三者之间有关系吗?当然有。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曲得下来,才能得到保全;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驰骋天下,而不会受到阻碍。

自然生成的事物,形态没有一个是绝对笔直的。经历那么长时间的生存发展,它们最终都选择了最适合保全自身的“曲”,所以曲才可以保全。就算是在生活中,也几乎没有一直一帆风顺,想什么就来什么的情况出现,所以才有“委曲求全”这个成语。

因此,弯曲着反而能得到更好的伸展,因为保全了自己;曲折前行反而能更快到达目标,因为避开了障碍。柔弱,故而能够“全生”,能够“葆真”,所以老子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守柔曰强”。

柔弱之所以强大处上,正是因为它在下、在后,老子所谓“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善用人者为之下”。所以圣人常常把自身放在最后,但却能站在前方领导众人;并不一心为自己谋取福利,但却能得到天下人的保护和拥戴。这就是无私反而成其私,处下反而居上,柔弱反而胜刚强。

小:老子说“见小曰明”。见小,是因为“知常”,掌握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故而再细微的地方都能掌握。

任何难,都成长于易;任何大,都成长于小,所以掌握了小,也就掌握了大。因此“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处理困难的问题,要在它还很容易解决的时候就开始处理;治理大的问题,要在局面还没有发展至混乱的时候就开始治理;成就大的功业,要从很小的事情开始做起。所以圣人从来不会等小事变成大事之后才开始有所作为,故而最终能取得大的成就。

因此,真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反而不会留下什么值得记录的重大事件,因为国家是太平无事的。真正善于打仗的人反而没有赫赫之功,因为他根本就不会让战争打起来,未战已先胜,不战而屈人之兵。真正善于成大事的人看起来反而无所事事,或者只是在做小事。

事物在趋势之初的时候,事都还是小事,都还是容易的事。但我们不能因为事情“小”就轻视它,因为事情“大”才重视它。因为“大”都是由“小”发展起来的,只有像对待“大”那样去对待“小”,才能轻松做事,成功做事。“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人们做事,常常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失败。如果不论是在开始的时候,还是在结束的时候,都能始终如一地谨慎对待,也就不会再有失败的事了。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如果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很容易,最终就一定会碰到大的困难;如果轻易去许诺别人,最终就会失信于人。所以话说太多就显得很廉价,行为太随便就显得很轻浮。

朴: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眼睛是用来视物的,而不是用来追求视觉享受的,五颜六色看多了反而会让眼睛受到损害;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而不是用来追求音乐享受的,靡靡之音听得多了,反而会让耳朵受到损害。

嘴巴是用来吃饭的,而不是用来追求口舌享受的,品尝的味道多了,反而会让味觉受到损害;内心是要保持淡泊宁静的,过度的驰骋娱乐只会刺激得人心中狂躁;生活是要过得自由自在的,身上珍贵的东西放多了,反而连走路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了。

所以过于追求外物,就会损害自身。最大的罪过莫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贪得无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个人自己知道满足而得到的满足,才是真正恒久的满足。

人不需要外物来衬托和装扮,物也同样如此,质朴才是最美。《韩非子》说:“和氏壁,不用五彩修饰;隋侯珠,不用金银修饰。它们的本质极美,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事物等待修饰然后流行的,它的本质不美。”

老子说“大巧若拙”,我们总觉得大自然不够完美,于是对自然的素材进行加工。自以为手法灵巧,却不知这素材本身,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我们总是否定自己,主观去雕琢自己,修改自己,自以为“成器”。却不知这真正的大器,是不需要也无法通过主观人为来造就的――“大器免成”。

三、治国方略

治国,取天下,也是《道德经》中比较突出的主题了。老子用了很多的篇幅,提出了三个理念:1、中正;2、无为;3、少私。

中正: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如果得“正”?守中而已。守中而得正,天下就会向之归顺和依附,就能成为天下的根本。也就是老子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好静、无事而无欲,即为“清静”,故“清静为天下正”。

我不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强行管理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有序发展;我喜好清静而不折腾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和谐安宁;我不人为生事而侵扰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富裕;我不为自己的私欲而驱使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朴实。

中正,故而能视天地万物如一,故而能以百姓为刍狗,不会有特别的偏爱或偏恨,故而能得公平公正。“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韩非子?大体》)

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山石,故而能成就其高;江海对细小的流水也不拒绝,故而能成就其广。所以君王如果能像天地一样对待万物,就会人才齐备;如果能像山海一样心胸宽广,就会国家富足。

无为: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如果把天下当成自己的私产而随意处置,那么最终就会失去它。同样的,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治理国家,那么最终也会失去它;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处置自己的身体,那么最终也会失去它。

天下神器,它自然而生,自有其运转规律存在,如果随意去干涉,就必然会遭受失败。所以“以无事取天下”,所以“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烹制小鱼一样,不能随意的翻来翻去,否则一来二去小鱼就被翻烂了。

故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大道看上去好像无所作为,但实际上它无所不为,万物都由它而生。侯王如果能持守道来治理天下,万物将自然而然的有序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有各种欲望产生,有各种负志强行的行为出现,此时就需要以“无名之朴”镇之。让人们“无知”以保守自然天性,“无欲”以保持清静无事。如此,天下自然也就能得到和谐安宁了。

所以“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国家政令宽厚,则民众淳朴真实;国家政令繁苛,则民众狡诈多智,难以治理。

少私: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人民之所以会挨饿,是因为统治者横征暴敛无度,所以才会导致人民挨饿。人民之所以会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治理国家,所以才会觉得人民难以治理。

人民之所以连死都不怕了,是因为统治者让百姓都没有了活路,为了生存下去,才会不怕死。所以那些居于上位的人,如果不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那么重,不处处想着盘剥人民利益自己,他就是善于造福人民的贤主了。

如果人民一直都不害怕死亡的话,拿死亡来威胁他们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人民一直都很害怕死亡的话,那么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我就把他们都抓起来杀掉,又还有谁还敢再去作恶呢?

自有上天来除去那些必死的人,而不是由统治者来决定谁当死谁不当死。如果硬要替代上天来执行杀人的任务,就好像替代技艺高超的木匠去砍木头一样。替代木匠去砍木头,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因此:“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如果我对道稍微有所认知,那么行走在大道上,我就会唯恐有所偏差而走入歧途,所以不敢凭借自己的主观妄然行事。

否则的话,朝政无人打理,田地一片荒芜,仓库非常空虚。但却有人穿着华丽的衣服,行走佩带利剑,山珍海味吃到厌烦,财产货物多到用不完。这不是一群强盗在治理国家吗!

四、个人修养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我一直有三样宝贝,并坚定不移的持守着它:一个叫“慈”,一个叫“俭”,一个叫“不敢为天下先”。

“慈”,是不伤人,不害物,守护培育的意思。父母因为有“慈”,所以能养育自己的子女,所以能“勇”到不顾自己的生命来守护自己的孩子。

“俭”,是少欲的意思。少欲的人,他们不会被外物所驱使,不会因利而贪得,不会把得失放在心上,所以能够积累到很多很富有。

“不敢为天下先”,是不争的意思。不争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得失放在天下人的前面,而更愿意站在天下人的后面。他们把自身放在最后,所以能够得到大家的推崇,可以成为众人的官长。

如果舍其慈,勇于伤人;舍其俭,贪得无厌;舍其后,处处争先,这样的人,就算能够风光一时,最终也必会给自己招来无穷的祸患。

“慈”,用于作战则百战百胜,用于守护则无人能破。所以上天将要成就一个人,就会让他心中恒有慈念。

因此“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善于辅佐治理天下的人,不会以武力逞强于天下;善于作战的人,不会表现出很凶猛好斗的样子;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给敌人正面硬拼的机会;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都很谦下。

因此“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不会为自己争夺利益,而是用来成就他人,成就的人越多,他的德性就越广博;圣人不会为自己累积财货,而是用来造福他人,造福的人越多,他自己就越富有。所以天道有利于万物,而不会伤害他们;圣人造福于万民,而不会与人相争。

❸ “破天下之至巧者以拙,驭天下之至纷者以静”是什么意思

以拙和诚,来应对天下的机巧钻营(以拙攻巧),以冷静和淡泊,来应对天下纷乱复杂(以静制动)。

❹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句话出自哪里,什么含义详细一些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都是出自《老子》,只是出现的章节不同,具体如下: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出自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其全文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成。

(2)白话译文如下:

上士听了道,勤奋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疑而将信;下士听了道,反加以讥笑——不被他们笑,不成其为道。古话说得好: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岖;高尚的德好像河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强的德好像懦弱,充实的德好像空虚;最洁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 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大道隐匿,没有名称,却唯有道善于始生万物,又善于去完成。

2、“大巧若拙”

(1)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2)白话译文如下: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

3、“大智若愚”

(1)出自《老子》《周训》中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白话译文如下: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真正有才智的人表面上像愚笨的。是因为有德,不去计较而已。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4)道德经巧拙扩展阅读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古今学者对于“大音希声”的理解,大致有六种解释:

1、认为这是说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的;

2、认为这是说最大的声音听来反而是稀疏的;

3、认为“希声”即“无声”,是在蕴酝“大音”;

4、认为“大音希声”乃天乐,是不能用耳朵去听,而是去感悟用那永恒和谐的庞大“天乐”;

5、认为“大音”即合道之音,主要是指对声音情感的超越。

6、认为没有声音就是最强音,即什么都不说,就是最好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巧若拙

网络—大智若愚

网络—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❺ 《道德经》大巧若拙中的拙怎么理解

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❻ 道德经原文在哪呀

http://chu.yangtzeu.e.cn/lao/index.html

还有译文!

❼ 大盈若冲,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 什么意思

大盈若冲,通俗解释为人境界越高,就越谦虚。源自于老子《道德经》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成若缺,出自《道德经》之四十五章。本意是最完美的事物好像还不完美;引申为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大直若屈,意思是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方无隅,直译: 最大的方正的东西没有角落;出自老子《道德经》;意译为宽宏大度的人心中没有阴暗的角落。
大音希声,意思是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出处:《老子》第四十一章:“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意思是有意化无意;就是不要显刻意,不要过分的主张,要兼容百态。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大巧若拙,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出处]: 《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王弼注:“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

❽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自何处作者是谁

语自《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也就是所谓的道德经,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

❾ 如何理解孔子的文质彬彬和老子的大巧若拙

  •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 出 处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例 句

    新来的语文教师戴着一副近视镜,身穿一身学生装,显得~。

热点内容
新疆司法拍卖网 发布:2025-01-20 18:27:06 浏览:509
噪音扰民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0 18:10:15 浏览: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听 发布:2025-01-20 17:42:50 浏览:486
职业卫生法律知识橱窗资料 发布:2025-01-20 17:37:23 浏览:497
simple语法规则 发布:2025-01-20 17:12:52 浏览:442
法院扫描录入 发布:2025-01-20 16:52:17 浏览:708
民法典横幅 发布:2025-01-20 16:40:47 浏览:667
劳动法颁布和实施 发布:2025-01-20 16:30:34 浏览:411
合同法翻译中的错误 发布:2025-01-20 16:23:15 浏览:688
B站讲刑法 发布:2025-01-20 15:53:42 浏览: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