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教育
1. 传统的儒家道德观有哪些
道德观包括仁、义、礼、智、信。行文准则有温、良、恭、俭、让。
其中核心是仁和义。《易经.系辞》里说: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的精神贯穿了整个儒家学说。
儒家要求人们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平常常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迄今为止仍然是中国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各得其所,各尽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其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径。
(1)儒家道德教育扩展阅读:
儒家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
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时,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
“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2. 道德榜样在儒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中的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先秦时期儒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中,道德榜样占据着异乎寻常的关键地位。儒家对道德榜样在道德教育中的巨大作用的深信不疑,在先秦时期的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
譬如,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他又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意思是说,君王对自己的亲眷忠厚深情,则普通人民就会因此走上仁德,只有这样古人的礼仪仁德才不会败坏遗失,民众才会不偷盗枉法。
他又说:“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他还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见到没有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曾参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意思是说,我一日反省自己3次,为人做事忠诚不忠诚?交朋友有没有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曾子的这一点后来成为儒家学者进行道德修养的功课,称为“日课”。
这些言论表明,先秦时期儒家赞扬道德榜样在改变人心与行为方面的功效。他们确信,当道德高尚的圣人存在时,社会的混乱就不会长久持续下去。
3. 儒家的德育原则有何当代意义
可以建立比较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不过现在看来没什么用啊,当代社会已无文明
4. 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什么
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是说呢么呢?只是知道“《论语》这书是支内离破碎而又诚实容坦率的一则则告诫,一则则评点,若是你是不欲复古,纵然全部精读完毕,你也不能知道自己该如何在这个大争之世立身;《孟子》是一种滔滔雄辩,其衰朽的政见使人窝心,其辞章之讲究使人快意。”这是在《大秦帝国》中秦王的解读,我是觉得有道理哦,要说儒家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即会严厉要求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然在很多方面又有点使人感到迂腐,不变通,认死理,即会对之工整华丽辞章的喜爱,也会对之思想的骨子里的儒家之见而可恨又可气。
5. 孔子儒家的道德是什么道德
儒家认为信为本。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陈志岁《载敬堂集》)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 礼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6. 儒家德育思想包括哪些
礼(礼貌)、义(道德心)、廉(当官做事清廉,不贪不贿)、耻(做人知到哪些事该做和不该做,知羞耻,有羞耻心)。
一字贯穿:仁。(要有为他人设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胸襟)。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7. 古代儒家德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其实古代儒家的很多思想,尤其是一些德育思想,筑成了中国现当代的这样的一个文化体系,尤其是对于道德,对于修养的一种影响是非常巨大,所以说这个时候这些德育思想呢,我们应该发扬且继承他们的这些优良传统,为我们中国开辟一个新的一个天地
8. 儒家文化对道德有哪些影响
“仁”“德政”的主张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凸现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仁政爱民和任用贤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在现代企业管理和教育中仍有很大价值。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是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现在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与儒家思想有一定关系,但也需要注入新时代的要素与内容,与时俱进,批判继承,理性扬弃。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8)儒家道德教育扩展阅读: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孔子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某些地区更将“孔圣诞”定为“教师节”。
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
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
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依据《结构论》的系统综合理论,曾邦哲提出公元前约几百年几乎同期发展的希腊(自然)文化、犹太(律法、波斯时期)文化、印度(佛教、精神)文化、华夏(儒家、伦理)文化奠基了人类至今以来的核心文化模式。
9. 儒家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是教育之源,是教育之根,且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承载着文化的传承、发展,文化与教育紧密相关,共同发展。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似一个巨大的宝库,其中的精华我们不言而喻,“建国军民,教育先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德育为先”等教育理念大大促进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然而,儒家文化中“功利性”的一面对现代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传统儒家文化倡导“学而优则仕”,这种教育目的观严重误导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三字经》里说:“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志,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从中可以看出光宗耀祖,显荣父母,遗泽后代是当时特有的家族思想,而对自身的身心发展没有太多的提及,几千年来,这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教育观根深蒂固,功利性的教育目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家长和学子。“学也,禄在其中也”,儿童从小就被这种以学求官,以学求利的思想所熏陶、所诱导,他们的学习动机自然也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把读书看成是跳出苦海、将来飞黄腾达走向政坛的唯一途径,希望可以通过读书取得好成绩,拿到高文凭,最终找到所谓的“铁饭碗”。如今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之际竞相报考公务员、选调生,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为了竞争一个岗位不计一切代价,报考各种辅导班,练就各种“神功”,总之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这种趋之若鹜的现象与功利性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不无关系,这样的教育目的如何实现人和社会的真正发展。同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一味灌输书本知识,让学生机械硬背,完全将学生视为存储知识的容器,完全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形成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喜剧性”悲剧。
传统儒家文化中“尊师重教”的思想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发展。尊师重教是孔子所倡导的思想之一,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一般情况不允许有不同声音出现,所以那个年代的尊师可谓是唯师,老师就是权威,老师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学生一般不允许有异议,认真遵从便是。虽说我们现在倡导言论自由,但古代那种“师道尊严”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很多学校和家庭从小就对孩子灌输“要听话”、“不要顶撞老师”、“老师就是权威”、“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的思想,尤其是在很多中小学里,学校教育就是一种教师教、学生听的单向传递,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其实儿童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他们有很多新奇且有趣的想法,只是被家长和教师所灌输的“要听话”思想所束缚,碍于教师的权威很少敢于发表异议,长此以往习惯了听从老师的安排就不再有自己的想法,再往后就出现了我们现在大学课堂上老师提问题后出现的“鸦雀无声”的局面,不再愿意积极主动地各抒己见,很多人都是因为从小受“尊师重教”、“师道尊严”这些思想毒害而变成这样的。其实尊师重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我们确实应该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但错就错在我们过于尊师甚至唯师,将教师的言行视为唯一的标尺,从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智力、思维、想象力等发展的最佳时期没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传统儒家文化对“劳动”(这里主要指体力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的鄙视也不利于当代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行。从孔子不屑谈“稼、圃”之事,到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思想能够看出:儒家文化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并不提倡体力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甚至轻视体力劳动,认为读书人应儒冠儒服、温文尔雅,“手脚不沾泥,毛孔不出汗”,应以读书为本,将来做个劳心者去统治他人,而且劳心者受劳力者供养,不需要去自食其力,更不需要为此感到羞耻。然而,当代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里的“劳”就是劳动教育,即一定的体力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教育的真谛在于学生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精神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实现自身潜力和能力的发展,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不论是我们的社会、教育者、家长还是学生对劳动总有一种鄙视的眼光,认为体力劳动是一件很低贱的事情,没有能力的人才会从事体力劳动。尽管现在学校开设有劳动教育课,但仅是迫于政治需要和行政压力,而不是发自教育者本身真正的教育思想,所以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课都是名存实亡,被其它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课所占用。社会和家长们从内心深处也认为体力劳动是低人一等的,总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摆脱体力劳动,将来学有所成做一个劳心者,尤其是农村的一些家长,把上学看作是跳出农门,摆脱体力劳动的跳板。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传统观念,劳心者未必就是治人者,劳力者未必就是治于人者,而且现代的物质生产劳动者已不再只是劳力者,他们的生产是体力与脑力的结合,所以我们应该更科学地理解“劳动”,教育者也应该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以便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合格的劳动者。
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我们应积极发扬,但对现代教育的这些消极影响也亟需重视,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奠基工程,推动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所以在对整个传统文化的选择中,教育要充分发挥其筛选发展功能,辩证地看待传统儒家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一些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旧文化进行更新、改造,保证传统文化功能的有效发挥。
作者:宋颖 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10. 儒家宣传的道德修养有哪些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士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专(智、信、圣、仁、义属、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