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中国证

法治中国证

发布时间: 2022-04-02 23:21:47

A. 高分求中国是法治社会 的凭证

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谐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和谐社会要求有秩序,要求稳定,要求公平和正义,因此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依法治国,必须通过各个地方的依法治理,努力提高整个国家的法治程度来实现。

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院长,我深深地感受到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与人民法院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良好格局的形成,离不开人民法院司法功能的发挥;而人民法院的发展壮大更是离不开法治社会为司法权提供的必要条件和创造的良好司法环境。因此,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应当有所为,并应当大有作为。

一、人民法院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突出地位和特殊作用

司法,在一个国家法治进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一是司法对法治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纠纷,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二是司法对法治建设具有先导性作用,维护权利、保障稳定、促进发展;三是司法对法治建设具有保障作用,从而维护社会公正、实现司法正义,体现法治国家的基本走向。因此司法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石。人民法院作为促进民主法制,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能机构,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稳定的生产生活秩序都离不开人民法院职能作用的发展,无论是打击犯罪,还是通过审判和诉讼调解化解社会矛盾和纷争,都是人民法院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依法治国的有效手段。

二、人民法院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

依法治国目标的提出,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司法环境明显改善,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普遍上升,但这些成绩与依法治国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在行政诉讼中,少数行政机关对行政审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少数行政机关仍然存在有法不依、违法行政、自由裁量权不规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促进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其次,法院“执行难”问题难以根治,影响了司法权威的树立。“执行难”问题的形成有体制内和体制外等多重因素,因此仅仅依靠法院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有待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另外,法院公正与效率目标的实现与依法治国的要求相比还不尽如人意,少数法官的司法理念还不能完全适用形势发展的需要;审判质效有待进一步提高;日益复杂、繁重的审判任务与审判人员数量相对不足、法官素质有待提高之间的矛盾还较突出等。

三、人民法院应当在六个方面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在法治建设进程中,人民法院应当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通过卓有成效的司法活动,为建设法治社会营造一个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

一是进一步增强依法服务大局、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找准审判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法治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把“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运用到司法实践当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进行刑事审判,加强综合治理,健全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处理机制,努力建成全省最安全城市之一;大力开展民商事审判,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努力建成全省最佳信用城市之一;依法进行行政审判,保障公民权利,促进依法行政;加大生效裁判的执行力度,缓解“执行难”,维护司法权威。通过充分而有效地加强司法能力,有效推进法治建设,最大化地体现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是进一步促进司法公正,体现公正与效率的司法主题。全面落实审判质量效率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发挥质效指标数据的激励导向作用和对审判决策的参考作用,有效推进审判管理工作。以“执法质量年”为契机,动真碰硬地抓案件质量,加强案件质量监督评查,与岗位责任制直接挂钩,并记入法官个人业绩档案。以公开促公正,实现审务公开,提高司法的社会公信力。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做好人民陪审员的联络和日常管理、培训等工作,扩大司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三是进一步深化法院改革。针对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大胆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大胆开拓创新,做好法官职业化试点工作。继续深化审判方式改革,规范巡回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以审判管理为中心的法院管理工作,以提高司法水平,全面推进法院发展。

四是进一步优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党组力量,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决策能力。全面提升队伍素质,以党员先进性教育、“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为载体,帮助法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法官职业化的要求,努力培养复合型、专家型的人才。通过审判监督、纪律监督、舆论监督,使干警队伍自觉形成“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和“不必为”的激励机制。

五是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建设。人民法庭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夯实建设法治盐城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将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作用,帮助基层组织统筹城乡发展,指导民调组织,在第一空间、第一时间快速解决矛盾,起到良好的“镇定剂”作用。

六是进一步争取党委人大支持,改善司法环境。2004年,省委、市委分别召开了全省、全市法院检察院工作会议,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院检察院工作的决定》,加大了对法院物质保障力度,为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确保司法公正营造了良好的司法环境。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对审理的重大案件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主动向党委、人大报告,自觉接受并服从党和人大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以进一步争取党委和人大的支持和帮助。

B. 法治中国工作证

当然,不是每个城管都有执法权的。有执法权的城管在执行职务的时候必然要向相对人展示能证明其有执法权的证明凭证。

C. 如何申办法制聚焦网.中国 记者证

在中国内地,只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记者证才合法有效,其余的都是假的。网站没有颁发记者证的资格。

D. 国际援助法治中国网的办事员证怎么能办到

一听这名字就是山寨机构,骗人的,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构。

E. 中国法制新闻报社证件查询

建议联系该报社进行查询,而且问一下这个人是否有此项任务在执行。

F. 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关于法治中国的

19大四中全会的精神关于法治中国的建设一定要完善中国的法律制度,健全法律。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G. 国际援助法治中国网,工作证怎样查真假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18

H. “法治中国”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与欧美、澳洲相比,亚洲宪政和法治相对滞后,但近年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农历大年初四,新加坡国立大学组织召开了“亚洲宪政的变化版图”研讨会。除新加坡本地学者和代表中国大陆的笔者之外,还有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韩国、印度、印尼等地的学者提交论文并发言。虽然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我们来说或许不算起眼,但制度改革很有起色。在谈论法治和宪政时,都有相当丰富的司法判例作为研究的基础。“老牌”民主国家印度自不必说,不仅因长期作为英国殖民地而深受普通法传统熏陶,而且1950年独立并立宪后一直实行司法审查,最高法院的判例几乎涉及所有领域的宪法问题,为印度基本人权保障立下了汗马功劳。韩国和台湾地区则是在1987年几乎同时转型后,步入宪政和法治轨道,目前也已产生了相当丰富的宪法判例;从羁押陈水扁或弹劾卢武铉总统这些引起国际关注的政治性案件中,足以看出司法介入国家生活的端倪。印度尼西亚则是随着政治转型到2003年前后才建立司法审查制度,不过从学者论文提供的判例看,印尼以及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法院已经产出了不少宪法判例,甚至对解决政教分离、族群和谐等宪法敏感问题有所作为。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等相对“落后”的国家也有值得探讨的宪法判例,甚至连新加坡都有些许算得上宪法性案例的判决。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是亚洲最大及经济发展最快的,却至今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宪法案例都没有;2001年好不容易出了一个针对齐玉苓案(见下注)的批复,但是不仅“后无来者”,而且2008年底最高人民法院还以“已停止适用”的理由废止了该案的批复。这样,宪法进入不了人民的实际生活,难以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法律文本和现实差距越来越大,法学研究自然也就失去了基本素材。别人都在讨论案例,我们除了孙志刚案、邓玉娇案、唐福珍案等个人悲剧或群体性冲突产生的社会事件之外,还能谈论什么呢?这些事件中有的确实就是法律诉讼,但司法判决却没有为解决问题提供值得探讨的方案--相反,某些判决不仅没有适当解决问题,反而是造成问题的根源,邓玉娇案、李庄案都是例子。因此,我们缺乏通过制度本身解决的成功事例,而至多只能讨论一些推动制度改良的社会事件;而这些事件本身就是由制度造成的,它们的存在正印证了制度实施的失败。坐在宪政和法治都不那么成熟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中间,笔者仍不免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孤独。 制度的问题并不是偶然的。笔者一直认为,除了新加坡这样的个例外,威权主义国家不要说施行宪政,就连法治也很难实现,前苏联和东欧即为例证。因为无论政体性质如何,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对政府都存在一些基本道德约束,譬如都要求政府“以民为本”,或用我们过去的话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民本主义是所有政府的合法性基础,而民主和专制的区别不在于政府的目的,而在于实现目的的手段,也就是对政府组成结构和权力行使方式的制度设计。威权国家因为缺乏程序意义上的民主正当性,因而尤其强调实质性“政绩”以弥补合法性缺失。除了经济增长、社会稳定这些可见的“政绩”之外,一个主要标志就是立法成就。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法律看上去都相当漂亮,宪法规定一大堆的公民权利,看起来比美国宪法“先进”得多。但这些宪法和法律的承诺是不可能兑现的,因为一旦要“动真格的”,掌握国家权力的既得利益者就不干了。 虽然宪政与法治可能对整个掌权集团来说长期有利,但是具体掌权者的理性是有限的。尤其是现代威权国家结合了民主形式和专制形式最糟糕的方面。对于古代世袭统治者,孟老夫子还能用“王者无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套说教开导梁惠王之类的庸君;但在任期有限的现代国家,这一套就不管用了。宪法和法律在某些人手里只不过是好看的门面,是不可能指望得到真正实施的。由此可见,所谓“潜规则”不只是中国现象,几乎所有威权国家都有。而无论在前苏联或东欧还是在韩国或台湾地区,这种现象也都是在政治民主化转型之后才有所遏止。所有上述国家和地区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政治转型之后才建立司法审查制度,台湾地区的大法官会议也是在转型之后才开始真正发挥效用。民主是法治的前提条件,如果政府不通过周期性选举等民主机制对人民负责,那么即便政府主动推行的法治也可能是空中楼阁。 如果宪法和法律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制度内维权就成了一条死路。我在新加坡会议上提交的论文探讨了中国近年来宪政发展的两条路径:一是自上而下的“官方路径”,一是自下而上的“民间路径”,但目前看来官方路径已被堵死,民间路径还是一条艰难曲折的“活路”。首先不可否认,体制内不乏锐意改革的开明人士,企求主动采取改良措施造福于民,或至少为自己的执政基础增添合法性。这类自上而下的改革犹如“天上掉下的馅饼”,成本低而效率高,但不可靠。这也并不奇怪:既然上面施与的权利不是人民自己争取来的,那么上面收回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前面提到的齐玉苓案就是这么一块“馅饼”,当时谁都没有预期最高法院会下达这么一个瑕不掩瑜的批复,为司法审查制度的建构提供这么好的机会,也为法学界带来了不小的惊喜、震动和乐观,但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事实上,比齐玉苓案早两年并为此案铺路的司法职业化改革也基本上失败了,而司法改革也是当时的最高法院自上而下推动的结果。当然,当时法学界有改革的呼声,现在也还是有改革的呼声,但由于没有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法学精英的力量并不足以推动制度进步,司法改革终于停滞不前了。 官方路径不通,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制度无所进步。事实上,齐玉苓案两年之后的孙志刚事件另辟蹊径,那就是通过民间自下而上改革某些剥夺民生、激发民愤的不合理制度。从2003年孙志刚事件到2009年底的唐福珍事件,中国制度改良基本上都是沿着这条民间路径:某个由来已久的制度(譬如收容遣送条例或城市拆迁条例)激励官员滥用权力,长期滥用权力最终造成某起严重剥夺人权的恶性事件,经过媒体或互联网报道产生了广泛而激烈的社会反应,最终震动中央并促使其采取纠错措施。媒体评出2009年中国的“十大案例”大都涉及公民“身体维权”,通过“开胸验肺”、断指甚至自焚等剧烈方式震撼社会良心,最终推动制度的有限进步,而公民之所以不得不采取代价高昂的“身体维权”,正是因为政府主动实施的制度维权之路走不通。 在制度环境未能改善的情况下,民间路径是一条目前可行的维权之路,但是没有政府主动参与,民间维权注定带有根本局限性。一是维权成本极高,有时只有出了人命才可能吸引大众眼球。二是结果高度不确定,目前维权成功的事例都带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孙志刚并不是收容遣送致死的第一人,唐福珍也绝不是因城市拆迁而自焚的第一人。在他们之前,早已有人因为这些制度而死,却没有得到媒体和社会的充分关注。更为根本的是,民间路径其实不只是一条自下而上的单行线,而是一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复杂结合,因为要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维权,就必须得到政府配合,由此产生社会-媒体-中央-地方的诸多环节,而任何一个环节受阻都将造成制度改良无功而返。即便悲剧发生,也得通过媒体或互联网自由报道才能产生影响,但如果言论自由受到控制,中央就无法知道悲剧发生和全国人民的呼声;即便悲剧得到报道并产生反响,如果中央犹豫不决,改革措施还是无法出台;即便中央下达了改革举措,如果地方阳奉阴违,玩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人民仍难以得到中央利民政策的实惠……最后,虽然透过一些案例,我们一路见证了中国公民法治意识的成长,但是公民意识本身并未完全成熟,例如李庄案即显示相当部分的网民法治意识薄弱。民间路径完全是靠公民推动的,但若公民自己的维权和法治意识不强,中国制度进步就失去了原动力。 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理应至少在亚洲发挥“榜样模范”作用,但是比较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制度现实,笔者不得不说中国未来的法治进步仍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 【作者简介】 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I. 法治中国法治力量在哪里看全集

法治中国法治力量可以在央视网看全集。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这句警言,凝炼道出了“使法必行之法”在于人心这一道理。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

在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如何做到人人尊法、守法,这是世界法治史上独一无二的课题。

总结如下: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精神融进民族精神血脉,法治文化注入国家文化内核,法治社会建设不断推进,法治力量深入人心,全民守法正在成为现实。

J. 法治中国拥有哪八大特征

现在还说不复上什么法治中国制,更不用说什么八大特征了。
法治应有几个最基本的特征:第一,法治不只是一种制度化模式或社会组织模式,而且也是一种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第二,法治作为特定社会人类的一种基本追求和向往,构成了工业化和民主化的秩序基础。第三,法治的最重要的含义,就是法律在最高的终极的意义上具有规限和裁决人们行为的力量,法律既是公民行为的最终导向,也是司法活动的唯一准绳。
现代意义的法治始源于西方,最早可追溯自古希腊。古希腊人把尊重法律和自由并论为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城邦生活的和谐(“善”)的两个基本政治准则,主张自由就是人只受法律约束,法律比人还要有权力。毕达格拉斯最早提出“人治不如法治”之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其代表作《政治学》中明确主张:法律是有道德的文明的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导致城邦“善”的一个条件。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法治的基本要素在于“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有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热点内容
法院强制执行的影响 发布:2025-01-20 15:27:19 浏览:106
行政法思维pdf 发布:2025-01-20 15:03:16 浏览:718
西林县司法局 发布:2025-01-20 15:02:14 浏览:742
东城法院主审法官 发布:2025-01-20 14:58:43 浏览:693
吉林法院司法改革 发布:2025-01-20 14:48:53 浏览:362
银行法治课件 发布:2025-01-20 14:45:44 浏览:378
廊坊市法院 发布:2025-01-20 14:30:41 浏览:693
书面协议签字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0 14:10:18 浏览:611
劳动合同法关于违纪的条款 发布:2025-01-20 14:04:43 浏览:451
劳动法赔偿11个月工资 发布:2025-01-20 13:39:19 浏览: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