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基层工作法治思维

基层工作法治思维

发布时间: 2022-04-03 15:25:59

『壹』 如何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维定势。 1、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加强法治建设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法治思维与权力行使、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权的关系,不断增强法治建设的使命感、..

『贰』 在实际工作中应树立哪些法治思维

治思维是将法治的各种要求运用于认识事物、判断是非、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法治思维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凡事必须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法治思维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的,要求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有一种法律规则的意识,坚持法律至上,坚持法律规则的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等法治精神和原则。在面临多种问题的解决方式、手段时,领导干部能够首先研判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治精神等。

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领导干部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倡导者与宣传者,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干部是关键因素。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归根结底要靠各级干部来完成。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与法治理念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其依法管理、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只有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拥有法治思维,才能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现实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看问题、作决策、采取措施的时候,往往缺乏法治思维。他们认为,只要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就可以成为各种施政行为的理由,不用过多考虑各种决策程序和操作程序,可以绕开各种法律的条条框框;认为依法办事条条框框多、束缚手脚,只要能办成事,什么办法都可以用。这种忽视各种法律规制而以发展的理由来衡量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合理性来代替合法性,显然是错误的。这种错误思维方式指导下的施政行为,罔顾程序正义,丢弃规则规范,漠视权力边界,功利性地强调发展,可能会有一些短期效益,长期而言恰恰会严重损害发展、和谐、民生,与这些目标完全相悖。正因为如此,解决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不强问题,已经成为推进法治建设必须抓好的紧迫任务。

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着力培养和强化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这种培养与强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领导干部的追求与修炼,也需要组织的教育和培养,还需要社会的监督与约束。重点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法治思维规则至上,推进由合理向合法转变。一是要求党员干部有规则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始终将合法性放在第一位,所有思考和决策都必须围绕合法性展开,无论任务多么紧急、事情多么重要,都不能偷换概念,以其合理性替代合法性。二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强化规则制定,在权责范围内,尽可能地完善法规规章配套、清理及解释制度。三是要求党员干部严格按规则办事,始终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工作中一切合理的行为都必须在合法的前提之下。

——强化法治思维程序优先,推进由随意向严谨转变。法治思维强调程序优先,因为公正科学的程序是法治的基本构架,程序的完善程度是法治完善程度的基本标志。通过确立公正科学的法治程序,提升制度运行的规范化水平,消除制度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增强人们对未来的确定预期。在工作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始终坚持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遇到有争议或纠纷的问题,即使是非对错很清晰,也要善于考虑程序上的处理方式,让争议各方平等地发表意见,不能因为法律程序不到位,造成决定和行为的无效甚至违法。同时,要把程序作为一种良好的工作方法,在制定出台重大行政决策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法定程序,以“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强化法治思维权利本位,推进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保障权利是法治思维的灵魂。要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群众的正当权利。工作中,既不能以发展为理由,为了保护大多数人的正当权利而侵犯少数人的正当权利,也不能滥用职权,超出政府权力法定的作用空间,涉入政府权力的禁地,损害群众的利益。要坚持积极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但不包办一切,有所为有所不为。

——强化法治思维科学权威,推进由短期向长效转变。树立法治思维要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结合在一起,看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依法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个别与一般以及合理与合法的关系,尽可能把事情考虑得更周全,把方案设计得更缜密,把措施行使得更规范,努力做到不留“后遗症”,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公众和社会的监督。

『叁』 基层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纳入考核机制,具体的考核指标是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对于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法制思维的基本内涵即依法治国,要求国家干部在行使国家公权,实施社会管理时做到目的、权限、内容、手段、程序五个方面的合法。同时进一步指出,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需从加强法治教育培训、纳入用人考核机制、改善法治环境、强化社会监督四个方面着手。

『肆』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治理基层工作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要以严肃的法规制度体系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行为。要坚持依章治理。紧紧围绕党章统筹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下力气做好法规制度的废改立,维护法规制度的协调统一,夯实基层治理的良法善治基础。要坚持压实责任。狠抓法规制度执行责任落实,对法规制度的执行进行责任分解,形成责任明确、全面覆盖的工作体系。要坚持奖惩分明。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大力选拔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党员干部,同时对落实法治责任不到位的干部进行严肃追责。要树立党规党纪严于国法的意识,促使党员干部以模范行为为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作出表率。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要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服务群众上来。要站在执政的高度统筹规划工作。自觉审视我们的执政行为和服务方式,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最反感的事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事做起,用群众接受的方式做事。要促进群众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将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零碎经验做法系统化,从具体工作中抽出普遍规律以法规制度的形式固化,建立健全长效常态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要运用法治手段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依法依规对基层党组织赋权、增能、严管,建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工作机制,下派任务的同时将相应的权力和资源下放给基层;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基层倾斜,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强化基层基础保障;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坚持公开透明民主,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服务、推进治理提供有力支持和良好条件。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要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法治能力建设。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树立问题意识,直面社会深度转型、矛盾多发易发、新老问题交织的新形势,坚持以法治为核心,综合运用经济、文化、行政等多种手段,解决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要坚持开门抓基层治理,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民情民意收集、办理、回应工作体系,把基层治理的决策实施过程转化为争取民心、集中民智的过程。要注重各类主体的协作,设计一套务实管用的体制机制,把各类主体的行为都置于法治框架下。要强化对党政主体的制度约束,促使有序有度进行管理和调控;要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让他们更加有位有为,更好发挥作用。同时,要通过法治方式规范社会个体行为,使遵纪守法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伍』 依法治国与基层工作的几点思考

基层工作,直接接触群众,涉及群众利益,是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益,践行公务员宗旨,履行好自己职能。

『陆』 如何运用法制思维推进基层工作

构建法治平台,培育法治载体
构建法治组织平台。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伍家岗区伍家乡党委切实把建设“法治伍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各村成立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各村党组织书记任组长。各村法治组织平台的建设有助于我们在法治伍家建设中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了乡党委在法治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健全,确保了法治工作的权威性和高效性。
打造法治惠民服务平台。在法治伍家建设中,伍家乡整合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职能资源,出资为16个村配备了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参与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化解,办理村民委托的其他法律事务,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窗口化法律服务。并与区法制办建立了法律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法务指导中心1个,法务工作站16个。
培育法治载体。运用法治组织平台和职能部门的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培育和丰富法治载体。实践中,伍家乡以乡司法所为主体,全面推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乡驻点村领导干部和村“两委”都是村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员,一般性矛盾纠纷由包村人员协同村里调处,调处结果上报;无法解决的矛盾交乡调委会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驻村领导督办,专门成立工作组解决。组织开展了“人民调解文化社区行”活动,以共联村、汉宜村为示范点,作为经验向全省推广。

创建法治工作机制

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法。伍家乡在实践中,首先从制度和机制上进行了谋划,先后出台了法治创建的相关规定,用相对规范化的制度推进法治实践。一是针对本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法治建设的制度;二是规范干部知法用法机制,出台并实施了《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将相关法律、理论知识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范畴,并通过平时抽查和年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纳入干部年终目标考核。

第一、创建有形的法治工作机制。从法治的角度创新用人机制,实现用人机制本身的民主化。颁布实施《选拔任用干部程序管理的制度》,规定决定提拔干部前,必须严格考察,必须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需要选举产生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章程办理。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开展了“多元提名、差额选拔”、公开选拔等工作。同时,伍家乡全面推行村干部“两推一选”工作。强化村干部工作考核,对村干部的报酬克服了平均化的倾向,对干部人事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检查监督。
第二,决策机制的民主化和制度化。在建设法治政府、提升决策水平方面,出台了相关制度,如颁布和实施《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规定按照广泛全面、公开透明和形式多样的原则,对于党的建设、关系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级领导干部的提拔任用和后备干部的确定以及其他需征求意见的重大事项,都需要经过调查研究、座谈会讨论、交流协商、专家咨询和社会公示等方式征求意见,并全程接受监督。在社会管理的具体运行机制中渗透了法治理念,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深化推进重大事项社会征询、专家论证和听证公示三项制度,推行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乡公共事务民主决策制度,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全面落实上级关于乡镇政务公开的规定等。
第三,日常办事法治化。建立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健全社会矛盾排查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使矛盾排查机制更加完善。着力构建“四位一体、整体联动”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实现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合理化和制度化。在依法行政的同时运用法治手段对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进行处理和负面评价。如启动乡级平安单位创建工作,加大村级千分制目标考核,对综治维稳工作不得力的责任主体,予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记过、责令辞职等究责措施。
用法治思维开展基层工作的启示
民主与法治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经验。推进民主与法治协调发展,是我国政府所确立的施政方略。民主与法治视为同等重要,两者不可偏废;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有相关政策跟进;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必须改革现行信访体制;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问题,需要公正司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问题,需要继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

『柒』 公务员应当养成哪些法治的思维习惯

法治思维的养成还取决于人们是否有法治认同之心,具有养成法治思维的自觉性;是否了解掌握法律规定和原则、法治原理和精神,具有相应的法治素养;是否有尊崇法治之内心,具有坚定的法治信仰。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其法治思维的养成更为重要。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运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才能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切实尊重法治、自觉守法用法,切实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捌』 基层政法工作怎样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平安建设

臣请为陛下解之抄:夫佛氏崇尚虚无,绝灭人轮,悻逆天理,误天下之苍生者也。人禀阻阳之气,则生生化化,终始不穷,理所必有。假令尽皈佛法,则灭而不生,人无遗类,成何世界?世俗子女难育,故借佛老之教以冀延旦夕之命,出乎不得已,谅非其本心也。虽云披缁削发,而男女之欲,人孰无之?不能遂其所愿,轻则欲火煎熬,忧患病死;甚且逾墙窥隙,贪滢犯法而不之顾。至于佛会之说,其恶尤著。科敛人财,聚集男女,阳为拜佛看经,暗里偷情坏法,伤风败俗,紊乱纲常,莫此为甚,其罪一也。天地生物,以滋养人群。若从释氏戒杀之说,则兽蹄鸟迹充斥宇宙,鱼虫鳞甲填满江河,人生又何赖焉?此尧、舜之所焦劳而治者也。坐关实无罪之四,讲经为聚物之薮,持戒者是贪官污吏忏悔之私门,削发者乃强暴奸顽避罪之活路。圣人为民立教:仕禄于朝,农耕于野,商趋于市,工习于艺。

热点内容
快递单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6 12:22:03 浏览:754
党员权利保障条例ppt 发布:2024-11-16 11:51:48 浏览:80
干部任用条例学习宣传计划 发布:2024-11-16 11:39:02 浏览:804
盐法条例 发布:2024-11-16 11:31:32 浏览:990
摩尔庄园法官 发布:2024-11-16 11:07:44 浏览:831
婚姻法第四条的理论意义 发布:2024-11-16 10:52:24 浏览:916
垛庄司法所 发布:2024-11-16 10:52:16 浏览:589
洛阳市容卫生条例 发布:2024-11-16 10:45:40 浏览:397
宁波市城市规划条例 发布:2024-11-16 10:21:44 浏览:476
劳动法孕妇请假不批准算旷工 发布:2024-11-16 09:48:27 浏览: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