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曹睿依法治国

曹睿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 2022-04-04 21:57:34

『壹』 谁可以帮我找找有关曹操之子曹植的有关文件,或有没有曹植的传记,不要那些浮躁的垃圾网络书。

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
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
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现有郭沫若的 《论曹植》

另外,这里还有很多真实的资料:
曹植吧 http://tieba..com/f?kw=%B2%DC%D6%B2

(192~232)三国时魏诗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生平 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在曹丕登极的最初两年内,对他的打击尤为酷烈。曹丕通过"监国使者"和一些地方官,两次制造口实,给他以贬爵削邑的处分。终黄初之世,他一直在受迫害的阴影下生活。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继位,即魏明帝。曹□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曾多次上书,要求得到任用,希望为国家效力,并向曹□陈述过于重用异姓大臣的危险,但曹□只是"优文答报",略无采纳之意。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曹植一生,以曹丕即位为界,明显形成前后两个时期。但无论前期后期,他最强烈的愿望就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曾多次表示,要"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要"功铭著于鼎锺,名称垂于竹帛"(《求自试表》)。他抱负很大,自视甚高,对当时三国形势及曹魏内部状况的分析,也不乏中肯之见。曹植的思想相当复杂。他时而鼓吹"宣仁以和众"、"礼乐风俗移",推尊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儒家圣贤;时而宣扬"长全贞而保素"、"澹泊无为自然",表示要"仰老庄之遗风"。有时在一篇之中,往往儒道两家思想杂糅,例如《七启》。他对阴阳家、法家的学说以至谶纬、佛经都有所接触。这种兼容并包的思想与汉末以来社会思想冲破经学迷信桎梏直接有关。当时曹操以及一批思想文化界人士,都具有思想比较开放活跃的特点,而曹植是其中最显得驳杂的一个。他的思想既有丰富多采的优点,也有零乱不成系统的缺点。
曹植一生勤于著述,他曾自述"余少而好赋","所著繁多"(《前录自序》)。他死后曹□又称他"自少至终,篇籍不离于手。诚难能也"(《魏志·陈思王传》)。他的诗、赋、各体散文,不论数量质量,都堪称当时之冠。
诗歌创作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前一类作品如《斗鸡》、《公宴》、《侍太子坐》等,描写游乐宴享之事,内容比较空虚浮泛。另一类作品有《泰山梁甫行》、《送应氏》等。《泰山梁甫行》描写了滨海地区人民的困苦生活,"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从这些朴素而真实的描写中,可以体味到诗人对下层百姓所怀有的同情。《送应氏》二首,送别好友应□,作于建安十六年随军西征途经洛阳时。诗中除叙述友情外,着重写了东汉皇都洛阳在战乱以后"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的残破荒凉景象以及诗人的内心激动,反映了汉末军阀混战所造成的社会大破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诗中写到"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同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王粲"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七哀》之一)等描写相一致。
此外,《名都篇》写京洛少年的"骑射之妙,游骋之乐",前人以为有讥刺之意,但从内容看,当是作者生活的自我写照。他的《白马篇》则写"幽并游侠儿"的高强武艺和报国立功的壮志,以"寄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等句作结,表现了建功立业的抱负。诗风雄健刚劲,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其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七哀诗》、《怨歌行》、《□□篇》、《杂诗》等 6首。《野田黄雀行》大约作于曹丕继位之初,诗中以黄雀上遇鹞鹰、下逢罗网,来比喻他的好友丁仪、丁□被曹丕所杀。《赠白马王彪》是一篇力作。诗作于黄初四年,其年五月,诸藩王俱朝京师洛阳,任城王曹彰在洛突然死去,七月诸王还国,曹植与曹彪(白马王)同路,又被监国使者所禁止,诗人"意毒恨之",愤而成篇,以赠别曹耄��?章,先写离开洛阳返回封地时途中情状,又写对已故曹彰的怀念和对即将分离的曹彪的惜别之情。诗中愤怒斥责监国使者是"鸱枭"、"豺狼"、"苍蝇",实际上矛头指向了曹丕。诗中安慰曹彪不要过于悲伤,"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整篇作品既表现了深沉的悲痛,又不流于悲伤绝望,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七哀诗》使用以夫妇比君臣的手法,诉说自己被长时间弃置勿用的愁思。《杂诗》六首,非一时一地之作。除第一、六首("高台多悲风","飞观百余尺")外,其余四首大抵是后期作品。其中第二、三、四首,内容与《七哀诗》相类,多抒写时光流逝而自己无所作为的悲哀。第五首("仆夫早严驾")则跳出了感叹个人命运的圈子,把注意力转向国家大事,对当时政治形势表示关切,并发出了"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呼声,显示了身处逆境而志意不衰的精神状态。
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其中乐府诗体占一半稍多。这表明诗人与他的父亲曹操、兄长曹丕一样,也很重视从汉乐府民歌中汲取创作养料。如《美女篇》对美女的大段描写,就是借鉴了汉乐府古辞《陌上桑》对罗敷的描写;《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七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等,就是学习民歌中常用的问答手法;《五游咏》"披我丹霞衣,袭我素霓裳,……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野田黄雀行》"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等,也都是源出于乐府民歌的手法。《赠白马王彪》大部分章间的首尾转换,也都使用乐府民歌常用的连章衔接句式。此外,曹植的有些诗句还直接从乐府诗中化出。由于着意吸取了汉乐府民歌的滋养,曹植诗歌具有明朗、和谐、清新等特色。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赠白马王彪》就是出色的一例。其次,曹植在诗歌语言的提炼和修饰上,是远胜于汉乐府古辞及《古诗》的。例如他的《美女篇》,其描写手法比《陌上桑》更加工细,辞藻更加华丽。即使是他的游仙诗,也比汉乐府中的同类作品写得圆熟,二者相比,工拙不同,是相当显著的。由于刻意提炼的结果,曹植诗中有不少精采的警句,如"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君子行》,《乐府诗集》作"古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箜篌引》)等。曹植善于运用民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又加以创新,诗歌开篇的比兴所传达的某种情绪往往以居高临下之势笼罩全诗,一气贯注。所以,曹植的诗往往一开头就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所谓"陈思最工起调"(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正是指此而言。另外,曹植的五言诗还颇留意于文句的整饬和音韵的和谐。如《公宴》中"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等句,即已形成初步的对偶句了,有些诗句在音韵上也大致具有平仄相对的形式。
关于曹植诗歌总的艺术风格,钟嵘曾指出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诗品》上),这是比较全面的评价。曹植的诗,一方面感情真挚强烈,笔力雄健,体现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风,另一方面又呈现着色泽丰富,文采斐然的面貌,在这一点上,曹植是度越前人的,在所有建安作家中,也是突出的。所以在中国诗歌史上,他被视为五言诗的一代宗匠,诚如钟嵘所说的"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赋、文创作 曹植的赋,今存40余篇,数量在汉魏作者中为第一。从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三类。一为纪事,如《东征赋》、《登台赋》、《述行赋》等;二为述志,如《离思赋》、《感节赋》、《喜霁赋》等;三为咏物,如《宝刀赋》、《迷迭香赋》、《神龟赋》等。后二类数量更多些。曹植的赋有三个特点,一是取材相当广泛,朝着日常化、生活化方向拓展。二是小型化,他似乎一篇大赋也没有写过,今存作品全是形制较短的小赋,一般只有几百字,最长的《洛神赋》也不过千字左右。三是抒情化,无论纪事或者咏物,他都摒弃了汉赋铺排堆砌的传统,而是渗透进强烈的主观情感。
曹植最出色的赋有《洛神赋》、《鹞雀赋》、《蝙蝠赋》等。《洛神赋》作于黄初年间,它以传说中的洛水之神宓妃为题材,借鉴了宋玉《神女赋》的写法,刻画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表达了作者对她的爱慕以及因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赋中的描写细腻而又生动,如写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等,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一连串巧妙的比喻,描绘出了鲜明的形象。对这一文学史上的名篇,过去曾有"感甄"的说法,即认为此赋是曹植思念甄氏(曹丕之妻)而作,后来一些研究者多已指出其妄。《鹞雀赋》用拟人手法,写鹞与雀的故事,表现了对被欺压的弱小者的同情。此赋的写法是寓言式的,在赋史上很特异,而且它通篇是四言句,很像是一篇四言叙事�?BR> 曹植的散文,包括颂赞、铭诔、碑文、哀辞、章表、令、书、序、论、杂说等多种体裁。今存较完整者近百篇。其中著名的有,前期写的《与杨德祖书》、《与吴季重书》、《辨道论》、《王仲宣诔》,后期写的《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令禽恶鸟论》、《藉田说》、《髑髅说》等。在《与杨德祖书》中,作者以亲切直率的语言,对当时的一些作者进行了评论,同时倾谈了自己的思想抱负。文章还表示了他对政治与文学的看法,是研究曹植文艺思想的重要材料。《辨道论》一文,阐述了对神仙之事的观点,指出"其为虚妄甚矣哉","自家王与太子及余兄弟,咸以为调笑,不信之矣",表现了朴素的唯物思想。《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都作于明帝太和年间,表文的基本内容都包含这样两点:一是对自己在各方面都受到限制束缚表示悲痛,说自己过的生活犹如"禽息鸟视",是"圈牢之养物",二是要求明帝消除疑忌,给自己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机会。这些表文都写得慷慨激昂,情绪强烈,几乎是声泪俱下。《令禽恶鸟论》,述禽鸟的鸣声出于天性,与人事无关,俗传鸟之所谓"善恶",是"愚民之所信,通人之所略也"。文章多举古代传说故事,来证成其说,写得颇轻松有趣。《藉田说》用种植原理来比拟治国之方,反映了他的用世之心和政治理想。《髑髅说》以"曹子"同髑髅的对话结构全篇,宣传存亡异势,死生必均的道理。全文学《庄子》写法,在曹植集中别具一格。总的来看,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影响及作品流传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钟嵘《诗品》中的说法是有一定代表性的:"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刘勰也认为他的诗歌臻于"兼善"境地。不过在实际创作中,南北朝时期的大部分作家都习尚绮靡诗风,他们只是片面地发展了曹植诗歌"词采华茂"的特点,而忽略其"骨气奇高"的精髓,致造成"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甚至出现齐梁间诗歌"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陈子昂《修竹篇序》)的局面。
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

『贰』 魏国的所有皇帝叫什么

三国时期魏国有5个皇帝

(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

1、魏文帝(曹丕)—黄初—7年

2、魏明帝(曹睿)—太和—13年

3、魏齐王(曹芳)—正始—14年

4、高贵乡公(曹髦)—正元—7年

5、常道乡公(曹奂)—景元—6年

(2)曹睿依法治国扩展阅读:

魏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前344年称王、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

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亦称梁国。

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但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传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叁』 写一个出自《三国演义》这部著名的故事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肆』 蜀国后期人才凋零,魏国最后被司马懿窃取,这跟曹操、诸葛亮的人才意识有什么联系

1、首先我认为魏国从曹丕开始就一代不如一代,完全不复曹操的雄才大略,曹丕虽然做了皇帝,可更多的是坐享其成,看不出有多大才干来。而司马懿有野心,有心智,有手腕,对付这些年轻人完全游刃有余。蜀国地小人稀,人才凋零有客观原因,可也有其主观因素。

2、不知道你对两汉到隋唐期间的士族阶层了不了解。士族在三国时期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世人都要看门阀出身以评高低贵贱。我们都知道曹操的用人方式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可以看出曹操对于人才并不讲究出身,这也是曹操的政治理念(建设寒族法制政权)。可对于士族阶级来说他们又想垄断做官的权利,按照门第高低来世代分享特权。所以曹操和士族之间是有矛盾的,当时的魏国也不是完全一派繁荣昌盛的稳定气象。而到了曹丕掌权,他手底下的魏国跟曹操的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他接受了陈群等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向士族阶级妥协,赋予他们垄断仕途的特权,从而立马获得了国内广泛支持,顺利称帝。从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悲哀(我由此认为曹丕是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同时士族的崛起也是当时的时代潮流,谁也阻止不了。
3、再看诸葛亮的蜀国,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治国的理念是“依法治国”,也不打算给士族阶级特权。一切都要依据法令,诸葛亮凭借公正的管理和超强的个人魅力将蜀国治理得井然有序,可这不代表蜀国的人民过得好。常年的对外用兵加上政权本来与当地士族集团就充满矛盾,导致国力日趋衰弱,虽然百姓折服于诸葛亮,愿意和他一起过苦日子,可蜀国政权也难免暗流涌动。果然,诸葛亮死后,突然冒出一批像谯周这样的人,到处散播投降言论,巴不得魏国赶快灭了蜀国。这其实还是当地的士族集团在起作用,他们也想像魏国的士族那样享受特权,可在蜀国实现不了,那就不如让魏国来“解放”自己,这不仅是士族的利益驱动,也是大势所趋。作为当地支柱的士族阶级不能融入刘氏这个外来政权,双方不能各取所需成为利益共同体,刘氏政权靠什么来统治,甚至保卫自己?
曹操和诸葛亮都是有大才干的人,都做出了一番大事业,可最后也并没有完全“成功”,因为他们不是为了利益而不顾一切的历史过客,而是有真正政治理想的伟人,他们不愿为了顺应大流就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也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

『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简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丞相,白帝城刘备监终托孤,诸葛亮辅佐后主利禅治理蜀国,采取一系列富国强兵措施,国家实力增强,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又南征孟获,七擒七纵。平定南方解除了后顾之忧,公元226年,他决定率师北代,以平定中原,复兴汉室。出兵前,诸葛亮上表后主,力劝后主听信忠言,任用贤臣。是为《前出师表》。 北伐开始颇有战果,但最终失利。诸葛亮回师汉中,日夜操练部队,筹集军械粮草,准备再战。

公元228年,北魏进攻东吴兵败,实力大损,诸葛亮决定趁此良机再度北伐。蜀中群臣不然者甚从,多有非议。于是诸葛亮又上一表给后主。在奏章中,诸葛亮分析局势,认定蜀汉与曹魏不可长期共存,必须利用多年积聚的力量,及时发动攻势,北伐或许可以建立王业,消极防守只会坐待败亡。但事情的发展变化难以测度,自己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以后的成败得失,就不是自己的才智所能事先料定的。是为《后出师表》。

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六出祁山,竭尽全力指挥作战,终因积劳成疾,卒于五丈原军中,实践了他的诺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鞠躬:弯着身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贡献出全部精力。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

三国时期,夷陵之战,刘备败走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刘备死后,建兴元年四月,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正是从这时起,诸葛亮的政治才能才真正地发挥出来。诸葛亮牢记先帝的临终嘱托,忠心辅佐刘禅,治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蜀汉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并积极改善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他曾多次北伐中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刘备的兴兵伐吴,破坏了业已形成的孙刘联盟,对蜀汉的发展极为不利。刘禅即位后,蜀国国力薄弱,当务之急就是恢复并巩固孙刘联盟,以抵抗曹魏。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断绝与曹魏的关系,重新建立了与蜀汉的盟友关系。

诸葛亮治蜀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在政治方面,他强调依法治国,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法检》、《科令》、《军令》、《蜀科》等就是诸葛亮同其他人共同制定的法律文本。诸葛亮赏罚分明,不徇私情,同时,还重视人才,任人唯贤。诸葛亮还对蜀汉的行政机构进行了改革整顿,精简了吏员,节省了国家开支。

在农业方面,诸葛亮重视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员不要耽误农时,妨碍农民作业,同时还要减轻赋税。他鼓励农民种植,还在汉中一带推广屯田,以解决北伐所需的军粮供应。

在水利事业方面,派专人对蜀国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进行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农业灌溉的顺利进行。

在诸葛亮手工业政策的引导下,蜀国的盐铁业和织锦业都非常发达。当时蜀国一些地方已经可以用火井煮盐,钢铁冶炼也非常先进。

在织锦业中,锦江、锦里都因织锦而得名。诸葛亮鼓励桑蚕事业,蜀锦成为当时蜀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蜀国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与魏、吴对峙,继续延续了40年的时光。

诸葛亮在治蜀的同时,还南征北战,一方面平定南中,改善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另一方面,多次北伐中原,企图恢复汉室基业。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对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政策。如增加郡的数量,任用当地官吏管理当地事务,还让一些有威望的少数民族豪酋到蜀汉中央任职,对改善蜀汉与少数族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南中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平定南中叛乱后,诸葛亮又开始了对曹魏的北伐战争。黄初七年(226),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认为这是北伐的好机会,第二年春天,他亲率大军开始了第一次伐魏战争。著名的《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在这次北伐前,向后主刘禅上的。

为了解决军粮辎重的运输问题,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为战争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后援补给。经过了三年的修养生息,魏、蜀双方的实力都有所增长,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五次伐魏。此次北伐,蜀军兵出斜谷口,驻扎在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继续对峙。但诸葛亮由于过度劳累,身体每况愈下,终于病倒在前线,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开始走下坡路,最终被曹魏所灭。

刘禅为了纪念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做出的丰功伟绩,将其葬于汉中的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追谥为忠武侯,所以历史上称诸葛亮的祠庙为“武侯祠”。

拓展资料: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原文: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陆』 三国中谋士的排名是怎样的有何依据

谋士之才分为战略之谋和战术之谋,战略之谋是对全局的策划,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全方面的谋划,战术之谋是指对某一具体事项的谋划,如一场战争,一个事件。战略高于战术,战术是为战略服务的。三国之中,具有战略之谋的顶级谋士按排名先后次序有:1、诸葛亮。诸葛亮是全才,文能安邦定国,武能指挥作战,尤其历害的是在天下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以自已的才能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的战略《隆中对》,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刘备集团就几近实现《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这在冷兵器时代,也是不多见的。

程昱看出刘备非常人,是一个劝曹操杀刘备的谋士,可惜曹操不听。赤壁之战前,程昱曾经提醒过曹操,孙权会与刘备联合,而其它人认为会像辽东公孙康杀了二袁兄弟一样把刘备的人头献上,但曹操不以为然。程昱不仅有谋,而且能带兵打仗。程昱历任东中郎将、振威将军,曾带领700人守鄄城以抗袁绍,还拒绝曹操的援军。程昱曾经纠合一伙民众及亡命之徒,与曹操会师黎阳,讨伐袁谭、袁尚。后缴还兵权、激流永退。5、荀攸。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在曹操征张绣和吕布过程中 ,都提供了正确的建议,协助曹操征服了张绣和吕布。官渡之战时,荀攸同曹操建议声东击西、解救白马的作战方略,曹操采用 ,大破袁军,解了白马之围,又在延津之战中,建议曹操丢弃辎重,引诱袁军,大破袁军于延津。官渡之战后,就曹营南下征刘表还是北上打袁家兄弟的问题,献计曹操,应该继续北上打击袁家兄弟,而刘表没有志向,不足为惧,曹操听从了,之后就开始打击北方,统一北方。

『柒』 请问 曹操管理手段特点谢谢

曹操管理之长在于用人。转载文章而篇,供参考。
曹操怎么管理下属
用人之道是曹操的成功之道的重要内容。陈寿的《三国志》为曹操做传,最后《三国志》有一段总结,这段总结陈寿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第一点,战胜袁绍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第二点,曹操为什么能够战胜袁绍呢?两个原因,第一是曹操精于谋略,第二是曹操善于用人。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曹操一生做的一个总结,可见用人之道对于曹操来说是多么地重要。

曹操的用人之道:

第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这两个人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什么叫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第二,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那种类型的人才;第三,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就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比方说我们一再提到的崔琰和毛玠,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作风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让他们去主持组织部和干部部的工作,选拔官员,果然他们两个选拔推荐上来的那都是德才兼备的。再比方说枣祗和任峻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特点是什么呢?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去屯田,结果曹操的屯田制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曹操获得了丰厚的粮草和经济基础。这就是曹操用人的第一个特点,知人善任、唯才所宜。这个特点,连最讨厌曹操的人,比方说写《容斋随笔》的洪迈,他也承认,洪迈对曹操的用人也有这么一个评价:“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就是说他不管安排什么人做什么事都非常地合适,都非常地称职,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推诚取信,用人不疑。这个是用人的一般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会用人的人都是这么做的。但是曹操这里有一点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曹操第一他身处乱世,乱世的特点是什么呢,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诚意,用曹操的话说这叫做“上下相疑之秋也”,大家都不信任,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曹操的双重角色,曹操这个人用周瑜的话说叫“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当然这个事情我们现在也不能肯定地说那曹操到底是不是汉贼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曹操在前期他还是想把汉王朝维护下去的,他后期的个人野心膨胀,变成奸雄,想取而代之。但是即便在前期曹操也未尝没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名义上是为汉王朝招纳人才,实际上它是希望这些人才为他所用。但是这样一来,他又一个优势,他也有一个劣势,就是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又优有劣,优势是什么呢?他可以利用中央政府、大汉王朝、现任皇帝的名义,以及这个政府的官位、爵位、俸禄来招揽人才,比刘备比孙权要方便一些;他的劣势是什么呢?就是他弄不清楚他招来的是为谁服务的,是效忠皇帝的还是效忠他的,搞不清楚,这就难免会有猜疑。第三个特点就是曹操阵营复杂,他这个阵营里面有原来东汉王朝的官员,有新招聘和新选拔的官员,有曹操自己带出来的人,也有别人阵营里面的投靠曹操、投降曹操、投奔曹操的。那么这些人之间也是互相猜疑,也就是说对于曹操来说,信任和诚意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环境、在这个条件下格外地重要。而曹操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领导人,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宽容和诚意。

我们讲曹操对那些包括背叛他的人都那么宽容,他对张绣,对魏种,对毕谌,还有对曾经恶毒攻击他的人,比方说陈琳,对这些人这么宽容,他是为什么?他就是要向天下人表示,我曹操这个人确确实实是真心诚意地希望天下的人才都到这里来为国家效劳,我是非常诚恳的,哪怕你们背叛了我,我也不在乎,也不后悔,也不计较,甚至我也不惩罚,只要你再来,他就是为了表达这个诚意。那么这样的一种信任和诚意,他换来的是什么呢?换来的是忠诚。比方说于禁,于禁是曹操自己亲手从行伍当中提拔起来的将领。曹操第一次南征张绣的时候,张绣不是投降了曹操然后又反叛了吗,反叛的时候就打得曹操有点落花流水了,这时曹军是很混乱的,但是唯独于禁的这个队伍非常地整齐,一路整理着自己的队伍,一路敲着鼓,有秩序地撤退。撤退的路上碰到几个其他人手下的士兵,衣衫不整狼狈不堪的样子,于禁就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说,我们被青州兵抢劫了。青州兵就是投降曹操的黄巾军,这个黄巾军投降曹操以后曹操把他们收编为青州兵,曹操对他们特别宽容,这些人一看曹操打败了就起来作乱,就把曹操其他的队伍抢劫了。于禁一看这还得了,既然都是曹公的队伍怎么可以这样做!然后队伍开过去把青州兵整治了一顿,再往回撤。这时候青州兵挨了于禁的整,就赶紧跑到曹操那儿告了于禁一刁状,等到于禁回到大本营的时候,上上下下已经是沸沸扬扬了,但是于禁仍然首先整顿好自己的队伍,安下营寨,没有及时去见曹操。当时就有人跟于禁说,青州兵都告了你了,你还不去向曹公说清楚,你现在在安营扎寨干这些事干什么?于禁说,敌兵在后,说来就来,我们不做好准备怎么迎敌呢?公事要放在前面,我于禁的个人的进退荣辱要放在后面,再说了,曹公是何等英明的人,他怎么会听信谗言呢?安顿好部队以后,做好了战斗准备以后,于禁才去见曹操,曹操大加表扬,说于将军你真是有古之良将的风度,太好了。这是什么?信任换忠诚。

曹操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曹操治军是很严的,多次下达和颁布各种命令,要求严明军纪。因为曹操很清楚,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而且曹操还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可能观众朋友们都很熟悉,就是有一次在行军的时候曹操下达了一个命令,不得践踏农田,他要保护农民,谁的马如果踩了麦田那是杀头的罪,所以曹操的那些骑兵全部下马步行,一只手牵着马,另外一只手用武器,用戈啊什么东西把麦子护住,小心翼翼地走。曹操自己没有下马,结果马惊了,一家伙跳到麦田里面,曹操的马践踏了麦田。曹操马上下马,把军法官叫来说,该当何罪?军法官说,杀头。曹操说那就请你行刑吧。唉呦,那怎么可以呢,反正古代有这个传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法不施于尊者,统帅怎么能够杀头呢。曹操说那没有办法,那就割一把头发吧,自己拔出剑来把头发割了一片扔在地上,表示受过罚了。这个故事是记载在一部对曹擦很不友好的书里面,这个书的名字叫《曹瞒传》,用来说明什么呢,说明曹操虚伪,奸诈,说你下道命令说踩了麦田就要杀头,结果你弄个头发下来。其实不然啊,曹操这个也是受刑的,叫髡刑,髡刑就是把头发剃掉,因为古人认为这个身体肤发受之父母,是不可以放弃的,而且髡刑是带有侮辱性的这样一个刑罚,所以他还是受了刑的,还是表现了曹操的执法严明。

那么曹操罚得重,赏得也不含糊。曹操奖赏部下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像某些豪帅那样,凭一时的兴致。我们知道军阀混战的时候会有很多所谓豪帅,一仗打下来以后,这仗打赢了,来,来,来,哥几个,分了,这个给你,这个给你,这个给你,随便拿,好像很豪爽,其实没道理。曹操如果要奖赏一个人,肯定有两条,第一,这个人一定是立下了赫赫的功劳;第二,曹操的奖励一定十分到位,就是曹操给你的奖励一定超过你希望的那个份额,他加码,他在奖励你的时候他考虑得周到,可能周到得连你自己都想不到,曹操是一个非常会做人情的人,他不做则矣,人情一定是做得足足的。曹操作为一个统帅,他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从来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他所有的功劳都归于部下;第二个,他的奖励绝不走过场,一定让你实实在在地得到好处,曹操是一个非常非常实在的人,正是这种实在的作风使得大家觉得跟着曹操确实是跟对了。

第四个特点是:虚怀若谷,见贤思齐。曹操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这且不说,而且部下给他提意见,如果他没有采纳,犯了错误他一定检讨,他一定把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曹操是虚心纳谏的,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作为一个人才来说他固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换取他应得的报酬,这是他的一个希望,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够施展才华,自己的建议、策划能得到采纳。我们读史书可以看到,大量的这样的记载,太祖听之,从之,善之,当然也有不听的时候,也有太祖不听,如果不听而决策错误,曹操一定检讨。有一次曹操打孙权的时候,曹操就做了一个决定,就准备把淮南的老百姓都迁移到北方去,当时有个叫蒋济的人就不赞成。曹操说你看上次我跟袁绍官渡之战的时候我就把白马的老百姓迁移到延津,蒋济说,曹公,现在这个情况和你跟袁绍打白马的时候不一样了,再说老百姓他都是恋土的,恋家的,谁愿意搬来搬去,不要迁移他们。曹操不听,不听以后这些老百姓一听曹操要把他们迁移到北方去,呼啦啦都跑到孙权那儿去了。所以后来蒋济去见曹操,曹操听说蒋济来了以后马上出门迎接,然后呵呵呵地笑着,拉着蒋济的手说,哎呀蒋济,你看你看这事我弄得,我本来是想让他们躲避一下孙贼的,谁知道把他们都赶到孙贼那去了,你看我干的这事,检讨。而且我们还要学他一点,就是检讨也用不着总是哭丧着脸,我们现在一些当领导的犯了错误不愿意检讨就是因为一检讨好像就要痛哭流涕,深刻解剖自己,检讨也有各种感情,你也可以笑着检讨,笑着检讨你也不丢面子,接受你检讨的人他也还是觉得你是有诚意的。

这就是曹操在用人方面的四个特点,根据这四个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八句话:

真心诚意,以情感人;
推心置腹,以诚待人;
开诚布公,以理服人;
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令行禁止,依法治人;
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扬人责己,以功归人;
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曹操用人术
曹操一贯实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注重从能力方面去考察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提出“举贤勿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即使是“不仁不孝”,但是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都可以大胆起用。他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 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①意思是说,品行高尚的人不一定就有才能,而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就有高尚的品行。曹操举例说:陈平并不是一个纯厚的人,苏秦也并不守信用,然而陈平辅佐汉高祖奠定了西汉的帝业,苏秦救助了弱小的燕国。因此曹操认为:有才能的人即使有某些短处和缺点,又怎能废置他们不用呢? 这段话较好地体现了曹操“唯才是举”、“勿拘品行”的主要精神。公元196 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后,决心刷新政治,曾给献帝上了一份表章,提出十四条改革建议。他在前言中强调了要富国强兵,必须推行“用贤任能”②的政策,体现了他注重从能力这个角度考虑人才选拔的思想,直接激励了将士谋臣们的能力发展。此外,曹操还继承了先
秦韩非子“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③的用人思想,“拨于禁、乐进于行列之间,取张辽于亡虏之内”④ ,且上表汉献帝,均封三人为将军。这对当时“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是一个有力的冲击,同时使将士们都认识到,凡有某方面的能力者,都可受到重用。既满足了将士们的个性心理需要,又考虑到了这种作法在社会上的影响,从而获得了部下的信任和忠诚,因此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文武人才,并吸引了不少敌人营垒里的名将谋士弃主来投。这说明“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在当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也是曹操势力由小到大,最终取统治权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管理心理学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的总和。”⑤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组织发挥较大的群体效能,就必须重视个体的能力。曹操在东汉末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然而,从表层现象看,曹操“唯才是举”、“勿拘品行”的用人方针,与我国现代领导干部选拔提倡“德才兼备”的指导思想是相矛盾的。但是我们如果从更深层的原因来分析,会发现曹操的这种观点有他更为广泛的、深远的社会意义:
第一,曹操是在封建社会到处充满“任人唯亲”用人思想的环境中提出这一理论的,用历史的眼光来看, “唯才是举”在当时具有非常进步的社会意义。确实为曹操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功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第二, “勿拘品行”是有条件的。曹操的本意是指人的品行方面的“偏短”可以忽视,这些“偏短”并不会影响一个人的根本品质,而在根本品质上,他对将领提出了“质忠性一,守执节义”⑥的基本要求。认为在“忠诚”和“大义”等原则问题方面,要禀性专一,坚守节操,这在管理过程中是丝毫不能含糊的。
第三,现代管理心理学中重视领导者素质“德才兼备”的标准,这实质上是我们在理论上设立的目标,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当然是努力朝这一目标前进,而要完全满足这一目标的要求,则有相当的难度。
由此看来,曹操“唯才是举”、“勿拘品行”的用人方针,不仅与我们现代管理心理学中领导素质“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不矛盾,而且还能够对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社会环境中的用人路线提供积极的、务实的理论参考,并产生更深远的意义。
二、“选将量敌”的用人艺术
“选将量敌”是曹操管理心理思想中比较典型的一个特征,即在掌握将领心理品质的基础上,根据敌人不同之特点,选派不同的将领以制敌。曹操在其《曹操集》和《孙子注》中多次提到关于将领心理品质的要求。认为一个称职的将领,必须具备这样一些心理条件,他说: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率督,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⑦就是说一个称职的将领,必须武艺高强,谋划周密,品质忠诚,禀性专一,坚守节操和大义。要临阵督战,奋勇破敌,亲自擂鼓而不知疲倦。率部出征,则能安抚将士。执行命令,从不违犯,遇敌应当机立断,从不疏忽大意。曹操认为,如果一个将领能够具备了这些心理品质,不但能战胜强敌,还能为部下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激发军队的士气。“将贤则国安也”。⑧是曹操对将领心理品质的高度评价。
另一方面,作为将领还必须注意矫正自己一些不良的干扰作战的心理因素。曹操在《孙子注》中指出:大将怒而不厌服,忿而赴敌,不量轻重,则必崩坏。⑨
意思是说,将领在情绪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带着心中怨怒出战,又不知自己能力的大小,在这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干扰下,最后必然会导致失败。
公元215 年,大将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领兵七千击退了东吴孙权的十万来犯之众,保住了合肥。这一仗的胜利也和曹操了解将领心理品质而“选将量敌”的用人艺术是分不开的。守城将领张辽和李典是善于进攻的猛将,而乐进则比较持重。于是曹操下了这样一道密教:“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⑩终于大败孙权。后来东晋历史学家孙盛评论道:“合肥守御,弱而无援。如果专任勇,必然好战,导致失败;如果专任怯,必然生惧而难保。曹操勇怯互用,实在妙极了。”这是曹操根据将领不同个性差异和才能特点等心理品质,去击败敌人的一个实例,也是曹操“选将量敌”思想在实战中成功运用的一个典范。
三、“褒亡厚往”的激励手段
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是“通过一定的刺激促使某种思想、愿望和行为产生的心理过
程”。激励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管理心理学中最核心的内容,群体的士气就是通过激励手段来实现的。曹操在其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总结出了这个道理,并实施到他的管理活动当中去。他说:势有不得已也。陷之甚过,则从计也。必殊死战,在亡地无败者。就是说,士兵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拼死战斗,如果陷于危险的绝境,就会听从指挥,绝地反而容易激发士兵的勇气而反败为胜。这里面唯一起作用的是士兵在绝境中产生的强烈的求生欲望,从而激发出高昂的士气。同时, “褒亡厚往”也是激励部属士气的重要因素。曹操曾说过:“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就是说奖励死者是为了鼓励活人,厚赏前人是为了激励后人。曹操用这种方法激励部队的士气,使将士生时能为国家努力作战,奋勇杀敌,也能为自己的不幸牺牲预先感受到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他还让士兵们用鸡羽毛装饰头盔,他说:鸡猛气,其斗终无负,期于必死。今人以为冠,象此也。意思是说, 鸡具有勇猛的气概,直到斗死,从不败退。所以曹操认为:士兵用羽装饰头盔,就是象征这种战斗精神。这对士兵的战斗情绪确也起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激励和鼓舞,使军队能够保持着旺盛的士气。
激励是一种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因为人的任何一种行为的出现,都是有一定原因的,这种原因就是人的心理需要。如果领导者掌握和理解了其下属的心理需要,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和激励措施给予心理上的满足,这样就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励下属的工作情绪和活动效率,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尽快实现。曹操在其一生的实践过程中,较好地运用了这一原理,是他最终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有效前提。同时,也值得我们现代的领导者们学习和借鉴。
四、“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
曹操“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与现代西方管理心理学提出的“公平理论”不谋而合。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研究分析人的积极性与分配方法的关系时指出:工资、报酬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有较大的影响。曹操在其《孙子注》中也明确提出:“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公元207 年,曹操消灭了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集团后,为了激励将士继续为统一战争贡献力量,下令封赏功臣。他说:
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 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
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 其促定功行封。意思是说,我(曹操) 起义兵平叛十九年来,每战必胜,这并不是个人的功劳,都是与将士谋臣的奋勇作战和出谋划策分不开的。现在天下并没有安定统一,我应当同大家一起去为之努力,而又怎能安心地独自享受这些功劳和荣誉呢? 现在要尽快定功行赏,安抚将士。不难看出,曹操在另一方面,曹操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他“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加强部队的组织纪律性,颁布了《败军抵罪令》。他说: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意思是说,自从我(曹操) 派遣将士出征以来,只赏有功的而不惩办有罪的,这是不符合国家大法的。众将带兵出征,打了败仗要按法律治罪,造成损失的要免去官职和封爵。这样,使将士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紧张,强化了将士们的责任感。
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曹操“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具有一定的心理依据,而且贯彻执行过程中十分严格。他在《诸儿令》中曾说道:“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曹操这种“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对于我们现代的管理心理研究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赏罚分明”使人口服心服,就会让下属有较强的进取心,对顺利完成组织目标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捌』 正史中的三国智力排行

正史没有排名,但是从正史中能推断出来。
单以军事而论,排第一的无疑是曹操早期首席谋士郭嘉郭奉孝,助曹操平定北方,用计天马行空,人称鬼才。其次是贾诩贾文和,一言搅乱天下,用计奇狠,人称毒士,鬼狐。司马懿司马仲达,拖死诸葛,使其徒劳无功,其后更是篡了曹操的天下。庞统庞士元,史上提出火攻曹操献连环的人,但不是本人亲去,人称凤雏。荀攸荀公达,平生八策,皆为曹操取得最大利益与平安,人称器世之才。法正法孝直,迎刘备进川,汉中斩夏侯渊,人称应变之才。田丰田元皓,沮授沮则注,袁绍凭此二人称雄北方,但结局不好,投错人了。徐庶徐元直,新野破阵破曹操,后被骗归曹,不发一谋,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称麒麟儿。陈宫陈公台,兖州叛变差点弄死曹操,后辅佐吕布称雄一时。还有曹操曹孟德本人,我及不多说了。
单以政治而论,排第一的无疑是诸葛孔明先生了,成绩隆中对,连吴抗曹。其次是荀彧荀文若,立定曹操本营。鲁肃鲁子敬,也有三分之策,不过是刘表曹操孙权三方鼎立,正史有记载。马良马季常,平定荆襄四郡,以退为进。张昭张子布,东吴重臣,东吴早期内政高手。
单以领军而论,排第一的就是周瑜周公瑾了,功绩我就不说了。其次是陆逊,大败刘备。曹操曹孟德,我也就不细说了。邓艾,破蜀国。

这些就是我看正史中各方面推断出来的了。谢谢!

『玖』 魏国最后被谁灭掉了

被秦国所灭。

赵国被秦灭亡后,秦即想南下灭楚,但中间尚相隔一个魏国,魏此时虽然已只剩国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终属秦进军楚地之障碍,于是决定先灭魏,再伐楚。本来魏处于“天下之枢”,具有优越的战略形势,但由于战争频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实力。

多年来,在强秦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不断割地求和,魏国大河以北领土被吞食殆尽。

秦始皇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进攻魏国首都大梁。秦战地统帅王贲认为大梁城垣坚固,很难在短期内攻拔,于是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经3个月战争,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秦以其地建为东郡。

(9)曹睿依法治国扩展阅读

魏国,公元前344年称王、至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共179年。领土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西部、河北南部。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

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称为梁国。

公元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

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公元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但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传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战国初期,魏国迅速成为实力最强的新兴大国,对天下诸侯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尤其对西邻秦国,魏国以强盛的国力军力,夺取了整个河西高原与秦川东部,将秦国压缩得只剩下关中中西部与陇西商於等地。

这种令天下瞠目结舌的崛起,根源在于魏文侯开创了后来一再被历史证实其巨大威力的两条强国之路:一是积极变法,二是急贤亲士。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

『拾』 魏蜀吴三国为什么会同归于尽(晋)呢

首先,没有北魏奠定的基础,就没有以后的晋朝。北魏是晋朝的前身,当三国鼎立的时候,就注定了北魏一定会统一三国。但是为什么不是北魏统一三国而是晋朝呢?那就是北魏自身的原因了。 曹睿死后,把大权给了曹爽,司马懿,曹爽的权利大于司马懿,但是能力差的远了,开始的个把月还把他当前辈看,后来越看越不顺眼,架空了他。这种赤裸裸的威胁怎么能让久经沙场的司马仲达不愤怒?一场政变就发生了,这场政变的结果就是司马家族统治了北魏的政权,曹氏衰败,所以,以后的改朝换代之是时间问题了..

热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出境配偶 发布:2025-01-19 23:58:12 浏览:181
新工商法保留工商前置许可 发布:2025-01-19 23:13:26 浏览:280
行政立法扩张体现在 发布:2025-01-19 23:07:19 浏览:238
旅游法律责任名词 发布:2025-01-19 23:05:34 浏览:553
德治比法治更重要辨论赛 发布:2025-01-19 22:42:34 浏览:638
新劳动法加薪 发布:2025-01-19 22:41:23 浏览:725
宁夏邮政条例 发布:2025-01-19 21:48:58 浏览:810
经济法要约邀请例题 发布:2025-01-19 21:10:22 浏览:155
刑法重公权 发布:2025-01-19 20:19:44 浏览:926
法官在家办公 发布:2025-01-19 20:08:01 浏览: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