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太极道德

太极道德

发布时间: 2020-12-21 20:28:34

❶ 如何理解道家老子《道德经》,无极,太极思想境界

中国古人讲寻本溯源,所以老子提出了道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回三,三生万物。这个一就答是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万物的生长又离不开阴阳的互动,就像太阳和月亮交替,才有了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最终,老子对道做了解释,道可道非常道,所以,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谁都说不清。

❷ “太极”概念的演化进程

一、先贤立哲理,文化始诞生
上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朴素而单调,欲念极少,心性清静,恬淡虚无,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融洽,容易进入静的状态,进入到“天人合一”之境。有大贤者,与天地合一,与道合真,彻悟本性后,有大智慧、大神通,将在定境中所体悟的先天大道与后天哲理进行概括、总结、叙述,创立了无极、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返、八卦、九宫、天干地支、河图洛书等理论来表述先天大道与后天哲理。这些上古哲理,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为中华文化的根本和源头。后代诸学说、政治、经济、文化,俱受其影响。在上古,先贤将入定之体验加以总结、传授,最后发展成为各种修真之法,炼气之术。
伏羲画卦,阐明阴阳,太极之理,已寓其中。上古哲理,为太极拳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上古修真炼气之法也成为太极拳产生的源头。因而有“轩辕黄帝太极拳”(安声远道长所传)之说。然历史已不可考矣!如果从中华文化的源流来讲,先贤大德所作的功业,德被万世,将其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是可以的,作为太极拳的文化源头也是可以的,但说上古先贤创太极拳则未必。
“当年祖师乘易理而造艺沟拳,以拳脚生动静,以武法显玄机,正隅异常,造持变化,经演大道,反复通玄,易名太极”。“夫太极拳以太极为名,是拳法理义中意深与‘易’相合,感而遂通,故名之以太极。”(李兆生《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太极拳与易》)《太极拳论》等理论经典随处可见上古哲理的叙述,并将其作为练拳、技击的理论指导。张三丰云:“此拳(太极拳)假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一动一静纯任自然,不尚气血,意在炼气化神耳。其中存一理二气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等奥义,始于一终于九,九又还于一之数也。”(山中子供稿,王宗岳编《太极拳秘典•张三丰祖师创太极拳之解义》)
二、老子著道德,大道传华夏
“紫气东来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老子(李耳,字伯阳)曾任周守藏室之吏,学识如渊似海,孔子向其问“礼”后作出“犹如龙乎”的感叹。后因见周室衰,西出函谷关,关令尹喜(关尹,函关令尹;喜,姓宓名喜,后世尊称为文始真人)请为著书,作《道德经》五千余言。道行而知,觉而悟。《道德经》为后人打开了一扇进入大道之门,光垂千古,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云:“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道德经》所述大道之理为太极拳所遵循,是太极拳的理论渊源之一。拳以合道,是太极拳 追求的最高境界。
赵堡太极拳有歌曰:“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设教,宓子真传。玉皇上帝,正坐当筵。帝君真武,列在两边。三界内外,亿万神仙。传与拳术,教成神仙。”将太极拳推为老子所创。华山无极门武学(传有先天拳、无极拳等功夫)创始人的记载也将老子、关尹子作为始祖(见李慎强、谢文剑《无极门武学揭秘》一文、而老子也确是传下了修真炼气之术。诸如“老子《道德经》所言‘魂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天门开合’十六字已尽泄修真之秘”(笔者《太极拳的三大理论渊源》),但言其传太极拳尚缺实证,但大道之理为太极拳之理论渊源则无疑义。
三、贤侠剑道之余风,萌生了早期太极拳
“习文达理,怡性养情而为贤士 ;除暴安良,浪迹江湖而为侠客;文武同参,以剑通神而为剑仙;披执慧剑,向道成真而为合道之人,自此三界往来,通达无碍,古今万年千劫,亦如刹那。”(李兆生《太乙金编》)此贤侠剑道之谓也!“汉唐之际,随着社会文化与思想的并兴,当时,有学识有品德之贤者,随着正义感的浸染熏陶,以剑求道,剑道合一,从而发展塑造了具有侠肝义胆,同时伴有修真行持的人物。他们渐与道合一,从方法、观点、理想、思想、学识等方面,形成体系。也就是说,社会上的三教思潮、神仙学说,在武学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专一的独立体系,发展为脱胎于三教,以修真武学为生涯的学术之风——‘贤 侠剑道’之宗风”(李兆生《国术内涵浅释》)。贤侠剑道的生成,标志着中华武学的成熟。贤侠剑道后来以武林风姿的面貌出现,形成超离三教、教外别传的体系。汉唐之时,贤侠剑道之宗风,漫传于世,泛波于俗,以武演道、以武隐真之修真炼气之术泄入人间,诞生了先天拳、三十七式、小九天、后天法等早期太极拳流派。贤侠剑道之风至宋元时形成少林、武当等九大门派。在此期间,太极先贤以韩拱月、李道子、胡镜子等人为代表。关于早期太极拳之事迹,《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简称《宋谱》,本文所引用之文皆釆用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出版之《太极拳之研究——吴图南太极功》所录古谱)记之甚详,虽非十全十美,偶有个别错漏之处,但其内容基本属实,是非常珍贵的太极拳史、拳理资料。
小九天
相传,南北朝时,程灵洗得其太极功于韩拱月,后传至宋朝程铋,程铋将其太极功另加一名为“小九天”,共十四势。古人云,天有九重,“小九天是把人体比喻为大自然的再现,通过天人合一去练习,追求大自然中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在人体的表现。”(李正《浅说杨式太极府内派功法》)《宋谱》记载:“程灵洗,字元滁,江南徽州府休宁人。授业韩拱月太极之功大用矣。侯景之乱,惟歙州保全,皆灵洗力也。梁元帝授以本郡太守,卒谥忠壮。”《宋谱》并载有用功五志、四性归原歌、观经悟会法等拳论。程铋(1165-1242),为南宋大臣,学者,字怀古,以先世居洛州,因自号洺水遗民。休宁县汊口乡人。1193年中进士,历任秘书省著作郎、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福建安抚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被封为新安郡侯。秘知识渊博,立朝以经济自任,其论备边、蠲税诸疏,则拳拳于国计民瘼,详明剀切,利病井然。程铋书法造诣也较高,齐云山上今天仍存有他手书“云岩”两字摹刻。主要著作有《洺水集》60卷、《内外制类稿》30卷、《洺水词》1卷。《宋史》有传。据吴图南先生介绍,宋刻本《洺水集》原有“小九天法”一卷,言小九天太极拳之理。至明刻本《洺水集》只余26卷,小九天一卷也在佚失之列。吴图南老先生原收藏有宋刻本《洺水集》一部,惜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搜去,至今无踪,令人顿足叹息。小九天太极拳虽有资料记载,但由于未见流传,世人多以为早已失传,更被某些所谓专家恶意否定,明珠蒙尘。2001年,杨式太极府内派李正公开介绍杨氏秘传的十套拳,小九天就是其中的一套,并在《武当》发表了《小九天》一文,详细介绍了小九天的具体练法,其拳式与《宋谱》所载相同。小九天太极拳历经千余年未失,真是万幸。(可参阅笔者《早期太极拳之小九天》一文)
小九天虽为自然门功夫,未涉修真之道,但也尽显道家“天人合一”之内涵。
三世七
三十七式太极拳,又名三世七(可能是三十七谐音之误,日久成为别名),又名长拳。相传,系唐代许宣平所传,数百年后,传至明宋远桥,民国时宋书铭善该拳(可参阅笔者《早期太极拳之三十七式太极拳》一文)。《宋谱》记载:“自予而上溯,始得太极之功者。授业于唐于欢子、许宣平也,至予十四代也,有断者亦有续耳。许先师系江南徽州府,歙县人。隐城阳山,结庐南阳辟谷。身长七尺六,髯长至脐,发长至足,行及奔马。每负薪卖于市中,独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夕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访之不遇,题诗望仙桥而回。所传太极功拳名三十七,因三十七势而名之,又名长拳者。所云滔滔不绝无间也,总名太极拳。”许宣平见李白之题诗后,自题曰:“一池荷叶衣无尽,两亩黄精食有余。又被人来寻讨着,移庵不免更深居(明洪应明《仙佛奇踪》)。”尽显隐真风貌。关于许宣平传太极拳,手抄本《太极法说》也有记载。《太极法说•张三丰承留》有“神化性命功,七二及文武。授之至予来,字著宣平许”的论述。“宣平许”即许宣平也。可见,张三丰祖师也继承了许宣平之太极拳功。《宋谱》还记载了《八字歌》、《三十七心会论》、《三十七周身大用论》、《十六关要论》、《功用歌》等拳论。宋书铭功夫极高,“其时纪子修先师,及吴鉴泉、许禹生、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诸师,正倡导太极拳于京师,功行皆冠于时。闻宋氏名,相与访谒,与宋推手,皆随其所指而跌,奔腾其腕下,莫能自持。其最妙者,宋氏一举手,辄顺其腕与眉,掷至后方寻丈以外。于是纪、吴、许、刘诸师,皆叩首称弟子,从学于宋。”(王新午《太极拳阐宗》)当今流传之吴式太极拳即脱胎于宋书铭之拳式与杨式太极。除此之外,杨式府内派秘传之十套拳也有三十七式太极长拳,拳式与《宋谱》所载基本相同。还有张庆云所传三世七太极拳,称唐传三世七拳,据说也是许宣平传下来的,与《宋谱》所载并不相同。“此拳亦称为‘三七拳’,主要是三七步、三七动作,手足都是三七,讲究出手、迈步、发力都是‘进七留三’,非是拳法有37个式子,而是手法练习有37个单手。”(张庆云《三世七太极拳》)张鉴塘所传之“古太极拳”,据说也是许宣平三十七式太极拳发展而来(可参阅尚济《张氏古太极拳》一书)。
先天拳
《宋谱》记载:“俞家江南宁国府泾县人,太极功名曰‘先天拳’,亦曰‘长拳’,得唐李道子所传……方知先天拳亦如予(余字之误)之三十七式,太极之别名也……俞家代代相承之功,每岁往拜李道子庐,至宋时尚在也,越代不知李道子所往也。”《宋谱》还记载了宋远桥与俞莲舟于武当山遇夫子李,授俞莲舟先天拳之全体大用并《秘授歌》,自此俞莲舟功夫大进。宋远桥认为,此夫子李(不食火食,第啖麦麸,故人称麸子李。谱中尊师之故称夫子李)即为唐李道子。李道子至明时已数百年矣,故迹近玄幻。清汪锡龄所编之《张三丰全集•道派》记载:“李夫子者,名性之,楚人也。正德年间,入太和山遇三丰先生,传以丹法,遂得道。平时好端坐,澄静齐庄,人号为李夫子。喜辟谷,日啜麦面汤,人又号为麸子李。”可能宋远桥、俞莲舟所遇之夫子李即三丰祖师之弟子。且夫子李可能为李道子之后人,熟知俞莲舟之先祖,故宋远桥、俞莲舟误认为是唐之李道子。如此,则麸子李之先天拳及《秘授歌》可能为三丰祖师所传。然俞莲舟未遇麸子李之前,已有家传先天拳,且明确是唐李道子所传。张三丰祖师可能也得李道子之先天拳。
先天,天地之先,亦即太极之先,无极也。先天实与无极同义。先天拳也可称为无极拳。张三丰得华山陈抟老祖无极门功夫,也传有无极拳。武当玄真神剑门尚继承了陈抟老祖之无极拳(见李慎强、谢文剑《无极门武学揭秘》一文)。近年,在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李氏家族整理编修家谱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通原来树立于唐村附近“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里的石碑拓片。千载寺是由释、道、儒三教寺庙组成的建筑群落,规模宏大,始建于东汉。碑文《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记载:大唐贞观,赐李氏,名儒子,字道武,号十力僧,游化号道子,河内人……文武医易博艺皆修。涅槃摄论,黄老经通,弘扬释道儒三教融易……创艺无极养生武功……武练月雪,感之三圣,梦中授艺,功惊武林”(该碑落款为:大清康熙丙申年二月二日千载寺古臧残碑译撰书普观题)。此为李道子的另一资料。此碑可能是千载寺僧道所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明代千载寺有无极拳、十三势、通背拳等功夫流传。至今博爱县部分村镇传承有据称源自千载寺之无极拳。至于说李仲、李岩兄弟二人和姑表兄陈沟陈奏廷三人创立太极拳乃为牵强之说,三人拜师千载寺太极宫学艺,所学之无极拳、十三势等功夫,本就是太极拳之两个流派,十三势更是张三丰所传太极拳之别名。所谓创艺“太极养生功”,不能认为就是创造“太极拳”,因所学就是太极拳,就算有所创新,也不能称为创“太极拳”。李家村之资料,也有不少自相矛盾和错漏之处,可供参考,但不能全信,需详细进行考证。
后天法
后天法,为宋胡镜子所传,多用肘法。“胡镜子,初年以磨镜为生涯,隐道藏身,行迹于武林”(《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一代英侠留鸿爪》,李兆生),后人尊其为玉镜祖师。胡镜子传宋仲殊。《宋谱》记载:“仲殊安州人,尝游姑苏台,柱上倒书一绝云:‘天长地久任悠悠,你既无心我亦休。浪迹天涯人不管,春风吹笛酒家楼。’”胡镜子所传后天法为早期太极拳之重要流派,其宗传三十六天罡肘有追魂夺命与丹脉真传之密,由道门秘传,武当太乙铁松派一脉尚继承玉镜祖师之三十六天罡肘。其泛传之世有后天法十五式,杨式太极府内派尚承其宗,其秘传之十套拳即有“后天法”,拳式与《宋谱》所载相同。(可参阅笔者《早期太极拳之后天法》一文)
六合八法拳
此拳相传为唐末五代时,陈抟老祖所创。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祖赐号希夷先生,其睡功为修炼之一绝,曾刻“无极修真秘图”于华山石壁,并创无极门武学。陈抟老祖传火龙真人,火龙真人传张三丰。故张三丰祖师也得华山无极门之武学道法,张三丰袓师集太极拳之大成,应也吸收继承了陈抟老祖六合八法拳等绝艺。武当太乙神剑门(以已故的关亨九先生为代表),家承谱诀有“先有太和,后有武当。成于真武,传于三丰。六合神拳,谓之内家”(关亨九《武奋修真密笈•内家溯源》)之记载。据近代铁岭吴翼翚所言,其所传之六合八法拳即传自陈抟老祖,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有吴翼翚、陈亦人所著之《六合八法拳》。
九宫太极架
道家太极门有九宫太极架之修持,因其内涵变化,又称为“九宫太极手”、“九宫太极拳”。当代太极门传人陆锦川在《仿佛谈道录•道家太极学•九宫太极架》中有简略介绍。陆锦川抛弃门户之见,广传弟子,著书讲学,名重于世,堪称一代大师。
四、张三丰集太极拳之大成,纳拳于丹道
张 三丰,姓张,名通,字君实,又名全一,三丰其号也,本张天师后裔。出生于南宋末年,南宋理宗、元定宗丁未年出生(公元1247年),生有异相,丰神奇异。 幼读三教之书,出口成诵,后习少林武技,拳艺绝伦,威震武林。曾充中山博陵令,不久弃官寻道,习道门武功,融佛门道门武功于一体,功臻化境,已成武林一代 宗师。然祖师深知,如不能结成如意金丹,孕育元胎,阳神显现,拳脚再好,只是自然门功夫,百年之后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焚香祷告上天,慕习金丹大道。 至六十余岁,在终南山得遇火龙真人,传以大道,火龙真人乃华山陈抟老祖之徒。后又在峨眉山遇吕洞宾真人传以飞剑之术。吕洞宾真人金丹、元 神、飞剑三大绝技震惊于世。三丰祖师悟通白云上人书诀,以书诀合丹道、武技,创龙形大草、武当字拳。又以书诀、丹道、飞剑熔于一炉,创天龙神剑。继承整理 先天拳、小九天等早期太极拳,纳拳于丹道,将太极拳作为入道之基,创太极丹道,以使资质一般之门人易于入道。三丰祖师将少林、华山武技融入武当功夫,融多 家之所长,得佛之广大,得道之精微,得儒之至极,将武当派发扬光大,传下神功无数,各成体系。武林中形成“北尊少林,南崇武当”之局面。三丰祖师将武当山 分为九门,即“上乘法第通玄于道,概演天真,时太乙、太清、太虚三门。中乘法第与道同真,虚灵为证,时清虚、玉虚、灵虚(天虚)三门。下乘法第以武演道, 与道全神,时太极、无极、至极(八极)三门。”(李兆生《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后衍变为八十一派。
武当,自古就有炼气士、道门大德在此修 炼,至唐宋之时,武当已是武林大派。“就在这个时期(唐代),武当隐修道人金晶子祖师将老子的清静无为之道,文始的内炼成丹的金丹之法,与武轮先袓元圣真 灵子(先秦时期人士)所遗留的武道修真密技相结合,集修真、武学大成于一身。最后,确定了以武入道、武道相合的修真方针,并以此为宗旨,创立了武当太乙金 门,俗称武当太乙门。”(梁英杰、唐新晖《武当太乙门内功文化脉系溯源》)因三丰真人将武当派发扬光大,继承、整理、创造无数神功绝技,故被后人尊为武当 派之祖师。从三丰祖师所留字迹,可见绵绵 不断之拳势,剑势纵横之剑气,正所谓“拳里有字,字内藏拳”,“写字舒剑气”是也。三丰祖师集太极拳之大成,创立太极丹功体系,赋予了太极拳新的生命,新 的内涵,将太极拳作为丹家外形有术之操修,也为入道者设一方便之法门,故被后人尊称为太极拳祖师。“从史学参真而言,太极拳尊张三丰为开祖,是指三丰祖师 将唐代传之先天太极拳纳合于丹道,融武学丹道于一物,故使太极与丹道全参之共性,归于参同周易。丹道以静潜动,太极为拳以动循‘易’之律,而经化乾阳。因 而武功参同修真,再造血肉神魂,使太极拳有了一个超越空前的崭新生命,使太极拳开一代先河,做为内家血统而传宗后世。”(李兆生《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民 族文化的萌芽》)除武当宗传之太极拳流派之外,泛传于俗之赵堡、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流派均尊张三丰为祖师。张三丰写有《太极拳论》等拳论与功 法传世,后代弟子将其编辑、整理成《太极拳经》、《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太极法说》等经典传世。
五、宗风隐遁,脱化出先天六脉太极体系
宋 元时期,武林中形成少林、武当、峨眉、昆仑、崆峒、华山、雪山、千山、天山等九大派系。明永乐年间,武林集会,有九派至尊和海上七星、塞外十三绝等参加盛 会。一举化解修真与武学之分歧,将修真与武学合一,完成大道一统,统一了中华之千古国术。各派将全部精华拿出交流、研讨、印证、提炼、圆融,留下了“一脉 真谕”。在龙虎堂,主持集成《武库遗真》与《九宗汇元》两部惊天动地、空前绝后大成之作。此即九脉合真之典故。“九脉而后,虽成一统,但又各自为真。一统 就是说各大门派的功夫都已圆融了,各自为真是说又各有各的体系和传承。”(李兆生《法镜交光六根成慧日》)九脉合真之后,先贤因预知天下将大乱,故作出了 “封真五百年”之决定,二百年后,大武林中又“封法三百年”。将道法与“由武入道”之内功宝藏封存石壁,九派脉传匿迹江湖,将“一脉真谕”慎重传世。此 后,宗风隐迹,匿藏而修,有身怀绝技者也要外敛形迹,武林进入了“九脉流真”时代。“外敛形迹使得武林绝技不能每日尽情操修,先贤老少皆掩其行藏。一方面 要复传武道,另一方面又要享尽天年,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则,武林终在学风的修为上脱化出六脉太极之体系。六脉太极,道演宗风,是应合‘封真’的需要,将神功 绝持,惊人的造作操持改良为之,名为先天太极六脉。其风范是纳武于道,以太极阴阳、刚柔、动静为体。内有循经而尽丹道之为,外敛形迹,复享天年之伦。” (李兆生《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六脉传真太极魂》)六脉太极为混元太极、龙虎太极、如意太极、乾元太极、浑天太极、先天太极。六脉太极各有专修,形成了完 整的修 练体系,此为太极拳发展之巅峰。先天六脉太极拳传人李兆生著有《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真乃传世之经典。李兆生曾介绍说:“避免阴阳不平衡,怎么办?用混 元太极。要是配合修真炼丹,有龙虎太极。要配合坎中真阳水中金,坎中真阳向上升腾,达到水撞金轮,继而水撞金轮继续向上升腾,金风吹脉,金气朝元,三花聚 顶,一气呈真,那有乾元太极。以站桩为基础的有如意太极。”(李兆生《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第三集》)李兆生对世传二十四式太极拳以精准校正,创编循经 太极拳二十四式,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之作。

❸ 太极和道德经有什么关系么

《道德经》是先秦时代的作品,是用文字来讲述的。
太极图,是宋朝时代的,是用图形来讲述的。
尽管方式不同,但内容上相近的。

❹ 金庸群侠传中获得太极拳需要道德值多少!

60以上,50以上获得《梯云纵心法》,70以上获得太极剑法

❺ 金庸群侠传为什么我道德够了张三丰不给我太极剑法

是哪个版本?
首先要确定的是 你是否触发了过招?
原版是要对话过招 然后连败三次版 每次权学武功需要的道德值逐个增高。太极剑需要道德85还是90以上。假设你道德90了。第一次败北张三丰给你梯云纵心法 第二次给你太极拳 第三次给你太极剑。不过顺带说一下 玩原版的话 太极剑一点用也没有的
苍龙版的话 太极剑还是非常有用的 威力大且费内力小
也需要对话触发过招 而且道德需要达到90吧。然后输掉就行了。太极剑也是败第三次拿到的
第一次应该是 拿倚天屠龙功,第二次是纯阳无极攻,第三次是太极剑
原版任何时候去都可以拿
苍龙里有剧情设计,比如说正在发展倚天剧情 当然就不会触发此学武功剧情罗,还有拿这个 倚天应该走正线才行吧
如果以上你都满足的话 还拿不到 那就看你是不是修改了游戏的哦 导致程序出bug了。

❻ 试谈学习太极拳对文化传承自我道德修养的帮助

1、传承中华文化:

太极拳发源于中国,是东方文化瑰宝。组织盟员学习太极拳,不但强身健体,也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执著传承。

2、了解修身处世之道:

修习太极拳要讲求中正安舒,心静体松,这八字真言正好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最佳座右铭。透过练太极拳,学生可以体会到立身不正之弊:劳劳终日而不得其所。做人只要中正,不走歪路,不偏不倚,就可感安舒之态;平日只要学会心静,抛开生活压力的负担,就能体验到体松之感。

3、认识及体验和谐协调的阴阳哲学观:

太极拳倡身心和谐调协,不强已所难,内外相合、虚实分明、刚柔互兼。正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这种讲求明白阴阳对立统一辨证关系的哲学,就是太极拳之创作精神哲理之本。

4、认识不以强凌弱,不借故犯人之道德观:

太极拳论所说之舍己从人,彰显了太极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独特武学精神。太极倡借力打力,以小力胜大力,一切回击纯顺应对方来势,以灵巧的动作,较小的力气加殊其上,使来犯者失准而落败。故太极拳的真正威力,只有在被人蓄意侵犯下才发挥出来,绝无加害对方之意。

(6)太极道德扩展阅读:

学习太极拳对身体的好处:

1、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

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练了若干时间,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针刺、腹鸣等感觉。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2、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

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如下势、蹬脚等式子,能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

3、提高心肺功能

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相对地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又因练太极拳时间较长,此等带氧性活动能训练及提高心肺功能。

人民网-睡前适合练太极拳吗?详解太极拳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❼ 老子《道德经》中的三宝与太极拳有什么联系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内苦县厉乡容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❽ 混沌从来道德奇,全凭玄理立玄机。 太极两仪生四象,天开于子任为之, 是什么意思

1、字面的意思是:混沌初开的宇宙间自始自终都是道和德最为神奇、奇妙,全部都是凭借着玄妙的道理才确立了玄妙的机宜。从太极裂变成两仪再分化出四象,这天道开启对于尊贵的圣子可以任意作为。
2、此诗句出自《封神演义》,是赞叹元始天尊的修为的前四句。元始天尊就是盘古大帝,作为道教经典最高神灵“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尊神之首,《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元始”一词原是道家舒述世界本源的哲学用语,后来被道教加以神化,逐渐演变成道教的最高尊神,居于三清之首。
3、《封神演义》对元始天尊赞叹的全诗如下:
混沌从来道德奇,全凭玄理立玄机。
太极两仪并四象,天开于子任为之。
地丑人寅吾掌教,黄庭两卷度群迷。
玉京金阙传徒众,火种金莲是我为。
六根清静除烦恼,玄中妙法少人知。
二指降龙能伏虎,目运祥光天地移。
顶上庆云三万丈,遍身霞绕彩云飞。
闲骑逍遥四不相,默坐觉檀九龙车。
飞来异兽为扶手,喜托三宝玉如意。
白鹤青鸾前引道,后随丹凤舞仙衣。
羽扇分开云雾隐,左右仙童玉笛吹。
黄巾力士听敕命,香烟滚滚众仙随。
阐道法扬真教主,元始天尊离玉池。
混元初判道为尊,炼就乾坤清浊分。
太极两仪生四象,如今还在掌中存。
鸿蒙初判有声名,炼得先天聚五行。
顶上三花朝北阙,胸中五气透南溟。
群仙队里称元始,玄妙门庭话未生。
漫道香花随辇毂,沧桑万劫寿同庚。

❾ 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老子
《道德经》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若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版胜刚权,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详,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这段话是说: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攻击坚强壮之物没有能胜过它的,因而水是没有事物可以代替得了的。柔胜刚,弱胜强,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没有哪个能做到。因而圣人说:“能承担国家屈辱,才能称得上国家的君主;能承担国家的灾难,才能做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言语好像是在反说一样。这段话可说是老子“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思想的代表。

❿ 谁能谈一下《道德经》和“太极图”之间的关系

不同意楼上的。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而太极图则形象的描述了道家的某回些思想。首先答 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 可以从太极图中很明显的体现出来。 太极图的阴阳,也表达出了道家所认为的世界观,阴阳动而天地生。

热点内容
绵阳法官通奸的女的叫什么 发布:2025-01-20 22:24:17 浏览:846
隐名代理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0 22:14:41 浏览:884
浙江导司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20 21:35:58 浏览:697
法律责任的特点是 发布:2025-01-20 21:13:14 浏览:172
多措并举开展法律援助 发布:2025-01-20 20:13:22 浏览:955
法院冻结汽车 发布:2025-01-20 19:39:02 浏览:447
郑州名律师 发布:2025-01-20 18:42:13 浏览:519
中级经济法只看郭守杰 发布:2025-01-20 18:40:48 浏览:501
新疆司法拍卖网 发布:2025-01-20 18:27:06 浏览:509
噪音扰民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0 18:10:15 浏览: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