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民生法治化的必要性

民生法治化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 2022-04-06 02:11:54

⑴ 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是什么

最佳答案检举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⑵ 如何理解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一、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激发全社会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是最终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
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只有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才能真正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二、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
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合理,主要看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组合是否高效,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重大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以及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是否公正公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人力资源总体水平不高等,严重阻碍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源泉。我国是发展中大国,民生消费和民生投资始终是支撑国内需求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民生需求不断扩大。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和社会救济等,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可以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还可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巨大拉动作用,将有力扩大城乡居民的即期消费需求,极大释放潜在需求,不断创造新的需求,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当前,我国民生需求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实现了从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从物质需求向文化需求、从实物需求向服务需求的重大转变。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能够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而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入持久活力。
三、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分配结构等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格局出现深刻调整,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公众利益诉求不断增多,诉求方式更加多样,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这些都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公平正义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民生政策,让人民的意愿得到反映、权力得到实现、利益得到保护,才能使我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通过努力,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其发展目标不仅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包括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向好,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达到80.1%。在新的历史起点,人民群众对小康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体现在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只有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民生领域的现实困难和问题,让人民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才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未来几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我们既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社会建设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也要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各种潜在的挑战和风险依然存在。这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民生事业加快发展,使全体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有尊严,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⑶ 我国关注民生的重要意义

我国关注民生的重要意义:

1、维护社会公平,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

2、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3、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从社会层面看,民生贯穿人类文明的始终,体现社会文明的进步。民生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具有广泛的受益面和较强的公共性,是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活动的根本目的。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归结到利益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

民生的改善,实质是社会成员获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和机会,以满足自身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的过程。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社会治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发展机会相对均等,才能不断满足民生需求、促进利益均衡,也才能消减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和谐。

从政治层面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影响政权。古今中外,朝代的更迭和政权的兴衰一再证明:重视民生则政通人和,无视民生则民怨政息。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权的基本职能,也是执政合法性的重要依据,这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就是为广大民众谋利益,民众生活不断改善、利益不断实现的过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都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

党的十七大顺应民众意愿,彰显时代特征,鲜明提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明确“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并务实推进,成为我国对民生内涵最具体、最现实的解读,对民生改善最广泛、最生动的实践。可以说,民生是发展之源、社会之基、为政之要。

(3)民生法治化的必要性扩展阅读:

民生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诉求。人类文明越发展,民生内涵就越丰富,并呈现阶段性特征。

远古文明时代,先民岩居穴处、茹毛饮血,民生是果腹之“食”和御寒之“衣”;农业文明时代,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生增加了“耕有田”、“居有屋”等要求;工业文明时代,人居密集的城市化和劳动分工的专业化,激发了社会发展的蓬勃创造力,带来了社会成员的较大流动性,民生诉求拓展到发展自由、机会公平等方面。

在我国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进程中,我省客观存在“三个最大”的基本省情,处于继续应对危机、推进“两个加快”,“爬坡上坎,蓄势突破”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民生既表现为衣、食、住、行、用逐步改善的需求,也体现在稳定就业、教育公平、社会保障、分配公正、医疗服务等方面的诉求。

我们应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使命,围绕“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阶段目标,协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美好新家园。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关注民生需求 助推民生改善

⑷ 颁部民生的法律有什么必要性

民生立法凸显民生主题
——《人民法院报》记者杨宜中
12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次为期6天的会议共有8部
法律草案提请审议。而其中,竟然有4部与民生紧密关联,凸显出我国立法以民生为主的转变。
保险法草案加强对投保人权益保护
这是保险法再次提请审议。修订草案进一步加强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特别
是针对大家反映强烈的霸王条款问题,草案做出了明确规定。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向常委会所作的汇报中讲道:“为防止保险人以其提供的格式条款,
在保险合同中规定免除其依法应承担的义务或加重被保险人责任,草案增加规定:采用保险人提
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免除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或者加重投保人、被保险人责任,
排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规定无效。”
仲裁工作不向当事人收取费用
首次提请审议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强对仲裁工
作的指导;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支持仲裁机构开展工作,仲裁机构日常工作由当地农村土
地承包管理部门承担;仲裁工作经费由财政预算保障,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健全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纠纷解决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仲裁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受理农村土
地承包经营纠纷应以当事人的书面协议为前提。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想让农民事先签订仲裁协议
不太现实,纠纷发生后更难以达成仲裁协议。因此,草案规定,只要发生纠纷,双方当中任意一
方提出,就可依法申请仲裁。
养老保险有望实现异地转移接续
据介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能转移接续,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由于无法转移接续,跨地区就业劳动者的缴费年限不能累计计算,致使很多劳动者不能享受基本
养老保险待遇,造成劳动者参保积极性不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量农民工退保的情况,企业
也有意见。为解决这一问题,再次提交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中将该规定修改为:个人跨地区就
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个人退休时,基本养老金按照退休时各缴费地的基本养
老金标准和缴费年限,由各缴费地分段计算、退休地统一支付。社会保险法草案对原来过于原则
和分散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和细化,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5个
险种分章进行了规定,把每个险种现行有效的成熟做法纳入到了草案当中,明确参保人员的权利
义务,使该草案内容更加充实,可操作性更强。
环境污染拟实行无过错责任
侵权责任法草案进一步完善了环境污染责任制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提供法律保障。草案规定:排污符合规定标准,但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排污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赔
偿责任;因环境污染发生纠纷,排污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
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两个以上排污者污染环境,除能够证明与损害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外,应当
承担赔偿责任。排污者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排放量等情形确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
境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排污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排污者赔偿后,有权
向第三人追偿。

⑸ 政府为什么要依法治国,关注民生

民生问题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所以国家必须关注民生,了解民情,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但有个条件和制约那就是法律。如果不按照法律办事,那不是栾城一锅粥了。。。

⑹ 民生的意义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一、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激发全社会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是最终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

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只有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才能真正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二、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

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合理,主要看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组合是否高效,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重大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以及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是否公正公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人力资源总体水平不高等,严重阻碍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源泉。我国是发展中大国,民生消费和民生投资始终是支撑国内需求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民生需求不断扩大。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和社会救济等,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可以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还可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巨大拉动作用,将有力扩大城乡居民的即期消费需求,极大释放潜在需求,不断创造新的需求,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当前,我国民生需求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实现了从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从物质需求向文化需求、从实物需求向服务需求的重大转变。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能够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而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入持久活力。

三、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分配结构等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格局出现深刻调整,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公众利益诉求不断增多,诉求方式更加多样,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这些都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公平正义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民生政策,让人民的意愿得到反映、权力得到实现、利益得到保护,才能使我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通过努力,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其发展目标不仅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包括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向好,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达到80.1%。在新的历史起点,人民群众对小康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体现在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只有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民生领域的现实困难和问题,让人民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才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未来几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我们既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社会建设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也要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各种潜在的挑战和风险依然存在。这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民生事业加快发展,使全体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有尊严,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⑺ 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1、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因此,必须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关心百姓,始终惦记民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问题之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的惠民政策之中。

2、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需要健康,需要安全保障。

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目标指向,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解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改善民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财富的分配要公正、公平、合理,社会财富要为全民共享,共同致富,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提高和改善民生的举措: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3、加强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建设;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6、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7、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⑻ 法治和民生的关系

法治和民生的关系是相互相承的,民生和法治密切相关,保障民生需要法治,民生同时也为法治发展注入新活力。

⑼ 浅谈民生问题在中国的战略意义

中国正进入流动时代。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人,占总人口的17%,即每6名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流动人口。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如何让这支庞大的流动队伍同享市民待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存在哪些难题?

4月13日,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江西南昌召开。流动人口的计生服务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一问:信息难摸清吗?

流动性大、信息不透明,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面临的首要难题。如今,迁移于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两亿多人,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事什么工作?家庭什么结构?怀揣什么需求?诸多“个人私密”,谁来摸清?怎样摸清?

在我国对人口计生管理末梢的设计中,全国6万多个乡镇、街道都设有人口计生办公室,平均每个乡镇有6人左右,每个街道有3人左右。散落到每个社区,也有1人。

人口计生网络这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共服务优势,为统计流动人口信息提供了便利。2009年以来,人口计生系统着力打造全员流动人口信息平台,摸查流动人口“家底”。

“除了全盘接收公安部门统计的居民信息外,我们建立了以社区为基础的实有人口信息及时采集和更新机制。”江西省人口计生委宣传处处长李先春说,社区流管员定期入户采集信息,做好流入、流出人口的登记建档等工作,报街道计生办录入全省全员人口信息库,并与国家数据库信息实时互通。

“目前,国家、省两级的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基本建立,初步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流动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全国人口计生委主任王侠介绍。

依托这张信息网,国家人口计生委启动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动态监测调查,开展人口流动迁移和城镇化系列研究,连续两年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问:服务难均等吗?

随着新生代流动人口逐步成为主体,举家迁移和在流入地长期居留趋势明显,他们对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健康等需求日益增长,维权意识显著增强。

如何满足2亿多流动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

2009年开始,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中央综治办、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49个城市开展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提升流动人口免费服务和工作保障能力。

各地以人口计生服务“市民待遇”为抓手,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江苏无锡市打破二元化人口管理模式,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新无锡人”不但享受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而且其子女也与户籍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免费预防接种、计生服务等。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触角,还延伸到教育、医疗、社保领域。”南昌市西湖区人口计生委主任陈小飞介绍,该区各街道计生服务中心除了每月下工地、社区巡回服务,为流动育龄妇女免费进行生殖健康咨询、普查、发放避孕药具外,还为流入人口计生家庭办理0—6岁儿童爱心保险,为纯女户家庭子女提供阳光助学金,为下午3时半放学的流动人口子女免费安排学习场地。

通过试点带动,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免费率、孕环情检查免费率、四项手术等免费率均明显提高。今年,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范围将扩大到60%的县(市、区)。

三问:问题难破解吗?

王侠指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引导人口有序迁移,使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认为,除了要实施一元化人口管理,还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人口就地城市化、有限市民化、居住园林化和农业现代化,这样才能转变大城市遭遇空前压力、农村出现人口“洼地”的人口分布失衡困局。

我国人口发展的数量、结构失衡问题,在流动人口中也有突出反映。

统计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流动育龄妇女数量和在外生育比例逐年提升。2011年,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约6700万人,占全国已婚育龄妇女总数的1/4,在外生育人数占全国流动人口总生育量的六成。而这个群体也是计划外生育和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高发人群之一。

目前,粤、浙、沪、京、苏、闽6省(市)流入人口占全国总数的86%以上;皖、川、豫、湘、赣、黔6省流出人口占全国总数的72%以上。如何在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做好重点对象的信息核查、政策宣传和技术服务,减少计划外生育和“两非”行为(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人工终止妊娠)。

一线流管员万萍管理的是南昌市西湖区十字街街道建设桥社区。如今,万萍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陆“江西省流管信息平台”,看有无外地发来的协查信息。如果有,立即入户摸排,配合流入地核实本地流出对象信息,落实必要的管理措施。

王侠指出,经过3年努力,人口计生系统基本建立起“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国“一盘棋”工作机制。流动人口的出生政策符合率逐年上升,2009年为81.8%,2010年升至83.5%。

⑽ 民生的必要性是什么

当前主要是考虑怎么让那没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们解决温饱问题,小康的梦想先放一放吧。

热点内容
房东选任责任法律依据 发布:2025-01-19 19:16:10 浏览:2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引用 发布:2025-01-19 18:54:39 浏览:483
注会经济法几篇 发布:2025-01-19 18:38:58 浏览:710
合同法签署日期 发布:2025-01-19 18:26:31 浏览:500
居委会选主规章 发布:2025-01-19 18:23:20 浏览:117
企业信用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9 18:14:21 浏览:541
指导意见是部门规章吗 发布:2025-01-19 18:12:57 浏览:796
公司更名后的债权债务法律 发布:2025-01-19 17:15:07 浏览:94
湛江法院新闻 发布:2025-01-19 16:58:02 浏览:265
要有规章制度的说说 发布:2025-01-19 16:48:14 浏览: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