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人道与道德

人道与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4-06 02:54:55

1. 何为人道,何为天道,何为商道

天道自然,人道使然

洪荒世界有没有道

生中含死 死中含生

生杀为则,化变为机

天地无情 死生平等

你往哪个方向变化

常人为什么都怕死

悟道的人为何不怕死

让生命回归生命之源

三界本是一界

常中存变 变必返常

修炼功行是后天有为

化变变化 生杀体阴阳消长之道

没有对待有没有变化

无有有无 化变成有无进退之则

天机自然 人机使然

至行无为 自行妙为

无为为无和无为为有

天道人道 两者不可偏废

无为之规与有无为机

孔夫子闻不到的道

讲终始不讲始终

有无为机 必以终始为则

九宫太极手是太极拳的祖拳

零才是真正的无为

返本之义

知和识是两个层次

什么叫迷

还我妙如之无量光明

天道顺行 人道逆行

顺则为人逆则仙 只在此中颠倒颠

顺本非顺 逆本无逆

圣人争天下之不争

跳出两端 不在中间

逆人道而返天道者夺造化
出处:太极三大哲

2. 道德经中老子是对天道的理解还是对人道的理解

《道德抄经》就是用《易经》中阴阳的法理,来讲解人世万物的。古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生化而成,所以有句话很有名:”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是用阴阳爻来展现阴阳的核心变化规律,《道德经》是把万事万物中所隐含的这种规律讲述来,告诉人们怎样符合这种”阴阳之道“。
所以《道德经》中有句话: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人对于名利情的牵挂太深,就不容易割舍,而阴阳之道,要清心寡欲,去掉私念的,天下之人,熙熙攘攘,为名利情而奔忙不已,要践行,《道德经》,易乎?!

这里朋友把人道和天道分开了,是不了解传统文化的缘故。古人认为,天,地,人是相贯通的,所谓”天人合一“是也!《道德经》中也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道德经》是统言宇宙和生命的经书,是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的,其中把天地人三才的道理都囊括在内了。而当我们思维层次比较浅的时候,就只能看到浅显的内涵,而思想深刻的人,就会看到更深的内涵。

3. 人道与道德本质区别在哪

人道是对社会和如果对待人类的道德标准.道德是对个人的人格品行而言

4. 道和德区别是什么道德中的道和德分别指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分别是什么意思的终极答案

耿阁(鸣天士君)著
道德经的道和德分别是什么意思的终极答案兼论武全先生对道德的见解有待商榷
耿阁(鸣天士君)著
题记:
录武全先生对道与德的个人见解的原文原貌: 回答 武全2345LV.172018-04-08
“道”是老子勉强对宇宙最本质的一种称呼,有点像是一种源动力和法则。“德”是老子把这种法则运用到人类身上的规则,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通常“德”会跟“道”一起使用,就是宇宙的法则需要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合称为“道德”。
附:【耿阁:语】:
老子的“道”是什么?答曰:“老子之“道”就是“无之宇宙之无极”。或之曰:“就是“无之无极之宇宙”。或之曰:“就是“无之无极之宇宙的之其宇宙道德”。这是铁律定论。老子的“德”是什么?答曰:“德也者唯道是从”。“德者也道之居所”。老子的道与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曰:“答曰:道与德之间的关系是:“道德整体道德无间”之“整体无间无间整体”。“道人德身之道身德影”。“道长啥样德啥样之德长啥样道啥样”。(世界上所有的比喻都是有缺陷的,美中不足是趋向於无限之美的。不平衡到或然平衡至达平衡是整个宇宙物质运动运行始终行为的并之是整个人类事物发展变化始终因果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的之其道理·是其宇宙的真谛·是其宇宙的法则·是其宇宙的实质·之是其宇宙的本质·是其宇宙的本来面目”。!!!!!)
本文正文:
老子先生和世俗对道的认识认知认为认定的境界状态:
(一):“从来都是清晰无比的”。!!!!!
(二):“始终都是坚定不移的”。!!!!!
(三):“绝然都是斩钉截铁的”。!!!!!
(四):“本然都是毫不含糊的”。!!!!!
(五):“断然都是精确至极的”。!!!!!
(六):“常然都是没有勉强的”。!!!!!
(七):“综然都是论欠彻悟的”。!!!!!
(八):“总然都是解老有误的”。!!!!!
(九):“定然都是圣言自谦的”。!!!!!
(十):“鉴然都是不能乱来的”。!!!!!
耿阁:著於2019年9月6日早上7点16分。关于对老子先生对道的认知的问题,有史以来总有那么一小部分的世俗论道者们转了九百九十九个狗尾巴圈都得回到那个误解了老子先生数千年的那个什么总认为老子先生自谦式所说的那种:“吾也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的话语的意思中总是倾向于误认为的老子先生是勉强曰道,也有的人认为老子先生真的不知道道是啥?道名是啥?道谛是啥?也有人认为老子先生没有把道解释清楚等等的那些个怪诞不经的荒谬无际的甘愿自丑式的浅识陋知式的那种见识低劣的鬼域魔圈之中·好像永远永远的都不能自拔超越似的,好像永远永远的都不能正解正悟似的”;其实人家老子先对道是啥?德是啥?名是啥?天道地道人道圣道万事万物万情万理的所有的规律是啥是什么意思的道理都讲完了并都彻底的讲清楚讲透彻了!老子先生他自己所著写的《道德经》他还能不知道“道”是什么吗?他所说的:“吾也不知其名”的“自谦自讥”式的自应反诘之语只不过是为了更贴切更自然更有力更顺心更有序的论证自己的思想理论观点而已罢了。!他绝对不是不知其名,而是精准精确到了无以复加的那种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知其所定然的那种层次层级的之其境界境态了”。!!!!!我耿阁所著写的:“文章三千诗万首”的千万言的文字中有很多的篇幅是在论知老子先生的《道德经》的有关问题的之其问题的”。君)著

5. 道德和人道的区别是什么呀

“什么叫道呢?道是宇宙之间自然的规则,称之为道,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大宇宙在太空当中运行,它有秩序,它有规则,所以古圣先贤他们教学的根在哪里呢?根就是从这里生的。人生活在世间,一定要随顺自然的规则,这叫道啊。中国人常常说的天人合一,自古以来所谓是天地人三才,天地人是一体的,人要能体天心。什么叫天心呢?就是自然的法则,叫天心,自然的规律。在人就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个人与人之间关系,这是天然的法则,不是制度,不是学说,如果人能够合乎天然的法则,这叫行道。行道有得于心,有得于身,这叫德。德是日常行为当中局部的标准,局部的规律,但是这个标准规律跟大道、大自然的规律一定相应,古圣先贤教育的根是从这来的。”
[净空老法师接受中国公益文化教育网站-“中华养正文化网”及“中华王逸夫网”之邀,进行了一段有关青少年教育及重建道德的专访]。

人道,或称人格,是“仁、义、礼、智、信”,或“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酗酒”。

6. 何为人道 何为天道

在中国古代儒学中,“人道”与“天道”相对应。</B> 春秋时期随天人相人思想的逐渐发展而产生。
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天道”的字面含义是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世界必有其规则,是为天道。所谓天道,即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规则。</b>

人道

</b></b></b></b>
儒学含义</b></b></b></b>
其后,各家论为人之道多歧义。孔子主推己及人以行“仁”;墨子主“兼相爱,交相利”;老、庄主“恬淡寂寞”,法天道之无为;荀子重要,以“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所以道也”,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礼记》提出“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 有道之在者也”。
经过儒家的不断发发挥,人道一词被赋予了更高的人文含义。人道,成为一种对做人基本价值的追求,成为一种是否还称得起为人的底线。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是基于另一个名词:革命的人道主义。这是相对于西方人道主义而提出的具有特定时代感的概念。毛泽东主席语录:“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曾经激励了无数卫生工作者奋不顾身,投身于捍卫人民健康的事业中去。人道,也就成为了一代中国人心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

天道

理念一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的特点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道就是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
《左传·昭公17-18年》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西汉人刘向《管子》中,《重令》有言:“天道之数,人心之变。”遵循天道并得人心,战争一旦爆发,“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此正天下之道也”。
中国古代道学中有:“修道最终之境,乃天之大道也,故为天道”。
佛教中关于天道:“通一道,而齐万道,此道即天道也。”感悟天道可以预知到一些事情的发展轨迹,因为所有的事物究其根本必有同一道理,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
理念二
天道常与人道对称,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
中国古代哲学家大都认为天道与人道一致,以天道为本。
一些哲学家主张,天道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天人互不干预。如荀子主张“ 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应“制天命而用之”。
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天有意志,天道和人事是相互感应的,天象的变化是由人的善恶引起的,也是人间祸福的预兆。如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天道具有某种道德属性,是人类道德的范本,天道是人类效法的对象。 佛教中关于天道,认为因为自身的原因,只有用自然的方式,来感悟天道,通过模仿一些接近天道的东西,来实现感悟天道的目的。而对天道充分的理解后,便可以永存于世。具体感悟天道地方法有很多,比如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的构成,模仿一些自然浑然天成的轨迹。
其他言论:天道者,感悟万物的规律所形成的大意,可信,不可全新。以人类的眼光来看,世间万物能掌握的事物太少了。所谓天道者,多看不言,言者即为堕落,对于世间情感纠集者,是不能察觉的,天道看到与否都跟这个世界没有关系。世界本无颜色,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才有了感情,有了颜色。

7. 关于人道救援的道德思考800字作文

人道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来的,在古罗马时期引申为一种能够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在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人道主义是指文艺复兴的精神,即要求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人道主义反对封建教会专制,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直到19世纪,人道主义始终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性的丧失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这种人道主义理论和思潮逐渐失去了其进步的历史作用。在现代 ,西方的思想家们虽然没有放弃人道主义的旗帜,但他们的人道主义理论,或多或少都具有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的色彩 。

真正批判继承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从而吸取和发展其合理内容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把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目标,而且指出了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所需要的具体条件。在中国,对人道主义问题有种种不同的理解。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要坚持和发扬的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革命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这种人道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人道精神的精华,冲破了中世纪教会统治下以神为中心的思想束缚,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支配自然,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的天然权利和社会发展的动因。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根据这种理论,无情地批判了封建教会视肉欲和世俗生活为罪恶的禁欲主义,肯定了人拥有享受人间一切快乐的权利,从而使征服自然、寻求人生快乐、进行自由创造、争取个性解放以及建立公正社会制度等等进步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当时所起的进步作用,使它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专制的革命的思想武器。

人道主义救援发展史

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8世纪启蒙运动之前的人道主义者 ,大多是艺术家、作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里提出或宣传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人道主义理论要求现实的一切都要合乎人的理性。这种理性的人道主义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内直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并为即将胜利的资本主义制度描绘蓝图,从而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在法国大革命胜利以后,作为法国第一部宪法序言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胜利的记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并非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早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前,一些启蒙思想家就已发现人道主义本身的矛盾,并试图寻找解决方法。但是,他们都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而他们所主张的人道主义恰恰是维护这种制度的,所以靠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本身不可能找到真正解决矛盾的出路 。从理论实质上看,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考察人时,完全脱离了社会关系,把人只看作自然人,并以此为出发点论证人的追求和向往。这就使它陷入抽象的人性论,具有超阶级、超时代的假相。然而,在这种抽象人性论中追求的自由和享乐权利及公正的社会制度等等并不抽象,它们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个人主义为核心,鲜明地表明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虚伪性。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相应出现了公开抛弃人道主义旗帜的理论。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法西斯主义集团所推行的种种灭绝人性的政策,集中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反人道的本质。但是,在世界上有一大批正直的公众,包括一些著名的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等等,仍然信奉传统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并从这个原则出发抨击资本主义世界种种反人道的罪恶,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道主义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道主义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许多流派 ,如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实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等,往往自命要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以现代眼光研究人的状况、特点、前途和利益。这些流派的代表人物尽管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立场相忤,却大都称自己是人道主义者,至少是人道主义的拥护者。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人的本质、人格、人与科学技术以及实现人道的设想等等。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不少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提出了各自的拯救人类的设想。萨特把超越性和主观性视作实现人道的手段。在他看来,人要成为人,需要超出自身,寻求人生的更高目的。超越的方向总是指向未来,而“投向未来”的选择是由个体的主观决定的,人道也只能实现于一系列的自由选择之中。在雅斯贝尔斯看来,超越的目的是上帝,通向真正人的存在之路就是天启宗教和哲学,恢复人的本性要依靠爱的力量、理性的敞开性和同超越的存在交流的愿望。

马里旦试图以神道作为实现人道的手段,并用灵性的东西和宗教信仰鼓动人们创造人道化的社会环境。他指出,基督教的人生哲学指导着基督徒的

8. 道德中的道主要指

道德中的道主要指人道。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9.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意为风俗和习惯。
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以礼义廉耻忠孝节悌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顺理则为善,违理则为恶,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10. 人道与人性的区别

人性与人道,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其中的差异却不多道及。人性是指个人,人道则是指社会。没人性者,行事肯定不人道;行事不人道者未必没人性。但是,行不人道之事者,通常人性是有缺陷或严重缺陷的。把别人当作人来对待时,必守人道,于是乎我们说他有人性,是由人道而及人性。反过来,当一个人对人不行人道时,别人也就视其为无人性,对无人性之人如何对待,可谓众说纷纭,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一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个“其人之道”,可以是“人道”,也可以是“非人道”。
一是毋以其非而为非。也就是说,他不人道是他的错误,但我们如果不对他人道,则是我们的错误;不能因为他犯错,就是我们犯错的理由。

热点内容
法院的作用与职能 发布:2024-11-16 01:21:15 浏览:135
巴南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4-11-16 01:13:28 浏览:890
刑事诉讼法关于冻结期间 发布:2024-11-16 01:12:36 浏览:195
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一款 发布:2024-11-16 00:47:33 浏览:527
劳动法资遣费计算 发布:2024-11-16 00:45:33 浏览:68
离婚协议书具有什么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6 00:37:39 浏览:113
新民法院l 发布:2024-11-16 00:26:38 浏览:506
公司愿不愿法律仲裁 发布:2024-11-16 00:07:01 浏览:855
山东省养老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发布:2024-11-16 00:01:33 浏览:31
网络买卖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15 23:49:59 浏览: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