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职业道德形成于

职业道德形成于

发布时间: 2022-04-06 07:01:46

Ⅰ 职业道德真正形成与什么时期

要真正重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看到这一点。但是,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了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而很少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因此,必须在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这里仅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提出几点应当注意的方法,以引起大家思考:第一,必须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第二,必须采取日常化教育方式,使人格教育的内容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为人的习惯。

Ⅱ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如何形成和发展

概括地说,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要求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交叉的规范结构。从纵的方向看,它包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包括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规范,包括具有全人类性的社会公共生活规则,包括“义务”、“良心”、“荣誉”、“幸福”、“正义”、“价值”、“善恶”等道德范畴,还包括最高层次的共产主义道德的某些要求。这里,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道德原则是其他一切道德规范和范畴的统帅,而其他一切道德规范和范畴都是它的具体化和补充。它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要求的性质和方向,从根本上指导如何处理人们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横的领域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与此相适应,用以指导和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也分成三大部分: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公共生活规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所谓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就是职业范围内社会主义道德的特殊道德要求,也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具有人民性。社会主义社会的职业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抛弃了“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利己主义原则,在根本上使职业利益同整个社会的利益一致起来,各种职业都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各行各业可以形成共同的道德要求。其根本要求就是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对于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来说,不论是热爱本职或者是忠于职守,都应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职业工作的出发点,并以努力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目的。例如,社会主义商业道德,强调商业工作人员要诚信无欺,对顾客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急顾客之所急等等。所有这一切,决不只是为了狭隘的职业利益或个人的荣誉,而是要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社会的文艺工作者,对自己的技艺精益求精,既不应该是为了名利,也不应该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要力求满足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的需要。简言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把从事各种职业的人的利益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职业道德服从于人民的利益,构成了它区别于以往各种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也使之能够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发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第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灌输性”。社会主义社会的职业道德,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的职业道德。因此,它的主体内容不像旧的职业道德那样,可以自发形成,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下,通过社会主义社会中有觉悟的成员的努力建立起来的。列宁在谈到培养工人的社会主义意识时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选集》第1卷,第267页)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意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工人要具有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然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下,特别是在伦理学的理论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要使工人和其他社会成员具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意识,也只能是“从外面灌输进去”。因此,加强对广大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的教育,使他们认清社会主义职业的性质和特点,了解本职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职责,是十分重要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在工资待遇、劳动条件等方面,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差别,但他们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都只有分工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应当使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懂得,特别要使那些从事在旧社会被人看不起的职业的人们懂得,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各种职业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光荣的;各行各业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都是与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和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的。个人只要把自己的理想、志愿和聪明才智,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就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充实和高尚。

第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树立新的劳动态度。在社会主义的社会里,劳动是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职责;决定每个公民在社会上的地位的,不再是私人占据财产的状况、传统门第和民族、出身、性别、职业,而是个人的能力和个人的劳动及其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劳动成了社会生活中重要的道德标准。此外,职业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成为最基本的实践形式,职业道德所倡导的“热爱本职工作”和“忠于职守”,其核心恰恰就是劳动态度。因此,树立新的劳动态度,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问题。

第五,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独立的规范体系。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表现,反映着行为的道德调节的特殊方向。前面说过,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同总的道德体系密切统一的,它们分别以适用于本职业的更具体化的形式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基本规范和范畴的要求。但是,各种不同的职业,又对劳动者或工作者有特殊的道德要求。这种特殊的道德要求显然不能由社会道德代替;必须在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指导下,建立一些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保护和发展某些特殊职业所流传的健康的风俗和习惯,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化和补充。这里体现着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多样性和规范的层次性。没有这种多样性和层次性,社会主义道德就不能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得到生动体现和有效地发挥作用。正因为如此,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独立的规范范畴体系。

Ⅲ 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取决于( )

D

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取决于会计职业的产生,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用以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职业道德,是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

Ⅳ 职业道德最早产生于哪个时期

1887年美国阿拉巴马州律师协会制定了最早的律师职业道德规范性文件《律师道德标准守则》。

Ⅳ 简述下职业道德的发展历史

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并出现相对固定的职业集团时产生的。人们的职业生活实践是职业道德产生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出现了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职业分工,职业道德开始萌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又出现了商业、政治、军事、教育、医疗等职业。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基础上,这些特定的职业不但要求人们具备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人们具备特定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各种职业集团,为了维护职业利益和信誉,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在职业实践中,根据一般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逐渐形成了职业道德规范。在古代文献中,早有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记载。例如,公元前 6世纪的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计》中,就有“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记载。智、信、仁、勇、严这五德被中国古代兵家称为将之德。明代兵部尚书于清端提出的封建官吏道德修养的六条标准,被称为“亲民官自省六戒”,其内容有“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徵收、崇节俭”。中国古代的医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医德传统。“疾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是医界长期流传的医德格言。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西方最早的医界职业道德文献。 一定社会的职业道德是受该社会的分工状况和经济制度所决定和制约的。
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等级制不仅限制了职业之间的交往,而且阻碍了职业道德的发展。只是在某些工业、商业的行会条规以及从事医疗、教育、政治、军事等业的著名人物的言行和著作中包含有职业道德的内容。在这一社会的行业中,也出现过具有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的人物,他们的职业道德行为和品质受到广大群众的称颂,并世代相袭,逐渐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传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职业和行业也日益增多、复杂。各种职业集团,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增殖利润,纷纷提倡职业道德,以提高职业信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还成立了职业协会,制定协会章程,规定职业宗旨和职业道德规范。从而促进了职业道德的普及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但先前已有的将德、官德、医德、师德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而且出现了许多以往社会中所没有的道德,如企业道德、商业道德、律师道德、科学道德、编辑道德、作家道德、画家道德、体育道德,等等。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和金钱至上的观念,使职业道德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到很大的局限。也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某些职业道德的虚伪性,需要时提倡它,不需要时就践踏它,并往往做表面文章,自我吹嘘。

Ⅵ 职业道德的形成期是在什么社会里

职业道德的形成主要是在工业社会。因为工业社会对纪律的要求高了。

Ⅶ 完整的职业道德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2,我觉得是奴隶社会。

Ⅷ 职业道德初步的发展于什么社会1、封建社会2、原始社会3、奴隶社会4.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

职业道德的初步发展----封建社会

职业道德在封建社会得到初步发展。因为农民在封建社会占多数,故农民的职业道德成为封建社会职业道德的主体。因为绝大多数农民租佃地主的土地进行耕种,向地主交租和服劳役,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受剥削者。农民的职业道德就具有了两重性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在长期的艰难的劳动生活中,养成了勤劳节俭、团结互助、富有人道和憎恶剥削、压迫等优良道德品质,象东汉《太平经》所说的 “夫人各自衣食其力”, “力强者当养力弱者。”

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所处的经济地位和当时社会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生产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其自私狭隘、保守散漫、只顾眼前、贪图小惠、安于官令、崇拜偶像的职业道德特点。

除了农民这个最主要的社会职业外,其他各行业在封建社会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西欧的中世纪就出现了各种行业帮会。在我国,从隋唐到明清,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帮会,如手工业行帮、商人行帮等在行帮内部的师徒之间、学徒之间、行邦会员以及同整个社会成员之间都形成了一些协调相互关系的职业道德准则。

清末国学大师章太炎曾把我国封建社会的职业总结为16种,即农人、工人、稗贩、坐贾、学究、艺士、通人、行伍、胥徒、幕客、职商、京朝官、方面官、军官、差除官、雇译人。并说:“其职业凡十六等,其道德之第次亦十六等;虽非讲如画一,然可以得其概略矣。”其中 “农人于道德为最高”。

由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等级更加森严的政治制度的共同作用,使得封建社会的各种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其特点是:

第一,统治阶级把各行各业的安于本份、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看作是保护现有职业分工和维护其统治秩序的长治久安之方。认为人们只要“安其居,乐其业”,国家就能出现“太平之象”。

第二,各种职业道德大都维护家长制统治,这是因为许多职业是世袭的,特殊的技术是 “父子相传”的秘密,而且职业道德也以 “子受父训”的方式世代相传,从而形成职业道德的家长制传统。

第三,在封建社会中,职业被分为三六九等,各种手工业者、医生、乐师等职业,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在 《师说》一文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其意是说,从事巫医乐师百工职业之人,是不能和有地位的仁人君子相提并论的。至于商人,在我国地位就更为低下。他们甚至把商人纳入奸人之列。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对商人的看法是 “行贾、丈夫贱行也。”代表了当时的人们对商人的基本态度和认识。商人地位低下,和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历来实行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政策有很大关系。

Ⅸ 职业道德的定义是什么

  1. 职业道德就是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2.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热点内容
广东司法亲子鉴定 发布:2024-11-16 01:59:43 浏览:104
民法典之意 发布:2024-11-16 01:57:40 浏览:269
劳动法最近案例 发布:2024-11-16 01:43:34 浏览:741
刑法总论ppt 发布:2024-11-16 01:33:36 浏览:572
法院的作用与职能 发布:2024-11-16 01:21:15 浏览:135
巴南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4-11-16 01:13:28 浏览:890
刑事诉讼法关于冻结期间 发布:2024-11-16 01:12:36 浏览:195
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一款 发布:2024-11-16 00:47:33 浏览:527
劳动法资遣费计算 发布:2024-11-16 00:45:33 浏览:68
离婚协议书具有什么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6 00:37:39 浏览: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