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关于核心价值观法治

关于核心价值观法治

发布时间: 2022-04-06 08:54:24

⑴ 如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等新要求

以法治引领核心价值观建设
“法治是底线和保障,社会生活是受法治引领的,应以法治推进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全国政协委员、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建议。刘红宇说,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法治的指导,并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要在大的司法框架下构建和谐社会。刘红宇举例说,比如,在实际生活中,依法执政也应该遵照核心价值观,执政者首先自己要遵守法律,在法律框架内,依据法律授权行事。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党建研究部主任王长江认为,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理念中,并用法治的方式表现出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王长江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安全感,在法治社会中也需要一种确定性,比如,信用评价中就会涉及到很多属于道德的范畴,如果不用法治的手段去约束,那么这个道德约束其实很多时候无法获得效果。
因此,王长江建议,应该用法律法规的方式体现出来,用法治的方式确定下来,而不是单靠个人的意志力去评判。比如,应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化氛围;应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形成公开、透明、具有公信力的社会信用平台。加快信用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征信平台,准确、及时地记录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信用情况。加强政策引导,用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要让诚信的企业和个人能走遍天下,失信的企业和个人寸步难行。
应鼓励群众参与法治化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监事薄绍晔认为,鼓励群众参与到法治化建设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薄绍晔指出,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我国的时代精神,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值观是不断充实沉淀积累的,随着历史的延伸还可以完善,而现在到了一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薄绍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够脱离我们的意识形态,需要法治的引导和执法来规范,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法治建设中,就少不了要运用法治化手段来治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群众参与进来,这才是我们法治建设的真正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不能只是一种理论的东西,而是需要作为大家的共同观念确立起来的。

⑵ 社会主义义核心价值观里面的法制是什么意思

是法治而非法制。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专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属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可参考人民网了解详细内涵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401/c395162-26784117.html

⑶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里法治的日记200字

近期,我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大中,明确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
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的性
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
立场和观点的总和.以人为本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就是社会发
展再也不能把人当作客体、手段和工具,而要当作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
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
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
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是指导社
会成员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资本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效益,这是
一切逻辑中的首要逻辑.这种价值观虽然能促进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但也导致
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既是中国
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继承,也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
是发展中的和谐,是动态中的和谐,是有序中的和谐,更是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和谐.
责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线.责任作为一种可贵的品质,是个人或组织应
该秉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能对文明进化和社会发展做出质量上的规定,现在日
2014年各行业工程师考试备考资料及真题集锦安全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物业管理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化工工程师
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和道德传统,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
东方人格——社会型人格,例如,“以天下为己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等等.作为我们大力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就应将大写的“责任”作为共同的价值目标
和理想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两点,一是民族精神,二是创新精神.
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有没有高
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在五千多年的发
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它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
维能力和进行思维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
不人云亦云,唯书
唯上,坚持独立思考,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不喜欢一般化,追求新颖、独特、
异想天开、与众不同;不僵化、呆板,灵活地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都是
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高中生应该学习到的.

⑷ 社会生产力核心价值观和法治建设密切相关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两者的各自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即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进行了明确阐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个倡导”是我们党顺应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期待、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立足国家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立足社会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是立足公民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再认识两者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和全局出发,借鉴世界法治经验,对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法治建设上的体现。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契合、相互承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递进发展关系。

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是指什么意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指的是以法律、法规等政治制度所确定的政治方法和手段。“法治”原指中国古代与儒家“德治”相对立的法家所倡导的政治学说。法家都注重法治,但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各有侧重,例如古代的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而韩非(约前280—前233)集法家之大成,建立起以法为中心,法、术、势紧密集合的完整的法治学说体系。而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远远超过古代法治的具体内容。它囊括了古今中外法学所有合理的部分,抛弃不合理的部分,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要求和实际国情而确定的政治制度。例如:行政法民法婚姻法,以及行政单位所制定的各种条例、章程等都是法治的具体表现。概括地说:就是保障社会政治经秩序和谐、稳定的所有政治方法和手段,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相随时代要求变化而变化。
李胜中2015.

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强调坚持什么的有机统一

⑺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如何践行法治核心价值观

我觉得当代大学生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做好自己安分守己,不触犯法律,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基本上就能够践行法制和因价值观了,其他的也和你没啥关系

⑻ 如何把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依法治国和政策制度之中

一、坚持依法治理,推动全民践行。70.4%的成人认为,在当前的思想政治形势下,应把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落实到立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各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一要在立法上求突破。“24字”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宏观的概括,需要有更为具体的标准细则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应把“24字”进一步细化入法,让法律条文更能反映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更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基本特征和实践要求,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法律依据。二要在普法上求认同。进一步改进普法形式,提高普法成效,加强宪法、法律关于对核心价值观条款的宣讲解读,使人们进一步理解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而且是一种法律规定,违者是要受到追究,是要付出代价,从而增强遵守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三要在执法上求实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阳光政务,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优化执法权力配置,保证执法权力运行,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自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坚决克服乱作为、不作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在案件查办中突出“24字”精神,树立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加大司法强制力,保证司法公正公开,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心。严肃查处并公正审判每个案件,对损害国家利益、破坏公物以及企图通过坑蒙拐骗、上访闹事等手段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严惩不待,提高公民违法成本,迫使人们发自内心地敬畏法律、信任法律、遵从法律,养成遵法守法习惯。
二、强化党政推动,增强认知认同。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一要完善融入机制。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之中,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教育教学督导评估体系,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实践教育体系,着力建设一批青少年社会实践平台,形成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通过循循善诱、春风化雨,使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融入到公序良俗之中,按照核心价值观要求修订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行为准则,引导人们积小成为大成,积小善为大善。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以制定“十三五”规划为契机,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领域,融入信用建设、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管理等有关领域的专项规划。二要完善政策机制。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经济政策中,在制定与人们利益密切相关的财政金融、工商税务、商业贸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时,坚持经济行为与价值导向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经济运行与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大对先进典型、道德模范的关心和帮助,从舆论上宣传,从生活上关心,从物质上奖励,从政策上优惠,如免费乘坐公交、免费体检、排队优先、减免税费等,推动形成好人好报、善有善报的正向机制。三要完善宣传机制。充分发挥主要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贯彻到日常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弘扬主旋律,集聚正能量;高度重视网络传播阵地建设,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战地;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手机报等方式,生动诠释核心价值观,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不断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发挥“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作用,以优秀传统文化、文学创作、影视作品、地方小戏等广泛传播核心价值观念,严厉抨击以丑为美、以耻为荣现象,铲除滋生不良现象的土壤,为社会注入强大正能量。四要完善评估机制。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与推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量化评定等方法,全面把握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效果;搭建动态检测平台,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培育模式进行多方位、全程化的监控预警,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基本规律,改进方式方法,指导面上工作;统筹效果评价、要素评价与环节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确定优化标准和策略,不断开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五要完善纠偏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国家宪法、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严肃惩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不作为行为。建立奖惩机制,褒扬一切符合核心价值观的集体和个人,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伸张,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批评和惩戒。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共享、公示平台,把每个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信用状况纳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公开;严格市场监管,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建立信用预警和黑名单制度,对恪守诚信的个人和企业,在各方面给予优惠便利;对失信者,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制,形成法律和心理上的双重震慑,使其害怕失信、不敢失信,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
三、推动社会共建,促进自觉践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和全体公民应有的正确价值取向,应大力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实践。一要发挥中共党员带头作用。严格按照好干部20字标准和“三严三实”的要求,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纳入党性修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训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特别是要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召群众、带动群众,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净化风气、培育风尚,实现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引导各行各业中共党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守护者、建设者。二要发挥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作用。指导和督促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非公有制经济以及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合法经营、合法活动,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觉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三要发挥社会公众人物作用。引导企业家、文化名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别是“创二代”、新媒体人士、归国留学人员等社会公众人物,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价值追求,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慈善捐赠等善行义举,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四要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要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积极培育、发掘、推广先进典型,进一步完善先进典型评选、审定、发布、表彰机制,大力开展“安康时代楷模”、“最美安康人物”、“道德之星”“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人教身边人,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可学、可亲、可行,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

⑼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核心价值观中的是法治而不是法制呢

法治强调的是治理,而法制强调的是制度,前者强调执行的全过程,后者强调顶层设计。前者的覆盖面更广,要求更高,特别是对执行者要求更高,更需要全民参与。

热点内容
第二部婚姻法的重点 发布:2025-01-19 16:00:50 浏览:801
湖南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 发布:2025-01-19 15:46:28 浏览:527
劳动法最低工资每小时多少钱 发布:2025-01-19 15:26:10 浏览:666
律师法原理 发布:2025-01-19 13:58:19 浏览:870
考律师怎么考 发布:2025-01-19 12:48:39 浏览:592
青年实践部部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9 12:33:06 浏览:566
潍坊律师工资 发布:2025-01-19 11:51:13 浏览:861
二倍工资劳动法 发布:2025-01-19 11:38:23 浏览:518
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的成语 发布:2025-01-19 11:17:21 浏览:203
成都周边法院 发布:2025-01-19 09:48:34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