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道德建设调查
Ⅰ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只有人们的道德意识提高了,才能让社会变得跟美好。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使人产生无尽的力量,能够创造无尽的财富!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现在正是奥运期间,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在为奥运作者默默的奉献。我们家住在“鸟巢”附近。经常可以看到些志愿者,他们穿着鲜艳,整齐的服装,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每当我们可以在家收看奥运比赛时,志愿者们却只能继续在工作。我请神体会到了奥运志愿者的服务。他们不怕烈日炎炎的夏天,为每一位需要服务的人服务。假如我能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我会用最佳的状态去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客,热情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将他们带入比赛的规定场点,为他们送上一份祝福,一份关心,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
在学校,我们一样要讲文明、讲道德。在学校,我们不能在楼道里追跑打闹。如果楼道里有许多的同学,那必然会撞到其他的同学。以前,在上小学时,我就经常在楼道里追跑。一不注意,就会撞到老师或同学。在升入中学,我要改掉追跑打闹的毛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校,我们还应该,节约用水、用电。上操之前,应先把灯关掉。不说脏话,见了老师就向老师问好,这些都是在学校应该做的。
在家里,要尊敬父母。在家中,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家人减轻一些负担。如果父母叫你拿杯水,拿个东西这种小事应尽自己全力去做。古人有许多尊敬长辈的事。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母。冬天,他用自己身体将父母的枕席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家尊敬父母也是一种有道德的体现。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捍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Ⅱ 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调查问卷(家长卷)的意见怎么写
加强对于钟楼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护未成年人茁壮成长。
Ⅲ 家长道德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1.家长素质与儿童家庭教育
(1)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a.家长的文化素质高对家庭教育具有促进作用。首先,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往往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其次,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一般会比较注重自身修养的不断提升;最后,文化素质高的父母往往比较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这就可以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孩子,而且,文化素质高的家长还可以更好地解答孩子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和问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b.家长的文化素质低会阻碍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首先,家长文化素质低比较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采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方式,同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也会有所欠缺,从而弱化了家长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影响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次,文化素质低的父母往往缺乏必要的育儿知识,教育没有根据,比较盲目;最后,家长文化素质低,往往会导致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产生不科学的教育观念,采用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2)家长道德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社会道德影响着儿童的文明意识;家长的传统美德影响儿童为人处事的态度;家长的婚姻道德影响着儿童的心灵健康;家长的人生信仰影响着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Ⅳ 师德师风调查问卷答案 德师风建设(家长)问卷调查表 尊敬的家长:您好! 为了进一步开展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作为教师要像大海一样待人,容纳百川;像细雨一样做事,润物无声。
Ⅳ 家乡社会道德调查论文 要锦州的~~
一、 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时间:2007年2月7号至2007年2月27号。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七里店村及附近几个村庄:沙坡池村,王庄村,毛庄村,孙庄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七里店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 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在我们乡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2、 按不同人群来说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 赌博风的抬头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 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 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四、 几点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Ⅵ 简述提升家长道德素质的方法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要教育孩子谦让之理,告诉我孩子要懂得谦让,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要学会放下身段,但是父母也要教育孩子,懂得谦让,学会不要锋芒毕露。更不要骄傲自大,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大千世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学会礼让,学会谦虚。低调做人。
理解德
有句话说理解万岁,其实人人是都需要被人理解的。能去理解别人能去换位思考,能站到别人的角度上多去为他人考虑,多去为他人解决问题,多去为他人提供价值,能理解别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要告诉我,孩子学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拥有一颗利他之心,利他思维。
同时这个理解值得不只是要理解他人,理解一些事情,但是也要理解别人不能理解的一些事。
尊重德
学会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要告诉孩子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在意别人的面子,在意别人的尊严,为他人方便。
帮助德
帮助值得,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会去帮助他人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听老师教育过我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无私的帮助他人,不求任何的回报。
Ⅶ 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调研结论怎么写
道德风尚是指某种比较稳定的社会道德状况。它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表现。道德风尚通常反映出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道德水平,是一种社会风气,它既指那些在社会上得到普遍保持的具有道德意义的风俗和习惯,也指那些在社会上出现的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风俗和习惯。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人们在社会道德实践中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和集团,道德风尚的要求也不同。道德风尚代表一定社会或社会中一定阶级、集团、集体本身所固有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求人们在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尊师爱生、拾金不昧、济困扶贫、见义勇为、勤俭节约、爱护公物、邻里关系、遵守秩序等方面树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树立良好的社会道
德风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我认为:
一是要抓住重点,突出主题。
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把思想道德建设的作为永恒主题,使之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加强道德建设,涉及到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领域,要注意抓重点人群、抓重点行业、抓关键部位、抓薄弱环节。在重点人群方面,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着重抓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在抓重点行业方面,要以经营单位和行政执法部门为重点,深入开展诚实信用、公平竞争和公正执法、热情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
二是要联系实际,重在实践。
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以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和党政机关开展的争先创优、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等公益活动,都要结合实际,在活动中充分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寓道德教育于实践活动之中。要结合我县文化特点、传统美德和经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得到启发、受到鼓舞。要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陶冶人们道德情操。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教育活动,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
三是要明确任务,分工落实。
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各有侧重、各有特点,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宣传、教育、文化、科技、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党政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都要明确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职责任务,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把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家庭的家长,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影响家庭成员,特别是要抓好对孩子的道德启蒙教育。
全体公民都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与道德实践,共同树立高尚的社会道德风尚。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良好的道德取信于民,带动广大群众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Ⅷ 如何填写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家长)问卷调查表
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家长)问卷调查表整理:贾凤莲尊敬的家长:您好!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兴办人民满意教育,请您配合我们填写此表。 1、教师的形象(言谈举止、着装)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有关要求?符合( ) 不符合( ) 2、教师有没有体罚或变相体罚、辱骂幼儿、歧视差生、令幼儿身心受损的现象?有( ) 没有( ) 3、您对教师给幼儿布置的家庭作业(如:家园双通道)这种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方式是否满意?满意( ) 不满意( ) 4、您对教师为幼儿作业的批改反馈是否满意?满意( ) 不满意( ) 5、教师是否有举办有偿家教或违规办特长班现象?有( ) 没有( ) 6、教师有无不按时到岗、对孩子的活动不负责的现象?有( ) 没有( ) 7、教师是否有擅自收费或推销商品现象?有( ) 没有( ) 8、您对教师尊重幼儿人格,保护幼儿安全方面的工作满意还是不满意?满意( ) 不满意( ) 9、您的孩子最喜欢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认为孩子本学期进步最快的是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 10、您对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有何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Ⅸ 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现状调查
可以看出,中学生无论在社会上,在学校内,其爱国意识的养成,总体上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由此也验证了学校在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学生爱国认识与爱国行为养成方面的教育效果。在升国旗、奏国歌时,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的行为调查中,有89%的学生能做好。也说明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建立在学生对爱国主义概念认识之上的。
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文化成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调查结果则表明,一部分学生对一些基本常识缺乏掌握。应该看到,德育与智育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在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十分注意智育因素的培养。
另外。13%的学生不了解国徽图案的象征意义,还要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有3%的学生对升旗仪式持无所谓的情感,甚至有厌烦的情绪,令人担忧。说明《国旗法》的学习教育要深入开展,升旗仪式有待进一步规范。参加升旗仪式是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一,不是一种形式主义要让学生自觉地通过这一活动接受教育、陶冶情操。
基于以上分析,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道德品质教育,德育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政治方向、形成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思想观点、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不然的话,他们很有可能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迷失方向。学校要注意研究学生品德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抵制德育工作的形式化和表面化。学校一定要把德育和智育结合起来,努力开展“寓德于教”的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就是一句空话。要充分发挥政治课及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学校一定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鼓励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能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停留在观念的层次上,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是其行动,这同样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属。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强调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我们要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才真正地落到实处,找到方向,德育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
对待师长的情感行为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对师长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来看是比较好的,这从一方面反映了目前中小学爱国主义品质的人格基础状况,又从另一方面表明我们的中小学具有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潜在的较强的能动性,自然也是加强道德教育能受到实效的前提。
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古训曰:“不学人与礼无以立”“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尚使命。它一方面把中华民族礼仪转化为青年一代的素质结构: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时代礼仪。近年来,由于社会风气不尽人意。一些与礼仪相悖的行为侵袭和影响着青少年,不少青少年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调查显示,有的不会鞠躬、不会微笑、不会拍手;有的见到老者不是昂首挺胸,“目中无人”,就是低下头来,摔肩而过;有的家庭甚至出现“孝顺颠倒”的不正常现象。“礼仪之邦”的中国出现了礼仪失落,不能不使人感到忧虑。
人生在世要有“三自”,即自尊、自知、自制。“自尊”是为气节、“自知是为智慧、“自制”是为修养。有了“三自”,在人格上能顶天立地,在交际上能使用文明用语、道德规矩,不卑不亢,在品德上能上下称道。
人生价值取向
学生最敬佩的人物调查中处于前五位的次序为:
1、科学家
2、革命领袖
3、成功人士
4、英雄模范
5、著名演员或歌星
崇拜偶像的选择时代的限制,年龄和社会影响的痕迹是很明显的,敬佩的人物中科学家居第一,革命领袖居第二。每个健康的孩子都有可望长大的急切心理,在这种急切心理的催促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未来的我”。这个“未来的我”,就是孩子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中心崇拜的偶像是学生心甘情愿选择的,是在一定环境熏染下潜移默化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不易动摇、不易转移,就会在孩子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起规范作用、推进作用。
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将一些追求高远、矢志不移、贡献卓著、完善小我、光大大我的知名人物介绍给孩子。让孩子的心灵逐渐与他们产生共鸣。让孩子去体察,去感受,逐渐从崇敬升华为崇拜。
帮助孩子选择崇拜偶像,就是帮助孩子选择永不退休的终身教师,一旦做成功了,又是终身有益的大好事,就会全方位、多层次地影响孩子,给孩子以前进的动力。
奉献与所取的关系是人生价值取向的核心问题,学生中认为人生在于奉献的占40.6%,认为在于奉献也在于索取的占49.2%,多数中学生用奉献与索取兼顾的价值取向取代“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这一观点的主导位置。
对人生的思考,多数中学生是非观念比较明确,但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比理性的标准更具有影响力,他们思考的热点更侧重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不确定的因素不少。
在政治价值观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认识并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对走社会主义道路持肯定态度的占95.19%,表明大多数学生希望国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持长期稳定和繁荣。当然有部分学生对政治教育课冷淡,对意识形态不关心,“政治无用论”有一定的市场。
在道德价值观方面,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61.6%的学生认为需要大力提倡。有35.3%的学生既要为人民服务,也要为自己谋利益。
在道德行为上,一些公认的社会道德准则在不少中学生中并没有成为约束自我的力量,对考试作弊问题,30%的学生认为“不作弊更好,作点弊也无妨”;有3.2%的学生认为“不作弊太傻了”。调查还表明,对英雄模范人物表示敬佩,但不准备去仿效。
在道德情操上,部分学生道德能力不强,道德选择是非不清,对社会上的一些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认识错位,道德行为表现不良。少数学生有打架斗殴、偷窃、欺诈等行为,受到校纪、法纪处理。
职业价值方面,在选择职业考虑的因素上。选择职业符合个人特长和兴趣的占35.8%,而符合社会需要的仅占20.6%。总体上看,中学生考虑职业选择因素上,更加注重自身发展,强调符合个人兴趣、特长,以实现个人抱负为出发点,并且兼顾社会需要,同时也考虑工资收入和稳定等实际问题。
在具体职业选择上,把从事科技工作放在首位,偏重个人生活和前途,民族、社会、集体责任感不强。认为讲人生理想就是自我设计,讲成才就是成名成家,讲幸福就是个人幸福,讲民主就是个人自由。
极大多数学生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是持否定态度的,但同时有追求个人利益,向往高收入、高消费的现象比较明显。不少学生在对待理想与现实、精神生活与物质享受、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明显地向后者倾斜,具有两面性。对学生情况的估计,不能只停留在调查数据的分析上,还要看到问题的深层内涵和实质。当今的中小学生,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们思维敏锐,勇于探索,求知欲强,文化科学知识面广,但存在着两重性,既有务实、自立、开拓的一面,也有短视、盲目的一面。其表现为可望实现现代化,又对社会主义方向不够明确和坚定;能较快适应改革开放,但情绪起伏不定;务实观念增强,但对政治漠不关心;自主意识突出,但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减弱;开拓意识强,但刻苦意识欠缺。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不在学校教育阶段给予正确引导,势必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影响他们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给点分吧!谢谢
Ⅹ 寻找一篇大学生公德调查报告
有关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说到社会公德,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公共生活的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公德则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调查目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实践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发现大学生公德意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如何更好地传播公德意识的建议,共创和谐社会。
调查形式:于2009年4月7日,随机抽取湖南地区两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南大学)的210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占49.7%,女生占50.3%,调查问卷回收率79.5%,有效问卷167张,有效率100%,人工处理数据,统计图表用EXCEL来绘制。
调查内容:从长沙市大学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
此次调查我们通过如下几个问题,对大学生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进行了研究。
1、坐公交车时,你会给老幼病残孕让座吗?
2、坐公交车时,你自己没有座位,但看到坐着的年轻人对身边的老人小孩熟视无睹,你会
3、你会在自习室里大声接电话吗?
4、一位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但却不知如何维护,而你恰好懂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你会
调查发现对于问题一,有70%以上的同学表示一定会让,25%的同学表示视情况而定,只有3%左右的同学表示不会让。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基本的公德意识,视情况而定的同学,可能是因为公交车上人很多,自己的座位离老人又远,不方便给老人让座。对于问题二,有75%左右的同学,只是心中责怪那人没素质,但没有任何行动,有5%左右的同学表示不在意,15%的同学表示提醒年轻人让座。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公德意识,至少对这种行为表示不满,但绝大多数保持沉默,缺乏维护公德的勇气;更深层次的探究,还是私德在起作用,害怕别人不听劝告,而使自己尴尬,或者说不知道怎样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他人;在公德与私德之间,大多数人还是在维护私德的基础上再去维护公德,问题四和问题五同样显示出了这样的问题。
二、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
我们主要是通过调查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以及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的。
1、你对国计民生的态度是
2、你曾主动去无偿献血吗?
3、你曾经利用手机或网络等媒介传播过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吗?
调查发现,对于国计民生的态度,有57%的同学表示偶尔看一下,只了解周围人谈论的事情;40%的同学表示很关心,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只有3%的同学表示与自己无关的不关心。表明大部分同学还是会去关心社会问题,但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大多都是从别人不经意的谈论中,获得信息的,也有极少数同学表示不关心。当我们调查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时,我们了解到有36%的同学表示想去,但不放心;33%的同学没有献过血;31%的同学无偿献过血。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愿意去无偿献血的,但有30%多的同学却不敢去献血,因为担心卫生条件,害怕自己因为献血而感染疾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我们认为跟负面宣传有关,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报道,大多是会因此而感染病毒。我们的社会、政府应该积极为大家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作一些正面的宣传与引导,消除人们心中的障碍,建立人们对社会的信赖。随着近年来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活动也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如网络暴力,色情信息泛滥等,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对大学生在网络中的道德作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有81.25%的男生从来没有在网络上传播过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93%的女生从来没有做过,11.25%的男生曾经有过这种行为,但现在不再有,仅1%的女生有过这种行为,7.5%的男生一直都有这种行为,6%的女生一直都有这种行为。 结果显示,在网络上接触不良信息并传播不良信息的人群中,男生明显多于女生,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的好奇心比女生强。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避免自己沉迷网络,养成自律精神。
三、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态度
此项内容,我们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对待环保问题的态度,进行研究的。
1、你对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态度是
2、如果在举行一些环保活动,你会积极参与吗?
在调查大学生对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态度时,有70.5%的同学表示有意识,尽量少用;6.5%的同学表示坚决不用;25%的男生表示不在意,6%的女生表示不在意。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有一定得环保意识,在能不用的情况下尽量不用,女生的环保意识要强于男生。可能是因为女生比较细心,比较关注细节,更注重环保。部分原因可能是性格差异造成的。同样在调查大学生参加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中,我们发现女生的积极性也要高于男生。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表明长沙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具有以下特点:<一>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公德意识,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二>大多数大学生能自觉遵守公德但缺乏维护公德的勇气;<三>大多数大学生还是会在维护私德的前提下再去维护公德。对于以上特点,我们认为有如下原因:1、大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有待加强和提高;2、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而大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些细节;3、从众心理普遍存在;4、网络中的不良信息的影响,如:网络中的暴力游戏等;5、学校和家庭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待加强;6、社会陋习依然存在。
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我们有如下建议:1、首先是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与素质,通过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公德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攻起,带头践行公德规范;2、其次应该加强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教育。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和校园,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正确的道德教育,不要将一些自私利己、时时提防他人的错误思想教给孩子;作为学校,应该多开展一些有关加强公德教育的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让他们从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3、最后政府应该要为提高大学生公德意识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在路边乞讨的人们能够获得救济;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让人们在更完全、更清洁的医疗环境中得到治疗。总的来说,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进一步加强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只有人们社会公德意识的普遍提高,社会风气才会逐渐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