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 2022-04-11 01:55:25

⑴ 联系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首先,要认真阅读和钻研大纲和教材。应根据大纲规定的考核内容和目标,认真学习教材,全面系统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其次,要把系统学习和重点深入结合起来。应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进行深入的学习,掌握对课程具有关键意义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单独孤立地去抓重点、背词句,甚至猜题押题。

要理论联系实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社会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对社会实践有指导意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须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最后,要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注意事项

1、基本概念要清楚明确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首先要准确地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切忌在概念上含混不清、界限不明。这是掌握基本知识、明白基本道理的前提。

2、知识内容要全面准确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无论是对思想道德修养部分还是法律基础部分知识掌握,对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掌握都要求全面准确,切忌片面和不完整。

3、理论学习要联系实际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一定是在认真学习理论,弄懂理论时主动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再好的理论,也是无用的。

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怎么写谢谢。。。

你直接写法律基础方面的社会实践吧,这样的话好些 而且实践性很强的。我可以给你找一篇我写的,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如果你需要其他的,你再联系 可以的话就采纳吧
浅析《教育规划纲要》
——提升劳动力素质,培养新型劳动力
暑假期间我们期盼已久的教育规划纲要终于正式出台了,在疲惫的工作之余也不得不研读之,并就自己在实践中的感触书写一二。
四十天的暑期结束,我的打工生涯也告一段落,疲惫之中仍兴奋不已,这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此中学到了许多在学习中得不到的东西。且不说工资多少,收获却是难得。我想唯有在实践中我们才会对《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性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当前众多企业经营者所期望的劳动力素质与水平有更为鲜明的了解,在底层的社会劳动中如何完善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以及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有更为清楚地规划。在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同时也看到自己十几年受教育的缺陷以及教育体系的不足。
可以说就个人认知而言我想存在以下认识吧。团体合作中对每一个劳动者不管体力还是脑力劳动,交流难能可贵。纵使你才华横溢,若不懂交流之重要只在自己的圈子中埋头苦干也是徒劳,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在头脑风暴中我们可以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当然立足于繁重枯燥的社会劳动我们也要有良好的心态,若只是好高骛远也难以真正立足于其中。同时在这繁重的劳作之中我们也要有大局观,一个人如果只是拘泥于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义务范围也很难在工作中取得突破,唯有举一反三,顾全大局方可在其中在所作为大展身手。
当然在现在社会纷繁的社会竞争中对劳动力的要求还远不止此,仔细分析当代企业,强大的科技创造力与创新力也是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支柱,而劳动力正是企业保持先进性的源泉,我国劳动力市场恰恰存在这方面的不足。走出一家一言,立足全局分析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便知当今中国劳动力结构存在元结构的形式即无限供给的低素质劳动力和相对稀缺的高素质劳动力,同时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如下发展概况:
(一)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矛盾突出
1.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参与率高。中国的劳动参与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2004年末,全国就业人数为7520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为26476万人,占35.2%,乡村就业人数为48727万人,占64.8%。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长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转移约1000万人;而在经济每年增长8%-9%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800-900万个;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城镇调查失业率在7%-8%左右。因此,城镇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的劳动力得不到工作岗位。就业总量矛盾突出,中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情况: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7.2%;高中教育水平的占13.4%;初中教育水平的占45.8%;小学教育水平的占27.4%;小学以下教育水平的占6.2%。表明中国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事实说明受教育程度与失业率密切相关,我国的技能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在技能型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更为短缺。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需要,“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也成为制约扩大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就业结构和状况
2009年末,一、二、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别是35269万人、16920万人和23011万人,所占比例分别是46.9%,22.5%和30.6%。就业结构与GDP的比例严重不相适应,第一产业只占GDP总量的15.2%,但就业人数却占了46.9%。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就业的行业分布及其变化,传统产业如农业、采掘业、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幅度提高。
3.就业的所有制分布及其变化,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就业人数大幅度减少,而非公有制部门的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
4..人数庞大非正规就业.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非正规就业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目前我国还没有按照这一分类进行的官方统计,但初步估计,中国城镇的非正规就业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根据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66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数据,我国城镇的各类非正规就业人数大约是7000-8000万人。这些就业者就业不稳定,基本没有社会保险,缺乏劳动保护,工资收入低下,工作时间长且不固定等。规模庞大的非正规就业,一方面为缓减就业压力和贫困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劳动者权益得不以有效保障,并出现大量“有工作的穷人”
5.流动就业规模巨大
6.中国目前流动就业人数大约在1.2亿以上,流动就业的大多数是所谓农民工。其中跨省流动就业人数约6000万人,约占全部流动就业人数的一半;绝大多数流动就业人员进入城镇就业,(约1亿),占城镇全部从业人员的近40%。目前农民工占加工制造业职工总数的近60%、建筑业的80%、服务业的近50%。这种流动就业是在中国特殊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的制度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方式,其最大特点和问题是:一是农民工长期处于“候鸟式”流动就业状态,二是由于城乡和地区分治,进城农民工不能难以实现与城市人平等的劳动权益和社会保护。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三)工资
1.劳动力市场分层和工资分化明显,从各地公布的劳动力市场价位看,普通技术工种(初中级技工)的工资一般是非技术工种工资的1.5-2倍如沿海地区技术工人的月工资一般在1500至3000元之间而非技术工人的月工资一般在600-1000元之间。高级技工的工资更高。
2.行业之间工资差距进一步拉大,垄断行业的工资大大高出非垄断行业,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1978年垄断行业(以金融保险业和电力煤气水的生产供应业为例)与非垄断行业(以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为例)职工平均工资的倍数关系是1.43倍,1994年上升到2.02倍,而到2000年上升到2.13倍。2002年,金融、保险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是农林牧渔业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上述差距还仅仅是公布的工资差距,事实上垄断行业的企业往往以各种福利的形成对职工实行变相分配,实际收入大大高于公布的工资水平。
3.普通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增长缓慢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更由于劳资力量对比失衡,工人缺乏制衡资本的组织力量与手段,普通劳动者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普通工人的工资普遍低且长期得不到增长。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的名义工资20年来基本上没有增长,这意味着实际工资大大下降了。类似情况在全国普遍存在。研究表明,中国目前职工工资占DGP的比例仅为15%至2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这种情况是导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拉越大,社会分配不公,经济发展不能惠及广大百姓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正是制约我国当前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成为一件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问题解决的途径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教育的问题,当然若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探讨如何培养能力较高,素质较好的劳动力,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投入时间与金钱的百年大计,从国家到个人,从企业单位到事业单位,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却是一个从国家教育中培养的计划。
面对越来越多对当前教育体制的质疑声和越来越多的不信任,教育部在经过漫长的社会征集,理论探讨后终于出台了新时期教育规划纲要即《国家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背景也可以用一下的话来评价,首先,我国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十五”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充分表现在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阶段、高等教育跨入了大众化阶段、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我国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教育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遇到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这个规划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当前,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适应国家新的建设目标,就迫切要求加快教育发展,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同时,要强调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和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能够上学、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第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当然《教育规划纲要》制定也是为提升我国教育水平以世界教育相接轨。当前中国教育可以说在歧途中间行渐远。虽然我们能迷信于大学排名,但对以师生国际化程度,研究实力,研究引用次数,交流状况,学术同行评议作为排名评价标准的国际排名,也不难看出其中的问题。在2010的亚洲大学排行中,中国内陆老牌名校北大12,清华14,复旦24。虽然中国大学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与声誉越来越大,但比较香港日本泱泱大国就显不足了。
但归根到底教育规划是为提升劳动力素质以满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在暑期实践中,身处社会工作阶层的底层我可以深刻看清当前中国劳动力状况,正如前文所讲在数量庞大的劳动力中素质水平低。以餐饮业为例,大多数职工学历小学初中生,且未接受过技术院校培训。同时系统接受厨师培训更是少之又少,而工资平均水平则在1200元左右,这对在青岛这样高消费地区而言只停留在温饱线上,更不用谈更高水平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也极其低下。同时一部分群体便成为不规则就业群体,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新时期的教育规划便应允而生,成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关键。《教育规划纲要》从宏观上勾了未来十年的教育蓝图,给从微观上解决了当前存在的一些教育问题。首先规划纲要规定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具体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性增劳动力平均收教育年限从12.4年到13.5年;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到11.2年。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20%,即为两亿中国人拥有大学文凭。
从微观上讲我国教育的发展任务也较为全面。
(一)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保障孩童接受早期平等的教育,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监管,培养教师队伍。
(二)义务教育。这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到2020年,全面提示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真正建立健全现代化教育体系。
(三)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成为增强全民素质的关键。
(四)职业教育。这也适应多元化社会需求,以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关键,以实现多元化人才目标。对推动经济建设,促进就业,该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优化劳动力结构的关键。对改善我国当前教育现状具有深远影响。
(五)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综合人才的关键,因此这也是国家下大手笔改善的症结。这也是应对钱钟书之问: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的关键。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力。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当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还有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这对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就有重要作用,让更多的劳动者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优化劳动力结构。
在众多举措中,体制改革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体制是一切形式的保障,唯有体制的变更才是结构性调整的保证。
(一)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转便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树立系统培养人才的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等等培养模式。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二)考试招生制度。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克服一考定终生的弊端。完善中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三)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动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以完善现代大学入学制度。
同时进行办学体制的改革,进行政府办学为主体,鼓励社会办学的积极参与。支持民办教育,也要扩大教育的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
在任务与改革并重之时,当然少不了必要的保证措施。教育改革的具体推行者当然是教师队伍建设了,因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增强师德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成为重中之重。同时教育经费便成为这场硬仗的物资基础,因而完善投入机制,加强经费管理便尤为重要了。办现代化教育,与时代接轨。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以保证依法治教。为使该纲要积极贯彻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加强组织领导。以缜密部署加强组织,实现规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繁荣的基石。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对劳动力的素质,数量,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合时代的要求。可以说此次《教育规划纲要》出台,填补了当前教育之缺陷,对调整当前劳动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的全面规范。对于处于一个转型期的大学生而言,在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弥补在学校教育中的不足。同时反补教育,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转变思想,加强学习,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体会

学习完这门课程我认为,我们应该:

第一,我们要建立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时间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再大一对于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很好的规划,并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前进。

第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作为一位当代大学生,“以酷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我们的职责。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和人民作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国家。

第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而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的。我们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严厉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我们的生活目标和肩负责任。

大学生要正确熟悉和处理人生中碰到的各种题目,不能得过且过,放纵生活,否则会虚度光阴。要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自觉承当应尽的义务,投身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注意事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这门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触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

在学习中要求我们在面对题目时要虚心请教,仔细观察。同时综合性和实践性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加上大学活动特别多,所以要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⑷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的收获与体会

崭新的大学生活让我们这些还有点朦胧的新生感到新鲜却又不知所措,在学习、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思考去解决,去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但是,人的思想总是随着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的经历而丰富的,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学习的感受,所见所闻所思,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追求。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使我们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其中,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可以分为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三个部分。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在适应转变、健康成长部分,是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在树立理想、把握人生部分,是树立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提高修养、完善人格部分,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提升 ——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思想道德修养》课中从不同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 ——树立理想、把握人生。在《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认为,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好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 1、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2、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结合个人的实际和专业的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完善学习计划,充实学习内容,持之以恒地学习政治理和业务知识。不仅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老师学、向同学学;不仅要学得进,还要拿得出,注重学以致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学业成果。 3、勇于开拓创新,永葆学习中的生机和活力。大学学习生活中,担负着专业学习的重任,面临的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勇于开拓创新,勇于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以往学习的经验,谋划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今后的学习中,自己要进一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上如何更好地、较深层次地、更广领域地摄取知识,把学习这“第一要务”体现在业绩中,使大学的生活更有意义和活力。 大学生在于不断地修养人格 ——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是大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我认为,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高这些修养和完善人格方面,要求我们做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了《思想道德修养》后觉悟,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确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人生尊严等问题。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从审美的含义、标准讲起,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美与丑,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创造美与享受美的关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是对自己绝对的要求,敬业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你最好改改样子。

⑸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什么上

(1):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并通过教育使考生们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帮助老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法律基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考生们要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法律基础的学习重点在法学基础理论部分,是法的产生、本质和历史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作用、创制和实施;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与依法治国方略等.在基本法律知识部分,是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规定.在法律意识和控制观念部分,是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可以分为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三个部分.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在适应转变、健康成长部分,是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在树立理想、把握人生部分,是树立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提高修养、完善人格部分,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思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特征.我们在学习《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当然是我们学习《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深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是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13-114页).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在法律基础方面,在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特别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学习,进行思考、研究和运用,学以致用.要注意分析现实社会上的案件,以提高自己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要联系自己和现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道搞实际及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4):书本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科学的理论来之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明确指出:青年学生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 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 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样要坚持四个统一,要将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所谓将书本知识的 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过程中,一方面要阅读大量的书本知识,如教材;有关的法律、法规;报刊、杂志、法制宣传教育方面的影视作品;以及与思想道德修养有关的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才学等.另一方面,要到现实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学习,接受实践的检验,如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旁听法院庭审、参加案件处理、到社会上参观学习等,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正如****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的:“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⑹ 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如何写啊

(思修)大学生人生理想调查报告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科学的人生理想,正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因此,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理想状况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近期在双喜大学虎溪校区范围内展开了一次关于大学生人生理想的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样本总量为100份,获得有效样本94份,有效问卷率为94.0%。

一. 调查者基本情况

1. 年级结构:大一占68%,大二占32%

2. 性别结构:男生占66%,女生占34%

二. 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大学生目前的大学生活状态、过去个人理想的实现情况以及未来的事业等方面,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阅读习惯等,相对比较全面。

另有附页:《关于大学生人生理想的调查问卷》样卷一份于后供参阅。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人生目的不强,理想不够明确

人生目的,是人对“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价值观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起点,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总目标,不同的人生目的导出形形色色的人生。在被问及“现在对未来的想法如何?”这一问题时,仅有27%的同学认为自己现在对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大多数(53%)的同学是“比较模糊”的,而还有20%的同学则是“十分渺茫”。这样的回答不容乐观,一艘没有方向的航船是不会正确驶向胜利的彼岸的,现在看来寻回明确的人生目的和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对我们大学生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2. 汗水浇灌理想,成功需要付出

在被问及“当确立了理想后,你会怎样做?”这一问题时,有45%的同学选择自己会“十分努力去实现”,41.4%的同学则表明会“比较努力”,而尚有13.6%的同学说“无所谓、随他去吧”。人生苦短,时光飞逝,岁月荏苒,对自己所追求的东西,确实需要青春热血和汗水的付出。否则,终将梦落空、事无成。当被问及“以前所确立的目标与理想的实现情况”时,有43.5%的同学选择了“多数实现”,32.6%的同学选择的是“一半左右实现”,而有22.1%的同学则说“很少实现”。至于“过去所确立的理想未能实现的原因”,有6.3%的同学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29.5%的同学说是“没有毅力”,也有8.4%的同学将其失败归于是“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更多(55.8%)的则选择了是“多方面原因导致”。其实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予每个人的时间、精力、资源和机遇等条件都是近乎平等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先天条件的差异和外界因素的干扰,但成功毕竟主要靠自己,爱迪生说过那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幸运。而那55.8%所谓的“多方面原因”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大清楚自己的失败,并没有仔细分析过自己的失误在哪里,自己又有哪些成功之处,其实是不明白比较确切的主要原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3. 生活不够积极,状态不容乐观

在被问及“进入大学这么长时间,现在的状态如何?”时,只有9.3%的同学选择了“生活激情、学习积极”,有47.4%的同学认为自己目前“学习生活比较积极”,而竟有43.3%的同学则选择了“生活单调、学习乏味”,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数据。如此状态,怎么可能实现自己起码的“对未来职业的要求”(高等55.3%,中等41.5%)呢,又何谈实现个人理想和为国家做出贡献、为社会服务?其实大多数同学也都清楚“理想的实现需要诸多的必要条件”:精湛的专业知识(54.3%)、良好的人际关系(45.7%)、出色的口才(11.7%)、广泛的知识面(21.3%)、颇多的社会经验(20.2%)、优秀的人格(27.7%)等,这许许多多的方面的优秀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磨练才可以达到,怎么能不积极的去面对呢?问及的“在大学里主要应该学到的东西”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与“理想的实现需要诸多的必要条件”基本相吻合,包括:专业知识(75.5%)、人际交往(66.0%)、社会经验(25.5)、必要的拓展知识面(33.0%)等。总的说来,生活不够积极,大有提高的必要。

4. 心态不够积极,心理有待提高

成功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既不是盲目的冲动也不是无谓的消极。在被问及“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对未来的想法”时,只有30.2%的同学“冷静,有个比较系统的计划”,44.8%的同学选择了“兴奋激动,充满了理想的憧憬”,而则有25.0%的同学“很迷茫,没感觉”。被问及“进入大学,发现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理想中的相比如何?”时,有大部分(60.8%)的同学感觉“距理想差远了”,35.1%的同学认为“现实与理想比较符合”。既然有这么多人认为现实与理想有好大差距,这样的一种心态亟待调整。其实由日常读书习惯的调查显示来看心理保健方面的书的人仅有7.4%而已。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厌学而退学,而消极的心理还可能引发更大的事故,这样的事也时有发生。

四. 采取建议与意见

1. 认真剖析人生意义,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你若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人生的目的性让人拥有了价值。

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必将引导我们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首先,我们树立人生理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思想,必须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贡献力量。其次,要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我们决不可以见利忘义为了实现个人理想而置集体利益于不顾。第三,正确的给自己定位,既不要理想过高难以实现,致使失去信心;也不可过低,不会产生前进的动力,理想的确立要适合自己的水平。

2. 加强教育引导,很有必要性

大方向的教育和引导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有人可能会认为“为人民服务是一个大目标,是一个空口号,与我们现实的大学生活没有什么联系,实质上这是一个错觉。“为人民服务”和“实现共产主义”这类平凡而高尚的人生目的可见于点点滴滴。而落实到我们大学生眼下时,就是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德才兼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奉献等等。

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应作为辅助手段。这是一个基础层次,只有排除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之后才能形成崇高的思想品德,且心理的消除往往使诸多思想问题迎刃而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倾向日益突出,导致许多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和调适,必然会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

3. 珍惜时间,分秒必争

光阴似箭,岁月不待人。树立理想后,就应全心投入,力争实现。我们现在应该把握分分秒秒做好自己的事,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全面发展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才可以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增砖加瓦,鲁迅先生不是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则是慢性自杀。”吗?我们只有分秒必争,才不至于“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一起珍惜分分秒秒,激情澎湃,昂扬向上,快乐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吧!

五. 总结

写到这里,也该差不多结束了。经过这次调查,只觉得我们经历了许多,同时又成长了许多,学到了很多以前所没有的东西。同时希望我们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那些微不足道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对同学们有些许帮助。最后,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与合作。

⑺ 国家开放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里面这个社会实践怎么做跪求

写作思路:把你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写下来,可以开展社区或者学校的微普法的社会实践。

在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后,我觉得我真的成长了。它让我真正明白了人生的意义。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增加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展任务,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本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

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同时,我也成功地开展了思修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选取了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中的“大学生与诚信道德”这一内容作为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我之所以选择诚信这一主题主要是因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亘古不变。

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济济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社会中的诚信确成为了稀有资源,商业中的欺诈,各种考试的作弊,假币充斥,骗人的行为随处可见,扰乱了社会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品质,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大学生诚信度不断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我觉得作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非常必要。

热点内容
合同法司从合同的效力 发布:2025-01-18 16:27:45 浏览:469
职业道德自查自纠 发布:2025-01-18 15:33:54 浏览:125
环境政策法规 发布:2025-01-18 15:32:32 浏览: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发布:2025-01-18 14:58:08 浏览:840
公司法律风险解决方案 发布:2025-01-18 14:45:04 浏览:605
两项新民法 发布:2025-01-18 13:43:27 浏览:491
民法115条 发布:2025-01-18 13:40:23 浏览:128
人民法院错案追究 发布:2025-01-18 13:21:33 浏览:81
治安处罚条例新 发布:2025-01-18 12:48:20 浏览:573
占用红树林保护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12:14:06 浏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