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美探
Ⅰ 关于道德的小故事
文明礼仪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父母、老师也从小教育我们要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尊老爱幼、不骂人、不打架等等一切行为都表明,我们要把文明礼仪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每当早晨我出去锻炼,只要看见路边的自行车倒了,而且没人管的时候,我常常会自觉地扶起它们,每当做完后,心里便一下轻松多了,因为我又做了一件好事。同时也让外国人知道我们中华儿女是讲文明的,懂礼貌的,不像他们在外国说的那样——中国人没有素质,没有修养。
大家也许会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很多人喝完饮料或吃完东西后,会不经意的把瓶子和袋子扔在路旁,严重影响了街道的美观,那么又有多少人去把它们捡起来了呢?每当我看到这种现象,我的手就像不听使唤似的,自己会把它们捡起来丢进垃圾箱内。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那么我们的家园会变得多么美好,也同时反映出我们讲文明、懂礼貌。
还记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好不容易占了一个座位,刚坐一站时,一位老奶奶上车了,但是大家好像都没有看见,看到老奶奶站在那里,我心里就觉得很不舒服,坐立不安,就决定站起来让给她,她夸奖我说:“谢谢你。”顿时我感到心里很轻松,我感觉给老人让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众人也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回家后妈妈表扬了我,对我说:“你要把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保留下来。”我点了点头。
也许有很多人都在电话亭打过电话,但现在很多电话亭已经面目全非了。曾经有一次,我陪同一位同学去打电话,我不经意间看见他一边打电话一边往内壁上乱写乱画,我的气不由得从心中生起,我急忙上前去阻止,他却振振有词地说:“你生什么气?这又不是你家的东西。”我理直气壮地说:“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不爱护国家财产,那么这些电话亭还能活几年呀!再说了,老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爱护公物,你怎么能忘记呢。”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我觉得爱护公共财务也是讲文明懂礼貌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小时候,我记得妈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蒙古族小女孩为公社放羊,结果遇上了暴风雪,她为保护羊群,自己献出了青春的生命,那时我并不理解妈妈给我讲故事的本意。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深受感动,受益匪浅。
Ⅱ 你是如何看待道德文化
一、道德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特征
《汉书?艺文志》对于诸子的起源有过清楚的论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不难看出,这些学派的起源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基本上都起源于官。这些官虽然各司其职,分工负责,但目的与功能都不外乎道德问题。
《大戴礼记》中说:“古之卿政以治天下者,冢宰之官以成道,司徒之官以成德,宗伯之官以成仁,司马之官以成礼,司寇之官以成义,司空之官以成智。”这表明,“司徒”等官职在尧舜时期就已经设立,“道、德”治理在五帝时期就成为政治的主轴。
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各家学说、各个学派的总归宿和最高境界。中华传统文化,上溯其祖根,初创于伏羲的“易道文化”(以原始“易学”为标志),成形于黄帝的“法道文化”(以马王堆出土《黄帝四书》内容为标志),成熟于老子创立的“道德文化”(以《道德经》为标志),她们共同组成“以易阐道、以法论道、以德证道”三部曲,为诸子百家之源头,为中华文化之发祥,非常完美地构成中华道德文化大系统。老子创立的“道德文化”对他以后的诸子百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公认的“百家之祖”。所以,中华文化从本质来讲是道德教化的文化,道德回归、道德熏陶、道德实践、道德修养、道德传播等,几乎是中华文化精神与内容的缩影。
二、道德文化的基本价值
(一)自觉忧患。内修道德,见微知著,具有高度的预见性、洞察力和判断力,这叫做自觉。将自觉常态化,成为心灵深处亘古回荡的警钟,则为自觉意识。大众自觉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企业与个人规避风险的基石。
《周易》中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识说,一个富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终日不懈地自觉激励,晚上也要戒惧警省,这样即使有祸端也能避免。老子认为:“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意思说,在矛盾还没有产生的时候就提前介入,在乱象还没有显现的时候就预先治理。把自觉意识贯穿始终,就不会有失败了。在道德文化的熏陶下,中华民族涌现了大量具有自觉意识的精英,他们前瞻性地运筹帷幄,先觉地勘破迷雾,自由通达。如诸葛亮《隆中对》未出山已知天下三分,刘伯温《时务十八策》谋定大明天下……精英们从不在危难中缺位。中国的新一轮再发,需要人民的精英,更需要精英的人民。精英意识能否复制、普及为群英团体,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自信自强。自信是什么?它是一种轩昂的底气,以道德修养为基础,就有了正气而无傲慢;以文明沉淀为内涵,就有了厚实而无浮华;以民族认同为标识,就有了尊严而无自卑;以中华复兴为责任,就有了振作而不颓废。中华文化的自信一开始就站在道德关怀和天下主义的制高点上,把自我心灵修养(内天下)的抱负,扩充到世界和谐大同(外天下)的责任。
西方文化从苏格拉底开始,目光从自然中心转到自我中心,到今天泛滥成个人贪欲。现代西方文化的自觉意识,更多的是通过征服自然满足自我物欲的意识。西风日渐,在全球化、市场化的进程中,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如何提升全民素质,规避道德沦丧是非常迫切的课题。西方炫耀“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荒谬逻辑,建立在强劲军事、经济实力上的西方文化,以浮华耀眼的优越感给我们造成了空前的自信危机。西方科技和经济单纯发展物质文明所产生的恶果正逐渐显现,这种“自己活不让别人活”的达尔文主义的模式成本过于高昂,不值得效法。
(三)睿智清醒。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即宁静沉思)才能产生智慧”,他特别重视在心灵美德基础上培养智慧。恩格斯最崇拜、欣赏的品德和机智兼备的军事家——亚历山大就出自他的门下。
《淮南子》中说:“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意思说,只有心修道德,才能产生自由驰骋于万事万物的大智慧。老子说:“前识者,道之而愚之首也。”意思说,浅表层的智力,仅是思想的外在光华,看似鲜亮实则愚昧的开端。如果失去道德修养的支撑,智与慧的开发不同步,听凭后天智力的单向发展,那么属于慧心的潜意识与预见性、创造性思维和灵感将难以透发,慧心也容易被蒙蔽。大智慧的精髓是“内求法”。中医学认为,肾脏蕴藏着支撑智力活动的能量,又称为“智德”和肾气,而肾又生精,精气上行补充于大脑,大脑与心灵相通,智力与慧性互补,一旦“肾精虚损”就会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的病理表现。凡被酒色淘空了的身躯,智慧之光必会消磨。
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正需要静下心来睿智地重新布局和盘活新的增长点。我们的干部和企业主如果沉湎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同样会磨损锐气,耗散智慧。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在《第二次机遇》中反思:“谁要扮演当今全球的领袖角色,都需要有一种能够把握世界时代精神的本能。”人文是心灵之灯,儒雅是交流的润滑剂,隽永的智慧既可以使个体、团体与国家之间竞争的成本降低、资源得到高效整合及实现良性循环,还可以使我们肩负起引领人民克服各类艰难险阻的使命。
(四)勇担责任。在生物世界中,生物圈的分布格局呈金字塔形,层级越高,数量越少。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生物所起的作用最大,因为高端生物不仅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和资源最多,而且它们的微小变动将引发其他生物的巨大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能力最大的人所承担的责任就最大。
老子认为,人类对待自然的责任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违”(始终遵循自然规律,竭力保持生态平衡而不敢有所违背);对待同伴是“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有高度道德修养的圣人,心胸宽广而没有私心,始终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里);对待国家社会的责任是“执一以为天下牧”(从道德的高度教化人民,统领社会与国家)。从而告诫:敬畏自然,共同呵护生存环境;效法圣人,一起维系人际和谐;以道德为最高宗旨,净化社会风气,规范大众行为。
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由于长期在水中劳作,腿上的汗毛磨光了,脚趾甲脱落了,腰以下的肌肉都溃烂生虫了。以至于人们感慨:“微禹,吾其鱼乎!”意思说,要不是有大禹,我们现在早已变成鱼虾了。他的丰碑建立在大地之上,后世的人称国土为“禹域”,就是对大禹最好的纪念。身处战国的乱世中,孟子说:“如果想以道德来安抚治理天下,在当今之世,除了我还有谁可以肩负这个责任呢?”中华兴衰,我的责任。我们的社会责任是大国崛起大志向的外在显示和担当,从个人生存价值向国家社会经济进步共同的责任价值转变,从而在个人与全局、人与区域人、人与大自然之间传播持久的关怀和大爱。
(五)合作共赢。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天人合一”,人的机体与精神“形神合一”,所以人体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人体依赖“天人、形神”两大生态系统而获得健康,我国的生产与经济活动的成功同样依赖两大“生态系统”:这里的“天人”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生物链,这里的“形神”则是经济人与经营模式的关系链。在区域性合作的世纪,共生共赢及合作发展才是可行的路径,而独占和单打与信息共享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所以,所有行业企业理应放弃剑拔弩张的冲动,放弃非理智的恶性竞争,杜绝杀鸡取卵的同行压价,避免一窝风的重复经营,相互容忍地生活在“生态系统”共同的屋檐下。
《易经》中的“比卦”就蕴涵亲密团结、真诚合作的深意。老子说“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意思说:对创造的成果并不独自占有,对事业的发展并不唯我主宰,这样的合作关系才最为稳固,因为它的核心价值观是“玄德”——高尚无私的品德。老子不仅把市场利益视为生态资源,不允许个人擅自霸占,而且进一步把合作成果以及合作本身视为自然生态,恢复它公正独立、平衡共享的道德属性,告诫合作者和竞争者要从属、臣服于这个生态系统,遵循“天下为道” 的自然规律,而不是让生态系统隶属、沦落于人的私欲。即以敬畏心对待同类和生态、以“玄德”观巩固利益资源和合作态势。
将互利精神引进经济领域,制定道德约束,功利性的商业活动和资本运作才会恢复智慧、理性与温情。在一个经济体系里,经济行为主体把求自身利益与交换对方的利益结合起来,不仅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且也要关心别人的利益。这也符合“经济最优化”的现代经济学规律。
(六)真情包容。高尚无私的德,是万物最大的公约数,德越淳厚,就越具有承载性和包容性,显示出的情感就越真切无私。
究竟如何才能具备这种承载性和包容性呢?老子说:“江海之所以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浴王。”意思说:大江大海之所以能浩淼深渊,是因为它们善于居于下位,始终把自己摆得低低的,海纳百川地接纳了涓涓细流,成为水中的王者。历史上,周文王以“握发吐哺”的精神实行仁政,使天下诸侯和贤士竞相归附,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正应了老子的一句话:“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意思说:有德的人,他自然具备包容心和真感情,即使他走在前面,那是他引领大众迈向真善美的和谐之境,对百姓丝毫不构成伤害;即使他居于尊贵的位子,那是他勇担服务大众的职责,肩负天下和平、众生幸福的重任,对百姓丝毫不构成压力。所以天下都无法与此相争。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道德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建
(一)道德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兴衰
中华文明历史的沉浮就是一部道德文化的兴衰史,天下有道,则国家昌明;天下无道,则国家混乱。汉代道学的兴起,客观上促进道德文化的传播,唐代以“清静无为”为国策,从而形成百国来朝、四海宾服的道德文化鼎盛局面。宋辽金元时期,四百余年间,道德文化进入了一个迟缓的发展变革的新阶段。明清两代五百多年,统治者对道德文化徒用其表,外有异族入侵,内因理学禁锢,由汉唐所积累的道德资源“莫之能守”,与整个封建社会的衰落同步,道德文化步履惟艰。后儒在宋明时期的自我拔高和不断僵化,偏离了道德文化的主线,故步自封,导致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为“西强中弱”长期格局的形成种下苦果。
改革开放以来,在西方文化的物欲主义影响下,非道德主义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许多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事实证明,西方的弊端日见深重,西方自然科学、政治经济的代表人物不约而同地把探索、欣赏和崇拜的目光投向东方的老子、孔子,绝非偶然。我们要深入研究学习中华根文化,发扬道德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树立自身的道德信仰;要大力传播道德文化,推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修养,努力发挥道德文化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功用。
(二)道德文化是价值体系不断成熟的最重要元素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将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的时期称为历史的“轴心期”,他说:“最不平常的事件集中在这一时期。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像中国一样,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探究了一直到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的全部范围的哲学可能性。伊朗的琐罗亚斯德传授一种挑战性的观点,认为人世生活就是一场善与恶的斗争。在巴勒斯坦,从以利亚经由以赛亚和耶利米到以赛亚第二,先知们纷纷涌现。希腊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立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许多悲剧作者,以及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在这数世纪内,这些名字所包含的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
现在看来,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期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萌芽期,它以“道”的形式在中国的老子、孔子及其门生的的作中出现了,在西方以宗教的形式出现,并发展延续下来,直到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从这个时期开始,人类的价值体系开始进化,在与旧价值体系激烈冲突的过程中,新价值体系发展起来,这期间经过了许多曲折,经过多少代人的传承发展,并与西方文化传统的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汇聚融合,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上升为统治的意识形态,再经过长期执政的考验,最终形成了科学理性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类的历史便是这种价值体系的成长史,这同时也是人性与兽性冲突的历史,是丛林法则与和谐法则冲突的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这一过程的成果,它是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马克思的理想的忠实继承和最终实现,是人类进化过程的共同精神遗产。
从轴心期开始到我们现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2500年的历史即是人的诞生成长期。直到马克思主义的问世,在列宁和毛泽东领导的夺取政权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斗争中,新的价值体系长出了主干,直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的价值体系成型,人性趋向成熟。
(三)马克思主义与道德文化同源性
李约瑟先生曾经说:“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由耶稣会士介绍到西欧,经过马克思主义者们一番科学化后,又回到了中国。”
大文豪郭沫若还专门写了一篇《马克思进孔庙》,马克思描绘成孔子的学生。郭沫若写道:“马克思(对孔子)说:‘我想不到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位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他们的对话幽默诙谐又令人深省。
越南前国防部长武元甲元帅就公开表示过:他之所以信仰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道路,是因为他早年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
马克思是一个彻底的人道主义者和道德实践家,他的道德观曾批判性地汲取了基督教神学道德观、黑格尔唯心主义道德观、康德自律论伦理观、费尔巴哈观点等诸多观点的有益部分,最终确立了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论为基本原则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又具有区别于其它意识形式的特殊本质和规定性,从而使道德成为凭借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来把握现实世界的“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道德本质观,为我们研究当今社会的错综复杂的道德文化现象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中,与老子《道德经》的辩证观有许多接近性,来布尼兹、康德、黑格尔等都曾对老子的辨证观大为赞赏。道德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到人与自然关系都是相通的。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伴随而来的社会改革,需要我们架通中国道德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桥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及时将道德文化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相结合,这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国崛起有力的力量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我们今天研究和探索道德文化,就是要以文化传播和道德觉醒的形式,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建增加丰厚的养分。
Ⅲ 什么是“亲热感、美感、道德感”诉求诉求
道德感: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理智感是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道德感体现着一个人与社会生活相容的程度,体现着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理智感是一个人能否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能否真实的面对这个世界的能力。美感是一个人在适应和改造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精神上的满足。这三种感觉都是个人与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互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是个体融进社会的必需。对你有用,给好评啊
Ⅳ 苏格拉底有什么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复了一种知识即道制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它的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与善德。他主张人们要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与“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和有害的目的与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与至善的美德。在苏格拉底看来,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与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以及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与神的安排,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就是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伦理思想。
后来,这种伦理思想,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并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就被亚里斯提上继承并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是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Ⅳ 人性美,道德美为主题500字左右的短文
生活中的美处处可见。暖春绵绵的细雨滋润着大地,这是一种美;盛夏的荷花在清水池塘中莘莘开放,这是一种美;高山的积雪被暖阳照射,化成洁净的河水,这是一种美;崇山峻岭,霜林尽染,这也是一种美。罗丹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自然的风光让人陶醉,而人心灵的美更是楚楚动人。
在非典盛行的时期,不少人因此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但也涌现出了一批批英雄人物。护士长叶欣,她在与非典抗争的途中英勇殉职;还有医生保卫周,因在工作途中疲劳过度,心脏病突发而牺牲。长叶欣在生前说过一句话:这里危险,让我来。在与病魔抗争的时候,这些人不畏困苦,最后都英勇牺牲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甘愿为人民付出的人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加团结一心,勇往直前。这难道不是美吗?
在“神舟七号”正式升空前,杨利伟等宇航员踏上“太空之旅”。这是第一次载人飞行实验,也存在着许多危险的可能性。但作为宇航员的杨利伟等人义无反顾,终于顺利完成了这一次伟大的载人飞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杨利伟登飞之前,为了自己的家人,已将遗书摊在桌子上。明知道这次旅途有很大的危险性,但同时也明白自己肩上背负着整个名族的责任,绝不能退缩。这难道不是美吗?
在2008年的四川地震中,全国人民的心都揪在了一起。各地纷纷捐款捐物,就连不能走路,这能靠两只双手行动的残疾人都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捐给灾区人民,这是多么大无畏的精神,这难道不是美吗?;在许多养老院里,有许多儿女和陌生人都来探望老人,给他们送去快乐,这难道不是美吗?;还有各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共同携起手来,保卫祖国的幸福与安康,这难道不是美吗!!!
只有人性的美,才能使波澜平静,才能化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为人美,所以家美,国才美。
Ⅵ 伦理与道德有何区别和联系
1、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
2、“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导致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顺”。
3、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以词源学为基础的三重比较:汉语言文化中的比较、英语文化中的比较、中西文化中的比较,进而得出结论: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
4、“西学东渐”以来,中西 “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
(6)道德美探扩展阅读
1、伦理和道德的含义基本相同,都与行为准则有关,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伦理主要指客观的道德法则,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而道德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法,主要指称个人的道德修养及其结果。
2、孙正聿在《哲学导论》一书中,通过援引赵汀阳的观点,阐述了“伦理”与“道德”这两个伦理学基本概念的区别。他是这样说的:
3、学者指出,在关于伦理学的理解中,我们还应当特别注意“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道德”与“伦理”这两个概念常常被混为一谈,或者至少是缺乏本质上的区分。这导致了对“伦理学”的许多误解,“伦理”表明的是社会规范的性质;而“道德”表明的却是生活本意的性质。
4、道德是一个存在论概念,是一个作为伦理学基础的特殊的存在论概念。道德问题是伦理学的根本性问题。伦理规范作为一些禁令,总是为保护有意义的生活,而确立伦理规范只是依照道德要求的技术性处理。
5、因此,伦理学的主题是“道德”而不是“伦理”,道德主题引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获得幸福的生活方式,另一个是由获得幸福的生活方式去澄清建立伦理规范的要求。
6、在对伦理学的了解中,提出并思考上述问题是必要的和重要的。这会使人们理解,人们“在社会机制中生活决不意味着为了社会机制而生活”,“社会必须服务于生活”。
7、这还会使人们理解,生活中最主要的不幸就是误以为生活目的是某种结局,这种态度离间了生活与生活目的,生活目的成了遥远的目标,生活也就似乎总是还没有开始。
8、生活目的是与生活一起显现的东西,它不是遥远的目标而是与生活最接近的存在方向性,但又是永远无法完成的追求。可以说,生活目的不是某种结局而是生活本身那种具有无限容纳力的意义,生活是一种自身具有目的性的存在方式,这种目的性就是生活本身的意义。
9、应当说,在这种关于伦理学的思考中,体现的是一种哲学的前提批判的精神,因而有助于人们在哲学的意义上去思考和探寻伦理学问题。
Ⅶ 老子所指的道德指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奇书,老子所着《道德经》曾被做出过无数种解读。有人认为本书是一本兵书,其中说尽了各种行军打仗及诡谲变化之事;有人认为本书是一本治国之书,其中内容多离不开君王和臣民,更是将为国、为家作为最终的政治理想;也有人认为,这本书是一本纯粹的哲学作品,老子第一次为“道”赋予了超越的属性,从而使其成为“轴心时代”的东方代表人物。古往今来各家各派的名士对《道德经》一书做出过注解,虽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尽相同,但彼此始终不离二字,即《道德经》的最核心——“道德”。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体指什么?
老子
唐玄宗在《御制道德真经疏》中曾讲到:“《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此观点,作为中国古代皇王社会对《道德经》一书的至高评价,一直影响了几千年来人们对《道德经》的理解。毕竟,唯有对治家理国有实际作用的作品,才有可能具有流传万世的意义。也正因为此,人们对这一传世之作的理解往往容易禁锢于“人”的概念上,所有的解读都必定是出于人世的价值和判断。而“道”本身所有具有的生化性和超越性,其实是“无情”的,是表现为“天地不仁”的。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体指什么?
道德经
那么,若想要理解“道德”二字的真意,一则要跳脱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具有强烈认知的儒家忠孝节义的价值观点,回归到老子从气数将尽的周王朝的时代背景下去认知,由此才会更加明白老子作此书的真正意图所在;二则更要脱离我们当下的语言环境,把“道德”二字与日常中所涉及到的个人品质相剥离,从“道”和“德”之内在与外显的层面去理解老子对整个宇宙世界的认知,而非仅仅只是对人类社会的叙说,否则就极容易把《道德经》对整个生命体的关注降低到以人为主的高度上。
由此,首先要着重强调“道”的属性。老子在《道德经》25章中第一次为“道”下了定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在老子的概念中,“道”不再单纯地是人们行走的道路,也不仅仅是我们如今所理解的万物运行的规律,而是在天地诞生之前就存在的某种事物,或者称为某种具有氤氲、混沌属性的状态,是在人类对其有认识之前就已经亘古存在的。在天地万物中,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生化一切的本源,又是寓于万物之中的本性,同时还是生老病死之周而复始的本质。“道”效法的是“自然”,并非我们常说的大自然,而是万事万物的自我之本然。在道家的思想观念中,只有一切事物都按照自我的规则运行,才是世界“周行而不殆”地运转的内在驱动力。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体指什么?
道法自然
“道”虽然并不是一种有形有相的事物,但万物所具有的道性是共通的。如果在尘世的范围内来阐述的话就会发现,万物在同一道性的生化作用下,则会表现了出了万千种不同的情态。而万物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表现或存在方式,即是道家所谓的“德”。“道”是“德”的内在属性,“德”是“道”的外在体现。但同时,“道”与“德”又是不可分离的,二者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能够触及的物质世界。所以苏子在那篇著名的《赤壁赋》中写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此“造物者”,即是“道”也;此声色之属,即是“德”也。
从“道”的虚空到“德”的实有,中间起到连接作用的便是道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阴阳与五行。“道”的存在,是以阴阳的方式来运化万物。《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整个世界存在的方式正是以阴阳的互相生化为基础的;“德”的彰显,是以五行的概念来昭类万物。金木水火土,并非实指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要素,而是从万物各自属性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相生相克的道理。正是因为有生有克,所以才能保持彼此之间的平衡状态,不会使世界走向“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极端。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体指什么?
乾坤八卦
所以,在道家的理解中,“道”是形而上的超越,“德”是形而下的展现。在这里提到的“形而上”与“形而下”又与中学课本中所讲到的观点有所不同。顾名思义,形之上下的概念是建立在万物固有的形态之上的。从“形而上”方面去探讨万物本我属性后的真谛,是所有宗教与思想致力于的终极命题;从“形而下”方面去钻研万物的具体构成,是所有实践与技术致力于去深化的历史使命。以此可知,所谓“科学”,乃是一科之学问,而非仅仅只是指实践科目的“形而下”。若以“形而下”去验证、去怀疑甚至去否定“形而上”,便等于是以人们自我的已知去判断超越形骸的本真是否正确,这无疑是犯了学问上的大忌。南华真人有言:“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在“道”的层面去看这些是是非非的辩解,真乃是贻笑大方之说。
明辨了“道德”二字的实际含义是什么,也就不难理解《道德经》一书的用意,自然就不会把本书当成是各种方术之流了。“术乃道之末”,老子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们用尽术数才使天下大乱,所以作书以明其中道理,希望后来者们可以超越彼此之间的不同,从而使天下臻于“玄同”的大境界。圣人之心,可悲可叹哉!
Ⅷ 爱默生的有一篇关于道德和美的散文,请问谁找得到
爱默生与他的哲学(节选)——修订版 马修·阿诺德在评价爱默生时说:“ 他是那些以心灵为居所的人们的良师益友。 ”阿诺德的这句名言,也许是对爱默生所创立的那种勇气非凡但却不成体系的哲学的最佳概括,它揭示出爱默生哲学的所具有的略显模糊,但却充满力量、启人心智的特点。 [1] 爱默生出生于新英格兰的一个牧师世家,然而即使是面对当时一些最为自由的传道方式,他也深感束缚,无法忍受。于是爱默生平静但却毅然地走下布道坛,在确保自己的兴趣志向和思想观点不随波逐流的同时,他充当起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世俗传教士。从大学期间的文章《关于伦理哲学的现状 》开始,爱默生就始终如一地专注于对人的品行的探究。无论他所关注的对象是一位古代诗人、一个科学事实,还是晨报中的一则新闻事件,爱默生总是以优雅华丽的写作风格,阐释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并以此作为对更高贵、更自由的生活的宣教。 从历史的角度看,爱默生是自己先辈所敬奉的加尔文主义[2]的最大的反对者之一。加尔文主义严格的信条强调人的罪恶,否定人性自然、自主地走向完美的可能性,要求人们通过永无休止,心力交瘁的种种努力来赚取天国的非分之报,为上帝所拣选。而爱默生的观点在一开始就和加尔文主义分道扬镳,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够获得自我的完美本性,他就可以成为近乎于上帝的完人。 爱默生反对加尔文主义所谓的一个人越是摆脱自我,就越接近完美的观点(因此一个人必须仰仗上帝的慈悲才能趋于完美),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越是趋于完美,那么他就越是接近自我。有些人在被庄严的音乐和感人的演讲所深深打动时,会感叹道“ 这几乎使我超越于自我之上 ”,而在爱默生看来,那些音乐和演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其实是使我们超越于“ 自我之中 ”。 爱默生反复提到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 人类栖居在伟大的自然之中,如同地球安枕于大气层温暖的怀抱 ”,在自然之中,“ 所有个体都是普世之灵[3]的组成部分,都在其中合而为一 ”,“ 这种普世之灵源源不断地衍化为我们的思维和能力,形成智慧、道德、力量和美。 ”这是一种动力——一种趋使我们追求与生俱来、上天注定的自我完美的动力——爱默生对此坚信不疑,他要求我们遵循自我的本性和并接受一切可以启发这种本性的外界影响。 爱默生说,自然界“ 总是吸引着我们身体里最美好的部分 ”,它环绕在我们周遭,通过呈现种种朴素简单的表象,引导我们去感知那些深邃、广袤的自然之理。“ 即使是扎系鞋带这样微不足道之事,也与自然界中最深邃、隐奥的运行法则相通相契,同为一理 ”,因此“ 大千世界系于一心 ”。无论他是一位伟大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颠覆性的物理法则,并通过赋予它某种创造性的能力,使其能够驾驭宇宙,还是一位诗人,将树木喻为“ 残缺的人 ”,“ 为它们扎根泥土,无法动弹而深深的忧伤 ”,他们都在此刻回归到自我本性之中,因为他们能够体会到物质的心灵受到外界影响时所表现出的能力或痛苦——无论这种物质有无生命。 爱默生以迅雷之势扫视时间和空间,将那些通常意义上毫无联系的名字和物体拼接组合,让历史来见证独立自主和服从本性的必要。爱默生认为,对学生来说,保持独立自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很容易被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的名字所震慑,对书本上的东西深信不疑,但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自我,那这样的事情就不应,也不会发生。爱默生说,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确实无法相信历史,那么不管那些历史先驱的地位如何崇高,我们都必须与之划清界限。但是历史并不会经常让我们失望,在我们追求自我的完美之时,历史往往会助上一臂之力。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伟大的人物,而这些伟人越是感悟到自身与普世之灵的契合,那么就越是比我们更接近自我。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回顾这些充满天赋的灵魂,让他们为我们代言,讲出那些我们心中有感,但却无法言表的思想。面对这些伟人在思想表达上所达到的难以逾越的高度,我们不应该感到自卑,更不应该为此而气馁,而是应该重新树立这样的观念:“ 有怎样的作者,就有怎样的读者 ”。在我们旅行或者以其他的方式接触与历史时,只有牢记“ 世界无足轻重,一切取决于人 ”,才能从历史中得到益处,增长见识。 社会交往对我们也有同样的帮助。相对于自然和历史而言,有一点更为一目了然,即我们往往可以在社交中邂逅一些与自己极其相似的交往对象,并因此感到无比兴奋,以至于将这些知己“ 视作自然的杰作。 ”然而在另外一些场合,爱默生提醒我们不要“ 太过于合群 ”。在与同伴相互交往中,往往充满着大量的繁文缛节和随声附和,而我们必须摆脱此种束缚,避免在交往中一味模仿他人。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去重新激发我们对自身辉煌命运的召唤,而不是使它成为我们追求此一目标的障碍。 以上我们颇为系统地展现了一些为爱默生津津乐道的思想观念,无论他所写的散文涉及何种主题,这些思想观念都无一例外地贯穿其中。虽然爱默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种种犹如过眼烟云般的思想潮流颇有相似之处,但是如果今天我们翻看他的文章,却会发现他的思想并没有受到他所处时代和地域的限制。如果将他文章的一些段落换作希腊语让人去阅读的,很可能会被人误以为是出自一位希腊人之手。爱默生认为傅立叶的思想“ 关注了所有的事实,可单单忽略了生命。 ”这种明智的眼光将他的哲学与“ 小溪农场运动 ”[4]划清了界限,也使他的哲学没有迷失于那些到21世纪将无人问津的问题之中。这种对时代和地域的超越正是爱默生的散文所追求的境界,这些散文总是针对友谊、真理、信仰以及荣誉等具有永恒意义的问题进行天马行空般的思考。可以说,普世性是爱默生哲学强大生命力的来源之一。 爱默生哲学生命力的另一个来源,是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简洁凝练的写作风格,以及视野开阔、出人意表的表述方式。的确,爱默生在妙语警句方面的造诣犹如神赐,以至于我们在阅读时不得不渴望偶尔能享受一下慢条斯理、老生常谈的轻松悠闲。然而爱默生的文章却总是使我们的大脑兴奋不已,这不只是因为他那令人惊叹的思想见解,还与他的文章所展现出的使人印象深刻的凝练笔法有关。他喜欢用一句精炼的句子谈古论今,将一些通常并无联系的人物相提并论,不管他们是异教徒还是基督徒,是世间俗人还是历史圣贤,比如:“ 西庇阿、席德、菲利普·悉尼、华盛顿以及所有在言语行动上崇拜美的纯洁勇敢的心灵。 ” 尽管爱默生哲学具备以上种种值得称道的特点,有些人可能仍然觉得它含混不清、杂乱无章——也许只要有一些明确的文件可以签上自己的大名,这些人倒很乐意成为爱默生主义者。不过应该记住的是,爱默生希望培养的是精神上的独立而不是使徒般的虔诚,如果一个人是从某个他自认为过于明确、死气沉沉的体系中挣脱出来,那他就很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爱默生在这一点上走得如此之远,是和他所处的那个以热烈的思想探索而著称的时代有关,他的缺乏系统和不拘一格反映出他所坚信的一点,对一个哲学家而言,重要的不是通过明确的术语,巧妙的手法,以及精密的推理,创造出严谨、牢不可破的哲学系统以供他人接受,而是指引每一个人驾驭自己的心灵马车去追逐自己心中最绚烂的梦想。 [1] 关于马修·阿诺德对爱默生的评价,参看吕佩爱所撰《马修·阿诺德的“真实评价”与<爱默生>》一文,此文对理解原文很有帮助。来源: http://qkzz.net/magazine/1000-7946/2007/06/1015028_2.htm [2] 加尔文主义的5点要义,该5点(尤其是前3点)要义有助于我们从侧面了解爱默生的思想,以便更好理解原文: 1、完全无能力(Total inability)或全然败坏(Total depravity)人类由于亚当的堕落而无法以自己的能力作任何灵性上的善事。
2、无条件选择(Unconditional election)上帝对于罪人拣选是无条件的,他的拣选并非因为人在伦理道德上的优点,也非他预见了人将发生的信心。
3、有限的代赎(Limited atonement)基督钉十字架只是为那些预先蒙选之人,不是为世上所有的人。
4、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ible Grace)人类不可能拒绝上帝的救恩,上帝拯救人的恩典不可能因为人的原因而被阻挠,无法被人拒绝。
5、圣徒蒙保守(Perseverence of the saints)已经得到的救恩不会再次丧失掉,上帝必能保守其拣选的。
Ⅸ 你觉得正确的道德和三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不要随意评价他人,也不要随意断定自己,他人和世界是你永远了解不完的,在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妄下评论,也许有失公允,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是评价和定论就有点过分了,对自己亦是如此
Ⅹ 一个人的道德标准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标准是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要做一名道德高尚的人;这人一点都不道德;你的行为要符合道德的标准,等等。有时候静下心来想想,究竟怎么做才算是道德的?道德的标准是什么呢?
可能有人说:只有你的行为在法律的允许的范围内,那么你就可成为一名道德的人?是这样的吗?想想,答应肯定是否定的。因为道德的外延比法律宽广的多。也许有人说:你的行为只要符合社会习俗,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你就是道德的?想想,答应也是不一定。因为道德内涵不仅仅只是指符合风俗习惯。也许有人说:没法给“道德”的标准下个定义,因为道德的标准是随着社会的风俗习惯变化而变化的,在一定的社会阶段,道德的标准是不同的。此点,我也承认,确实“道德”的标准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的。但如果否定没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我又觉得是不可能。
那么究竟拿什么来衡量“道德”的水准呢?
在思考以上问题时,我想起了两个小故事。一则故事讲的是:一名小偷在机场偷了一名乘客装有机票的钱包,导致该名乘客无法按时登机,谁知该次航班因故却在空中爆炸了。这名乘客因钱包被小偷偷,却因祸得福,救了自己一命,请问:该小偷是道德的呢,还是不道德?
第二则故事是:一个人的朋友得了癌症住院,因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没有几天了,为了使朋友能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安逸的度过,当朋友问此人:我的病要紧吗?要住多久的医院?此人回答:你没事,一点小病,你不用担心,住几天就可出院了。请问:此人对他的朋友说谎,此人道德吗?
可能看了以上的故事,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则故事里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则故事里的“此人”是道德的。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想大家都是掺进了自己的情感的,因为我们以一般的人情世故来作的判断,以“情感”作为了我们判断的主旋律。
那么怎样来判断“道德”呢?怎样的判断才是有说服力的呢?而且此判断的标准本身就是道德的呢? 这就看我们判断“道德”的标准与视角了。
一般来说,我觉得判断一个人或其行为的是否道德的标准是:“意识”与“结果”两者。(这里补充一点:判断“道德”与法律上判断“犯罪”是有区别的。法律上只看其行为是否对社会造成了影响,而不涉及意识。而“道德”就不同,分析道德的行为,我们可探究到道德的意识本身。)从意识的角度来判断:第一则故事里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则故事里的“此人”是道德的。从结果的角度来判断:第一则故事里的小偷是道德的,因为他救了乘客一命;第二则故事里的“此人”是不道德的,因为他没把真相告诉朋友,让朋友没有心理准备。
从以上我们可看出:通过“意识”或“结果”来判断,两者有矛盾的地方。那不是又让我们产生混乱了吗?没有一个有效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行为是否道德了吗?通过思索与寻找,我们只能找到判断人类的行为道德的最底线,人类世界普通相通的法则,即社会发展过程中无形形成的社会美德。这种美德应该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语言,不同风俗,不同皮肤人群共同认可,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共识”。然而,用这种“共识”来判断行为道德与否,又会让人产生一些误会,甚至会混乱人的思维与视野。
那么,究竟道德的标准在哪里呢?
也许,大家会说:没有一个标准,因为世上本没有“道”,又哪来的衡量“道”的标准呢?也许真的是这样,因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于无形无声无名中,探讨本就虚无的东西,也只能虚虚实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