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依法治国基本国策

依法治国基本国策

发布时间: 2022-04-11 21:36:27

『壹』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十七大报告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发展提出的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

依法治国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虽然“法治”和“法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有很大差别,即不再仅仅将“法”作为一种治理工具,而是作为国家制度的依据和基础,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自此,“法制”回归其本意,成为法律制度的总称,主要从法律规则的层面强调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法治”作为一种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略,强调依法治理,不仅要求具备“依法办事”的制度安排及运行机制,而且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规范权力、保障权利、程序公正、良法之治等精神和价值。

『贰』 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七个实际标准下的基本国策(SEVEN basic STATE policies):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男女平等,水土保持。

内容提要:基本国策应是基本国情决定的某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意义的问题的系统对策。中国的这类政策从命名标准到实施机制都缺少制度性规定,导致基本国策存在名称遭乱用、实施被搁置和冲突待协调等问题。

(2)依法治国基本国策扩展阅读:

事实上,中国在政策过程中对基本国策的形成似乎还是有章可循的——至少不能“空口无凭”。因此,可以把有关国家级文件中的明文规定作为确定基该国策的实然标准。当然,这种“明文”也是有层次的。考虑各种“文”的通过方式和效力不同,至少可分为法律规定、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文件规定、规定和工作文件、规定三个层次。

『叁』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什么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教育地位、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肆』 我国的治国基本方针 政策等……

一、“战略决策”类

1、可持续发展战略;

2、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 ;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4、西部大开发战略”;

5、中部崛起战略 ;

6、实施“走出去”战略 ;

7、科教兴国战略;

8、人才强国战略;

二、“基本国策”类

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我国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

2、计划生育,男女平等;

3、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水土保持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4、对外开放。

(4)依法治国基本国策扩展阅读: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

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二、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伍』 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

发展战略:
1,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目前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人均可分配资源不足,在相当长时期内仍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偏僻,条件艰苦,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当地人民经济水平,有利于地区发展平衡!
3,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宝贵资源,重视人才,重视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充分尊重人才和科学技术,才能使国家发展强大!
4,和平发展战略,中国要发展,但是不做世界超级大国,中国需要和平,世界更需要和平,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中国的发展也是为了和平!
5,走出去战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需要同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国民族企业需要走向世界,品牌要走向世界。其他的发展战略还可以写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型化工业道路等等!
基本国策:
1,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2,依法治国基本国策
3,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4,一国两制基本国策
其他的还可以写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等!

『陆』 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是什么

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标准。

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防线,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四者缺一不可。

(6)依法治国基本国策扩展阅读:

重大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四、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依法治国

『柒』 如何贯彻落实依法治国这一基本国策

一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加强立法工作,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近年来,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过去五年间,仅国务院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39件法律议案,制定、修订了137件行政法规。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改革和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立法工作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要进一步增强政府立法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产品质量和安全、规范政府自身行为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的立法;特别要注意加强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加强立法工作重在提高立法质量。要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在法律法规起草、修改过程中,要通过组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原则上要公布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政府的组织、政府的权力、政府的运行、政府的行为和活动,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都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必须与宪法和法律保持统一和协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行政执法观念,形成职责权限明确、执法主体合格、适用法律有据、问责监督有方的政府工作机制。合理界定和调整行政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加强对行政收费的规范管理,改革和完善司法、执法财政保障机制。健全行政复议体制,完善行政补偿和行政赔偿制度。认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诉讼权利,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平等法律保护。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加强执法监督,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行使。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然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政府权力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行使。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大力推进执法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改善和加强新闻舆论对行政执法的有效监督。切实强化政府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作用。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作为重点,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确保监督到位、有力、有效。
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径、新形式,善于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媒,精心组织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制教育的科学性、准确性,防止片面性。突出抓好宪法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遵守。加大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牢法治思想基础。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机制实现的。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必须强化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既要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要增强法治意识和义务意识。具体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国家保护合法的权利;国家提供权利的保障、救济和保护。只有让每个公民都树立了正确的法制观念,自觉在法制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够真正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真正落到实处,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捌』 我国应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战略

中国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 ,对外开放 ,科教兴国 ,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合理利用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依法治国 ,节约资源 ,建设节约型社会 ,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实行男女平 ,信用建设等 。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进展。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的行动与成就。
(四)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二、科教兴国战略
(一)科教兴国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二)提高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教兴国道路。
三、依法治国战略
(一)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及主要标志。
(二)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三)实施依法治国战略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
(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特色。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五、西部大开发战略
(一)改革前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三)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及进展。
六、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及其形成过程。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意义、机遇与挑战。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选择。
七、推进城镇化战略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二)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基本内涵。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
八、人才强国战略
(一)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及重大意义。
(二)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目标、重点及组织保证。
(三)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及主要任务。
九、中国和平崛起战略
(一)中国和平崛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概念的缘起及内涵。
(三)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实现途径。
(四)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玖』 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哪些

我国的基本国策有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科教兴国和对外开放。

1、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1966年1月28日,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

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2016年1月新法规新政策正式生效:二孩生育合法化。

2、保护环境:

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付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依靠群众保护环境。200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为项目的决策、项目的选址、产品方向、建设计划和规模以及建成后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3、耕地保护:

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4、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是我国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中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

5、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即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9)依法治国基本国策扩展阅读

基本国策,是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和保障,尤其我们国家,处在发展迅速时期,更应该加强国策的重要性,以便给广大民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来帮助国家整体发展和国家昌盛。七个实然标准下的基本国策(SEVEN basic STATE policies):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男女平等,水土保持。

『拾』 以法治国基本国策,有什么 特点

1、全局性

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应该由法法律调整的都要实现法制化,都要依法治理:这一方针应成为执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广大公民的共同行为准则。那种认为法治主要是“治民”而不是“治官”的观点是

首都群众庆祝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16]

不正确的。法治有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之分。

古代法治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总是代表着先进的阶级、阶层以及开明的思想家政治家的利益和愿望,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但当时的统治者往往把法律当做治民的工具。

现代法治与此则有很大不同。老百姓的行为虽然也要受法律的约束,但法律的作用主要是治官,这是由民主政治代替了专制政治所决定的。宪法出现在近代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宪法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使其不受侵犯;二是设定和约束国家的权力,使其不被滥用。同时,那种认为法治只是一项具体工作而不是一项影响和决定全局的方针的看法也是不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方针和政策,其中有四项最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深远战略意义,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行计划经济转变为实行市场经济;从实行闭关锁国转变为实行对外开放;从人治向法治过渡,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整体性

依法治国是一项从中央到地方,从地区到行业,从立法到执法、司法、护法、守法、学法的系统工程。应上下呼应,左右协调,前后衔接。那种认为依法治国只是中央的事情,“依法治省”、“依法治村”、“依法治水”等等提法不科学、措施无意义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实行依法治国,首先是中央的事情,首先要从中央机关及其领导成员做起;制度改革首先要从中央一级的层次上实施,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实行这一治国方略成败的关键也在中央一级。不强调这一点也是不正确的。但是,我们不应低估从1985年开始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和深入开展的“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依法治理包括区域治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县)、行业治理和基层治理,内容涉及立法(还有行业与基层的建章立制)、执法、司法、护法(法律监督)、普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已经超越“学法必须用法”的视角和把依法治理仅仅当做普法的一个环节的眼界,发展成为一个把依法治国方针和措施从中央推向各级地方、各行各业和所有基层单位的宏伟局面。[17]

3、目的性

战略目标是相对于策略手段而言的。法治国家作为现代一种最进步的政治法律制度的目标模式,其基本标志和要求是丰富的、具体的、确定的、可预测的。它不应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法治国家”概念,在以往党和政府的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中从未出现过,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当然,学者早已提出过)。我们强调狭义上“依法治国”是方针,“法治国家”是目标,主要意义是说明“法治国家”有其具体的丰富的内涵,是一种国家在政治和法律上的类型与模式,它应具有一系列现代法治原则,不应简单地将它理解为只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它应有中国的一定特色,又必然具备现代法治国家的各种共同特征;它应有自身的性质和客观规律可循,又可以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予以创新。研究、发展、设计和明确其基本标志及具体内容,以作为前进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向导,是完全可能的和十分必要的。

4、长期性

法治国家的建成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是同步的。法的内容与形式,法律制度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与发展,而必然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具体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也须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情况复杂,历史包袱沉重。因此,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其达到理想的境界,在我国大约还需要三十年以至五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一长期性决定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历史性进程具有渐进性、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在这个问题上,既不能不顾主客观条件而操之过急,也不能不去做那些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停步不前。如何实现在观念更新尤其是制度变革上的持续性,以始终保持这一历史性进程的发展势头;如何在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上选择某些重大改革措施,以影响和推动全局的进展,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热点内容
老赖民法 发布:2024-11-15 11:56:26 浏览:723
佛山经济律师 发布:2024-11-15 11:04:47 浏览:675
申请法律援助书怎么写 发布:2024-11-15 10:42:48 浏览:868
本科会计法律硕士 发布:2024-11-15 10:36:51 浏览:463
黄伟律师 发布:2024-11-15 08:47:39 浏览:208
平等责任死亡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4-11-15 08:47:28 浏览:351
法官讲理 发布:2024-11-15 08:41:50 浏览:196
港中文国际经济法 发布:2024-11-15 08:41:08 浏览:712
从本质上说法律责任分哪几种 发布:2024-11-15 08:35:07 浏览:334
北京劳动法陪产假规定2015 发布:2024-11-15 08:33:41 浏览: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