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刘禹锡道德

刘禹锡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4-11 23:09:05

A.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刘禹锡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惟吾德馨”是古人淡薄名利,修身养性,玉洁冰清的最高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发生了严重的分化!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还能象刘禹锡那样,常养浩然之正气,勤修立身之美德,做世间的道德楷模,而很大一部分人,物欲横流,乱花迷眼的社会现实看花了他们的双眼,蒙蔽了他们的心灵,他们不再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不再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不再有高雅的生活情趣,他们沦为了金钱的奴隶,权力的俘虏,他们走进了世俗的围城,失去了做一个高尚的人的机会!
必须让他们从围城中走出来,必须让他们重温“惟吾德馨”的思想精髓,必须让他们脱离低级趣味,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有真正实效,我们的精神家园才能重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B. 刘禹锡具有怎样的品质

刘禹锡具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品质。
刘禹锡,字梦得 ,汉族,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刘禹锡被贬后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秋词》等仿民歌体诗歌。

C. 为什陋室铭的刘禹锡会住在这么破的房屋里

因为刘禹锡的后半生过的并不顺畅,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这一举动触犯了当时朝廷中达官显贵的利益。这些大官僚没有刘禹锡那样的文学才华,在道理上辩不过他,于是背后就在皇帝面前不断地刘禹锡的坏话。

当时皇帝真的听信了那群达官贵人们的谗言,于是下旨将刘禹锡贬官,外放到安徽的和州当通判。 如果是按照当地明文规定的官员待遇来看,通判的待遇也还算是过得去的,通判在衙门里可以住三室一厅的大房子。可谁知和州城的大官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他知道刘禹锡是因为犯了错,被朝廷贬官到和州的,于是根本不把刘禹锡放在眼里,处处刁难他。

策知县听说这件事以后,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便亲自来到刘禹锡的住处。他看了这篇文章以后,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两句很不满意。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这虽然只是一间简陋的屋子,但由于我刘禹锡的道德高尚,居住在此以后,使它散发出芳馨的味道。这是对策知县赤裸裸的嘲讽,策知县虽然怒发冲冠,但是也想不出合适的方法进行报复,只好离开了刘禹锡的陋室。

D. 刘禹锡因品德高尚而不陋,但是往来无白丁已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怎么理解详细点

刘禹锡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具有高尚的品性和高洁的道德情操,陋室铭便可看出他的高尚的思想。但是,作为一位唐朝的诗人,他生活的社会环境导致了他在思想上必然有保守与落后的地方,轻视劳动人民便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是封建制度对人民思想的禁锢下所必然出现的。

E. ,说说刘禹锡身上有哪些高尚的品德

我觉得从他的作品中就能看出来这个人 是个斗士 是个坚贞不屈的斗士专 而且积极向上 乐观属 受贬谪 受排挤 并没有自暴自弃 反而以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 写下很多经典的诗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进黄沙始到金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人格很有魅力

F. 陋室铭刘禹锡优点缺点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
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两句同样延续了“比”的手法,只不过由类比变成了反向的对比。
如果说本文的1~3句是一种铺垫,那么4~7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杨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A正面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反面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索隐
1、为什么说“陋室”不“陋”,这样说是否前后矛盾?
《陋室铭》写的是“陋室”,其实“陋室”不陋,这样说并不矛盾。作者先用新颖的,易为人们容易理解的比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引自居。诸葛亮、扬尚的人。诸葛亮身居茅屋而知天下三分;扬子云在简看来,君子连同他们居住过的“陋室”同样名闻于天下。所以,只要德行高尚,虽身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就是“陋室”不“陋”的深刻内涵。
2、《陋室铭》为什么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主要是因为本文的艺术手法独特,作者的构思巧妙,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刘郎才气。首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主题。“比”,就是用具?画龙点睛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文章从几个方面描绘陋室的:1.陋
室的环境 2.交往的人物 3.生活情趣。

G. 刘禹锡的诗中表达高尚品德的诗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热点内容
黑子林律师 发布:2025-01-18 11:23:10 浏览:354
三大诉讼法的证明对象 发布:2025-01-18 11:10:53 浏览:208
2013最新劳动法 发布:2025-01-18 10:10:11 浏览:745
法律援助中心属于事业单位 发布:2025-01-18 09:52:13 浏览:127
过有道德的生活 发布:2025-01-18 09:47:05 浏览:433
法治云端 发布:2025-01-18 09:46:08 浏览:560
委托代理经济法 发布:2025-01-18 09:45:21 浏览:196
司法局三下乡 发布:2025-01-18 09:44:41 浏览:370
坚持统一立法 发布:2025-01-18 09:35:30 浏览:236
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2025-01-18 09:31:40 浏览: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