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理想信念法治

理想信念法治

发布时间: 2022-04-12 00:32:30

㈠ 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法治信仰有哪些书可读

一、信念坚定,做有志气的干部。对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要泾渭分明,择善而从,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立场观点不模糊,党的宗旨不淡忘。坚定理想信念,要突出一个“学”字。二、为民服务,做接地气的干部。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是我们迎接挑战、开创未来的法宝。三、勤政务实,做有才气的干部。党员干部为群众做好事、实事、解难事,是人民赋予的使命,也是群众的期盼。一是要有干事的激情。有没有事业心,是不是入痴入迷地工作,决定着党员干部能不能干好事情、干成事情。四、敢于担当,做有勇气的干部。要增强敢于担当的勇气。担当意味着付出、奉献甚至牺牲,这种勇气和力量,只能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唯一选择,献身这样的事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五、清正廉洁,做有底气的干部。无私才能无畏,自身不干净、不纯洁就没有当干部的资格和底气。保持党的纯洁性,一方面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讲党性、讲原则,坚决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另一方面,关键是自身要清正廉洁,到什么时候都能肩膀硬、腰杆直。如果在廉洁自律上放松了警惕,很容易出问题。

㈡ 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的领导核心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生活和工作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所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我们党员,应该具有最崇高的理想信念,即共产主义理想,这是一名合格党员的首要条件。当前,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加强新时期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呢?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谈点肤浅的见解。

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体系、内容和方法上应坚持综合性、时代性和渗透性原则。

(一)综合性。综合性是指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大体系中进行统筹安排,确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教育体系。

从内容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主要涵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这些内容虽各具有其侧重点和独特性,但相互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坚持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综合性,就是要抓住各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放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将其融会贯通,从而形成既各自侧重又重点突出的综合教育体系。

(二)时代性。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总体性目标。

它的实现具有长期性、持久性和艰巨性,因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有计划地目标分解,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方能最终达成。坚持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不仅要重视总体目标的教育,而且更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标的教育,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提升对当代人的说服力和认同感。

(三)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

创优争先活动,即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这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之一,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关键。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的理想转化为每个党员自觉的行动,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履行我们对党旗的庄严承诺。

(四)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具体要求和阶段目标,党的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两者是有机统一的。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因此,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广大党员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五)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在理论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创新成果。因此,党的思想建设其实质就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始终伴随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这实质是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社会化并使之转化为千百万群众自觉实践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应对多元文化对主流文化阵地的挑战和冲击,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更具有时代价值。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必须要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新入手,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使社会主义文化成果为党的事业切实发挥正能量作用。

(六)把理想信念升华为每个共产党员坚定的政治信仰。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每一个共产党员人入党的第一天起,也都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个奋斗终身的坚强毅力,就来自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即坚信共产主义事业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对共产主义理想进行执著的追求,自觉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总之,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员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石和精神动力。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使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在生活和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自觉地把理想信念升华为坚定的政治信仰,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我们每个党员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伟大的党就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掌好舵、导好航。

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哪几个层面

1、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

2、从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3、从个人层面,实际上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个人应该做到的,是个人的目标。

我们做人,就要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始,要用这种价值观来武装我们,然后用这种要求来把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来建设我们的社会,使我们的社会变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这之间是一体的,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从个人做起,从爱国做起,从敬业做起,从诚信和友善做起。我们要着眼于国家,目标是使我们的国家要富强,但要立足于个人。

(3)理想信念法治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互为条件、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是实现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价值追求的根本保障。

只有国家富强起来了,才能为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广大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供力量支撑。

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

它需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为支撑,需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为依托。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融入为实现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的滔滔洪流,才会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

㈣ 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试卷一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人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摘要 亲,晚上好呀!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理想信念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㈤ 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试卷一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人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据此谈谈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㈥ 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方面分别的感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版求。要将社会主权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公共政策中,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㈦ 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基本的内容是在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当遵循的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等这些具体理念。前提就是必须坚持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下,不能脱离这个实际。我们各项工作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树立大局意识,树立服务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对于审判工作,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最基本的客观要求,不能单纯的就审判而审判,不能把审判工作独立与社会主义特色建设的客观实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要强调调解,要强调通过调解实现和谐。

理念是指信念、思想和观念。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一定的法治理念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所决定,一旦形成,便相对固化于人们的思想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持久性,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表现为什么样的立法、执法及守法行为。因此可以说,法治理念是法治活动的灵魂,决定着法治行为及法治效果。另一方面,法治理念的形成和树立又具有长期性、不稳定性,需要全体政法干警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与时俱进。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

中央政法委决定2006年对全体政法干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政法干警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治本之策,是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时代要求,这一理念的提出具有复杂而特殊的历史背景。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日趋复杂多样,改革攻坚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国民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经济、科技、国防实力显著提高,民族凝聚力明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综合竞争力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和理念不断产生,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领域里也难以避免地受到西方法律文化和法治思想的冲击,导致一些政法干警、检察干警的执法思想、执法观念产生混乱,执法工作出现偏差,尤其在执法层面,执法不公、执法不文明、执法不严格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和阻滞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

从国际形势看,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影响我国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加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总体来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当今时代不变的主流,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时期,世界局势总体保持和平,我国周边局势比较平稳,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快速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二、为什么要开展业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时代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时期,必然要对政法机关提出新的要求,政法队伍、政法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就必须有一个科学、明确、符合时代需要的执法指导思想,因此说,中央在政法系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十分必要、非常及时的战略举措。

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各种经济成份不断出现,使经济实体呈现多元化,必然导致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利益也同时也发生着变化,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发生,使处在快速变化阶段的司法工作者有时不知如何面对,司法执法相对滞后的情况比较突出,如何有效服务、怎样服务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因此,这种客观发展要求司法机关在执法办案中要体现出公平、正义,维护各个阶层群众的合法权益,这也要求政法机关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的法治理念。

稳定的需要。中国要发展、要富强、要崛起、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因素还大量存在,改革和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社会管理、经济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极易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甚至导致严重刑事犯罪高发。而担负维稳重任的政法机关,就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使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法治理念。

法制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司法体制等上层建筑的改革和调整也必将提上日程。这些体制、制度的改革和调整,包括司法制度、执法机制怎么改、如何改,如何才能适应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需求,也需要我们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认识。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首先要对我国国体政体加以明确,即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西方国家法治理念的根本的区别。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当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相适应,其中也包括对各国现代法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融合,但决不能盲目移植和照搬西方国家法治理念和民主政治模式。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键是要坚持我们的国体和政体,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

执法的需要。在建设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日益增强,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我们政法队伍、检察队伍在执法中存在的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的现象,甚至执法犯法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上述行为的背后存在着不合时宜的执法观念急需纠正,混乱的执法思想需要澄清,不适应新形势的执法思想迫切需要得到改变。

对此,我们一方面要用好这个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面对新形势,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必须主动应对新挑战,积极适应新要求,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能力、公正执法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些,必须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政法干警头脑,也就是说,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政法工作。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四、怎样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在政法战线开展的一场深刻的社会主义法治理想信念的思想教育,要开展好这场学习教育活动,就必须做到:学习认识阶段“五个明确”,对照检查阶段“五个结合”,整改提高阶段“五个与时俱进、五个保持不变”。

(一)检察实践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做到学习认识“五个明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要理解和掌握上述重要思想就必须做到“五个明确”。

1、明确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进行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让执法者树立和形成遵守法律并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案的自觉意识,通过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实现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法治”是迄今人类社会探索治理国家的最合理模式。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完成了了我党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依法执政,把依法治国理念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2、明确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一切执法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者,在执法实践中要体现执法本质,体现执法为民的宗旨,要时刻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就要求我们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要和蔼,要急为人民群众所急,想为人民群众所想,要依靠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执法中尊重保护人权,防止和杜绝乱作为和不作为。

3、明确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价值是经济学的概念,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用在这里讲就是比喻执法要围绕着公平和正义进行,公平和正义是法治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或中心,法治就无从谈起。我国法律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同的人犯同样的罪,要受到同样的处罚,有罪的不追究,无罪的反受“追究”,合法的利益受到保护,不合法的利益也受到“保护”,这就不能体现公平正义。法律是最讲公平的,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提前公布于世,人人都明白,谁触犯就追究谁,理所应当,这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道理,不依法办事,不严格执法,违法不纠,就不能体现法律的威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要求就无法体现。

4、明确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法治的大局就是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执法者的工作就是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大局,现阶段就是服务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总之就是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为此每一个政法干警都要胸怀全局、立足本职、正确履职、努力工作,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服务大局与严格履职的关系,大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

5、明确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是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的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司法机关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党的领导与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和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都是宪法规定的原则,都是保障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要坚决纠正把党委督促依法公正处理案件等同于干涉司法活动的错误认识,更要坚决防止借口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抵制和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领法学舆论阵地,坚决反对打着依法治国、“司法独立”的幌子否定党的领导,其次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第三自觉服从党对政法工作领导和监督,做到令行禁止。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要与检察实践紧密联系,做到对照检查“五个结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理论指导,同时也与政法工作、检察实践密不可分。通过学习统一了认识,增强了理解,明确了内涵,关键还要与我们的检察实践相结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办案,实践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的,就要下功夫去改正它,哪些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差距的,就要认真去弥补它,在这个过程中检察工作、检察干警要做到“五个结合”。即一要与履行检察监督职责相结合;二要与“规促”专项整改活动相结合;三要与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四要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五要与“双创”活动相结合。

(三)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取得长效,做到整改提高“五个与时俱进、五个保持不变”

具体讲就是要在检察实践的整改阶段中做到“五个与时俱进、五个保持不变”。即执法观念和执法策略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保持不变;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必须与时俱进,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始终保持不变;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必须与时俱进,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始终保持不变;检察机关是履行职能的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始终保持不变;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必须与时俱进,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始终保持不变。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是一次全国政法系统的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全体检察干警要通过这次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端正执法观念,进一步增强执法能力,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坚定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

㈧ 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道德和法治等内容,请你结合自身实际,

摘要 您好亲亲

㈨ 1.理想信念信仰的含义和区别 2.道德的起源、本质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的核心和原则 4.简要回答法治与法制

1理想就是信念和信仰的产品。 2.无私奉献。 3.团结和分享。 4.法治是活用智慧方法解决问题。法制是死板的条例制度。 5。现代.国家的安全观是经济和谐。6.和谐共处缓和动乱和经济发展。现代的是经济为本的的世界。经济有问题就敷生一连串的问题?这个是现实。

㈩ 学习本课程后,你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道德,法制观方面有哪些提高

本课程使大学生形成崇高的 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 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热点内容
佛山经济律师 发布:2024-11-15 11:04:47 浏览:675
申请法律援助书怎么写 发布:2024-11-15 10:42:48 浏览:868
本科会计法律硕士 发布:2024-11-15 10:36:51 浏览:463
黄伟律师 发布:2024-11-15 08:47:39 浏览:208
平等责任死亡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4-11-15 08:47:28 浏览:351
法官讲理 发布:2024-11-15 08:41:50 浏览:196
港中文国际经济法 发布:2024-11-15 08:41:08 浏览:712
从本质上说法律责任分哪几种 发布:2024-11-15 08:35:07 浏览:334
北京劳动法陪产假规定2015 发布:2024-11-15 08:33:41 浏览:576
日本庭伦理道德电影 发布:2024-11-15 07:34:38 浏览: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