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道德的故事
㈠ 求关于道德的名人小故事!!
1、有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无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看见他没有任何的反应,好奇的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㈡ 关于道德的故事 要很短的
1、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
温馨提示: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2、生命的价值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 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温馨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3、昂起头来真美
别看它是一条黑母牛,牛奶一样是白的。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温馨提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㈢ 关于道德品质的故事
1 赵孝争死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
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 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5飞翔的蜘蛛
信念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
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温馨提示: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造成的。
(3)有关于道德的故事扩展阅读:
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称之为得;合起来解释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丑德不称其为德,所以,道德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属于中性。
道德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就很难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个动物世界,人们也就无理性无智慧可言。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道德的驱使才建立了人类的和谐社会;道德的要求才有了社会群众团体组织;道德的体现,使人们自尊自重自爱;是道德的鞭策,营造人与人的生活空间。一个不懂得道德和没有道德的人是可怕的。
道德不像刀枪伤人肢体,它也能要人性命。在历史和生活里,迫于道德压力而“自杀”者并不少见。道德虽不是生活必需品,可它对人的修养和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明的人类是靠道德的建立来作保障的。
道德的传承也同样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劳动和创造,以致分门别类地产生各自的要求和水准。——选自叶千华《心灵夜语》第348页“浅说道德法律爱情”。
一切不侵犯非己自由的自由都应受到保护,也就是说不能刻意欺压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故意欺压自己。
这条法则是自由主义者提出的检验一切道德规范的标准,不符合这条规则的道德就是不平等的、迫害弱者的奴隶道德。换句话说,只要是与他人无关亦未侵犯他人自由和利益的行为,不应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邪恶的、可耻的,不应该受到任何暴力干涉或舆论谴责。
㈣ 关于道德修养的小故事
细节
在深圳赴朋友之约,于一酒家见面。其时正值盛夏,走进清凉世界,顿觉爽快无比。但几位女士却连呼太冷吃不消。服务员恰到好处地为每位女士送上了一款披肩,女士们称赞酒店的服务到位。
返沪不久,我去东方医院看望病人,正巧碰到一位护士拿着指甲钳,在一张张病床前询问谁要剪指甲。这令我想起一件往事,也是在一家医院,有位老人想剪指甲,因所有病友都未带指甲钳,最后只能作罢。没想到,东方医院却有这么一个服务项目。
细节铸就完美。一个单位如此,一个人当也如此。日前去上海玛亚克集团采访徐理福董事长和夫人邹莉,他们热心关注贫困家庭学子的细节,让我萦怀。那是一次按惯例的介绍,主持者让学子汇报各自家庭的困难情况,徐理福夫妇当即阻止,他们不愿意看到资助对象由此产生自卑心理,觉得不能再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他们说,助学并不是怜悯,也不是施舍,而是出于自己的真心,再三劝慰学生不要有感恩心理,认为这是应有的社会公德。(摘自2005年2月21日《新民晚报》,作者尹学尧)
[点击]
细节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但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则能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它能代替财富,弥补缺陷,提升你的竞争力。通过细节来评价一个人,不失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适用话题]
细节与完美、保留他人的尊严、关爱、感动……
流传百年的契约
一个富甲一方的农场主深爱着他的儿子。然而,一次意外中,他的儿子坠崖而亡。农场主伤心欲绝。为了能够天天“看见”儿子,他在庄园里垒了一个小坟冢。这一年是公元1797年。
几年后,他家道中落,不得不转卖自己的庄园。出于对儿子的爱,他对承买人提出了一个要求:我儿子的坟墓必须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掉。并且,将这一要求郑重地写进了契约。
多少年过去了,土地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孩子的名字都流失了。但是,这个无名孩子的坟墓在一张又一张契约的保护下完好无损。
一百年后,这块风水宝地被政府圈定为格兰特将军的陵园。纽约市政府遵守关于墓地的契约,把这个无名孩子的坟墓保留下来。格兰特将军就安置在这个无名孩子墓旁。1997年,时任纽约市市长的朱利·安尼来到格兰特将军陵园,隆重纪念格兰特将军逝世一百年。与此同时,市长作为土地主人的代表亲自签约,承诺让无名孩子墓永远存续下去。(摘自《黄种人》2005年第1期,作者陈志宏)
[点击]
墓地上的百年契约应作为一方神位牌,树立在每一个丢失诚信的人的心里,时刻鞭策,一生警醒。
[适用话题]
诚信、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细节、人性的美好……
失礼,没有理由
在查尔斯小的时候,他常在父亲开的杂货铺里帮忙。杂货铺里有一个不怎么受欢迎的人,大家都知道他对妻子不忠的事;从道德上来讲,他绝对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查尔斯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有所耳闻,所以与其他孩子一样,对他很不尊重。孩子们称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对于这人他们却只愿意称他为“乔”。
查尔斯的父亲有一天听到了儿子与“乔”的对话,于是便把儿子叫到了办公室里。儿子向父亲解释,“先生”一词是留给值得尊敬的人的,而那个家伙他不配!
“他配不配是他的事,而你这样对待他是你的问题,现在失礼的是你,年轻人!”父亲说,“对另一个人有看法不是你失礼的借口!”(摘自2005年2月28日《环球时报》,作者鲁贝尔·谢利,刘俊成编译)
[点击]
失礼时展示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人。
[适用话题]
礼节、素养、没有理由……
拿生命为他人一搏
曾经看过一篇小说,是说一个酷爱打篮球的德国纳粹军官,对一群战俘说:只要能把篮球投进篮内,就饶其一命,反之,立刻就地枪决。
战俘群中刚好有一名篮球运动员,他目睹前面不少人悲惨地死去后,很镇定而迅速地把篮球投进篮内。
德国军官又想出新花样。他说:“你可以走了;但留在这里的还有十余人,你可代他们一一投篮。如全部命中,他们也可获释放,但如有一次不中,那你们都得……”
运动员坚毅的脸上肌肉抽动了一下,就点头同意了。当然,人群几乎都望着他那双手。但是他一眼也不望别人,一下一下地,把篮球全部投进篮里。只在最后一次,篮球在铁圈的边上晃动了几下,人群中发出绝望的叫声,但篮球终于还是滚进圈中去了。
他望望自己的手——手在发抖。
人们获救了,都敬重地望着他。(摘自2005年3月24日《今晚报》,作者潘淦君)
[点击]
不是人人都肯这样拿自己的生命去为别人做赌注的。
为了旁人,为了一群与你毫不相干的人,你会拿自己的生命去搏一搏吗?
[适用话题]
无私奉献、勇气、搏、为他人着想、心灵的选择……
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社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画了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很少,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吧。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这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这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那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养了火鸡。”
女教师走近小道格拉斯——这个皮肤棕黑、又瘦又小、头发曲卷的孩子面前,低声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地回答。
她这才想起,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孩子们黏乎乎的小手,送他们走一段路。小道格拉斯的家很穷,他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老师这只手对小道格拉斯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它。(摘自《西郊人月刊》2005年第2期,作者佚名)
[点击]
关爱、信任和鼓励——对很多人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常常难以估量。
[适用话题]
爱的力量、播种美好、回报、童心、师生之间……
爱心增长课
有个医生,到英国南部一所小学去拜访老同学。刚走进校园,她就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男孩,一瘸一拐地从面前走过。不一会儿,又见一个眼睛上缠着纱布的女孩,被一个比她小三四岁的男孩搀扶着,小心谨慎地走进教室。
医生带着一脸的惊讶,问老同学:“怎么你们这里有这么多残疾儿童?”老同学笑着解释:“这是我们学校的爱心增长课。为了使这些幼稚的心灵真正能够理解和同情别人的疾苦与不幸,我们要求所有学生,在一个学期当中,每个人都要过一个盲日、一个病日、一个聋日、一个残疾日和一个哑日。例如在盲日这天,他们的眼睛就要被包起来,什么都不能看。然后我们再分派别的孩子去帮助他们。这就会使盲者和帮助他们的人都从中受到教益。”
于是医生来到一个蒙着眼睛的小女孩面前,亲切地问:“你看不见东西,不觉得难受吗?”“不,开始的时候,是有些难受,但想想那些终生都看不见东西的人,自己就觉得太幸运了。”接着,小女孩又兴致勃勃地说:“自从过了盲日、病日、哑日和残疾日之后,我的爱心增长了10倍。因为给需要帮助者献上爱心,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摘自2005年1月29日《团结报》,作者汪金友)
[点击]
人的仁爱之心,在三种情况下最容易激发出来。一是对别人的艰难和困苦,能够充分地理解和同情的时候;再是个人的关爱和救助活动,能够得到他人乃至社会肯定的时候;还有是把自己帮助他人,真正当成是一种快乐的时候。而“爱心增长课”恰恰起到了这样三方面的作用。感受痛苦才能理解痛苦,需要帮助才能愿意帮助,让别人快乐才能自己快乐。
[适用话题]
爱心、体验与理解、高明的教育、珍惜、感受快乐、人生教益……
最后的卫生纸
一次我在寺院进香时,突然感到肚子非常难受。我急忙冲到离我最近的卫生间,可是在这样一个热闹的日子里,哪里还会有卫生纸剩下呢。于是我强撑着找到了另一个偏僻卫生间,人很少,我开始逐个隔间查看是否还有剩下的卫生纸。万幸的是,在这里我居然找到了一小卷,薄薄的只有几层。此时,急迫的我有一种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它全都扯下来用掉的冲动。但是我转念一想,如果哪个与我面临同样困境的可怜家伙再跑到这里怎么办?出于对上一位把纸留给我的人的感激,我只使用了那些卫生纸的一小半,把其余的留给了下一个使用者。
大约两小时之后,我的肚子又开始难受起来!与上次一样,我先跑到了离我最近的那个卫生间。可它的卫生纸还没有补充进来。我只好怀着近乎绝望的心情又来到了原先那个偏僻人少的卫生间,我甚至确信,这里已经不会再有卫生纸剩下了。令我惊讶的是,在我上一次使用的隔间里,上一次我所留下的卫生纸居然都还在那儿。本来我想做点好事,把卫生纸留给别人,可那个人居然是我自己!我成了那“下一个使用者”!猜猜我是怎么做的?出于对上一位把纸留给我的人的感激,虽然我知道他就是我自己,我还是尽量只使用了剩下的卫生纸的一半。(摘自2005年4月1日《环球时报》,刘俊成编译)
[点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
[适用话题]
公德、助人即自助、“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感激恩德……
㈤ 中国古代18个道德故事有哪些
1、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2、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敬。
3、千里送鹅毛: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在路上,缅伯高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只剩几根鹅毛。到长安后,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奉上鹅毛并附诗“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这个典故比喻礼物单薄,情意却异常浓厚。
4、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其住处请他,最后才等到诸葛亮。”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著名典故。
5、车胤囊萤:车胤是晋朝人,自幼聪颖好学却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于是他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车胤囊萤”也成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6、身无长物:王恭当官后回家,同族的一个长辈去看到他坐在一张竹席上便说,你从东边回来,应该有不少这种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一张。王恭将席子送给他,自己之后却只能坐草席了。那人听说后非常惊讶说,我本来以为你还有多余的竹席。王恭回答,我为人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7、乐善好施:李士谦是北朝魏齐时人,他家中十分富有。有一年他把几千石粮食借给乡亲,但当年灾荒,借粮的人无力偿还,他.便将借契全部烧掉。第二年庄稼丰收,借粮的人来还粮,他仍然坚决拒收。这也成为乐于助人的典范。
8、张良拜师: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上来给他穿上。张良照做后,老人高兴地称他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太公兵法》。张良仔细研读,终于成为一代军师。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老敬老的著名典故。
9、崔枢还珠:崔枢是唐代人,他赶考时曾和一个商人住在一起。后来商人得了重病去世,送给他一颗价值万贯的宝珠。崔枢埋葬了商人,却没有收下宝珠,而是将其一同葬进坟墓。他的不贪钱财后来传为美谈。
10、舍身救友:荀巨伯是东汉桓帝时的贤士。一次他去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围攻城。他不肯独自逃跑,甘愿用自己的性命代替朋友的性命。胡兵大受感动,率军撤回,全城都得救。荀巨伯对友情的忠诚也流传千古。
11、管鲍之交:春秋时,鲍叔牙是齐桓公的谋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经在齐桓公敌人的门下做事,失败后被俘虏。齐桓公让鲍叔牙做相国,他反倒大力推荐管仲。最终管仲做了相国,鲍叔牙则成为其手下,这段友谊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12、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许衡是元代理学家。有一次他在盛夏时走路,十分口渴,遇到路边有一棵梨树,别人都争着搞梨来吃,唯有许衡独自端坐。有人问他,他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却有主人。别人所遗失的东西,即使有丝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
13、晏子朝总是乘弊车驽马:春秋时,齐国国相晏子上朝总是乘弊车驽马。齐景公多次派人送给他豪华大车,他都谢绝了,认为自己管理百官,应该从自己做起、勤俭节约,为百官和百姓作出表率。
14、程门立雪:宋代时,程颐的学生杨时、游酢某次一同前往程颐家求教问题,来到老师家时却发现程颐睡着了,他们不忍打搅,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时天寒大雪,当老师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程门立雪”后来成为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15、交友诚信:东汉时,张劭和范式一同住在太学里读书,是很好的朋友。学成离别时,两人约定两年后的中秋节中午在张劭家再见。两年后中秋,张劭杀鸡备饭,正午时范式果然从数千里外赶来。两人交友诚信的典故也由此流传。
16、缇索救父:西汉时,官吏淳于意被判肉刑被押送上京。他的小女儿淳于缇索坚持一路随父亲进京,为救父亲向汉文帝上书,最终令汉文帝废除肉刑,成为著名的孝顺典故。
17、孟母三迁:孟子幼年时,家附近的环境不好,其母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孟母三迁”后成为父母用心良苦培育孩子的典故。
18、赵柔卖梨:赵柔是北魏人,一次他上街去卖犁,有个人要买赵柔的犁,赵柔要价二十匹绢,另一人见他要价太低,于是要出三十匹绢来买,赵柔却说,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还是卖给了原来那个人。
㈥ 道德小故事50字
1. 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力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粪便呢?它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些牛粪,发现它确实 给了自己足够的能量飞到第一枝树枝。第二天,火鸡吃了更多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的飞到了树顶。但不久,一个农夫看见它,迅速把火鸡 射下来。生存之道一:“牛屎运”可以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永远留在那儿。
2.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 乌鸦,就问它:“我能像你一样站着,每天什么也不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 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进肚子---生存之道二:如果你想站着什么也不干,那你必须站得非常高。
3. 一只小鸟飞到南方 去过冬,天太冷,小鸟几乎被冻僵了,于是它飞到一大块空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好温暖,渐渐苏醒过 来,它温暖而快活的躺着,不久开始唱起歌来。一只路过的猫听到歌声,便坐过去看个究竟。循着歌声,猫很快发现了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了。生存之道 之三: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便的人都是你的敌人;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还有,当你躺在粪堆里的时候,最好把嘴闭上。
4. 从前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群青蛙在比赛谁能爬上最高的铁塔,比赛开始了,一大群的青蛙看著那高大的铁塔异论纷纷:「这太难了!我们绝对爬不到 塔顶的......」、「塔太高了!我们不可能成功......!」听到这,有些青蛙便放弃了。看著那些仍然继续爬的 青蛙,大家又继续说:「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上塔顶的......」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越来越多的青蛙退出了比赛。 但有一只却越爬越高,最后当其他的青蛙都无法再前进的时候,它却成为唯一到达顶点的选手。 其他的青蛙都想知道,它是怎麼做到的?於是便跑上前去询问,才发现原来它是个聋子!
㈦ 关于道德的小故事
1 赵孝争死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
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 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5飞翔的蜘蛛
信念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
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温馨提示: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造成的。
(7)有关于道德的故事扩展阅读:
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称之为得;合起来解释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丑德不称其为德,所以,道德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属于中性。
道德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就很难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个动物世界,人们也就无理性无智慧可言。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道德的驱使才建立了人类的和谐社会;道德的要求才有了社会群众团体组织;道德的体现,使人们自尊自重自爱;是道德的鞭策,营造人与人的生活空间。一个不懂得道德和没有道德的人是可怕的。
道德不像刀枪伤人肢体,它也能要人性命。在历史和生活里,迫于道德压力而“自杀”者并不少见。道德虽不是生活必需品,可它对人的修养和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文明的人类是靠道德的建立来作保障的。
道德的传承也同样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劳动和创造,以致分门别类地产生各自的要求和水准。——选自叶千华《心灵夜语》第348页“浅说道德法律爱情”。
一切不侵犯非己自由的自由都应受到保护,也就是说不能刻意欺压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故意欺压自己。
这条法则是自由主义者提出的检验一切道德规范的标准,不符合这条规则的道德就是不平等的、迫害弱者的奴隶道德。换句话说,只要是与他人无关亦未侵犯他人自由和利益的行为,不应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邪恶的、可耻的,不应该受到任何暴力干涉或舆论谴责。
㈧ 找5个关于道德或法律的案例小故事!急急急!
1、解救奴隶
鲁国曾经制定一条规则,如本国人在外国能赎回一名鲁国奴隶,鲁国将报销费用且有奖励。这个制度解救了许多在外的鲁国奴隶。
一名道德高尚者解救回一名鲁国奴隶后,向鲁国国君提出不要报销费用且不要奖金。国君向孔子提出在全国学习此人,孔子说绝对不可。
国君急问为何?孔子说:如果将此人树为榜样,以后有国人在外国遇到鲁国奴隶该如何办呢?花钱赎回奴隶回国后,如向国君报销费用领取奖金,则道德不够高尚可能受人鄙视。
大部分人也不会自己负担全部费用去做此事,最后的结果是可能导致无人再在国外救赎奴隶。
因此不可能要求人人道德高尚,只有人人能遵守规则将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
5、许武教弟
汉朝时候,有个姓许名武的,他父亲是早已死了,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叫许晏,一个叫许普的,年纪都还很小。
许武每每在耕田的时候,叫他两个弟弟立在旁边看着,晚上许武自己教他两个弟弟读书。如若弟弟不听他的教训,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庙里告罪。
后来许武举了孝廉,但是他因为两个弟弟都还没有名望,就把家产分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广大的房屋,所有坏的统统给了弟弟。所以当时社会上的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反而看轻许武了。
等到两个弟弟都得了选举,他就会合了宗族和亲戚们,哭着说明当时要给他弟弟显扬名声的缘故,并且把所有的家产,都让给了两个弟弟。
㈨ 有关道德的故事
1、苏武牧羊
这个故事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2、戚继光勇抗倭寇
戚继光抗倭即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的斗争。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很早以来,两国人民就友好交往,但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便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
3、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4、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5、黄香温席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
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㈩ 关于道德的故事有哪些
三个道德小故事
其一: 19世纪末美国纽约有某大富翁,翟华仆一个,名丁龙.数年后将之辞退但该富翁居室不慎失火,翁幸名于难.丁龙闻讯后即自动返回侍候在侧,翁不胜感致动,因问日:"我早将辞退,为何自愿重返?"丁龙答日:"家父早有明训;亲邻有难,必助之?"翁听后又问:"令尊是否读过孔孟这贤书有以教之?"龙答日:"家父乃草莽农夫,不识字"公继问日:"令祖父心读过书?"龙又道:"吾家世代皆未读过书,非书香子弟."翁闻后惊叹不止.
丁龙在富翁处又工作多年,辛劳致病而死,死前对翁日:"余多年来所获薪金未尝多用悉数积存于此,有一万余元,不如奉还."翁大恸遂又捐赠十余万美金,加原数总共约20万美金,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丁龙汉学讲座"以资纪念这位目不识丁,但积中国伦理道德于一身的华丁.
其二: 我们都知道在厦门附近有一个小岛,叫鼓浪屿.1949年前乃西人聚居之地,美国在此皆设有领事馆,这可能是因为鸦片战争后吧!厦门得通商风气之先的结果,其中当然有美国领事馆,在解放前就雇用本地人看家门.
而解放后,西人都撤馆归国了,美国领事馆也只剩下空屋一幢,矗立山头.妙的是该馆有一个看门人,在解放后照旧上班,每天看门,夜晚关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一个忠实的守门犬一样,也许对他的称呼有过于离谱,但是他这个人物做出了一个别人做不了的事,这个看门的后来怎么了,在40年来竟然也相安无事,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再度建交,美国人回来以馆了,此时就面临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这个守门人多年来欠奉的薪水,到底应该由谁来付?怎么付法?据说些事一路拔到美国国务院,各部门官僚经多次争论后,竟然没有人愿意受理.最后只好由浪屿约的美国领事馆务同仁自愿捐款,凑成一笔钱,算是这位官运亨通门人的薪金,这件事就这样告一段落了.
其三:据我所知,到西安去玩的游客,必经的景点之就是碑林.这个碑林倒真是中国文化的宝藏.刘遵义教授早在1980年就去过那里,西安这个古都现在已位属一个"废都"了,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有许多去参观碑林的游客都是在一种满目疮痍的废墟中误闯入"碑林"的,只见在一块破乱不堪的荒地上胡乱摆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石碑.从我叔叔那了解,他那次去那旅游时看到了以下的情形.他随着导游等在人在"林"中漫步时,附迈却围着一堆堆的本地人,他们在干嘛呢?个个衣履不整,蓬兴垢面,令他们看的人有种不觉生厌的感觉."叔叔还告诉我:"在那时分看到了一块石碑,通过他的叙述才知道,这块石碑在中学课本上早已读到"大唐景教碑"?可悲啊!这些群众之中双有多人知道这些碑都是中华文化的无阶之宝?也许这些宝物刚刚出土,也许一些看来生厌的"无知"群众之中就有不少人是"埋宝"的英雄.
这三个小故事带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延续不见得完全由书本得知而是与生俱来,还有生活中的一些很小的锁事,它们的种种都是由习惯的最基层滋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