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德辩论
Ⅰ 思修的辩题:如何辩论道德比法律更重要,详细点谢谢了!
一楼的大哥,人家是想证明道德比法律更重要,你写的是二者有什么不同,哪回有证明谁比谁重要了?答
要证明的话至少得从四方面说,考虑到是思想道德课的题,所以不好听的就不说了:
1、横:道德按孔子的说法可以归结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为“八端”,此外还有仁和侠,基本就涵盖了我国道德的全部了,而法律只讲到了孝、忠、信和廉,可以看出法律的范围要小的多。养小三儿、说大话、偷奸耍滑、做公共汽车不让座,这些法律可都管不了。
2、纵:道德涵盖了一个人从精神到行为的各个方面,而法律只规范人们的行为,还是那些必须的行为,所以法律的层次低。也就是说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决无可能受到法律的责难,而反过来却不行。
3、古:马克思说国家的成立是法律存在的前提,我国第一个国家是夏,距今3000多年,人类在地球上存在了多少年?300万年,没有法律的时候我们怎么过的?靠道德!所以没有法律行不行?没问题!没有道德呢?那就完了。
4、今:国家从什么时候教我们道德?小学一年级。什么时候教法律?大学一年级。我国有多少人上过大学?又有多少人上过小学?法律要是比道德重要的话为什么不反过来?
Ⅱ 辩论赛:法律重于道德
我之前打这个辩题是打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道德还是靠法律。我打的是道德。个人感觉道德比较好打。我把我方的观点和对方的观点跟你说说吧。
道德:1.道德的广泛性。道德能够调整法律调整不到的社会关系。
2.道德对问题解决的根本性。法律倾向于通过外部力量来使问题得到解决,而道德则主要依赖于内心的信念来维系。这种内心的信念使人们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社会秩序就能很好维系。这个地方是我们跟对方的交锋点。当时我们拼例子,但是要知道拼例子讲究后发制人,先举例子反而不利,对方可能给你一个反驳就得到裁判的赞赏。所以当时我们就在这个环节上拿了分(技术问题)
第三是什么我忘记了。
法律:1.法律具有强制力,能够打击违法犯罪,保障社会秩序的有序进行。
2.法律具有统一性,一个统一的标准能使全社会有一致的信仰,违法者被抨击,守法者被褒扬,而道德则没有统一的标准,道德不道德在于个人的主观臆断。这里也是对方和我们的交锋点,我们提出了八荣八耻、五讲四美等等作为反击,同时提出区际法律冲突冲击对方,法律同样不统一(我们聪明的四辩)。
3.法律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而道德只是单一的自律。对方的说法让人感觉他们价值上比我们高,但是我们提出了道德的他律性,比如新闻媒体的作用等来反驳。
那场比赛我们赢了,因为我们擅长打煽情,像道德这样的感性词给了我们比较大的煽情空间,我们的四辩的结辩说到在座都起鸡皮疙瘩,但是总的感觉还是旗鼓相当。
都说时代的命题要有时代的色彩,如果是打法律建议楼主从时事出来,比较有说服力,比如周老虎、人肉搜索等等,都非常好发挥。很乐意跟你探讨,如有需要可在网络上发信息交流,希望可以帮到你。
Ⅲ 辩论道德与法律
1、道德和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法律包含了最低层次的道德准则
2、道德所能约束的范围远超过法律,即使法律再健全,对某些事情也无法约束,还是要靠道德约束,但法律的约束具有强制性。
3、道德所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道德约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法律约束是滞后的。也就是说只要当一个人(和团体)已经做出触犯法律的事情,才可能收到法律的制裁——但此时已经造成损失了。而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可以使人不去作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事情。
道德管人的心,法律管人的行。
道德催人向上,法律防人向下。
道德的下线,正是法律的上线。构成一条德与法的“地平线”。其上是道德的天空,其下是法律的地域。
道德与法律是此消彼长的反比关系。
道德与法律又有一个共同之点,他们的终极目标,我想就是消灭法律,回归道德的天空。
Ⅳ 道德与法律辩论词,我方是道德更重要,需要对方无法反驳的观点,请给出辩论词!急需!!!
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
经过激烈的争辩,
我发现无论是对方辩友还是我方辩友都怀着对高度的责任感,
而对方
辩友的观点也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行为的手段,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但在对方义愤填膺的措辞中,我发现几点不妥之处:
第一点:对方辩友提出法律有强制性,权威性,高效性等优点。但是社会秩序的维护是一个
持久性状态,
强制权威的法律也许短期内有很好效果,
但是单纯地惩治容易产生反效果而且
法律存在他律性表面性,
又如何能维护社会长久秩序呢?而道德是向善的,
自律的,
其发挥
作用是内在的,自发的,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佳也是主要方式啊!
第二点:对方辩友强调,法律有统一性,客观性,标准清晰,有章可循,而道德标准不
清晰,
无章可循。对于这一点我方表示非常遗憾啊。首先,社会中长期发展存在的道德怎么
会是模糊的呢,
天朝中国和谐向荣的景象不就是人民清晰明了的道德观的体现吗?要说有章
可循,
“八荣八耻”
“尊老爱幼”这些不就是我们心中善恶的标准吗。其次呢,法律执行的
妥协性和失误后的不可挽救行对社会秩序甚至会产生反作用,
而道德是循序渐进的。
法律是
死的条条框框,
道德是活的规范领域,
对方辩友是希望生活在硬生生的牢笼之中呢,
还是更
自由公正的规范领域之中呢?
第三点:对方辩友还很巧地结合实际用现状说话,现状是要提倡法制社会,国家是依法
而存的。
对方辩友的结合现状我方感到很欣慰!
但是呢,
首先辩题中的靠法律和法制不是不
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
这样的偷换概念破坏了辩题的公正误导了观众和评委啊。
再者,
我们
也来谈谈现状:
维护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是需要一个全社会知法,
懂法,守法的基础,
还需
要一整套完整公正的法律体系和知法机关体系。
那么人民知法懂法守法,
执法者客观公正不
也正是道德的主导吗?没有道德这根主心骨,法律的强制辅助作用难以发挥啊!
而我方则认为,
道德能渗透社会方方面面,
更是法律的发挥作用的根本之所在,
因为道
德是立法,是执法,是守法的基础。第一,法律的制定受道德影响,体现道德的要求,如我
国宪法和婚姻法中规定
"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
的义务
"
,就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尊老爱幼
"
其次,
道德也是执法和守法的基础,
法律的执行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执法
者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
而执法者素质的高低是由个人道德水平决定的,
守法者
的素质高低也决定了他会否好好守法的根据。
最后,
法律的发挥实质上有很大局限性,
部分私人生活不适合用法律。
我们
还是学习对方辩友结合现在来谈吧。
从大事件来说,
救人先要钱的发生,
难道需
要一部法律要制裁他们,
要求偿命吗?显然是不合理的。
但是从道德角度其违背
了社会道德观念,
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批判和控诉,
这样的精神教育和感化才是
治本治根的啊。
我是花心的人,
做过脚踏两条船的错事,
导致了我方二辩现在的
怨妇可怜模样。我知道我应该专一一点的。但是如果用法律来制裁我表示愤怒。
爱情是自己的事,法律来强制未免太荒唐了!再从小事着眼,上课睡觉,无聊偷
拿公共应急箱里的药品,
这些明显违背道德的坏事自然需要道德来感化教育,
难
道还需要高高在上的法律来惩治?
因此,
法律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使用工具,
而道德才是维护
社会稳定的决定因子和主导力量,
当前的社会诚信问题,
老人碰瓷问题,
犯罪问
题破坏着社会的稳定,
而法律只能被动消极的,
事后进行修正,
而道德则是主动,
积极的,预见性的维护社会稳定。
一百年前德国的哥德斯堡住着一个叫康德的老人,
他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件
东西让他终身信仰,一个是身边的道德准则,另一个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因此,我方认为社会稳定主要靠道德。
Ⅳ 求一个关于道德的辩论词
对于大学生,才比德更是理想,德比才更是理想。
对于职场人士,职业水平比职业道德重要,职业道德比职业水平重要。
Ⅵ 道德问题是什么(辩论会用)
不知道对方的辩题是什么,如果是说“用法律解决社会问题更有效实”话那版你们危险权了,而且社会问题大多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利益分配用道德解决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利益分配用制度解决,制度中就包括法律。
恕我直言--这个辩题的设立本身就存在问题,一方明显处于优势地位。我们都很向往那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景象。对今天而言那只是一种美丽的幻想。
祝你们好运!!用道德解决社会的一些问题是有效的,谈更,则不知和什么比。我猜想大约是指法治吧,如果是这样则不用更字为好,因为法院监狱警察等等现在还不能没有。
Ⅶ 辩论:才能和道德哪个更重要
道德更重要,才能固然重要,但德能与才能相比,德能更根本更核心更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了说明德能的重要,用了很多比喻,比如把德能比喻成三军之帅,把才能比喻为三军之资用;把德能比喻成树之根,把才能比喻为树之叶;把德能比喻成一家之主,把才能比喻成一家之仆。凡此种种比喻,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德能和才能相比,德能更根本、更重要。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也注重德能教育,把德行品行放在首位,把知识的灌输放在第二位,这就是《三字经》说的“首孝悌,次见闻”;儒家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也是把立德放在建功立业、著书立说之前。汉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就是“举孝廉”。
明代皇帝朱元璋,在选拔任用官员时也秉持“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的用人原则。康熙在用人时把德行放在首位,把才学放在其次。他说,若“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我们今天评价学生,叫品学兼优,评价知识分子,叫道德文章,评价艺术家,叫德艺双馨,都是把德行放在首位。千百年来,重德行品行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始终。
Ⅷ 法律与道德辩论赛一辩的开场词
首先,我们从定义上来看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俗话说:分析问题要看实质。法律是国家制定、颁布用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规则;道德则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规范。它们虽然都是指引、评价人们行为的尺度,但性质不同,法是调整人们某些行为的规范,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为统治阶级服务,注定它具有狭义性。然道德是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的调整,其所调整的范围点多面广,因此,更能体现人民的意志。
不可否认,我们已进入法制时代,遵纪守法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制定有效的法律并付之顺利实施来维系安定团结是治国之本,真的能不能以法保持安定团结是要看是不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意愿。其意志、意愿就是人民在长期生活形成的一种共识的道德准则。我们看下面这个实例,我们大家吃西瓜都是在横着吃的,是很自然,也很习惯的,是经过实践而来的,这时突然有一个人说:“你们应该竖着吃,横着吃不不对。”这明显是不和谐的事,会得到大家的反对,恰好这个人就是制定法律的人。由此可以说法律应该是建立在大多数人认同的基础上,大多数人认同也就是道德的基础之上。因此,道德没有理由拒绝道德或是凌驾于之上。
道德作为启发人们内心觉悟的无形力量,有着国家强制力无法代替的动力。记得,在前天我乘公交车,一个蹒跚的老人上车,乘务员说:“你没钱,没有证,不能坐车,下去别耽误大家时间。”一个教师模样的中年女人,自己掏出钱给那老人付了,老年人才得以坐车。没钱没证不准坐车,这是法律法规规定里,乘务员严格按标执行正常,因为是法是无情。但人有情的,做到有人可以为其借付。这么做就是道德让人有了帮助他人怜悯之心。我在这里可以说,提高个人素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更有效地谴责和抑制违法犯罪行为,并可以多涌现一些见义勇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的人,而提高道德素质对法的实施可起到超出国家强制力范围的作用。这来看来,道德力量是高于法律的范畴,因此,法律不可以反出来说道德的“不”,强奸民意。
道德对法还有弥补不足的作用,此话不假,法律是偏面的,只是单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社会上关系需要由法调整的往往并不是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及虽然立法相当完备了,不可能事无巨细“一篮子”全部涵盖。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却要担负起调整法无明文规定的某些社会关系的任务。 在此可以证明,法律基于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狭隘性,也注定了它对道德没有言否的机会。
综上所述,法律与道德间,后者的触及领域和优势远多于前者,更能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而且就道德而言,当国家消亡了,阶级消失了,仍存在于人们心中,支配着我们上行,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一步发展。因此,法律与道德比较,它只是道德范畴上的一个基石而已,所以更谈不法律向道德说“不”了。
Ⅸ 关于道德与法律的辩论会
哈哈,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构建和谐社社会更重要是法律。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说,那些由于对别人有损害而对自己有利就是不正义,而正义,就是限制那些人损害别人对自己有利的人于是人们订立契约和法律,把遵纪守法叫做正义。而《理想国》就讲的是怎样建立理想社会,连西方哲学先驱都告诉我们法律是建立理想社会的前提,怎么能把道德放在前面呢?
道德与法律,一个是自我限制,一个是强制限制。如果给一个普通人上帝的权利,即无所不能的权利,你能保证他不去作恶?特别是这个人发现一个做不正义以此得到很大的利益,谁能保证他不去做恶?
问对方辩友一个问题:如果你家被偷,你会去报案还是等窃贼良心发现把东西送回来?(这个问题够绝吧?哈哈哈)(这个问题是是两个著名大学在辩论时问出来的,太绝了,无敌,谁能回答?哈哈哈 )
[把分加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