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的框架

道德经的框架

发布时间: 2022-04-13 12:29:22

⑴ 道家的道家经典

道家经典主要有:

道德真经》、《南华真经》、《文始真经 》、《冲虚真经》、《通玄真经》、《阴符经》 、《玉枢经 》、《太上老君内观经 》《太上感应篇》 《龙门心法 》。

知识拓展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南华经》本名《庄子》,是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大师庄周及其后学的作品。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

《阴符经》分上、中、下三篇,依次是《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李筌遍游天下名山,四处寻访得“道”之人时,在河南嵩山虎口岩的石壁中发现了《阴符经》。

二十世纪初道士王圆箓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大批古代经典文书抄本。其中道教遗书抄本约有五百余件,其抄写时期在南北朝后期至唐朝中期约二百年的时间,尤其以唐高宗,武后至唐玄宗时代的抄本最多。其内容包括道家诸子、道教经典、科仪等约有一百多种道书,其中约有半数抄本是《正统道藏》未收入的早期道教典籍。

敦煌道经的发现,不仅弥补现存明《道藏》的缺佚,而且为研究河西地区的道教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敦煌遗书一经出现,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日本学者大渊忍尔1978年出版《敦煌道经目录》,该书著录敦煌道经抄本约四百九十六件。1979年,大渊先生又出版《敦煌道经图录篇》,刊载全部敦煌道经的影印图版。1999年中国李德范先生出版了《敦煌道藏》,将敦煌出土遗书中的五百余件敦煌道教文献整理汇编,集成五巨册。

《中华道藏》以明《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归类。全藏分为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教论集、道教众术、道教科仪、仙传道史和目录索引七大部类。各部类所收经书。按道派源流和时代先后编排次序。


⑵ 道德经介绍~

“引来车买浆之流”有云:「好话不源在言多」。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 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 容质疑,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亦或直呼为《老子》〕。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以 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 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影响所及,不但融汇于儒、释铸成三位一体的华夏文明基 本肌骨,随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世界,《老子》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推崇。

⑶ 道德经哲学原理 为什么半部道德经可以知天下

只听说过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没听说过半部《道德经》知天下。
它不是走的哲学版的逻辑(必然权)系统,而是逻各斯系统(非必然的思维内核),所以不存在所谓的“原理”这一概念。
它的智慧取之于自然(道法自然),是天人感应,是主观认识中登峰造极的智慧。
诸子百家中,最早对客体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出来的自然智慧,贯穿于人生、人性以及诸般可以值得推敲延伸的形而上属性。
它不是哲学,同时超脱于哲学体系的框架,它的答案它所追问的问题,和形而上学大哲们的所谓“终极”答案无限相似。
或许冯友兰先生的那份四重人的境界的评价,是对《道德经》的最高赞誉。孔夫子不过“道德境界”,而老子已经进入“天人境界”。
至于知不知天下,但凡有知之士,知识和智慧越高深,越发自内心认为自己无知,试问用心读《道德经》的人,又怎么会妄言“知天下”呢?

⑷ 道家的基本思想体系是什么

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中期的老子,反映老子思想的著作是战国时人编纂的《道德经》。老子首先提出了“道”的概念,他还认为事物矛盾对立的双方“相反相成”,可以互相转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道家学派在战国中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的《庄子》一书发展了道家学说。道家的思想体系十分博大,但主要是“道为万物本源”的观点和“清静无为”的观点。道家的“道”是一个很玄妙的概念,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就是道。道家的无为观对后世也影响很大,有的用它来规劝那些好大喜功、挥霍民力的统治者,有的把它作为清高无为、孤芳自赏的精神支柱。《汉书·艺文志》中记载老庄著作及《伊尹》《鬻子》等先秦道家著作34种。

⑸ 看完道德经,你们有哪些理解

中国人的老祖宗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得非常清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也就是说:道生时间,道生空间,道生宇宙,道生万有,道生万物,道生植物,道生动物,最后,道生人类!

道是自有永有的!道是充满宇宙万有的!被生的不是道!被局限于宇宙的不是道!道是超越宇宙而存在的!道可以不因宇宙而存在!但是,宇宙不能离开道而存在!

中国人的老祖宗告诉子孙:太初有道!道是生命的源头,道是真理的本体,道是唯一的道路!顺天行道便是德!

一切生命包括宇宙,都是道生的!产生宇宙和生命的生命叫做道!

道不是被造的!道不是被生的!被造的不是道!被生的不是道!

孔子编辑的四书五经中的《尚书》里说:。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天是道的另一个称呼,老百姓也叫做老天爷!道是有性格的,有感情的,有脾气的,是公义光明的!道对宇宙万物和生命以及人类拥有绝对的主权!就象人对被人所造的手机一样,人对自己造的手机有绝对的主权!

如果人向自己的手机按A,自己的手机不显示A相关的内容,反而显示B,这个手机就是问题手机!就是坏的手机!就是不正常的手机!就是不合格的手机!就是不能用的手机!就是要修理和更换的手机!如果不能修理和更换的手机,就是被人抛弃的手机!手机不顺从人就坏手机!

同理,人不顺从道,就是坏人或者叫罪人!顺天行道叫做天人合一,称为德!替天行道或逆天行道必然会出现天灾和人祸!

道,有主权无中生有!道创造时间,创造空间,创造宇宙,创造万有,创造万物,创造生命!生命不是从宇宙产生的!生命是生命的源头,道生的!

道,也叫做天,也叫做造物主。

顺天行道便是德!德是道本性的张显!

⑹ 道德经是谁写的核心讲什么

在我脑子里有个影响,不记得什么时候听 易中天教授讲课,易教授说过一个观点:《道德经》的核心讲的是军事。
很长时间以来,每当看一次《道德经》原文,总要想起易教授的这个观点,因为我从心里面感觉到,易教授的这个看法是不对的。你不能说胳膊是人一部分,就说胳膊就是人吧?可是我确实记不清楚是在哪一次讲座里听易教授这么说起过的。
今天,我在网上搜索,看到了易教授的这一段文字:“《老子》一书的精华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辩证法。而且,我比较赞同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即《老子》的辩证法,是由军事辩证法而政治辩证法,由政治辩证法而哲学辩证法,最后在中国人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变成了一种生活辩证法(《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而且,依我看,这种生活辩证法还是属于弱势群体的。”
这段文字,是从易教授的新书《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里摘出来的。这一点清楚了,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说我的观点了。首先,我还是要说,易教授这样说是错的,我不赞成,原因是:
1、易教授认为:“《老子》一书的精华是辩证法”,我认为这一看法是错的。“辩证法”确实是《道德经》的亮点,但不是《道德经》全书立论的根本。
2、易教授认为,《老子》是以军事辩证法为基础,而后政治辩证法,而后生活辩证法。我以为,易教授的这个排列次序有问题。如果把“军事辩证法”作为《道德经》的基础,那么,就把这样一部旷世奇书降低了档次,是对这部奇书的误解。
3、易教授认为,《老子》是属于弱势群体的书。这一观点,我更不同意,我认为易教授有些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了。《老子》一书,不仅适用于弱势群体,更适用于强势群体,是一部适合所有人修身养性的生存哲学。
我以为,《道德经》的核心就是一句话:“人要为人必须律己”。《道德经》的主题,就是要人们修身养性、达到“自我臻至善”的人生境界的修行书。俗话说:“人道成天道成”,只有自我的修养达到“至善”的境界,那么,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行业,都能在你所在的行业里做出贡献,你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军事家,也可以成为哲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养生家等等等等。《道德经》里的许多语言,说的都是为什么要“为人”,如何“律己”。前半部分《道经》,讲的就是如何“人要为人”;后半部分《德经》,讲的就是如何“自律”。“人要为人”,这不是个人意志的优劣,不是厉害的选择,不是命运的好坏,不是生命的任务,而是人要在人的社会里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这种必备的“前提条件”,就是老子笔下千叮咛万嘱咐的“道”,就是宇宙之间的大规律。“律己”,不是学而知的故意的模仿和学习,不是人的出发点能够完全左右的,不是人的文化理论能够说得清的,而是说,人就只能在“人”的框架里生存,离开这种框架,就不是人。“律己”,既是对“人”的训练的一般的要求,更是对灵魂力量的约束,不论你的灵魂有多大的力量,必须在人性的轨道上运行,不能脱离人性乱为。这也是孔子这位前所未有的大圣人不谈“性与天道”的根本原因。易中天说,“孔子不是圣人,只是一个教书匠”。易中天的这一观点,起码说明他根本就没有读懂孔子。
所以,“律己”,既是在教育我们如何修行,同时也是在管魂。全部《道德经》的含义,不论从哪个角度去讲,就是说的“人”的固有的阴阳属性,也可以说,是讲人性理论的“经”。

⑺ 《道德经》能指导普通人的生活吗

道德经里面的智慧深不可测,并且雅俗共赏。只要你能看懂文言文,你就能从里面悟出道理;但你知识再深邃,你也看不透它。无论你是想修道、养生、治国、用兵、权谋、修心,抑或是单纯从里面学点与人相处的智慧,你都能读出很多有益的东西来。并且读一遍有一遍的感悟。有人说,中国的根在道家。南怀瑾也说过,道家的东西弄通了,政治斗争就是小意思了。

我就举几个例子,看看道德经是不是对普通人也有很深的指导作用。以下引用马王堆版道德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平常人都好叫你低调,低调的好处说也说不完。但太上老君告诉你,低调是要先有不低调的资本的,知雄了,才能守雌。如果你要本事没本事,要地位没地位,你见了人再毕恭毕敬,人也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不觉得你有多低调。只有你能混得一定资本(知雄),然后你再低调(守雌),别人才觉得你平易近人,愿意接近你,支持你(为天下溪)。

〖古之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欤。〗

一个人地位尊贵,别人愿意尊重他,听他的命令,为啥呢;或者说为啥一个人有权力,别人肯听他的?只要能做到两件事:一是“求以得”,二是”有罪以免”。即别人想实现点啥,比如升个职,发个财,包个工程,上个学,找你你都能给解决了;犯点啥事,找你你都能给摆平了;人肯定愿意跟你混,都听你的。至于其他的,什么人格魅力啦,笼络人心啦,共同志向拉,都是虚的,只有这两件事才是实的。

⑻ 道教山的经典书

关注
道家经典——《道藏》
《道藏》者,道教一切经书之总集也。夫生天地,和阴阳,包囊万物,亘古不易者,道也;弘道德,正纪纲,成就仙业,利乐群生者,教也。总而谓之曰经,聚之于室曰藏。诵经者足以劝善植福,聚藏者足以积德累功。仙真圣人所以美教化,移风俗,自度而度人者,莫不以经教为津梁也。

一般认为,将道书收集整理,编成丛书,从东晋就已经开始,但多数已经流失。现存的早期《道藏》是由明成祖永乐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的《正统道藏》。后来继续编撰的还有《万历续道藏》,《道藏辑要》等。
1996年起,由张继禹道长主持编修《中华道藏》,以明代正统、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归类,共分七大部类。有《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教论集体》《道教众法》、《道教科仪》等,每一类还有其他分类,真是包括所有道教典籍。
道家经典——《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诲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道家经典——《文始经》
《文始经》全名《文始真经》,又名《关尹子》或者《关令子》。今见之《关尹子》,乃是唐宋间人托名之作。此书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以及思想认识水平,批评了修道人中的种种邪迷丑恶,指出了一条超越自我而进入精神绝对自由王国的光明大道。作者采用《道德经》的笔法,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宇宙和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根本规律,针砭时弊,表扬大道;揭示真理,拨迷正误,有益于众生多矣。英国著名科学思想家李约瑟先生曾经在他的《中国科技思想史》中大量地引用了《关尹子》一书中的观点和论断,评价甚高。
全书共分九篇,各有所侧重。书之所以分九篇,乃是因为道家重视阳数,而九正是阳数之极。老子《道德经》便分成八十一章,正是重九之数,所以《关尹子》则取法为九篇。《关尹子》之所以为道教的代表经典,是因为它不仅有理论的突破,更有实践的总结,既有宏观的论述,又有微观的把握,加上牛道淳的注解,更能让人们明白宇宙和人生的根本规律,并且依法修行,从而合乎大道,顺其自然,得其自由。

⑼ 《道德经》中有哪些关于为人处事的哲学思想

如果要找出一本代表中国哲学的书籍,那非《道德经》莫属。古希腊人认为“哲学”就是“爱智慧”。我认为哲学是一门理论学,是对宇宙万物、人类社会、心理活动等做出合理解释的学问。中国古代很少对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进行探究,因此导致哲学没有形成体系。不过,道家却是一个例外。以《道德经》为例,道家学派以“道”为出发点,提出了自己的本体论、辩证法和方法论,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哲学框架。虽然后世未能在这个框架之下继续深化,但道家的哲学观毕竟对中国古人的思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了中国人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专门来说说《道德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一,道是世界万物运行的规则,应该顺应自然

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世界万物的运行必须遵循“逻各斯”,这个“逻各斯”也就是世界万物的最高规则。在中国,也有类似于“逻各斯”的词汇,那就是“道”。中国古人将自然界万物运行遵循的总规则称之为“道”,大自然的规则就是“天道”,人类社会的规则就是“人道”。道既然是规则,那就是一种非实质的,是超脱具体物质形态而存在的,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如此。


孔子见老子

这种明哲保身的思想,也给中国人带来了保守的思维。中国人常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枪打出头鸟”等谚语。在专制社会残暴统治的古代,人们缺乏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力,因此总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此才能让自己过得安稳。《道德经》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些观点反映了古人十分缺乏安全感,只能选择忍让。因此,《道德经》和中国人的性格是相符合的。

热点内容
经济法是属于政治吗 发布:2025-01-18 06:19:31 浏览:69
行政法法不溯及既往概念 发布:2025-01-18 06:16:35 浏览:329
读完劳动法感悟 发布:2025-01-18 05:53:41 浏览:571
新版劳动法对请病事假的规定 发布:2025-01-18 05:52:09 浏览:205
中美法学教育差异 发布:2025-01-18 05:32:42 浏览:811
刑事诉讼法第97条规定 发布:2025-01-18 05:25:08 浏览:239
司法所法律援助介绍信 发布:2025-01-18 04:53:05 浏览:908
复工证明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8 04:33:25 浏览:158
自然债务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8 03:45:00 浏览:205
商业侵权的法律责任包括 发布:2025-01-18 03:44:47 浏览: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