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的申论试题

法治的申论试题

发布时间: 2022-04-14 08:19:54

1.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库:http://zhuantiku.com/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概在14年10月中旬报名,11月底12月初考试。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免费下载:http://htwx.huatu.com/beikao/list_1825_1.html
您可以参考下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日历:
网上报名:10月16日8:00-24日18:00
资格审查:10月16日8:00-26日18:00
查询报名序号:10月28日8:00后
确认缴费时间:11月2日9:00-7日16:00
打印准考证:11月18日10:00-23日12:00
笔试时间:11月24日
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 14:00-17:00 申论
七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的时间为:2013年11月23日14:00-16:00
银监会特殊专业职位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为:2013年11月23日14:00-16:00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 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坚守法律信仰 实现法治中国一文,博学教育解读咋样

“法律要被全社会的人信仰”,意在指明法律信仰的的重要意义。然而,中国式过马路,行政权力没有有效的规范和制约,人治大于法治的错误思想;企业诚信意识缺乏;法制宣传不到位等事件屡屡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公民没有法律意识,未形成法律信仰。这样不仅会导致个人权利受损之后没有合法的维权途径,还会影响社会的法治建设的进程,甚至会影响法治中国的建设。因此,唯有树立法律信仰,才能实现法治中国。

个人需要树立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对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现今出现的“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走,管他红灯绿灯,体现的是国人规则意识的缺乏。中国式过马路既交通治安和交通环境,还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其根源在于人们心中没有规则意识,没有法律信仰。在法治社会,加强个人法律信仰意义重大,可以通过法治宣传,向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用喜闻乐见或创新的方式宣传法律,同时建立诚信档案或失信人名单,以此更好的规范个人行为,帮助其树立法律信仰。

企业需要树立法律信仰。企业是法律执行的重要一环,而企业为了实现短期利益将全局和长远利益抛之脑后,进行违法违纪的生产和经营。其根源在于,一方面是企业的法律观念薄弱,存在短视行为;另一方面是,企业主没有形成对法律的信仰,敬畏法律的威严性,这样会导致破坏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让企业树立法律信仰,需要加强企业诚信意识,建立企业信用体系,让企业更加自律;还需要增加违法成本,加大惩戒,从外部迫使企业形成法律意识。

政府需要树立法律信仰。党的是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在2020年基本健身法治政府,但是法治政府的建设情况还存在问题。行政权力没有有效的制约和规范,究其原因,是部分官员不尊重法律,缺乏法律信仰。法律信仰难以形成不仅会损害政府公信力,不利于政府形象的树立;还会导致人治大于法治,影响法律的权威性,甚至会阻碍法治政府的建设。因此,政府官员严格守法,形成法治思维,同时也可以建立监督机制和完善相关的基本法,做到政府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美国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曾经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树立法律信仰需个人,企业,政府三者共同完成,让法治成为国人的共识,建立全民的法治信仰,最终实现法治中国。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访问:公务员考试

3. 各地申论考试有何不同

每次考前,都会有同学问“有专门针对XX省申论考试的班吗?”。我通常都回答没有。
因为公考笔试《申论》科目已进入“题型成熟”的命题阶段。各类申论考试是相通的。前面已经说过,申论重点考察的是考生的阅读理解、语言概括、解决问题、分析论述、文章写作等通识性语言能力。任何省份、任何类型的申论在命题时,都不会违背上述宗旨。
比如广东省考申论。去年有学员做了一套本省2016年真题卷,恰好文章要求“写一篇策论文”,就想当然认为广东的申论文章广东申论只考“对策为主”的议论文。不少培训机构也趁机鼓吹广东申论考“策论文”的特色,让不少同学在练习中对“分析为主”的议论文敬而远之。结果2017年的考场上,广东卷文章要求以“共享与发展”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而这篇文章恰恰非常不适合写“对策为主”。
再比如江苏省申论。2016年江苏申论A卷有一道让拟定一份本届“德孝文化节”的工作方案的题目。这道题难在给定材料里几乎没有答案要点供提炼。于是一部分同学就想当然的认为江苏申论命题具有“需凭经验做题,难以结合材料提炼要点”的特点。然而,在2017年的江苏A卷中,恰好就又出一道题“借鉴H省评选

‘最美基层文化人’的成功做法,拟定一份本省开展类似活动的工作方案”的题目。同样都是工作方案,这道题目给定的材料里却有大量要点可以拿来借鉴提炼,难度降低了不少。
不少同学做一套题就试图总结该省的命题特点,然后连续做两年的真题卷,发现两套卷之间的差异,比与国考申论相比的差异都大。
当然,虽然各地申论、各类型的题型相同,命题思路也基本相通,但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细微差异。
差异比较典型的首先是执法类岗位申论。比如浙江省考中,执法类岗位考《综合应用能力》,其大纲要求为:“主要测查应考人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内容通常包括反映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的小案例,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概括出案例所反映的问题,根据要求全面分析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还涉及围绕某个特定话题的材料,要求应考人员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撰写议论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大纲要求其实属于申论大纲能力要求的一部分,但是在“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更为突出、具体。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更重视在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和正确工作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执法类岗位的申论命题在这些方面会有所侧重,这需要在备考中特别注意。具体而言:
第一、给定材料涉及的选题大多集中在运用法治思维来解决社会问题。如山东申论A卷(山东法律、执法岗考A卷),黑龙江法检类考试,涉及的题材都集中在运用法治思维来解决社会问题。2015山东A卷选题为“农村法治”;2016年山东A卷选题为“互联网行政执法与治理”;2017年山东A卷选题为“汽车社会治理”。
第二、在具体题目上,更多会涉及法治、执法工作实务。如2016年江苏B卷(江苏执法岗考B卷)考了一道“农村违法活动的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思路”题目。2017年江苏B卷考了“以民警小邢的名义写一封‘远离网络三俗,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的倡议书,以及对“城市管理执法支队所开展的春联春贴专项整治活动的评析”两道执法类题目。
江苏、广州、深圳、河南等一些自主命题的省份,在题型的选择上,也有一定偏好。
江苏卷、河南卷,其客观题通常会有一道归纳全部材料大概括题。不过,无论是国考前的申论班,还是联考班,站长都很重视讲江苏卷、河南卷的大概括题,以此锻炼大家对全部材料的整体掌控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广东卷(县以上)目前没有考过应用文写作题目。如果大作文适合写分析为主的议论文,则通常还会有一道提对策建议的客观题。广东卷(乡镇卷)近3年来没有考申论文章写作。但是近3年广州市考却仅有一篇大作文写作。还有,深圳市考的大作文几乎都是要求写对策性议论文或者适合写对策性议论文,比如2017年B卷:基层政府服务于人民群众。请就基层政府如何利用互联网改善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题目自拟,写一篇对策性议论文。
既然有差异,该怎么办呢?否认各个申论考试的不同之处是错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申论备考,需要选择针对性的培训班。前面我们说过,任何省份、任何类型的申论考题,考察的是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概括能力、解决问题、分析论述、文章写作等通识性语言能力,我们不能为了百分之一的差异而丢掉百分之九十九的相同,这是大原则。
譬如每期申论课,我们都需要讲如何拟好议论文的标题、如何写好议论文的开头。还有,我们申论写作课还要重点训练如何对分论点进行论证,如何围绕论点列论据、解释强化、联系现实,如何加工事例论据,让其更能突出主题……这些内容均是通用,适用于所有申论考试。
在申论教学中,发现大家对公共常识和社会问题分析思路存在严重的短板,导致不能很好理解材料,同时,最基础归纳概括、分析写作等硬实力又实在太差!因此,大家首要关注和解决的应是申论最基础的能力。至于各个类型的考试的独特之处,却并不迫在眉睫。申论基础能力只要到达一定水平,考前两周把相应的真题做2至3套,其规律,其特点,自然轻松掌握。

4. 2020广东公务员申论模拟题:如何治理乡村矛盾

解决乡村中的一些矛盾,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第一,切实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一定要坚持法治这个治本之策。第二,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第三,要完善各项制度,特别是村规民约。第四。第四,要发挥好老干部老党员的作用。第五,要发挥调解组织的作用。第六,落实综合治理在农村的各项工作要求,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

5. 申论大作文提对策有几个方面,宣传教育,法治,监管,还有什么

第一审题。
主要审身份有没有明确问题以及审身份:要提出对策就首先要明确问题所在,看清楚题干中有没有说到什么问题,如果题干中没有明确指出问题,那么久去材料中找,如果明确给出,就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审身份就是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提出的对策要和自己的身份符合。如,2016年河北省的第三题:根据给定资料3-5,就如何提高众筹项目的成功率,向有意创业者提出建议;2015年河北省自主命题的第三题:创意提升农业,思路决定出路。请根据材料4和6,就如何发展创意农业提出建议,这都是直接的考察提出对策的能力。
第二找点。
有四种情况,首先是直接对策,材料中有直接对策那就直接抄下来;其次针对问题和原因题对策,这样是反过来说,比如某省人大代表、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赵某分析,现在的职称评定体制存在问题,只注重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那么此题中的我国现在的职称评定体制存在问题,只注重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那么反过来说提出的对策就是改变现有的科研职称评价体制,在注重数量的同时,也重视论文质量;再比如2001年,我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原来的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学校的经费减少,同时学校让有限的经费投入像撒胡椒面一样,有效投入降低,于是进行大撤并。撤并之后,留下了大量校舍,部分处于闲置状态。在这道题中造成大撤并的原因有两个就是没有资金和投入效率低,那么就可以反过来说提出对策:政府扩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社会和企业资金,提高资金有效投入,解决农村学校经费紧张问题;再次,成功经验就直接拿来用,别人这样做成功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拿来用呢;最后,失败的教训也是反过来说,别人这样做失败了,那么我们不这样做就可以了。
第三加工。
加工包括内容语言上的加工和逻辑上的加工,语言加工就是在对策书写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身份不同所用的语言也不同,逻辑就是要总分的的逻辑。

(一)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政府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常用手段,包括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立法是对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从而建立起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执法就是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已发生的问题,如提起诉讼等。

(二)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就是直接用下命令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政府管理的主要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性、强制性和时效性特点,但其往往只在短时间内奏效,这也恰是其局限性所在。

常用的行政手段包括制订机关政策、贯彻执行政策;实施职能管理,例如城市管理、规划管理、市场管理、人事管理、文化管理;改革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切实转变职能;推进行政民主化进程,实行透明管理;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督办、查办,强调落实,提高执行力;加强信息工作,加速推进电子政务等。
(三)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就是采取经济调节的方式解决问题。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自愿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经济手段一般包括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规制。在宏观上,政府要运用财政、金融、收入、产业政策等手段,采用参数调节的方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在微观上,解决问题往往要求采用经济手段,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人们配合行政措施。

(四)管理手段

常用的管理手段包括掌握管理规律,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探索先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做到照章办事;明确职责、权利,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管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强化社会管理、社区管理、属地管理、行业管理;树立“人本”意识,加强人性管理、柔性管理;加强协调沟通,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社会环境,人际环境、上下级环境、劳资环境;加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节约管理成本
(五)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包括实施普法教育,树立全民法治意识;推行社会主义全民道德教育,提高全民公德水准;加强党性教育,搞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扫盲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关心青少年教育,加强有关适应性、针对性短期培训;加强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努力培养选拔科技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和管理者队伍;深化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等。

(六)监督手段

监督手段包括党纪国法监督、司法监督、新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内部监督、审计监督等。

(七)协调手段

协调手段主要包括树立协调意识和利他观念;注意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兼顾,注重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注意利益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双赢多赢;注意协调方法与技巧;选择适当的协调方式;注意上下级协调、干群关系协调、矛盾各方协调等。

(八)自律手段

自律手段主要包括建立有关机关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有关方面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修正;领导干部要接受监督,加强自律;要加强公民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官德修养;自觉树立诚信观念等。

6. 公务员申论都考什么

黑龙江考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从2015年开始,分为公检法、县乡、省市三种类型。采取同步报名、同步考试的方式进行,延续“三考合一”模式,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类考试中一个部门(单位)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考试时间大致为四月中下旬。
考试大纲沿用国考申论大纲,测查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五种能力。在主题选择上,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并非只局限于本省的一些重要热门话题,更多的是围绕全国热门话题展开,总体选题倾向上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领域均有考查。
材料特点:
(一)公检法:
1.材料字数:6000-8000之间,以6000字左右为主。
2.材料类型:案例为主,但是也会涉及理论性的材料以及数据型的材料。
3.材料范围:放眼全国,着眼世界,国内外正反面材料相结合。
4.材料逻辑:常规型为主。
公检法系统考试录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录用。
公检法类申论考试主题为法律类,通过一个与法治相关的具体话题进行命题;材料以案例性材料为主,同时会有一些理论性或者数据型的材料,一般会有政策背景;题型一般为四题,以概括和对策为主,贯彻也有涉及,作文一般为主题作文。2018年开始改变以往以法律为主题的情况,考察视野变宽,主要偏向政府、法治、以及社会等领域。如2019年:信用;2018年:政府服务;2018年之前公检法类侧重考察法律类相关,一般围绕一个法治话题进行展开,主题层面较为微观,如2017年:网络法治;2016年:非法采砂;2015年:控烟。
(二)省市类:
1.材料字数:6000-7300之间,以7000字左右为主。
2.材料类型:案例为主,但是也会涉及理论性的材料以及数据型的材料。
3.材料范围:放眼全国,着眼世界,国内外正反面材料相结合。
4.材料逻辑:常规型为主。
省直和市(地)直属机关(单位)公务员录用。
省市类申论考试主题涉及五大领域,材料以案例性材料为主,同时会有一些理论性或者数据型的材料;题型一般为四题,五大题型具有涉及,作文一般为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省市类考察话题较为综合,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话题的杂糅,主要偏重社会领域热点话题,不局限在单一领域,主题层面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既有“共享”、“平衡”这类的宏观主题,也有“邻避效应”这类的微观主题。
(三)县乡类:
1.材料字数:6000-7000之间,以6000字左右为主。
2.材料类型:案例为主,但是也会涉及理论性的材料以及数据型的材料。
3.材料范围:放眼全国,着眼世界,国内外正反面材料相结合。
4.材料逻辑:常规型为主。
艰苦边远地区县(市、区)、乡(镇)机关(单位)考试录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和工作人员录用。
县乡类申论考试主题一般涉及农村或者基层,贴近百姓生活;材料以案例性材料为主,同时会有一些理论性或者数据型的材料,一般会有政策背景;题型一般为四题,以概括和对策为主,17年开始考贯彻,作文一般为主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皆有涉及。主题层面较为微观,大多数以基层的视野去呈现相关材料,如2018年:基层干部;2016年:农村治理;2015年:邻避效应。

7. 如何弘扬法治精神申论

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8. 请问《申论(行政执法(通用))》考什么

2022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依然坚持分级分类的命题原则,试卷分为省市卷、县乡卷和行政执法卷三类,在150分钟的作答时限内以能力考查为主线灵活设置题目。分行政执法卷、县乡卷、省市卷有什么不同?长沙中公教育特整理相关内容,详见下文。
一、时限分值不变,命题有章可循
【大纲节选】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中公解读】
对比2022年与历年湖南省录用公务员考试大纲,可以发现申论考试时限和分值未变,时限仍旧是150分钟,满分仍旧是100分。在复习过程中建议以150分钟为时限,模拟练习申论试题,以便更好掌握考试节奏,提高申论作答效率。
二、给定资料是王道,作答内容应紧扣
【大纲节选】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中公解读】
无论是省市卷、县乡卷和行政执法卷,材料都是考察能力的载体,是考生作答的依据。因此,在练习期间,考生还是应该深刻理解材料,以给定资料为依据,充分利用材料,从材料中寻找作答的信息,切勿脱离材料,凭空想象。
三、分级考试新趋势,考查本质要抓牢
【大纲节选】
省市卷——主要测查报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县乡卷——主要测查报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行政执法卷——主要测查报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中公解读】
2022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是分级考试的第五年,今年考试中仍设置三类试卷,但试卷类别与去年相比稍有偏差,由“通用卷、乡镇卷、行政执法卷”三类改为“省市卷、县乡卷和行政执法卷”三类。中公教育认为,申论归根结底是对考生基本能力的考查,各位考生无论是试卷分类如何变化,在申论复习的前一阶段,更要注重基础方法的掌握与巩固,提升申论基本作答能力。
四、剖析大纲能力,明重点析区别
(一)阅读理解能力
【大纲节选】
省市卷——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相关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县乡卷——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行政执法卷——准确理解归纳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对所涉及的观点和事实进行恰当的解释,并作出合理的推断。
【中公解读】
阅读理解能力是申论考查最基础的能力之一。申论作答需要以给定资料为依据,所以必须要有过硬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读懂给定资料,准确、全面提取材料要点。
(二)综合分析能力
【大纲节选】
省市卷——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县乡卷——无
行政执法卷——无
【中公解读】
综合分析能力需要考生对于给定资料进行全面的考量,做出准确的价值取向。考察难度相对较大,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作答技巧。
(三)贯彻执行能力
【大纲节选】
省市卷——无
县乡卷——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行政执法卷——无
【中公解读】
贯彻执行能力属于湖南省考中的高频考点,需要考生进行掌握。该类题型考察考生机关工作的实际,出题方式会更加灵活、新颖,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考生而言,需要紧紧围绕大纲的要求,明确题目的作答任务、工作目标与组织意图,在明确题目限定的身份及对应职权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完成工作目标,达成组织意图。对此,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公文写作方式,同时也可以放眼全国考试,掌握一些新颖的题型,明确写作的格式与行文。
(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大纲节选】
省市卷(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准确理解把握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办法。
县乡卷(解决问题能力)——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措施或办法。
行政执法卷——无
【中公解读】
省市卷考查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县乡试卷考查解决问题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主要通过提出对策题进行考查。考生在作答时,一方面要善于发现资料中负面的、应该治理的方面,准确、全面地发现和界定问题,做出正确的评估或权衡,另一方面要站在政府角度进行思考,保证提出的对策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而对于县乡卷而言,更多的是要联系自身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给出合理答案。考试务必注意提出的措施或办法要切实可行,切忌背诵万能模版而提出“假、大、空”的对策。
(五)文字表达能力
【大纲节选】
省市卷——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县乡卷——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行政执法卷——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中公解读】
对于考生而言,无论是作文题还是非作文题,如果能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非作文题而言,需要我们在规定字数之内尽量多写不同的关键词,并且对于要点进行合并加工,保障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对于作文写作而言,文字表达能力所占的比重会更大,需要我们对于材料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准确体现出自己的观点,且能语言流畅、语句通顺,尽量做到文字优美。
(六)依法办事能力
省市卷——无
县乡卷——无
行政执法卷——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综合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中公解读】
依法行政是指: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依法行政是政治、经济、社会、法治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必然要求。现湖南省考大纲对于岗位分类更加细致,所以在考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执法相关案例、法律相关背景,需要各位考生依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具备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法的思维。
(七)公共服务能力
省市卷——无
县乡卷——无
行政执法卷——能够全面准确了解公众需求和愿望,灵活运用各种措施和办法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中公解读】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大众对于公共服务需求也增加,需要我们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不断转变、创新,符合群众的需求,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故在考试中极有可能以案例的形式出现,考察执法人员是否具备服务群众的思维和能力。因此,建议考生加强热点的储备、案例的积累,确保应试过程中能够提出针对性措施。
以上就是长沙中公教育为您带来的关于“2022湖南省考申论:分行政执法卷、县乡卷、省市卷有什么不同”的全部内容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9. 申论万能八条终极版

申论万能八条之(1)法律手段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用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来检验有关行为的正确与错误,衡量其是否合法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来处理有关问题

通过有关法律程序(例如民事、刑事、行政诉讼、调解)来解决有关矛盾、争端

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执法主体、依据、程序合法

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有关方面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快有关方面的立法步伐

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树立全民法治意识

深化司法制度改革

申论万能八条之(2)行政手段

制定机关政策、贯彻执行政策

实施职能管理,例如城市管理、规划管理、市场管理、人事管理、文化管理

改革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切实转变职能

推进行政民主化进程,实行透明管理

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

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加强督办、查办,强调落实,提高执行力

加强信息工作,加速推进电子政务

重视调查研究,充分体察民意

重视可行性研究,重大决策出台前举行听证会,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社会环境

各级领导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心为民想,事为民办,利为民谋”

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遏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正之风

遏止行政腐败,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建立预警机制,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实行政务公开,推进民主化进程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节约政府

构建和谐社会

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科学的发展观

正确的政绩观

科学的人才观

正确的群众观

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申论万能八条之(3)经济手段

制定有关经济法律、法规、政策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治理经济环境,政治经济秩序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深化改革开放

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经济杠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培育规范各种经济要素市场,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

熟悉WTO

规则及有关经济法规,妥善应对经济纠纷

从实际出发,发展地方经济、特色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引入和建立全新的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分配机制

加强工商管理,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城乡差距、东西部地区差距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

建立诚实守信的经济道德、社会道德

按规定对有关方面实施经济处罚、经济赔偿

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

实行政府采购制,公开招投标制

认真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预算

厉行解决,建设节约型社会

申论万能八条之(4)管理手段

掌握管理规律,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探索先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管理规章(规章制度)(建章立制),做到照章办事

明确职责、权利,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管理

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搞好有关工作

强化社会管理、社区管理、属地管理、行业管理

树立“人本”意识,加强人性管理、柔性管理

加强协调沟通,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社会环境、人际环境、上下级环境、劳资环境

加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

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节约管理成本

申论万能八条之(5)教育手段

继续实施普法教育,树立全民“法治”意识,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推行社会主义全民道德教育,提高全民公德水准

加强对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搞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扫盲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教育

加强有关适应性、针对性短期培训,加强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

努力培养选拔科技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和管理者队伍

深化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改革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申论万能八条之(6)监督手段

党纪国法监督

司法监督

新闻监督

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

内部监督

审计监督(领导干部离任审计)

申论万能八条之(7)协调手段

树立协调意识

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利他观念

注意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

互相尊重、理解、支持、帮助

统筹兼顾,注重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注意利益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双赢多赢

注意协调方法与技巧

选择适当的协调方式

注意上下级协调、干群关系协调、矛盾各方协调,有关方面的协调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申论万能八条之(8)自律手段

建立有关机关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

有关方面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修正

领导干部要加强“四自”,即“自重、自省、自励”

领导干部要接受监督,更要加强自律

要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官德修养

自觉树立诚信观念

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严于律己,“慎独”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科技

7.加强监管、全面落实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10. 以"让权力下降 让法治上升"为题的申论作文

让权力下降 让法治上升
现代法治社会本质上是“权利社会”而不是“权力社会”,法治社会要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
利,因为“权力”只是手段,“权利”才是目的。然而由于国人对权力的迷恋已经深入骨髓,所以只
要是存在权力的领域就必然发生权力寻租,正像有人说到的“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寻租的时代。”当
下,我国社会各个权力领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权力滥用问题,这不仅会滋生腐败,而且还会造成社
会不公,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将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让权
力下降,让法治上升。

“让权力下降,让法治上升”是法律至上原则的必然要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
邦的总章程,我国将12月4日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
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构建法律至上的认知与信仰。法律是最高的准绳
和最后的裁决。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政府机关都要遵守法律、按法律办事,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
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也没有人可以拥有不受宪法法律约束的特
权,任何人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徇私枉法。
“让权力下降,让法治上升”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偏私与不公的问题。国人对权力的崇拜,让人
治理念坚不可摧,人治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不可避免的偏私与不公,以权谋私、因私废公的情况就必
然会经常发生。相反,在法治社会,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最大强制性,可以对权力进行有效规范
和约束,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因个人的情感偏私而导致的不公,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概言之,法
治具有公正性的巨大优点,这也就是我们必须奉行“让权力下降,让法治上升”的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逐渐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纠葛交织、社会矛盾多
发,用精细化、集约化的法治来约束权力,是防止权力“越轨”滋生腐败问题、平衡展红利与风险
的必然选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握权力边界,如何用铁的
规矩处理好权与法、权与利、权与民等关系,则是影响深远的重大课题。用法律制度手段约束公权
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是对权力进行制约的最有效途径,也是依法治国、实现良政善治
的关键所在。

热点内容
上海市司法行政 发布:2025-01-17 21:16:34 浏览:361
杏花岭区法院 发布:2025-01-17 20:20:07 浏览:881
铜仁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7 18:27:24 浏览:131
特工杀法官 发布:2025-01-17 18:10:34 浏览:469
深圳沙井律师 发布:2025-01-17 17:02:14 浏览:438
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 发布:2025-01-17 16:40:52 浏览:607
魔法学院游戏下载 发布:2025-01-17 16:19:20 浏览:634
交通事故法院判决后保险公司 发布:2025-01-17 15:51:32 浏览:960
刑法修正案的溯及力 发布:2025-01-17 15:12:29 浏览:359
中奖不领取要受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7 14:42:33 浏览: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