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前瞻性立法

前瞻性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4-16 08:30:35

A. 立法要先行这五个字是什么意思谢谢。

“立法要先行”这个说法有些奇怪。“要”这个字其实是有问题的。立法方回面,有先行立法答,也有滞后立法。立法并不是都“必须”先行的。在大量社会现象出现时,为防止这些社会现象所导致的集中和突发的社会问题,立法部门可以进行先行立法,规范某些社会关系,建立某些社会要求。这是所谓的先行立法。而某些社会现象已经出现后,需要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治理。就属于滞后性的立法。立法当然需要考虑到社会关系和现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但是,立法永远是滞后于社会关系和现象的发展的。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扩展解释。所以我不知道你所说的“立法要先行”是指哪个方面的意思。可以补充问题之后再讨论。

B. 影响法律实效的社会因素都有哪些主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法的实效的因素有 一、立法与法律环境因素 二、制定法本身的因素 三、主体因素
详细的如下,节选李怡《法律实效与相关概念及影响因素信用》论文里的一部分
影响法的实效的因素有 一立法与法律环境因素。生活中很多地方不由法律来调整相较于其他社会规范法律的特征是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障。而立法者在立法时应该考虑与其他社会规范间协调关系考虑立法时所处的法律环境如道德与习惯。 人们之所以选择法律作为主要的社会控制手段最根本原因在于这种规范传递着民众长期以来接受并遵照的普遍价值观念和利益要求这与道德作用于社会所生的效力密切联系。在与道德的关系上制定法与社会认同的伦理价值相吻合才能得到普遍有效的承认、执行。当法律与社会公认的伦理价值相逆时必然会受到来自道德方面的反对与抵制法律无法正常实施或达到实施效果最终成为无意义的外壳。在立法时不考虑道德对人们的作用力则易产生两者的对立削弱法律实效的实现将道德规范融合在法理中那么法律的实际效力将会得到双重保障能加强法律实效的实现。 习惯是不同阶级或群体所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习惯遵守时间长了后人们相互间就会形成一个习惯共同体共同体内奉行着同样的行为模式。当外力如法律介入并与共同体所奉守的习惯相冲突时人们就会自发地、本能地进行形式不同的反抗以排除外力干扰。我国的民间习惯根植于本土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农村且它将继续存在随着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不断地重新塑造和改变自身。只要人类生生不息、只要社会的各种其他条件还会变化将不断产生新的习惯并将作为国家制度及其他社会政令运作的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背景。既然无法摆脱那么能选择的方式就是协调。
二制定法本身的因素。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的条件有两个1制定良好的法律2制定好的法律得到良好的实施。制定法本身就是影响法律实效的因素那么符合什么样的条件的制定法会对法律实效有积极作用呢 1、制定法实现了法的价值。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与法是不同的法律是法或真实或虚假的表现形式。当法律能够实现法的价值时就认为法律为法真实的表现形式反之则为假。因为代表正义、公正等价值的法也代表了长久以来民众对法的理想对法实然作用的追求也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不懈努力的目标。这是一种对人类的法律生活及法律意义和发展前景的终极关怀是人类为法律的未来发展提出的殷切希望而这种终极关怀都源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深关切法律不应背离这种理想。 2、制定法本身应当是明确的、可操作的。法律自其制定出时就应该是明确的以确定的行为模式规制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履行的义务使人们在处理事务时有确定的指引和可靠的结果预测。法律的明确性要求法律规定具体、明确、肯定、完整包括违反义务规定时应怎样承担责任。法律的明确性还要求法律用语和立法技术的大众化法律作为一种行动指南如果不为人知且也无法为人所知的话就会成为一纸空话。使用模糊、晦涩难懂的语言法律就会脱离群众成为法学家的专属玩物也无法成为具有实现效力的社会规范。
三主体因素。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体现在实施运作过程中而各种主体对法律实现的效力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1、立法环节。立法是项专门性的技术工作必须要求具有优良法律素质的主体才能胜任。目前我国的立法体系庞杂有纵向、横向不同立法主体。立法主体首先要有全局意识在创制法律时必须保持法律体系的统一、协调好各立法主体的关系法律间不应存在抵触、不一致的情形。其次要求立法主体须孜孜不倦地追求法的理想、法的价值。再次立法主体要有前瞻性。法律必须巧妙地将过去、现在连结起来同时又不可忽视未来的迫切需要。 2、执法环节。据调查我国有70的法律、法规由行政部门执行因此对行政主体的要求就代表着对执法主体的要求。首先在行政机关及成员中树立起法律权威严格依法行政不因行政事务的繁琐而不遵守法律程序须确保法律适用的公平、合理。其次在行政主体中树立法律至上观念。尊重依法行政自由原则但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不可把个人的权威意志强加法律之上。再次在行政人员中树立起权利、民主意识防止运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以权力来侵害公民权利。 3、司法环节。近年来我国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法官在适用法律时拥有的自由裁量权使得对司法人员的要求更进一步。目前我国的司法腐败已是个很紧迫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法律实效的实现。司法人员应提高专业素质同时加强道德建设抵制金钱诱惑摆脱关系网的牵制杜绝职权滥用、玩忽职守、贪污腐败等情况出现。 4、守法环节。法律的实施运作是一项全社会集体参与的事业法律实效的实现是守法主体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结果。守法低层状态是出于对制裁的惧怕而消极守法守法中层状态是出于心理惯性而守法守法的高层状态是守法主体以法的主人之姿来守法。守法意味着公民能主动地以法律为准绳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与行为的指南自觉维护法的尊严和权威。因而当守法成了公民的自觉第一性选择时法之权威、法律实效就将得以实现。

C. 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第32题】目前,我国的公共行政决策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答:决策的法治化程度较低;决策过程欠缺必要的控制;对决策的监督方式欠缺力度和可执行性

第十讲 行政决策和制定行政规范

【第1题】国家行政组织为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依据( ),对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活动方案、作出决定的过程称为公共行政决策。(1.0分)

答:A:国民意志和法律B:国际导向和既定政策C:既定政策和法律D:国情和社会风气

标准答案C

【第2题】理想的公共行政决策机制应该包括( )。(1.0分)

答:A:科学的决策团体机制、协调的决策设定机制和有效地决策运用机制B:科学的决策组织机制、协调的决策运行机制和有效地决策监督机制C:科学的决策运行机制、协调的决策管理机制和有效地决策组织机制D:科学的决策运行机制、协调的决策组织机制和有效地决策监督机制

标准答案B

【第3题】行政决策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决策程序的问题,通过程序的设置,使得行政决策按照固有的步骤和顺序作出,保障决策组织机制中的各个系统高效、协调运转,同时为( )提供约束。(1.0分)

答:A:决策组织体系的管理和监督B:决策组织体系的职权和行为C:决策组织体系的职权和管理D:决策组织体系的行为和监督

标准答案B

【第4题】国务院于( )发布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着重强调了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和听证制度,以及对重大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1.0分)

答:A:2008年5月12日B:2008年5月1日C:2008年6月1日D:2008年10月1日

标准答案A

【第5题】在公共行政决策过程中( )是实现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根本途径。(1.0分)

答:A:实行有效的行政运行B:实行有力的监督C:实行有效的公共实践D:实行有效的公共参与

标准答案D

【第6题】权力必须要有制约,有效的监督和责任机制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 ),也是一系列决策机制能依法运行的保障。(1.0分)

答:A:根本保障B:基本原则C:有效方法D:最终目标

标准答案A

【第7题】在公共行政决策的责任机制中,应重点强调领导责任的( )。(1.0分)

答:A:分工化和程序化B:细化和程序化C:监督和指导D:规范和监督

标准答案B

【第8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立法的有:( )。(1.0分)

答:A: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制定B:政策文件的制定C:行政决策的制定D:行政文件的制定

标准答案A

【第9题】( )能够起到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1.0分)

答:A:行政立法B:行政监督C:行政执法D:行政指导

标准答案A

【第10题】行政规范的制定不得违背法律所确立的( )。(1.0分)

答:A:基本制度B:基本准则C:公序良俗D:基本原则和精神

标准答案D

【第11题】( )基本解决了行政立法权的合法性问题,也确立了行政立法的权限范围。(1.0分)

答:A:宪法B:行政法C:立法法D:地方政府组织法

标准答案C

【第12题】地方规章的立法权限一方面包括执行法律法规的执行性立法,另一方面还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 )。(1.0分)

答:A: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B:具体行政执法事项C:具体行政立法事项D:具体行政监督事项

标准答案A

【第13题】行政法规由( )根据需要向国务院报请立项,国务院法制部门根据立项申请拟定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报国务院审批。(2.0分)

答:A:各地方政府B:最高人民法院C:国务院有关部门D:最高人民检察院

标准答案C

【第14题】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起草过程中最重要的程序是( ),这是行政立法的民主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保证。(1.0分)

答:A:公开参与B:合理立项C:严格制定D:严格执行

标准答案A

【第15题】行政法规的审查( )由负责审查,规章的审查由国务院部门法制机构和地方政府法制机构负责。(1.0分)

答: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法制机构

标准答案D

【第16题】行政法规由( )审批,由总理签署后公布。(1.0分)

答:A:国务院B: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C: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者由国务院D:人民代表大会

标准答案C

【第17题】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公布是法规和规章发挥法律效力的( ),没有经过正式公布的法规和规章对公众没有约束力。(2.0分)

答:A:必要条件B:基本原则C:首先条件D:一般方法

标准答案A

【第18题】我国权力机关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审查方式主要是( )。(1.0分)

答:A:审查会议B:备案制度C:抽查制度D:长期监督

标准答案B

【第19题】行政法规公布后( )日内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1.0分)

答:A:10B:15C:20D:30

标准答案D

【第20题】地方政府规章在公布后( )内报国务院备案的同时应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备案。(1.0分)

答:A:30日B:1个月C:15日D:2个月

标准答案A

【第21题】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在报国务院备案的同时报( )备案。(1.0分)

答: A:当地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和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标准答案B

【第22题】从《立法法》的规定来看,目前,我国权力机关对行政法规和地方规章的备案审查倾向于( )。(1.0分)

答:A:被动审查模式B:主动审查模式C:自主审查模式D:抽查模式

标准答案A

【第23题】根据《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第9条的规定,国务院法制机构( )对报送备案的规章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1.0分)

答:A:不可以B:必须C:可以D:应该

标准答案B

【第24题】行政救济中对规章的监督需要通过个案进行,( )直接针对规章提起行政救济。(1.0分)

答:A:可以B:必须C:要D:不能

标准答案D

【第25题】法规和规章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对其实施的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对该法规或规章是否应当继续执行,或是否需要修改、解释、废止作出

判断,并相应地及时调整立法工作,我们称之为( )。(2.0分)

答:A:立法后评估B:立法后监督C:立法后修改D:立法后评论

标准答案A p

【第26题】目前,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体系混乱,越权现象严重,并且既有的监督方式难以发挥实质效用。(1.0分)

答:A:规范性文件数量庞杂B:规范性文件效力低C:规范性文件时效短D:规范性文件无法推行

标准答案A

【第27题】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定位为对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性行为,原则上不得( )。(1.0分)

答:A:进行越权规定B:进行杂乱规定C:进行硬性规定D:进行创设性规定

标准答案D

【第28题】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明确规定规范性文件( )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事项。(1.0分)

答:A:不得B:应该C:可以D:必须

标准答案A

【第29题】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监督方式适用于对( )规范性文件的监督。(1.0分)

答:A:全部B:部分C:一小部分D:一大部分

标准答案A

【第30题】通过( ),监督机关一方面可以对规范性文件的数量和内容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可以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2.0分)

答:A:备案制度B:立项制度C:监督制度D:审查制度

标准答案A

【第31题】公民直接与规范性文件接触,由公民对( )的规范性文件提出审查,是最有效的监督方式。(2.0分)

答:A:生活相关规定B:危害公共利益C:违犯国家政策法规D:侵害自身合法权益

标准答案D

【第32题】目前,我国的公共行政决策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1.0分)

答:A:决策的法治化程度较低B:决策过程欠缺必要的控制C:对决策没有合理的监督D:对决策的监督方式欠缺力度和可执行性

标准答案ABD

【第33题】理想的公共行政决策机制应该包括( )。(1.0分)

答:A:合理的决策制定方式B:科学的决策组织机制C:协调的决策运行机制D:有效地决策监督机制

标准答案BCD

【第34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公共行政决策要实现民主化与法治化还应着重建设这样几项制度?( )(1.0分)

答:A:决策信息系统和咨询系统B:公共参与制度C:听证制度D:责任机制

标准答案ABCD

【第35题】从《公务员法》以及各级政府的组织法和党的纪律条例等规定来看,目前,我国公务人员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哪几种?( )(1.0分)

答:A:纪律责任B:法律责任C:领导责任D:道德责任

标准答案ABCD

【第36题】行政立法的重要作用有为以下几点:( )。(1.0分)

答:A:行政立法具有灵活性,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B:行政立法更加具体化,使得权力机关的立法更具有可操作性C:行政立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在面对暂时不适合权力机关制定法律的新情形时,可以由行政机关进行前瞻性立法D:行政立法更加具有政策性,使得政府机关更有效的掌握

标准答案ABC

【第37题】行政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必须遵循最基本的原则是:( )。(1.0分)

答: A:宪法至上原则 B:公平公正原则 C:法律优先原则D:法律保留原则

标准答案CD

【第38题】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的立法权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0分)

答:A: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B:职权性立法C:授权立法D:应公众需要立法

标准答案ABC

【第39题】行政法规和规章按以下程序制定:( )。(1.0分)

答:A:立项 B:起草C:审查D:决定与公布

标准答案ABCD

【第40题】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监督,可以分成:( )。(1.0分)

答:A:权力机关的监督B:行政机关内部监督C:行政救济中的监督D:社会监督

标准答案ABCD

【第41题】公共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组织为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依据既定政策和法律,对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活动方案、作出决定的过程。(1.0分)

标准答案对

【第42题】行政决策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贯穿行政管理的全过程,是政府影响社会管理社会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行政管理的基

本问题之一。(1.0分)

标准答案错

【第43题】根据决策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影响程度,可以将行政决策区分为特别行政决策和一般行政决策。(1.0分)

标准答案错

【第44题】理想的公共行政决策机制应该包括科学的决策组织机制、协调的决策运行机制和有效地决策监督机制。(2.0分)

标准答案对

【第45题】2008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县级以上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其中着重强调了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和听证制度,以及对重大行政决

策的监督制度,包括合法性审查、事后评估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2.0分)

标准答案错

【第46题】在公共行政决策过程中实行有效的公共参与是实现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途径之一。(1.0分)

标准答案错

【第47题】行政决策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包括决策执行机关、监督机关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内的主体,认为重大行政决策及执行有违法或者不适当的,可以

向决策机关提出。(1.0分)

标准答案对

【第48题】行政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必须遵循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法律优先原则,二是法律保留原则。(1.0分)

标准答案对

【第49题】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在现行宪法颁布之前我国也存在相应行政立法。(1.0分)

标准答案错

【第50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相对于无法可依,更需注意的是立法质量和法律冲突问题,而建立一套科学的立法评估规则和程

序,为今后的立法质量提供保证是必要的。(3.0分)

标准答案错

【第51题】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规范性文件数量庞杂,体系混乱,越权现象严重,并且既有的监督方式难以发挥实质效用。(1.0分)

标准答案对

【第52题】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定位为对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性行为,此外,也可以进行创设性规定。(1.0分)

标准答案错

D. 下列哪一方面的立法反映了高技术领域立法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特点

A,绝对没错

E. 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转移转移支付立法

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构想
(一)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取向
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都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目前,中国不仅在形式上难以满足财政转移支付必须由立法机关以法律规定的要求,而且在转移支付的法治实体价值上,如正义、公正、民主、自由,也同样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由于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立法层次太低,制度的稳定性较差,法律规定缺乏权威性,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难以保证等,严重制约着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完善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必须在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健全转移支付立法。
(二)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原则
1 转移支付立法的指导思想应强调公平。因为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是提供均等化服务,追求的是公平;转移支付的主体是政府,其主要职责就是创造有利于“市场创造竞争、企业创造效率、人民创造财富”的公平的环境;转移支付的作用就在于加强宏观调控,调节不同阶层与区域收入的再分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支持,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与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本身需要公平;转移支付立法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思想,其重要归宿就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缺乏公平的立法是无法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2 坚持“两个结合”的立法原则。“两个结合”是指转移支付立法要与我国现阶段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不平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和财政法律体系的完善相结合。前者要解决立法的针对性,以增强转移支付立法的整体效益;后者要解决立法的协调性,使转移支付立法在我国财政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与预算法等法律法规有机结合,共同发挥其积极作用。在转移支付立法的制度设计中,只有坚持“两个结合”的立法原则,才能有效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质量水平。
3 转移支付立法要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既要立足现在,又要着眼未来;既要有微观的考虑,又要有宏观的把握;既要借鉴国外财政转移支付的成功经验,又要与世界贸易组织基本规则的要求相结合。实行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增强转移支付立法的开放性、民主性与前瞻性,体现立法的导向性。
(三)健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
1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我国目前政府间职责存在“越位”与“缺位”的现象,导致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模糊不清,影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此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级政府职责范围。通常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的事权主要是履行中央政府职责,包括维护国家主权以及政权稳定,大型的、跨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政府运转的一般性社会公共服务,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实施宏观调控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等。地方政府的事权主要是履行地方政府职能和满足地区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机构运转的资金需要,发展地方教科文卫事业、社会保障事业以及其他不属于中央政府管理体制的事权。据此,对原由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代管的事权支出应上划中央本级支出,对应由地方政府支出事权,中央政府不再安排专项拨款, 为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造条件。对于财权的划分,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即凡是对流动性生产要素的课税,具有再分配和经济稳定功能的税收归入中央税;对流动性弱的生产要素的课税,其较稳定的税收可归为地方税,受益税和使用费则可根据受益范围分属于各级政府。
2 逐步以“因素法”取代“基数法”。首先,鉴于我国事权尚未真正分开,基础数据建立不足,我们应在现有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有限的收入支出型”公式。“有限”是指与均衡目标层次性相对应的对标准支出需求实行有限的测算,其均衡项目只能包括那些最基本的、最必要的服务项目,以后逐步扩大其均衡范围。其次,摒弃传统的基数法,选择更客观科学的因素法为计算基础。“因素法”有利于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客观公正性,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程度。这些因素应包括:人口因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自然因素(包括土地面积、地理位置气候、资源、交通运输等)、特殊因素(包括少数民族人口、贫困县和贫困人口等)等。要注意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保证通过因素法的公式具有科学性。
3 归并现行种类繁多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调整转移支付结构。依法简化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重新归并现有的几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建议在条件成熟时,依法取消体制补助、决算补助等非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形式,使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来实现。同时依法规范专项补助,改进专项拨款的分配办法,保证专项拨款的程序法定化,以提高专项拨款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效益性,从而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律体系
1 提高立法位阶,增强法律效力。首先,为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应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修宪,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确认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宪法地位。其次,建议由全国人大牵头,在争取政府支持的条件下,协调财政和各部门的关系,形成对政府转移的集中反映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管理机制,借此次《预算法》修改之机,将其写入《预算法》或《财政基本法》,待时机成熟时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单项法律。尽可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基本原则、资金来源、法定形式、核算标准、分配方法及转移支付的监督及法律责任等,确保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在预算法中得到完整、准确的体现,同时也要对专项转移支付的总体数额和大致分配方向进行初步限定,以此将财政转移支付全程纳入法制化轨道,进一步增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律效力,规范对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行为的规范。
2 明确财政转移支付主体及其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关于财政转移支付主体及其权利和义务,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坚持决策协调主体一元化。即将财政转移支付的决策协调主体限定在上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其他任何单位包括财政部的各个司都无权单独对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拨付做出决策。决策主体的一元化有利于实现财政转移支付的权责一体化。第二,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专门审批机构,专门负责对财政转移支付进行申请和决策的审批,并监督转移支付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审批主体与决策协调主体的分离,有利于财政转移支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三,明确规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接受方。规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接受主体必须是为正当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而依法接受和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的地方各级政府,它们有义务严格依据法律规定或审批机关确定的用途使用转移支付资金,并在使用中随时接受法定机构的监督检查。
3 尽快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配套法律和程序。首先,尽快整合现行法律制度,修改现行法中有关财政转移支付的不适当内容,尽快修订《预算法》,或通过制定《政府事权划分法》、《财政收支划分法》、《税收基本法》等法律规范,以构成完整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框架体系,通过配套法律建设,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其次,进一步明确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工作的程序,包括决策程序、预算程序、审批程序、监督程序、权利救济程序和责任追究程序。坚持决策程序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确保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和投向以及测算标准和依据的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审批程序公开透明,将审批作为实现和确保财政转移支付目标实现的手段,实现审批程序的科学化和效率化;通过立法确认监督程序、权利救济程序和责任追究程序,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F. 广东深圳先行先试数据立法,这一条例会带来什么影响

广东深圳先行先试数据立法,这一条例会带来什么影响?

近日广东深圳先行进行数据立法引来了网友热议纷纷,人们对于此事件分别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首先有人对于这一条例持有支持的态度,数据立法不单单是中国,在整个国际社会上都是一次全新的革新,因此是一次非常好的创新的提议,可以采纳并在一定区域展开试点;而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反对的声音也在不断的发酵,既然是全新的革新,那结果就是未知的,未知的结果能够带来好的社会效益和影响,谁也无法得知,因此这个条例需要慎重考虑。

大数据为政府管理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在城市规划方面 ,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 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的挖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交通管理方面 ,通过对道路交通信息的实时挖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井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舆情监控方面,通过网络关键词搜索及语义智能分析。能提高舆情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应对网络突发的公共事件,打击违法犯罪。在安防领域,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可以及时发现人为或自然灾害、恐怖事件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

因此针对这一条例我们应该还是要给与一定的空间进行开展,将变量变为可控单位,严加监管,确保不会出现大问题。

G. 结合民法典的出台,谈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立法本身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是关涉国计民生的国家权力行使活动,这就要求立法反映人民的意愿,实现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的有机结合。从两者的关系上看,民主立法是主导,科学立法是关键。立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人民赋予其的国家立法权的活动,立法活动本身及其结果必须要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这是对立法主体性的首要要求,在此基础上需要科学合理确定人民权利义务及其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分配关系。可见,没有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就会成为空谈,就无法真正体现公权力服务于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要求。
我们先谈谈民主立法。立法首先要秉持民主立法的要求。民之所欲,法之所系。我们的法律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所以立法的程序和结果都必须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回应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为此就必须要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民意、汇集民智,达成最广泛的共识。应当说我们在民主立法方面已经有比较完善的立法程序设置。最典型的做法是将法律草案在媒体公布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我们的《劳动合同法》草案就征集了20多万条意见,《个人所得税法》修订草案征集了30多万条意见,实际上此种做法在国际上也是很先进的。我曾经和美国通用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法律部负责人讨论过这一问题,他说美国国会在制定法律时也从未将草案向全社会公开,而只是在国会进行辩论,大多数民众并不了解法律草案的基本内容,所以立法仍然是议员们的事情,他认为中国的做法值得美国学习。强调民主立法,就必须要使立法去行政化和利益集团化,因为无论是部门立法还是受利益集团影响的立法,都不是真正的民主立法。在美国近几十年来有关金融衍生产品的量化和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之所以能够出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华尔街利益集团游说的影响,以至于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对我国立法也是一个教训。再比如,美国枪支管理失控,枪击案不断,对民众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但有关管理枪支的立法始终无法通过,除了宪法的障碍之外,最重要的还仍然是强大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部门立法的弊端,也应防止利益集团对立法的不当影响。使法律真正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汇集民智不断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征求民意的过程也是一个法律普及的过程,是对民众参与民主生活的有益训练,其对于法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在民主立法方面,《物权法》作了很好的示范,该法在通过以后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与其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地吸取民众的参与有很大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经验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充分尊重专家学者的意见。在物权法制定的前期,一般是立法机关委托专家提出草案建议稿,作为立法的重要参考。由于专家建议稿里面有立法理由书,这也为立法提供了一些前期准备。尤其是在立法过程中,针对物权立法中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立法机关委托专家进行专题研究,从而对这些问题有了充分的理论铺垫。二是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法律草案能够反映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声音。例如,关于小区车位车库的归属问题,立法机关就充分听取了业主、开发商、主管部门等的意见,尽管各方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但对最终规则的形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是向全民公布草案、征求意见。当草案比较成熟时,通过向全民公布,征求意见。2005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短短一个月内,全国人大法工委就收到了群众意见11500余件,8月11日,全国人大法工委将7月27日至8月10日媒体以及群众来信提出的主要意见进行了分类整理,在互联网上进行了公布,作为立法中的重要参考,从而将讨论引向深入。我觉得在物权法起草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物权法草案公布以后,有大量公民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立法建议。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正在不断推进民主立法的进程,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立法事务的热情不断高涨。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其中一位盲人通过盲文的形式提出了长达数万字的建议,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我相信,物权法是我国民主立法的一个良好写照,为今后立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经验。这些经验实际上是立法机关开门立法、民主立法,最大限度听取民意的充分体现,这为我们未来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强调民主立法之外,还要注重科学立法。科学立法要求立法反映客观规律,符合实际的需要。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曾经有一种理论认为,有关市场的法律规则应当根据市场自身自发的法律秩序来构建,纯粹应当根据所谓“试错”的规则来不断调试,而不能完全依赖于立法者的理性,因为立法者的预见性是有限的,所以它的理性是极其有限的,是常常会犯错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美国近几十年来,在资产证券方面通过了一系列法案,不断放松监管,鼓励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自由交易,以至于形成了严重的次贷危机。但是,德国很早就颁布了资产证券法,该法案还是严格按照市场的规律对金融产品的交易进行了干预,从而避免了危机的发生。这就说明完全否认立法者的理性而将立法完全交给市场,也是不妥当的。因为立法者虽然不能预见到未来的一切,但是立法本身是一门科学,立法者能够按照科学的要求,准确把握社会经济的规律、对未来的发展作出一定前瞻性的预见,并且能够引导市场秩序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盲目地交给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去控制。我国近几年在科学立法方面,立法机关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一是对立法立项的科学评估,即哪些立法议案应当获得立项,必须经过科学分析。同时在立法过程中也要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客观情况是否已经发生变化,该法在通过后是否会滞后。二是在执法检查中对立法进行评估,发现现有法律在适用中的问题,为以后的立法提供建议。三是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甚至将一些法律事先委托专家学者拟定建议稿。四是加强立法的前期调研工作,在立法过程中通过前期调研能够充分发现立法的需求。这些做法其实都是为了准确把握立法的客观规律,然后将之反映到立法过程中去。
从整体上说,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之间是不矛盾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冲突。例如,在破产立法中,劳动债权是否可以优先于抵押权,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如果要征求民意,大多数民众可能要求,劳动债权要优先于抵押权。而从科学立法的角度来看,抵押权优先于劳动债权,不仅符合法学原理,而且,有利于鼓励交易,最终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所以,我认为,对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来说,两者不可偏废,前者强调立法要反映民意,但民意不一定都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又要通过科学立法来准确把握这些规律,努力提高立法的质量。
科学立法是确保立法质量的关键,当然,在科学立法过程中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我认为要注重科学立法,还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立法既要保持其适度抽象,又要保持其可操作性。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差异很大,法律如果规定的过于具体化就有可能影响其在一些地区的实际效果。但是如果仍然奉行“宜粗不宜细”的做法,法律就会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发挥其实际的效果。二是在矛盾冲突中作出决断。现在立法普遍会存在一种“搁置争议”的做法,凡是争议较大的问题,就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认为对这些问题的规范时机尚不成熟,在立法中避而不谈。我认为立法不能回避社会矛盾,正像彭真同志所指出的,立法就是要在矛盾焦点上“打杠杠”。在一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立法机关要勇于和善于对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冲突作出妥当的决断。三是要解决好法律的前瞻性和稳定性的问题。立法既要注重时效,不能脱离现实,总结现实的经验,同时,立法也要有一定的超前性。我们强调,法律必须是经验的反映,但是,法律是对实践的经验总结,而不能完全等同于实践做法。在我国的转型阶段,立法没有前瞻性,就容易导致法律的滞后性,这必然要求不断进行法律的废、改工作,从而有损法律的权威。四是立法既要注重本土性,又要注重国际性。立法应当总结人类社会的规律,吸收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对有关经济领域的法律规则,我们不可能游离于国际通行规则之外,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立法并努力争取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同时,我们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先进规则应大胆借鉴。当然,对一些婚姻家庭等固有法领域的规则,仍需保持我们的优良传统和生活习惯做法。五是应当注重对立法之后的实效评估。法律的出台并不意味着立法工作的结束,还要关注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效。要充分关注有些法律没有发挥实效的真正原因,有的法律出台后就很快被束之高阁,没法有效发挥对社会生活的规范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评估并找出问题所在。同时,这也为以后的立法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法治的重要内容是良法之治。立法工作应该是一项非常严肃的、科学理性的工作,同时又是一个广泛吸纳民意的民主过程。只有将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保证立法的质量、实现良法之治。

H. 如何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推动科学立法民主

一、要注重发挥人大在立法选项中的主导作用
法律法规立项工作是体现人大立法主导作用的关键,是立法主导性的第一道关口;制定立法规划,选择确定好立法项目,决定着地方立法的价值取向,关系着立法工作的成败得失。一般法规立项要经过立法预测、立法征集、调查研究、分析比较和科学论证。在立法选项阶段,地方人大一定要牢牢把握主动权,不断健全立法项目公开征集制度,坚持立法公开、开门立法。首先要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征求立法项目,积极引导公众提出立法项目,广纳民声民意,克服以往那种以行政部门申报为主、受制于行政部门立法积极性的不良现象。其次立法选项要体现人民意志。立法选项涉及具体应该立什么法?需要立什么法?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按照轻重缓急、成熟与否的原则进行逐项论证。应注意坚持问题导向,从服从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考量、且急需解决的事项中选取立法项目,而对那些涉及有关行政执法方面的立法项目、或一些立法条件不成熟、条件不具备、需要不迫切的问题,坚持能不立就不立,能缓立的就缓立,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把保障公民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作为立法重点,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再次要做好立法项目的统筹协调,做好立法选项的审查工作。一方面应积极探索立法协商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立法决策咨询制度,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政府的整体协调,通过召开立法征集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初选立法议题进行逐一筛选,从而使立法选项既能充分反映民意,又能体现各方利益平衡;另一方面立法计划编制要注重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相结合,长远规划要进行预测和顶层设计,注重前瞻性、战略性,注重法律法规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年度计划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止受部门提议立法权的诱导,努力改变“政府提什么,人大立什么”的传统惯例,从而为立法决策更加充分体现各方面、各领域对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的呼声和期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要注重发挥人大在立法起草中的主导作用
立法的起草工作直接关系到法律的质量,也决定着立法工作的成败。因此,立法计划由谁来编制? 法规草案由谁来起草?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立法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关键是加强人大的主导作用,明确立法权力边界,切实改变过去那种法律法规草案文本由政府部门起草、再提交人大审查,向社会征求意见提请人大审议通过的错误做法,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地方人大在具体的立法实践中,不能当“甩手掌柜”,要敢于勇于挑起立法计划编制和主导法规草案起草的重担,推进立法主体多元化,一些立法事项,既可以聘请相关法律顾问、由人大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负责起草法规草案,也可以委托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社会团体、科研机构或者公民起草,还可委托市辖区(县、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广泛征集民意、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建议稿。对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应当成立由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专门(工作)委员会牵头、政府法制办和有关部门、人大代表及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的专项立法起草小组,积极探索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的立法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充分汲取各方智慧,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通过座谈、咨询和分析论证,并将法规规章草案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最后协调决定。同时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集中起草制度,积极探索开放式、多元性的起草机制,建立健全立法专家顾问制度、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发挥好人大在立法起草过程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三、要注重发挥人大在立法审议中的主导作用
立法审议是立法的重要环节,法律法规草案的审议工作也是立法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必须精雕细琢,细之又细,充分发挥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作用。首先,要严格遵守立法程序,依法行使立法权。立法审议法规草案是一项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决不能简单省事走过场,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立法程序进行。提交人大审议的法规草案应有提案人、依法向本级人大提出法规案,先由专门委员会对法规草案进行审查,并向大会作出说明;列入大会议程的法规案印发会议,由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法规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可授权常委会相关机构根据代表的意见做出修改,提请下一次会议进一步审议;对法规草案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意见分岐较大、争执不下时,可暂缓审议。这里需要说明和强调的是审议法规案,应尽量采用“二审三表决”(即经过两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不提交第二次会议表决,在召开第三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时不再进行审议,直接提交第三次会议表决)或“三审”(即经过三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提交第三次会议表决)的审议模式。目前最常用的“二审”(即经过二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提交第二次会议表决)方式,普遍存在以下缺憾:草案在第二次会议期间审议提出来的许多意见,由于马上要提交表决,时间紧迫,人大法制机构来不及仔细推敲,难于充分研究吸收。“二审三表决”的审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第二次和第三次人大常委会会议间隔的两个月时间,解决以上缺憾。其次要保证充分的审议时间,充分汲取各方智慧。一方面,要克服直到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前一天才拿到法律法规草案的现象,敦促有关议案提前提交并送到审议者--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人大代表手上,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审议前的研究、分析和论证,这是决定草案审议工作质量的前提。另一方面,在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审议时间也要给足,让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有充足的时间逐条甚至逐句审议草案条文,同时也给人大法制机构留足时间研究吸收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的修改意见。对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和分歧意见,需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把握好各方利益诉求,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三,要明确各审次的审议重心,提高表决程序科学性和民主化水平。一审着重审议草案的体例、框架、结构和重点、焦点问题。二审要对草案的条文进行逐条逐句审议;三审重点看吸纳公众意见进行立法修改情况。同时应探索法规草案条文单独表决机制,对经过修改后仍有重大分歧的个别条款,先实行单独表决,然后才进行整体表决,从而真实反映审议者的意见。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事关区域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作出规定的法规草案,建议事先进行立法评估,进行科学论证分析,提请人代会审议通过,发挥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功能作用,从而使地方立法上合国家法律政策规定,下合人民群众的心愿和要求,真正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准立法,推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进程。

I. 要完善什么样的立法工作格局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要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党中央领导全国立法工作、研究决定国家立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强调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治。

完善立法工作格局的意义: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制度设计、道路选择。做好新时代立法工作,必须准确领会、深入贯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以生动鲜活的立法实践书写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篇章。

在立法工作和法治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增强前瞻性、战略性、统筹性、协调性,把改革发展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坚持立改废释纂并举,使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J. 怎样历史性,现实性,前瞻性的评价语法学

法律的前瞻性/超前性?
来源于抽象、一般范畴
——通过抽象化 适用于 新对象
——比如德国民法典,再如本书作者所说的 现代知识产权法
体现了一种 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
法律的现实性
来源于类型化、具体化
——以反应性 适用于 具体化的对象
——比如法国民法典,再如本书作者所说的 前现代知识产权法
体现了一种 变 的思路。
这是两种不同的立法理念、立法技术

然而,抽象必须建立在对现存具体的反思基础上,方得以成型
在毫无具体细节之时,抽象“腾”一下自己凭空冒出来,是不可理解的。

热点内容
想请求法院 发布:2025-01-17 14:35:46 浏览:687
诉讼法遇法定节假日顺延指第二天 发布:2025-01-17 13:41:25 浏览:755
金融法规案例 发布:2025-01-17 13:35:34 浏览:424
巜行政诉讼法内容 发布:2025-01-17 12:45:05 浏览:493
龙湾法院直播 发布:2025-01-17 12:23:04 浏览:980
民法总则委托代理 发布:2025-01-17 12:13:18 浏览:927
3c法规 发布:2025-01-17 12:11:05 浏览:543
刑法轻朝代 发布:2025-01-17 12:02:01 浏览:723
上海的工厂劳动法 发布:2025-01-17 11:35:08 浏览:382
马慧娟律师 发布:2025-01-17 10:29:58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