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建设
㈠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民主方面:1、 要选择正确的方向
民主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 而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2 、要选择正确的时机
重点领域的改革不突破 非法腐败可能转化成合法特权,
3、 要选择正确的路线
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 从基层民主到高层民主。
如何做到法治:
法治建设就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大力普法。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并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哪些成就
一、在民主建设方面的成就
1、我国的政治活动方式正在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更加细致地注重民情民意,强调可操作性和实施细节,尽可能集民众智慧,纳民众心愿。
2、更注重微观研究,强调落实问题。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二、在法制建设方面的成就
1、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国家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增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2、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3、人权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在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2)民主法治建设扩展阅读
进行法制建设的要求:
1、强化依法办事的理念。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实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就是捍卫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
2、发挥好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作用。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实践表明,良好的道德风尚既可以减少各种矛盾纷争、净化社会环境,使司法机关能够集中精力解决一些重大疑难案件。
3、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是法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法律不能只写在纸上,而是要写在公民的心里。通过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从而能够发自内心地拥护法治、信仰法治。
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民主法治建设取得哪些成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民主法治建设取得哪些成绩?(),加速了中国经济发展
㈣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民主法治建设取得哪些成绩多选题
没有发出来,
仔细看看
选择项发出来看看
㈤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贯强调民主和法制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民主是本质,是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法制是保障,并明确告诫:“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可见,法治的概念,是民主和法制相结合,而同人治相对立。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民主政治的建设不能离开法治。无论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保障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保证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
同时,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崇高的思想道德的树立,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民教育的振兴,文学艺术的繁荣,文化市场的治理,都需要政府依照法律给予支持和保护。而法律和制度的建设,人民学法守法程度如何,又取决于人们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而且,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安定团结,是我 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要保持稳定,就必须保证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各种破坏、犯罪活动能受到有力打击和有效控制,各种人民内部矛盾能得到正确处理,等等。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㈥ 如何加快我国民主法治的建设进程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一)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四)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六)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㈦ 民主法治建设与 人类社会发展有何联系
民主法治建设,进入法制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㈧ 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
民主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而经济版建设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民主权法治建设,促使民主法治更为完善.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以上为分析,考试只写 他们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我们以前考试考过,几乎没有人写对
祝考试顺利,学业有成
㈨ 十九大民主法治建设取得哪些成绩
现在最明显的就是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很多都可以有法可依了。
㈩ 民主法治建设的具体事例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民主法治,不仅是一种遵循,一种追求,更已成为一种价值标准,一种行为模式,一道生活的阳光。
自从1996年我省作出依法治省决策,尤其是2005年提出“法治浙江”建设以来,民主法治就以它独特的方式向普通百姓的生活全方位渗透,给普通百姓以勇气、智慧、实惠,以及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民主法治,如此贴近公民的生活,是因为它开始变得“看得见”、“够得着”、“用得上”——
立法可以参与。公开立法、民主立法大步前行,充分收集社情民意,集中民智,法律法规更加全面准确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心愿,充分反映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和要求。
行政愈加公开。政务公开全面推行,权力滥用的代价越来越大,权力越来越受到制度的“刚性约束”。“合不合法”,成了更多官员的口头禅;“官不好当”,成了更多官员的共同感受。
司法不再神秘。只要您符合条件,就有机会成为人民陪审员,和法官一起坐上庄严的审判席。同样,只要您愿意,也有机会成为人民监督员,直接监督检察官的工作。
……
感受更深切的,或许还是农村群众:村干部选举,只要有能力,老百姓信任你,谁都有机会当选;村里大小决策,采用的是公开民主的方式,只要对村里的事情有意见或建议,谁都可以说上几句。村干部们的普遍反映是,村务全透明,村干部的一举一动,村民都看在眼里,谁还敢有非分之想?
从“民主恳谈”到“村务公决”,从“海推直选”到“自荐海选”……还有许许多多原本不可想象的事,在一件又一件地迅速成为我们身边的现实。我省民主法治建设的探索之广、进程之快、创新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民主法治的信念潜移默化,民主法治的力量深入人心。这,给了我们信心,给了我们希望,给了我们一个值得期许的民主法治的明天:到那时,人人既懂得主张权利,又懂得尊重他人权利,人人都是民主法治的主体,人人都视民主法治为生命,为日常生活的习惯与准则,为文明与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