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选择两难
Ⅰ 道德两难的看法
平常心 不要带有嫌弃的眼神 语气温和 拿出自己的耐心
Ⅱ 道德两难故事能有最佳解决吗
道德两难的故事应该是有最佳的解决方案的,因为正确的道德的标准应该是尊重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Ⅲ 道德两难的故事最先由谁提出来的
是科尔伯抄格
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Ⅳ 关于道德两难作文的总结
去年暑假,一张录取通知书搅得我心烦意乱。是去,还是不去?向来果断的我头一次陷入了“两难”之中。 那时候,上海市人民广播电台招考中学生记者,我获得了面试资格。面试在一间普通的会议室里进行,里里外外坐满了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个小时后,还没轮到的同学坐不住了,开始说起了悄悄话。 我很着急,这么晚还没回家,爸妈又要担心了。这时,邻座一个女孩跟我聊起来。她身穿黑色连衣裙,说话细声细气的:“嗨,就竞争这几个名额,要是来几个照顾,今天来面试的都白忙了……”我很有同感,不禁说:"我讨厌照顾,有志气公平竞争嘛!”她听了仿佛遇见了知音,向我靠了靠说:“瞧那个穿『阿迪达斯』的,家长进进出出,还不是走『后门』?”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位家长在跟电台的通知说话,看样子很熟悉。 突然,门推开了,一位戴眼镜的叔叔走进来:“《晚报》XX的女儿还在吗?她父亲来电话,叫她去听……”电台的主考老师朝我们这边望望,很随便地说:“XX同学去听电话。”我一怔,同时听到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窃窃声,看到周围一张张脸都起了变化,霎时,各种各样的目光一齐射来:疑虑、羡慕……我保持镇定,可是做不到,脑袋晕晕的,脸发烫。我怪爸爸多事,让女儿蒙受了冤屈;更恨自己软弱,竟然不敢正视那些不公正的目光。我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低着头,机械地走出了会议室…… 从会议中缓过神来,面对的依旧是个『两难』选择。哈,这真是一个残酷的玩笑。我,一贯鄙视依赖父母的“成功者”,今天在别人眼里成了靠父母的“走后门”去获得成功的人,而且口是心非,——这,太冤了!虽然当时爸爸是担心我的安全才打电话询问电台的朋友的,虽然事后电台的老师们也再三声明录取我与我父亲毫不相干,但我还是忘不了那些让我尴尬、痛苦,又无法辩白的场面,忘不了那黑衣女孩在我离座时对我说的话:“你爸爸真关心你哪!” 最终,我选择了“不去”。 这是证明自己“清白”,还是……
Ⅳ 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的情境或问题。 ( )
正确答案:错
解析: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Ⅵ 什么是道德两难问题
关于“道德两难问题”
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所谓的“道德两难问题”,即假想在一个场景之下人必须做出他的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类问题。
例:假设你与一群村民藏在地下室之内,敌人当时正在地下室上面的房间进行搜查,一个婴儿突然啼哭起来,问如果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村民的下落以保全村民的性命而杀死婴儿是否合乎道德。如果我们杀死婴儿,我们就杀了人,但是却保全了村民的性命;如果我们不杀死婴儿,我们就害死了所有村民,但是我们没有杀人。两种选择似乎都是符合道德又不符合道德,道德被夹在一个矛盾的境地。
Ⅶ 如何解决道德两难问题
这个道德是两层含义,因为没有道谈何德,没有德谈何道呢?讲道的人一般会把握好德的,讲德的人又会把握好道,只要有才子佳人真的替天行道、那德自然也权衡利弊好了呢?
Ⅷ 如何理解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问题
作品原文:桃应①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展②也。窃负而逃,通海滨而处,终身沂然③,乐而忘天下。”
读解赏析:这是典型的道德两难问题,就像我们今天有人问:“母亲和妻子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哪一个?”或者问:“妻子难产,母亲和孩子只能保住一个,你保哪一个?”
一方面,“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王父犯法也应与庶民同罪。所以孟子回答说:“执之而已矣。”
但另一方面。眼看父亲出事而坐视不救,又不符合孝道。对一般人来说,这个道德难题叫做“忠孝不能两全”,对舜来说,这个道德难题叫做“公(或法)孝不能两全”。怎么办呢?
孟子的解决动作可就大了,“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连天子之位都不要做了,弃官救父,隐居海滨。这不就为了父亲而改变了自己一生的道路了吗?
但在孟子看来,的确只有这样做才能做到公孝两全:一方面,作为天子,在天子之位上,只能发令让司法官去逮捕作为罪犯的瞽瞍;另一方面,抛弃天子之位,便作为儿子,锭而走险,冒死救出父亲,隐居海滨,奉养父亲,不以失去天子之位而遗憾。
这个两难问题,在我们今天来回答可就不一样。因为,我们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已把个体行为的“孝”归结为私人问题了(虽然在总体上说“孝”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公孝不能两全”就成了“公私不能两全”,既然如此,那也就不难解决了。虽然在情感上仍然难,但至少在理论上是不难的了。
何况,我们今天的人,有几个会为了父亲而“弃天下”呢?莫说“弃天下”,就是弃一局长处长的官位也会舍不得的啊,多半只有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弃父亲的。更何况,即便不为前程,仅为父亲低微,父亲穷酸而弃之的,也有人在呢。在这种清况下,也就没有什么“两难”了罢。
回到孟子的原文,应该一提的是,所谓“瞽瞍杀人”云云,当然只是一种假设,就像我们今天的法律知识竟赛假设一些案例一样,并非在舜做天子的时候他父亲真的杀了人,他也并没有因此而偷偷背负父亲而逃,像一个被通缉的犯人一样隐居海滨。如果真有这样的事,那我们倒应该特别欣赏舜的气度了,什么气度?进为天子,退为逃犯,隐居海滨而“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这种能进能退,“视弃天下犹弃敝屣”的气度,尤其是,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的乐观通达,真是非等闲之辈所能的特殊禀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舜作为圣贤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当然,孟子“言必称尧舜”,而孟子所称的尧舜难免没有理想化的色彩,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Ⅸ 中国古代忠孝难两全,古人如何选择呢
魏太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邴原任五官长史。一次,太子燕会,宾客有一百多人。曹丕提出一个议题让大家讨论:"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大家众说纷纭,或救父,或救君,意见并不一致。
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想起前些年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即女朋友和母亲同时落水,作为男朋友与儿子的你该先救谁?
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往往涉及几种标准的优先性评价问题,如法律与人情的冲突、忠与孝的矛盾等。很多时候,由于某种选择的优先性过于明显,我们感觉不到选择之难;但当两种或多种选择标准的优先性处于均势时,我们就会面临选择困境。倘若这种选择属于道德层面,那么选择者更会陷入道德困境。
在中国古代,忠孝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又是一对矛盾。随着皇权制度的瓦解和现代法律体系的完善,类似困境就不复存在了。而"救母亲还是救女友"的则不是什么千古难题,因为二者的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并不能构成一对平等的矛盾关系,孝的观念往往会主导人们的选择。
在现实中,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出现此类困境。如果出现,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也不能作过于简单化、程式化的判断,而要看到其中的复杂性,尽最大的个体责任和法律义务。
Ⅹ 科尔伯德的道德两难
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与10~16岁儿童进行道德谈话。两难故事创设了一种道版德两难情境权,要求儿童作出选择。人的行动是应该遵从规则和权威,还是应该遵从与此相冲突的他人的需要与利益?经典的两难故事为:一个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种昂贵的特效药来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他向发明并控制这种药的药剂师提出先付一半的钱,另一半以后再付,却遭到药剂师的拒绝。海因茨为挽救妻子,若偷取药品就违背了社会“不许偷盗”的规则;若遵守社会规则,就使妻子等死。柯尔伯格依据儿童对遵从规则还是服从需要的行为选择,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水平一,称为“前习俗水平”,行为受逃避惩罚和获得奖赏的需要驱使,儿童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还没有发生社会规范的内化。水平二,称为“习俗水平”,儿童认同于父母,并遵从父母的道德判断标准,儿童主要满足社会期望,这时社会规范已开始内化。水平三,称为“后习俗水平”,儿童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此时社会规范已完成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