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私人化

道德私人化

发布时间: 2022-04-18 06:42:51

①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哪些弊端

1、党派纷争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

总统对民主党的票仓纽约州这些地方的疫情是能版拖就拖,能退就退。纽约权市长说总统如果要封锁城市,就等于是跟纽约宣战。这仗还没有打起来呢,总统跟市长已经撕起来了。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活生生的发生了。

2、资本利益高于民众利益。

疫情爆发首先冲击了股市,民众的生命健康在股市面前似乎无足轻重。一向号称独立的美联储很快降息加无限宽松,总统立马向国会提交给资本市场送钱的提案,而且很快通过。但他们对做免费核酸检测却各种推脱,一会儿经费不够、一会儿人手不足,眼睁睁看着疫情一步步蔓延。

(1)道德私人化扩展阅读:

新冠肺炎和经济崩溃主要影响穷人和中下阶层。那些负担得起的人从感染热点逃到拥有广阔庄园的精致度假胜地。

在汉普顿的酒铺一纽约金融贵族的避难所中,他们囤积沙布利干白葡萄酒、鲑鱼排和虾。抢购旅程将经过受影响特别严重的皇后区:从他们身旁驶过的冷藏卡车中存放了没能挺过这场灾难的患者的尸体。事实证明,在美国,纯粹的资本主义不会带来“所有人的繁荣”。

② 求徐坤的《重重帘幕遮灯——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写作》这篇文章

20世纪90年代文坛嘈嘈杂杂的声音中,“个人化”写作、“私人化”写作无疑是其中比较嘹亮的“尖叫”。“个人化”、“私人化”写作前面,因为时常被冠以“女性”做前缀,景观变得热闹而意义变得暧昧起来。随着阅读和批评兴奋点的迁徙,围绕它而产生的争执也渐渐硝烟散失。然而,其中泛溢出来的“迷思”并未水落石出。一番“众声喧哗”之后,弥漫着浮躁气息的批评界,来不及或不屑整理、反思,便仓促掉头制造和寻找新的热点去了。一片狼藉的战场上,掩藏在废墟下的“战利品”也无意拾掇。
尘埃落定时,回看这一时期的创作和批评,理清“个人化”写作和“私人化”写作之间错综的关系、勘察将“女性写作”等同于、或命名为“私人化”写作后面包藏的心理机制、揭示这几个词互换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批评者对其产生背景、历史沉淀语焉不详的思维混乱,并以此为契机,思考它们对于中国文学以及9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的意义,并非多余之举。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文学创作上相对繁荣的局面,批评话语也比较活跃、丰富。一个显著的表现是,不断有人为文学创作命名:“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新写实主义”等等,不一而足。但截止现在,人们仍然没有像面对前面那些概念时,在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层面上使用“个人化”、“私人化”写作这几个批评术语。考察它们出现的背景和使用语境,对于厘清“个人化”、“私人化”写作及其在什么情况下和“女性写作”发生关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传统社会以群体为本位,价值观念上以国家、民族、阶级、集体为重,附着其上的个体生命一定程度上受到压抑。“五四”时期,伴随着思想解放、人的解放和个性解放,提出了“人的文学”的命题,将文学的表现重点从社会、时代、国家、民族、阶级等宏大领域,转入到表现人的生命、人性。20世纪30年代始,救亡压倒了启蒙,国家、民族再度取代人与生命,成为文学的首选主题。随后,民族独立、国内革命战争、国家建设、阶级斗争等,一再成为主流话语,遮蔽了其它声音。直到80年代,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带动人、人性的解放再次呼声叠起。80年代“文学主体性”、“向内转”等口号的提出,正是这种呼唤在文学上的回应。

陈思和先生用“共名”一词,概括时代含有重大而统一的主题时,知识分子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材料来自时代的主题,个人的独立性被掩盖在时代主题之下这种状况。[1]80年代的文学创作,即是他所谓的“共名”。这个思想暗合了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Lyotard)关于“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的论述。利奥塔认为任何时代都存在占有主导地位的“叙事”(narrative),这种主流叙事就是“宏大叙事”或“元叙事”(metanarrative)。“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等,都是一段时间里有关时代、国家、民族等重大命题,它们顺理成章地成为当时的主旋律,这是80年代文学的“宏大叙事”。这种情况下,“一致的表现主题、相似的表现方式,使其时的文学创作看起来更像是集体行为,作家个性在文本中并不显豁”。[2]

9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市场经济体制将一体化的社会组织结构打破,意识形态松动后其整合功能也趋于弱化,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秩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80年代即开始大量涌入的西方思潮,从另一个方向质疑着长久以来“大一统”的思想、文化格局,价值多元化的局面由此出现。“那种重大而统一的时代主题往往拢不住民族的精神走向”,无论哪一种声音,都只是“反映了时代的一部分主题”。陈思和以“无名”命名了这种多样主题并存的文化现象,利奥塔所谓的“微小叙事”也基本是这个意思。利奥塔认为在“宏大叙事”旁边还有许多“微小叙事”,这些“微小叙事”彼此分离。通常情况下,“宏大叙事”把自己视为“正统”,把“微小叙事”视为“异端”加以排斥和贬低。当“宏大叙事”受到公众普遍怀疑的时候,“微小叙事”便取代了原先的“宏大叙事”。利奥塔主张:社会和人性是多种多样的,没有普遍性。现代思想家的最大失误是抹杀差别性、异质性,利奥塔则认为真正具有创造力的是生动活泼的“微小叙事”,没有它的自由发展,就不会有科学文化的繁荣。[3]

“个人化”写作正是出现在“宏大叙事”受到怀疑、“共名”时代结束之际。王朔的出现和他在读者中产生的“共鸣”,对“个人化”写作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他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对经典意识形态的颠覆”,[4]最重要的是,他解构了曹丕建立的以文学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念,及其加予写作的神圣性,将文学从“解放政治”和“思辨哲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社会政治的话语体系中挣脱出来的作家,开始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主体开口。“以共同想象力为前提的历史叙事构成的审美霸权”[5]风光不再,退居边缘的文学不再抱守“启蒙”精神,王朔标举的“躲避崇高”的口号是这一变化的典型反映。文学作品关注的题材内容,由以往社会历史政治的“宏大”视野,转向个人日常生活,“新写实主义”应景而生。作为“新写实主义”后续的“个人化”写作,实质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叛,它要求文学更贴近它自己而不是攀附政治、意识形态,更贴近形而下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形而上的国家、民族、时代等。

弄清楚“个人化”写作的背景,再来谈其他就比较容易。由于“个人化”写作涵纳了多个义项,当使用者只在自己的话题范围就便提取其中一脉时,混乱局面的出现便不足为怪。戴锦华女士在和王干就“女性文学”和“个人化”写作对话时,从三个层面界定了“个人化”:其一是:个性风格,其二是个人视点和角度。其三是专就“女性写作”而言。这是对“个人化”比较全面、也比较中肯的梳理。戴锦华窥见了“个人化”写作的功能在于:“从颇为个人的视点、角度切入的叙事,可能构成对权威话语和主流叙事的消解、颠覆,至少可能成为一道完整的想象图景上的裂隙。”[6]这正是“个人化”写作最有突破的方面。它对个体价值的重视,使长期被摈弃于“宏大叙事”之外的个体生命及其日常生活经验得以登堂入室,它对“群体化和公共化”[7]写作的颠覆性所开辟的话语裂缝,使处于边缘的女性写作蓬勃为当代文坛上一个独立特行的景观。

美国女性主义者芭芭拉"琼森(Barbara
Johnson)曾经揭示过女性和“个人化”之间似乎是天然的联系。长久以来,女性的个人经验不只被排斥于知识范畴之外,还有任何属于个人范畴的都在加上一个“女性”的编码后而被贬低。在她看来,个人或至少是个人立场是一种播散权威及分解错误的父权制意义的普遍方法。女性主义重新强调个人对女性的文学创作影响犹深。因为女性从沉默到觉醒的过程必定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这很自然成为文学的题材,并需要得到尊重和肯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便是把个人的、特别是女性的体验提到正宗的位置。[8]女作家在这股“个人化”写作浪潮中,以主体身份书写个人生活,表现“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为男性话语所遮蔽、或始终为男性叙事所无视的女性生存与经验。”[9]她们创作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成为女性的精神自传。女作家对女性个人生活体验的直接书写,不仅改变了以往男性叙事对女性的“空洞”表现,也颠覆了现实中男性预设的女性形象,构成了对男性中心社会及其道德话语的解构。她们的写作,裂解了“宏大叙事”,产生了惊世骇俗的效果,[10]成为“个人化”写作的极致。在这个意义上,原本没有特殊性别意义的“个人化”写作,被混同为女性写作。

带着强烈反叛姿态的女性写作,像一束强光,照亮了女性生活的“黑暗大陆”,使女性真实的生命体验“浮出历史地表”,“妖女们”和她们笔下“妖女”的“私人生活”极大地震动了文坛,挑战了男性中心社会形成的阅读经验和批评话语。对她们“所呈现的女性生存方式细节的无法把握,”[11]使因循守旧的批评界仓皇失措。在谈及她们的作品时,“个人化”写作已然被置换为“私人化”写作。从“个人化”写作到“私人化”写作,一字之差,以它作为“女性写作”的专有和代名词,波诡云谲中泄露了许多文化符码。如对“私人化”写作代表人物陈染,众多评论以现实道德观念聚焦“她作品之中的‘私’,女性之‘性私’,拐向‘窥阴’,而对她的思考故意视而不见,让她在哲学层面上的生存自我梳理的‘自视’转而成为‘他窥’,一切理性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这样他们就轻巧的将女性置于自己的视点之下,显得跟他们不在一个层次上,非但构不成敌对抗衡的力量,就连简单平等的对话、对象化关系也构不上。这就是一个男权社会将有智慧的女性屏除在外的最好伎俩。”[12]

本文标题所谓的“私人化”叙事,即指当时评论界仅在女性写作范围内使用的“私人化”写作/“个人化”写作。



总括“私人化”写作出现的语境,里面包含了这样的识别意义:回避主流话语,专注于自我私人生活的体验,以细腻的笔致创作(带有女性生活或精神)自传性质的作品。

20世纪20年代,受日本“私小说”(I-Novel)影响的郁达夫,其作品被目为“私小说”或“自我小说”。在以“群体性”、“公共性”、“大我”、“开放性”为尚的中国文化里,携带着“个体性”、“私人性”、“小我”、“隐密性”等内容的“私”字多有否定意义。一开始,他小说中的“自我暴露”受到猛烈的攻击,但人们很快从小说里找到了为他开脱的理由。认为他的“性苦闷”等描写并非仅仅作为个人的生活经验,它还与主人公的爱国主义与反帝情绪联系在一起,不能因为描写性而否定作品的社会意义。作品表达的是人的自省,是灵魂的博斗和抗争,男主人公从难以解脱的苦闷中,感受到生的痛苦,并企图从这种苦痛中,探索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郁达夫在表达“性”苦闷时,牵强地扯上“国家”,使叙事出现了裂痕。批评者却借助“国家”、“民族”这些字眼,使郁达夫顺利地摆脱了“私”字招徕的贬抑,思维之怪诞匪夷所思。不过,这也正好泄露了个人之“性”在文化中的卑弱位置。从郁达夫描写“性”时扯上宏大话题“遮羞”,到“私人化”写作对“性”的坦然表达,可以看出时代的变异。但同样的内容出现在女作家笔下时,将对它的批评拘于道德谴责,显示了“这个文化的先天缺失。”[13]

陈染、林白、海男等被目为“私人化”写作的女性作家,其作品内容偏向于对女性个体生命和内心体验的描述,着力于对“小我”身份进行寻找、定位。与以往女作家在强大的社会理想或社会问题背景下表达女性感觉不同,她们并不从社会、民族、国家、时代等“宏大”、“广阔”角度去写女性,而是从男女两性关系这个微观场域,表达女性的心理感受、身体经验,把文学度向微观世界。所以,同是“私”,她们与郁达夫“私小说”有不同的地方。有论者从叙事空间评价郁达夫和目前女性“私人化”写作的不同,认为郁达夫的一己情怀并不是独立自足的封闭空间,而是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联系在一起,他的“私人性”因而还与外部世界保持着联系。[14]在陈染们那里,叙事空间是封闭的。这从她们笔下经常出现的“房间”、“浴室”、“窗帘”(隔开与外界的联系)等空间意象可以看出。在陈染的《与往事干杯》里,“尼克松访华”、“斗私批修”等历史性的标记,不过是记忆碎片的虚浮背景,或者说只是陈染用来搭建自己心灵宫殿的脚手架。作品呈现的是女主人公个人化的生存经验和心理驿动。[15]

③ 私人化写作的特点

(1)到了90年代末,以棉棉与卫慧为代表的所谓另类写作与私人化写作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与连续性,因而也有人把它也归入私人化写作。但由于在本书写作的时候,卫慧与棉棉都还没有发表她们的代表作,更没有成为热点,所以本书的主要论述对象依然还是陈染、林白等作家,只是偶尔才参照棉棉与卫慧。
(2)尤其是棉棉与卫慧以及其他所谓美女作家的小说,2000年开始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学术研究而言,这样的对象距离显然太近,这也是我的分析主要以陈染与林白为依据的原因之一。
(3)王光东等:《文学不能放弃个人精神的高度:论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作家报》,1996年6月29日。
(4)参照张颐武等人的见解。
属于私人化的写作。艺术风格的核心是写作方式的独特性,而不是经验内容的私人性。所以鲁迅的写作是高度风格化的,但却不是私人化的。
在这样一个基点上,我们可以把私人化写作的特点概括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其一、从小说叙述的经验内容上说,私人化写作表达的是一种私人经验、私人意识与无意识,特别是被社会公共的道德规范与普遍伦理法则抑制、排斥、遮蔽的私人经验,而不是公共经验或群体意识。比如同性恋、弑父或恋父情结、恋母情结、自恋情结等等所谓的异常经验、阴暗心理。在陈染的《私人生活》与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中对此类经验有相当充分的描写。此外,棉棉与卫慧小说中的吸毒、戒毒经验、不正常性生活经验(比如口交经验、手淫经验等),也都属于比较典型的私人经验。私人化写作对于宏伟的主题、宏伟的人物以及宏伟的公共化的事件不感兴趣,同时对于依附于宏大事件与宏大主题的精神历程(比如从资产阶级小我到无产阶级大我的再生经验)也不感兴趣。这些作家的写作与她们的切身经历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棉棉自己就有吸毒的经历。她这个人的确是一个异端,但我以为不是思想观念的那种异端,她的身体性和行动性让人呀的文学专业人士大为震惊。(1)
其二、从写作的方式上说,目前的私人化写作大多采用了新回忆录或新传记式叙述。无论是陈染的《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还是棉棉的《糖》,卫慧的《上海宝贝》,都是以女主人公的经历为叙述的基本框架。但是与一般的回忆录与传记体小说不同的是,首先,追随私人下意识流动而展开的琐碎式叙述,琐碎是相对于那种依附于宏大主题与精神再生之上的首尾一贯、有中心指向的事件叙述或心路历程描写而言,它是以私人隐秘经验的跳跃式流动为叙述展开的依据,叙述自由、散漫、零乱,视点游移不定;其次、消解宏伟的叙事,不再像原来的回忆录式、传记式写作那样指向一个超越的或伟大的终点(伟大理想的实现、革命的胜利、精神的再生、与历史的必然性相吻合的心灵历程等等)。另类小说比私人化小说更加突出赤裸裸的性经验,更加反对那种精神化的写作,倡导肉体的写作,用棉棉的话说是用身体写作。
其三、从作者角色上说,私人化写作的作者是一个小写的我(私人),而不是大写的我(群体、人民或公众代言人),他(她)只是私人经验的表达者与私人欲望的倾诉者,不是大众的生活导师、启蒙领袖、灵魂工程师,也不是社会黑暗的暴露者与批判者。为人的准则:渴望性爱、向往金钱、寻求刺激、热中自我。
其四、从写作动机上说,私人化写作的驱动力是个人心理需要,尤其是无意识与隐秘欲望,与群体无关的私人经验的表达冲动与倾诉欲望。这种动机无关乎国家、民族、群体、人类,既非拯救人类拯救社会,也非歌颂光明弘扬正义。它超越了公共化的群体需要,而遵循私人心理经验的隐秘驱动。
综合以上四点,私人化写作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一种非代言式的写作,它甚至不代表或者拒绝代表自己描写的那个边缘群体(比如新新人类或另类)。棉棉在一次采访谈话中说得很清楚:有些记者上来就问我,你作为’另类文学’的代言人怎样怎样,你作为’都市新女性’的代言人怎样怎样,我没有兴趣做任何代言人,我多累呀。(2)。
个人化写作:个人化写作是目前文学创作的趋势所在。但不少人对“个人化写作”持一种非议的态度,事实上个人化写作在本质上并不是一种庸俗的创作倾向,相反,它在强调叙事回归自我生命内在状态、发掘创作主体自身的生命体验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60年代与70年代的作家基本上都可以归类于个人化写作这面大旗下面。他们以个人性的生活经验看待宏大历史,通过个人性的记忆书写时代的声音,可能这种声音比较微弱,不再像从前作家背负沉重的历史创伤所发出的惊天呐喊。然而个人化写作由于过分地关注创作主体自身的亲历性体验,又使得作家们对这一叙事资源的利用走向了某种极端和褊狭,陷入到一种自我经验的迷津之中,不仅导致了一些作家在创作中不断地自我复制某种生命形态甚至叙事情节,而且暴露出明显的自恋倾向。
真正的个人化写作与传统集体叙事相比,更具有前瞻性与深切内涵,这种写作将抛弃皇帝的新衣,穿上朴素但是保暖的外套,以真诚的心灵来唤醒读者,唤醒世界。譬如陆离的《安乐死》、毕飞宇的《地球上的王家庄》、艾伟的《水上的声音》、李师江的《吴茂盛在北京的日子》、红柯的《吹牛》、刘玉栋的《我们分到了土地》等等。这样的写作脱离了集体经验,而是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情感,用细致的笔墨把这种隐秘情感真实地再现于我们面前,让我们惊讶。内中包含了小说的最基本的因素:虚构性、想象性、批判性,但它保持了个人化的色彩,不断打击经验世界与想象世界的界限,最终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的真实书写。发现真相,书写真实,是这一代真正的写作者的责任。请原谅我用到了“责任”这样一个大词,然而正是“责任”才把一些真正的写作者与伪劣的造假者区别开来。
然而个人化写作并不是一种标签,尤其不是那种“女性私小说”的写作。“女性私小说”按评论家张柠的讲法就是:“浓缩了我们这个时代全部的自恋经验——幽闭在私人居室里照镜、沐浴、做梦、满嘴呓语,写一些只有女性才有的私人经验(性幻想、经期的烦躁不安感等);其作品中充斥着具有深度意象的语言,似乎每一句话都有弦外之音。”无疑,这种“女性私小说”与真正的个人化写作相距甚远,没有想象性,没有批判性,仅剩下一点点真实(或者虚构)的女性经验。当然个人化写作也拒绝那种整天写作“泡吧”生活的纸醉金迷式的“青春诗学”与假大空式的伪理想主义浪漫。个人化写作是一种立场,拒绝集体主义式的经验复制,强调批判性与独立性。
个人化写作标志着独立作家、独立诗人的成长和形成。但个人化写作并不天然具有免疫力,正如英国作家沃尔芙所说的那样:“这个自我对于文学来说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又是最危险的。因为你只有懂得怎么写作,才能在文学中利用你的自我。否则,琐屑的个性在印刷的永恒中腐败的景象令人感到恶心。”个人化写作首先是真正文学的再现,坚持个人性的批判勇气与艺术敏锐,是对传统文字的一次解放。在这种解放的方式下,个人化写作才显示出自身独一无二的生存主体性。说到底,尽管作家的禀赋和想象力、形式的转换固然可以弥补个人经验的贫乏,但对于写作来说,经验或经历毫无疑问依然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④ 员工私自扫收商品上的微信红包占为己有,是什么行为

摘要 个人层面说是不道德的行为。公司层面说是违背了公司制度,把公司财产私人化。

⑤ 为什么大多数人民群众反对私有化

大多数人民我不知道为啥,我本人觉得私有化,伴着利益竞争而来,有竞争就有伤害,有伤害,则民不和,民不和则人心不稳,不稳则出乱,智者乱中可取利,常人乱中则丢失一切。道德经也言,善者不争,争者不善。

⑥ 私有制社会道德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社会主义①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的问题。② 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问题。③ 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的问题。④ 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问题。.⑤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⑥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共产主义①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② 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③ 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④ 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⑤ 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⑥ 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资本主义① 商品生产发展到最高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②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③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④ 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形式相适应,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思想体系,形成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⑤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充满虚伪性。⑥ 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

⑦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的个人化写作(不要长篇大论,要精要概括,切中重点)

① 从小说叙述的经验内容上说,私人化写作表达的是一种私人经验、私人意识与无意识,特别是被社会公共的道德规范与普遍伦理法则抑制、排斥、遮蔽的私人经验,而不是公共经验或群体意识。比如同性恋、弑父或恋父情结、恋母情结、自恋情结等等所谓的"异常经验"、"阴暗心理"。在陈染的《私人生活》与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中对此类经验有相当充分的描写。
② 从写作的方式上说,目前的私人化写作大多采用了"新回忆录"或"新传记式"叙述。无论是陈染的《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还是棉棉的《糖》,卫慧的《上海宝贝》,都是以女主人公的经历为叙述的基本框架。

⑧ 道德与法规

法律可以保护道德,但不能取代道德。提出将见死不救行为立法论罪的人,可能是想通过法律的力量推崇“见义勇为”等道德行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自愿行为被法律规定为不得不做的事,那在一个做好事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的社会道德环境下,老百姓可能会想尽办法规避帮助他人的责任。这就与立法意图背离了。还有一个风险是,用法律解决道德问题还容易让老百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不做好事可能获罪,老百姓对道德会产生畏惧感,进而反感道德。
近来,广东佛山女童小悦悦被碾轧身亡的事件引起全社会关注。该事件就像一把尖刀,刺中了我们这个道德虚弱的社会的心脏。针对“小悦悦事件”及其引发的全社会关于道德问题的大讨论,中国青年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
官德败坏对老百姓的社会信任感冲击很大
中国青年报:您怎么看“小悦悦事件”?
孙春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社会对道德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息过。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社会上就有关于市场经济导致道德“滑坡”还是“爬坡”的论争。2007年“彭宇案”的判决,把能否见义勇为这一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这次“小悦悦事件”则将这一讨论推向了新的高潮。
从社会道德建设的角度看,公众关注和讨论道德问题是件好事。道德困惑越讨论越清楚,特别是在社会道德状况令人忧心的情况下,讨论有助于我们提高对道德问题症结的认识,这同时也说明,公众对于道德风气的好转依然抱有期待。试想,如果“小悦悦事件”出来后,大家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谁也没兴趣讨论,那就不仅可悲,而且可怕了。
浏览网络上的讨论,我看到,网民们在对未伸出援手的“18名路人”进行道德谴责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道德反省。这是公众道德良知的体现。面对极端的反道德事件,我们有权对此表达道德义愤,但我们也需要冷静、理性地分析、讨论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检讨我们当下的社会环境。
中国青年报:您怎么评价当下的社会环境?
孙春晨:首先,普通老百姓怨气比较大。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大都是造成怨气的原因。媒体不断曝光的炫富、为富不仁等现象,更加剧了普通百姓的不满情绪。而且,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尚未得到全面、有效的维护,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还没覆盖到所有人。面对生活的不易和不可预知的未来,一些老百姓选择了为自己争取更大利益,不太顾及他人。
其次,整个社会弥漫着互不信任的社会心理。在经济领域,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不信任;在政治领域,公众对官员和政策效力不信任;在法律领域,公众对司法不信任。最后这些不信任扩展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不信任。这样一来,一些基于信任的道德行为,在有些人那里就成了不太可能的事——小悦悦很可能就是这样被漠视的。
另外,一些老百姓对政府和官员的行为不满意。不可否认,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好官不少,但以权谋私、侵害百姓权益的官员大家也屡见不鲜。于是,人们对政府官员产生了怀疑,总觉得他们做什么事都对自己不公平,担心自己利益受损。有这种想法的人自然不会积极参与政府倡导的社会道德建设。
中国青年报:您是否在说官德对今天我们社会的道德水平影响极大?
孙春晨:是的。我们社会的道德环境恶化,官德败坏是重要原因。如今,一些官员在台上宣讲道德头头是道,但当其以权谋私、生活腐化堕落的行径被查处后,百姓们发现,这些官员如此言行不一,甚至连基本的法律法规都不遵守,实在太不可信了。这样的事情多了,大家就对官员的道德水准整体上失望了。官员的行为对老百姓有示范效应,官德败坏对老百姓的社会信任感冲击很大。他们会觉得,社会管理者和精英都不讲道德,凭什么要求我们讲道德?
官员应当成为老百姓的道德榜样,这并不是要求他们做道德圣人。虽然老百姓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焦裕禄、孔繁森,但其实只要官员能严格遵守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老百姓也就满意了。
可问题在于,有些官员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他们不仅不为老百姓办事,还把为人民服务的权力私人化。不少老百姓还感到与官员打交道很难,觉得与他们在人格上不平等。另外一个让老百姓痛恨的是官场上潜规则横行,只要有潜规则存在的地方,没权没势的老百姓都会感到很无力。
在民众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在一些官员还在恣意妄为的同时,我们让老百姓讲道德、讲奉献,那便成了“官员感冒,老百姓吃药”。所以,我认为,要止住社会道德状况的恶化,需要全体民众的共同努力,其中特别要着力抑制官德败坏。
大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必须联系实际,不能再应试化了
中国青年报:在关于“小悦悦事件”的讨论中,有人主张将见死不救行为立法论罪。您支持吗?
孙春晨:我反对。法律可以保护道德,但不能取代道德。当一个人因帮助他人而遭受诬陷时,法律应明辨是非,为道德撑腰,但法律不能将道德行为变成强制性的法律义务。道德行为源于个人对道德价值的认知和行动上的自觉。如果用立法来强制公民有道德,就剥夺了道德行为主体的自由,道德行为和法律行为也就没区别了。
另外,就可操作性而言,即使立法惩罚见死不救行为,在法律实践中也难以实施——你如何证明一个人“见”或“未见”?
提出将见死不救行为立法论罪的人,可能是想通过法律的力量推崇“见义勇为”等道德行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自愿行为被法律规定为不得不做的事,那在一个做好事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的社会道德环境下,老百姓可能会想尽办法规避帮助他人的责任。这就与立法意图背离了。还有一个风险是,用法律解决道德问题还容易让老百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不做好事可能获罪,老百姓对道德会产生畏惧感,进而反感道德。
中国青年报:在本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面对当前的一系列问题,应加强道德教育。国家一直强调道德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即便如此,当前的道德环境状况仍不令人满意。这是否说明,既有的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孙春晨:的确如此。当下大中小学的道德教育脱离实际生活,教学内容空洞,而且还应试化了,学生能把课本上的道德规范背得滚瓜烂熟,但不一定去践行。

此外,学校的道德教育注重正面引导,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问题涉及较少。中小学生很难通过对教科书知识的学习提高分析社会道德现状、辨别不道德行为的能力。当他们走向社会时,他们会发现,社会道德生活不但与教科书中讲的有差别,而且很多人也没按照书上说的那样去做。这反过来会让他们对所学的道德知识产生质疑,自觉或不自觉地降低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可以说,我们的道德教育方式急需改革!我们必须让孩子在道德场景中去认识道德对社会和个人的益处,自觉践行道德规范。我们还应适当地让学生了解当下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真实问题,告诉他们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提高他们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
中国青年报:现在,面对各个领域不断出现的道德问题,有不少人非常悲观,有一种无力感。对此您怎么看?
孙春晨:我可以理解,但如果大家只是悲观,一味沉浸在无力感中却不行动起来,这个社会岂不会更糟?我主张大家从改善身边的小环境做起,坚守自己的良知与底线。比如,孝敬父母、遵守交通规则、给老人让座、爱护环境等,这些事看似很小,却不仅能给他人带来便利,增加他人对社会的温暖感受,还会给行动者自身带来快乐和自我肯定。另一方面,政府也应不断改善民生,努力保障老百姓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提升政府及官员在公众心目中的道德形象。(向楠

此外,学校的道德教育注重正面引导,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问题涉及较少。中小学生很难通过对教科书知识的学习提高分析社会道德现状、辨别不道德行为的能力。当他们走向社会时,他们会发现,社会道德生活不但与教科书中讲的有差别,而且很多人也没按照书上说的那样去做。这反过来会让他们对所学的道德知识产生质疑,自觉或不自觉地降低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可以说,我们的道德教育方式急需改革!我们必须让孩子在道德场景中去认识道德对社会和个人的益处,自觉践行道德规范。我们还应适当地让学生了解当下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真实问题,告诉他们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提高他们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
中国青年报:现在,面对各个领域不断出现的道德问题,有不少人非常悲观,有一种无力感。对此您怎么看?
孙春晨:我可以理解,但如果大家只是悲观,一味沉浸在无力感中却不行动起来,这个社会岂不会更糟?我主张大家从改善身边的小环境做起,坚守自己的良知与底线。比如,孝敬父母、遵守交通规则、给老人让座、爱护环境等,这些事看似很小,却不仅能给他人带来便利,增加他人对社会的温暖感受,还会给行动者自身带来快乐和自我肯定。另一方面,政府也应不断改善民生,努力保障老百姓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提升政府及官员在公众心目中的道德形象。(向楠

⑨ 中铁私有化的利与弊你们知道多少谢谢参与谈论…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根本就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中铁私有化的结果肯定是股价狂跌,然后股份被管理者集团低价购买,股价在疯长了后也不会给股民分红利,管理者都忙着套现。这就是中国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私有化的进程。

热点内容
巩义律师吧 发布:2025-01-16 21:59:18 浏览:598
劳动法里月工资怎么算 发布:2025-01-16 21:54:23 浏览:898
环保的规章制度有哪些 发布:2025-01-16 21:43:31 浏览:32
商场垃圾房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6 21:16:38 浏览:68
网上转发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6 21:13:26 浏览:931
代表两会传达民法典 发布:2025-01-16 21:06:52 浏览:848
消防法治警营心得体会 发布:2025-01-16 21:03:28 浏览:267
民法典的全程 发布:2025-01-16 20:25:58 浏览:348
法院公告的形式 发布:2025-01-16 20:16:53 浏览:999
海商法第五十六条 发布:2025-01-16 20:02:11 浏览: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