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刑法学作业1

刑法学作业1

发布时间: 2022-04-20 22:47:58

❶ 电大2016年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有题目)

找试题答案的话,我觉得可以去电大题酷小程序找一下的,这是最近刚出不久的搜题小程序吧,感觉搜题搜答案还行,基本上都能搜到的,希望能够帮到你~~~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以营利为目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的有集资诈骗罪、保险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主体包括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特定减税、免税进口的货物、物品,在境内销售牟利构成犯罪的,应定()。
选择一项:
a. 偷税罪
b. 骗取出口退税罪
c.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d. 逃避追缴欠税罪
正确答案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香烟而加以销售,数额较大的,应定()。
选择一项:
a.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b.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c.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d. 假冒注册商标罪
正确答案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❷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作业

四人劫持金某后从金某身上收取400块现金及手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共犯,这点没问题
后用专手机向被害人家属属勒索财物的行为够不构成绑架罪共犯,这有争议
按照完全犯罪共同说,各共犯人的罪名完全一致才成立共犯,所以四人只有刘某和安某构成绑架罪共犯,其他两人不是共犯人
按照部分犯罪共同说,行为人必须均构成犯罪,罪名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共通性才成立共犯,由于张某、周某不构成绑架罪,所以不成立共犯(这是通说)
按照上述共犯理论,只定刘某和安某的绑架罪共犯
现在最新的行为共同说认为四人均构成绑架罪的共犯,只不过由于张某、周某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不受刑事处罚
所以,按照通说,对四人按照抢劫罪的共犯处理,对刘某和安某按照绑架罪的共犯处理
刘某、安某数罪并罚

❸ 刑法作业 一

BABD

❹ 刑法作业1,(多选题,)求答案

1. 叛逃罪的主体是(BE )
A.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B.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D. 掌握国家秘密的中国公民
E. 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解释 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构成叛逃罪主体。

2. 破坏交通设备罪的交通设施包括( ABCDE)
A. 轨道
B. 桥梁
C. 航道
D. 灯塔
E. 机场

3. 犯罪构成回答的问题是( ABE)
A. 什么行为是犯罪
B. 犯罪是怎样成立的
C. 犯罪的本质属性
D. 犯罪的基本状态
E. 犯罪的成立要具备哪些法定条件

解释: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CD选项都不满足犯罪构成的概念。

4. 一般自首的构成要件是(ABC )
A. 犯罪未被发觉
B. 自动投案
C.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D. 揭发他人的犯罪事实
E. 为侦破其他案件提供重要线索

解释:DE是立功,不是自首。

5. 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危险方法是指(bcde )
A. 杀人
B. 放火
C. 投毒
D. 爆炸
E. 其他危险方法

解释:还有决水等等。参见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6. 我国刑法采用的法定刑有(CD )
A. 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B. 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C. 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D.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E. 选择性法定刑

解释:D是我国刑法广泛使用的,C在我国刑法的某些条文中使用。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AB错。E选择性法定刑指不同身份阶级的人选择不同的刑罚,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7. 贪污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BCDE )
A. 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
B. 国有财产的所有权
C.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的所有权
D. 公司、企业财产所有权
E. 用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专项资金的所有权

解释:廉洁不是客体,是一种主观。

8.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实施下列犯罪行为后进入我国,我国司法机关有管辖权的是(ACDE )
A. 走私毒品
B. 吸食毒品
C. 运输毒品
D. 贩卖毒品
E. 劫持航空器

解释:吸毒不是普遍管辖原则的内容。

9. 量刑情节分为(ABCDE )
A. 一般情节
B. 特殊情节
C. 法定情节
D. 酌定情节
E. 从宽处罚情节

10. 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有( BCD)
A. 侵害的客体仅仅是市场管理制度
B. 在客观上,表现为不诚实交易的行为
C. 本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一可以是单位
D.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E. 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❺ 刑法学1第一次作业

ABCD
ADC
CD
C
ABCD
ABC
ABCD
ACD
BC





另外不知道你是大几的,我想解释下第10题的D项:
丁第一行为是故意,第二行为是过失,版属于因果关系错误权。
如果按具体符合说;丁构成故意杀人未遂+过失致人死亡
如果按法定符合说:丁构成故意杀人既遂

❻ 09 秋季 刑法学第一次作业

单选:
第一题,它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第二题,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回
第三题,放火罪。答
第四题,绑架罪。
第五题,贪污罪。
多选:
第一题,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
第二题,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 、由主客观要件组成。
第三题,犯罪客体、犯罪对象、犯罪主体。
第四题,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一般客体。
第五题,法律的规定、职务上的要求、引发危险的先前行为。
第六题,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对危害结果可能发生所持的态度。
第七题,本人合法的财产权益、本人的人身权益 、他人合法的财产权益、他人的人身权益。
第八题,拘留、有期徒刑、死缓。
第九题,自首犯。
第十题,5年、10年、20年。
第十一题,贵重金属、淫秽物品、珍稀植物制品、手机。
第十二题,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行政处罚后又偷税的。
第十三题,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第十四题,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他的埋藏物。
第十五题,乙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丙构成包庇罪、 丙构成窝藏罪。

❼ 电大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刑法学(1)作业1
第一题:山本某某,女,42岁,日本国籍。马某某,男,35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
参考答案:参看教材有关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事管辖权问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山本某某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某某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山本某某和马某某的走私行为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同时,山本某某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某某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不是发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辖。对山本某某和马某某的行为应适用我国刑法关于走私毒品罪的规定予以处罚,毒品的数量应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进行纯度考虑。并以此作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题:王××(男,17岁)与被害人陈××(13岁)系邻居,平素关系甚好。一日,王××与其弟去河边洗澡...
参考答案: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王某的行为构成了不作为形式的过失杀人罪。从客观方面看,王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王某负有实施保护陈某安全的特定义务,这种特定义务是由王某先行的行为使陈某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陈某是儿童,王某答应他将他带到离河岸七米多远处的深水处游泳,这无疑使陈某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因而就产生了王某应当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王某有履行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的可能而未能履行。王某的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和对象,即陈某的生命权。并且,王某的不作为与陈某的溺水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从客观方面看,李某的不作为行为构成犯罪。从主观方面看,王某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王某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预见到如果自己不陪同保护或把陈某带回到岸边。陈某很可能会发生溺水死亡的危险。然而他却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正是由于这种不负责任的疏忽大意导致了陈某溺水死亡结果的发生,所以,从主观方面看,王某的行为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刑法学(1)作业2

第一题:赵某,男,1989年3月生,某某学校初一学生...
参考答案:赵某焚烧他人房屋边的草堆,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且对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其行为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赵某实施放火行为时不满十四周岁,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符合犯罪主体的成立条件,其行为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第二题案情:李某,男,45岁,农民。李×小,男,15岁,李某之子。某日,李某见一群农民在他家自留山坡上控树蔸作柴烧...
参考答案: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故意(间接故意)杀人的行为。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李某明知山坡上有许多人,而与其子一道从山上向下滚石头,导致他人死亡。李某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采取放任的态度,属于故意(间接故意)杀人的行为。

刑法学(1)作业3
第一题:王某,女,33岁,经人介绍与汤某相识结婚而因家庭琐事毒杀案件...
参考答案:王某的行为属于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答题时要具体叙述犯罪中止的含义及具体描述)王某出于杀害汤某的目的,实施完成了投放毒药的故意杀人的行为,因而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但是其很快就基于自己的意志,将被害人送至医院抢救脱险,有效地阻止了既遂结果的发生,因而其行为符合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中止。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王某的故意杀人罪已经给被害人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身体伤害。因此对王某的故意杀人罪的处罚原则是应当减轻处罚而不是免除处罚。

第二题:周某,女,17岁;甘某,女,16岁,李某,13岁,孔某,男,19岁,胡
某,男,18岁...
参考答案:周某、甘某、孔某、胡某四人均已年满16周岁,属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应当对自已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周某、甘某(要具体描述犯罪情节)出于共同的故意,共同实施了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共同犯罪。周某属于强奸罪的教唆犯,孔某、胡某直接实施了强奸行为,因此属于强奸犯的实行犯。周某既有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又有强奸罪,就对其实行数罪并罚。根据刑法规定,满14不满18的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处罚,不满18的不适死刑。周某、甘某犯罪时均不满18,因此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且不适用死刑。

刑法学(1)作业4
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案情:李某,男,36岁。1998年11月,李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
一年...
参考答案:李某不构成累犯。我国刑法典规定的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在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本案中,被告人李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又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但他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是附条件的不执行刑罚,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了,而不是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因而不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对李某第二次犯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按照刑法第69条对判决宣告前一人所犯数罪应当首先分别定罪量
刑,然后根据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第二题:案情:王某(男,26岁,无业)从吴某家盗窃...
参考答案:法院的判决有错误。应以抢劫罪判王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罚金若干元。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据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本案中,王某先在吴某家盗窃2000余元,构成盗窃罪;后为了抗拒抓捕而杀死了李某,构成了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条件,所以对王某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57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所以应以抢劫罪判王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罚金若干元。

❽ 刑法学1第二次作业,请高手详细解答,谢谢!

1、B 特别规定,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在域内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D 新刑法是97年颁布,甲的犯罪行为已在新刑法颁布之后,不涉及溯及问题
3、C 有条件,即不是完全依照刑法追究。根据域外受刑情况可以减免判刑。
4、D 目的是为了节约刑法调整成本,也体现刑法谦抑性
5、C 77条,69条
6、D 第6条第二款
7、A 故意杀人是结果犯,行为结果未成,行为发生,且主观故意,未遂。
8、D
9、C 出于人道主义应该延缓刑罚。
10、B 排除法得出
11、C 第50条规定死缓变更故意犯罪经核准后死刑执行。

❾ 刑法学(1)作业1 第一题

2人的行为都构成犯罪
按属地原则的规定,只要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内,无论是犯专罪行为地,结果地,都归我国管辖,因此属,山本适用我国刑法
马xx应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不能是属人原则,属人原则是对属地的补充,不能同时适用或优先适用

❿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第二题答案

第二题:
答:(一)王某某的行为与陈某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为王某某将回未满14周岁的陈某某带去河边答游泳就有义务保证其人身健康和安全,但王某某在可以履行有关义务的能力的情况下,没有将陈某某从深水区带回,导致了陈某某溺水而亡,因此王某某的行为与陈某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王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其行为表现形式为不作为,主观心理态度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因为构成不作为犯罪应构成三个条件:一是存在应履行的义务;二是有履行义务的能力;三是没有履行特定义务导致了严重后果的发生。王某某将未满14周岁的陈某某带去河边游泳就有义务保证其人身健康和安全,但王某某在可以履行有关义务的能力的情况下,没有将陈某某从深水区带回,导致了陈某某溺水而亡严重后果的发生,应构成不作为犯罪。王某某在将未满14周岁的陈某某带去深水区游泳,后应该预见到不及时将其带回可能会导致陈某某的溺水身亡的后果的发生,但王某某在自行洗澡后感到身体累便自行上岸回家,而没有把陈某某带上岸,没有预见到后果的发生,应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主观心理态度。

热点内容
合同法税率 发布:2024-11-08 06:32:40 浏览:903
两民法典 发布:2024-11-08 05:26:08 浏览:176
菲律宾劳动法关于13薪水 发布:2024-11-08 05:04:37 浏览:617
美国法律硕士申请攻略 发布:2024-11-08 03:59:32 浏览:811
云南发展中医药条例执法检查 发布:2024-11-08 03:10:04 浏览:291
法院换届年 发布:2024-11-08 02:45:13 浏览:83
我国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则 发布:2024-11-08 02:45:12 浏览:660
2015护理相关政策法规 发布:2024-11-08 02:44:18 浏览:522
婚姻法解释24条的补充规定 发布:2024-11-08 02:19:42 浏览:869
餐饮业法律法规2016 发布:2024-11-08 02:18:18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