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元素生命

道德元素生命

发布时间: 2022-04-21 08:14:32

道德主要涵盖哪三方面

定义1:由个体自我意识为起始,引影到群体当中,形成的《精神》《语言》《行为》宏观性微略统一,即为道德。
定义2:道德就是脱离人的自然属性而适应人的社会属性。( 这里说的人的自然属性,实质就是动物性。)
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范。由于人类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动态规律,来主导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因此,随着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道德的标准即随之提高。
定义3: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定义4: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以下原词条释义仅仅是对行为规范意义上的道德的一种理解: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我从80年代开始查找道德的定义,没有很恰当的解释,经思考、请教好多前辈,终于得到以上结论,拿来共同教育后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㈡ 道德是啥啊我想知道

哲学上说一切都是物质,确实如此。德也是一种物质,不过是以场的形式存在于另外的科学没探测到的空间里。
古人说积德,损德也是很有道理的。

(以下内容为转载别人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建立在传统信仰基础上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根基,这个文化基因的根本就是有神论。

道德,道德,‘道’的内涵是承认:宇宙运行并存在着一个特性、规则、法则或理解为真正的理,即真理。佛家称之为‘法’,道家称之为‘道’,道和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合乎道,顺应道,则生德积德,违背道、背道而驰,会失德损德。

德是精神标准吗?不,‘道’在某种意义上才是精神标准。‘德’在fl佛法里被明确告知,那是地地道道的物质,白色物质,像场一样布满人的周围,存在于另外空间,肉眼是看不到的。德随着元神走,有德才能够有福分享受未来,所以古人常说谁谁生活过得好,机遇好,大富大贵,那真是前世积德了,或说祖上积德了;谁谁不好,可能是损德了。从‘积’这个词看,德明显不是精神标准,是实实在在可以积累可以损失的物质。业力是失德产生的相应物质,黑色的阴性物质,业力因为是背离道,也就是违背道德产生的,有罪性,所以东方文化看人遭罪被认为可能是在还业,偿还业债;西方文化正好叫赎罪,其实说的都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真理啊。

无神论的危害正是否定了天理“道”,不承认神的存在,不承认轮回和报应,随之带来的危害就是人不再看重德了。现代人提倡的道德、公德早已失去了原有的传统内涵,人怎么会从心底敬畏她呢?现在真是笑贫不笑娼,笑廉不笑贪的年代,这和破坏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这可是重罪大罪欺天之罪啊。

中华民族几千年承传着自己的祖先文化,敬天知命,道德在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近代外来文化的入侵,推行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再通过‘文·革’的强力剿杀,使得传统道德文化成为苟延残喘的形而上学式的东西。越是新一代,越不把传统道德文化当回事,仁、义、礼、智、信、以及孝道统统被抛在脑后,后果不可怕吗?太可怕了!中华大地处处是‘潜规则’,即不讲天理道德,又逾越人间法律,找到一块净土是真难了。百家讲坛里讲国学,也大多是抛弃了有神论来阐述的,如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因为你不信的东西未必真的不存在,报应是如影随形的。

顺便补充一下:传统文化中,信仰所提到的‘天’应该是指另外空间,不是我们这个空间。做个假设:比如我们的空间叫分子层,离我们比较近的一层空间是原子层,原子散布在宇宙中,比分子存在的范围要大的多的多,分子排列组合可以形成我们这个空间的万事万物:空气、水、生命......。那么原子的空间或称为境界中,原子是不是平均分布的呢?肯定不是,那么原子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排列组合形成相应的原子世界呢?原子构成的生命和物质?这只是兔子对一个独立空间的假设,如此类推:越微观的粒子形成的时空越庞大。

就像我们认识空气一样,以前人认为空气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后人发现了:哦,还有氧气、二氧化碳.....光粒子、各种波等等等等,原来不是空的。再然后人们又认识到:宇宙中有真空,这次真的空了!呵呵,其实啊,人对微观粒子的研究有限,那个粒子是可以无限分解的,更小的粒子,还有更小,还有更小........。释迦牟尼佛早在2500年前就说过了,这个宇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人认为真空,其实是遍布了更微观的人类没有认识的粒子,根本就不是真的空了。

也就是越微观的粒子,在宇宙中的存在范围越大。每一层粒子是不是都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呢?有不少顽固的朋友认为,什么时代了,还谈有神论?你看宇航员都飞到天上了,怎么没看到神啊?我们却没有想过,我们人类活动范围再大,也没有突破其他粒子构成的另外空间,宇航员等于是在我们的空间里平行移动了位置而已,怎么能够看得到神呢?你不用上到天上,神就来在你身边,你还是看不到的,因为不在一个空间中啊。就好比一个原子空间的生命站在你身边,你能够看得到吗?所以历来高层次的生命要度人,都得投胎转生到人类的空间,有了人身,你也就能够看到和闻道了。当然,这时候你看到的已经是实实在在和你一样的肉身的人了,你只有通过其宣讲的道来认识,这个人是不是圣人。所以释迦牟尼佛、老子、耶稣等等,从来就有人信,有人不信。

㈢ 道德观念和道德概念有什么区别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在不违背自然发展的前提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我从80年代开始查找道德的定义,没有很恰当的解释,思考请教好多前辈,终于得到以上结论。拿来共同教育后人。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moral)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人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其行动必须顾及别人或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否则就会引起纠纷或冲突。早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维护部落成员的共同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就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调节各人行为的准则。遵守这些准则,便称之为善,就会受到舆论的赞许或使个人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便称之为恶,就会受到众人的谴责或使个人感到内疚而力求改正。这些由舆论力量与人们的“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施行的总和,就是道德。道德规范(moralnorm)是一种分辨善恶的尺度,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自从社会出现了对立的阶级,道德就成了各阶级内部协调关系和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手段。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对于善与恶往往有各自的标准与看法,除了公德外,道德从总体上说也就有了阶级性,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也总是统治阶级的道德。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尽管旧道德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还有一些影响,但占统治地位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人阶级的道德。在工人阶级看来,凡是有利于人类彻底解放事业的行为都是善行;凡是损害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恶行。工人阶级的道德正是我国现在所提倡的道德,这是用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的道德,所以也叫社会主义的或共产主义的道德。

什么是道德?因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人们最终的追求是幸福,所以道德就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幸福而逐渐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规范。
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正确的行为。
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
因为人是时代的产物,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是不尽相同的。当你幼小熏陶于清真教的教化中,那么你的信仰就是真主了;当你幼小受教于天主教的感化里,那么,你的信仰就是上帝了;如果你幼小污染于金钱铜臭之环境,那么,金钱就是你的上帝了。
因为人的信仰不同,所以人们的道德观也就不尽相同,所以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就不尽相同,所以社会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是不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因。
相反,如果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都崇尚一些共同的道德,那么,我们的世界必然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一个脱离了生存危机的人的崇高信仰,不是天生俱来的,而是从优良的教育中学来的,是从爱的熏陶中萌发的,是在适合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崇高的信仰,来自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来自于伟大的社会——幸福主义社会。
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我们的信仰和道德应当服从于客观规律,服从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为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大地是人类的母亲,所以,呵护地球,保护自然就是爱我们的家,就是爱我们的母亲,所以让地球更和谐地存在应当是我们最崇高的理想,因为他关系到我们人类的千秋万代。
历史地看,封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和谐的社会,因为它存在着高等人与低等人的矛盾,但它与自然却是相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谐的多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是平等的社会,但它与自然却是极为地不和谐,滥砍滥挖,乱捕乱杀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大自然已被现代社会给破坏到了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危险程度,而我们还在高呼着GDP万岁,自由万岁!现代的人类,你们太不道德了,你们对不起祖先,对不起我们的子孙。
[编辑本段]道德定义
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范。由于人类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动态规律,来主导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因此,随着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道德的标准即随之提高。
在《博弈圣经》中说道:“优先预测悲剧后作出的忍让是道德。”
优先预测胜利前作出的竞争是博弈。
竞争与忍让基本对立,博弈与道德基本对立。赢在博弈,就缺失道德;赢得道德,就缺少博弈。
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词源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道德的定义与道德观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道德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
它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创造的精神产物。目的是使被统治者自愿的放弃自己的利益,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阶级的奴役。
因此阶级社会的道德往往是一种最卑鄙的双重标准,对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行为规范。
统治阶级往往把自己的利益等同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被统治者的个人利益无条件的服从虚幻的集体利益(即统治阶级的利益),甚至必须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的生命。
中国
中国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传说中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经》,到汉朝传为《五经》,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孔子发展的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以后儒家又将《五经》发展为《十三经》,这些儒家经典学说,成为中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尽管各个时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并不完全符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学说是历代中国社会道德观的依据。
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国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为补充。同时,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顺应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条文,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在法律上的诉求。
道德具有普适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皆适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大学》:“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人之有阶级、等差,各国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于天赋人权之说。吾国之言平等,则基于人性皆善之说。以礼之阶级为表,而修身之平等为里,不论阶级、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

㈣ 以道德与生命为题写一篇感想

道德与生命
寒风吹落了树枝上摇曳的黄叶,让它埋进了深土。南国的冬天,只剩下一些四季常青的树木,傲然挺立在寒风中。噢,我愿当作那一棵在寒风中褪尽了树叶的落叶树,不像常绿树在寒冬里刻意展示自己,而是把那一份展示化作力量,等待明年春暖花开。
有人说:"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这就是生活。"在收获的气氛被南下的寒风中冲淡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在与时间赛跑的日子里,生命是这么的短暂,青春是这么的充满活力。学习的知识就像年轮,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在你的头脑里一点一滴地在刻写知识的痕迹。在学习上收获之后,我不禁感慨:忙碌一点,再忙碌一点,这就是学习。
我感叹于时间的流逝似流水无痕,所以我加倍珍惜时间。在明年的那一次决定命运的考试前,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片书的海洋。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生命只有一次,不要在碌碌无为后而悔恨。"他说到,也做到了,这才有了一部闪烁着生命激情的不朽伟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与时间的赛跑中,我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真谛。是的,在学习的田野上,拥有同样的阳光,充足的水源,但结果长出的果实的丰富与否,就要取决于它所得到的肥力高低。我们在简单的生活中忙碌地学习,努力制造能量,在不断的努力中等待明年取得丰盛的收获。
我惊叹于青春的激情与活力,所以我加倍努力播下自己的一份种子,等待开花结果。毛泽东同志说:"十七八岁的青年犹如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是的,我们就像太阳,要懂得播种光和热,才会收获一片生机勃勃。但如果我们不懂得播种,那么大地将是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而我们所获得的也仅仅是一片黑暗而已。青春是向上的,只要在青春时懂得播种,善于播种,展现在你面前的将一片绿油油、生机盎然的丰收之野。
纵然播种是我们通往成功殿堂的一条重要道路。我们渴望收获,渴望走进成功的殿堂,那么,我们就得学会去播种。当我们立足于一幢宏伟的建筑前惊叹于它的辉煌时,我们不该忘记,这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由一块块普通的砖块堆砌而成的,也可以说,这是由一次次地播种而收获到的。同样是一堆砖头,如果你去利用它,它可能会制造出世界上最华丽的建筑,相反,如果你懒于利用它,那么它最终仅是一堆无用的砖头,而你也将一事无成。
我播种,所以我收获。我深深地懂得"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所以,我握着知识的锄头在学习的田野里辛勤地劳动着,在梦境中从朦胧的状态逐渐清晰,直至将它成为现实。
也许,冬天里的树儿也在做着同样的梦。它们在寒风的摇曳下,逐渐地褪尽了自己的叶子,让它们落叶归根。这也是在播种一种与我们同样的希望。它让叶儿们给它补充了养分,积蓄力量,想在明年春天展现自己的繁盛,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这是树的收获。在春天,人们只会赞美这些重现光彩的树儿,而不会去赞美那些不懂得播种的常绿树。
"丰富一点,再丰富一点,这就是收获。"我们渴望收获,所以就要"辛勤一点,再辛勤一点地去播种"。

㈤ 什么是道德

行为规范意义上的道德定义
定义1:由个体自我意识为起始,引影到群体当中,形成的《精神》《语言》《行为》宏观性微略统一,即为道德。 定义2:道德就是脱离人的自然属性而适应人的社会属性。( 这里说的人的自然属性,实质就是动物性。) 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范。由于人类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动态规律,来主导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因此,随着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道德的标准即随之提高。 定义3: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定义4: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以下原词条释义仅仅是对行为规范意义上的道德的一种理解: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查找道德的定义,没有很恰当的解释,经思考、请教好多前辈,终于得到以上结论,拿来共同教育后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编辑本段道德的主要功能
一个道德沦丧、缺失的国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也不可能有社会的正常发展、基本社会秩序的存在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归纳起来,道德具有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
认识功能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 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调节功能
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 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 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教育功能
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 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评价功能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 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
平衡功能
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 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 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 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㈥ 道德是什么

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㈦ 生命道德的核心是什么

您好,生命道德的核心是什么价值论。

生命的主题是爱。人间生存着就是需回要爱,如果爱没有了,答那么感情也就没有了,感情是用爱来作基础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是社会的人,打个比方,一个吸毒的人,他的生命的主题是毒品,他的生活充满恨,那么他的世界是黑暗的,因为他违背了生命的主题,他的生命不会被人同情,只能被人唾弃。爱才能人活的温暖,让人生活在蓝天白云下。
生命的伟大是贡献。李时珍用了毕生的精力写了《本草钢目》,他的生命贡献在这本书上,让后人解决了医学难度,他廷长了人类的生命,他的生命就是伟大的,钱学深为中国研制了原子弹,加强了新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打下个强心针。他们象春蚕一样吐出自己最后一缕蚕丝,为人类提供价值,这些生命的贡献是被后人敬仰的,不会被人类忘记的,他们的生命有意义,是我们这些前辈激励着我们后人的斗志。
生命的渺小是无为。如果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是索取和消化,那么我们人类的生产力只会降低,那么这个生命是多余的,一个没有事业心的人和人生追求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的。

㈧ 道德 的诠释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我从80年代开始查找道德的定义,没有很恰当的解释,经思考、请教好多前辈,终于得到以上结论,拿来共同教育后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恶,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中国幸福学之道德定义什么是道德?因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人们最终的追求是幸福,所以道德就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幸福而逐渐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规范。
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正确的行为。
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
因为人是时代的产物,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是不尽相同的。当你幼小熏陶于清真教的教化中,那么你的信仰就是真主了;当你幼小受教于天主教的感化里,那么,你的信仰就是上帝了;如果你幼小污染于金钱铜臭之环境,那么,金钱就是你的上帝了。
因为人的信仰不同,所以人们的道德观也就不尽相同,所以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就不尽相同,所以社会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是不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因。
相反,如果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都崇尚一些共同的道德,那么,我们的世界必然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一个脱离了生存危机的人的崇高信仰,不是天生俱来的,而是从优良的教育中学来的,是从爱的熏陶中萌发的,是在适合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崇高的信仰,来自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来自于伟大的社会——幸福主义社会。
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我们的信仰和道德应当服从于客观规律,服从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为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大地是人类的母亲,所以,呵护地球,保护自然就是爱我们的家,就是爱我们的母亲,所以让地球更和谐地存在应当是我们最崇高的理想,因为他关系到我们人类的千秋万代。
历史地看,封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和谐的社会,因为它存在着高等人与低等人的矛盾,但它与自然却是相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谐的多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是平等的社会,但它与自然却是极为地不和谐,滥砍滥挖,乱捕乱杀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大自然已被现代社会给破坏到了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危险程度,而我们还在高呼着GDP万岁,自由万岁!现代的人类,你们太不道德了,你们对不起祖先,对不起我们的子孙。 道德定义道德就是 脱离人的自然属性而适应人的社会属性。( 这里说的人的自然属性,实质就是动物性。)
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范。由于人类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动态规律,来主导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因此,随着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道德的标准即随之提高。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词源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道德的定义与道德观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道德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
它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创造的精神产物。目的是使被统治者自愿的放弃自己的利益,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阶级的奴役。
因此阶级社会的道德往往是一种最卑鄙的双重标准,对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行为规范。
统治阶级往往把自己的利益等同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被统治者的个人利益无条件的服从虚幻的集体利益(即统治阶级的利益),甚至必须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的生命。
中国
中国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传说中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经》,到汉朝传为《五经》,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孔子发展的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以后儒家又将《五经》发展为《十三经》,这些儒家经典学说,成为中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尽管各个时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并不完全符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学说是历代中国社会道德观的依据。
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国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为补充。同时,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顺应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条文,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在法律上的诉求。
道德具有普适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皆适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大学》:“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人之有阶级、等差,各国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于天赋人权之说。吾国之言平等,则基于人性皆善之说。以礼之阶级为表,而修身之平等为里,不论阶级、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1]。”
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口头上标榜仁义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义道德,因此人们往往“听其言而观其行”然后作出评判。个人对道德的意见,对己对人,有宽容者,有苛求者。中国文化中多有提倡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恕的思想。子曰:“厚以责己,薄以责人。”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四维:礼、仪、廉、耻
四维的说法,最早载于《管子》。《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五常:仁、义、礼、智、信
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整体德目“五常”。五常不仅是五种基础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2]。
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谓总体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离开了仁、义,忠、孝、礼、乐等等都失去了意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白虎通》:“君臣以义合,不可则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义相比其他价值观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仁、义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为证,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孔子: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 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子言:“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韩诗外传》:“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仁 —— 子曰:仁者,爱人。仁之广义,涵盖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其言也讱。”“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而,仁并非远不可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不是无理性、无原则或者软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必有勇。”
义 —— 子曰:“义者,宜也。”朱熹:“义者,天理之所宜。”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子曰:“君子之所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天下。”“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四字:忠、孝、节、义
忠、孝在中国社会是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兴于夏,“夏道尚忠,复尚孝”。
忠 —— 《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礼记·表记》中载孔子言:“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爱,有忠利之教...耻费轻实,忠而不犯”,《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其中“忠”指“君主及官吏之忠于民”。孔子讲君臣关系的侧重点,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此处“忠”指臣忠于君,而在后世帝王时代,这种含义几乎演变为“忠”的唯一含义。孙中山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左传·昭西元年》:“临患不忘国,忠也。” 忠,本指人与人忠,孔子言“近人而忠”、“忠利之教”,孟子言“教人以善谓之忠”,故忠“非专指臣民尽心事上,更非专指见危授命,第谓居职任事者,当尽心竭力求利于人而已”[3]。
孝 —— 《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 孝是人可以从身边之最近处做起的人间关系德目,被称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经》中,子曰 :“教民亲爱,莫大于孝”。“孝之为义,初不限于经营家族。”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主主义》一文中指出:“《孝经》所言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孝最基本的内涵是子女对父母的孝。《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最首要的含义是尊亲,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说孝,往往指子女赡养父母、晚辈赡养长辈,其实,尊敬先于赡养。至于祭祀祖先,祭享之礼,“其事似近于迷信,然尊祖敬宗实为报本追远之正务”[4]。祖先崇拜、祭祀等等,都是家庭宗族孝文化的延伸。
三达德:智、仁、勇
三达德出自《中庸》。《中庸》:“知(智)、仁、勇三者,是天下之达德,所以行之者一也。”
纵欲、禁欲和天理欲求
到了宋代,朱熹针对当时的人欲氾滥和奢华风气,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又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认为追求山珍海味、三妻四妾是违背天理的人欲,而通常饮食、一夫一妻则是天理[5]。在先儒中也有类似思想,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载告子言:“食、色,性也”,《礼记·曲礼》:“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饮食男女的欲求,天经地义,满足符合天理的欲求而又不纵欲。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到了现代,孙中山提出中国固有的八种道德,他在《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中说:“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
八德和四维,合称“四维八德”。
[编辑] 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批判
世界上的大多数古代国家都是以宗教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唯有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说强调“以德治国”。儒家素倡德主刑辅,因为道德教化可以“防患未然”,比严刑峻法更有利于统治。不但可以麻痹人民斗志,而且有利于使统治阶级的思想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
儒家又重义轻利,特别是宋明理学鼓吹“存天理,灭人欲”,把人民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说成“人欲”,也就严重地压抑了人们的权利观念。统治者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利益为所欲为,另一方面却要求人民“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大义灭亲”,就算牺牲生命或残杀亲人也要遵守符合统治者利益的仁义道德。被牺牲者得到的补偿仅仅是事后的精神慰藉而已。
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特点是把宗法观点和皇权至上合二为一,也就是让皇权统治和家长制统治互相呼应,强调子女必须要严守“孝道”,绝对服从家长的命令,而皇帝则被视为全国的君父,全国的人都必须绝对服从他。孝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忠君的感情,以期移孝作忠。忠孝不能两全时要以忠君为上,必要时“大义灭亲”。
这些封建道德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忠孝节义四个字:
忠: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是暴君也不得反抗。
孝:子女必须绝对服从家长,“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家长殴打虐待子女被看作理所当然的权利。
节:中国封建社会中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却被要求守身如玉、从一而终。
义:指被统治者必须誓死服从道德规范,为了统治者的利益必须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的生命。
鲁迅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指明了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㈨ 道德,生命,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道德是一个生命中比较高级的衡量成分,生活必需是人的生活,在世上的一系列的活动,生命生命的

热点内容
民法典生态破坏责任 发布:2025-01-16 03:40:05 浏览:460
基层党员组织条例 发布:2025-01-16 03:40:04 浏览:271
公司注销法律依据 发布:2025-01-16 03:02:42 浏览:282
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 发布:2025-01-16 02:54:26 浏览:441
劳动法对合同工的工龄计算 发布:2025-01-16 02:53:53 浏览:117
法治文化道德 发布:2025-01-16 01:26:16 浏览:733
网络法院宣判 发布:2025-01-16 01:20:30 浏览:721
十八届四中全会一手抓法治 发布:2025-01-16 01:11:56 浏览:457
孙斌律师 发布:2025-01-16 01:06:55 浏览:432
法院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 发布:2025-01-16 01:04:02 浏览: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