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神学政治

道德神学政治

发布时间: 2022-04-21 12:37:50

『壹』 道德的第二层含义

一、对现行道德的定义的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对道德的定义,道德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教科书对道德的定义,“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笔者认为,这两概念有三点不足:一是缺乏鲜明的价值判断,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道德应该以什么作为价值标准,没有提及。没有价值的东西或者价值不明确的东西肯定没有必要作为人们的操守和追求。我们通常说“有道德”、“讲道德”、“以德治国”,实际赋予了道德极高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二是“人们”一词带有范围的模糊性。如果包含地球上所有人那理所当然就应该叫人类了。从我国现行使用的教材中关于道德的特征的论述也可以看出,“人们”很显然不是指“人类”,而是指一定地域一定历史时期甚至于某特殊阶层的共同体。 “人们共同生活”的范围有地域性、民族性、阶层性甚至宗教区域性,所以就有不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也就具有多样性、民族性、阶级性了。这么一来,道德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标准。例如农村普遍重男轻女,世界各地的种族歧视,基督教歧视妇女的教约,一些国家的冷战、霸权主义思维,都可能代表“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看来统统可以是“道德”。三是道德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宗教、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有何本质区别没有界定。“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特殊在哪里? “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的社会意识形态”,很显然是传统习俗、伦理、宗教、统治阶级的意识和思想家的一些学说,诸多因素错综交织引起的,这就意味着道德是复杂的多因素引起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大染缸”。笔者认为,如果这样定义“道德”,道德并不具有先进性,这是因为,第一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可以用它来作为控制人们思想,愚弄民众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作为统治阶级禁锢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本身就没有正义性,因而阶级性的本质是反道德性。第二它具有民族性,道德的民族性根源主要是宗教性,宗教大多是信奉上帝、神之类的(无神论的宗教只有我国的道教,它没有成为我国的民族宗教),其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因而是非科学的。一个反道德的,非科学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给它被上华丽的“道德”外衣?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道德”必须进行重新科学定义。

二、科学道德定义的要素

如果我们分析古今中外思想家的思想,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些跨越时空仍然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例如,仁爱、诚信、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正义等等,成为了跨民族跨地域的人们的普遍的追求,与宗教和统治阶级愚弄民众的伎俩格格不入,经过历史长河的涤理砥砺,越发绽放出夺目的光芒。笔者认为,这才是道德的范畴,也才符合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讲道德”的语义。

科学定义的“道德”必须有科学的思想基础

现行定义的道德的思想基础五花八门,派系林立。让我们先看看欧洲曾经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思想基础。举三例:1、神学宗教思想。宗教在古代西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些宗教所供奉的都是神灵,遵守神的旨意就是道德(让神的旨意成为社会习俗和行为规范),通过神使社会的不平等,奴隶制度,民族的仇杀“合法化”。比如《圣经》中有战俘为奴隶的规定,甚至有要犹太人去灭绝其他民族的文字。

2、伦理教化思想。柏拉图的教化理论认为,灵魂分为欲望、激情和理智三个部分,相应的德性分别是节制、勇敢和智慧,这三个部分各自的功能发挥到优秀状态,同时又能和谐,就是整体心灵的正义之德。城邦也相应由三个等级构成:即农工商阶层,他们负责社会的物质财富的生产,所以节制是他们的德性;护卫者阶层,主要职责是护卫城邦,所以勇敢是他们的主要德性;以及统治者,他们要为整个城邦的利益而谋划,所以,他们的主要德性是智慧。这三个阶层各司其职、各尽其分,又能达到社会的总体和谐,整个城邦就是正义的。他认为,除了生产阶层由于理智的羸弱无法获得理性对欲望的统治,而被从教化与政治生活中排除外,道德教化从护卫者阶层开始。很显然,柏拉图的教化理论具有鲜明的维护奴隶制度统治秩序的色彩。

3、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根据自然界“食物链”现象提出“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以此解释社会现象。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被认为是臭名昭著的纳粹的思想武器。

正是这些伪道德、反道德的“道德”怪胎演绎着古代一直到近代的欧洲的阶级统治、政治纷争和民族屠杀并蔓延到全球。然而,我们给它们穿上“道德”的华丽外衣,然后再去用道德的阶级性民族性让它合理化,再然后去用道德去斗道德。

我国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也没有跳出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泥潭。

随着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道德建构在科学的思想基础上已经成为现实可能。一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已经成为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的科学思想武器。二是正在兴起的新的公共哲学思想正为公共管理、市场经济、道德和政治等领域开阔崭新的理论视野。公共哲学主张“共媒(相互媒介)--共働(相互作用)--共福(共同幸福)”,促进“活私开公--公私共创--幸福共创”;倡导“世界同胞”、“世界市民”、“公众”和摒弃“第三人称”(共同参与,不把某群体排除在外)理念等等。这些无疑比区域(民族、国家)分割、阶层(阶级)分割的对立对抗式的理念要进步,更易为全球各国各民族所接受而国际化、全球化。

科学定义的“道德”必须与宗教、非科学的思想体系和习俗划清界限

道德应不应该与宗教、非科学的思想体系和习俗区分?是否应该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查阅相关资料,不同的语境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语境一:“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普世的道德观”。这句话的根源在于把道德定位为民族化、阶级化、宗教化、世俗化、政治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的民族道德、阶级道德、宗教道德、世俗道德、政治道德杂合的“道德体系”。这种杂合的不与宗教、非科学的思想体系和习俗切割分离的道德肯定不具有普世性,从哲学和逻辑的角度讲,没有一种特殊性能够等同普遍性,因此,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普世的道德观。这一观点与现行道德定义的语义一致。

语境二:“宗教是一种缺乏实证支持的世界观,和道德没有必然联系,道德先于任何宗教,独立于任何宗教存在。宗教为了取得世俗的容忍和合法性,寄生在道德之上,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的宗教彼此间冲突但是道德观彼此近似的原因,因为道德中有很多普世的人类社会规范。道德是宗教的传销品,剥离了道德,宗教没有办法让人们支付赎罪卷和功德箱。”这段话中作者把宗教与道德进行了分离,对宗教道德的虚伪性进行了深刻揭露。

如果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阶级道德中的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不良习俗因素从“道德”杂合体中剥离,是不是应该剩下纯粹的道德呢?这种纯粹的道德是不是具有普世性呢?我想,谁也不会否认吧。这样的道德当然不会是一种现存地域性阶级性的道德范式,却是诸多道德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笔者所主张的正是这种与其他因素分离的抽象的寓于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的道德。

科学定义的“道德”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现行的道德概念,在阶级社会,把道德的价值取向定位为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宗教社会,把道德的价值取向定位为宗教服务,是维护宗教秩序的工具,在非阶级社会,其价值取向定位为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笔者认为,这样认识道德,一方面,与政治、宗教、习俗混在一起,功能上没有作区分;另一方面,贬低了道德的价值。道德应该是与道德哲学相关联的十分理性十分智慧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不能与传统习俗、宗教的价值混同在一起。不管以前是怎么样,至少现在我们应该给道德赋予这样的价值: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科学定义的“道德”应该惠及全人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这往往需要人们在价值观念上面求同存异。在道德领域各说各话很多时候是站不住脚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比方说,种族歧视会受到道义上的普遍谴责,公共场所抽烟会普遍受到限制(并且作为文明的标志),中国人在国外上厕所后不冲水也并没有人看成是民族习俗或者道德的差异性而倍加尊重。在全球环境,人权等问题上道义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分歧(如:都肯定要保护环境、尊重人权),分歧的恰巧是基于各自政治的考虑(如:环境责任分担,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道德的标准好像更具有全球性,那种民族的阶级的道德好像不见了踪影。有民族性阶级性的成分恰恰是宗教、政治、习俗。我们通常说尊重民族宗教、习俗,但从来也没有谁说过尊重民族道德。人们在价值观念上面求同存异恰恰是求道德之同存宗教、政治、习俗之异。道德只有惠及全人类,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才能成为人们崇高的价值追求。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决非想以道德普世性为借口淡化国家界限和国家合理、正义的利益,道德的普世性与维护国家的尊严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利益一点也不矛盾,并且可以把捍卫国家合理正义利益作为道德的普世价值而使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得到强化。

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的纵深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才、劳动、商品以及其他各种资源都可以在全球范围流动,经济层面的流动必然带来精神层面的流动,即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成为常态。尤其是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日益密切和频繁,我们还用落后的区域分割、阶层分割的道德观来否认道德的普世性和普世价值已经不符合历史潮流了。

三、重新定义道德

笔者抛出这个议题的目的在于,我国的学术道德概念与日常用语道德含义存在巨大偏差,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学界和广大爱好者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如果不从理论上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关于道德的认识就会长期处于混乱状态。至于应该怎么定义道德,希望能够得到广大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和广泛讨论。笔者初步抛出一个定义作为“砖”,希望能够引出无暇之“碧玉”。

笔者认为,道德可以定义为:道德是人们的崇高价值追求,是与促进人类社会和谐进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关的精神追求、情感意识、行为操守和社会规范。

『贰』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中世纪时期的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政治思想以基督教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时期,政治学的首要问题是教权与俗权的关系问题,是教权与俗权各自的依据、界限等问题。人们很少对政治问题进行单独的研究,对政治问题的讨论,无不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法律、臣民、服从、义务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的。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视《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并将其作为判断是非的惟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2)世俗国家观念淡薄
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的统治降低了国家的作用。根据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国家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社会组织。教会控制人们生活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世俗国家仅仅负责低等级的事务。因此,西欧人的基本观念是“基督教世界”,各个世俗国家只在人们观念中处于次要地位。由于中世纪国家以分封和私人占有为基础,国王与臣民之间的联系以分封时的契约为保障;并以此形成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国家”概念,中世纪的人不了解国家的独立自足和自主,更不了解国家概念的公民团体基础和法律基础。因此,世俗国家观念的淡薄无疑有利于强化教会统治,树立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意识。
(3)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中世纪西欧形成了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据上风。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双城论”、“日月论”、“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最早提出并阐述教权至上主张的是教皇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尼古拉一世是西方教会史上重要人物,他积极主张实现奥古斯丁的政治理想,反对国家干预教会事务,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教皇格里高利七世(1073--1085年在位)是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著名人物,教权派思想在他这里得以发展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会的最高首脑,其权力直接来自上帝。因此,教皇不仅在教会内部事务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其地位也超过了任何世俗国王。教会从未犯错误,也将永远不会犯错误。
(4)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
中世纪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也十分低下。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都是实践需要的直接产物,缺乏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政治思想既体现在国家的政治制度、人们的政治行为中,也体现在宗教仪式和礼仪上。政府和政治家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和运用政治思想,以法令和官方文告的形式表述政治思想;教会领袖也是根据实际需要对政治思想加以应用。这个时期虽然出现过大量论战性的著述,在政治思想方面有许多新的内容,但却大多没有升华为理论形态。所以,中世纪虽然在政治思想上也有不少新的创造,但政治理论基本上显得非常贫乏,很少产生杰出的政治学著作和论文。

『叁』 中世纪神学政治观的主要观点

(1)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中世纪时期的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政治思想以基督教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时期,政治学的首要问题是教权与俗权的关系问题,是教权与俗权各自的依据、界限等问题。人们很少对政治问题进行单独的研究,对政治问题的讨论,无不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法律、臣民、服从、义务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的。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视《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并将其作为判断是非的惟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2)世俗国家观念淡薄
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的统治降低了国家的作用。根据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国家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社会组织。教会控制人们生活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世俗国家仅仅负责低等级的事务。因此,西欧人的基本观念是“基督教世界”,各个世俗国家只在人们观念中处于次要地位。由于中世纪国家以分封和私人占有为基础,国王与臣民之间的联系以分封时的契约为保障;并以此形成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国家”概念,中世纪的人不了解国家的独立自足和自主,更不了解国家概念的公民团体基础和法律基础。因此,世俗国家观念的淡薄无疑有利于强化教会统治,树立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意识。
(3)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中世纪西欧形成了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据上风。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双城论”、“日月论”、“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最早提出并阐述教权至上主张的是教皇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尼古拉一世是西方教会史上重要人物,他积极主张实现奥古斯丁的政治理想,反对国家干预教会事务,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教皇格里高利七世(1073--1085年在位)是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著名人物,教权派思想在他这里得以发展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会的最高首脑,其权力直接来自上帝。因此,教皇不仅在教会内部事务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其地位也超过了任何世俗国王。教会从未犯错误,也将永远不会犯错误。
(4)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
中世纪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也十分低下。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都是实践需要的直接产物,缺乏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政治思想既体现在国家的政治制度、人们的政治行为中,也体现在宗教仪式和礼仪上。政府和政治家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和运用政治思想,以法令和官方文告的形式表述政治思想;教会领袖也是根据实际需要对政治思想加以应用。这个时期虽然出现过大量论战性的著述,在政治思想方面有许多新的内容,但却大多没有升华为理论形态。所以,中世纪虽然在政治思想上也有不少新的创造,但政治理论基本上显得非常贫乏,很少产生杰出的政治学著作和论文。

『肆』 神学政治观

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地位。视宗教典籍为信仰的绝对权威,将其作为判断是非的惟

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伍』 什么是启示神学、理性神学、道德神学、浪漫神学

对於上帝的死亡过程,学者陈鼓应先生作出了归纳:
"启示神学",这是上帝的独裁时代,上帝为全能的创造者。
"理性神学",上帝之为信仰及信念的合理性已遭取消,上帝的价值合理性已大打折扣,天国开始向人间靠近。
"道德神学",以上帝居於人生意义中心,欲与科学划界而治,把外在认知领域划归科学,以道德领域划归上帝,这个时期也是尼采面对的。
"浪漫神学",实质是"浪漫的无神学",认为人类精神及生活各方面已无需上帝,这种神学只把上帝作为抒情工具而已。

从启示神学,到理性神学,再道德神学,再到浪漫神学,上帝也逃不掉"盛极而衰"的法则,道德神学是上帝存在的最后形式

『陆』 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有什么区别

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的区别在于:神学政治观主张神制,认为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权利政治观主张人制,认为权力是国家的,也是统治者的.
神学政治观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地位。视《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将其作为判断是非的惟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权利政治观认为,研究国际政治应当避免理想主义、感情用事和完美世界的乌托邦梦想;应当把道德问题留给神学家和哲学家去研究,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为生存、权力和扩张而斗争的严酷现实上。权力政治论强调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认为权力是一国在国际舞台上追逐自身利益和实现行动自由的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一个民族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越大,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国家权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既有可见的物质的要素,又有不可见的精神要素。概括来讲,国家权力主要包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工业能力、军备状况、人口状况、民族特征、国民士气、外交能力以及政府要素。

『柒』 为什么神学政治论会成为西欧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神学政治论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有益于巩固统治阶级利益

『捌』 古人为什么用神学解释政治

政治一词,是近代的产物。在古代是没有政治的这个名词的,所以也谈不上什么用神学来解释政治这一说法。
古代叫治国,为政。孔子说:为政以德。
中国古代代,人们都信神,尊儒释道三教。这是社会环境,道德环境。为政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

『玖』 儒家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这里的道德神学指什么

牟宗三先生说儒家是“道德的形上学”,但没说道德神学,他认为康德的学说是道德神学。
道德神学的意思是由道德入手来建立的神学。什么意思?就是说我并不是先去预设有个神在,然后神创造了道德,神规定了道德。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先有神,后有道德,这个叫“神学伦理学”。道德神学是反过来的,我先承认人是有道德的,然后这个道德从哪来?我只能推测它来自于神,所以说是由道德入手来建立的神学。康德就是这样做的典型。
宋明理学和道德神学有相似性,就是都是从道德入手来建立更高层次的体系。只不过理学把“天理”作为终极,没有一个明确的神,所以不能说是神学。但天理也是不可名相的,不能直接把握的,所以牟宗三先生说儒家是“道德的形上学”。
至于为什么把儒家说成道德神学。我猜是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只要不是唯物的,就是唯心的要否定的,所以硬安一个“道德神学”的帽子来否定理学。

『拾』 简述政治道德宗教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哲学是远离社会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虽然它们与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但这种联系是存在着的。宗教与哲学一样,都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来说明的上层建筑。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经历了由氏族宗教到国家宗教、世界宗教的发展历程。无论宗教采取何种形式,都要对上帝、神灵、灵魂和来世生活作出回答。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别形成了有神论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对上帝或其他神灵的崇拜,对灵魂不朽的信仰和对来世生活的追求,因而任何宗教都包含着有神论的唯心主义哲学或这种哲学的萌芽。宗教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的起源与唯心主义的哲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是寓于人体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同样,由于自然力被人格化,由于智力发展中自然发生的抽象化的过程,最初的神产生了。随着宗教的向前发展,这些神愈来愈具有了超世界的形象,由于氏族、部落融合以至统一王朝的建立,在人们头脑中,从许多神中产生了一神教的唯一的神的观念。因此,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的观念。哲学家依据他们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任何宗教神学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时都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任何无神论都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唯心主义哲学与宗教神学实质上是相通的。唯心主义的实质在于把心理的东西作为最初的出发点,从心理的东西引出自然界,然后再从自然界引出普通人的意识。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隐蔽起来的、修饰过的鬼神之说。一切唯心主义者,不论是哲学上的还是宗教上的,都相信神灵、启示、救世主、奇迹创造者,至于这种信仰是采取粗野的、宗教的形式还是文明的哲学的形式,这仅仅取决于他们的教育程度。从哲学的发展来看,唯心主义与宗教神学是一致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不能彻底了解思维对存在的关系,弄清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引出了关于可以和肉体分开的灵魂的学说,然后引出了灵魂不死的论断,最后引出了一神教。

热点内容
两民法典 发布:2024-11-08 05:26:08 浏览:176
菲律宾劳动法关于13薪水 发布:2024-11-08 05:04:37 浏览:617
美国法律硕士申请攻略 发布:2024-11-08 03:59:32 浏览:811
云南发展中医药条例执法检查 发布:2024-11-08 03:10:04 浏览:291
法院换届年 发布:2024-11-08 02:45:13 浏览:83
我国刑法法定的基本原则 发布:2024-11-08 02:45:12 浏览:660
2015护理相关政策法规 发布:2024-11-08 02:44:18 浏览:522
婚姻法解释24条的补充规定 发布:2024-11-08 02:19:42 浏览:869
餐饮业法律法规2016 发布:2024-11-08 02:18:18 浏览:119
婚姻法解释二修正 发布:2024-11-08 02:12:43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