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几套
① 财政部:“十四五”期间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4月7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在答记者问时,在谈及下一步健全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时,表示“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正在立法中的房地产税,将对普通老百姓住房征税,因此备受外界关注。
财政部官员最新表态透露哪些信号?
多位财税专家对第一财经分析,这一表述并不新鲜,财政部部长刘昆去年底撰文也表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作为房地产税立法重要参与者,财政部这一表态,意味着房地产税立法仍会稳步推进,但由于房地产税较为敏感复杂,何时完成立法并实施依然没有明确时间表。
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开征新税种必须先立法。目前房地产税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会同财政部组织起草。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日图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完善房地产税法律草案、重要问题的论证等方面的工作,待条件成熟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截至目前,房地产税法草案尚未对外公开征求意见和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3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召开财税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坚持与时俱进、长短结合,加强宏观政策特别是财税政策研究,更好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服务。当前的重点要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这次座谈会强调了加强对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财税政策研究,其中就包括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问题的研究。
尽管房地产税立法中涉及征税范围、税率、计税方式、税收优惠等要素尚不明确,但官方已经明确立法原则,即“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在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下,房地产税立法先行是普遍共识。而由于房地产税属于地方税种,因此采取“充分授权”原则,由地方在法律范围内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来决定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房地产税开征时间、税法规定的税率幅度内确定具体税率等。分步推进原则意味着房地产税征收,可能采取先城市后乡镇、先市民后农民、先企业后个人策略逐步实施。
目前不少国家已经开征了房地产税,中国房地产税制度设计也会参考国际上共性的制度性安排。
2018年全国两会上,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答记者问时,总结了国际上房地产税制度的四大共性,分别是所有的工商业住房和个人住房都会按照它的评估值来征税;所有国家的房地产税制度安排中都有一些税收优惠,比如可以作出一定的扣除标准等;房地产税属于地方税,收入归属于地方政府;房地产税需要建立完备的税收征管模式,使房地产税征得到、征得公平。
此前财政部已经明确将对工商业房地产和个人住房按照评估值征收房地产税。房屋的评估值应是房屋市场价值,而非房产原值(即购房时价格),但由于近些年房价上涨较快,因此最终评估值应该会有折扣,房屋评估值一般会低于市场价值。
事实上,现行的针对工商业房产征收的房产税在计税时,对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具体标准由地方确定。
除了借鉴国际经验外,史耀斌强调,会按照中国的国情出发来合理设计房地产税制度。
“比如,合并整合相关的一些税种;再比如,合理降低房地产在建设交易环节的一些税费负担等。这样,使我们设计的房地产税制度能够更加合理、更加公平,既能够起到筹集财政收入的作用,又能够起到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积极效应。”史耀斌说。
专家认为,房地产税立法必然要合并当前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目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两大税种也不在全国人大立法规划中。随着对后端居民住房保有环节征税,前端的建设、交易环节税费负担将相应降低,确保总体税负平稳,这有利于房地产税推出。
目前房地产税立法已经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第一类项目,即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
② 房地产税渐行渐近 对市场有何影响
房地产税渐行渐近。
5月11日,财政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负责同志在京主持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听取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及部分专家学者对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这被业内人士评价为“决定房产税立法、征收的四个单位聚齐了,信号意义非同一般”。
房产税立法板上钉钉但过程却漫长
自2013年中央首次提出对房地产税加快立法后,“房地产税立法”任务已板上钉钉,房地产税立法何时启动的话题也备受关注。
2015年8月5日,房地产税法第一次明确进入中国人大立法规划。
2018年9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包括房地产税法在内的11部税法同时亮相第一类项目,即条件比较成熟、拟在本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提请审议。
2019年3月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日图在回应房地产税立法问题时表示,“房地产税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组织起草,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完善法律草案、重要问题的论证等方面的工作,待条件成熟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在今年3月1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下称《规划和纲要》)中,“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被写入这份谋划未来5年发展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规划和纲要》中。
《规划和纲要》第二十一章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提到,“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逐步扩大地方税政管理权。”
此外,从去年年底以来,财政部在半年内四次提及房地产税。
但在今年4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并未提及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推出时机到了吗?
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房地产税有明确的推进路径,即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但现在看,房地产税需要加速。疫情后,房价加速上涨的同时,房产对贫富分化的推动作用明显扩大。富人炒房避险需求增加,高档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得更快,迫切需要用税收手段来调节。
那么,此次财政部等四部门齐聚北京召开座谈会是否意味着房地产税推出时机已到?
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指出,我认为目前房地产税的法理基础、技术手段并不存在多大的挑战,只是在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诸多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挑战中,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出台,保证政策出台之后不会对市场预期造成过大的冲击。
其认为,可能存在的挑战是,房价资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带来税收成本提高,以及对家庭住房拥有情况的了解不充分。如果随着房价与居民债务的螺旋上升,越往后,土地价格和房价与居民实际收入水平越背离,税收越来越体现在对资产价格征税,可能会提升居民的实际支付压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张平在其发表的《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的治理意义》中提到,对居民和企业来说,大多数税种都是缴得越少越好。开征房地产税必然面临众多的阻力和疑议,需要政府在开征之前和实施过程中以不同方式不断向居民做出解释。
房地产税出台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许小乐认为,房地产税出台,短期会让市场供需关系进行一次重构,主要是多套房业主根据自身的支付成本进行评估,短期可能会有部分房源出手,存在一次脉冲效应,业主降价出售会导致价格短期下行,冲击大小取决于家庭住房拥有情况。这些城市通常是一些需求比较旺盛的城市,供给端的冲击很快会被需求端消化,房地产价格变为卖方的定价加上税收,卖方的定价是否会上涨,仍然取决于城市市场的供需关系。从长期看,房地产税本质上是一项成本,会让整体市场的交易变少。这项成本最终会由市场承担,具体是买房人还是开发商承担,取决于双方的价格弹性,税收负担更多落在缺乏弹性的一方身上。
在张平看来,房地产税是多元的。其指出,在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方面,房地产税有潜力成为地方政府稳定的主体收入来源,进而有助于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通过房地产税与地方公共服务的激励相容,形成地方“房地产税-公共服务”调节机制;作为一种住房持有成本,有助于抑制居民的投机购房需求和削减住房的资产属性;通过将部分税收用于地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营,建立地方商品房与保障房的反馈机制;此外,还能体现房地产税的受益税和调节税属性。房地产税开征后,即便开始时适当放宽减免额度、税率较低,仍然可能面临各种问题。由于居民已经建立房产持有成本会逐步增加的预期,所以在一开始就会对整个房地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政府需要在房地产业的生产、消费、流通等几个方面做好相关预案,充分运用好手中的政策工具,保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李宇嘉的观点是,税收的功能,除了组织财政收入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调节收入差距。因此,当下房地产的状况、财富分配的状况,迫切需要税收来调节。估计热点城市会加快本地实施方案研究,对二套及以上住房、超面积住房开启征收
另外,李宇嘉指出,中国会参考国际上共性的制度,首先,对低收入、孤寡家庭等弱势群体税收优惠,对首套房或一定面积免税,改善型住房低税率。其次,如同实施房地产税的其他国家一样,我国也会通过评估价打折(美国有些州打3-4折),房价上涨时降低税率(美国有些州税率低至0.2%),将税收支出占居民收入之比控制在一定幅度(美国、日本在3%-5%),控制税负。考虑到限制房地产税用途,如专项用于学区建设,严格“以需定支”,年底税票上列出用途明细等国际惯例,房产税征收有助于夯实税收对接公共服务供给,降低生活成本,加强社会保障。再参考到,个税提高起征点、增加税前抵扣项,个人总税收贯彻“有增有减”、结构性减税,总税负不增加的原则。而且,从间接税到直接税的转换,具有建设公民社会,塑造新财富观,构建公民纳税和政府服务的自主意识和良性循环的改革效应。
③ 房地产税立法问题,“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点了
与去年一样,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仍未提及房地产税,但这并不代表房地产税立法工作被搁置。
3月6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十四五”规划面向的是未来5年(2021年-2025年)。
从官方到民间都已形成共识:房地产税是大势所趋。
“房地产税是迟早要出台的。房地产税仅针对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外的房屋征收,刚需住房基本不受影响。由于房地产税是对纳税人财产的征税,因此该税征收在纠正当前社会财富分配不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房价过高。”全国政协委员、房天下董事长莫天全表示。过去10年,他一直深入参与房地产税立法讨论、论证工作。
全国政协常委、成都市原市长葛红林建议,通过税收调节和出台房地产税,降低投资购房收益预期,让投资购房回报回归到合理水平,甚至低些。
去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建议,在一些热点城市和炒房屡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试点开征,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开征房地产税。社科院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其建议很大程度上会推动房地产税加快实施。
未来5年,房地产税开征会落地吗?
上海、重庆试点房产税十年
征收房产税提议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彼时“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2011年1月,上海和重庆率先试点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
2011年1月27日,上海市政府出台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规定,要求以家庭为单位,第一套房不论面积大小,免征房产税;第二套及以上新购住房,人均60平方米以上部分征收房产税。该居民家庭中有无住房的成年子女或其他亲属共同居住、且其常住户口在该居民家庭拥有住房内的,可并入该居民家庭按每人60平方米计算免税住房面积。
适用税率暂定为0.6%,但对应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低于上海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含2倍)的,税率可暂减为0.4%。
也就是说,一个三口之家有180平方米免税额度,这个面积基本上可以囊括刚需自住人群,是对刚需人群的免税保护。
10年间,上海市房产税收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上海市税务局1月26日发布的《上海市2020年税收收入统计情况》,2020年上海市房产税收入为198.7479亿元(未精确到个人住房房产税),2011年这一数据为73.662亿元。
“10年间上海房价持续上扬,虽然2020年有过小涨,但整体涨幅保持稳定,房产税在其中是有作用的,但功在根源。”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认为。
今年1月份,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延长《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有效期的通知”,上海市2011年发布执行的这份文件经评估需继续实施,将继续按照执行。
除了上海,10年前试点房产税的城市还有重庆,重庆征税对象主要是“豪宅”。
2011年1月27日,时任重庆市市长的黄奇帆宣布,于2011年1月28日正式启动改革试点工作。黄奇帆说,重庆房产税征税对象包括:对于独栋别墅,不管存量房还是增量房,均要征税;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两倍以上的高档公寓也将征税;此外,对于在重庆无户口、无工作、无投资的“三无”人员在重庆所购房产,购买两套以上住房的从第二套开始征收房产税。
房产税税率为: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2倍至3倍的房产,将按房产价值的0.5%征税;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3倍至4倍房产,将按房产价值1%征税;4倍以上,按1.2%税率征税。
当时试点房产税的理由很简单:调节收入分配,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
今年1月份,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公告,对重庆房产税住房价格标准给予上调。政策明确:2021年重庆主城中心城区个人新购高档住房,是指成交建筑面积价格达到22106元/平方米及以上住房。2011年,豪宅税的税线为9941元/平方米,10年间涨了122%。
重庆房地产市场一位分析师表示,重庆出台房产税起到了控制高端物业过度投资、打击投机行为的作用,稳定了当时市民对楼市预期;大面积高总价豪宅交易受到一定影响。同时,根据政策规定,重庆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收入全部用于公共租赁房建设和维护,大量公租房推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重庆房价。
“十四五”时期房地产税会落地吗?
每年两会,房地产税都是一个热词。但在去年及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房地产税”并未被提及。
莫天全认为,这和当前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如今经济发展承压,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报告没有提房地产税应该也是对当前时间节点的拿捏与把控。”
业界关心的是,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房地产税推进速度是否会加快?事实上,去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趋于稳定,高层对于推进房地产税的相关文件及讲话明显增多。
去年5月14日,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在谈及“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进度时表示,按照安排,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有关方面正在研究起草房地产税法草案。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同年11月,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十四五”规划辅导读本中发表的《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一文中提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12月21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亦提出,要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2月23日,刘昆又在《人民日报》发表《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再次强调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房地产税是大势所趋,唯一的问题是落地时间。“十四五”时期,即2025年之前,可能会是一个最佳时机。
此前,诸多市场机构预期房地产税将在2020年完成立法,2022年开始征收。后来中美贸易摩擦暴发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房地产税出台速度。
“当前中国经济已度过最困难时期,预计2021年经济增速将出现大幅回升。在这种情况下,尽快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工作是较为合适的。待房地产税立法完成后经济也将完全回归正轨,届时择机征收房地产税风险相对较低。”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张启迪表示。
他认为,目前房地产税征收已基本不存在技术层面障碍。考虑到2021年以后中国经济将逐渐趋于稳定,房企债务风险也将得到有效治理,配合宏观经济政策对冲及房地产税征收机制的过渡性设计,房地产税在2021~2022年完成立法、2023~2024年落地是有可能出现的。征收房地产税是需求侧改革必由之路,不仅有助于抑制金融资源过度流向房地产市场,提升资金在经济中配置效率,也有助于稳定居民杠杆率,增加居民消费。只有切实推动房地产税落地,才能真正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宋晓梧近日在一次讲话中建议“稳妥开征房地产税”。他认为,目前房价过高,居民房贷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购房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比重由2003年的7.3%上升为2019年的26.7%。为抑制商品房投资行为,在总结一些城市探索房地产税经验基础上,“十四五”时期应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科技,尽快摸清居民住房实际情况,稳妥启动开征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主要征收对象不是广大中低收入普通劳动者,而是高收入多套住房家庭,可以设计较高的累进调节机制。”宋晓梧表示。
④ 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推动房地产税对买了房子的人有影响吗
4月7日财政部发布消息,十四五期间将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消息一出,即引起了社交平台上的广泛关注。
部分网友认为房地产税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改革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目前房价过高的状况;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房地产税的进一步征收也将会对其购置房产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笔者认为房地产税的施行将会对买了房子的人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刚需房购买市场仍坚挺首先房地产税的实行将并不会对刚需房的市场产生影响,因为房地产税在实行之后,它的首要冲击对象即是拥有两套及两套以上房产的人,而对于具有刚性需求而需要买房的人来说,房地产税并不会对其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刚需房的购买市场将仍然处于一种坚挺的态势。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因为房价过高,在挑破经济泡沫后,发展停滞了30年。而今我国重拳出击,对于推进房地产税的立法与改革,规范房地产市场必将会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合理化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
⑤ 热点丨房地产税将出台专家:热点城市或对二套及以上住房开征
5月11日,财政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负责同志在京主持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听取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及部分专家学者对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05月06日,财政部党组书记刘昆在提到完善现代税收制度时表示,健全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年初,在“十四五”财税改革展望中,这一提法是加快房地产税立法,适当提升保有环节税负,同时按照“房住不炒”的总体要求,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房地产税改革被提及的次数明显增多,业内认为,这是向社会释放房地产税开征的信号,那么,距离房地产税出台究竟还有多远呢?
房地产税加速?
“现在看,房地产税需要加速。”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房产税有明确的推进路径,即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疫情后,房价加速上涨的同时,房产对贫富分化的推动作用明显扩大,高档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更快,迫切需要用税收手段来调节。
李宇嘉认为,目前,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主要是以房产为代表的资产收入上的不平等,非工资收入不平等。更重要的是,税收的功能,除了组织财政收入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调节收入差距,国际上普遍存在的调节收入差距的“四大利器”,个人所得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和不动产税,我国基本缺失。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目前房地产税的法理基础、技术手段并不存在多大的挑战,只是在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诸多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挑战中,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出台,保证政策出台之后不会对市场预期造成过大的冲击。
“房地产税是当前打破僵局的应对之策。”许小乐表示,今天的局面是几对博弈,一是金融提振实体经济与防止资金流向房地产的博弈,靠行政管控的方式难以根本切断;二是防止房价上涨与土地收益之间的博弈;三是居民买房投资与租赁发展不足的博弈,持有成本越低,出租意愿越低,投资房产意愿越强,长期形成坚固的租购偏好难以破局。
许小乐认为,房地产税的出台,一方面直接增加地方税收来源,尽管难以替代土地出让,但这是未来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提高居民持有成本,降低炒房动因,降低房地产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并提高存量房源出租意愿。他强调,房地产税是打破目前房地产市场僵局的关键一步,更是“两多一并”住房体系的重大制度支柱。
至于开征房地产税可能存在的挑战,许小乐认为主要是房价资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带来税收成本提高,以及对家庭住房拥有情况的了解不充分。实际上,随着房价与居民债务的螺旋上升,越往后,土地价格和房价与居民实际收入水平越背离,税收越来越体现在对资产价格征税,从而令居民的实际支付压力陡然提升。
房地产税若出台能否降低房价?
至于房地产税出台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许小乐表示,房地产税一定会遵循稳妥推进,首先是扩大试点城市,总结上海和重庆试点经验,进一步优化征收方式,在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扩大试点。
许小乐表示,前期,深圳开始实行二手房官方指导价,本质上属于政府评估价,这为房地产税基的确定做了前期探索。目前短期的结果是,二手房交易陷入观望,交易量下降,房价保持稳定。
李宇嘉估计,热点城市会加快本地实施方案研究,对二套及以上住房、超面积住房开启征。他认为,我国会参考国际房产税共性的制度安排,比如,对低收入、孤寡家庭等弱势群体税收优惠,对首套房或一定面积免税,改善型住房低税率。其次,会通过评估价打折,房价上涨时降低税率,将税收支出占居民收入之比控制在一定幅度,控制税负。
许小乐表示,房地产税出台,短期会让市场供需关系进行一次重构,主要是多套房业主根据自身的支付成本进行评估,短期可能会有部分房源出手,存在一次脉冲效应,业主降价出售会导致价格短期下行,冲击大小取决于家庭住房拥有情况。
许小乐进一步表示,一些需求比较旺盛的城市,供给端的冲击很快会被需求端消化,房地产价格变为卖方的定价加上税收,而卖方的定价是否会上涨,仍然取决于城市市场的供需关系。
(责任编辑:徐帅 )
⑥ 年来四次被提及 房地产税改革提速
近日,“财政部等4部门在京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次会议释放出哪些信号?房地产税离我们还有多远?业内专家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一致表示,房地产税开征信号明确,相关改革措施正在提速。
半年来四次提及房地产税
财政部网站消息显示,近日,财政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负责同志在京主持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听取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及部分专家学者对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段看似不足百字的消息,透露的信息量极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此次参与座谈会的均是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工作所涉及的相关部门。会议旨在听取对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意味着,一套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已经形成,何时正式宣布只是时间问题。
记者发现,这已经是半年以来有关部门第四次提及房地产税的消息。
5月6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发表文章《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财税体制》,其中提到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而这并不是刘昆首次在文章中提及房地产税立法问题,去年12月,刘昆就曾在《人民日报》撰文称,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
4月7日,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3月13日,“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其中提到,要“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健全地方税体系,逐步扩大地方税政管理权”。
房地产税试点或将扩容
早在2011年1月,上海和重庆两个城市就率先试点对个人住房征收房地产税,至今已经有10年的时间。
根据近日召开的房地产税改革工作座谈会的精神,张大伟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试点”二字可能意味着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进程,会先以试点的方式进行。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的意见与张大伟基本一致,他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房地产税一定会遵循稳妥推进的原则,首先会扩大试点城市,总结上海和重庆的试点经验,进一步优化征收方式,预计会在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扩大试点。
许小乐指出,不久前,深圳开始实行二手房官方指导价,本质上属于政府评估价,这为房地产税税基的确定做了前期探索。目前从短期结果来看,深圳二手房交易陷入观望状态,交易量下降,房价保持稳定。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则认为,热点城市会加快本地实施房地产税方案的研究,将会对二套及以上住房、超面积住房开征。他认为,我国会参考国际房地产税共性的制度安排,比如,对低收入、孤寡家庭等弱势群体实行税收优惠,对首套房或一定面积采取免税,对改善型住房采取低税率。另外,还会通过评估价打折、房价上涨时降低税率等,将税收支出占居民收入之比控制在一定幅度,控制税负。
立法尚无明确时间表
那么房地产税的出台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对此许小乐表示,尽管房地产税立法已经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第一类项目,即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但关于房地产税立法在今年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记者查询得知,4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有关房地产税立法并未被提及。
许小乐认为,目前房地产税的法理基础、技术手段并不存在多大问题,只是在当前诸多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挑战中,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出台,保证政策出台之后不会对市场预期造成过大的冲击。
从高层会议的表态来看,“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是今年财税工作的重点之一,而房地产税是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小乐认为,房地产税的出台,一方面会直接增加地方税收来源,尽管难以替代土地出让,但这是未来的趋势;另一方面,提高居民持有成本,可以降低炒房的动力,降低房地产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提高存量房出租意愿。他强调,房地产税是打破目前房地产市场僵局的关键一步,更是完善住房体系建设的重大制度。
房地产税出台会对房价产生哪些影响?这无疑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对此,许小乐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分析表示,房地产税出台,短期会让市场供需关系进行一次重构,主要是多套房的业主会根据自身的支付成本进行评估,短期可能会有部分房源出手,业主集中降价出售可能会导致价格短期下行,但对楼市的冲击大小最终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关系。“从长期看,房地产税本质上是一项成本,这项成本最终会由市场来承担,具体是由买房人还是开发商承担,取决于双方的价格弹性,税收负担更多会落在缺乏弹性的一方身上。”
⑦ 积极委托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你觉得哪些制度需要改革
首先对持有多套房产的人进行累计征税,套数越多缴的税就要越多。根据媒体报道,此前财政部在发布会再度提及了房产税的话题,说法依然没有变是积极推进房产税立法。不少人还是比较疑惑的,因为类似的说法已经提了好几年了,但房产税的具体细节依然没有出来,不少人都在猜测其真实的开征时间。不过从此前社科院的一份报告中,我们应该能够看出端倪,该报告透露,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将房产税正式推行。也就是说,未来五年内,大概率房产税会开征。
⑧ 如何看待推进房产税立法
可以让普通人能买起房,房子是住不是炒
⑨ 六方面详解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严打炒房 保护刚需
央广网北京10月24日消息(记者王晶)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
此次改革的思路清晰,即国务院制定房地产税试点具体办法,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实施细则。试点期限为五年,自国务院试点办法印发之日起算。试点地区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
房地产税若开始征收,不少网友较为担心的是,对于如今刚需购房者影响大吗?多位业内专家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主要还是为了遏制投机性购房行为,即打击炒房客,以此对于普通老百姓居住性需求的购房予以保护。
一、为什么要加快改革试点?
“房地产税在我国的税费体系里属于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立法周期是相对比较漫长的,推进的时候亦需要严谨严密,试点是很重要的试金石。”北京法学会不动产法研究会理事、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指出,如今,房地产税的立法进程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王玉臣表示,改革试点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积极,一个是稳妥。
他解释称,积极推进,意味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去推进,去作为。而稳妥,则意味着每一步都要扎扎实实,不可冒进,积极和稳妥两者缺一不可。同时,房地产税的重要性,决定了其立法过程必须是严谨严密的,而整个税收体系的需要,也决定了需要积极去推进。
第二个目的是,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王玉臣称,房住不炒是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强调的,房地产税是调控楼市,打击炒房,引导住房合理消费的有力措施。同时,对土地使用权进行依法纳税,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第三个目的则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意味着房地产税的改革,不能简单理解为财政体系的改革,而要将其和住房制度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等进行联系。不仅仅是属于税收财政体系内的,更是推动楼市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改革试点,明确哪些核心问题?
严跃进反复强调,改革本身坚持社会公平公正的导向。
此次改革明确了试点城市改革的核心,包括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而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
改革释放三个明确思路。第一、改革的核心是居住用的住宅项目,这是当前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内容。第二、非居住用房地产本身有房产税一说,此次试点城市会从房产税的试点转变为房地产税的改革。第三、农村住房不纳入改革,当前改革是指国有建设用地的相关住房。
与此同时,中国豪宅研究院院长城市运营专家朱晓红也向记者分析,改革重点是厘清税费,避免错征、漏征、重复征,有效调节贫富差距,让过多占用住房资源多缴税,避免钱多房多,钱少房少无房住现象的出现,从而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囤的,更不是用来炒的政策。
三、对房价影响有多大?
王玉臣觉得,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明确了房地产税试点的启动,以及征收对象、如何落实、试点期限等房地产税试点的核心问题,提纲挈领,为房地产税的试点提供了法律依据。“短期内对二手房价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长期来看,整个行业终将趋于健康平稳。”王玉臣说到。
从实际市场来看,王玉臣观察到,近期,伴随着房地产税推进的消息传来,在一些一线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广州,不少有多套房的业主已经开始集中挂牌出售。一手房影响相对于二手房要柔和一些,因为国家的一手房是采用的销售备案制,价格是需要提前到政府部门进行备案的,而且要以备案价为准,不得擅自大幅变动销售价格。
但是整体来看,他认为,从官方数据可以看出,不少城市的一手房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从长远来看,不会一直下降下去,最终的走向还是趋于理性消费,趋于房价健康平稳。
四、对刚需住房是否有影响?
这次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特别明确规定了此次授权的试点期限为5年,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状态。多位专家向央广网记者表示,对刚需住房可能影响不是特别大,影响最大的,恐怕是多套房或者人均面积比较大的业主。
王玉臣说:“因为本身房地产税法的一个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共同富裕。”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持有相似的观点,此次房地产税改革目标明确,炒房或将会很难获利,甚至于将会有巨大的成本损失。
他谈到,未来房产税这种存量税的形式,将有可能进一步改变当前房地产的市场,从长期的角度来说,在房产税全面推行的趋势之下,在大量的拥有住房而且是处于空置状态的话,将很有可能被征收高额的房产税,从而增加炒房者的炒房成本。
五、如果房产税开征 一二线城市影响有何不同?
“开征房地产税,可能对总体一手房和二手房新建商品房价格、供应量产生影响。”
我爱我家控股研究院院长蔡宗翰告诉记者,试点城市持有二套以上或是大户型的二手房存量推入市场,降低商品房销售价格外,同时对于房企特别是在二线、三线之后开发的企业增加去化率(即是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销售率,在房地产领域称为销售率)的成本。
必须强调的,若试点是在一线城市,由于刚需、刚改人群较多,对市场的影响从短期来看,购房者持币待沽或房主持房观望情况会存在,但中长期来看,在房住不炒前提下,决定市场的永远是新市民、新产业的引进能力,故中长期影响不大。
六、房地产税不等于房产税?
需要注意一点,很多人存在误区,认为房地产税和房产税是一样的概念。王玉臣称,这俩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房地产税,顾名思义,对房地产征收的一种税费,不仅仅包括房屋本身,还包括土地使用权。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可能将包括一切与房地产有直接关系的税,包含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房地产开发、转让、持有、出租等诸多环节,征税对象是相关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
而房产税仅仅是针对房屋本身,并不包括土地相关的,房地产税包括房产税,是其中一项内容。
⑩ 房地产税改革:箭在弦上,何时发出
5月11日,财政部官网发布的一则消息称,当日,财政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负责同志在京主持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听取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及部分专家学者对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这则消息的正文,连同座谈会日期和标点在内,总计93个字符。但正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官方发布的消息,文字越简短,重要性越大。比较常见的解读是,这是在向社会释放房地产税开征的信号,房地产税迟早都要开征。而且,很有可能会提前在几个城市进行试行,然后慢慢推向需要开征的城市。
房地产研究机构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向《证券日报》表示,目前房地产税的法理基础、技术手段并不存在太大问题,但如何找到合适的时机出台,以保证政策出台后不会对市场预期造成过大冲击是关键。
那么,什么是房地产税,开征房地产税对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冲击?为什么这项改革已经动议多年仍难有实质性推进?
从房产税和地产税到房地产税
所谓房地产税,在中国亦称城市房地产税,是对城镇中的房屋和土地按照其价格或租金向房地产所者或承典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新中国成立之初,房产税和地产税是分开的。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全国税政的决定》和《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在全国统一设立14个税种,其中就有房产税和地产税。房产税是仅对房产征收,不包含地产价值,后来在实际执行中合并为城市房地产税。
1951年8月8日,政务院颁布《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规定对房产征收房产税,对土地征收地产税;对房价、地价不易划分的,征收房地产税。这时的房产税和地产税,属于一个税种中的两个税目。
改革开放后,1983年和1984年,我国进行了两步“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1986年10月1日起,《房产税暂行条例》开始实施,上述《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对国内企业单位和个人停止使用,但仍适用于外资企业等涉外单位。这样,一套“内外有别”的房地产税制度成形。
1994年,我实施了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税收制度。房地产税收体系也初步确立,其中与拥有房产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直接相关的税种有五个: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间接相关的税种有六个: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契税、印花税。
2001至2010年间,我国的税制进一步简化、规范,税负更加公平。房地产税制方面,取消了城市房地产税(《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于2009年元旦起废止),将对内征收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改为内外统一征收,消除了“内外有别”的藩篱。(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物业税是房地产税的别称,但这一改革一直未能进行。)
2010年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收入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支出责任错位等问题愈发突出,亟须推进以提高直接税比重和完善地方税体系为方向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房地产税制改革成为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引擎。
2011年1月28日,重庆、上海开始实施房产税改革试点, 对个人部分住宅征收房产税。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税收法定原则”,指明了“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的方向。
基于上述房地产税制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在与其合作者的研究中认为,房地产税的概念范畴由窄到宽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对个人住房征收的房产税,房产税,房地产税,房地产税收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房产税改革以及2011年重庆和上海的房产税改革试点,是对特殊对象即个人拥有的住房开征的房产税,或称住宅房产税。这属于小口径的房产税,仅对房屋价值征税,对地产不征税。
1986年《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是中口径的房产税,其计税依据是房产原值扣除一定比例后的余值。这里的“房产原值”,包括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价款、开发土地发生的成本和费用等。这即是说,中口径的“房产税”,是把房产和地产放在一起征税,计税依据中包含了房价和地价。
大口径的房地产税概念, 指的是房地产税收体系, 包含了与拥有房产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以及房地产建设、开发、流转等多环节的直接和间接的十多个相关税种和收费。
为什么要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至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官方的十余份重要文件中对房地产税改革的表述经历了从“开征物业税”到“推进房产税改革”,再到“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的改变。
安体富教授与其合作者在上述研究中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房地产税”概念,与“房产税”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
征税范围却从单纯的房屋扩大到房屋和土地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重复征税问题迎刃而解。原来对房屋所有权人按照房屋价值或租金征房产税,但一些学者指出,房屋价值中含有使用土地的成本即土地出让金,对土地既从量计征了城镇土地使用税,又从价计征了房产税,出现重复征税问题。未来的房地产税,将是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两税合一,对整个房地产按照市场价值征房地产税。这一方面与《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规定的“房地一致”原则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重复征税”的疑惑可迎刃而解。
其次,税制设计将与经济发展更为协调。未来的房地产税,将是对房地产评估后,以房地产市场价值(按人均面积或价值做扣除)为计税依据征收,这可避免现在的房产税按照原始价值为计税基础,城镇土地使用税按照土地面积从量计征,土地的增值和房屋的溢价跌价均无法在税收收入中体现,与房地产发展现状极度不协调,与国际惯例不接轨,弱化税收宏观调控功能的问题。
第三,政府公共支出在居民房地产中的资本化可以得到合理的“回收”。房地产的增值主要体现为土地的增值,而土地的增值一方面源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用途管制,另一方面源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如修建地铁、公园、学校、医院等使得周边的房地产价值增值。但依现有房产税条例,居民住房保有环节是“零税负”的,这使得有房者比无房者、多房者比少房者享受了更多公共服务,却没有尽到更多纳税义务,违反公平原则。对房地产保有环节所征收的房地产税,则是对居民对辖区内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购买”,是对政府公共支出资本化到居民房地产价值中的“回收”。
最后,开征房地产税将使房地产税收体系更为合理。作者强调,在增加房地产保有环节税负的同时,必须降低开发和交易环节的税费。这既可稳定税负,有利于取得民众对税制改革的支持,又可鼓励房屋流转、经营和出租,减少房屋和土地的闲置,还可在房地产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时,不单纯因房地产税的开征而将成本转嫁给购房者从而抬高房价。
以上所述,实际上解释了房地产税的一般功能,即:
取得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运行,调节收入分配
。
所谓取得财政收入,是指房地产税分别从房地产开发、转让和持有三个环节征收,相较于我国目前不在持有环节征税,将征税扩大至持有环节,无疑将提供新的税源。
所谓调控经济运行,主要是指房地产税影响房地产价格,从而直接影响房地产供求,间接影响整个市场供求的功能。
所谓调节收入分配,主要是指房地产税作为财产税,实行有财产者纳税、无财产者不纳税、财产多者多缴税、财产少者少缴税的原则。这有利于公平收入分配。
房地产税的负面效应
但亦有研究指出,贸然开征房产税对宏观经济存在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基于银行是否能区分企业贷款是投入实体经济还是房地产业两种情形,一项分析了将房产税(对家庭存量住房征收)引入住房市场前后对宏观经济影响效应的研究发现:
首先,房产税开征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房价和新住房生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房产税增加了房产的持有成本,住房市场会承压。
其次,房产税开征对实体经济投资具有双重效应: 一方面产生正挤入效应,增加实物投资; 另一方面因企业家财产净值的下降而产生负抵押效应,减少实物投资。
第三,在长期,因实体经济投资需求减少的负抵押效应大于实体经济投资需求增加的正挤入效应,总实物资本减少导致产出下降。
第四,在短期,当银行无法区分贷款是投入实体经济还是房地产业时,因前期的负抵押效应大于正挤入效应,总实物资本减少,产出下降; 当银行可清晰区分二者时,因银行可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前期的负抵押效应变为小于正挤入效应,总实物资本增加,产出上升。
第五,在短期,当银行无法区分贷款是投入实体经济还是房地产业时,随着杠杆率的上升,总实物资本前期下降得更少,后期上升得更多,因而产出前期减少得更少,后期增加得更多; 当银行可清晰区分二者时,随着杠杆率的上升,总实物资本增加得更多,因而产出增加得更多。
第六,在短期,当银行无法区分贷款是投入实体经济还是房地产业时,随着回报份额的上升,总实物资本前期下降得更多,后期上升得更少,因而产出减少得更多; 当银行可清晰区分二者时,随着回报份额的上升,总实物资本前期增加得更少,后期增加得更多,因而产出前期增加得更少,后期增加得更多。
如上文所述,房地产税的功能之一是调控房价,从而直接影响房地产供求,间接影响整个市场供求。但一项利用家庭微观数据和地区宏观数据,区分房地产税推出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的研究发现:
房地产税推行之初,将带来存量房供给的一次性释放,短期内供需失衡将造成房价回调,但随着市场供需达到新的均衡,在房地产税平稳运行后,地方政府将成为影响房价长期走势的关键因素,随着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财政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房价长期内反而会被推高。
这样的调控结果短期内造成房价“硬着陆式”下跌的波动风险,不符合中央“房地长市场健康平稳发展”、“防止房价大起大落”的调控原则,长期内则会通过加重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财政依赖度倒逼经济的房地产化,同样与中央政府“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治理初衷相背离。
简言之,这样的调控效果不符合中央治理初衷和政策预期。
有效开征房地产税的时机
考虑到房地产税效应的复杂,一些学者强调有效开征房地产税需要时机。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本贵认为,只有当城镇化水平趋于平稳,个人住房在个人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到一定程度,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对个人自用住房普遍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才有社会和经济基础。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周文豪也认为,有效开征房产税或者说房产税生成的前提和条件是一国城市化完成或者接近完成。
具体来讲,如果一国城市化率达到70%,意味着该国城市化接近完成; 而当这一数字超过75%时,通常认为该国已经完成城市化。只有当城市化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投资与建设结束,各类数据信息的时间序列以及空间排列都呈现出规律性,住房不再是普通居民家庭生产生活资料而升格为“财产”,直接税征税基础形成,房产税才能水到渠成。
或许是因为诸多约束因素的存在,虽有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将近八年前明确提出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但房地产税改革的推进依旧“断断续续”。
比如,在近五年(2017年到2021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仅2018年和2019年提及“房地产税立法”,其余年份均未提及。
按照监管部门确定的“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原则,立法是房地产税的关键性节点。早在2015年,房地产税法就被写入当年的全国人大立法规划中。此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年、2017年、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中,房地产税法均列为当年的“预备项目”。但2019年以后的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当中,均未涉及房地产税。
今次座谈会之前,今年官方有四次提及“房地产税”。3月13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被写入其中。4月7日,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将“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5月6日,财政部长刘昆在财政部官网发表的《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财税体制》一文中做了同样的强调。此外,今年3月的财税工作座谈会间接提及这一工作。
关于财政部于5月11日召开的座谈会,多个受访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座谈会透露的信息表明,房地产税已从制度设计阶段进展到试点推进阶段,并将在部分城市试点。
不论有多么困难的现实约束,我们都希望,至少房地产税的试点工作能尽早展开,毕竟有了试点,我们才能具体了解这项改革的利弊,才能确定今后的进一步取舍。
参考资料
(只列出学报论文):
李本贵:《对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几点思考》,税务研究》,2021年第1期
周文豪:《试析中国现阶段是否具备有效开征房产税的前提和条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11 期
刘建丰、于雪、彭俞超、许志伟:《房产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金融研究》2020年第8期
刘金东、杨璇、汪崇金:《高房价、土地财政与房住不炒:房地产税能抑制房价吗?》,《现代财经》2019年第1期
胡怡建、范桠楠:《我国房地产税功能应如何定位》,《财政研究》2016年第1期
安体富、葛静:《关于房地产税立法的几个相关问题研究》,《财贸经济》201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