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法治大趋势

法治大趋势

发布时间: 2022-04-23 09:10:03

A. 试论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一、建设法治政府,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认真落实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政治责任。当前,需要结合实际,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确保法律实施、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等方面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体制保障。为此,需要抓紧四项工作: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落实“三个优先”原则。“三个优先”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确定的重要原则,其基本内涵是: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落实“三个优先”原则,首先需要认识三个问题:(1)人民的政府,并不意味着人民群众的一切事情都要政府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2)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政府要成为一个“经济人”。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上,市场是第一位的,政府是第二位的,尽管市场中的一些问题有时需要超市场的力量——政府权力去解决,但总的来说,政府不能凌驾于市场之上,更不能试图改变市场的运行规则。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要善待各类市场主体。(3)社会中介组织通过自律来解决某些问题,比政府通过行政权力来解决更有效、成本更低廉、副作用更小、更具亲和力。我们的政府要大力培育中介组织,克服两个“不放”:不放心、不放手。
第二,恪守信赖保护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是现代宪政的重要基础,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必须全面、准确、真实;行政机关发布的政策和作出的决定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确需改变的要尽可能给相对人合理的预期,由此造成相对人损害的,行政机关要依法予以补偿。落实这个原则,要求政府想问题、办事情务必缜密、周到、慎重,切忌出尔反尔。做到这一点,实践中会有难处,也要付出一定代价。但是,该负的责任、该承担的风险、该付出的代价是躲不过的。分散风险、分别解决矛盾总比积攒风险、集中解决矛盾要好得多。因此,遵守信赖保护原则说到底就是化解风险、分散责任的有效办法。
第三,公开透明。凡是需要老百姓知晓、执行的政策、决定,都要公开;凡是老百姓比较关注且需要他们遵守执行的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应当多听老百姓的意见。这是确保决策科学合理的保障,是决策得到老百姓认同并执行的社会基础。公开透明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行政机关的信息资源应当尽量共享。这是树立规则权威(由服从组织到服从规则的转变)、克服部门保护主义、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的基础。
第四,创新管理方式。我国现行行政管理方式主要是以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这种管理方式的缺点是随意、没有预期、强调命令,而且副作用大。规则导向型的管理方式的优点是比较稳定、规范、有预期且副作用小。其具体要求是:在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之间,重在间接管理;在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之间,重在动态管理;在事前管理和事后管理之间,重在事后管理;在管理与服务之间,强调服务。总之,规则导向型的管理方式要求具有间接、选择、协商的特点。政府管理方式体现这一特点,就会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管理方式不当而引起的问题。
二、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提高包括立法在内的制度建设质量
(一)对制度建设要有科学认识。制度建设是一门科学。制度建设是国家机关的权力活动,具有权力的一般特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国家权力,它属于决策权范畴,具有决策的一般特性和理论基础。从认识论上讲,制度建设是一种认识活动,制度建设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从事制度建设工作,研究制度建设问题,必须善于认识、把握制度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规律。
第一,制度建设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这是认识、把握制度建设规律的认识论前提。从根本上说,制度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反映,一方面,制度是依据人的主观认识来制定的,一项制度制定的好与坏,与制度建设者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制度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客观的。因此,制度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不能从本本、概念出发,不能搞土教条,也不能搞洋教条。
第二,制度建设是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应然性是指所确立的制度应当是什么样,实然性是指所确立的制度实际上是什么样。制度建设的应然性要求:所确立的制度必须符合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符合人们本来的价值追求,具有公认的道德基础。制度建设的实然性要求:一切制度必须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与可能,对客观条件不具备或者目前还过高的一些要求,在制度建设中就要注意加以避免,否则,所确立的制度就会行不通,改革时期制度建设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矛盾非常突出。理想与现实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也正是这一矛盾,制度才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因此,做好制度建设工作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和矛盾。一方面,要力求实现制度建设的科学性,使制度符合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对一些问题由于实践经验不足,人们的认识还难以统一,可以暂不予规定,待条件成熟时再作补充。
第三,制度建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制度所规范的社会现象是纷繁复杂的。做好制度建设工作,首先,必须善于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及个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以从中抽象出普遍使用的规则。其次,任何普遍规则都有例外,要在确立普遍规则时,妥善地规定例外,以保持制度的适用性。第三,在研究、确定规则时,对重大原则问题必须是非分明,态度明确,敢于坚持,同时又要注意照顾各种具体情况和不同意见,实事求是地灵活处理各种矛盾。
第四,制度建设是民主性与集中性的统一。多谋才能善断,体现多数人的智慧是制度优越性的表现。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基层单位、基层群众、基本群众的意见。集中性主要是把各种意见集中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
(二)认识、把握衡量制度建设质量的标准。衡量制度建设质量的标准,是一个复杂、动态的体系。从实际情况看,这个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以维护法制统一。“法不公则不善”,立法应当严格遵守宪法和上位法,避免各自为政、相互矛盾。(2)遵循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包括该制度所调整事项的规律,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要避免一些法律规范成为影响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财富增加的绳索。(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任何制度都应当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多数人所认同,而不是相反。这是制度得以实施,充分发挥其效能的社会基础。(4)制度内容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内在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简洁、准确。
(三)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应当采取的措施。
第一,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科学安排立法项目。立什么法要从实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把握立法规律。要统筹考虑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在继续加强有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方面的立法的同时,更加重视有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立法。需要明确:制度是要解决问题的,但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是主观想象的;必须是反复出现的,不能是偶然发生的;必须是普遍的,不能是个别的。对需要用制度调整的事项,也要“当时而立法”。要特别注意,不能事事都要求助于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避免法律对社会的过度干预。
第二,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制度建设是科学性、规律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握规律,才能确保制度建设的质量。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1)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的关系。制度建设必须维护公共利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同时,也要注意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做到实现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平衡。为此,要对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合法权益,都要切实维护。要确立这样的观念,只要是不损害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都不应受到制度的干预。(2)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责任是行政权的核心。制度在赋予行政机关必要行政权力的同时,必须规定其相应的责任,并有严密的程序作保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确保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3)正确处理强制与引导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特别注意发挥制度的引导功能。为此,我们的制度建设要重在为解决问题提供一种供人们自己判断是非、自己承担风险、自己分配责任的规则来解决问题。要鼓励、引导市场主体之间以契约等自治形式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4)正确处理立足现实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当前,我们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如果制度建设不顾现实,就会行不通;如果不加区别地把现实肯定下来,有可能妨碍改革。因此,制度建设要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把制度决策与改革决策紧密结合起来,体现改革精神,用制度引导、推进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对现实中合理的东西,要及时肯定并采取措施促进其发展;对那些不合理、趋于衰亡、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不能一味迁就。总之,制度建设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力求在体制、机制、制度上不断有所创新。(5)正确处理实体与程序的关系。实体与程序都非常重要,且相辅相成。当前,制度建设要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要下功夫研究如何通过设定程序制约权力的行使、保障权利的实现。
第三,改进工作方法和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制度建设的参与程度。为此,需要建立以下制度:(1)公开征求意见和听证制度。确保制度能很好地反映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这也是确保制度得以很好实施的基础。(2)制度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这里的成本主要是制度得以实施所需的成本。(3)专家咨询制度。(4)争议协调制度。(5)定期清理制度。这项制度旨在及时消除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提高制度的适应性。
三、建设法治政府,必须理顺执法体制、确保法律实施
法律得以顺利实施,一般取决于三个条件:(1)该法律本身是一部良法;(2)有一套比较健全的法律实施机制;(3)具有有利于法律实施的社会基础。其中,良好的实施机制是确保法律得到实施的关键。从理论上讲,法律由预期效益到实际效益客观上是递减的。因为法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成本的,成本支付带来的往往是效益递减。法律实施机制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整合各种成本(支付必要成本、降低甚至取消不必要的成本),以确保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将效益递减降到最低。我们现行的法律实施制度,往往重在机构的设立,而不重视机构的保障,包括人员与经费保障,更不重视法律运行机制的建设。结果是,没有机构法律效益要递减,有了机构法律效益递减有时甚至更快。因为机制不畅,就往往从增加人员上找对策,这势必增加法律运行成本;经费无保障,执法人员又往往只好“自费”执法,甚至搞“执法者养违法”。就行政机关而言,确保法律实施,需要从理顺体制、完善机制着手,抓紧以下工作:
第一,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行政执法体制的总的要求是: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1)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尽量改变“大盖帽”满天飞的状况;目前需要继续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2)减少行政执法层次,改变行政执法“上下一般粗”的状况。目前可考虑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市、县两级行政机关实施。上下级行政机关的执法职能要分解。基层行政执法机关重在解决事实问题,上一级行政执法机关重在解决法律问题。(3)行政执法权与执法者的利益要彻底脱钩,执法经费必须予以保障。(4)下大力气建设清正廉洁的高素质执法队伍。
第二,行政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乱执法与不执法是目前行政执法中最突出的问题。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必须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严格按程序办事。要克服“运动式”执法的弊端,纠正领导批示才执法、领导不批示就不执法的现象。要公平、公正执法,平等对待当事人,不得滥用权力。在执法过程中,应当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第三,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行政执法是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应当由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非行政机关的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要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第四,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这是确保法律实施的重要举措。这项制度的核心是:记录真实,立卷归档,公开查阅。凡作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决定以及对有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监督检查,都必须有记录,记录有签字,有关证据材料、执法文书连同有关记录都要立卷归档。归档的案卷必要时可以公开,供有关人员依照规定查阅。这有利于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历史责任感,促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兢兢业业、依法办事。
第五,强化对行政执法的监督。(1)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2)强化行政复议监督。(3)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4)强化社会监督,完善群众举报违法行为的制度,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5)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
四、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下大力气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关乎依法行政进程,关乎行政机关的形象,关乎行政权力的行使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关乎整个社会法律意识的养成,关乎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客观地说,法律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封建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较少的国家更是如此。当前,培养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要掌握法律知识,包括宪法和宪法性法律知识,规范行政机关共同行为的法律知识,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法律知识等。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知道手中的权力从哪里来?权力边界在哪里?(2)要提高法律意识,培养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法律的信仰与忠诚。法律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且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在我国,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法律的信仰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信仰,对法律的忠诚就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3)要培育法律思维和能力,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能用法律思维来研究情况、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法律思维就是一种权衡利弊、瞻前顾后、照顾其它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既要考虑解决眼前问题,又不能给将来埋下隐患;既要考虑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又要顾及所支付的成本;既要考虑当事人的利益,也要考虑其他相关人员的利害得失。越是情况紧急,越是问题突出,就越要用法律思维、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备较高能力的标志。

B. 基于中国法治现状来说明中国法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各位请帮忙!急急~~~

中国的法律条款会越来越规范,但是在有法必依上,区分对象,事实上不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版平等权,官司越打越多,据前两年的法制报报道每年有过千万的案子,有数千万人在打官司,法官案子多,质量差,水平也差,上级法院的法官都要累死了,这些都是与社会现状紧密相关的,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去打官司,打了又打,起码是不容乐观.

C. 在今天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中,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发挥道德与法律的作用,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现时代,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要纳入现代世界文明的氛围,适应现代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必须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而在改革开放中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时代课题。
改革开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新机遇、新目标、新动力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改革开放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文章中就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毛泽东同志当时所描绘的那样的政治局面,实际上是一种和谐社会政治生活的氛围。当然,毛泽东同志当时主要还是从国内的情况出发,就国内的政治秩序而言的。可以说这是处在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的中国,在许多方面还有待改革和开放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和谐理念。经过二十年的风雨历程,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国际背景;面对的是需要通过改革开放,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内现实环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从国际国内的现实出发,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大思路。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而且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不仅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开放,尤其是要向美国开放。这样的开放,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照系。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在国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以进一步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促进国家的进一步富强、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坚持改革开放,这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创造了从未有过的条件,也提供了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难得的机遇。
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意味着个人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另一方面,社会为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法制,并通过法制实现法治,如果每个人都在法制的框架内行为,即使有矛盾也可能通过法律的途径有效得到解决,又何愁个人与社会不能和谐发展呢?同时,也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个人的包容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包容是求同存异,个人对社会包容,社会自然也会对个人包容,是为和谐。

D. 国家法治越来越健全,将来公务员会不好干,为什么

近日,汇通天下总裁翟学魂预测公务员未来命运称,当下拼命挤进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未来命运必然跟十年前的下岗国企工人一样:人到中年被体制抛弃,浑身没有一样市场需要的技能。此语引发网友热议。专栏作家赵楚评论称,这句话是我2012年读到的最富于现实和历史洞察力的断言。由此引起了关于公务员未来命运的大讨论,在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呼声下,幸福的铁饭碗还能铁多久?
正方观点:公务员有竟争优势
对此马上就有网友回应说:我也讨厌、甚至看不起公务员的生活。但必须承认事实,即使有一天体制老化要让公务员下岗,以这些人的人脉关系,做点小生意也比小百姓强。即便有一天下岗了,公务员转身为地方精英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一些人预言公务员四五十岁命运悲惨实在是对公务员的阿Q式打击。
还有人指出,目前很多公务员都是优秀的管理者,也有很多的公务员都是饱学之士,在政治、管理、经济、哲学、历史等方面都颇有造诣。虽然目前公务员的体制,会让庸者更庸,能力低下的人如果做了公务员,真的是前途堪忧,因为没有竞争让他成长。但真正出色的人干什么都一定很出色。更何况公务员并不是没裁员过,90年代初就搞过,当时流行停薪留职,看看后来多少发家致富的人是下岗的公务员。
反方观点:下岗工人的今天就是多数公务员的明天
不可否认,很多公务员本身是非常优秀的,智商和能力都是一流的,但那些世袭的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的官二代除外。如果你在大浪淘沙的社会上闯荡,就算你失业了,凭着锻炼出来一身本领你还可以继续找到新的工作。可是公务员一旦失业了,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看过《肖申克的救赎》的人是否还记得,里面那个监狱里面被体制化的图书馆管理员出狱之后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最后自杀了。一个长期在体制内的人,就算你曾经是精英,但是这些人恐怕都没有真正地锻炼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无论你的成绩有多好,专业有多扎实,进入公务员队伍后,你的专业就会慢慢丢失,若干年后,也许你除了知道了一些虚无缥缈的为官之道后,一无所有,发展极不平衡,变成知识的瘸子。
在一个行业内,是企业和企业的竞争,效率低下就要被淘汰出局。而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效率低下就会造就落后挨打。越来越趋于激烈的国家之间的竞争会倒逼中国政府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这是未来的大趋势。对于一家企业来讲,如果管理者的薪酬过高,安排的冗余岗位过多,则股东们会进行严重的干涉,因为不干涉则企业利润减少,竞争力下降,最后股东损失金钱,管理者失败下岗,而管理者的首要责任就是提高效率。到时候政府部门会得到真正的精简,大批的闲适人员会下岗重就业,就像过去十年所发生的国有企业变革一样。
当年的国有企业职工当年是多么的风光和优越,但下岗后却又多么的可怜和低微。从铁饭碗到无饭碗!从摇篮到坟墓只是一刹那的事!更可悲的是,当公务员一旦面临失业后,那些为官的公务员就像动物园里的老虎,养尊处优惯了,已经失去失去了野性和威风,已经连一只鸡都不能杀死了,把它们放入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多数会面临被饿死的命运。而普通公务员就更惨了,他们像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中那些被机器异化的麻木机械的工具人,多数对新的工作手足无措。什么样的水养什么样的鱼,在池塘里长大的鱼放入大海,有几条可以在狂风巨浪的大海中存活?
在美国,3%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在法国,是5.3%;在新加坡,只有2%。在日本,就业倾向公务员排在榜单第53位;在英国,公务员甚至进入20大厌恶职业榜;而在中国,76.5%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 在西方国家,一般当政府雇员的都是一些没多少创新精神,循规蹈矩、没有志向、平庸平凡的一部分人,有能力有抱负的人都会选择在市场经济中去当律师、当医生、当作家,去创业当老板。
而在中国,每年都有百万大军参加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炙手可热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特权及物质利益的驱动下,无数的人都在做着范进中举的梦。据国家统计局数字,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共4000万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按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的标准计算,我国吃皇粮的人数达7000万人,平均18个老百姓供养一个官员,这无疑是世界之最。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在热情地讴歌巴黎公社时,兴奋地称赞公社真正地建立了廉价政府,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现在,由于机构的裂变和冗员过多,政府越来越昂贵了。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中国的变化太快了,60年前一定谁都不想做地主,40年前可能有的人会很后悔做知识分子,15年前有的人后悔做国企工人。当然,目前大部分养尊处优的公务员们肯定意识不到这一点,或者同思维已经僵化的父母那一辈一样嗤笑,这个社会不会改变!现在如果醒悟过来的人就应该武装自己,摒弃闲适,选择充实,为将来做准备。

E. 如何在基层推进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行政法制宣传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思想的转变,没有思想的转变就没有行为的改善。首先要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转变思想观念,从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出发、从党的方针政策出发、从正反两个方面事例出发清除官本位、特权思想等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法治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法律权威至上、法律大于权力、权力服从法律、没有法治就没有大发展、违背法治理念必将受到惩罚的观念,只有这样,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继续做好面对人民群众的普法活动。在一些基层政府把普法看成是不得不干的任务,把贴几张标语、进学校讲一次课看成普法的成果,不愿也不像话费力气去开展此项活动,甚至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认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越高自己的管理越难。他们习惯于落后的“人治”,这个区域是我的天下我说的就是规定,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而法治一旦增强,自己的行为将受到约束、利益受到限制,自己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地位将动摇,因此暗中抵制普法活动。殊不知,普法运动就是为了更好的依法行政、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好人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不但知道法律,更要熟悉和掌握法制,增强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纠正基层政府的违法或者有法不依行为,让行政变的更科学、更合理。要创新普法性质,变过去的“以教”为中心的“静态”普法为“动态”普法,双向互动、有来有往,在形式和思想上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使群众逐渐地拥有法治精神,改善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努力改变“倒三角”的工作体制,加强基层政府法制机构设置。在乡一级政府设置政府法制机构或者乡镇一级政府的抽象和具体重要行政行为要经过上级法治部门的合法性审查,使依法行政工作形成完善的工作体制,同时进一步加强地县市政府法制机构力量,使地市县法制机构人员达到一定规模,使“倒三角”为“倒梯形”,进而发展为“正梯形”,为基层依法行政工作提供充分的组织保障。同时,市县两级的政府法治部门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本单位的一个部门很难有效的监督级别比自己高、权力比自己大而且是用人用钱来源的政府,因此,建议提高市县两级法制部门的地位和职权,在用人用钱上或者至少是业务上归上一级人大或者政府管理,在重要行政行为、规范性文件出台之前把法制部门的意见作为生效的要件之一,对于法制部门提出异议但是政府仍然施行的法制部门不应承担责任,对于法制部门签字同意认为合法的实际却是违法行为的政府相关责任人和法制部门签字人、责任人都应承担责任,并且设定合理的追究期限。让法制部门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部门,切实强化其职能和责任。
加强政府法制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不少人认为,政府法制工作队伍这一群体不需要专门的职业训练和专门知识,不过是政府工作人员的一部分。只要政治可靠、服从组织调动和工作安排就可以胜任,不像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那样有法定的准入标准。这种忽视政府法制工作人员职业特点的认识,导致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岗位要求等同于一般政府工作人员。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没有“门槛”和职业定位,导致社会对政府法制工作认识的缺乏。实际上,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从事的工作内容,比一般的公务员要求更高,专业性更强。这一职业群体必须共同经过系统学习而获得法律理论知识、法律思维知识以及法制工作能力方面的一致性。建议建立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准入制度,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定具有司法从业资格方可上岗的门槛,在人员岗位上不易流动性过大,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成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主力军和政府法制工作的业务骨干,力争成为优秀合格的政府领导的法律顾问和参谋、助手。
通过各种手段增强法制人员工作的独立性, 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作为行政机关的成员,自然要服从行政机关的领导。从事的政府法制工作,作为重要的法律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首要的要求是对法律负责。一般情况下,这样做也符合行政首长的意志。但在特殊情况下,即使对法律负责的行动违背了个别行政首长的个人意志,行政首长也不应非法干预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独立性,或者以此随意撤换其工作岗位。因此,要通过各种制度来保证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以及职业的稳定性和专业性。政府领导应大力支持政府法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独立开展工作,让他们放心放胆去干,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作用,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使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完善监督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的监督。切实加强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加强上级政府部门对下级政府部门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进一步加强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的监督力度,并通过这种专门的执法监督,保证行政执法活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办事,要通过监察、审计部门的有效监督,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和行政执法中的不正之风;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对执法过错者予以坚决追究,情节严重的,要给予行政处分直到调离、清除出执法队伍。
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作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切实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强化执法监督力度,促进依法行政。首先,要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实践中,往往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除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外,许多时候是以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为尚方宝剑的。而行政执法中出现的一些乱收费、乱处罚问题,也往往根源就出在规范性文件上。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好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审查政府规范性文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舆论监督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措施。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社会新闻媒体要敢于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特殊作用。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单位行使监督权就是行使人民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全社会的支持。建议对于新闻媒体曝光的违法行政案件本级和上级政府应该建立台账和记录,改变以往重大舆情事件只是听听本级政府汇报、说明一面之词的简单做法,应该建立双方都有记录、都能说话甚至互相辩论的冲突解决机制。
制定准确的监督标准,增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实效性,如逐步制定和完善党纪、政纪量化监督标准,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监督的机关、权限、范围、方式、程序等加以明确规定,使监督本身有法可依。
(作者单位:临西县委宣传部)

F.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


()架构: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一省两院制(设中书省)(3分)
民主:秦朝时,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2分)
唐朝时,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可以集思广益;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纳谏,为这一制度增添了“民主色彩”(4分,任答两点即可)
实质: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1分)
(2)有衡:①立法权:国会分成参众两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法律。(2分,任答两点即可)②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2分,任答两点即可)③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2分)
关门:①“资本支配政治”②两党相争只顾党派利益而不顾美国人民利益。(4分,或言之成理亦可)
(3)努力:创建革命团体和政党(兴中会、同盟会);提出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发动反清起义(广州起义等);建立民主政权(中华民国);注重制度建设(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民主共和制);实行责任内阁制。(8分,任答四点即可)

G. 当代宪法有何发展趋势

1、重视人权保障,扩大公民权利。

2、重视宪法实施保障,维护宪法权威。

3、重视国际协作,维护世界和平。

4、社、资宪法共存,既相互斗争,又相借鉴。

5、成文宪法取代不成文宪法是趋势。

(7)法治大趋势扩展阅读

社会法治国家时期

鉴于前一时期国家任务范围狭隘,在私法自治及契约自由等前提之下,经济力强大的社团或财团造成市场垄断,对于人民权利侵害过巨,因此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非完全重叠,也非完全分立的二元。

而是应有适度的混合,国家形成社会秩序同时,也要对人民权利予以最低的保障,强调人民基本权利可直接以宪法为保障根据,并且宪法应加入基本国策,以补充性原则保障人民福利。此一时期,不只国家,社会的一般人民也要遵守宪法对于基本权的保障规定,但随着时间转移,因而使国家修改宪法的可能性增加。




H.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第二,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

3、第三,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方面。

4、第四,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5、第五,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8)法治大趋势扩展阅读: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时代意义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综观世界近现代史,一些国家虽然也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坚持厉行法治,导致法治不彰、法治乏力,影响了国家现代化进程。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只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发挥好法治的经济发展助推器、社会运行调节器作用,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如期完成。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是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必由之路。从世界发展大趋势看,国家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制度竞争和治理能力竞争。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崇高使命。

I. " 重典 " 能整出 " 大治 " 吗

转载:

依法治国需要用“重典”开路

焦若飞

常言道“乱世用重典”,只有重典才能勘乱。也就是说,一个太平盛世,一个秩序国家,尤其是一个法治国家,必经之路是“重典”。换言之,不经历“重典”,就难以实现真正的法治。

重典的本质含义就是震慑,通过震慑的力量,让所有公民伏法守法。如果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习惯尚未形成,法治环境十分脆弱,正常的法治秩序建立之前,没有非常的法制执行手段保证法律的实施和法治秩序的形成,再好的“良法”,也会失去本身的色彩。

以超常的措施,保证法治秩序的建立,是古今中外社会行为规范的成功经验。当今世界公认的西方法治国家,实际上都经历了“重典”推进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当初的重典,就没有今日西方的法制与规范。用一句通俗的话说,西方人讲秩序、讲法制,不是西方人种优秀,主要是“管”出来的。

我国是历史上推行重典治理的主要国家。重典戡乱,进而达到阶段、朝代大治的例子也不少。如明朝初建时曾重典惩贪,使得各级官吏“居职惴惴,唯恐不能奉法恤民”,“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吏治焕然”“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明史》里的《循吏传》所收清官中,洪武年间的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朱元璋的严刑峻法虽然没有根除腐败,但却使贪官收敛了很多,有效的减少了腐败。明朝之所以延续270年,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在很大程度上是朱元璋“重典治世”的功劳。

《史记·商君列传》描绘商鞅时秦国的情况说:“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连反对连坐的荀子也对此赞叹不已,他在《荀子·强国》中描绘说,踏进秦国国境,观察秦国的习俗,百姓质朴淳厚,音乐不淫荡低俗,人们的服装不轻薄妖艳,百姓畏惧官吏而顺从,像是上古时代的人。各级官吏都严肃认真,无不谦恭节俭、敦厚谨慎、忠诚守信而不粗率,像是上古的官吏。秦国经过四代君王就取得如此胜果,靠的就是法制。全民监督权力运作的体制有效杜绝了政权的腐败倾向。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的连坐之法。

不可否认,虽然历史发展到今天,象“连坐”“凌迟”“族灭”“充草暴尸”等古代所谓的“重典”已经成为现代文明不能包容的“野蛮”,但作为“重典”本身,对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法治社会依然有超越时空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首先,重典能够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扫清法治障碍。长期以来,法治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权大于法、知法犯法、无视、漠视甚至蔑视、挑战法律等非法治思维和习惯成为横亘在实现依法治国路上的多重障碍。这些障碍来自于意识,来自于传统,甚至缘于父母祖先,发自肺腑,根深蒂固,坚韧顽强,固若金汤。涉及个人、集团、权力拥有者所谓的自尊、习惯、地位、利益,推进与阻止,进步与倒退的争斗一直尖锐存在,不容回避,回避不了。不扫清这些障碍,实现从立“良法”到立“良行”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而推进的“疲软”“弹性”“逃避”恰恰是我过多年推进法治的教训所在。因此,没有重典,障碍无以扫除。

其次,重典可以有效惩治以身试法者,让人畏惧法律。众所周知,法律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制约束,而人的原始向往就是自由。对自由的过度放纵,就会僭越法律的底线,影响到社会秩序。有效解决这一对矛盾,就必须通过严厉的法律制度,刚性的法律执行,保证法律的效率,让试法者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儆效尤,让人们畏惧法律,不敢轻言违法,更不能随意挑战、藐视法律。

再次,重典可以巩固法治成果,激发公民的法制热情。任何人、任何时期,都存在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法治思维、法治意识、法治要求和法治期待,只是这种意识和要求与时代法制节奏和设想可能存在距离,容易沉睡。从“法不责众”到“行为从众”,唤醒、激活这种法治“沉睡”,需要特定的氛围和情境。而激发公民的法治意识,实现个人法治期待与时代法制要求的统一,是一次从意识形态到行为习惯的洗礼过程,是一场攻坚的硬战,无疑需要强力的重典才能完成。

另外,重点能够提高法制效率,缩短实现法治的时空距离。法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却是等不来的。各国、各地域法治进程的不平衡,是社会进步的不平衡。法治的进程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尺度。法治推进力度越大,效率越高,距离法治国家的目标就越近。这是简单不变的道理。

诚然,随着时代的进步,重典也非过去的“重典”,在传承取舍中,也赋予了新的意义,有了全新的阐释,但是,需要强劲的推动,严肃严谨的法条,刚性的执行标准却古今依旧,不论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变了,就没有法治。

“重典”要抓住“重点”,不是泛泛而谈。就目前我国的状况而言,主要是采取超常举措,发力权力挑战,把“法治”放出来,把“权治”关进去,把“刚性”铸起来,把“弹簧”压下去,把“公正”唤出来,把“私欲”赶出去。“王子犯法重罪于民”,对党员、对干部、对公职人员尤其是执法人员知法犯法、执法犯法,阻碍法治进程罪加一等,从重处理。

毋庸讳言,对法治执行,推动法治需要单独立法,假以“重典”。一部在其他法律之外、具有普释意义、维护法律权威、保证法律推进、规范法律落实,应对各种挑战和干预的“重典”应该呼之欲出。惟其如此,法治盛世才能如期而至,不再久远。

J. 如何理解和应对税收法治的新常态

像经济“新常态”一样,税收“新常态”尚未完全成为一种稳固的形态。所谓税收“新常态”指在现代税收治理新理念和新规则的基础上构建的较稳固和可持续的新秩序、新态势和新状态。笔者认为,税收工作转为“新常态”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深刻变化。

一、收税的问题层面,税收工作的思维惯性正从“管理纳税人”向“服务纳税人”的“新常态”转变。制度变迁往往由新理念引领,而改革的本质就是改掉传统的不良习惯或思维惯性。自200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服务型政府”以来,我国各级税务机关广泛开展了创建服务型、企业型以及顾客导向型税务机关活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良性互动的新型和谐征纳服务关系已在建立。事实上,传统的税收工作思维以纳税人有罪判定为假设前提,以管理和监督纳税人为惯性思维,习惯于用对抗性的方法来解决税收执法中的问题,把打击逃税作为税收执法工作的全部内容或主要方面。现在,在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引导纳税人,满足纳税人合法合理需求的前提下,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遵从度,将是不可逆转的税收工作“新常态”之一。

二、在收多少税的问题层面,税收工作的行为惯性正从“任务至上”向“税收法定”的“新常态”转变。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决定财政(即支出),是财税活动的基本规律。但在现实财税实践中,“任务至上”、“唯税收任务马首是瞻”的导向问题长期存在,任务和税法孰轻孰重或谁大谁小的争议一直不断。不难发现,在不择手段确保完成各种税收任务的行为惯性下,必然出现两种不良现象:1.是经济不景气或衰退时,为确保年度税收任务的完成,税收机关往往倾向于收“过头税”或“刮地皮”;2.是经济景气或繁荣时,为确保以逐年递增为特征的下年税收任务的完成,税务机关往往倾向于“有税不收”或“留有后手”。不管是哪一种情形,都严重地削弱了税法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从税法的角度来讲,“有税收税、无税不收”是基本的行为准则。告别税收增长的“速度情结”,强化税收的颗粒归仓原则,则是税收法定精神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14年8月31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 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即“经济宪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这条前所未有的法律规定和限定显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这标志着税收任务时代的淡出以及税收长期“超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税收法定时代的到来。

三、在怎么收税的问题层面,税收工作的制度惯性正从税收管理员“各事统管”模式向税源管理的“分级分类+专业协作”模式的“新常态”转变。为适应新的税收征纳环境,近年来我国各级税务机关都不同程度地试行了以“税源专业化管理”为基础的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税收征管制度正向专业分工与协作模式过渡,从而有效提升了税源管理工作的质效。事实上,我国税收征管制度长期实行“一人盯多户”模式,税收核定征收的随意化或情绪化特征明显。随着纳税户或税源户的大幅增长以及跨行业、跨区域企业集团的日益增多,关联交易、虚拟市场、电子商务等新兴经营模式蓬勃发展,税收征管制度必然需要升级换代或转型升级。以信息管税为依托(包括纵向信息的大集中以及横向信息的大分享),以分级分类管理为原则(如按规模、行业和区域相结合的科学划分原则),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大量组建了税源专业化管理团队,重组了税收征管流程,实现了税务人员与企业类型的“专业对口”,大大提升了税收征管工作的质效或绩效。尽管以税源专业化管理为导向的税收征管改革依然在路上,但这种税收“新常态”已然确立。

四、在收哪些税以及由谁收的问题层面,税收的体制惯性正由“随意修补”向“成熟定型”的“新常态”转变。理论上,财税体制安排体现并承载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方面的基本利益关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处于基础性位置。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税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税制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不适应、不协调、不匹配的矛盾依然突出。例如,现行税制在应对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危机和贫富差距扩大等重大社会问题上调节作用不够明显;多年来在构建地方税体系、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降低间接税比重、开征房地产税和全面改革资源税等问题上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别是,“营改增”背景下如何给予地方像样的主打、主力或主体税种,国税、地税两家之间的“责任田”如何科学划分,已对新一轮税制改革呈现倒逼之势。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加快形成成熟定型的税制体系既迫在眉睫,也正在启动。尽管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但税收体制由“随意修补”向“成熟定型”的“新常态”转变已是改革的大方向和大趋势。

税收工作需要保持“平常心”,适应“新常态”。但应指出的是,税收“新常态”在现实中依然存在认识不清、不深和不透问题,可能在一段时期内还会出现交集或纠缠,税收“新常态”也不宜和不能加以绝对化的理解,其内涵也必然会与时俱进地发生渐变,但无论如何,我国税收工作从理念、行为、制度以及体制等方面正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并在“为什么收税、收多少税、怎么收税以及由谁收”等方面逐渐形成不可逆转的“新常态”。

热点内容
丹麦对法官 发布:2024-11-07 22:37:35 浏览:633
宜州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4-11-07 22:37:23 浏览:544
看山东卫视道德与法治 发布:2024-11-07 22:10:46 浏览:797
合同法第251条承揽合同 发布:2024-11-07 21:41:38 浏览:406
政府公告对企业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07 21:29:34 浏览:70
房屋转租条例 发布:2024-11-07 21:27:19 浏览:183
刑法中的领水 发布:2024-11-07 20:15:26 浏览:254
有律师法院怎么还指派l法律援助呢 发布:2024-11-07 20:14:01 浏览:648
司法拍卖丽水 发布:2024-11-07 19:46:51 浏览:494
法院内网涉及 发布:2024-11-07 19:46:41 浏览: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