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疗法治躯体疼痛
1. 躯体形式障碍该怎么治疗
该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采用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也可以联合采用多种治疗。
如何治疗躯体症状障碍?[2][4]
心理治疗
旨在帮助患者重新理解这些躯体感觉,降低疼痛给患者带来的恐惧感。当你能够减少对疼痛的恐惧和焦虑感,并假设疼痛是非病理性的,那么你的疼痛将会减轻,治疗疼痛障碍的心理治疗步骤如同治疗焦虑障碍;大多数躯体形式障碍都与应激有关。
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躯体症状障碍有效的手段。其程序包括:
明确治疗目标,主要是协助患者克服认知盲点,正确判断及改变其不合理认知或不合逻辑的思考方式。
医生会充分理解并接受患者的痛苦症状,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尽可能地为患者提出关于这些痛苦症状的替代性的解释。
同患者讨论对健康的焦虑与躯体症状的联系,如过于关注身体体验,增强了躯体不适的敏感性。
改变通过过度医疗作为回避社会现实问题的行为模式。
森田疗法:森田疗法是基于人本性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主张让患者反复体验 “顺其自然、接受症状、带着症状去生活”,尽快回到社会生活之中。
药物治疗
药物可以减轻疼痛,但是仍会带来负面和痛苦情绪。情绪痛苦和躯体疼痛是相互作用的。某些患者试图通过服用阿片类止痛药物来掩盖情绪问题,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躯体疼痛。意识到它们二者的高度重叠,我们不能完全回避其中一个情况而去治疗另一种“疼痛”。
抗抑郁药:对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者,可给予适量抗抑郁药,由于患者对健康要求高,对躯体反应敏感,因此常选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且以小剂量治疗为宜。
联合治疗:目前国内研究认为小剂量抗抑郁药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 这是强迫症吗 森田怎么治疗
存在强迫思维,也存在较强的自我心理暗示。
森田疗法的宗旨是:带着症状去生活。主要是当症状出现的时候不可以排斥,来了就来了,该干嘛干嘛。
想缓解症状,平时需要多跟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坚持运动,多户外活动。
如果自我调节不奏效或是实施困难,建议及时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解决。强迫症是心理疾病,心病心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与你一道,探索导致强迫的根本原因,找到并处理掉,症状自然消失。
3. 请解释一下"森田疗法"
「森田治疗法」又称「禅疗法」、「根本的自然疗法」, 它是在1921年左右由日本精神医学专家森田正马(1874-1938)所创。此一精神治疗法虽也受过西方当时流行的心理分析、精神医学暨治疗的一些影响,基本着想却是源自大乘佛学智慧与日本传统文化,尤其是禅的思想文化对此治疗法的影响格外深刻,森田疗法可谓是以大乘佛教与禅为思想源头的东亚文化的产物。
森田疗法的诞生
1874年,森田正马出生于日本知高县,与Freud Sigmud(1856-1939)、Adler Alfred(1870-1937)、C.G.Jung(1875-1937)先后出生,可见森田疗法受心理分析及精神医学治疗影响实非偶然。
森田正马先生的求学生涯不甚顺利,曾因心律不整及患伤寒,使得中学五年念了八年。在1898年就读东京大学医学院时,被诊断为「神精衰弱」兼脚气病,但在期末大考时,不顾一切猛读猛攻,所有不适的症状居然出乎意料的消失了,考试成绩也非常优秀。由这次的身心体验,让他领略到当时一般人对神经衰弱的看法是:「神经衰弱是神经疲劳所致,应多休息」是不正确的。
他在医学院毕业前,便进了精神科,并在巢鸭医院担任作业疗法主任。森田曾用催眠术治疗精神官能症,但无法痊愈。却以「没有治疗,只让其从事打扫工作」治愈了一名精神官能症患者。促使森田开始整理他的思考,森田治疗法于焉诞生。
森田的人性观
人是时时刻刻都在流动变化的存在。人的生命,在最好的状况下,乃是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在我能让我的体验之流载我流向前去,能在其中载浮载沈,而且还能同时尝试去了解它那变动不拘的复杂性的话,那么,其中不会有任何定点让我停留。当我能在如此过程中之时,很显然的,我不会有一个封闭的信仰体系,能引导生命的乃是对于体验去不断了解、哺断阐释的那个过程本身。所以生命就是一直在形成的过程中。因此,研究心理问题就得从外界与自我相对的夹缝中去寻求,从变化流转中去把握。而意识不过是一种状态,一种自然现象而已。
现象即存在。森田认为人的存在是不断变化流转中所发现的每一刹那之 现象,具有绝对之意义,亦即现象即存在(刘焜辉,民75)。他常用「事实唯真」、「服从自然」等,就是把我们身心的自然现象,体认为现象(色)即实在(空),如实承受。
心理的对立与调和。森田认为一切宇宙现象都建立在相对关系、调节作用以及均衡之上,心理现象亦是在不断变动过程中才能维持均衡,产生适应自我保存的方向。一般正常人有较佳的能力自然流转在两者的变化中,并将不安的感觉疏通到建设性的方向。
道德、伦理观。神经质患者常有理智的观念主义者或求全的理想主义者这一面,因此容易忽视生命存在的自然流动性,却对瞬息变化着的生命现象,应加善恶、苦乐等等价值判断,徒增内心的挣扎矛盾(傅伟勋,民82)。森田强调根本无绝对的伦理观或道德观存在,只能归原于「事实唯真」,必须要能容忍所有心理流转中的对立现象。
生存的欲望。森田认为人的一生,就是生之欲望与死之恐怖的相对峙,经历种种的变化而彼此消长的整个过程。生的欲望包括从生物学的层面到追求人生的意义或价值的精神层面,死的恐惧则是与此相对的,无声的欲望就无死的恐惧。
森田神经质
森田治疗法重视现在当前的人生态度,认为西方的心理分析理论无助于东方人的精神病态的彻底解决。森田尤其认为弗罗伊德所说的神经症(neurosis)并不太适用,因为大部份具有精神异常的(日本)人基本上属于他所描述的「神经质」。所谓森田神经质指的是那些不能认清或接纳带给自己焦虑或威胁的自然现象,企图排除它的人。这理论的一大特色是对于个人先天性素质的重视,他认为神经质因下列三大因素而发生:1.人格特质(惧病倾向)2.机会(促使发病的又因)3.病因(心理的交互作用影响症状的发展)。
森田根据发生神经质的心理机制之复杂程度,把它分为普通神经质、发作性神经症、强迫观念症三种类型。
一、普通神经质
即一般人所称的「神经衰弱」,又称「心气症」。是因过度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引起头痛、呕吐感、失眠等主观上及心理上的症状。
二、发作性神经症
又称「焦虑神经症」。其症状为恐惧、焦虑的情绪表现于外而导致身体神经系统之失调状态,例如:心悸亢进、呼吸困难等等。
三、强迫观念症
具有心气症的本人刻意去除某一涌现在意识中的特殊观念,所引起的内心葛藤,构成强迫观念症。主要的强迫观念症有:对人恐惧(过度关心别人对于我的看法如何,而产生刻意保持良好态度的冲突情绪)、杂念恐惧(思考时,企图排除目的以外的念头,却反而越注意到杂念的存在)、其它尚有杀人恐惧、闭所恐惧、不洁恐惧等等。
森田疗法的实施步骤
森田认为治疗神经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充满爱情的、接纳的家庭气氛里实现心理治疗。实施步骤如下:
一、卧褥疗法
这个时期约有4~7天,要把病患完全隔离,除用餐、排泄外,终日躺在床上。其目的在于观察病患的精神状况,以做诊断的补助。而且保持安静可以调节身心疲劳并让患者面对精神上的苦闷与苦恼,迅速去除它,以体会森田所谓「烦闷即解脱」的心境。
二、轻度作业治疗期
此阶段也采隔离治疗。白天,尽可能整天在户外做轻微的作业;晚上在作业室作业晚工作,例如削牙签、糊纸袋等,近来则常以雕刻等创作性活动为主。作业期间,每天晚餐后要写日记,藉此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并且对此给予批评,做为心理治疗的手段。此阶段的主要目标在于让患者能面对生理上不愉快的感觉或强迫观念,开始时让病患的身心感到无聊,以促进其自动自发的活动欲望。
三、重度作业治疗期
此阶段要根据患者的身心状态给予适当的作业,例如锯木、劈柴等。此阶段的重点在培养对于作业的耐性,使其建立信心,让患者对于过去不感兴趣去做的事情,或因为预期焦虑的感情而无法去做的事情,都肯去体验。这种体验将导致患者能面对许多痛苦,克服许多困难去促进身心的自发活动,此时,心里流动性已开始恢复。
四、复杂的实际生活时期
透过阅读,促使患者察觉到纯真的心理,自己本来的个性;即帮助患者成长为不用自己的意志勉强去否定各种自然产生的情感或观念。
结语
森田疗法不仅提供了心理治疗的一个新视野,同时也帮助一般人建立比较健全的生死态度,在极有限而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造人生的种种价值,积极肯定生命的意义。
理论依据
1、基本概念
① 神经质与神经质症
"神经质"一词是森田正马基于对神经衰弱等神经症的本质的特殊看法而提出的。表现为患者存在某种症状,因而主观感觉到这对于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患者本人具有强烈地从症状中摆脱出来的欲望,并积极努力地克服症状的倾向。森田正马认为神经质的症状纯属主观问题,而非客观的产物。神经质症状是疑病素质和由它引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因此,森田不把"神经质"作为一种疾病看待。
"神经质症"是森田正马的学生、森田疗法的另一代表人物高良武久提出来的。
高良武久认为:神经质症是神经症中的一部分,是具有神经质症状的神经症,森田疗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的神经症,只有神经质症才是森田疗法的真正适应症。
② 疑病素质
所谓疑病素质,是一种精神上的倾向性,或称素质。森田认为精神上的倾向性有内向与外向之分。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是靠这种内向性和外向性的协调活动而形成的。如果人的精神活动出现了大的偏向,就会逐步形成一种明显的精神上的倾向性。
疑病素质即是一种担心患病的精神上的倾向性。具有疑病素质的人精神活动内向,内省力强,对自己心身的活动状态及异常很敏感,被自我内省所束缚,总是担心自己的心身健康。精神活动内向,富于自我内省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但如过分担心自身状况、过分的自我关注,则产生消极作用,形成疑病素质。森田疗法理论认为疑病素质是神经质症发生的基础。
③ 生的欲望和死亡的恐怖
富于内省、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是人人都会有的正常的表现,按照森田的理论,这是一种人类本性的生存欲望的表现。生存欲望的含义包括:(l)希望健康地生存;(2)希望更好地生活,希望被人尊重;(3)求知欲强、肯努力;(4)希望成为伟大的幸福的人;(5)希望向上发展等内容。
患神经质症的人都是生存欲极强的人,但他们并不是生来就患有神经质症的。而是随着生存欲望的发展,想过超出常人的生活,但由于某种契机诱发了其疑病体验,使其精神能量不再朝向外界而是完全朝向自己的心身。
过高的生存欲望同时伴有对死亡的恐怖。这种对死亡的恐怖常与惧怕失败、害怕疾病、恐惧不安等心理活动相联系。生的欲望过于强烈,对自己或事物存有超出寻常的要求,就会因惧怕达不到自身的欲望而产生死的恐怖。此时,若有某种诱发的契机,如感觉到心脏的跳动,就可能把原来属于正常范围的生理现象误以为是病态(如心动过速)。而努力排除这种病态的结果,是对外界的关心程度开始下降,精神活动完全向内,陷入精神的内部冲突之中,导致神经质症状的产生。
因此可以说,过高的生存欲望同时就会伴有对死亡的恐怖,这导致了精神活动的内向性,形成疑病素质,成为神经质症产生的基础。
④ 适应不安与精神交互作用
森田疗法认为,人在自然界中活动,人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必然会存在某种不安的心理,即为能否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自身的心身状况能否适应外界环境这样的问题而烦恼。这种不安的心理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出现,被称之为"适应不安"。
较内向的人容易出现适应不安,因其有较强的内省倾向,总是对自己的心身状况能否胜任所做的事情缺乏自信。较外向的人则不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抱有希望。从年龄阶段看青春期前后最易出现适应不安。这与青春期的个体自我意识增强,自身欲望增长而又缺乏实际经验,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变化有关。
高良武久认为:不安、担心、痛苦等心理虽然令人不快,但它却是我们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保护机制。例如,如果没有疼痛感,人们就可能对外伤失去警戒。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人们对这些令人讨厌的,但同时又必不可少的保护机制认为也不应当存在,企图否认这些应该有的心理现象,这必然使开始正常的心理产生反向的作用,造成精神内部冲突,最终形成神经质症状。
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安的感觉。但具有疑病素质的人,或排斥适应不安感觉的人,对不安更加注意,由于精神交互作用的影响,使其感觉和注意相互加强,更易于由不安发展成为慢性神经质症。
所谓精神交互作用,"就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越来越吸引注意进一步固定于它。这样一来,感觉与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这种精神活动过程就是精神交互作用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疑病素质对神经质症的发病具有决定作用的话,精神交互作用则可以说是对神经质症症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⑤ 精神拮抗作用
如果说神经质症的发病与疑病素质有关而其症状的发展与精神交互作用有关的话,其症状给神经质症患者带来苦恼的根源,则与思想矛盾造成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加强有关。
森田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有一种对应和调节的现象,这种现象类似人体中作用相反、彼此制约、相互调节的拮抗肌的作用,因此被称为精神拮抗作用。
精神拮抗作用具体表现为:当一种心理出现时,常常有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心理出现。例如,恐惧时常出现的不要怕的心理;受表扬时反而涌现内疚的感情。森田认为:这种抑制性意志是我们精神领域中的自然现象。精神领域中的这种拮抗作用,如同肌肉的拮抗作用一样,都不是我们能够一 一加以随意支配的。
精神拮抗作用过强或缺乏这种拮抗作用,人人都会出现问题。而神经质症患者的各种苦恼,也是由于欲望和抑制之间拮抗作用增强引起的。例如:想要获取成功的这种生的欲望越强烈,对可能失败的死的恐怖就越强烈;拼命要加强生的欲望而排除对死的恐怖,为否定失败的可能想尽种种办法,反而使引起拮抗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相应增加,加之思想矛盾的影响,个体就会感到越来越苦恼。所谓思想矛盾是我对'但愿如此','必须这样'的思想愿望和实际情况所预计的结果相反,因而发生了矛盾。
综上所述,森田疗法关于神经质症的形成机理可概括为: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造成神经质症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现实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加强。
2、 神经质症发病机制
① 发病机制流程图
神经症是一种注意固着状态,是本来正常的心理、生理现象因患者对人性的错误认识而引起注意,通过精神交互作用,注意固着在这些心理、生理现象上,导致了反常的苦恼等症状。可以用一个流程图表示:
有偶发事件
疑病素质(森田神经症)------------------------------------------ 某些正常的感觉
或无 精神交互作用
或体验-------------------------------------注意-----------------注意固着状态(症状)
精神拮抗作用
② 神经质症状的主观性
森田认为:神经质的各种症状,在没有身心的疲劳、衰弱及其他并发症的前提下,原本就是属于主观范畴之内的、自我知觉的东西,而不是客观的产物。高良武久也指出:神经质症患者往往不能冷静、客观地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特别对于症状,患者被劣等感所支配,再加上不安的情绪,往往作出明显失误的判断。
神经质症的患者,对生的欲望过高,对死亡的恐怖过强,因此把本来正常的现象(如别人的咳嗽、交谈),看作是不正常的表现(认为是讽刺自己或说自己的坏话)。这种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事实为基础,病人却对此坚信不移,陷入不可解脱的思想矛盾之中,即是其症状的主观性表现。
神经质症状的主观性还表现在其症状缺乏客观的生理基础上。例如,性病恐怖患者坚持认为自己患了性病,虽几次验血结果都是阴性,但受其主观意识的支配,不能接受客观检验的事实。神经质症患者因其症状的存在而极度苦恼,但他却不知这种苦恼是其主观臆造出来的。苦恼的根源在于其自身。
③ 不同神经症的形成机制
森田先生阐述三类神经症症状形成的过程。
普通神经质(含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是由于精神上对某种异常感的固定,因日常生活及其症状处置上的错误,导致症状日益加重。并指出:神经衰弱的症状伴随身心疲劳或病后的恢复过程必然会消失。只有受疑病观念支配,主要精力固着于病态感觉的时候,症状才会复杂和严重起来。其疑病素质越强,症状也越易严重起来。即使疲劳恢复或病后身体康复,有的人自觉症状永远也不会消失。
发作性神经质(惊恐发作、慢性焦虑症),其发作的实质是一种恐怖感受,恐怖乃是对自己将要发生灾害的预想,或预感到危险即降身时产生的感受。发生在主观上的恐怖感受,客观上也可能会相应地出现心悸加剧、头脑发胀、血脉上涌、手足变冷等躯体现象。主观的感觉和客观的躯体现象是同一现象的表与里。人如果忽然看到心脏病发作时,都会产生极大的恐怖感受,怕自己也会那样,以后偶尔感到心脏搏动,便会和以前见过的情景联系起来。如果患者对其前后的精神过程认识不清,立即就会受到一种恐怖的控制;必然引起心悸加剧,从而使注意集中于此,便越发不安,产生精神交互作用,导致心悸加剧,成为心脏神经症。
强迫观念症(强迫症、恐怖症)是患者把某一机会得到的感觉或感想,疑病地看作是病态的异常,由对它既无感知又不加思考的抗拒心理引起精神上的冲突。如一位害怕看到自己鼻子尖而感到苦恼的学生,正是因为他把一般人常有的感觉专门看成病态而形成强迫观念。因此强迫观念是一般人同样会时常浮现的观念,但正常人处在日常生活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立即就会忘掉,或根本没有进入意识,便又要去迎接下面新出现的刺激。所以对它没有悬念在心的余暇。而患者因疑病素质、思想矛盾,导致精神上的冲突,反而加剧了某种感觉,形成强迫观念。他还指出,强迫行为不象强迫观念那样,大都不伴随精神冲突的痛苦,认为不是神经质的表现且难以治愈。
操作方法:
(一)治疗原则
1、"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
森田把顺应自然看作是相当于佛教和禅宗中的"顿悟"状态。所谓"顿悟"状态就是让神经质症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体验到对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自然现实存在的抵抗是无用的,这样才能具备一种与自然事物相协调的生活态度。
对其症状而言,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真正认识到对它抵制、反抗或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学习和工作。 应当说"顺应自然"是森田疗法中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这条基本原则包含着下述多层涵义:
(l)顺应自然地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情感:
① 要顺应情感的自然发生,听任情感的自然发展。情感过程一般构成山形曲线,一升一降最后终于消失。
② 如果情感冲动得到满足,挫折感可迅速平静、消失。
③ 情感随着对同一感觉的惯性,逐渐变得迟钝,直到无所感受。
④ 情感在某种刺激继续存在以及对此集中注意时,就会逐渐强化。
⑤ 情感是通过新的经验、经过多次反复、在逐步加深对它的体验中渐渐培养的。
按照森田的看法,情感活动自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总是对自身出现的恐惧、不安或苦恼等这些人人都会有的情感极其反感;总想压抑、回避或消除这类情感,例如,对人恐怖的人,对人与人见面常会引起的情感波动,特别是见到领导或异性时产生不安或不好意思的感觉感到苦恼,视之为必须排除的异物而采取压抑和对抗的态度。把本身很平常的事情,看得很严重而产生抗拒之心,结果使自己陷入神经质症的漩涡。这实际上与森田所述的情感的规律中第4条及第5条相符合,即神经质患者由于集中注意于令其感到厌恶的情感,并不断压抑这种情感而使之受到强化,经多次反复而培养起他对人极度恐惧的体验。而这一过程恰恰违背了情感活动的第1、2条规律。
改变这种状况就需使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的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起积极的情感体验。
(2)顺应自然地认识精神活动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神经质症患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是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其结果如同高良武久所说:"如果有人无论如何要祛除一切邪念,就可能产生不正恐怖的强迫观念"。神经质症患者对这种心理采取抗拒的态度,他们一定要保持自己心理的绝对清净,结果必然出现心理冲突。改变这一点,就应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不好的想法在头脑中闪现,是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因此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需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
此外,认识精神活动的规律,还需认识精神拮抗作用,认识到人有对生的欲望和对死亡的恐怖这样两种相互对立的心理现象。接受这种心理现象,而不必为出现死亡的恐怖而恐惧不安,以至拼命排除这些令人恐惧的念头,使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内部冲突之中。例如,站在高处时,想到可能摔下去,这本是任何人都会有的想法。神经质症患者却认为这是异常现象而与之对抗,越对抗则越感到有可能摔下去。改变这种症状,只有认清精神拮抗作用,从心理上放弃对对立观念的抗拒,才可能减轻以致消除精神内部冲突。
(3)顺应自然地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心身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对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继发性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
认清这一点,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而使症状得以减轻以至消除。例如,对人恐怖患者见人脸红,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现,越注意越紧张,反而使自己脸红的感觉持续下去了。相反,接受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的态度去与人交往,反而使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使脸红的反应慢慢消退。
认识症状的规律还包括要认识到症状的改变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认识这一点才能坚持对症状视若平常,不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加以排斥,才可能真正消除精神交互作用的影响。
(4)顺应自然地认清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
按照森田疗法的观点,人之所以患神经质症,疑病素质是症状形成的基础,精神交互作用是症状形成的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人的思想矛盾。这一思想矛盾的特征就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现实,以"理应如此"限定自身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森田曾指出:"人究竟如何破除思想矛盾呢?一言以蔽之,应该放弃徒劳的人为拙策,服从自然。想依靠人为的办法,任意支配自己的情感,就如同要使鸡毛上天、河水逆流一样,不仅不能如愿,反而徒增烦恼。此皆力所不及之事,而强为之,当然痛苦难忍。然而,何谓自然?夏热冬寒乃自然规律,而想使夏不热、冬不寒,悖其道而行之,是人为的拙策。按照自然规律,服从之,忍受之,就是顺应自然"。
所以人必须承认事实。认清自己的精神实质,就是自觉;如实地确认外界,就是真理(实事求是)。因此,顺应自然,就应注意不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套客观事物,认清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包括每个人的感觉、情感、精神活动以及神经质症状的形成与改变都有一定之规,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使主观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才能跳出思想矛盾的怪圈。
2、 "为所当为" 的治疗原则
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划分为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这样两大类别。所谓可控制的事物是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和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
森田疗法要求神经质症患者通过治疗,学习以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还要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例如人的行动。事实上,为所当为是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高良武久曾作过这样的说明:"顺应自然的态度并不是说对自己的一切活动都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要患者一方面对自己的症状和不良情绪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靠自己本来固有的上进心,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应该说,为所当为是对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的充实和补充。
(1) 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森田疗法认为改变神经质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通常症状不会即刻消失,在症状仍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能够见成效的事情。努力作应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
神经质症患者本来具有强烈的生的欲望,但为死的恐怖所束缚,原有的精神能量均投入在对症状的关注上,而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工作和学习越无成效,患者的注意就越固着在其症状上,就越把症状当作必须排除的异物看待,从而加重其症状。
按照生的欲望所表现出的上进心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第一,会把一直指向内心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第二,因为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上而使症状得到改善;第三,虽然带着症状去行动仍有痛苦,但行动本身会带来两种收获,其一是该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不必等症状消除;其二是做了就能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上有所收获。
例如,对人恐怖的人,不敢见人,见人就感到极端恐惧。森田疗法要求其带着症状生活,害怕见人没关系,但该见的人还要见,带着恐惧与人交往,注意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注意自己是否又恐惧了,坚持做下去,恐惧就会逐渐减轻。而这样做的结果,患者自己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想方设法要消除症状,想等症状不存在了再与人接触,其实是不必要的。过去为此苦恼,认为不能做,是因为老在脑子里想而不去做。而为所当为要求患者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对行动束缚的模式。
还有其它具体相关的你自己上http //www 100sui.com.cn/bbs_ys/ 去看,上面很多专家的,一般24小时以内都会有很多朋友回复网友的提问
4. 关于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主要的适应症是所谓“神经质”。大致包括当今分类中的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症性睡眠障碍等。
森田认为发生神经质的人都有疑病素质。他们对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适极为敏感。而过敏的感觉又会促使进一步注意体验某种感觉。这样一来,感觉和注意就出现一种交互作用。森田称这一现象为“精神交互作用”,认为它是神经质产生的基本机制。
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它能最终打破神经质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顺其自然就要求病人在这一态度的指导下正视消极体验,接受各种症状的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病人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减轻了。
该疗法分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两种。症状较轻的可让当事人阅读森田疗法的自助读物,坚持日记,并定期到门诊接受医生的指导;症状较重的则需住院。住院生活分四个时期:一,绝对卧床期,四天到一星期。禁止病人做任何的事情,病人会有无聊的感觉,总想做点什么。二,轻微工作期,三天到一周。此间除可轻微劳动外仍然不能做其他事情,但开始让病人写日记。三,普通工作期,三天到一周。病人可开始读书,让他努力去工作,以体验全心投入工作以及完成工作后的喜悦。四,生活训练期,一到两周。为出院准备期,病人可进入一些复杂的实际生活。
森田疗法出现本世纪早期,比当今流行的大多数欧美体系早很多年,它不仅在日本医学、心理学独树一帜,且影响远播,成为有世界影响的一个治疗体系。他的一些基本理念,特别是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表现出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这是源于东方文化,比较适合于东方文化中的人。
目前,森田疗法这种根源于东方文化背景和传统思想的心理疗法不仅风行于日本,而且也受到欧美学者的关注。雷诺氏(David Reynolds)将森田疗法介绍到美国,并应用于神经症的治疗中。1983年日本森田疗法学会正式成立,第一任会长高良武久教授及第二任会长大原健上郎教授继承并发展了森田疗法,并将森田疗法的适应症扩大到神经质以外的神经症、精神病、人格障碍、酒精兹物依赖等治疗领域。并且已广泛应用于正常人的生活适应及改善生活质量中。国际森田疗法学会于1991年成立。在我国,1992年召开了首届森田疗法研讨会。1994年4月底,第三届国际森田疗法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世界14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就森田疗法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
[编辑本段]【森田疗法理论体系】
森田学说的理论体系不是出自某种理论的延伸或实验室的结论,而是来自森田先生自身的神经症体验和他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森田疗法的核心理论是精神交互作用说。森田认为:“所谓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对某种感觉如果注意集中,则会使该感觉处于一种过敏状态,这种感觉的敏锐性又会使注意力越发集中,并使注意固定在这种感觉上,这种感觉和注意相结合的交互作用,就越发增大其感觉,这一系列的精神过程,称为精神交互作用”。该作用常是神经症形成的原因。正如医学生综合症一样:课堂上学到肺结核这种疾病时,发现自己也有低热、咳嗽 、乏力等肺结核症状,就会觉得自己也患上了肺结核而非常担心。其实大部分强迫性思维等心理过程,都遵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轨迹。强迫观念发生时似乎感觉不到,当到达顶点时,强迫观念强度最高感到痛不欲生,发展到最后还是自动消亡。所以精神的交互作用加上人的暗示作用,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奇异的感觉。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人想到什么就会认为是什么,而这些认为往往是非客观的。这就要求强迫症患者遇到强迫观念时,千万要警惕用理性和痛苦感觉发生交互,凡事做到顺其自然,这样我们不用去撵它,强迫观念也会自然消亡。
[编辑本段]【森田疗法发现过程】
森田先生小时候由于家庭强迫学习导致"学校恐怖"。森田正马先生1874年1月18日出生在日本高知县农村一位小学教师的家庭里,他父亲对子女要求很严格,尤其对长子森田正马寄托着很大的期望,望子成龙心切,从很小就教他写字,读书,5岁就送他上小学,一从小学回家,父亲便叫他读古文和史书。10岁时,晚间如背不完书,父亲便不让他睡觉。学校本来功课就很多,学习已经够紧张了,回家后父亲又强迫他背这记那,使森田渐渐地开始很厌倦学习。每天早晨,又哭又闹,缠着大人不愿去上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校恐怖,"这与父亲强迫他学习是有关系的。
森田先生在7岁时,祖母去世,其母亲因悲伤过度,曾一度陷入精神恍惚、默默不语的状态,接着第二年祖父又相继过世。正当家庭连遭不幸时,森田偶尔在日本寺庙里看到了彩色地狱壁画之后,立即感到毛骨悚然。他看到地狱图中人死后下地狱的惨状,有的在上刀山,有的在下火坑,有的在进血池等等。这些可怕的场面在森田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这就是后来森田理论中关于"死的恐怖"一说的来源。
由于经常苦于神经质症状 ,森田自幼就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他在《我具有神经性脆弱素质》一书中写到:其表现是12岁时仍患夜尿症而苦恼,16岁时患头痛病常常出现心动过速,容易疲劳,总是担心自己的病,是所谓"神经衰弱症状"。幼年时患夜尿症为了不弄湿被褥,总是铺着草席睡觉,有人故意问他"铺上草席干什么?"他生气的回答说"夜里不尿炕!"这种回答带有对大人的嘲笔挖苦的反抗,但其内心十分难过,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到"不要谴责孩子的夜尿症,越是谴责挖苦孩子,就会越恶化",这大概是自己的切身体验吧。因有夜尿症而深感自卑,有强烈的劣感等。后来听说当地很有名望的坂本龙马先生小时候也得过这种病,这才聊以自慰,心情稍微好了一点,中学五年级时,他在患肠伤寒的恢复期,学习骑自行车,夜间突然发生心动过速。在高中和大学初期,他经常神经衰弱,东京大学内科诊断为神经衰弱和脚气病,经常服药治疗,大学一年级时,父母因农忙,两个月忘记了给森田寄生活费,森田误以为是父母不支持他上学,感到很气愤,甚至想到当着父母的面自杀,于是暗下决心,豁出去拼命地学习,要干出个样子来让家里人看看,在这时期什么药也不吃了,放弃一切治疗,不顾一切地拼命学习,考完试后,取得了想不到的好成绩,不知什么时候,脚气病和神经衰弱等症状不知不觉也消失了。 这些个人经历,导致他后来提倡的神经质的本质论,包括疑病素质论。神经衰弱不是真的衰弱,而是假想的主观的臆断。神经质者本能上是有很强的生存欲望,是努力主义者,症状发生的心因性即精神交互作用,最重要的是森田先生在自己切身体验中发现"放弃治疗的心态",对神经质具有治疗作用。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这些成为森田疗法理论基础的内容,全都是他自己痛苦体验的结晶。然而仅仅是这些体验是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他多年来对神经质者的观察,把握其症状的实际表现,密切注意其经过转归,把这些观察自己的体验相对照,阅读国内外文献,将当时认为有较强的治疗神经症的各种治疗方法一一进行实践验证,最后,森田先生把当时的主要治疗方法,如:安静疗、作业疗法、说理疗,生活疗法等取其有效成分合理组合,提出自己独特的心理疗法。
[编辑本段]【森田疗法特点】
(1)不问过去,注重现在。
森田疗法认为,患者发病的原因是有神经质倾向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种偶然的诱因而形成的。治疗采用“现实原则”,不去追究过去的生活经历,而是引导患者把注意力放在当前,鼓励患者从现在开始,让现实生活充满活力。
(2)不问症状,重视行动。
森田疗法认为,患者的症状不过是情绪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主观性的感受。治疗注重引导患者积极地去行动,“行动转变性格”、“照健康人那样行动,就能成为健康人”。
(3)生活中指导,生活中改变。
森田疗法不使用任何器具,也不需要特殊设施,主张在实际生活中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同时改变患者不良的行为模式和认知。在生活中治疗,在生活中改变。
(4)陶冶性格,扬长避短。
森田疗法认为,性格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随着主观意志而改变的。无论什么性格都有积极面和消极面。神经质性格特征亦如此。神经质性格有许多长处,如反省强、做事认真、踏实、勤奋、责任感强;但也有许多不足,如过于细心谨慎、自卑、夸大自己的弱点,追求完美等。应该通过积极的社会生活磨炼,发挥性格中的优点,抑制性格中的缺点。
[编辑本段]【森田疗法“顺其自然”】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的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其原因是他违背他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对抗,结果必然会如此。
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现象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无聊的念头是必然会出现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他称做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试图控制它,赶跑它,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为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让学生本身明白其潜意识过程是不太现实的,但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编辑本段]【森田疗法的形式】
森田疗法可分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两种形式。
1. 门诊治疗 每周一次,接受生活指导和日记指导,疗程约 2-6个月。
门诊治疗的基本要点是:
①详细体验以排除躯体疾病的可能,并解除病人疑虑;
②要求病人接受自身症状,顺其自然,绝不企图排斥:
③要患者带着症状去从事日常活动,以便把痛苦的注意转向无意识,使痛苦体验在意识中消失或减弱;
④告诉患者切勿把症状挂在心上;
⑤治疗者按时批阅患者的日记,患者要保证下次再写再交。同时要家属不要对患者谈病,也不要按病人来对待。
2. 住院治疗 经典的森田疗法是住院治疗,也是对于严重的神经症患者的最佳方法。
其程序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期为绝对卧床期。开始第一周绝对卧床,禁止会客、交谈、看书报和看电视等一切活动,只能独自静卧,因无事可做,患者会感到十分苦恼,使其能体验“生的欲望”。此期的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使之静卧不仅可调整身心疲劳,还可通过对精神状态的观察进行鉴别诊断。让患者任其自然地安静修养,通过情感的变化规律使烦恼和痛苦自然消失。(1)烦闷解除卧床第二天,多数患者烦恼消失,也不再为此症状担心,便自然出现一些联想,如病的问题、个人问题、家庭问题等,在此治疗前就要告诉患者:如果出现联想或烦闷,不要企图去消除或忘掉它,要任其发展,又必须静静地卧床忍受。这些联想或烦闷,有时可使患者烦躁不安,但当苦恼达到极点时,则有可能在短暂时间内迅速消失,这是由于情感自然变化的结果。多数患者在2-3个小时内出现上述结果。然而也有的苦恼时有时无,甚至持续到第四、五天,其中有的是因为没有绝对静卧而延长了这一治疗过程。第三天,患者回忆前一天突然摆脱了苦恼,精神上受到鼓舞,这时向患者说明,所提供的环境及条件的重要性,否则想摆脱苦恼也是不可能的。(2)无聊期第四天,患者因摆脱了痛苦,开始感到无聊,出现想参加积极性活动的愿想从而形成期望的痛苦。在患者深刻体会没有活动的苦恼之后第二天起,让他起床活动进近第二个治疗期。第一期一般为四天至一周。(3)失眠症静卧期尤其对患者的失眠和焦虑效果明显。对这样的患者嘱咐他:如果想睡觉,不必选择时间,随时可任意地睡。如果睡不着,连续一周不睡也没什么,千万不要勉强睡。这样可很快使之消除对失眠的担忧,经过3-7天,大体可解除对失眠的苦恼。
第二期为轻微工作期。该疗期主要是相对隔离治疗,禁止谈话、交际和游戏等活动。卧床时间每天必须保持7~8小时,但白天要求到户外活动,接触好的空气和阳光,晚上写日记以进一步确定患者精神状态、对治疗的体验。有时也做一些简单劳动,目的是回复患者精神上的自发性活动。该治疗期为1~2周。 (1)自发性活动使患者安静地忍受各种病态体验,又身心感到无聊,以促使其自发性的活动,主动去做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事,并能无论干什么都尽理迅速地着手工作和坚持下去。(2)超越自我意识注意避免患者对治疗效果的顾虑。自第二天起,除静卧7-8小时外,要连续不断地干些轻活,根据场合、季节或时间等干各种事情。经过这一期患者会渴望做更重的劳动,以此为标准,即进入第三期。
第三期为普通工作期。住院生活逐渐充实,并积极做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的准备。但仍需要求病人不与别人谈论症状,只要其专注于当前的生活和工作(可作些重体力劳动),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与他人交往,通过这样的实践与体会,让病人自然而然地不再与其焦虑症状作强迫性的斗争,以便让症状自然消失。该治疗期为1~2周。 (1)排除价值观此期须注意要排除患者对工作或劳动的预先考虑的价值观,培养他们不论职位高低以及劳动的种类等,凡是人可干的事,自己也能做到的信心,激发对工作的兴趣,体会对成绩的愉快感。(2)体验“并非不可能” 通过劳动或工作以及体验成绩的快感,使患者树立起“人生中没有不能做到的事”这样的信心和勇气,这是在忍受一切痛苦,排除所有困难,在期待心身自发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主观体验。此期患者会感到工作太多太忙,以这种忙碌为标志转入第四期。
第四期为生活训练期。即患者开始打破人格上的执着,摆脱一切束缚,对外界变化进行顺应、适应方面的训练,为恢复其实际生活作准备。该治疗期为1~2周。。(1)读书与外出读书不要娱乐性或思想性的读物,可利用一切点滴时间,不选择地点不计较数量地随便读,以改变患者希望最有效地读书这种价值观和完美欲。外出只有必要时才允许,使之体验突然接触社会的新鲜感。(2)发扬朴素的情感在治疗中注意指导患者去体验和发扬朴素的情感,以克服理想主义的情感。病人从第二期起写治疗日记,主要包括每天的活动、对治疗的认识等。日记由主管医生批阅,指出不良的思想方式及情绪,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活动等。森田疗法除上述住院式以外,还有门诊式疗法,每周门诊一次,用森田疗法的原理进行面谈和指导日记。另外,还有通信治疗、集体治疗以及生活会形式的心理健康互助会等。
[编辑本段]【森田疗法的自我实践】
1、 体力劳动—森田疗法实践的钥匙 从寝室或家庭卫生做起,作每天力所能及的劳动。体力劳动是最有效的实践方法,它要比脑力劳动更有效果。
2、 做应该作的事—实践的定位 做应该做的事,坚持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无论自己的心情如何,这是森田疗法的最关键措施。但是,如果为了锻炼自己去做与自己意愿相反的事则不是为所当为的真正意义了。
3、 每天要不断的干点什么—实践的强度 要减少睡眠时间尤其是尽量不在白天睡觉,白天要不断的干点什么。
4、 禁止消愁解闷的各种活动 消愁解闷的活动不等于娱乐、运动等活动,前者是为了消除某种情绪所进行的,后者是自然的需要。比如即使看森田书,如果是为了消除某种自己不喜欢的情绪,也属消愁解闷的活动。
注释:神经质的症状,用消愁解闷的方法也可以解决。然而,因为那样做只不过是精神上的一种暂时性的转换,时过境迁,立即就会重新恢复原状。倘能经常正面地面对苦恼,把苦恼切实看作苦恼来接受它,这样一来,苦恼本身终于被绝对孤立起来,自己再也无法对它感受和评价了,苦恼的感受也就没有了。
5、 对症状要采取忍受的态度,带着症状坚持实践
注释:对待症状要不过问,不测试,不拘泥。不过问 尽可能不要再谈自己的病情。如果遇到症状缠绕的情况可采取所谓不问疗法,装作不知听之任之。不测试 制止自己测试症状是否好转,情绪是否变好,要听其自然地对待病情。不拘泥 如果感觉"头轻快了,精神爽快了"等时,应当注意这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感觉,从疾病的角度来看,它和痛苦是同一的东西,爽快之后,作为一种相反的动态往往会出现不愉快,到了完全摆脱愉快与不愉快的感觉之后才是真正恢复了健康。
6、 阅读森田疗法书籍问题 在实践头一周内请不要阅读森田疗法方面的书籍,在实践一周后开始每天晚上睡前抽出半小时左右阅读森田疗法的书籍,请用体会的态度去读。
7、 切莫拘泥于理论 在治疗过程中且莫拘泥,把自己的情况机械地与理论对照,勉强用来矫正自己那里好那里不好,但愿能顺应自然,保持安心经时度日的情绪就很好,要逐渐领会某种体验,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
请按上面的要求去实践,森田疗法的实践以一个月为一个进程,也就是说,只有实践到一个月的时候才可能有一定的体验。总的实践时间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
【森田正马及其传承的著名医师、书籍】
森田正马以及传承森田疗法的著名医师和著作有:
1.《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的根治法》 森田正马
2 .《神经质的本质与治疗》 森田正马
3.《自觉与领悟之路》 森田正马
4.《森田心理疗法实践》 高良武久
5.《行动转变性格》 长谷川洋三
6.《焦虑不安与自我调节》 青木熏久
7.《森田疗法与新森田疗法》 大原健侍郎
8.《心灵桑拿——森田疗法心理处方》 大原健侍郎
9.《心灵困境——焦虑与忧郁的解剖》 大原健侍郎
10.《森田式心理咨询》 增野
11.《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 冈本常南
12.《克制自我的生活态度》 冈本常南
13. 生活发现会的小册子
14.《构建生活》 大卫雷诺兹 区伟杰心理学校:
15.《森田战士日记选》
16.《森田疗法精华集》
17.《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施旺红
森田疗法这个叫法,是由后人为了纪念、尊重森田先生的伟大创造和发现,因此命名森田疗法。每个人都应该向森田正马先生致敬,他的好学和实事求是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人类进步所作出的贡献,是金子都无法买到的宝贵财富。森田正马先生是一位大菩萨,一点都不为过。
1938年4月12日,森田正马因患肺炎而病逝,享年64岁。
[编辑本段]相关图书信息
书 名: 森田疗法
作 者:贾蕙萱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2月
ISBN: 9787500484936
开本: 16开
定价: 26.00 元
内容简介
《森田疗法:医治心理障碍的良方》主要内容简介:森田疗法是日本人森田正马医学博士,于1919年前后创始的。他以东方哲学为理论,以自身心理疾患为灵感,历经临床实践、探索、研究而成的独特心理疗法。该疗法不用药物、不问症状、引导患者做应做之事,得到国际医学界好评,并被广泛应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及心理咨询中,森田正马也被誉为“东方的弗洛伊德”。《森田疗法:医治心理障碍的良方》介绍了森田疗法的历史、医治方法、临床病例以及与中国的文化渊源,充分佐证了该疗法的优势。既使只阅读此书,对患者乃至普通人的身心健康都会大有裨益。
5. 什么是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20世纪20年代日本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博士创立的一种基于东方文化背景的、独特的、自成体系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这种具有独特哲学色彩和人生理论的日本认知行为疗法,不仅仅作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存在,其中许多理论亦可用于调节我们平常的心理健康。
有关心理健康如今,快速变化的社会必然导致一些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发生的增加,抑郁症、焦虑症、物质滥用、成瘾行为、自杀、心态失衡等各种极端事件经常见诸媒体报端,人们普遍感到生存发展心理压力太大,心理健康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 健康不仅仅是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该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而身体健康与否更易落实:去医院做一下全面检查,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有明确的、量化的、肉眼可见的正常值范围。心理健康的标准,尚无法从定量的角度去确定,只能从定性的角度去确定。国内外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以下方面是心理健康所必须的:了解自己的角色和心情;有所成就,面向未来;心态完整,抗御应激;有自主,能认识自己需要什么;真实理解客观现实,有同情和共感能力;是客观环境的主人;能工作,能爱,能玩,也能解决问题;随便做什么都能适可而止。
心理压力的身体信号生活经验和医学心理学都告诉我们,心理冲突会以生理上的不适感受来表现:持续疲劳、疼痛不适、胸闷心慌、局部或浑身绷紧、记忆差、注意集中力下降、胃口睡眠差……这一切生理不适如果排除是躯体疾病引起的话,就可能是心理状态不良的信号了。虽然精神分析学说早就有心理冲突“躯体化”的概念,但这种以躯体痛苦表达心理冲突的方式在东方文化中更为常见,一部分人会表现为容易感受到身体痛苦并寻求帮助,但医学检查身体并无器质性疾病,似乎直接感受并表达心理痛苦是有某种禁忌的(潜意识层面)。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由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教授转介过来的病人,是一位六十几岁的老太,在瑞金医院检查了半年多,一直查不出肚子痛是什么原因。半年多,除了做了所有的相关检查,还做了五次胃镜,三次肠镜,均正常。一般人会认为做这么多检查会很痛苦,但对这位病人来说,检查不出原因才更痛苦,因为查不出毛病就意味着她“没资格”表达痛苦,而她感到很委屈,因为她的痛苦感受是真实的,不是她臆想出来的。最后,消化科专家给她的女儿们建议,要去看心理科,可能是心理障碍。当回家后女儿们对老妈说要看心理科,她开始拍桌子骂人:“我怎么会心理有毛病?我从小什么苦都吃过,什么困难都克服过,坚强得很!我这么痛苦,半年多都没查出什么毛病,还说我心理有毛病!”越说越生气。但消化科查不出原因,老太无奈之下由三个女儿陪同来到了心理门诊。这样以躯体痛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障碍在临床实践中为数不少。
心理压力的心理信号抑郁、焦虑、愤怒等是人类最常见的负面情绪。一般面对的丧失性(loss)的情景,会出现抑郁的反应;面对不确定的事情还没有结果,会出现焦虑;面对失控无助的情景,会出现愤怒的反应。情绪抑郁低落,兴趣减退,愉快感消失,消极悲观,无助、无用、无意义感,自我评价降低;焦虑烦躁不安,莫名恐惧,容易担忧方方面面;有些人可表现为敌意明显,冲动易怒,疑心增多;也有人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会出现短暂的人生观或价值观改变。需要注意防范的是:在这些状态下容易发生人际冲突、唐突决定、意外失误,甚至暴力行为等,那就后悔莫及了,因为巨大心理压力导致的许多感受都是短暂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适应恢复的。
心理压力表现在职业方面,可能有以下体验:并不期待每天工作的开始,只想留在家里;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感到非常疲倦;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常有厌恶、抗拒的感觉;对待工作已经没有当初的热情了,有时甚至给自己不同的借口以逃避开展工作;不再喜欢自己的职业了;对待工作对象就像对待无生命的物体一样;当工作对象倾诉困境和问题时,会觉得越发厌烦并且越来越麻木;觉得自己渐渐失去自我,并厌恶这样的改变;对工作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别人会抱怨自己的工作态度……
用森田疗法自我调适1、顺其自然
森田认为,当症状(我们说的心理问题)出现时,越想努力克服症状,就会使自己内心冲突加重,苦恼更甚,症状就越顽固。所以当症状出现时,对其应采取不在乎的态度,顺应自然、既来之则安之,接受症状,不把其视为特殊问题,以平常心对待。因为对于由不得自己的事情,即使着急也无济于事,只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就象天气一样,不管其好坏,都应该任其自然,坚持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当然,顺其自然不是说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你一方面对自己的症状和情绪自然接受,另一方面靠自身努力带着症状,去做自己更应该做的事。
2、直面痛苦,为所当为
有些人,当要去做一件不情愿的事情时,会找出一些借口尽可能去回避;当实在逃避不开时就尽量敷衍。这种逃避的态度永远不可能适应现实生活。要想改变,必须做到无论多么痛苦,都应该做到忍受痛苦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不去从事积极、有效、建设性的活动,就永远不可能改善。只有当你把原来集中于自身的精神能量投向外部世界,在行动中体验到自信与成功的喜悦,症状才会淡化直到消失。
3、控制情绪,努力为之
森田疗法主张,人应抛弃以情绪为准则的生活态度,而应该以行为为准则。不要情绪不好时什么都不想做,不要看重情绪,感情用事;而要重视符合自己心愿的行动,唯有行动和行动的成果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与其想,不如做”,不受情绪其控制,要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去行动。
6. 森田疗法如何进行
森田疗法
发表日期:2005-01-22 作者:森田正马 出处:网络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健康-心理学-QQ咨询-五行学 本页面已被访问:1373次
田疗法
森田疗法(Moritatherapy)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几十年来,经森田的后继者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一种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并被国际公认的、一种有效实用的心理疗法。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人求生欲望强烈,内省力强,将专注力指向自己的生命安全,当专注力过分集中在某种内感不适上,这些不适就会越演越烈,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疗法就是要打破这种精神交互作用,同时协调欲望和压抑之间的相互拮抗关系,主张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森田疗法主要适用于治疗神经症、植物神经失调等身心疾病。森田对神经症的发生机制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神经症发生的基础是神经质,其表现是精神内向,内省力很强,有疑病倾向,对自己心身的活动状态及异常都很敏感过分注意、担心自己的心身健康。生存欲强,求全欲也强。他们经常把人们司空见惯了的正常生理反应或轻度不适感视为病态,精神过度紧张、忧心忡忡,久而久之,导致疾病,并于身心之间造成恶性循环。使病症愈演愈烈。森田正马认为:“神经质”症状纯属主观问题,而非客观产物。它是由患者的疑病素质所引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换句话说,疑病素质是神经衰弱、强迫观念症、焦虑发作、各种恐怖症等神经症发病的基础。具有疑病素质的人自下而上欲望强,希望健康、幸福、努力向上,但内省力也强,常为自己的健康状况、生命安全的精神安宁担心。他们常把一般人在某些场合可能产生的感觉,如过度用脑时的头昏,紧张时的心悸等,误认为是病而恐惧、紧张。注意力越是集中在这些“症状”上,感觉越敏锐,“症状”也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在其影响下,患者陷入内心冲突状态,形成神经衰弱和发作神经症。森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有明显的神经质症状,12岁时还尿尿,16岁以后时常头疼、心跳快、容易疲劳,还有其他神经衰弱症状,中学时曾思肠伤寒病,虽多方求医,坚持治疗,但收效甚微,老是对自己的健康担心;直至他上大学一年级时因受其症状的折磨,学业都难以坚持,考试将至,感觉难以应付,抑郁气愤之下,产生了自杀的念头,遂放弃一切治疗,彻夜不眠地拼命学习。结果却出乎意料:考试成绩很好,而且多年缠身的各种症状竟不治自愈。由此,他悟到以前的病都是假想出来的,根本就没有病。因此森田正马认为,由神经质导致的神经症可以通过“听其自然”的办法切断心身之间的恶性循环,指导病人把对病的过度重视的焦虑态度转变为“听其自然”的无视态度,情绪就自然得以放松,使各种不良感受自消自灭,直至病愈。
森田还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也存在着一种类似屈肌和伸肌的互相调节的拮抗作用。例如:在某种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观念、情感和意向,同时也会产生与此相反的观念、情感和意向以调节人的行为。森田称之为精神拮抗作用。比如:恐惧时常出现的不要怕心理;受表扬时反而涌现内疚的感情;出现对某人不敬的念头的同时会想到,这个念头是错误的而加以否定,这个想法说出来会招来不幸而不再想它。这种拮抗作用的存在,可以保证人的精神安定和恒定的安全感。因此,与自己理性不符合的观念任何正常人都会有的,只是一闪即逝不留痕迹。而有疑病素质且拮抗作用过强的人,这些观念一旦出现,便固执地重复,同时又反复控制,形成拮抗对立。
通过精神交互作用,产生强迫观念症。另外,森田认为,有疑病素质的人是“完善主义者”,他们往往在欲求与现实之间,在“理应如此”和“事已如此”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并力图解决些现实无法解决的矛盾,对客观现实采取主观强求的态度,促使症状越来越严重。
(1)普通神经质:即神经衰弱,包括失眠症、头痛、头重、头脑不清、感觉异常、易兴奋、易疲劳、脑力减退、乏力感、胃肠神经症、劣等感、不必要的忧虑、性功能障碍、眩晕、书写痉挛、耳鸣、震颤、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2)强迫观念症(包括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赤面恐怖、对视恐怖、自己表情恐怖等)、不洁恐怖、疾病恐怖、不完全恐怖、学校恐怖、尖锐恐怖、高处恐怖、杂念恐怖等;(3)发作性神经质: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等。
森田疗法专家高良武久认为,森田疗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神经症,只有神经质才是森田疗法的真正适应症。由此可见,森田疗法关于神经质症状的形成机制可概括为: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而造成神经质症状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事实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加强。
根据上述理论,森田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原理与方法,疗法的着眼点在于陶冶疑病素质,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其治疗原理可概括为两点:
1.“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 森田认为,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夜间走过坟地时照样感到恐惧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只有在感情上实际体验到才能有所改变。而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因此,要求患者对症状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
什么叫顺其自然呢?森田把它看作是相当佛禅的“顿悟”状态。所谓“顿悟”,就是让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体验到对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平常的事,看得很严重而产生抗拒之心,结果使自己陷入了神经质的旋涡。这就与上述规律的第四条及第五条相符合,即由于集中注意于令其感到厌恶的情感,并不断压抑这种情感而使之受到强化,经多次反复而培养起他对人极度恐惧的体验,而这一过程又违背了上述第一、二条规律。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使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怕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2)要认清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神经质患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要改变这一点,就得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疾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这是人的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不理智的事情,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因此,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需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同时,还要认清精神拮抗作用,从心理上放弃对对立观念的抗拒,认识到人有对生的欲望和对死的恐惧两种相互对立的心理现象,并接受这种心理现象,而不必为出现死亡的恐怖而恐惧不安,也不必拼除这些令人恐惧的念头,使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冲突之中。
(3)要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身心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将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认清这一点,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状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使症状得以减轻直至消除。 比如:对人恐怖患者见人脸红,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情,越注意越紧张,反而使自己脸红的感觉持续下去了,相反,接受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的态度去与人交往,反而会使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使脸红的反应慢慢消退。
(4)要认清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人之所以患神经质症,疑病素质是症状形成的基础,精神交互作用是症状形成的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人的思想矛盾。这一思想矛盾的特征就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来“理应如此”限定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森田指出:“人究竟如何破除思想矛盾呢?一言以蔽之,应该放弃徒劳的人为拙策,服从自然。想依靠人为的办法,任意支配自己的情感,就如同要使鸡毛上天、河水断流一样,不仅不能如愿,反而徒增烦恼。此皆力所不能及之事,而强为之,当然痛苦难忍。然而,何谓自然?夏热冬寒乃自然规律,要想使夏不热、冬不寒,悖其道而行之则人为的拙策;按照自然规律,服从、忍受,就是顺应自然。”针对思想矛盾,森田提出了“事实唯真”的观点,意即“事实即是真理”,并以此作为座右铭。他说:“吾人不要把情绪或想象,误认为事实来欺骗自己。因为不论你是否同意,事实是不可动摇的。事实就是事实,所以人必须承认事实。认清自己的精神实质,就是自觉;如实地确认外界,就是真理。”只有使人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才能跳出思想矛盾的怪圈。
2.“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 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划分为两大类: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谓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
森田疗法要求神经质症患者通过治疗,以学习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还是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如人的行动。即“为所当为”是指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是对顺应自然治疗原则的充实。
忍受痛苦、为所当为。森田疗法认为,改变患者的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还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通常症状不会即刻消失,在症状仍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且能见成效的事情上,努力做应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都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例如:对人恐怖的人,不敢见人,见人就感到极度恐惧。森田疗法要求其带着症状生活,害怕见人没关系,但该见的人还是要见,带着恐惧与人交往,注意自己要做什么,而这样做的结果,患者自己就会发现,原来想方设法要消除症状,想等症状不存在了再与人接触,其实是不必要的,过去为此苦恼,认为不能做,是因为老在脑子里想而不去做。而“为所当为”要求患者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就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束缚行动的模式。
面对现实,陶冶性格。森田疗法的专家高武良久指出:“人的行动一般会影响其性格,不可否认,一定的性格又会指导其做出一定的事情,但仅仅看到这一方面,则是一个片面性的认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的行动会造就我们的性格’这一客观事实。正是这一点,才是神经质性格得以陶冶的根本理由。”
神经质患者的精神冲突,往往停留在患者的主观世界之中,他们对引起自己恐惧不安的事物想了又想,斗了又斗,但在实际生活中,对引起其痛苦的事物却采取了一种逃避和敷衍的态度,事实上,单凭个人主观意志的努力,是无法脱神经质症状的苦恼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会使思维变得更加实际和深刻。实际行动才是提高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最直接的催化剂。对此,高武良久举例说,要学会游泳,不跳入水中就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即使完全不会游泳,跳入水中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后再逐步学习必要的技术。与此道理相同,神经质症患者无论怎么痛苦,也会在别人指导下做到,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自信的体验。要想见人不再感到恐惧,只有坚持与人接触,在实际触中采用顺其自然的态度,使恐惧感下降,而逐步获得自信。前面已经谈到,“为所当为”有助于使症状得到改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将精神能量引向外部,就要注意所做的事情,这就减少了指向自己心身内部的精神能量。而与外部世界的实际接触,又有助于患者认识自身症状的主观虚构性。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使内向型性格产生某种改变的过程。
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为所当为”,有助于陶冶神经质性格。这种陶冶并非彻底改变,而是对其性格的不同部分进行扬弃。即发扬神经质性格中的长处;认真、勤奋。富有责任感等,拼弃神经质性格中的致病之处:神经质的极端的内省及完善欲。
由此可见,顺应自然既不是对症状的消极忍受,无所作为,也不是对症状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按事物本来的规律行事,凭症状存在,不抗拒排斥,带着症状积极生活。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治疗原则的着眼点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陶冶性格。这活涌疗原则还反映了森田疗法对意志、性感、行动和情格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即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改为人的行为来改变一个人的情感,陶冶一个人的性格。
森田疗法的治疗分为: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无论是住院或门诊治疗,都应注意选择那些除表现为神经质症状之外,还具有某种程度的反省心、自身也在积极作着努力的症状,有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强烈愿望的病人,如仅有某些症状,没有强烈的求治动机,是不宜施行森田疗法的。
1.住院治疗。在确定依断和适应症以后,要身病人讲明病的性质,并将有关神经质心理病理学说介绍给他们,告诉他们没有严重疾病,以消除他们不必要的担心的顾虑。住院治疗过程分为四个时期:
(1)绝对卧床期。一般为4-7天。病人独居一室,除了吃饭,人厕外,其余时间不得下床活动,禁止会客、谈话、吸烟、读书、写字等等。在此期间,病人自然会出现各种想法,尤其是对病的各种烦恼和苦闷,因而可能使病痛暂时加剧和难以忍受,对治疗表示怀疑,少数病人甚至要求中止治疗而出院,当病人把所有烦恼的事情都想过之后,就没有什么可以再想的了,就会感到无聊。所以,第一期又称无聊期。此后,病人自然要求下床做些什么,便进入第二期。
(2)轻工作期。4-7天。仍然禁止读书、交际,每天卧床时间保持7-8小时,白天可以到户外活动。如在室外可做些诸如扫院子、擦玻璃等简单、单调的劳动,在室内可进行书法、绘画、糊纸袋等活动。一般从第3天开始,可逐渐放宽对患者工作量的限制,并要求患者开始写日记,不许写关于病的问题,只写一天干了些什么、有什么体会,施治者每天检查日记并加评语,引导病人避开对病的注意,关心外界活动。
(3)重工作期。一般为4-7天。继续禁止会客、娱乐,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如除草、帮厨、清理环境卫生、做家务、木工活、工艺劳动等。在这一阶段,病人可以读书,主要是森田写的关于神经症学说的书,还可阅讯历史、传记、科普读物等,每晚要求患者记治疗日记。患者在医院里和其他病人一起劳动,互相不谈自己的病。此阶段的目的在于,通过努力工作,使患者体验完成工作后的喜悦,培养忍耐力。在这之中学会对症状置之不理,进一步将精神活动能量转向外部世界。
(4)生活锻炼期,又称回归社会准备期。一般为1-2周。
此期为患者出院做准备,要指导患者回归原社会环境,恢复原社会角色。此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允许他白天回到原来单位,或在医院参与某些管理工作等较复杂的社会活动。无论参加何种活动,都要求每晚仍回病房,并坚持记日记。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工作、人际交往及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体验顺应自然的原则,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以上各期的情况,是对一般治疗情况的描述,对每个具体患者而言,还要根据其情况来决定治疗的进程。治疗周期会因此长短不一,时间短的约三周即可,长的则可能需要60-70天,平均周期一般为40-50天。
住院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对精神的自然流动及其演变有实际的体会,消除以前对病的臆断和误解,达到心理上的“自然流动、无所住心”的状态。因此,对卧床期可能流露出的心理状态,事前不能向病人说明,这点很重要。因为病人事前如果知道在此期间会产生无聊、悲观的情绪,会使之采取预期的态度,心理的自然流动就会被歪曲。当然,在采用住院疗法之前,施治者应先使患者对森田住院疗法的过程有一大致的了解,患者可自己作出是否入院治疗的决定。患者的求治欲望越强,越有利于治疗。
2.门诊治疗。 门诊治疗仍须遵循森田疗法的基本原则。但由于门诊治疗没有住院治疗所具有的特定环境,不能采用卧床及作出布置方式进行治疗,因此具有与住院疗法的不同特点。
门诊治疗主要通过施治者与患者一对一的交谈方式进行,一般一周一次或两次。施治者应注意对患者的共情并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施治者应在掌握患者生活史的基础上,尽可能理解患者的现实情况,不以症状作为讨论的主要内容,鼓励患者面对现实生活,放弃神经质的抵抗症状的立场,认识到事物不以自己的主观愿望而转移,认识到接受症状的本来面目,不试图去控制,症状就会改观。最后鼓励患者要承担自己生活中应承担的责任。在治疗中,施治者应尽可能用提问的方式启发患者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过多地采用说服的方式。治疗的关键是帮助患者理解顺应自然的原理。
门诊治疗的要点是:
(1)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排除严重躯体病的可能,消除患者的顾虑;
(2)指导患者接受症状,而不要试图排斥它;
(3)嘱咐患者不向亲友谈症状,也嘱咐亲友们不听、不答复他们的病诉;
我国学者曾采用门诊治疗方法,对16例神经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具体做法为初诊30至60分钟,复诊为15至30分钟,第一个月的治疗每周一次,以后为1至2周1次。治疗的主要方法为言语指导和日记批注。首先引导患者领悟其症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告之形成症状的有关因素,要求患者将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写在每天的日记上,要求患者使用两个日记本,施治者在复诊时针对患者上次日记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批注,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言语指导,提出下一次的要求,与此同时,要求患者阅读森田学说的有关材料。专家们认为,由于门诊治疗中,施治者不能亲自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因此,让患者记日记,通过对日记的批注来对患者进行指导,是治疗的中心环节。施治者在治疗指导中特别要注意:第一,治疗始终要针对患者的人格问题,不能被其症状所纠缠,对症状应置之不理,让其自然淡漠;第二,在患者对治疗要点理解的条件下,着重要求其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去体验。
适应症
神经质、强迫症、疑病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
心理治疗的基本任务不仅是消除患者的苦恼,而且还要帮助患者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人性,我们还要帮助别人去了解他们自身的人性,这对去除他们的精神痛苦是很有用的。 心理治疗就是帮助患者了解他们自身的人性,并接受现实,这样患者才能对生活感到满足,为了达到对生活的满意,必须以现实的方法过现实的生活,结果就会幸福,这是心理治疗的真谛,也是人类生活的真谛,心理治疗根本上是帮助一个人生活得现实。
7. 关于森田疗法!
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适用于神经质症的特殊疗法,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与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可相提并论的地位。森田教授根据患者症状把神经质症分成三类:普通神经质症、强迫神经质症、焦虑神经质症。
森田疗法主要的适应症是所谓“神经质”。大致包括当今分类中的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症性睡眠障碍等。 森田认为发生神经质的人都有疑病素质。他们对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适极为敏感。而过敏的感觉又会促使进一步注意体验某种感觉。这样一来,感觉和注意就出现一种交互作用。森田称这一现象为“精神交互作用”,认为它是神经质产生的基本机制。 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它能最终打破神经质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顺其自然就要求病人在这一态度的指导下正视消极体验,接受各种症状的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病人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减轻了。 该疗法分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两种。症状较轻的可让当事人阅读森田疗法的自助读物,坚持日记,并定期到门诊接受医生的指导;症状较重的则需住院。住院生活分四个时期:一,绝对卧床期,四天到一星期。禁止病人做任何的事情,病人会有无聊的感觉,总想做点什么。二,轻微工作期,三天到一周。此间除可轻微劳动外仍然不能做其他事情,但开始让病人写日记。三,普通工作期,三天到一周。病人可开始读书,让他努力去工作,以体验全心投入工作以及完成工作后的喜悦。四,生活训练期,一到两周。为出院准备期,病人可进入一些复杂的实际生活。 森田疗法出现本世纪早期,比当今流行的大多数欧美体系早很多年,它不仅在日本医学、心理学独树一帜,且影响远播,成为有世界影响的一个治疗体系。他的一些基本理念,特别是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表现出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这是源于东方文化,比较适合于东方文化中的人。 目前,森田疗法这种根源于东方文化背景和传统思想的心理疗法不仅风行于日本,而且也受到欧美学者的关注。雷诺氏(David Reynolds)将森田疗法介绍到美国,并应用于神经症的治疗中。1983年日本森田疗法学会正式成立,第一任会长高良武久教授及第二任会长大原健上郎教授继承并发展了森田疗法,并将森田疗法的适应症扩大到神经质以外的神经症、精神病、人格障碍、酒精兹物依赖等治疗领域。并且已广泛应用于正常人的生活适应及改善生活质量中。国际森田疗法学会于1991年成立。在我国,1992年召开了首届森田疗法研讨会。1994年4月底,第三届国际森田疗法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世界14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就森田疗法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1)不问过去,注重现在。 森田疗法认为,患者发病的原因是有神经质倾向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种偶然的诱因而形成的。治疗采用“现实原则”,不去追究过去的生活经历,而是引导患者把注意力放在当前,鼓励患者从现在开始,让现实生活充满活力。 森田疗法交流会
(2)不问症状,重视行动。 森田疗法认为,患者的症状不过是情绪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主观性的感受。治疗注重引导患者积极地去行动,“行动转变性格”、“照健康人那样行动,就能成为健康人”。 (3)生活中指导,生活中改变。 森田疗法不使用任何器具,也不需要特殊设施,主张在实际生活中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同时改变患者不良的行为模式和认知。在生活中治疗,在生活中改变。 (4)陶冶性格,扬长避短。 森田疗法认为,性格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随着主观意志而改变的。无论什么性格都有积极面和消极面。神经质性格特征亦如此。神经质性格有许多长处,如反省强、做事认真、踏实、勤奋、责任感强;但也有许多不足,如过于细心谨慎、自卑、夸大自己的弱点,追求完美等。应该通过积极的社会生活磨炼,发挥性格中的优点,抑制性格中的缺点。
编辑本段“顺其自然”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的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 森田疗法交流会
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其原因是他违背他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对抗,结果必然会如此。 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现象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无聊的念头是必然会出现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他称做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试图控制它,赶跑它,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为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让学生本身明白其潜意识过程是不太现实的,但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 森田疗法交流会
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编辑本段疗法形式
门诊治疗
每周一次,接受生活指导和日记指导,疗程约 2-6个月。 门诊治疗的基本要点是: ①详细体验以排除躯体疾病的可能,并解除病人疑虑; ②要求病人接受自身症状,顺其自然,绝不企图排斥: ③要患者带着症状去从事日常活动,以便把痛苦的注意转向无意识,使痛苦体验在意识中消失或减弱; ④告诉患者切勿把症状挂在心上; ⑤治疗者按时批阅患者的日记,患者要保证下次再写再交。同时要家属不要对患者谈病,也不要按病人来对待。
自我实践
1、 体力劳动—森田疗法实践的钥匙 从寝室或家庭卫生做起,作每天力所能及的劳动。体力劳动是最有效的实践方法,它要比脑力劳动更有效果。 2、 做应该作的事—实践的定位 做应该做的事,坚持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无论自己的心情如何,这是森田疗法的最关键措施。但是,如果为了锻炼自己去做与自己意愿相反的事则不是为所当为的真正意义了。 森田疗法培训
3、 每天要不断的干点什么—实践的强度 要减少睡眠时间尤其是尽量不在白天睡觉,白天要不断的干点什么。 4、 禁止消愁解闷的各种活动 消愁解闷的活动不等于娱乐、运动等活动,前者是为了消除某种情绪所进行的,后者是自然的需要。比如即使看森田书,如果是为了消除某种自己不喜欢的情绪,也属消愁解闷的活动。 注释:神经质的症状,用消愁解闷的方法也可以解决。然而,因为那样做只不过是精神上的一种暂时性的转换,时过境迁,立即就会重新恢复原状。倘能经常正面地面对苦恼,把苦恼切实看作苦恼来接受它,这样一来,苦恼本身终于被绝对孤立起来,自己再也无法对它感受和评价了,苦恼的感受也就没有了。 5、 对症状要采取忍受的态度,带着症状坚持实践 注释:对待症状要不过问,不测试,不拘泥。不过问 尽可能不要再谈自己的病情。如果遇到症状缠绕的情况可采取所谓不问疗法,装作不知听之任之。不测试 制止自己测试症状是否好转,情绪是否变好,要听其自然地对待病情。不拘泥 如果感觉"头轻快了,精神爽快了"等时,应当注意这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感觉,从疾病的角度来看,它和痛苦是同一的东西,爽快之后,作为一种相反的动态往往会出现不愉快,到了完全摆脱愉快与不愉快的感觉之后才是真正恢复了健康。 6、 阅读森田疗法书籍问题 在实践头一周内请不要阅读森田疗法方面的书籍,在实践一周后开始每天晚上睡前抽出半小时左右阅读森田疗法的书籍,请用体会的态度去读。 7、 切莫拘泥于理论 在治疗过程中且莫拘泥,把自己的情况机械地与理论对照,勉强用来矫正自己那里好那里不好,但愿能顺应自然,保持安心经时度日的情绪就很好,要逐渐领会某种体验,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 请按上面的要求去实践,森田疗法的实践以一个月为一个进程,也就是说,只有实践到一个月的时候才可能有一定的体验。总的实践时间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
8. 森田疗法的适用范围
森田疗法,是心理咨询中的一种。简单的说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森田疗法主要适用于治疗神经症、植物神经失调等身心疾病。
森田认为人的存在是不断变化流转中所发现的每一刹那之 现象,具有绝对之意义,亦即现象即存在(刘焜辉,民75)。常用「事实唯真」、「服从自然」等,就是把我们身心的自然现象,体认为现象(色)即实在(空),如实承受。
森田理论要求
人们把烦恼等当作人的一种自然的感情来顺其自然地接受和接纳它,不要当作异物去拼命地想排除它,否则,就会由于“求不可得”而引发思想矛盾和精神交互作用,导致内心世界的激烈冲突。
如果能够顺其自然地接纳所有的症状、痛苦以及不安、烦恼等情绪,默默承受和忍受这些带来的痛苦,就可从被束缚的机制中解脱出来,达到“消除或者避免神经质性格的消极面的影响,而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生的欲望”的积极作用”的目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森田疗法
9. 森田疗法可以彻底治愈强迫症吗可以治好到什么程度森田疗法可以把患者治好到和正常人一样吗
]《走出强迫的泥潭——森田疗法指导集锦》
此顺其自然非彼顺其自然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的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讨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本身就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自然规律。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规律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与它对抗,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其原因是他违背他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对抗,结果必然会如此。
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现象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是必然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它称作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规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位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让学生明白其潜意识过程是不太现实的,但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因为八个字是连成一体,不能分开的。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等,做自己该去做的事情去。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会出现,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强迫症难治的两点原因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心理问题,它带给人的痛苦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的。在现实中,很多强迫症患者都在选用森田疗法来治疗自己的强迫症,但治疗的效果有时却是差强人意的,当然这并不是森田疗法不好,而是由于没有正确地理解森田的精神所导致的。以前我曾写过一篇《此顺其自然非彼顺其自然》来说明“顺其自然”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里我将再分析一下除了没有正确理解森田精神之外的强迫症难治的另外两点原因。
1、 人都有强迫倾向
强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头脑里再也不要出现一丝的强迫观念了。这个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因为没有一丝的强迫观念是完美主义的想法,它会为你以后从强迫症的旋涡里走出来埋下一个隐患。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遇到一些挫折、不顺和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的,而这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此烦恼,会不断地在头脑里反复地想该怎么样处理这些事情,特别是当我们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有可能这种反复地想会持续得更久,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复地想就是一种强迫,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强迫倾向的,只是更多的人他们在事情解决之后,强迫也就跟着结束了.
所以有强迫症的朋友应该放弃不要一丝的强迫观念出现的完美主义愿望,因为你抱着它不放,生活中这些必然而正常的强迫就会与你的强迫症结合起来加重你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难以跟除的原因,因为强迫是人人都有的,但它与强迫症是不同的,而倘若你想把正常的强迫都驱除,那就陷入另一个旋涡中了.
其实强迫症给我们人最大的痛苦不是强迫的观念或行为,而是伴随着这些观念和行为出现的焦虑、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你不访想一想,如果你的情绪是平静的,甚至是愉快的,那么即便是反复地想问题的症状依然存在,你还会有以前那么痛苦吗?所以要想走出强迫症就不要将症状视为大敌,而要接受症状,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把症状看得那么重要,症状不重要了情绪才会平静,而只有情绪平静了才会反过来使症状得到缓解和消失。
2、强迫的泛化
强迫症有个特点就是容易泛化,也就是说最开始我们强迫的只有一个观念,但到后来,强迫的观念越来越多,它们可能是同时强迫,也可能是一个替代一个地强迫。强迫泛化的原因首先得有人格说起,一般来说患有强迫症的人都是比较内向的,同时又完美主义、敏感和固执。而在患上强迫症后,由于症状的原因使得原先人格成份中的敏感跟加敏感,所以产生泛化。当然如果从认知行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形成了一种强迫的习惯,一个内在的强迫的思维模式被固化了。而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泛化其实就是最初的心理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的一种延续和扩展的表现。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来防止强迫的泛化呢?答案很简单,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泛化的存在,当出现泛化的时候,不用去理睬这些让你反复想的观念,而应该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那么泛化就不会影响你。当然有的时候这些泛化的强迫观念表面上看是很正确的,给人的感觉是不去想是不行的,但你要记住,这正是症状诱惑人的地方,这是个陷阱,只要你一去反复想它,那么你就又陷入了强迫的怪圈。
为了让大家对泛化理解清楚,下面我将举例说明: 比如某人他的内心很自卑,他总是认为自己说话做事都很差劲,而这种内在的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于是便演变成了反复地强迫别人是不是觉得他很很怪,而这个冲突也同样持续得不到解决,于是他又对其他事物产生了强迫,如他在看关于人体科教片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就是我们人要分男人和女人两种性别,于是他又反复地思考这个问题,而后,他在出门后又突然想到门是不是没有锁好,于是又强迫地思考这个问题,以此类推,强迫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而这些其实全是强迫的泛化造成的。倘若事先他就知道强迫会泛化,那么当他出现泛化的时候就会警觉和认识到原来不是这些问题(人为什么分男女两种性别等)有什么意义,而是症状(内在的冲突)在泛化,这样他的心里就有底了,内心的焦虑情绪会减少很多,同时也为能顺其自然,不去在意这些症状,而去为所当为找到了一个塌实的理由。
森田疗法治疗失眠
失眠,是困扰现代人的一个普遍问题。而导致失眠的原因有两种: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由于躯体不适、疾病或创伤的疼痛而导致的失眠;而心理因素则是指那些由心理困惑导致的失眠。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由心理因素而导致失眠的人越来越多,已成为失眠患者的主力军。
由心理因素导致失眠的人,最初阶段主要是为一些困惑自己的事情烦恼、担心、焦虑而产生的失眠。就这一阶段而言,还没有多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困惑的事情,为之失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种情况的失眠一般会在一周之内就会好转。但如果这时由于人们对睡眠知识的不了解或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心理应对方法,那么失眠将进一步严重,这时造成人失眠的主要原因将不再是先前那些烦恼他的事情,而变成了另一问题:要是自己再睡不着怎么办?也就是说失眠原因变成了因为担心失眠本身而造成了失眠。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往往会对夜晚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有时甚至看到床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在这里我将向大家介绍如何运用日本的森田疗法对由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进行治疗的方法。
1、首先要对失眠本身有正确的认识:就象前面说过的,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会遇到一些困惑的事情,为之失眠是正常的现象。所以当失眠出现时,我们不应该强迫自己尽快克服失眠,因为你越是努力克服,你的精神就越集中,你就越兴奋,而一兴奋你又怎么会睡得着呢?所以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失眠,接受失眠,甚至是享受失眠,不去想它、不去管它,不把失眠当回事,那么失眠将不会成为困绕你的问题。
2、就是要知道睡眠的规律:睡眠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来让我们每个人进入梦乡,所以当你烦恼而睡不着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用去担心睡不着的问题,只要你静静地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就行了,睡眠会自然而然地引领你睡着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前一条的最后说不去想它、不去管它的原因。当然进入梦乡的时间长短是因人而异的,但不管长或短,你只要记住不去管它,不去想它就对了。
3、就是要知道睡眠时间的长短到底会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担心自己睡不着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害怕没睡好会对明天的工作、学习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实就睡眠时间而言,长短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需要晚上睡上10小时,白天才有精神,但有些人只需要4个小时就够了,甚至更有甚者2小时就够了。不过经过科学的研究,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5小时睡眠时间就够了,所以即便是你晚上没有睡足5个小时,也没关系,因为第二天中午你还可以午休。至于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世界上还从没有哪个人是因为失眠而死掉的。
4、就是睡眠最好要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不要今天晚上12点睡,明天晚上2点睡,而后天晚上又在9点就睡了。还有就是早上也要定时起床。平时没事的时候,特别是失眠期间,不要白天有事没事就躺在床上。而应该该工作就工作,该学习就学习,到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在上床睡觉。
以上四点,如果你能深刻的理解和坚持运用,那么对你的失眠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强迫症该用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
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它的主要症状是以反复出现某些观念和某种行为为特征。它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是个迷,不过我们现在能够知道的是它的发生总与人的性格特征、曾经的心理创伤(特别是性方面的问题)以及应激事件是紧密相关的。
目前在治疗强迫症的临床中,主要有两种治疗倾向,一是主张用药物治疗,第二是用心理治疗,但是到底那种治疗倾向才是比较有效的呢?
笔者在以往的治疗中曾接待过一些强迫症患者,他们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到处寻医治疗自己的问题了,但是至今都未治愈,最长者有10年的治疗史,揪起原因主要是他们以前都是单纯地用药物治疗。
我们知道强迫症的起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如个体的完美主义倾向,敏感内向以及错误的思维模式或思维习惯导致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大脑的生理机制来达到治疗的效果,所以药物它并不是针对强迫症的病源来进行治疗的,因而它是治标的,其作用只能是暂时的控制症状,而无法达到治愈症状。中国有句古话叫“心病还需心药医”,所以对强迫症的治疗应该要以心理治疗为主,纠正其个性缺点和错误的思维模式或习惯才是治本。
不过在这里我要提的一点是,倘若针对比较严重的强迫症,在治疗初期单独地使用心理治疗也是有弊端的,因为心理治疗一般都需要患者花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实践治疗的理论和观点才会有效果。而强迫症的症状一旦爆发,如果患者对心理治疗的理论或观点还没有真正的理解,那么就会造成心理治疗的失败,从而使患者对心理治疗丧失信心,导致他今后不再治疗或去寻求单纯的药物治疗,其结果必然是久治不愈。
所以治疗强迫症,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按其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分类治疗:对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可以直接用心理治疗就可以治愈,而不必使用药物;而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比较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在心理治疗为主的情况下,辅助地使用药物。大概的治疗程序如下:在治疗初期,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和稳定症状的发展,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而当患者在实践中逐渐获得心理治疗的效果后,一方面继续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则应该逐渐地减少药物,并最终停止药物。
接纳症状
其实不论是强迫症患者还是其他心理疾病的患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接纳症状。当然我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那些症状给患者朋友们带来的痛苦,也深深地知道患者朋友们心中那种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好起来的心情,所以他们对症状的不接纳、自责,甚至是憎恨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虽然这些可以理解,但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却是和你尽快想好起来的初衷愿望是背道而驰的。
这里我将打一比喻来说明为什么接纳症状才会真正地让自己尽快地好起来。比如说,我们的手部或脚部有个地方被擦伤了,留下了一块血液凝结的伤疤,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让这块伤疤在我们的身体上消失呢,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接受它,根本不用去管它,因为等到这块疤痕下的皮肤完全愈合后,它自然就会脱落而消失。
而倘若我们把这块疤痕比做强迫症,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强迫症患者们又是如何对待这块伤疤的呢?他们是不断去抠这块伤疤,恨不得瞬间就把这块伤疤永远地去掉,但这样做的结果又如何呢?其结果无非就是越抠越流血,越抠伤疤越大。而最终强迫症也就这样被患者紧紧地抠住了。
所以,面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使我们好起来的做法就是接纳它,不把它当会事情,那么症状就会在我们这种容纳的心态中减轻很多,并且就会顺其自然地逐渐消失。
为所当为
如果要选出森田疗法中最有效的治疗理论或观点,我想非“为所当为”莫属。那么什么叫“为所当为”呢?简单讲就是认真地做你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你该去做的事情。
仔细想想强迫症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的区别是什么?其实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强迫症患者忘记了“为所当为”,忘记自己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等等,而是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全都放在了内心中的一个念头、一个情绪中,所以所以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就形成了一直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因此强迫症就这样产生了。
而我们正常的健康人呢?他们之所以没有得强迫症,则是因为他们是一直在“为所当为”,他们的注意力不是关注在某一个念头以及某一个情绪上,而是关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应该去做的一些事情上,所以强迫症就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那么反过来,我们要怎样才能消除强迫的症状呢?不言而喻,从现在开始,你就得“为所当为”,既立即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这些你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努力把它们做好,同时根本就不用去再去理会自己的些症状,那么久而久之,就会改变那种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所有的强迫症状也就会在你“为所当为”中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完美是把双刃剑
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中有一条就是完美主义。他们除了对外在的事物要求尽善尽美外,在内心的深处也总是认为自己的完美的,是优秀的人。当然认为自己优秀并没有错,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评价,会增加一个人的自信;而追求外在事物的完美其实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可以说如果人们没有追求完美的愿望,社会也就不会进步了。
可是既然追求完美是有好处的,那为什么一些追求完美的人们最终却得了强迫症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完美把双刃剑,适当的完美是可以促进一个人发展,而过度的完美,既过度到偏执、狂妄和不切实际的完美只能阻止一个人的发展,很不幸的是,强迫症等神经症的患者身上往往都有过度完美的倾向。他们对自己评价往往是与现实的能力严重脱节的,当然这里指的脱节并不是说他们是完全没有能力,而是说他们把潜力和能力搞混了(潜力是指未来发展可能达到的能力,而能力是指此刻你就已经拥有的实力)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现在已经是潜力完全发挥出来的一个完人了,可以一步登天的。所以,他们在脑海里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我是一个凌驾于众多平凡人之上的人、我是天才等等。
正由于这样,因而他们会苛刻地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一点的瑕疵,所以非常地重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常常对自己表现出的不足和缺点自责。倘若他们长时间都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其实可以说是他们不论怎么努力都是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他们的要求是要自己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而这个世界上有完美无缺的人吗?没有,所以他们必定会陷入自责、抱怨、自怜的恶性循环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社交困难和障碍,因为他们无法面对自己在他们人面前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和不如他人的人。
而这时如果再加上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如心理创伤、性心理问题等或认知偏差,还有就是敏感,内向等性格特征,就极有可能出现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等神经症。
所以要想走出强迫症等神经症的痛苦,就必然要改掉过度追求完美的人格特征,其方法就是客观的看待问题,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和人,我们只能接近完美,而不能做到完美。同时不要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允许自己有缺点,因为任何人都有缺点,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学会善待自己、宽容自己和接纳自己。也只有善待、宽容和接纳自己后,内心才会从冲突中平静下来,这样才可能走出强迫症。
记得森田正马先生曾说过,患有神经症的人都是优秀的人,也只有优秀的人才可能患有神经症,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而健康的人的区别就在于神经症患者是发挥出了起优秀的短处,而优秀而健康的人却是发挥出了优秀的长处。这真是金玉良言啊,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
多想少做与少想多做
对强迫症的解释,其实可以用多想少做与少想多做这两个简单的名词来解释。
一个人为什么得强迫症呢?因为他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我想这一点没有人会反对吧,强迫症患者可以好好地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一天到晚把90%甚至更多的时间都花在想那些无聊而没有答案的问题上,而对吃饭、学习、工作、玩耍等等这些事情是一点都心不在焉呢?
而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得强迫症呢?因为他最多花50%的时间在想,还有50%的时间在做事情,当然甚至是60%、70%、80%、90%都是在做事情的,并且对所做的事情都充分投入进去。
所以,可以说强迫症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刚好是两个反方向,一个是多想少做,一个少想多做。因此其实要想治疗好强迫也并不难,只要你像健康人一样少想多做就行了。
放弃治疗
都说森田疗法是放弃疗法,意思就是说只要你彻底地放弃治疗,那么你的神经症也就好了.的确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可以说是精髓之言。于是很多的患者朋友就抱着这句话去放弃治疗了,强迫就让它强迫,就让自己沉溺在强迫的症状中,结果到头来放弃治疗不但没有治疗好自己的问题,反倒是越放弃越强迫。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由于患者朋友的以偏概全,抱起半边就走思想导致的。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放弃,而没有深刻地考虑过怎样的放弃才是真正的放弃。
其实要想真正的放弃,有个前提,就是首先要接受你的症状,承认症状是你身体的一部份,并接受你现在状态就是正常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你只有完全地接受你的症状了,把它当做你身体的一部分,那么你才能对症状不敏感,才会使你的注意力更容易地放在客观现实中你该做的事情上,举个例子例子来说,你说谁会对自己身上长了两只手而困惑呢?因为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这是正常的,所以你才会不去在意它。因此,你只有接受症状的正常,那么你才会真正放弃对症状的过多关注而达到真正治疗的作用,无为而治就是这个道理.而倘若你没有首先接受你的症状,那么症状对你来说,就是身体的一个异物,而我们人对身体异物本能反应就是排斥。所以在排斥的前提下,你说你的放弃是真正的放弃吗?在这种前提下的放弃其实是一种压抑,是对症状另一个角度的关注。所以大家要想放弃治疗,首先就要接纳症状。
当然,放弃治疗也不是叫你什么都不做,全都放弃了,同时你得直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生活,这样你又自然反过来没有去关注你的症状了,从而也就对症状逐渐脱敏了。
总之一句话:对症状消极点,对生活积极点。
症状外的陷阱
有许多强迫症患者朋友都曾问我这么一个问题,说他们对森田疗法是理解正确了的.但为什么自己的强迫症还是反反复复地无法根除呢?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是,虽然你们理解正确了,也去实践了.但是你们却没有注意到症状外的陷阱,所以你们无论走多远始终都会被陷阱给拉回来到症状中去的.
那么症状外的陷阱是什么呢?陷阱有两个,一个是所谓的理性,二便是纵容.
我们知道强迫症患者其实是很聪明的,思维能力强,并且非常地理性,不过他们的理性是和完美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他们才会非要把没有答案的问题在大脑里理性地搞清楚.本来在接受治疗后,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实践得好好的,症状也好了很多.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期,强迫症患者所谓的理性却也开始复苏了.他们会在没事或冷静的时候偶尔地想一下,其实以前强迫观念中的某些东西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
这里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有个人的强迫观念是担心自己天花板上的吊灯会掉下来。他会想:“以前确实是多想了,没有意义。不过仔细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牢固,还是有可能掉下来啊,只不过几率很小-------。”这时他可能意识到自己快陷入强迫了,于是就停止去想灯的问题。但他的“理性”会立刻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牢固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啊,”于是他的心中立刻就有了一种非想不可,不想自己反倒是错的念头逼着他去想下去,结果症状就这样又恢复了。
而所谓的纵容,我称它为吃饱了没事干,没事找事。有时候我们的强迫症患者由于症状缓解了很多,所以心情特别的开心,于是他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就是对以往的症状进行炫耀,故意地再去在去想一想以前强迫的观念,好像是要告诉症状他可以摆脱它了。而实际上这么做是非常危险的,常常容易想着想着就又想成症状了。
所以,在治疗强迫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两个陷阱。针对理性的陷阱,具体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论某些理性的思想是多么正确,记住,只要是和强迫的观念沾边的,统统都不用去管,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即便自己感到不去想是错的,非要去想不可,也不要去管,因为这正是陷阱诱惑你的地方。你挺住了你的强迫也就好了,否则就又陷入症状中去了;而针对纵容这个陷阱的具体做法也很简单,就是不要纵容,把自己的高兴劲投入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上吧。
痊愈的含义
强迫症患者最大的愿望无非是痊愈了。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痊愈呢?如果你认为是症状的完全消失,那么我敢肯定,你将永远强迫,因为真正的痊愈并非如此。
我们知道其实强迫症患者之所以强迫,根本的原因就是违背自然,把正常的问题当做是不正常的,所以才强迫。举例子来说,比如一个男人在街上看到漂亮的女人,于是这个男人产生了想与这个女人亲密的念头。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任何一个生理正常的男人可能都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但强迫症患者却不一样,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这样想就是不道德的、龌龊的,于是就去压制这个念头,而其结果就是他得了强迫症;又比如说一个人
10.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
1.基本原则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治疗比较困难,应采取综合性治疗。
(1)心理治疗患者常常拒绝接受症状的根本其实在于心理的可能性,因此,以提高内省力为目的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探究并解决引起症状的内心冲突。一旦内心冲突解决,症状常常自动消失。当然,有的患者对这种治疗有阻抗。
(2)对症治疗对伴有明显焦虑、抑郁病症状者,应予适当的抗焦虑剂、抗抑郁剂治疗;针对某些躯体症状,可予相应的内科药物治疗。
(3)其他生物反馈及其他全身放松治疗技巧,均可帮助患者全身放松,控制焦虑、疼痛等。
2.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
(1)心理治疗①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患者解释、指导、疏通,令其了解疾病症状有关的知识,对于缓解情绪症状、增强治疗信心有效。②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探究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冲突,对于症状的彻底缓解有效。③认知治疗对于疑病观念明显且有疑病性格的患者,予以认识矫正治疗,有远期疗效。④森田疗法使患者了解症状实质并非严重,采取接纳和忍受症状的态度,继续工作、学习和顺其自然地生活,对于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
(2)药物治疗患者对健康要求高,对躯体反应敏感,宜选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且以小剂量治疗为宜。焦虑、抑郁症状明显者可予适量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往往用一种抗焦虑药(阿普唑仑、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等)小剂量治疗有效。另外,针对躯体症状表现可予对症处理,如适量服用普萘洛尔、甲氧氯普胺,应短程给药。
(3)其他如频谱治疗、按摩治疗、体外反搏治疗等,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