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千古事

道德千古事

发布时间: 2020-12-22 12:49:48

① 文明道德千古传谁对下联

温良恭俭万年扬

② 海瑞:是千古清官的楷模,还是道德洁癖变异狂求解答

明朝的海瑞和宋朝的包拯,历来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清正廉洁、公正公平的楷模,尤其是海瑞,更是被看成是儒家政治道德的典范。他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死后,皇帝谥号忠介,概括了他一生的人格特点。关于他的事迹,千百年来可以说家喻户晓,后代有小说《海公大红袍》和《海公小红袍》,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记述他的传奇事迹。
他的事迹可谓感动人寰,而泣鬼神。最让他留名青史的,莫过于嘉靖四十五年,他买好棺材,别了妻女,散了童仆,以死上疏,劝谏世宗不要相信方士骗术,而应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诏命下狱论死。这一壮举,无疑成就了他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历史形象。至于他不畏当朝宰相严嵩之流,敢于和权贵和贪腐现象作斗争的刚烈表现,也是百姓痛斥世道不公、呼唤廉政清官的最好例证。
他的清正廉洁,也是他受民众爱戴的主要原因。在他任淳安知县时,便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到了母亲大寿时,才上街买了两斤肉。即使他官至二品,在任上死去时,家里居然穷得连棺材都买不起,还是同僚凑钱,帮他家人把丧事办理。这在贪腐成风的黑暗世界里,更显难能可贵,为天下所未闻;当时就连张居正这样千古难遇的好宰相,都敛财无数,死后还被皇帝抄家治罪。
因此,海瑞便成了封建时代教科书式的人物,因为他的德行实在太标准了。海瑞一生秉持的原则是程朱理学的一套,格物致用、灭欲求道;一生做官,处处以百姓为念,这些都是历史记载的海瑞的形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几乎都是完美无缺的。不过,海瑞的真实形象果真如此完美么?明朝思想家李贽对他的评价是: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而当时名吏高拱的一句评语也很到位:人是个好人,但不能成事。
海瑞所处的明代官场,是一个贪腐成风的污浊世道,这不仅是官员道德沦丧的后果,也是制度不合理而导致的弊病。海瑞没有去适应,而是竭力以微薄之力与之对抗,其结果必然是伤痕累累,不容于整个统治阶层,这也是造成海瑞政治生涯坎坷不堪的主要原因。有人拿他和张居正相比,两人政治品格无异,都是胸怀大志,极力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但结果却大相径庭,为何?张居正资质聪明,官居高位,心忧国家,亦不敛私欲,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能够保全自己,于是成就了辅助帝皇的大业;而海瑞却清廉成癖,而且毫无讲究处世之道,因而空有其志,不得伸展。
万历十五年,七十二岁的海瑞复出任南京吏部右侍郎,为惩处官场贪污受贿之风,他竟然向万历皇帝提出极其过激的谏议:建议对涉贪官员按太祖法实行剥皮囊草、枉法八十贯论绞等酷刑,海瑞上疏后,举朝哗然。因为按照这一标准,当时的官员几乎无一幸免,这样的酷刑也令人不寒而慄。在明代以绳索穿钱,一千文为一贯。戏剧《十五贯》,就因娄阿鼠盗窃十五贯钱而起。可见八十贯钱在明代,并不是一笔大数目。按这一枉法的标准查纠官员,甚至连海瑞本人也难以保证能绝对过关。可见,海瑞的道德癖及变态心理已经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所以,作为道德完人的海瑞,绝对不是合格的政治家。真正成熟的政治家,肯定不是道德上的完人,因为政治是一个妥协的过程,是各种利益交换的过程;对政治家讲道德,和对妓女讲忠贞一样无聊。因为古今中外,几乎就没有过真正的清官,有的只有海瑞这样的官场异类而已。一个真正成熟、有成就而务实的政治家,不会为了小节去碍大事,道德上也不求完善,但能干成大事;而一个勤勤恳恳的官吏,也许很清廉,但是清廉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他干不了什么大事。
到最后,海瑞就成了官场毒药,甚至是恐怖分子,让人惊恐不安,让人疑惑不解,唯恐躲避不及。而他的官位升迁,也成了明朝独一无二的升官图,并曾有连升三级的政治逸事。海瑞式的升迁,不是因为他政绩彪炳,而是被逼的,是当地官员集体明送暗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因为其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执政风格,损害了当地大部分官员的利益,激起官员的普遍公愤,但又奈何不了海瑞,只好集体凑钱为其卖高官,逼其调离本地升任外地了事。
于是,海瑞便凭这些地方官员的奉送,完成了从地方到中央、从县令到户部主事、御史的升迁历史。可见,海瑞的政治生涯,每前进一步,都给后人留下一连串疑问。就是这样一生不为官场所容的人,但还是有大量的官员暗里明里为其讨官卖官。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对明朝腐败政治的一大讽刺,也是对海瑞本身政治道德的一种莫大的嘲弄。海瑞以海青天著称,也是以清廉留名于青史,但连他本人也不知道,他的政治生涯竟然是贪腐和阴谋的产物。
海瑞的为人做官原则,归纳起来就是,他不但拒绝自己过的舒坦,而且还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竭尽全力使周围的人,甚至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加不舒坦。因为以他的道德观去看待,几乎所有的现实存在,都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这就是典型的道德癖的表现。而他的政治悲剧,也自然延伸到他的个人生活及家庭。
据史载,他一生娶过三个老婆,纳过两个妾,她们的命运都只有凄楚悲凉的结局。原配妻子生了两个女儿,但还是因为和其母不合而被休;第二个老婆,进门不到一个月,又因为相同的原因被赶出家门;第三个老婆更惨,在盛年时便十分可疑地暴死。而此前,他的一个妾也自杀身亡,两人竟同死在一月之内,有人指责她们系被海瑞所逼而死。据说,他的五岁女儿也因为违反他的道德规范,被活活饿死。
而据史料分析,海瑞的异常人格形成,和他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海瑞母亲年轻守寡,和儿子相依为命,她是一位和孟母一样伟大的母亲。在海瑞幼年时,就让他熟读圣贤,树立儒家正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然而,由于她望子成龙心切,粗暴地蹂躏了海瑞天真无邪的童心,剥夺了他作为儿童的种种权利,在道德上对他过于严格要求。因此,在母亲怪异极端的教育下,海瑞形成了孤僻的心理,患上了自闭症,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往,这也导致他成年后人格缺陷,并患上道德洁癖症。
在其母的铁腕之下,海瑞完全无法独立,终生都生活在母亲的精神阴影里。他的母亲用自己的强悍意志,始终主宰着海瑞的精神世界。因此,海瑞充其量是畸形社会的产儿,以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异端面貌,出现于道貌岸然的统治阶层之列。对于统治阶级而言,海瑞无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而他从严格意义上看,实在是个精神病患者,无论是人格,还是道德规范,都显示一种自虐和他虐的倾向。
当然,也正是海瑞身上的自虐倾向和道德洁癖,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知名度的清官形象,让他身前穷困潦倒,而死后名垂青史,这究竟是幸运,抑或不幸呢?海瑞的名字,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出现,都必将掀起一股浪潮,对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冲击。上世纪给中华民族带来毁灭性破坏的文化革命,就是起源于《海瑞罢官》的戏剧,可见海瑞的悲剧还在重演,还远远没有结束。

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什么意思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3)道德千古事扩展阅读

《三字经》的第一段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④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是什么意思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意思是短时间的强弱在于力气大小,长时间的胜负在于道理。靠力气只能取得一时的胜利,凭正理才能取得长久的胜利,意在强调理是不能违背的。

曲波《桥隆飙》十:“世上有这样一条道理:一时之胜在于力,千古之胜在于理。我们堂堂抗日救国的飙字军,大义抗战,忠心为国,不能因为眼前之困境而服输。”

原句出自剧作家曹禺,原句为: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若蔑理可以得志,无一人起而问之,千古是非,从此颠倒,天下不复有王矣。

这句话阐述了一个哲学的道理,可以应用到国家的关系以及人际关系上。告诉人们,强势的力量可能会一时得势,但是想要长远的胜利就要考虑民生等各种关系,要用智慧用思维去处理事情。国家只有军队残暴就不可能长久的生存。

(4)道德千古事扩展阅读:

内容介绍:

桥隆飙父母早逝,由大哥大嫂扶养。十岁时,家中土地被恶霸地主仇国基霸占,大哥被诬陷入狱,桥隆飙由大嫂艰难养育,后被表哥候晓风(后任八路军某团政委)、表嫂越颖抚养,并教他念书。为拜师学艺,十四岁时离家出走。为了生存,当过脚行、当过短工,到处流落。十六岁时因打抱不平,帮助栾师傅和他的女儿,被栾师傅收为徒弟,传授武艺。

八年后,桥隆飙因打死恶霸与师傅一家逃到莱州,安顿好师傅后为给大哥大嫂报仇又回到了老家三古镇。桥隆飙在吴宝仁的协助下,杀了仇人仇国基的大儿子和小妾,来到青岛近郊隐姓埋名,结识了九家弟兄。

一次,桥隆飙与众弟兄到青岛市区看戏,遇到日本浪人正欲强暴16岁的刀马旦演员李兰花,桥隆飙与众弟兄出手营救,又把李兰花送回了家,因此结识了李兰花的“肖伯伯”肖元山,二人结为师兄弟。日寇入侵山东,桥隆飙与九家弟兄、肖元山及吴宝仁等人组成飙字军,抗日杀敌。

⑤ 求郭德纲定场诗,要全的。

1、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2、青回石几行名姓,北邙答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3、野草闲花遍地愁,龙争虎斗几时休,抬头吴越楚,再看梁唐晋汉周!

4、伏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停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

5、难难难,道德玄,不对知音不可谈,对了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枉废舌尖!




(5)道德千古事扩展阅读:

定场诗,曲艺术语,相声、评书等曲艺演员等在演出节目前,往往先念诵四句或八句诗,诗句往往诙谐幽默,短小精悍而让人印象深刻,为的是快速聚拢观众耳音,以便演员马上进入表演,这样演员先定住了场,故称为定场诗。

当代擅长表演单口相声的艺人越来越少,由于单口相声作品的减少,定场诗的使用也就越来越少,知名相声演员中仅单口大王刘宝瑞先生及郭德纲使用较多。

在早年的单口相声演员张寿臣、郭全宝等上台来都有使用。另外,评书表演名家单田芳也在其作品中广泛运用,为定场诗的传播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网络-定场诗

⑥ 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1、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榜》排名第十七位。

6、邓小平(1904-1997),现代“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真正使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不是孙和毛,而是邓小平。改革开放带来了现代工业和现代文明,这改变着中国的命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影响深远!邓小平实际上是中国历史最成功的改革家之一。

⑦ 道德经作为千古第一经,为什么还是那么无欲无求

道德经中最精华的句子莫过于那些道法自然、人生大义。其中有无为、无我、无欲、居版下、权清虚和自然。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⑧ 道德文章千古事下联是什么

好像只有杜甫有个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个应该可以吧

道德文章千古事 琴棋书画一雅诗

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1、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2、子路负米

子路家境贫困时,自己吃的是粗陋的饭菜,而从百里之外把米背给父母。后遂用“负米、负米百里”等表示奉养父母或为奉养父母在外谋求禄米。


3、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4、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应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皇帝理解了林则徐的推荐,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5、黄香温席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

⑩ 王羲之的故事

今天接着聊王羲之,接着聊《圣教序》。

对于很多外行人而言,写字就应该写的端端正正,写的好看,写的漂亮才是好字,不要去追求什么险绝和变化。假如你仍旧持这种观点,请移步别处,我说的都是错的。

《圣教序》中涵盖的内容太丰富了,真的是值得花费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去研习,这丝毫不为过。我们只能从其中的某一点来分析,一篇文章是绝对不够的,我打算以后开专栏慢慢讲,毕竟也要吃饭,所以对圣教序感兴趣的朋友注意了,这一篇是为数不多的免费解读《圣教序》的文章。

今天聊《圣教序》中一种结构变化方法,这种变化叫做比例变化。

我们谈变化一般是对照于规范字而言的,规范字怎么写,大家心里面都有一个印象,书法的变化,就是基于这种常规的书写而制造的一种矛盾,然后通过巧妙的思考将这种矛盾化解与无形,这就是书法中的哲学关系。

这两个字的左右部分相聚更远,但是虽然相聚很远,但是你感觉不到他的散,这全靠笔法的呼应,这种笔法的呼应在行书中是很常见的,在楷书的也有很多,我们在专栏中有过详细讲解

这种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就是开而不散,靠彼此间的呼应构势。

热点内容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发布:2025-01-22 17:29:17 浏览:398
2017劳动法补贴 发布:2025-01-22 17:23:24 浏览:63
小学生道德发展 发布:2025-01-22 16:47:07 浏览:412
新婚姻法女方多少岁 发布:2025-01-22 16:47:07 浏览:909
刑法66条 发布:2025-01-22 16:20:00 浏览:677
共青团工作条例 发布:2025-01-22 15:53:24 浏览:418
九江法院位置 发布:2025-01-22 15:45:06 浏览:734
联考法律硕士国家线 发布:2025-01-22 15:38:07 浏览:508
公司法电影 发布:2025-01-22 15:10:56 浏览:871
审理法官是什么 发布:2025-01-22 15:05:27 浏览: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