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相道德经
1. 老,考也.子,孳也。 求解释 考 是什么意思 孳 是什么意思
老,就是考的意思,子,就是孽的意思
考,是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一般意义上的老,即年龄大.
孽,就是滋生的意思,
实际上这是就错位的话,
在这里,老是姓,子是对有德者的尊称
理由如下
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正文
老子者,①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②姓李氏,③名耳,字桞,④周守藏室之史也。⑤
注①唐人张守节《正义》朱韬玉札及神仙传云:“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桞,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周时人,李母八十一年而生。”又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又云:“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又上元经云:“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张君相云:“老子者是号,非名。老,考也。子,孳也。考教觽理,达成圣孳,乃孳生万理,善化济物无遗也。”
这种说法显然过于勉强。清人姚鼐《老子章义序》则说:“孔子举所严事之贤士大夫,皆称氏字,晏平仲、蘧伯玉、老聃、子产是也。匹夫无谥,聃又非谥法,其妄无疑。庄子称老子居沛,夫沛者宋地,而宋国有老氏。然则老子其沛人子姓。子之转为李,犹姒字转为弋欤!”[5](P5)这些话给我们很大启发。我们的观点是,老子本姓“老”,“李”是“老”的同音代替字,李耳是西汉人对老聃的一种叫法。陈述理由如下:
第一,先秦的典籍,像《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礼记》等记载诸子大儒①,大都是姓后加子,如孔子、孟子、墨子、管子、荀子、韩非子等;或直接称名,称老子或作“老子”,或作“老聃”,没有把“老子”叫“李子”或“李耳”的。以此例之,老子也应当是姓“老”无疑。
第二,春秋时代有“老”姓,而没有“李”姓的记载。《左传·成公十五年》:“华元使向戌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以靖国人。”这里的“老佐”姓老。又《昭公十二年》:“杀瑕辛于市,及宫嬖绰、王孙没、刘州鸠、阴忌、老阳子。”此“老阳子”姓老。又《昭公十四年》:“南蒯之将叛也,盟费人。司徒老祁、虑癸伪废疾。”此处的“老祁”也姓老。据现存史料,只有战国时代才有李姓的记载,如《战国策》中记载有李悝、李克、李谈、李牧,《韩非子》中有李克、李史。《汉书·艺文志》道家类在《列子八篇》后有《老成子十八篇》,此处老成子也姓老。高亨先生认为“李姓之起甚晚,老子之世未闻有之”,“言老子姓李,名耳者,殆自汉人始”[1](P446)。
第三,老,《广韵》“卢皓切”,古韵来纽幽部;李,《广韵》“落哀切”,古韵来纽之部。“老”、“李”二字同纽,韵部接近(幽之先秦通用的例子甚多),因此,“老”、“李”二字发音非常接近。虽然我们找不出古籍中二字通假的证据,但按照先秦古籍“音近义同”的训诂规律[6](序,P1),这两个字通用是完全可能的。至于“聃”与“耳”的关系,我们相信司马贞《史记索隐》上的解释:“许慎云:‘聃,耳曼也。’故名耳字聃”。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老字部】老 ·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0
〔古文〕𠄰《广韵》卢皓切《集韵》《韵会》《正韵》鲁皓切,𠀤音栳。《说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礼·曲礼》七十曰老而传。《公羊传·宣十一年》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 又《诗·郑风》与子偕老。《疏》没身不衰也。《礼·祭义》贵老。为其近于亲也。 又《周礼·地官·鄕老注》老,尊称也。 又《仪礼·聘礼》授老币。《注》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称老。 又《礼·曲礼》国君不名卿老。《注》卿老亦卿也。 又《礼·王制》天子之老。《注》老谓上公。 又《礼·礼运》三老在学。《注》乞言,则受之三老。《左传·昭三年》三老冻馁。《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 又《左传·隐三年》桓公立,乃老。《注》老,致仕也。 又《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又姓。《广韵》宋有老佐。 又《韵补》叶朗口切。《释名》老,朽也。《史记·律书》酉者,万物之老也。 又《韵补》叶满补切,姥当以此得声。《班固·西都赋》若臣者,徒观迹於旧墟,闻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举也。
【未集中】【老字部】考 ·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0
--------------------------------------------------------------------------------
〔古文〕考《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𠀤苦浩切,音栲。《说文》老也。从老省,丂声。《说文序》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佩觿》考从丂。丂,苦杲反。老从匕。匕,火霸反。裴务齐切韵序云:左回右转,非也。《毛晃增韵》老字下从匕,考字下从丂,各自成文,非反匕为丂也。《书·洪范》五曰考终命。《诗·大雅》周王寿考。 又《尔雅·释亲》父为考。《释名》父死曰考。考,成也。亦言槁也,槁于义为成,凡五材,胶漆陶冶皮革,乾槁乃成也。《易·蛊卦》有子考无咎。《礼·曲礼》死曰考。 又《广雅》考,问也。《易·复卦》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诗·大雅》考卜维王。《传》考,犹稽也。 又《书·周官》考制度于四岳。《注》考正制度。 又《诗·衞风》考盘在㵎。《传》考,成也。《左传·隐五年》考仲子之宫。《注》成仲子之宫。 又《诗·唐风》子有钟鼓,弗鼓弗考。《传》考,击也。 又《淮南子·汜论训》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注》考,瑕衅。 又《楚辞·九叹》身憔悴而考旦兮。《注》考,犹终也。 又姓。《广韵》出何氏姓苑。 又《韵补》叶去九切。《边让·章华赋》众变已尽,羣乐旣考。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嫱之素肘。 又《韵补》叶口举切。《易林》周旋歩骤,行中规矩。正恩有节,延命寿考。
【寅集上】【子字部】子 ·康熙笔画:3 ·部外笔画:0
--------------------------------------------------------------------------------
〔古文〕㜽𢀈𢀉𡐫𣕓《唐韵》卽里切《集韵》《韵会》《正韵》祖似切,𠀤音梓。《说文》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入,以为称。《徐锴曰》十一月夜半,阳气所起。人承阳,故以为称。 又《广韵》息也。《增韵》嗣也。《易·序卦传》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书·顾命》用敬保元子钊。又《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又凡适长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适夫人之次子,或众妾之子,曰别子,亦曰支子。《礼·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又男子之通称。《颜师古曰》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 又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见《礼记·曲礼》。又卿之妻曰内子。《仪礼·有司彻注》内子不荐笾。 又《礼·檀弓》兄弟之子犹子也。 又《前汉·严助传注》令子出就妇家为赘壻,曰赘子。 又人君爱养百姓曰子。 又辰名。《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前汉·律历志》孳萌於子。 又《礼·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又国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县。 又长子,县名。周史辛甲所封,后为赵邑,属上党。 又姓。《史记·殷本纪》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又复姓。《左传》郑大夫子人氏,鲁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又子细,犹分别。《北史·源思礼传》为政当举大纲,何必太子细也。《正字通》子读若荠,方语别也。俗作仔细。 又去声,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读。 又与慈通。《礼·乐记》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韩诗外传》子谅作慈良。 又叶济口切,音走。《前汉·班固叙传》侯王之祉,祚及孙子。公族蕃衍,枝叶畅茂。茂音某。 又叶子德切,音则。《诗·豳风》旣取我子,无毁我室。《杨愼·古音丛目》与朱传同。
【寅集上】【子字部】孽 ·康熙笔画:20 ·部外笔画:17
--------------------------------------------------------------------------------
《正字通》俗孼字。
【寅集上】【子字部】孼 ·康熙笔画:19 ·部外笔画:16
--------------------------------------------------------------------------------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鱼列切,音闑。《说文》庶子也。《玉篇》忧也。《史记·商君传》商君者,衞之庶孼公子也。《礼·玉藻》公子曰臣孼。《注》公侯众子也。 又《通论》妾隶之子曰孼,孼之言蘖也,有罪之女,没入於公,得幸而有所生,若木旣伐而生枿,故於文从子辥为孼。孼,辠也。 又《尔雅·释训》孼孼,戴也。《诗·衞风》庶姜孼孼。《传》孼孼盛饰也。 又孼与㜸通。《前汉·贾谊传》庶人㜸妾缘其履。 又借为妖孼之孼。《左传·昭十年》蕴利生孼。《注》蕴,畜也。孼,妖害也。又《前汉·五行志》虫豸之妖谓之孼。 又叶倪祭切,音义。《焦氏·易林》政令无常,下民多孼。叶上类。 又糱从米,曲糱也,与孼㜸义别。俗譌以媒糱之糱与孼同,非是。㜸字从辥。从薛俗字。
2. 刘仁会是谁
刘仁会,在唐张君相《道德经集注》就收有其注,故刘仁会必然是唐或唐以前人。
给老子的《西升经》做过注解
3. 《老子》十九章字解
解《老子》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知⑴,而民利百倍②;绝仁弃义③,而民复孝慈④;绝巧弃利⑤,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⑥,故令之有所属⑦,见素抱朴⑧,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⑨。
【注解】:
⑴绝圣:极多,尽有的圣贤。绝,绝对,完全,极多。弃知:抛出智慧,即献出聪明才智。弃,抛出,献出。知,同“智”,聪明才智。此句译文:尽有的圣贤都献出自己的智慧。
⑵而民利百倍:指圣贤献出聪明才智,造福于民,而民受益百倍。
③绝仁弃义:都拥有极好的仁德,抛弃虚荣的礼仪。绝仁,极好的仁德。义,通“仪”,事物的外形与风度,引为虚荣的礼仪。弃义,不图外表虚荣的礼仪。
④孝慈:忠孝与仁爱。
⑤绝巧:极(非常)有技能。弃利:不贪图钱财。
⑥以为文未足:因为行为与语言不能完全表达、达到。以:因为。文:文辞、语言。未足:无法满足、达不到之意,对“绝”有假设成分。
⑦属:隶属,归属。
⑧见:是“现”的古字。呈现、表现、外观。素:没有染色的生丝,此指本色生丝。比喻质朴状态,未加文饰。抱:持守,抱成团、合二而一之意。朴:没有加工的原木料,这里比喻原始、纯正。见素抱朴:应译,表现原始的,质朴的就会与其结合。
⑨绝学无忧:尽学天下知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故无忧。忧,这里指人类生存危机。
备考:蒋锡昌《校诂》:“此句自文谊求之,应属上章(即此章以上章节),乃‘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一段文字之总结也。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唐张君相《三十家老子注》以‘绝学无忧’一句,附‘绝学弃智’章末,以‘唯之与阿’别为一章,与诸本不同,当从之。后归有光、姚鼐亦以此句属上章,是也。”
高亨说:“此句应属本章,请列三证。‘绝学无忧,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句法相同,若置在下章,为一孤立无依之句,其证一也。足、属、朴、忧为韵(足、属、朴、欲在古韵侯部,忧在古韵幽部,二部往往通谐),若置在下章,于韵不谐,其证二也。‘贝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文意一贯,若置在下章,则其文意远不相关,其证三也。《老子》分章,多有戾替,决非原书之旧。”
【译文】:
如果天下所有的圣贤,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奉献出来,造福于人民,而人民会获得非常多的利益;如果以绝好的仁德教化人民,让人人都注重实际,抛弃那些虚荣的礼义,而民众就会自然恢复忠孝与仁爱;如果人人都非常有技能,都能创造很多财富,并不贪图钱财,社会上就会没有盗贼。以上这三句绝对话,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是行为和语言都不可达到。
世上没有绝对事物,每种事物都不是在真空中,是相互影响的。常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使社会上的事物都有良好的归属,除了教化以外,必须注重榜样的作用。社会上事物往往是在相互影响下而决定其性质的,比如,出现了原始的事物,质朴的就会与它相结合;人交友也是如此,无私心杂念的人,就会结交私欲少的。反之,出现狐群,就会有狗党。世上事物没有绝对的,就像人类如果掌握天下所有知识,就不会再担心自己的生存危机,因而人类永远掌握不了天下所有知识,永远存在着生存危机。
【讲解】:
前章讲述事物的因果效应,即每种事物的产生都有其诱因。此章紧承前章,讲述事物没有绝对的,是由于近朱者赤而影响的。文中连用了四绝,这“四绝”都是假设的,也是不可能达到的。先看“绝圣弃知”,因为每一位圣贤者,由于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不可能都把才智奉献出来,不可能“绝”。再看“绝仁弃义”,因为自私、虚荣是人的本性,没有教化的灵丹妙药,因此社会上必然有不忠不孝,少廉寡耻之徒。“绝巧弃利”,更是不可能实现的,天下哪能都是能工巧匠?总有一些庸庸无为,好逸恶劳者,这些人为生存,为永不能满足的欲望,就偷就抢。“绝学无忧”,更是“天方夜谈”,世上的知识人类永远也掌握不完!人类始终面临着生存危机!
“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与《易. 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是相通的,它指的是事物的影响决定了其性质,同类者才可“类聚”。
此章“四绝”,历代学者都把其歪曲了。认为老子“弃知”“弃义”“弃利”,去归复于原始的“见素抱朴”生活。以这种观点看待老子的学者,扪心自问:你若“弃知”,你不是个大笨蛋,大傻瓜?你若“弃义”,你一定少廉寡耻,成为人渣了。连这最基本常识都不懂,还著书立传!
4. 宛委别藏的子部
61(子) | 臣轨| (唐)武则天撰 |
61(子) | 孔丛子注 | 题(汉)孔鲋撰 (宋)宋咸注 |
62(子) | 养正图解 | (明)焦竑撰 |
62(子) | 尉缭子直解 | (明)刘寅撰 |
62(子) | 司马法直解 | (明)刘寅撰 |
63(子) | 孙子十家注 | (宋)吉天保撰 |
64(子) | 难经集注 | (周)秦越人撰 (明)王九思等集注 |
64(子) | 华氏中藏经 | 题(汉)华佗撰 |
65(子) | 脉经 | (晋)王叔和撰 (宋)林亿等校定 |
65(子) | 广成先生玉函经 | (唐)杜光庭撰 |
66(子) | 陈氏小儿病源方论 | (金)陈文中撰 |
66(子) | 严氏明理论 | (宋)严器之撰 |
66(子) | 千金宝要 | (唐)孙思邈撰 |
67(子) |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 (宋)朱佐撰 |
68(子) | 宝佑四年会天历 | (宋)荆执礼撰 |
68(子) | 史载之方 | (宋)史载之撰 |
68(子) | 杨氏演算法 | (宋)杨辉撰 |
68(子) | 三术撮要 | (宋)不详 |
69(子) | 嘉量算经 | (明)朱载堉撰 |
69(子) | 新编四元玉鉴 | (元)朱世杰撰 |
70(子) | 五行大义 | (隋)萧吉撰 |
70(子) | 遁甲符应经 | (宋)杨维德等撰 |
70(子) | 六壬大占 | (宋)祝泌撰 |
71(子) | 书经补遗 | (元)吕宗杰撰 |
71(子) | 聱隅子歔欷琐微论 | (宋)黄晞撰 |
71(子) | 梅花喜神谱 | (宋)宋伯仁撰 |
71(子) | 谗书 | (唐)罗隐撰 |
71(子) | 琴操 | (汉)蔡邕撰 |
71(子) | 膳夫经 | (唐)杨晔撰 |
72(子) | 松窗百说 | (宋)李季可撰 |
72(子) | 书斋夜话 | (宋)俞玉撰 |
72(子) | 策要 | (元)梁寅撰 |
73-77(子) | 群书治要| (唐)魏徵等撰 |
78-80(子) | 群书通要 | (元)嘿斋 蒙翁辑 |
81-83(子) | 四溪先生史韵 | (宋)钱讽撰 |
84(子) | 醉翁谈录 | (宋)金盈之撰 |
84(子) | 自号录 | (宋)徐光溥撰 |
84(子) | 友会谈丛 | (宋)上官融撰 |
84(子) | 续墨客挥犀 | 题(宋)彭乘撰 |
84(子) | 历代蒙求纂注 | (宋)王芮撰 (元)郑镇孙注 |
84(子) | 三水小牍 | (唐)皇甫枚撰 |
85(子) | 续世说 | (宋)孔平仲撰 |
86-89(子) | 夷坚志 | (宋)洪迈撰 |
90(子) | 群书类编故事 | (明)王罃辑 |
91(子) | 古清凉传 / 广清凉传 / 续清凉传 | (唐)释慧祥 (宋)释延一 张商英 撰 |
92-93(子) | 一切经音义 | (唐)释玄应撰 |
94(子) | 黄帝阴符经疏 | (唐)李筌撰 |
94(子) | 道德真经集解 | (唐)张君相撰 |
95(子) |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 | (宋)章安撰 |
96(子) | 列子注 | (唐)卢重元注 |
96(子) | 道德真经传 | (唐)陆希声撰 |
96(子) |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 (唐)王真撰 |
96(子) | 关尹子言外经旨 | (宋)陈显微撰 |
97(子) | 广黄帝本行记 | (唐)王瓘撰 |
97(子) | 轩辕黄帝传 | (宋)不详 |
97(子) | 通玄真经注 | (唐)徐灵府注 |
5. 老子李耳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5)张君相道德经扩展阅读: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其影响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性、修辞学诸学科;
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
早在十八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种文字版本。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一书是当今除《圣经》外,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数量最多的一本书,单是日本就有三百多种版本。
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三大圣人之一。美国《纽约时报》曾把老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广场有世界十大思想家塑像,老子为其中之一。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6. 鸿钧老祖与老子是什么关系
师徒关系。
鸿钧道人(鸿钧老祖):为明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原创人物,设定为太上老君(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师。
传说鸿钧为众仙之祖、众圣之师(天道圣人的老师)。鸿钧又称“鸿元道祖”。鸿元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状态。有“先有鸿钧后有天”之说;有说鸿钧便是盘古。
(6)张君相道德经扩展阅读:
鸿钧在小说中定位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 的师父,为剧情需要而塑造的调解人物。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大约于公元前571年(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7. 对《老子》这本书的见解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
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
关于老子和《老子》这部书的时代问题,学术界争论较大,尚无一致的结论,一般
认为最后成书于战国时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称,老子应关令尹喜之请,“著
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老子河上公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
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
出土的两种《老子》帛书写本,则皆《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文字亦略有差异。
《老子》历来有多种本于,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河上公本和王弼本两种,道教
以河上本为准。
《老子》采用哲理诗的形式写成,整个哲学思想由“道”展开,“道”是老子思想
的主要范畴,“道”字在书中出现了七十余次。他认为: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
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它像水一样,
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
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主旨。
《老子》包含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事物互相对立依存的关系。
他认为善恶、美丑、长短、高下、前后、有无等都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了一方,另一方
也不能存在。他体察到事物的矛盾会相互转化,“反者道之动”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在
认识论上,老子则主张“涤除玄览”,静观万物的循环演变。他不重视经验知识,认为
“不出户,知天下”。在社会政治观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并描绘了一幅“小国寡民”
的理想国图画。他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主张“绝仁弃义”。
《老子》成书后,从战国末的韩非起,历代注家蜂起。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
圣义》称,诠疏笺注《道德经》者,六十余家,并对各家特点作了论述。元道士张与材
称:“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①今人严灵峰《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续编,
所收注本共计三百五十四种,八百零一卷,《正统道藏》存有五十余种。
历代注家因时代之不同,注释思想即各具特点,元道士杜道坚《玄经原旨发挥》卷
下说:“道与世降,时有不同,注者多随代所尚,各自其成心而师之。故汉人注者为汉
《老子》,晋人注者为晋《老子》,唐人、宋人注者为唐《老子》、宋《老子》。”且
各人的理解角度不同,有的视之为君人南面之术,有的视之为兵书,有的视之为养生书。
致使《老子》注释书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理解。
道士以《道德经》为祖经,历代注疏者甚众,在诸家注疏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同样
因为时尚不同和个人理解的差异,而呈现各自的特点。总的特点是将《老子》宗教化,
从中升华出与宗教相通的内容,以之作为道教教理、方术的根据。
西汉初,黄老学大兴,《老子》成为其主要经典。汉武帝以后黄老学逐渐向黄老道
演化,老子逐步被神化,《老子》亦开始宗教化。东汉时,河上公《老子章句》首先从
宗教角度理解和阐发《老子》,以之作为治国治身和修养成仙的理论依据,这给予当时
的神仙方士以启发和影响。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即有与河上公《老子章句》十分相
似的思想,并汲取《老子》中的许多思想作为理论根据。到东汉后期,《老子》便成为
道教所奉的经典,写出注释书《老君道德经想尔训》,以道教的观点解释《老子》,并
将其作为教科书训育徒众。汉代道教老学的主要特征是黄老神仙长生思想,借用老子的
“道”作为其神仙学说的理论依据,理论思维的水平不太高。
魏晋玄学的产生,给道教老学以新的启迪。曹魏时道士孙登“以重玄为宗”解释
《老子》,为道教老学重玄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石。及发展到唐代,经成玄英、李荣等重
玄派学者的发挥,遂成为道教老学中最有影响的学术流派,成为当时道教解老转代表,
连唐玄宗注疏《道德经》时也深受其影响。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对重玄派深为推许,认为“孙登以重玄为宗,宗旨之中,孙
氏为妙矣”。②重玄派解老有两大特征:
一是援《庄》入老,一是援佛入老。运用这种方法解老使道教的教理教义得到了发
展,进一步深化了道教理论思维水平。
唐初成玄英的《道德经义疏》、李荣的《老子注》系重玄派代表作,显示了唐道教
的理论水平。成、李二人着重阐发“重玄之道”,认为:玄是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
深远之玄,理归于不滞,既不滞有,也不滞无,有无都不执著,故称为玄;人们在不滞
于有、无之后得非有、非无,虽谓之玄,但还不是真道,还不能滞着于此玄,必须对此
非有非无之玄继续否定,直到永不执著,一无滞碍,“寥廓无端,虚通不碍”时,才是
重玄之道。③这是种无限否定的思维进程,通过无限否定证成重玄,其思维方法来源于
佛学中道观。自魏晋迄唐的发展过程中,道教老学逐渐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流派,有的明
理身之道,有的明事理因果之道,有的明重玄之道,各有学术特色和侧重点,色彩纷呈。
这就给唐代中后期道教老学的集注化创造了条件,这种集注化倾向在蜀中尤为突出。岷
山道士张君相集《三十家注老子》;道士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纂集了成玄英、
李荣等多家注解;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更是引用和评论诸家,总结了汉魏以来
的道教老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唐代是道教老学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之一,
其基本特征是深受佛教哲学的影响,有较高的思辨性。
宋代道教解老之作仍深受重玄派的影响,但又较多地把易学思想引入到《老子》注
解之中,使易、老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宋代道教老学还继承发展了重
玄派对“理”、“心”、“性”等的阐释,给予宋明理学的形成以深刻的影响。
元明以来,道教解老之作仍续有问世。较具代表性的是元道士李道纯的《道德会元》
和杜道坚的《道德玄经原旨》。
这些著作中多以理学术语解老,反映其受宋明理学的影响较大,反映了鲜明的时代
特征。
总之,《道德经》在历代道士的不断注疏中,逐渐注进了新的内容,这是一个《老
子》被逐渐神学化的过程,也是道教思想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包含着较丰富的思
想内容,是研究道教教理、哲学的一大基本来源。
注:
①② 《道藏》第12册725页,第14册341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
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③ 蒙文通辑校本:成玄英《老子义疏》和李荣《老子注》,四川省立图书馆1946
年、1947年石印本。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
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但有关老子本人的记载留下得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有人把他神化,有人认为他就是太上老君,有关老子的传说不胜枚举,种种的遐想赋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
那么老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作为国家管理图书的官吏,老子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典籍,在他管理图书的若干年中,周王室日渐衰弱,老子决定离开东周。
他的这一决定诞生了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却也暴露了老子自相矛盾的问题,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言者不如知者默”,
走出函谷关的老子,除了给人们留下一部《道德经》外,再也没有任何别的信息,直到现在,老子晚年究竟去了哪里,最后死在哪里,都是一个历史之谜。
《道德经》不过五千言,却涵盖了很多妙义,告诉我们许多法则。几千年前过去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一直活跃在我们身边,有关老子的话题一直研究不完,解释不尽,老子研究几乎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公共话题。
〈〈老子与现代生活智慧〉〉
老子的智慧,熔化在你我中间,熔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行动当中,理念当中,大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小到我们公园里打拳、下围棋都是这种,老子的智慧。
同志们如果到福建去,有个叫清源山,清源山有个老君岩,有个老子的石刻雕像,非常有名,有名在什么地方?
这个雕像非常大,就是他的两个耳朵特别大,同志们想一想,为什么老子的耳朵特别大呢?为什么?因为老子叫李耳,姓李,所以他的耳朵上必有特征,他的耳朵特别大。
司马迁,司马迁这位大历史学家,花了18年的心血,写了52万字6千五百个字,给中国的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写评传的话只写了450多个字。你看看,这么大的一部《史记》就写了450多个字,这么一个大的哲学家,为什么?
没有办法,材料没有,材料不够,所以他很严谨。他怎么写的?他一开头写了27个字,他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原来做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守藏者室也,后来又看王朝衰败得太厉害了。不想做了,不想做他就出走了,他要到哪里去呀,他要到秦国去,他要到西域去,要到秦国去,要到西域去。必定经过一个关口,叫函谷关,为什么叫函谷关呢?
两面两山,对峙,中间一道又深又险的小路。所以这条路就像一个“函”字里一样,所以叫做函谷关,必定要经过这个关口。
这一天,守关的长官是叫关令尹喜,又叫令尹喜,守关的长官,那天他到城头上暸望,一看不得了,空中飘过来一团紫气,
一团紫气冉冉而来。关令尹很厉害,他眼睛一看说今天很妙,今天将会有圣人到来,然后他在关上远望,看见一个人,骑着一匹青牛慢慢来了,再一看牛背上的那个人,风度非凡。
远得看不出,近的一看,这不就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吗?高兴得不得了,老子来了,你看紫气飘来,老子来到。然后把他问他,你到哪里去?我要到秦国去,西域去,我呆不住了。
不能,你要走的话,你非答应我个条件。老子说,答应你什么条件?他说,你看你这么一个大思想家,哲学家,你不给我们留一点著作,留一点文字下来。老子说不不不,不留。
老子写下了这部天下奇书,叫《道德经》。
那么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到底讲了些什么智慧呢?
我们翻开他的书,最先接触到的就是他的道,道路的道,最多接触的也是道。所以我们现代人如果是闻其道,得其道,行其道的话。
那就能够把老子的智慧转化为我们的智慧,把古代人的大智慧转化成为我们现代人的智慧,这是一笔相当丰富的财富。
8. 老子其人,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变迁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主要著作: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老子》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哲学思想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
应当注意到:
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
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
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
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可参见下文老子故事圣人辞世“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
思想渊源
老子既是周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诸子均出于王官说,又当别论。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认为:“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他列举了《左传》、《国语》、《论语》、《大戴礼记》等书中史官属于格言形式的话,并将16条有关材料与《老子》相对照。比如“《左传》成公二年:‘仲尼闻之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这些话,显然是《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语意所本。”从这些材料的对比中,说明《老子》的语句,是“史官们向来保存的知识”。可见,《老子》与史官的知识有其思想上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