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佛法治毒龙

佛法治毒龙

发布时间: 2022-04-25 20:04:06

① 安禅制毒龙代表什么数字

安禅制毒龙,龙都是一条一条的,所以代表1。

出自唐代王维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

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诗歌构思奇妙、炼字精巧,其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来被誉为炼字典范。


译文:

不知香积寺在哪座山中,走了数里,就进入了白云缭绕的山峰。

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

山中泉水撞击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的寒冷。

日暮时分,独自在空寂的潭边,安禅入定以治伏尘俗的毒龙。

注释:

过:过访,探望。香积寺:唐代著名寺院,有争议,一说香积寺在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神禾原上。”故址已废。

一说在河南汝州,今风穴寺,唐时称香积寺。

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钟:寺庙的钟鸣声。

咽:呜咽。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

② 释迦牟尼老虎,毒龙,蜂蜜故事的感悟

释尊在《佛譬喻经》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究竟是什么?”,这譬喻是这样的: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疑惑思考时,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随着一只大老虎紧逼而来。看到这只老虎,旅人顿时了解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显然是迷失了道路,旅人竟跑到一座断崖绝壁的顶上。在毫无办法之中,幸好发现断崖上有一颗松树,并且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旅人便毫不犹豫,马上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
老虎眼看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食物,居然被逃离,可以想象它是如何懊恼地在崖上狂吼着。
好感谢啊!幸亏有这藤蔓,终于救了宝贵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
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怒浪澎湃着,而且在那波涛间还有三条毒龙,正张开大口等待着他的坠落。旅人不知不觉全身战栗起来。
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处出现了两只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交互地啃着藤蔓。旅人拼命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也没有逃开的样子。而且每次摇动藤蔓,便有水滴从上面落下来,这是树枝上蜂巢所滴下的蜂蜜。由于蜂蜜太甜了,旅人竟完全忘记自己正处于危险万分的境地,此心陶陶然地被蜂蜜所夺。

旅人:这旅人是指我们自己。
荒野: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们无尽寂寞的人生。
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
白骨:路边的白骨是指我们人生旅途中,家族、亲属、朋友等的死亡。我们活到现在,应该看到很多白骨,那时我们有何想法?有何感触?我们可曾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
老虎:饥饿的老虎所譬喻的,既是我们自己的死亡。
松树:接着我们攀上崖顶的松树,松树是指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等。这些东西即使拥有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无力的。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还不会!还不会!我还不会死”的那种以为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可依恃,但即使认为还有十年、还有二十年可活着,但你认为到底人寿几何?想想便知:已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过是“啊”的一声之间,便如梦如幻般地消逝了。而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样是“啊”的一声之间便会过去。
老鼠:咬着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的黑老鼠,在相互地缩短着我们的寿命。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狱。坠入此地狱,必须承受八万劫中大苦恼,这一件事情便称为——后生一大事。
毒龙:显现地狱之苦的是这三条毒龙,这三条毒龙指我们自己内心的贪欲、嗔怒、愚痴。“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则是不会有丝毫差错的。由自己所不断造作的罪恶所生出的地狱,最后还是由自己坠入。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 财、色、名、食、睡。 一天之中,我们不断所想的,持续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
人生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③ 谁能跟我说一下佛教中有关龙的描述

佛教中天龙八部之一,Naga。在佛经中,龙王Nāgarāja 名目繁多,如《妙法莲华经》称:龙王有八,一为难陀龙王,二为跋难陀龙王,三为娑伽罗龙王,四为和修吉龙王,五为德义迦龙王,六为阿那婆达多龙王,七为摩那斯龙王,八为伏钵罗龙王。
龙和佛教的关系目前在学术界还有争议,一说中国的“龙王”崇拜是随佛教从印度传入的。理由是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无"龙王"崇拜。在汉代之前,只有”龙神”,而无“龙王”。隋唐之后,佛教信仰传入中国,龙王信仰遍及中土。
另一种说法则是印度佛教中的龙是由中国传去的,经过印度人的再创造,成为“龙王”。随着佛教的东传,龙王崇拜又随之回传至中国。其理由有七:
其一,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源远流长,据有条有理发掘,最早的龙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其次是举世瞩目的河南西水坡的蚌壳龙。 第三是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的用卵石摆塑的一条巨龙。第四是众所周知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等。这些都充分证明龙崇拜早在六七千年前在中国便十分普遍,同时也证明龙文化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而不是外来文化。
其二,据目前所见印度龙的最早考古资料,是公元前一世纪的壁画《龙王及其家族》,和纪元前后的《龙族向菩提树礼拜》,晚于中国的辽宁查海石块龙约五千年。
其三,在文字记载方面,据目前所知的史料来看,印度有关龙的文字记载,最早是龙树于公元二世纪左右所写的《智度论》,这一记载距今仅1800年左右。而中国有关龙的记载较印度早得多,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不少“龙”字以及崇拜龙的一些记载 ,这说明在3500年前中国的龙崇拜已十分普遍。
其四,中国龙文化自形成之后,不仅在国内迅速传播,而且很快传到国外。印度佛教中的龙当是由中国传过去的。传播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条是经中国西南地区传入。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石器文化便传到西藏及其以南地区;在秦汉早期中国西南地区就和印度之间有了频繁的商品贸易。因此中国的龙崇拜经由这条途径传入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龙文化传播的另一条路线是西域丝绸之路。中原王朝早在三千多年前便与西域有接触,传说周代早期已有移民到达葱岭以东地方。商灭夏之后,夏部落有一部分人徙往西北地区,到达甘肃等地之后,继续向西迁徙,进入西域的焉耆国。后来,这些迁入焉耆国的龙氏族部落至晋代时成为该国的统治者,并以"龙"为姓。他们把自己的龙文化带入西域是肯定无疑的。
其五,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古印度的梵文中本没有“龙”的专用词,“龙”是和“蛇”合用一个词来表示的。在古印度神话中,雷电是骑白象的大神因陀罗手持雷凿造成的。中国龙传入印度之后,龙神很快取代了因陀罗,成为风雨雷电的主宰神。因而,表示“蛇”的词又来表示“龙”了。
其六,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龙的传说约有20则,其中西域五则,北印度五则,中印度十则,而南印度一则也没有。从内容来年,龟兹、于阗的龙传说与中国古代的龙传说很相似,有乘龙及龙与妇女交合而生龙种的传达室说,而与佛教毫无关系。而《大唐西域记》中关于葱岭以南、邻近印度的龙神话传说,其内容则与佛教中的人物有关。这也可说明西域是中国龙文化传入印度的一条路线。
其七,中国原始的龙,具有较多的蛇形象和属性,印度龙也一样,与蛇有密切的关系。在佛教的绘画雕刻艺术中,龙王的头部后面一般都有一个展开的有三五个或七个头状物的眼镜蛇冠子。另外,佛经还常有“毒龙形状如蛇”的说法,也说明印度龙具有蛇的属性。
佛教中的龙与中国龙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中国龙与印度龙之间的最大差异是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在中国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特别是龙崇拜与政治结合起来之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而印度龙则是一般的神灵,如佛经中的天龙八部之“龙”,不过是普通的护法神而已,无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印度的动物崇拜中,金翅鸟受到最高的崇拜,而龙经常是金翅鸟的猎物。在佛典中,龙的“三患”之一便是金翅鸟。传说金翅鸟每天以龙为食,一天需要一条大龙王,五百条小龙。这说明龙的地位远在金翅鸟之下,而中国则相反 ,龙的地位远在凤鸟之上。
其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能够升天入地,沟通天人;能为神仙乘驭,来往于天地之间。如黄帝乘龙升天,颛顼、帝喾、启亦乘龙往来。而印度佛教中的龙则没有这种神性。大神乘骑的是金翅鸟,如古印度人的天神毗湿奴常骑在金翅鸟上飞行。佛教中的文殊菩萨乘的是狮子或坐白莲台;普贤菩萨乘的是六牙白象或坐青莲台。
其三,在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传入之前,中国的龙没有地域性,龙被奉为主宰雨水之神,受到各地各民族的普遍崇拜,龙的形象基本上也相同的,只有颜色的区别,分为青、赤、白、黑、黄五种。印度人虽然封龙为“王”,给龙造“宫”,但印度龙的地方神特性较明显,龙王的种类繁多,各水域都有龙王、龙宫,说明龙只不过是某一水域的主宰神。
其四,在印度,龙王是佛的信徒、供养者或守护神,而中国因受道教和儒教的影响,龙王信仰也发生了种种变化。在道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成为玉皇大帝的部下;在儒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传说强调仁、信、义,强调夫妇、弟兄、父女之情,并有善恶之分。此外,中原各地的龙王一般有姓、名和封号,这也是中国特有的。
从以上差异来看,龙文化传入印度在秦汉之前,因为龙在秦汉开始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在此之前,龙的主神性是主宰雨水,而印度的龙王也一样,主宰大海、湖泊和水潭等水域。龙崇拜传入印度之后,经过再创造,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龙文化。
同时印度佛教艺术的传入,对中国龙形像也有较大的影响。从汉晋到唐宋时期,龙的形像在演变过程中,明显地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如敦煌北魏壁画上的龙,其动态是在奔腾,却给人以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这种造型显然来源于同时代佛教中的飞天。印度佛教中的狮子对中国龙形像的演变影响也很大,唐宋时期的龙吸收狮子的形像。头圆而丰满,脑后披鬣,鼻子也近似狮鼻。江西江宁南唐要升墓中壁画上的龙,不但头部像狮子,就连整个身体也有点近似于狮子。龙吸收狮子形像,主要是为了言其神威,增加它的神通。

④ 求王维的过香积寺的诗歌鉴赏答案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王维素有“诗佛”之称。他在诗歌创作中往往阐发佛教禅理和隐士生活,特色鲜明,自成一家。这首《过香积寺》,可视为其后期成熟的代表作。此诗能够将佛教禅理与山水景物融于一炉,尽抒作者的高雅韵致和生命情调。 《过香积寺》是一首短小的五言律诗。题为“过香积寺”,“过”是过访之意。香积寺是唐代著名寺院,“香积”取名缘自《维摩经》:“维摩遣八菩萨往众香国礼佛言,愿得世尊所食之余,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饭与之。”此寺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县南神禾原上,原貌不存。 首联开篇用“不知”领起,说明诗人是初次造访,并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数里”,表行程漫漫。“云峰”指云雾萦绕的高山。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有云:“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峰。”山势渐高,不见古寺的踪迹,只见山峦高耸,直插云天。这}人迹罕至的云峰令人心旷神怡,正契合了诗人高蹈的生命情趣,激发了诗人探访古寺的兴致。这一起语凭空而出,凸显古寺的幽远与神秘。. 中间两联铺写了寻访古寺沿途所见景物。山中古木参天,人迹罕至,诗人忽然听到远处传来的阵阵悠长的钟声,不禁发出“深山何处钟”的疑问,虽是疑问,实际上又加以肯定答复。这回荡的钟声,衬托出古寺的遥远和幽静。这两笔从视觉到听觉、以动衬静,生动地表现出山的深幽,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这里“何处”与“无人”对偶,又遥应开篇的“不知”,将一种幽远深奥、缥缈莫测、令人迷惘讶异的意境氛围渲染得出神人化,接着又落笔眼前,采用倒装句,“泉声咽危石”是“危石”边“泉声咽”,“日色冷青松”是“青松”上“日色冷”,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因危石的阻隔,泉水不能顺利流淌,发出呜咽凄切的声音。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洒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青松使日光仿佛也变冷了。这里“咽”、“冷”二字用得极为准确、巧妙,被历代誉为炼字典范。“咽”是拟人,状石间泉声低沉,“冷”是通感,绘夕阳余晖微弱。正如孙殿成所评:“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王右丞集笺注》)此外“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形成完美组合,以泉声之幽咽与日色之凄冷相互衬托,渲染古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 尾联两句才写到古寺,但仍然不写寺中景物,而写寺外清潭的空旷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诗人体会到禅理,排除烦恼,闲适自在。“安禅”是佛家语,指佛徒安静地打坐,眼观鼻,鼻观心,身心安然入于静思凝虑万念俱寂之境。“毒龙”典出《涅槃经》,经文上说:“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毒龙”可比喻人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和妄想,如佛经所言的贪、嗔、痴三种人的根本烦恼。关于“毒龙”还有一则盘陀王依佛法制伏毒龙的故事。日暮时诗人立于寺前潭边,安禅入定,想到制伏毒龙的故事,一是杂念排除,尘心尽消,如毒龙之被制伏;一是赞颂佛法无边,心向往之。因此以“安禅制毒龙”作结,可谓水到渠成,深化诗旨。 王维这首《过香积寺》为人所称道,就在于诗人由浅及深地创造了超脱尘俗和忘我人禅的两个境界,使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境相互映照。从而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可谓“深幽超尘、诗中有道”。而这种境界的获得,关键得力于其艺术上的独特成就: 其一,“即色游玄”的艺术结构。山水诗是在南朝佛教大兴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受到南朝佛家支遁“即色游玄”论的影响,“即色游玄”是山水诗一贯采用的艺术结构模式。这一结构并不纯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和表现问题,而是一个运思方式、审美原则的问题。王维这首《过香积寺》就采用了这一传统的艺术结构。诗中描写山中寺外的清幽自然景色和“薄暮空潭曲”的眼前之景,都可以统称作“色”,与“安禅制毒龙”的佛理禅思,所谓“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即色游玄”的艺术结构。王维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运用“即色游玄”艺术结构时,能够做到“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这其中还包含着自然景色与王维本人“无心于万物”的佛玄心胸相互契合而相互激荡的中间环节,故而诗人能够将禅的拈花微笑的最高境界转化为诗歌中空明脱俗的审美之境。 其二,顿悟的运思方式。王维笃好南禅宗,曾为南禅宗开宗立派的大师慧能写过碑志。在修行方法上,慧能主张不假外求,*自己心内的“己心弥陀”(有称“自性弥陀”)顿悟。这种顿悟的修行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常说的直觉、灵感等,与艺术思维有共通性。王维本人悟性极高,他的诗歌创作看似写景,实在参禅,如这首《过香积寺》中,古木、山径、钟声、泉声、危石、日色、青松等自然物象,都可用以印证诗人归寂的心态。王维通过对自然景物真实平常的表现,以求得不执著于外物、不重乎形式,来获得对禅体悟的境界,这正是顿悟的艺术表现。 其三,诗中藏画的艺术技巧。王维本人是丹青好手,他在营造诗歌意境时,自然运用了画家的艺术眼光,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就有经典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有诗。”《过香积寺》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人以画表意,首先是远近 结合,层次清晰。“数里入云峰”是远景,“古木无人径”、“日色冷 青松”是近景,“薄暮空潭曲”是眼前景,诗人在结构上将远近景结 合起来,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其次是注重运用通感的手法,尤 体现在“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联上。泉石的“咽”,从声音 出发,青松的“冷”,从色彩出发,相印成趣,既有听觉效果,又有视 觉效果,读来使人恍惚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些得 力于诗人的艺术触觉,完美地将诗、画、乐融为一体,使读者读诗如 观画听曲,妙不可言。 其四,诗中有禅的诗歌境界。王维不仅是田园山水之美的发现者、欣赏者和表现者,也是以田园山水诗表现禅心佛机、玄妙意识的开拓者。在他的山水诗中不用或少用禅语,而含有禅理禅趣,创造出空灵静寂的意境。这首《过积香寺》中,诗人在夕阳中面对“空”潭,作者在寂然的心境中观照“空潭曲”,通过安禅修行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和自在。这里的“空”的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的诗中有禅的诗歌境界。“空”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诗人以虚静的心境观照山林时所获得的那种澄明宁静、静谧空灵的心理体验。王维尤喜“空”的境界,在他的诗歌中也经常出现,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如”(《终南别业》),“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等。可以说,诗中有禅的境界是王维山水田园诗创作中追求的极境。 总之,《过香积寺》一诗妙在虽无一句正面写古寺,而通篇都是古寺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古寺意境的描写,使得寻访古寺和体悟禅理两方面的完美契合,从而成为其山水田园诗的名篇之一。

⑤ 经常被别人欺负用什么咒语

两个建议:

一方面用佛法治本,治根本原因。
建议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我们看一下经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是如何说的: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解怨)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解恶咒解毒害)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辟邪)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寻声救苦)

念念勿生疑, 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 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 是故应顶礼!(是我们凡人的依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可以寺庙里请,如果去寺庙不方便,淘宝网上也有请的。网上有也,可以自行网络搜索,然后复制打印下来。

操作方法,每天于清静处,打坐,念一遍普门品,然后合掌,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若干遍,然后回向,回向就是说出自己的愿望,如:愿以此功德,让我不受欺负。堂堂正正做人。

另一方面,要用世间法,你需要认真分析,是你不擅长人际关系,做人做事有不妥之处,得罪了别人,才受欺负。还是性格内向,生性懦弱导致的?可以找父母求助,找老师求助。

另外,我也愿意帮助你。你可以找我:416873945

⑥ 佛教里中了龙毒怎么理解

阿弥陀佛。确实是因为吃的罪重才中毒的。

⑦ 佛教关于动物的故事有哪些

慈悲的鹿王---
很久以前,如来曾为鹿王,身毛五色,体型俊雅,统领著上千只鹿群。一次,一位国王出门狩猎,鹿群受到围捕四处奔逃,死伤惨重。鹿王看见这种情形,心中非常悲痛,於是独自进城见国王。城内百姓看到五色金光的鹿王,认为是神鹿出现,所以并没有人伤害、阻挠它。

鹿王来到国王面前,跪下说道:「任何含灵蠢动都知道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寄居在大王的国境内,遭猎人追逐,死伤惨重。请大王慈悲告诉我每天所需要鹿的数量,从今以后,我们愿意每天进献以供大王享用,但请不要大量的围杀,使鹿群日日生活在惊惶生死边缘。」

国王听后说道:「如果每天都能有一只鹿供御厨所需,我誓言不再打猎。」

从此鹿群依序每天派遣一只鹿前去。一天,轮到要去供馔的是一只怀胎的母鹿,母鹿为了腹中小鹿,前去请求鹿王,希望能够延迟几天。鹿王心生不忍,便以自身相代。国王见到这天是鹿王亲自前来,便追问原因,在明白事情的经过后,流泪说道:「鹿王尚能如此慈心济物,我身为人王,却每天杀害众生以饱口福。难道我还不如鹿王?」从此断食一切肉类。并下令:如果有谁伤害了鹿,将受国法。此鹿群之居处,名鹿野苑,此即「鹿野苑」一名之由来。

狮象救国---
从前有二位菩萨行者,非常仰慕诸佛难行能行的行谊。他们经常一起修行,或是诵经、反省检讨、观行及禅定。只要听说有不知道佛、法、僧三宝的国家,就发心去开导,并教化他们行六波罗蜜。

当时有一位国王很喜欢修行,却误入旁门左道。全国百姓也都承习了这个风气,无不事奉外道宗师。而国境之内常有妖怪出没,风雨乖违,人民生活皆不得安宁。

二位菩萨相互商讨:「我们的国家由於三宝的教化,人人心存善念,力行十善;君仁臣忠、父义子孝、夫信妇贞,贤能的人很多。而这个国家却信仰外道,毒龙又时时侵扰,百姓求助无门。我们志愿上求佛道,为的就是要度化苦难众生,所以应当要想个办法来解救这个国家的人民。」
弟弟说:「佛法戒律中,杀生为极大的罪恶,而慈悲是以救生为首。我们要怎麼做才是呢?」

哥哥说:「可怜的毒龙,只是为了贪著些许口腹之欲,却不知道即将堕入地狱受苦。如果杀害一人就要在地狱受罪百劫;更何况毒龙将要吞灭全国人民!我担心它在恒沙劫受罪完后,余报还都无法断除。如果除去毒龙使它不再继续造罪,又可以救济国家,再行佛法六度来化导百姓,使人人尊崇正法,便能换取无量众生的福祉!所以,弟弟你化成一只大象,我化为一只狮子。我们二人不惜牺牲生命,都要设法拯救全国。」

於是兄弟二人顶礼十方诸佛而发誓言:「众生不能过安定的生活,是我们的罪过。我们发愿一定要圆成佛道,以度化一切的众生。」

狮子和大象一起来到毒龙的住所。毒龙显威灵、狮子现赫势、象具忍奋力,双方展开激烈的奋战,震动了大地,最后三者全部命绝,却也保全了一国人民的生命。

「这一定是活菩萨!才会如此的慈悲,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救全国人民。」有人抱著狮子及象的尸体大哭著说。

菩萨的弟子们,亲见师父舍身济众的慈悲,哀恸地称扬师父的德行,也宣扬师父的化导,国王和臣子百姓才知道原来有佛法的存在。全国百姓不断地赞扬,菩萨的大慈悲行,并隆重的举行殡葬典礼,国王随即下诏:以佛法为国教,鼓励全国居民行六波罗蜜。自此以后,上千人出家修行成为比丘;而国内的在家居士也都能修清净梵行,国家渐渐趋於太平。

猴王救母---
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季,佛陀在舍卫国与出家弟子们依例安居办道,有一天佛陀举止安详的走向法座,此时弟子们无不以恭敬期盼的心,准备聆听佛陀的慈悲教诲。佛陀低垂著慈眼,对弟子们说:「我今天将要到忉利天,利用结夏安居的因缘,为往生忉利天的母亲开示佛法,大众亦可跟随至忉利天闻法。」佛陀一说完,便运用神通力至忉利天。

忉利天上,佛陀在枝叶茂盛的大树下,为他的母亲及忉利天无量的天人,演说妙法,在座的天人们,聆听著佛陀清净的法音,每个人的心中真实领会佛陀所演说的谛理。佛陀见众人通达法理,於是又重回娑婆世界。

佛陀的弟子们,见到所敬爱的师父回到了自己的国度,以无比恭敬的心赞叹著佛陀说:「大慈大智希少有,崇尊的导师!您能为往生忉利天的母亲及天人们,在结夏的九十天中,演说真实妙法,成就他们了达真实谛理的因缘,真是慈悲无限,智慧无边!到底是什麼样的因缘,摩耶夫人能生圣人,听闻佛陀亲为开示佛法,解脱三界的烦恼。」佛陀说道:「我并不是只有此生感念母亲报答恩德,在累生累世中便不断如此回报亲恩,解除母亲的苦难。」

「很久以前,在大雪山的树林里,有一只猕猴王带领著五百只猕猴,在树林里找寻食物。当时有猎人架设猎捕猴群的陷阱,利用绳网来猎捕它们。这时,猕猴王临危不乱的告诉陷入网中的猴群:『你们不要担心害怕!我会破坏这绳网,大家不要忧虑,我会解救大家到安全的地方。』於是猴群们,随著猴王的引导一一脱离危险。而这时候有一只年纪较大的老猕猴,因背著一只年幼的小猴,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深坑裏,猴王因为众猴解危,未注意到掉入深坑中的老猕猴,等大众回巢穴的路途中才发现自己的母亲不见了!於是猕猴王又带领猴群们返回找寻,终於发现坑洞中的母亲,这时猴王又运用它的智慧,要猴群们互相捉住尾巴,同心协力的往深坑中延伸,而自己更是亲入坑中,将母亲拉救出来,解除了母亲落坑之难。」

「这只猕猴王就是过去生的我,过去我使母亲出离深坑的苦难,而今天我至忉利天为母说法,更是解脱了母亲轮回三恶道的苦难。」

佛陀更慈悲的藉此因缘,告诉在座的每位弟子:「救助父母出离种种苦难,有无比的大功德,我由於从过去到现在,为母亲除去苦难,所以生生世世感得无苦难的果报,所以大众应当孝顺父母。」

慈悲化鲸渡众生---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曾经是一位商人,名叫贫窭,他经常在国与国之间做买卖。这一次,贫窭与一群好朋友们又乘船远至他国去做生意。

在海上航行的途中,贫窭不时来到甲板,站在这里透气,当贫窭望向海洋时,忽然见到海中的大鱼追食著小鱼群,只见大鱼群快速的张开大嘴不断的吞食著,小鱼们仓皇的逃避,却躲不过被大鱼吞食的命运,成群的小鱼很快就消失在大鱼的口中,它们的生命就这样消失。

贫窭感叹著小鱼的无助与弱肉强食的无奈,他想著:「生命源远流长,在不断的变换外形中绵延,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众生却在每一生中互相争夺与杀伐,造成后世更深的怨怼与仇恨,冤冤相报无尽。我愿以自己的色身布施给鱼儿们,以换取无数的小生命,不再被大鱼所追杀。」

於是贫窭跳入海中,舍身布施行菩萨道。在这一生命终之后,转世投胎为身体巨大的鲸鱼王,领导著海中的鱼群自在的生活。

在靠近海边有一小国,正遭逢严重的旱灾,人民无以为食,竟然互相杀害,彼此噉食人肉维生。慈悲的鱼王知道了,心里想「这是多麼悲惨的事啊!旱灾什麼时候才会结束呢?他们这样互相噉食,终会走上绝境的。」
於是鱼王游到浅滩上,希望以自己的身体维持大众的生命。海边的居民看到这麼大的鱼,喜出望外,他们感谢天神送来了食物,纷氻洵菬咩i:「大家快来啊!有一条大鱼停在岸边,大家赶快去食用。」

就这样,每天都有人带著刀,在鲸鱼王的身上任意的割下他们所需要的鱼肉来维持生命,鲸鱼王庞大的身躯被刀切割得遍体鳞伤。几个月过去了,鲸鱼王忍著痛,居然还活著。鱼王牺牲自己以救活大众的这种大慈悲心感动了天神,天神从天界来到鲸鱼王的身边,合掌问道:「慈悲的鲸王啊!您用自己的身体养活大众,每天还要忍受人们一刀一刀的割切,这样的痛苦是无法形容的!您为什麼不舍离这个报身,只要留下鱼身给大众就可以了!」

鲸王回答:「我不能这麼做啊!如果我死了,这鱼身很快就会腐烂掉,人民将再度陷入饥饿的困境,又会开始互相杀害、噉食人肉以生活。我实在不忍心见到这种惨状再度发生,所以,我一定要坚持活下来。」天神被鲸王这种舍己救人的愿心所感动,由衷的赞叹:「鲸王啊!您这麼样的慈心广大,将来一定能成就无上佛果,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有一天,一位村民拿著斧头,爬到鲸王的头上,用力的砍下鲸王的头带回家烹食,鲸王才因此结束了这一世的生命。

舍报的鲸王转世为皇太子,太子生来聪慧,在成长过程中,处处都流露出悲天悯人的胸怀,深受国人的爱戴。

有一年,国内旱灾,农作没有收成,国人贫困潦倒,皇太子於是建议父王免除国人的税收,自己也是粗食淡饭,尽力的救助人民。他深深的忏悔,自己没有福报,所以不能福庇子民;由於自己的罪业,使人民生活在灾难中,不能安居乐业。

太子於是长跪发愿:「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上天的甘露润泽,期望能解除国人的灾难,人民都能丰衣足食,生活得无忧无虑。」太子哀恸的忏悔,他真诚的希望人民能安乐的生活。他至诚的发愿,感召了大慈悲的佛陀带领五百位出家比丘来到太子的国家,让他们培植福田。佛陀与众比丘才刚踏上边界,国王、太子带领著皇族都来恭迎佛陀到皇宫接受供养,一路上,百姓们欢喜得匍匐於地,恭敬的顶礼佛陀。当佛陀安详徐步的走过时,大众感受到佛陀的慈祥与光明,他们觉得灾难即将过去了。

见到佛陀的太子,悲喜交集;悲的是由於自己的罪业深重,使人民遭受饥馑之灾,喜的是佛陀慈悲普照,为人民种福。太子在佛陀面前涕泪悲泣,长跪顶礼的说道:「佛啊!国家久旱不雨,至使五谷不收,这都是我没有福报,我的罪业带给子民的是灾难。慈悲的佛啊!我愿意牺牲自己以换取人民的安泰。」佛陀回答说:「太子啊!你的慈悲喜舍是十方诸佛菩萨都知道的啊!你真诚的忏悔与发愿,即将解除国内的灾难。」

不多时,天上降下甘霖,解除了长久的旱象,人民感恩佛陀的普照与仁心爱民的君王。由於佛的教化,大众学到了唯有互相帮助、彼此体谅,化解心中彼此的分别、嫉妒与仇恨,才能使这个共同生活的地方免於灾难。国家中所有人民更加恭敬三宝、深信佛法,真正做到信受奉行。从此以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http://www.k366.com/fo/gushi/2008610/1212.htm

http://www.putixin.com/continue/dwjr/dwjr-07.htm

http://www.mba.net.my/MyBuddhism/TongHua/TongHua007.htm

⑧ 安禅制毒龙是什么意思

安禅:佛家语,指佛徒安静地打坐,身心安然入于静思凝虑万念俱寂之境,制毒龙,佛家故事,说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条毒龙害人,被佛教高僧以无边佛法制服,这里比喻佛法可以克制人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和妄想。

⑨ 佛法的根源是什么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考善恶报应并是惑心。既本一心而贯诸法。】 这是佛陀教学的原理。 【故我佛法门,惟以心为道也。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蕴,一切世间中,无不由心造。】 这是《华严经》上一首偈子,这首偈子很有名,古大德常常引用,不读《华严经》的人也很多人知道这首偈。 【起信论云,有法,能起摩诃衍信相。】。 “摩诃衍”是梵语,就是大乘,翻作大乘。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皆此意也。】 这是引经论来做证明。 【是则地藏菩萨所云,一切诸法,从心所起,与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同无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故,而得住持,暂时为有者,正所以示此心地法门之指尔。】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段说的是什么?佛法的根源。佛凭什么说法?依据什么来教化一切众生?这是佛法的根据。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为我们讲经说法根据这个,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为无量众生说种种法也不离开这个原则。佛家教学理论的渊源,你要把这个渊源认识清楚,你才承认佛家所讲的法叫正法,这个正字的标准你才会有个概念。通常我们讲佛法是正法,什么叫正、什么叫邪?邪正怎么讲法?邪正标准在哪里?此地文字不多,跟我们说得很清楚。“考”是考察,仔细去观察,“善恶报应”,十法界里面的事情。“并是惑心”,迷惑,“惑”就是佛法常讲的无明,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无明变现出来的。所以破无明这才见法身,脱离十法界,到一真法界。 可是说这些话我们要懂得它的真实义,开经偈里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些话你不能坐实。你如果坐实,超越十法界,真的有个十法界可以超越,真有个一真法界可以能够得到,你就又错了;你存这个念头的时候,你永远出不了十法界,你永远不能契入一真法界,所以你要从言语文字里面体会它的真实义。实实在在讲,没有十法界也没有一真法界,但是这个说法众生听到会吓到,这是跟你讲真的。前面不是讲“无相无名,绝思绝议”,那是真的,但是我们凡夫听了这个说法,哪个不害怕?我们怎么办?佛的说法就善巧方便,高明,有六道、有十法界、有一真法界,这是对初级、对中级说;对高级不是这个说法,虽然也是这个说法,意思不一样。无明变现的,也就是你迷了才有这个现象。 “既本一心而贯诸法”,这是原理。诸法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是一念自性变现的,这就是“一心而贯诸法”,诸法哪有不圆融的道理?你说你不能度一些外教,没这个道理;你不能度邪恶,也没这个道理。为什么外道可以度、邪恶可以度?佛菩萨能降伏毒龙,毒龙是什么?贪瞋痴,那是毒龙。为什么他们遇到都没有困难?他懂得一心而贯诸法。这句话你们听懂没有?你只要用一心,所有一切法都贯通了。我们今天不能通,就是三心二意,所以你不能通。一心现一切诸法,我相信大家知道,《华严》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所现那是一心,一念自性,现十法界依正庄严,现一真法界,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念心性现的。我现在用一心,一念心性所现一切诸法贯通。换句话说,世出世间法你没有一样不通达,全通了,一心就贯通。 …… 一切法真的是“不生不灭”,真的是“不来不去”、“不一不异”,都是真实、真相,谁能看得出来?如果佛不说,我们决定不能体会。佛说了之后我们细心去观察,细心去体会,才知道佛讲的话有味。我们从这个地方得到解脱,解脱是什么?我们明白了,明白就是看破,明白之后这才放下。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舍掉,恢复到一心,恢复到清净,这是你真正得佛法受用。所以佛法总纲领、总原则、总根源“以心为道”,现在人讲,学术界里讲“唯心”、“唯物”,他们讲的唯心不是佛家讲的这个心,佛家讲的心他们不知道,宗门说得好,“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世间人讲的心意思很浅,把什么当作心?能够思惟想象他认为那个是心,那个东西是什么?在佛法讲第六意识。唯心、唯物那个心是讲第六意识,不是真心;别说真心,他连第八识都不晓得。阿赖耶识比第六意识殊胜太多,几个人懂?所以说佛法是唯心,实在讲他们概念里面依旧是错误的。 …… 下面这句话说得好,“同无有住”,但是这个大家不知道,几个人晓得?晓得这句话的人,醒悟过来了。“同无有住”,住是什么?用现在的话讲“存在”。无有住,同是虚幻而不存在,正是《金刚经》上所讲的梦幻泡影,哪里有事实?为什么说同无有住?下面解释“以一切境界,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故。”《金刚经》上比喻“如露”,如露是比喻相续,“如电”给你说明真相。虽是相续,诸位要晓得,相续相是前一个相跟后一个相只是相似,并不完全相同,前念跟后念相似,没有完全相同的,决定找不到,在一切人事物里都找不到,它的变化剎那剎那在变,速度快极了,永远不停。 “念念相续故,而得住持,暂时为有”,这是我们凡夫所看的现象,把这个当作真有,它不过是暂时有。经论里面叫做幻有、妙有,“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真空不空是说能现的心性,湛寂的心性是真空,为什么说不空?能现一切现象,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它能现,所以说它不空。“妙有非有”是讲所现的那些境界相,众生在识变,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有”是妙有,妙有非有,不是真有,梦幻泡影。我们要晓得,我们现实的世界是什么?梦幻泡影,何必在梦幻泡影里头去造业?这就错了!你在梦幻泡影里面随顺,学佛菩萨“大作梦中佛事,兴建水月道场”。我们在这里建道场,要知道道场也是镜花水月,可别执着。这个道场我建的,我有好多功德,错了!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多座寺庙,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你有什么功德?决定不能着相,不着相是功德,那你真的得大自在,一着相就错了,你就迷了。 所以一定要学佛菩萨,“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作而无作是说你决定不执着,心地清净;无作而作,虽然知道是梦幻泡影,我们遇到这个缘还要尽心尽力的做,不能说不做。不做了,众生不得利益,为了利益众生我们要做,虽做不着相,所以作跟无作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众生的麻烦是做,他着做的相,据为己有,这个麻烦大了。佛菩萨做,做不着相,所以他舍弃干净利落,连个念头都没有,这就是正确的。所以要晓得暂时为有,它是暂有,不是真有,不是永远的有。“正所以示此心地法门之指尔”,“指”是指归、也是宗旨。到这一段这是讲佛法的根源,佛依据什么说法?佛给我们说的是什么法?值不值得我们学习?这是关键。了解之后,真的大乘信相就生起来,热爱大乘,欢喜佛法,他真生起来;不了解这个真相,怎么劝他都是隔多少层。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有关其它文章

⑩ 王维的《过香积寺》意在描写寺院,这首诗中哪些词与寺院有关

《过香积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诗歌构思奇妙、炼字精巧,其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来被誉为炼字典范。文学赏析
诗题“过香积寺”,即访香积寺。既是去访,却又从“不知”说起;“不知”而又要去访,表现出诗人的洒脱不羁。因为“不知”,诗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行不数里就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之下。此句正面写人入云峰,实际映衬香积寺之深藏幽邃。还未到寺,已是如此云封雾罩,香积寺之幽远可想而知矣。
接着四句,是写诗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见和耳闻。先看三四两句。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又飘来一阵隐隐的钟声,在深山空谷中回响,使得本来就很寂静的山林又蒙上了一层迷惘、神秘的情调,显得越发安谧。“何处”二字,看似寻常,实则绝妙:由于山深林密,使人不觉钟声从何而来,只有“嗡嗡”的声音在四周缭绕;这与上句的“无人”相应,又暗承首句的“不知”。有小径而无人行,听钟鸣而不知何处,再衬以周遭参天的古树和层峦叠嶂的群山。这是十分荒僻而又幽静的境界。
五六两句,仍然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而手法和上二句不同,写声写色,逼真如画,堪称名句。诗人以倒装句,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咽”字在这里下得极为准确、生动: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粗看极谬,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实在太妙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不能不“冷”。诗人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时才到香积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空潭”之“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王维诗中常用“空”字,如“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之类,都含有宁静的意思。暮色降临,面对空阔幽静的水潭,看着澄清透彻的潭水,再联系到寺内修行学佛的僧人,诗人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
王维晚年诗笔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王国维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首诗的前六句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的心情,可以说,王维是把“晚年惟好静”的情趣融化到所描写的景物中去的了。因此最后“安禅制毒龙”,便是诗人心迹的自然流露。
诗采用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最后则吐露“安禅制毒龙”的情思。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诗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并不一味地从寂静无声上用力,反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热点内容
如何扶起跌倒的道德 发布:2025-01-13 21:59:53 浏览:403
梦见自己当了法官 发布:2025-01-13 21:29:12 浏览:853
根据反补贴条例 发布:2025-01-13 21:17:25 浏览:597
酒店总经办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3 21:06:14 浏览:973
法院驻场外包 发布:2025-01-13 20:58:10 浏览:566
行政协议受合同法的约束吗 发布:2025-01-13 20:37:39 浏览:970
湖南司法遴选 发布:2025-01-13 20:33:21 浏览:451
中心规章 发布:2025-01-13 19:54:16 浏览:4
劳动合同法81条 发布:2025-01-13 19:24:42 浏览:870
加油站安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3 19:24:39 浏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