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上道
A. 《道德经》讲了什么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版仅是宇宙之权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B. 道德经,,,读后感,,,要少,,,精辟
也没有什么读后感,所谓读后感都是骗人的,很多东西需要自己亲身去体会了才知道这件事情的真实面目。
但既然问了,我就说些自己的感受,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自己去看。
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老子写道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阐释道的规律。
下篇德经,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
这也分成几个方面,一是个人之道。
个人之道在“观复”,什么叫“观复”呢?复,就是前面说的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通过对这种归其根的观察,我们就知道“物壮”是不道,所以,要不求“物壮”,要“知其雄,而守雌。”。
二是政治之道,政治之道也如同人道,要懂得“观复”,要“绝圣弃智”,“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总体来说就是,上篇解释什么是道,下篇将如何将道用于人事,也就是德。
但是“失道而后德”,当我们开始将道用于管理人的时候,就已经失去道了。因为真正的道是顺其自然的,虽然“虚其心而实其腹”是遵道而行的,但是虚其心的原因,终究是因为其心已经不虚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只是道德经所涵盖的区区一角而已。
真正要理解一样东西是需要自己去亲身体会的,而且道德经也才五千来字而已。
C. 老子的《道德经》
真经,是现行出版道德经(和注解)中最靠朴的
道德经,本是老子说他觉悟自己和世界的经验谈,和家国什么的兵法不挨着(这写,政治,管理学上的内容都是后来君主的感悟感想,可算是他给后代的留下的经验。嵌写改写在原来的朴素基础上,流传到今,)道德经是一本超越一切,超脱世俗的心路里程,“老子”告诉你世界,道,宇宙,人,人的欲望,人的感觉,人的过去现在未来,人的认知控制这些事,人的行为,时空等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把你认真,一生里的一切都给你拿出来聊,一个一个的聊明白了,一看原来是自己愚昧,原来连自己在内什么都没有。自己原来是妈造机器人,妈也是妈造的。。。
道德经是简朴无华的,不多余,不重复,说到正常了到位了,就oker.就这么点事,本能简单明了的说明白的,决不多余复杂,能4个字的就没必要用5个字。如果简单的符号表达都不能反映的意思,没有必要表达/复杂表达复杂不是更迷糊了。添乱呢
道德经不过给出一个看一切都法门。小路,不是悟大的唯一道路,不走任何路瞎他妈走也能道,道是天网,无处在,无处不在。
千里搭长棚,天下没有不散的
谁说不会海枯石烂,你以为过去的火星上真的没有海吗?宇宙里只有一个球上有太平洋吗?这些太平洋是永恒的吗?什么情况都可能。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天辛苦不寻常。
道德真经:
常道可,道,非常道。
常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
天地之始;
有名
万物之母。
常
无欲
以观其眇;
常
有欲
以观其徼。
两者,
同出异名,
同谓之
玄。
玄之
又玄,
众眇之门。
美之为美,斯恶已。
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常也。
道无为
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
功成而不居。
弗居,不去。
不尚贤,之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之不为盗;
不见可欲,之心不乱。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
无知无欲。
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无不治。
道,
皿中而用
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
是谓
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
以不自生,能长生。
上善若水。
水善不争,
处众所恶,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
不争,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长而不宰。
是所谓
玄德。
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有车之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 令人目盲;
五音 令人耳聋;
五味 令人口爽;
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辱为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
宠辱若惊。
何谓
贵大患若身。
有大患者,是为有身,
及无身,有何患?
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
为天下,
若可
托天下。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
不可致诘,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
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
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
是谓
道纪。
古之道,
微眇玄通,
深不可识。强为之容:
豫兮若 冬涉川;
犹兮若 畏四邻;
俨兮若 客;
涣兮若 淩释;
敦兮若 朴;
旷兮若 谷;
澹兮若 海;
飂兮若 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保此道,不欲盈。
唯不盈,蔽而新成。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覆命。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功成事遂,
我
自然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绝圣弃智
绝仁弃义
绝巧弃利
绝思无欲,
绝学无忧。
以为文,一不足。
见素抱朴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众之所畏,不所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儡儡兮,若无所归。
众人有余,我独若遗。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愚人之心,沌沌兮!
淡兮,其若海,
望兮,若无止。
众人有以,我独顽似鄙。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曲则全,枉则直,
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
不自见,明;
不自是,彰;
不自伐,有功;
不自矜,长。
自见者 不明;
自是者 不彰;
自伐者 无功;
自矜者 不长。
唯不争,莫与争。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
尚不能久,况於人乎?
从于道,同於道;
德者,同於德;
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其在道也,
所谓
余食赘形,物或恶之,道者不居。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
名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
逝曰远,
远曰反。
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常救人,无弃人;
常救物,无弃物。
是谓神明。
不贵其师,
不爱其资,
随智大迷。
是谓要妙。
知雄守雌,为天下溪。
复归於婴儿。
知荣守辱,为天下谷。
复归於朴。
知白守黑,为天下式。
复归於无极。
朴散为器,之为官长。
欲而为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物,
或行或随,
或嘘或吹,
或强或羸,
或挫或隳。
去甚,
去奢,
去泰。
道佐,不以兵强,
其事好还。
师所居,荆棘生。
大军后,有凶年。
善果,不强。
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道不居。
居则贵左,兵则贵右,
兵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不美,美之者,乐杀人。
不可得於天下。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道常无名
朴,小,天下莫臣。
若守之,万物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莫令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知止不殆。道在天下,
犹川于江。犹谷於海
知人所谓智,自知所谓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增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大道泛,岂左右
万物
恃之
生而不辞,
功成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於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不为大,成其大。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
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拥之不足既。
将欲歙之,必张之;
将欲弱之,必强之;
将欲废之,必兴之;
将欲取之,必与之。
是谓
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脱於渊,
不可示
道常无名,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正之以扑。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地自正。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 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 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 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 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 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居其厚,不居其薄;
居其实,不居其华。
去彼取此。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得一天下正。其致之。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非以贱为本耶?非乎?致数誉无誉。
是不欲
禄禄如玉。珞珞如石。
反者 道之动;
弱者 道之用。
万物生於,有,生於无。
上道,无为行之;
中道,若存若亡;
下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类,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唯道,始成?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
负阴抱阳,冲气为和。
人之所恶,孤寡「不谷」。
物
或
损之而益,
或
益之而损。
强梁者不得其死
吾将以为教父。
天下至柔 ,天下至坚
无有入无间。
无为之有益。
不言无教,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是,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寒胜热,躁胜静,
清静柔弱,朴质本真
为天下正。
天下,
道,
走马以粪。
天下
失道,
戎马生於郊。
祸莫大於不知足;
咎莫大於欲得。
知足之足,常足矣。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不行而知,
不见而明
不为而成。
学日益,
道日损
损之损,
至无为朴。
无为无不为。
观天下
常无事。
及其有事,其不足
常无心,以常为心。
天下歙歙,浑其心,孩之。
出生入死。
生於死地,以生之厚。
其无死地。
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器成之。
莫不道而德。
人之从,道,德,
道,德
之莫命而常,自然。
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复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
玄德。
天下有始,
以之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
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
是为
习常。
介有知,行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夷,民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
仓甚实,服文采,
带利剑,厌饮食,
财货有余,是为盗竽。
非道
善建者不欲拔,
善抱者不欲脱,
子孙祭祀不欲辍。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余;
修之於乡,其德乃长;
修之於邦,其德乃丰;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
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无含,「德」之厚。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
牝牡之合而zui作,精之至也。
号不嗄,和之至。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知无知而不言,
言者,认为知而不知无知。
塞其兑,闭其门,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
玄同。
不欲 得之而亲,
不欲 得之而疏;
不欲 得之而利,
不欲 得之而害;
不欲 得之而贵,
不欲 得之而贱。
不欲 为天下贵。
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以无事,天下往。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忌讳,弥乱
多利器,滋昏;
人多伎巧,
奇物
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无为,自化;
静笃,自正;
无事,自然;
无欲,自朴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
正复为奇,善复为恶。神负则魔
人之迷,其固久!
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莅天下,德交归焉。
道者,万物之奥(根本)。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市尊,美行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不如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求得,有罪以免邪?为天下贵。
名为/无为,
名事/无事,
名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 于易;
为大 於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细。
终不为大,能成其大。
犹难之,终无难矣。
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
为之於未有,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层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为者败之;持者失之。
无为,无败;
无持,无失。
之所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终如始,无败事。
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
万物
自然
不敢为。
为道者,非以明,将以愚。
之难治,以其智。
以智治,之贼;
不以智治,之福。
知
此两者
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
深矣,
远矣,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
谷善下之,
欲上之,以下之;
欲先之,以后之。
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谓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似不肖。
若肖,久其细也!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俭,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能成器长。
舍 慈且勇,
舍 俭且广,
舍 后且先,
死矣。
夫慈,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
言
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
莫能知,莫能行。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被褐而怀玉。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不病,
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不畏威,大危至。
无狎所居,无厌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大知不见,
大爱不贵。
去彼取此。
勇而敢,杀,
勇而不敢,活。
此两者,
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
天道,
不争而剩,不言而应,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之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常畏死,而为奇者,
之不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不治。
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无以生为
之生柔弱,死坚强。
草木之生柔,
其死也枯槁。
坚强 死之徒,
柔弱 生之徒。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
损有余
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
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不欲见贤。
天下莫柔弱于水,
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执左契
不责於人。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小邦寡民。
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死而不远徙。
有舟舆,无乘之;
有甲兵,无陈之
复结绳而用之。
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不积累,
以为己愈有,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
无为无不争。
D. 道德经的内容 50字左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内观其妙。常有欲以容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其实道德经一开始就想说的意思就是,真正的道理不是用语言就可以说明的,因为道可道非常道,所以接下来他写的全部都是白讲
E. 如何去读道德经
关于如何读道德经这个问题。
在前两个月。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着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全文后,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就应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总结,《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F. 上道无德,下道唯德
这与古人对道的看法有关,老子说:“大道无形,大道至简”。道就是这个维持这个世界有序进行的规则和程序,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因为道而存在的,因此,你可以理解是,道最广大,因为他无处不在,但道也最隐晦,因为他已经让我们习惯的去忽视。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据说是去追寻大道的最终真理,当时函谷关的守门官员,关尹喜老远看到了东方天空一片紫气,往此而来,知道是有圣人来到,因而耐性等待。老子骑着青牛,来到函谷关前,关尹喜激动完分,央求圣人西去之前,一定为自己留下些东西,故此,老子就写下了两部经书,分别为《道经》、《德经》,其中道经讲的是天地大道,无形无相,而德经讲的是如何顺应大道,治理国家,为人处事。故此有了我们今天的《道德经》。其实道就是所谓最最根本的东西,如果你玩过游戏,你就知道所谓的程序是我们在游戏中看不到的,我们接触的到的是一个通过程序构成的形象世界,没有程序就没有这个有序的游戏世界,而所谓的形象世界不过是通过程序调用不同的资源,整合出现的东西。其实我们这儿世界跟这个差不多。追寻大道就是追寻宇宙存在的根本,而追寻德,就是追寻因为道而留下的痕迹,这两种比较相信你可以分析出两个之间的高下了吧。
故此上道无德。下道唯德,告诉我们的就是真正追寻大道的是追寻宇宙的根本,而看不清宇宙本质的人,想要追寻大道,只能是通过最表面的东西,往往自己迷失自己。孔子就是一个俗世中追寻德的圣人,而老子才是真正追寻道的至人。
但愿这样的解释可以帮到你。
G.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士”指贵族,“上士”即高明的小奴隶主贵族,“中士”即平庸的贵族,“下士”即浅薄的贵族。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级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而言。
道:哲学名词,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若存若亡:似乎是学到了,又似乎是没学到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普通人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学“道”,他们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全文释义: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聪明的人,学习“道”以后,会努力往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等聪明的人,学习“道”以后,似乎是学到了,又似乎是没学到。自己以为已经把握了,不愿意往实践,光动嘴,不动手。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普通人是抱着嘲笑的态度学“道”,他们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根本就不相信。实在“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把握的,不被嘲笑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
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能够装东西的器物,反而不装东西;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
(7)道德经上道扩展阅读: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如李四光两个否定—“否定中国不存在第四冰川”否定中国贫油和石油勘探。毛泽东将读书与实施领导相结合。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告诉我们要“求甚解”。求学期间,因为太多的不求甚解,让同学之间的学习成绩相差甚远;工作以后,因为太多的不求甚解,才让很多工作之初的同事,在退休时不自然的分出三六九等。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不应非常肤浅的嘲笑身边的、或是别人提出的一些论断,随着时间积累,我们应当更有涵养、深沉地去思考、解读一些看似滑稽的事。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大凡做出辉煌成就的科学都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人,他们决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谓“上道”,所以无法为一般人所理解,当然要被笑话了,“不笑不足以为道。”而爱因斯坦所体现的正如老子所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H. 《道德经》中的“道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
道家的解释
第一个“道”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据修炼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非常道”,不是永远不变的,意思“道”是变化的是因人而异的。 “名可名” 前一“名”是事物宝器法器或修炼方法的名称,是可以命名定义出来的,“非恒名”,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意思你见到的事物和方法并不是前人见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会变化这层意思外,还有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刻看到事物也会盲人摸象,只见到其中的一面。老子是道教的祖宗,按修炼方法解释是最常见不过的,只是现代人不修真了。
物质世界的解释
老子在《道德经》的首先提出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古时,“道”与“天”字相通,在这里“天”和“道”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运行法则。 “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左传》:“天道远,人道迩。”《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兵者,诡道也。”等。又如老子说“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观念。 “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运行法则去做,“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有人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实际上是错的,事实上每一个一都是万一,都是不一样的,不能混同。 “常无”与“常有”,是从万物之“道”讲。读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 他提出“道”,同时提示我们,不可执着道是一般永远不变的恒道。接着又强调,不可执著“名”相而寻道,也没有永恒的“名”,如法国革命先烈追求的“名”,在今天许多人看来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说到形而上道与形而下万有“名器”的关系,“名是道的外相”,是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况下而要体认形而上之“道”,必须从常无的境界中去体认它的本源和本体,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名”。如要更透彻精辟,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
I. 这段道德经的话是什么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对于这一段,历代的人们都把这个“道”解释为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却没有与“德”联系起来。事实上,《道德经》论述的只是两个问题:“道”与“德”。“道”既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修道)的方法;“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现代人把佛学和道家思想当成神秘文化,是由于他们修道的方法十分特别,并且需要修道者具备特殊的“德”。这个特殊的“德” 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如大地一样厚重,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是宇宙自产生以来既已具有的规律。《周易》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既是“德”的妙处。此妙处是现在唯我的人们所不能体验的。历代人们修道的多,知道修道需要先修特殊的“德”,而最终明了“道”为何物的人极少。《道德经》总论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后面极大部分却是论述修道之“德”的,所以只修道不知“德”者难于理解它,不实修只从文字上理解道为宇宙之道者更难于理解它。唯有修道能明了究竟者,方知“道”与“德”合二为一,道德经三字,提纲挈领,实已把全文的内容都概括无遗。
故前人有把经文分为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实是很有见地。对于没有实修过或尚未修持到练虚合道的人来说,道经的内容很难理解,或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往往只是从字意上理解为某种规律的东西,但具体这个规律是什么,谁都说不上来,所以千百年来,《道德经》的译本越来越多,但是经中说些什么人们却越来越争执不下。
同样,德经的内容就被人们说成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等等,这倒是没有很大出入的,因为人类社会离不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人类个体、人类社会均是大宇宙不可分割的一份子,《道德经》是揭示宇宙规律的经典。因此限于个体,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一整套人类个体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一个人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小者治家,大者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噫!老子之苦心几人能解也,竟被人认为甘守柔弱、与世无争、甘居人下,是空谈之唯心大道。殊不知被现代唯我的人们看得一文不值的“德”,却是修道者不可或缺,少了就修不成道的东西。这一些,如果不是自己亲身去修道体验过,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东西。
因此无论如何,一定要通过实修,才能体会到修德与修道的内在联系。
J.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出自《道德经》 第四十九章,原文如下:
作者:春秋-老子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
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就是道者,他无时无刻不处于道的状态。道所展现的相貌,在俗人看来,是无常的、无法把握的,就好像天地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不断地变化,所以“无常心”是道者在俗人眼中的样子。
实际上道者的心时刻处在自性的状态,这种自性的状态是无所谓常与不常的,它是非常自然的,能够与万物同步,是“和其光,同其尘”(第四章)的状态,这就是“以百姓心为心”:
所有的百姓,甚至不光是人,一切万物,所有的生命,道者都能与之“同”,他的心与万物的心是一样的。这样的心境是一种天真、无为的状态,就像小孩一样,所以最后一句说“圣人皆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