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骤雨

道德经骤雨

发布时间: 2022-04-26 03:51:33

❶ 老子道德经第7章的解释

说实话,对于老子的这一章,我最欣赏的就是第一句啦,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回他和第81章的信言不答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意思近同,还有第23章的,希言自然①。故飘风②不终朝,骤雨③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熟读整篇道德经,你会发现整片文章基本可以涵盖天地万物之运行法则,其为人、为政亦包揽其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们每天都在说道啊,说理啊,可是谁会想到你说的是谁的道?谁的理呢?这句话翻译到现在的通用语言就可以理解为多说无益,说的越多,解释的就越多,狡辩的就更多了,话说多了就失去他本身的意义所在。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①。塞其兑,闭其门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③,是谓玄同④。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⑤;故为天下贵。
[译文]
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❷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意思怎么解

飘风不终朝:飘风:暴风;朝:早晨。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比喻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
骤雨不终日:骤:急速。急雨不会下一天。比喻坏人坏事不会长久。
出处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❸ 道德经 风不什么日 骤雨不什么夜

飘风:暴风;朝:早晨。
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比喻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
骤雨不终日也是这个意思,暴雨不会下一整天。

❹ 道德经十句经典名言

一、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轻率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会丧失主动权。

二、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当人民不怕威胁的时候,那么对统治者的大的威胁就要来了。

三、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轻易许诺别人的人,一定是缺少信用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难就一定多。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政治做到宽厚仁慈,人民就会变得纯朴善良;政治做到猜忌多疑,他的人民就会恐慌,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五、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委曲就会能够保全自己,弯曲就能够伸直,低洼的地方就会变得充满,破旧的东西反而会生出新的东西,少反而会变得多,多反而会生出迷惑。

六、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道德经·第九章》。咎:灾祸。遂:成功。金玉财宝堆满堂室,没有谁能守藏得住;富贵了就骄横,是给自己留下了祸根;功成身退,才是顺应天道。这些话指出事物发展达到顶点、极端后,就会转化到自身的反面,所以适可而止才是符合天道的。

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功成而不居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八、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人们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时失败;在快要完成、结束时能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坏事。这是说无论做什么事,从头到尾都要兢兢业业、谨慎对待。

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指大善的人。大善的人好像是水,水总是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却不与万物相争而以平静自持,甚至甘心处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地方。这句话以水的品性来赞扬利他、无私的美德和品格,以及“不争无忧”、“甘于平淡”的精神。

十、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出自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真正的勇士不会勇武斗狠;善于打仗的人也不会发怒;善与敌人交战的人不要与之交锋;善于用人的人甘心居于他人之下。

❺ 道德经 名句

1.道可来道,非常道。
2.上善若水。源
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❻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长久 而况于人乎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理解:
管理要做到少发号施令,以便让人们自行演变。

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谁做的这些暴行肆虐的事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的发号施令呢?
最高统治者应该少言慎言,否则统治者一言,下级就会多言,多言就让底层执行者变本加厉,进而破坏了原先的社会状态,干扰了社会运转,所以“希言”。

统治者“希言”,社会自身就会分化各个群类。
那些按追随道的人,慢慢就会得到道的指引,道也就成为了他的朋友,有道的其他人也就乐于和他在一起;按德行事的人,其自身就会慢慢建立德行,那些有德之人也就乐于和他交往;既不按道又不按照德行事的人,慢慢就会迷失,那些无道无德的人也会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这就是社会“自然”。

【“从事于道者”类似规律的研究者(例如科学家),“从事于德者”类似规律的执行者(例如工程师)。这一章同时也引出问题,“道”、“德”、“失”真的平等么?也许在某些方面,“失”可以启发“道”,“道”可以指导“德”,“德”可以教化“失”,并且在生命方面都是平等的,但在构建社会和指引未来等利害方面这三者真正有平等么?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因自身、环境、追求、文化等等方面不同,造就了“道”“德”“失”。所以“从事于道者”,要“同于道”。】

注意:
呼应第五章“多言数穷”。

注释:
希,罕也《尔雅》。言,主张、号令、话。自然,独自演变、自我形成。朝,早晨。
从,随行、跟随。事,侍奉,事件。同,合会也《说文》。信,守信用、信任、诚实。

译文:
少发号施令,让其自行演变。
所以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谁做的这事呢?天地。
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所以,追随道的人,同于道;按德行事的人,同于德;按失行事的人,同于失。
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

❼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什么意思

意思是: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一切都要顺应自然。这样,风不会整天刮,雨也不会整天下。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是天地。

天地所造成的情不能持久,更不用说人的力量了。因此,在道的人得到道;

善得善;从事不道德行为的人会得不道德行为。得到道的人,得到道也是快乐的。得到美德的人,美德也乐于得到他;

得到美德的人也乐于得到没有美德的人。如果你没有诚信,别人就不会信任你。

欣赏:

飘风指的是龙卷风,中招指的是一天的早晚时间。龙卷风来去匆匆,一般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风暴虽然猛烈,但不会持续超过一天,然后就不可避免地消失了。老子指出,虽然这种自然现象是由天地造成的,但它不会持续太久。天地难长,何况人。

这一段表明,人类的行为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的力量,避免激进的行动。否则,我们就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就会受到报应。

比如学习、工作等等,这是一个道理,不要期望一蹴而就,我们应该长期不懈的努力,既真诚又坚持不懈。

人的生活也是如此。一切激进的行动都相互对立。

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不是一厢情愿的事。风暴般的形式主义必然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7)道德经骤雨扩展阅读: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摘要《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上的“德”为重点,探讨了修身、治国、用武、养生之道。他们大多以政治为视域,研究所谓的“内圣外王”。《圣经》内容深刻,思想广泛,被誉为“所有经文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道德经》是继《圣经》之后被翻译成外语的最广泛的文化杰作。

《道德经》的主题是“道家自然”。

“顺应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髓。“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万物创造的动力源泉。

“德”是“道”在伦理学领域的发展和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和常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西方的自然法。“法”应遵循自然之道,发挥其在辩证法逆向转化中的作用。

从哲学上讲,“道”是天地万物之母,阴阳对立统一是万物的本质,是万物极端化时的演化规律。

在伦理上,老子的道家思想提倡纯朴、无私、宁静、谦虚、温柔、软弱、冷漠等自然美德。政治上,老子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战争和暴力。

这三个层次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也使《道德经》的结构经过“物理、哲学、伦理、政治”的逻辑层次,从自然之道到伦理之德,再到理想政治与治理的假设。

也就是说,找到从自然秩序到理想社会秩序的正确途径。

❽ 《道德经》“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应作如何解

这句话的核心就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永恒和持续,力量越大毁坏的也越快。风,雨来自于天地,天地对于人类来说,这是无上的存在。就算像天地这样无上的存在,却也无法维持风,雨的持久的存在。

所以老子后来接了一句话: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连天地都做不到的事情,人能做到吗?

这个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多的

那我们该怎么做?

不要用“争”的方式,因为力量强大,或者坚持自己就是对的,就是一种“争“,“争”的结果就是因为你的力量尽了最终失败。

比如你拼命往上爬,终有一天会掉下来的,因为你的力量最终会比不上位置的高度。一个很会爬树的人也不可能爬上天下。郭子仪说你把我王府造的牢固一些,工匠说我只看过王府不变,但没有见过王爷是永恒不变的。

力量会让你迷信,因为力量的确可以带来很多好处。这个“力量”指的是你身上的优势。

你的力量不是用来“争”,而是用来善利万物的。这才是“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这句话,老子想表达的观点。

❾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什么意思

意思是: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

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

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

得到不道不德的人,不道不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

赏析:

飘风指龙卷风,终朝意思是早晚一天的时间。龙卷风来去匆匆,一般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暴风骤雨虽然来势凶猛,却不能超过一天,接下来必然就消失了。老子指出,这种自然现象虽天地所为,但不会长久;天地尚不能持久,何况于人呢?

这段话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要看清自己的力量,不能有激进行为,否则既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会遭到报应。

比如学习、工作等,都是这个道理,不要指望一朝一夕之功,要长期持之不懈地努力,既要有诚心,又要有恒心。

为人处世也是这样,所有的激进行为都是背道而驰的。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决不是一厢情愿就能实现的。暴风骤雨式的形式主义,必然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9)道德经骤雨扩展阅读: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

“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

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

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❿ 《道德经》: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我来献丑了: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版久,而况于人乎?
随便很少的描权述一下自然的道理吧!因为大风不会强劲的刮一整天,急骤的瓢泼大雨也不会持续不断的下一整天.这是因为什么呢?谁做的呢?原来是天地啊!天地尚且不能疾风暴雨的持久,何况是人呢?
本意是人要知道功成身退,也不要一味逞强!现在俗话说的:可持续发展!

热点内容
伊川法院投诉 发布:2024-11-07 11:15:25 浏览:202
昨天社会为法栏目组 发布:2024-11-07 11:07:25 浏览:196
行政审批改革行政法 发布:2024-11-07 10:51:19 浏览:895
2019年司法考试报名时间 发布:2024-11-07 10:44:41 浏览:955
法律硕士在法院有用吗 发布:2024-11-07 10:40:53 浏览:167
德国法学渊源 发布:2024-11-07 10:18:12 浏览:593
催缴物业费律师函 发布:2024-11-07 09:50:31 浏览:741
司法所手机定位 发布:2024-11-07 09:48:42 浏览:169
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地方 发布:2024-11-07 09:41:29 浏览:102
一般行政法规 发布:2024-11-07 09:16:49 浏览: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