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素养是什么
『壹』 法治素养和什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健全的法治意识,是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精神要素。
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健全法治意识的基本要求是,要增强尊崇宪法、尊崇法律的法治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观念;要增强规则意识,明确守法守规是每一个法治国家中公民的基本意识,坚持依法办事。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坚持正确立场,始终站在人民一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不能被世俗世界蒙蔽,不因困难和磨难而退缩和妥协。树立现代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民主与法制是两个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概念,统一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之中。
民主是法治的起点和归宿,法治是实现民主的政治保障。当代大学生应自主增强民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规章制度,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 培养良好的道德和职业道德。尊敬父母,尊老爱幼,帮助他人。
『贰』 作为法治社会的公民,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法律素养
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应该培养: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等法律素养。
具体情况如下
1、学法懂法,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树立法治观念;
2、学会用法,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3、学会用法,正确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自觉护法,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叁』 大学生如何提升法治素养思修
大学生如何培养法制思维:
1、法治知识概念比法律知识概念的内涵更深刻、外延更广泛。因此,要培育和养成新时代大学生核心法治素养,就要对大学生进行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使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不断更新,还要扩展其法治知识储备、丰富其法治知识结构。
2、一要认识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理论体系、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二要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宪法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三要熟悉和掌握大学生应当遵循的有关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与自身专业和未来职业实践需要相关的法律知识。
3、健全的法治意识,是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精神要素。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健全法治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增强尊崇宪法、尊崇法律的法治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观念;二要增强规则意识,明确守法守规是每一个法治国家中公民的基本意识,坚持依法办事。
4、三要增强程序意识,明确“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学会依靠程序办事,遵循程序要求,形成程序观念;四要增强平等意识,自觉维护和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上没有特权”,坚持公平正义;五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护权,尊重和保障他人的权利,自觉维护自身的权利,以法律为武器自觉与任何侵权和不法行为作斗争。
(3)法治素养是什么扩展阅读:
严谨的法治思维,是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思维能力要求。法治思维是现代国家治理应当确立的基本思维模式。大学生是新时代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学会和运用法治思维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
法治思维模式,就是运用法律的思维,是依靠法治本身固有的运行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与道德思维、政治思维、经济思维、行政思维等思维模式的本质区别是,在治国理政、社会治理和行为方式上,它更侧重于对法律规则和法律手段的运用与重视,强调法律的权威、依法行动和依法办事。
大学生树立法治思维,就是要树立权力服从于法律的权力思维、理性平等的权利思维、依法办事的程序思维、自觉主动的法律责任思维,提高对法治的践行能力和运用能力。
『肆』 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做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包含了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表现的素养和能力。
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它是最重要的素质,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梳理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
『伍』 论述大学生如何提升法治素养
如何提升法治素养?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需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加强自我修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等,具体如下:
1、坚持从小事做起。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注重知行合一,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加深对“知”和“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完善自我。
2、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认真学习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将道德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习惯中,养成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关心他人的美好品德,修身律己。
3、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懒散、消极的生活态度,与具有良好修养的人交朋友,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摒弃自己身上的缺点,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4、丰富知识储备。中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在空闲时间学习其他知识领域的内容,学习法律知识,端正法律观念。只有心怀学问,心怀法律,才能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5、提升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需要明白高素质需要具备哪些特质,然后以此为目标,不断自我培养,自我强化,让这些特质逐渐内化到我们灵魂深处,成为我们自己美好的素质。
6、要把自己放入到高素质环境,团体之中,相互感染,培养提高自己的素质。需要不断学习,不能够只停留在一个层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陆』 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法律素养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应该具备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
1、从青年大学生自内身发展状况看容,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2、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
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
3、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
『柒』 什么是法律的素养
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
一是指法律知识,即知道法律相关的规定。
二是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即对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识,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履行法律的判决。
三是用法能力,即个人将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内化后运用在生活实践中行为的体现。
法律意识,它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
它是人类在法律方面的实践活动的精神成果,包含着人类在认识法律现象方面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观念模式、情感、思想和期望。
(7)法治素养是什么扩展阅读:
法律知识是法治理念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法治理念不等于法律知识,法治理念的根本在于将正义、公平、公正等观念信仰化,成为指导行为的自觉意识。执法者要在思想上真正认识法律的最高权威性,把公正正确实施法律作为执法者的唯一天职。
执法者无论是在履行执法职责还是日常生活中,应当自觉地从法律的角度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评价各种社会现象和行为。执法者要敢于同一切破坏法治的行为和现象做斗争,面对各种威胁、利诱,要作到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尤其是在执法过程中要坚决克服法律工具主义思想,在处理权力和法律的关系时,始终坚持法大于权,要能够顶住压力,有捍卫法律尊严的勇气和为法律献身的精神。
『捌』 法治素养的三个基本要素
法治素养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用法能力。
1、法律知识,即知道法律相关的规定。
2、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即对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识,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履行法律的判决。
3、用法能力,即个人将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内化后运用在生活实践中行为的体现。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自己的守法行为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就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法治素养的提升:
1、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开展精准普法,使普法从“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智慧普法,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普法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
2、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推动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师资培养,深入推进依法治校,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培养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和法治习惯。
3、把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作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重点,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玖』 思想道德素质含义,和法律素质含义,表达的是什么
一、思想道德素质含义: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意识状态按社会规范的要求所达到的水准。包括人生观、道德观、思想品质和传统文化习惯。人生观指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和态度的基本看法,它是一个人从事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没有强制的法律效力,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
二、法律素质含义:
法律素质是指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中,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核心.
拓展资料
思想道德素质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具有阶级性,因而构成某时代特定社会人口的质的规定性。
反映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指标有,爱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尊老爱幼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模范遵守公共秩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生观的社会类型,传统文化习惯的社会经济效益,青少年犯罪率,刑事犯罪率,吸毒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自杀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