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历史类型
㈠ 道德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历史类型
文艺复抄兴时期,西方袭一些伦理学家曾把道德分为野蛮时期、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和资产阶级时期四种历史类型。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把道德分为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共产主义社会道德。
(1)道德的历史类型扩展阅读:
就社会历史阶段而言,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都是公有制基础上的道德形态。但是由于公有制成熟程度不同,两种道德体系又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和历史使命。它们与私有制基础上的几个道德历史类型有着本质区别。
具体地分析道德演变的这些历史类型,揭示各个历史阶段上道德类型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批判旧道德,继承和发扬人类历史上优良道德传统,发展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学家有的不承认道德的历史演变,有的歪曲道德的历史类型。例如,古希腊有些伦理学家把当时的奴隶社会的道德,说成是人类历史的唯一道德。西欧中世纪的神学家把宗教道德看做永恒不变的道德。
㈡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经历的道德类型,有几种分类方法每种分类的具体内容是什
1、原始社会的道德
2、奴隶社会的道德
3、封建社会的道德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㈢ 道德的历史演变
道德起源于实践,道德属于伦理学范畴,其题材是人的活动或实践,其目的是人的幸福。实践或活动起源于欲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对错,而不引起任何活动,欲望正好相反,它能够引起活动,却不能分辨对错。
奴隶社会的道德,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形态.奴隶社会的道德也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一个阶级道德的类型。
封建社会的道德,在奴隶制崩溃的废墟上建立了封建制度,产生了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二种阶级道德类型――封建社会的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末期,资产阶级及其对立面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这个过程也是资产阶级阶级道德战胜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的过程。
资产阶级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观点出发,直接诉诸利己主义的原则。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表现在道德意识上,就是猎取财富,追求权力的无穷无尽的欲望。
(3)道德的历史类型扩展阅读: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像射箭一样有一个标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感觉来调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说道德的准则是感觉当不为谬误。
道德的准则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义为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这话一半正确,一半不正确。因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
对幸福一概而论,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现。人的性格是有多样性的,有的人爱好思考,有的人爱好运动。即便同一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乐也具有多样性。对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论,相应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论。
如果对象全都是自由人,那么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诚然是一种道德,但是如果对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隶,那么道德就是一方压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强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体来说,不可以强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穷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展中国家遵循发达国家的道德。
这种说法反过来也是正确的,不可以强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富人遵循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达国家遵循发展中国家的道德。
㈣ 道德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历史类型有哪些
1、原始社会的道德
2、奴隶社会的道德
3、封建社会的道德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㈤ 人类共经历了几种道德发展的历史类型
人类共经历了五种道德发展的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内社会的道德、资本容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凡是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幸福,区别在于幸福的种类和完满的程度不同。
道德的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当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为了追求某种幸福。人类的灵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个部分,即营养和繁殖的部分、感觉和欲望的部分、心灵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部分的幸福。
(5)道德的历史类型扩展阅读: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㈥ 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历史类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原始社会道德
原始社会道德是指与原始社会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道德历史类型之一。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道德类型。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和压迫,由此形成的道德特征是:以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为把无条件服从和维护共同利益视为神圣义务;全体成员之间自由平等、团结互助;道德观念简单、贫乏;道德调节范围狭隘,主要通过风俗、禁忌、传统和宗教仪式来进行。其中风俗习惯是维系原始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原始社会道德具备两重条件,既有素朴、美好、高尚的一面,又有血缘群婚、氏族复仇和食人之风等消极的一面。
(6)道德的历史类型扩展阅读:
原始社会道德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以维护血缘集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道德目的,以全体成员的平等、协同劳动、互相帮助等为基本内容。每个部落、氏族成员,在生产活动、对外交往或争执中,都把本部落、氏族的整体利益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无条件地服从。
2、道德意识是自发的和贫乏的。这时由于思维和语言尚不发达,人们只能从感情、感觉和生活惯例上把握现实的道德关系,头脑中所形成的只是“有利的”和“有害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往往同时含有真假和美丑的意义。他们不仅用“有利”和“有害”评价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而且也用这些观念评价自然现象。
3、调节功能具有狭隘性、外在性和权威性。在原始时代,人们的眼界始终未能超出部落、氏族的范围,道德调节仅限于本部落、氏族之内。人们往往把道德看作外在的力量,从而“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
㈦ 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及原始社会的道德和
人类共经历了五种道德发展的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凡是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幸福,区别在于幸福的种类和完满的程度不同。
道德的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当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为了追求某种幸福。人类的灵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个部分,即营养和繁殖的部分、感觉和欲望的部分、心灵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部分的幸福。
(7)道德的历史类型扩展阅读: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㈧ 原始社会道德的特点
原始社会道德
原始社会道德是指与原始社会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道德历史类型之一。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道德类型。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和压迫,由此形成的道德特征是:以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为把无条件服从和维护共同利益视为神圣义务;全体成员之间自由平等、团结互助;道德观念简单、贫乏;道德调节范围狭隘,主要通过风俗、禁忌、传统和宗教仪式来进行。其中风俗习惯是维系原始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原始社会道德具备两重条件,既有素朴、美好、高尚的一面,又有血缘群婚、氏族复仇和食人之风等消极的一面。
㈨ 道德在不同时期有哪些体现
1、原始社会的道德,以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为基本原则,倡导共同劳动、平等互助,人们无条件地践行公共义务,推崇正直、诚实、勇敢等品格。但同时,氏族间的复仇杀戮、血亲之间的通婚以及人食人的风气则表现出这一时期道德形态的缺陷。
2、奴隶社会的道德,讲求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服从和人身依附,主流社会鄙视劳动和劳动者,并奉行男尊女卑、男主女从。这一时期,西周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姬旦创立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宗教政治伦理观。而春秋时代的孔子开始形成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体系。
3、封建社会,道德被用来维护宗法等级关系,具有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的特征。封建制度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而小农经济需要宗法制度来维系,于是,宗法制度及其派生出来的伦理文化获得尊崇和弘扬,逐渐演化为以“三纲”、“四维”、“五常”、“六纪”、“三达德”、“八德目”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道德修养理论。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规范就是忠君、孝亲。
4、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逐渐传入古老的中国。以严复、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将资产阶级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天赋人权论等学说,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的基本道德规范引进了中国。当时的中国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对推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道德局限性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9)道德的历史类型扩展阅读
道德的起源
实践或活动起源于欲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对错,而不引起任何活动,欲望正好相反,它能够引起活动,却不能分辨对错。欲望能够服从理性,也能够反对理性。服从理性的欲望导致良好的选择,反对理性的欲望导致较差的选择,而道德正在于这种良好的选择,所以说道德从根本上起源于欲望和理性的统一。
进一步来讲,欲望是由感觉引起的,感觉又分为快乐和痛苦。快乐来源于爱好,痛苦来源于讨厌。凡热爱一事物者,该事物就能够给他以快乐,所以爱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乐。因此,道德与快乐并非不可兼得。
在没有养成习惯之前,快乐常常诱导我们选择做不道德的事,痛苦则迫使我们选择做不道德的事,所以做一个道德的人并不容易。但是,良好的选择习惯一旦养成,道德的活动本身就能够带来快乐,这种快乐又诱导我们选择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一个道德的人也可以说并不难。特别要注意乃是从小就养成一个好习惯,因为好习惯既然特别的有助于增进人的幸福,坏习惯自然也就特别的能够损害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