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法域外
㈠ 什么是法律域外交力
域外效力是指本国法在外国被外国司法机关适用所发生的效力。但要注意的区分的是法的域外效力并不是指一国法律适用于所有具有本国国籍的人,不论其在国内还是国外。这是法的属人原则而不是域外效力
举个例子,甲乙是美国夫妇,若果在中国的法院申请离婚要适用美国的婚姻法律,而不用中国的婚姻法,这就是私法的域外效力。如果甲乙在中国犯罪,法院只能适用中国刑法而不能适用美国刑法,与上例不同的原因是公法没有域外效力。
循环经济立法,从全球范围来说,只是近十年来的事情。它以德国《循环经济和废弃物处置法》的颁布(1994年9月27日)为标志。此前,德国、日本、美国和欧洲共同体虽有一些现在看来是体现循环经济思想的立法,如德国1972年制定的《废弃物处理法》、日本于1970年公布的《废弃物处理法》、美国于1976年颁布的《资源保护和回收法》、欧洲共同体于1975年通过的《废物指令》,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循环经济立法。因为,那时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还并未上升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高度,因此,也就不可能有循环经济立法的概念。至于上述立法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规范人们处理、处置废弃物的行为,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以及将有用的废弃物资回收利用。当时立法者主观上并没有清晰的循环经济立法的思想。充其量只能说这些立法客观上暗合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循环经济立法的意思,初步体现了保障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要求。
如果说70年代人们还没有明确的循环经济立法的概念的话,那么,90年代初,情况则有了明显的变化。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推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使人类对“发展”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人类意识到,此前人类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因为,它是一种简单地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物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单项线性经济过程。这种发展是以大量地消耗自然资源为前提的。它不仅会导致资源短缺危机,同时还将使环境问题更趋严重。于是,联合国于1992年6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全球首脑会议,共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计。会议明确要求各国政府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忽视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利用的传统发展模式,倡导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物质得到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至此,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已然清晰。
随着发展循环经济思想的逐步明确,循环经济立法的问题自然被提了出来,这就有了前面所说的德国《循环经济和废弃物处置法》和其后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的出台。
㈢ 法域外是什么意思
法域外是指法律区域之外的领域
㈣ 网络安全法域外管理
《网络安全法》针对不同情形,赋予了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多项监管工具,有效提升了监管能力。
第一,赋予了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多项行政处罚措施。《网络安全法》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为重心,强调落实运营者责任,注重保护个人权益,加强动态感知快速反应能力,以技术、产业、人才为保障,立体化地推进网络安全工作。为保障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立法对网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运营者,规定有关部门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责任人进行约谈;对故意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人员,终身不得从事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运营关键岗位的工作;对有《网络安全法》规定的违法行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记入信用档案,并予以公示。
第二,为有效应对来自境外的网络威胁及风险,保障网络主权。立法中明确了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可以采取措施封堵来源境外的有害信息,加强《网络安全法》的域外效力。《网络安全法》第五十条规定:国家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网络信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要求网络运营者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上述信息,应当通知有关机构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断传播。第七十五条规定,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从事攻击、侵入、干扰、破坏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国务院公安部门和有关部门并可以决定对该机构、组织、个人采取冻结财产或者其他必要的制裁措施。
第三,突发重大事件可以临时断网。在现实社会中,当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为确保应急处置、维护国家和公众安全,有关部门往往会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网络空间也不例外。《网络安全法》中,对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制度专门列出一章做出规定,明确了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关部门需要采取的措施。
㈤ 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是什么意思
法域外是指法律区域之外的领域构建的法律体系。
加强国内法域外适用基础理论研究,有助于为域外适用法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系统性指引。
㈥ 什么是域外法
@@@@私法:
法律的域内效力
是指一国法律所具有的及于其管辖领土内一切人、物和行为的效力,它主要表现了国家的属地优越权。
法律的域外效力
一国法律在制定者管辖领土以外尚能发生的效力,它常常体现为国家的属人优越权。
国际私法的定义
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并以解决法律冲突为中心任务,以冲突规范为最基本规范,同时包括规定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避免或消除法律冲突的统一实体规范以及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程序规范在内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连接点
又称为连结根据或连结因素。是指冲突规范中就范围所指法律关系或法律问题指定应适用何地法律所依据的一种事实因素。因此,在准据法表述公式中,连结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识别
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律观点或法律概念,对有关事实情况的性质作出“定性”或“分类”,把它归入特定的法律范畴,从而确定应援用哪一冲突规范的法律认识过程。识别是决定援用冲突规范的前提。
先决问题
又称附带问题,是指在国际私法中有的争诉问题的解决,以首先解决另一个问题为条件。该争诉的问题称为“本问题”或“主要问题”,需要先行予以解决的问题称为“先决问题”。先决问题最早由德国学者梅希奥和汪格尔在1932年至1934年提出。
公共秩序
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主要是指法院在依自己的冲突规范本应适用某一外国法作准据法时,因其适用的结果与法院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基本道德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拒绝或排除适用该外国法的一种保留制度。因此它有时又被称为“公共秩序保留”。
法律规避
又称“法律诈欺规避”或“选法诈欺”,是指涉外民事关系的当事人为了利用某一冲突规范,故意制造出一种连结点,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准据法,并使得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或脱法行为。
许可协议
是在国际技术转让中使用得最广泛和最普遍的合同形式。所谓许可协议,是指拥有专利技术或商标的许可人同意被许可人使用其专利技术或商标,而由被许可人支付使用费的一种合同。有时,许可协议中也包含转让专有技术的内容。在许可协议中,被许可人只是获得对协议项下的专利技术和商标的使用权而不是其所有权。
非婚生子女的准正(重点)
民事诉讼和国际民事诉讼
或称为民事程序,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当事人的请求而进行的保护其民事权益的程序。如果在民事诉讼中,介入了国际因素,或者从某一国家具体来看,涉及了外国的因素,即构成了国际民事诉讼。
诉讼费用的担保
通常是指外国人或在内国未设有住所的人在内国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应被告的请求或依内国法律的规定,为防止其原告滥用其诉讼权利,或防止其败诉后不支付诉讼费用,而由内国法院责令原告提供的担保。
诉讼费用的减免和司法救助
司法救助,也称为诉讼救助或法律援助,它跟诉讼费用的减免是两个有密切关联的相近概念。一般说来,司法救助的范围要比诉讼费用的减免的范围略大些。司法救助除了包括诉讼费用的减免之外,还包括其他费用如执行费用、律师费用的减免等。根据1980年订于海牙的《国际司法救助公约》第2条的规定,司法救助的范围还包括法律咨询。
国际私法协助
又简称为司法协助,一般是指一国法院或其他主管机关,根据另一国法院或其他主管机关或有关当事人的请求,代为或协助实行与诉讼有关的一定的司法行为。
域外送达
是指一国法院根据国际条约或本国法律或按照互惠原则将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送交给居住在国外的诉讼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
域外调查取证
是指一国司法机关请求外国主管机关代为收集、提取在该国境内的与案件有关的证据。
仲裁条款自治理论
即认为如仲裁条款包含在合同之中,即使合同无效和,仲裁条款并不当然无效,有关当事人仍可据以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法院不得以仲裁条款随合同已一并无效而受理有关该合同的诉讼,同样,仲裁机关也不得以合同无效仲裁条款也随之无效而拒绝仲裁申请。
双国籍国民待遇原则
㈦ 国内法可不可以有域外效力
这个不同的法律不一样。理论上法律有没有域外效力,是本国法律规定的,比如说规定有域外效力,那么它就有域外效力,比如说反垄断法,规定的时候就是有域外效力的。但是实际上,有没有域外效力不是规定问题,而是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是否承认你的这种效力。也就是说,别人不承认,规定了也白扯,鞭长莫及。
㈧ 什么是法律的域内效力和域外效力哪些法律有这些效力
法律的域内效力亦称属地效力,是指一个国家法律的空间效力,即国内立法对本国境内的所有人、物和行为都有效。这是国家主权在法律上的体现,同时也是各国对人权保护的法律体现。
域内效力,即法律规范在其制定机关所管辖的领域内的效力,域内效力包括:
1. 法律的效力及于制定机关管辖的全部领域。
2. 法律的效力只及于制定机关管辖的部分领域。
域外效力,即法律规范在其制定机关所管辖的领域外的效力。一般情况下,法律的效力只及于制定机关管辖的部分或者全部领域,但也有例外。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条规定:“法律的域外效力亦称属人效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律对本国的一切人,不论该人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都有效,都应适用。”
国内立法在一般情况下,同时具有域内和域外效力,特别在有关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方面,既要求位于其境内的本国公民或外国公民或无国籍人要遵守内国法,又要求位于境外的本国人遵守本国法。这样就会发生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内效力与另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外效力的法律冲突。于是就产生了法律冲突的适用问题。